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3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3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3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1. 科学探究: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包括观察、实验、推理和预测。

2. 生命科学:了解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包括细胞、器官、生命周期等概念。

3. 物质科学: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包括物质的三态、溶解、化学反应等概念。

4. 地球和宇宙:了解地球的构造和自然现象,包括地球的圈层、地震、火山等概念。同时了解宇宙中的天体和宇宙探索的相关知识。

5. 科学技术:了解科技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包括计算机、通信、能源等技术的相关知识。

在三年级科学上册中,学生将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等方式探究科学问题,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同时,学生还将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知识,如人体构造、天气变化、物质变化等,提高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培养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6. 技术与工程:了解一些基础的技术与工程知识,包括简单机械、制作工具、制作材料等。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进行设计和制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

新意识。

7. 社会科学:了解社会组织和人类文化,包括家庭、社区、国家等概念以及人类的文化多样性和发展。学生将学习如何理解社会组织和社会现象,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文化素养。

8. 健康与安全:了解基本的健康和安全知识,包括饮食与运动、卫生习惯、安全防护等。学生将学习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和安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

9. 环境科学:了解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包括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环保措施等。学生将学习如何理解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以下是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 植物:

- 植物是生物的一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和食物。 - 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

- 植物需要阳光、水分和养料才能生长。

- 动物:

- 动物是生物的一种,能够自主运动。

- 动物的身体结构包括头部、躯干和四肢。

- 动物的生存需要食物、水和栖息地。

- 人体:

- 人体由头、颈、躯干、四肢和内脏器官组成。

- 人体需要食物、水和氧气才能生存。

- 人体能够进行各种运动和活动。

- 水和空气:

- 水是一种液体,能够流动和溶解物质。

- 空气是一种气体,包围着地球。

- 水和空气对生物的生存非常重要。

- 材料:

- 材料是指用于制造物品的物质。

- 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 力和运动:

-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 运动是物体位置的变化。

- 力和运动对物体的形状和状态有影响。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物体的运动

1. 物体的运动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物体在运动,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旋转运动和往返运动三种方式。 - 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方向运动,比如小汽车

在直路上行驶。 - 旋转运动:物体围绕一个中心点旋转,比如风车的叶片。 - 往返

运动:物体来回运动,比如钟摆的摆动。

2. 测量物体的运动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速度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 速度:物体在

单位时间内所运动的距离称为速度,通常用米每秒(m/s)来表示。 - 距离:物体

从起点到终点所经过的路程称为距离,通常用米(m)来表示。

二、水的存在和变化

1. 水的存在形态

水可以存在于三种不同的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 固态:水在低温下呈固

体状态,成为冰。 - 液态:在常温下,水是液体状态,我们平时所见到的水就是液态。 - 气态:水在高温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呈气体状态。

2. 水的变化

水可以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发生相变,包括融化、凝固、汽化和液化。- 融化:固态的水在受热的情况下变成液态。 - 凝固:液态的水在受冷的情况下变成固态。- 汽化:液态的水在受热的情况下变成气态。 - 液化:气态的水在受冷的情况下变

成液态。

三、植物的生长和变化

1. 植物的生长方式

植物生长的方式包括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四个阶段。 - 发芽:种子在适宜

的环境条件下发芽,开始生长。 - 生长: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养分、水分和二氧

化碳,生长茎叶。 - 开花: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后,产生花朵进行有性生殖。 - 结果:花受粉后结成果实,内含种子,完成植物的生命周期。

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班级姓名

第一单元植物复习提纲

1.(看)、(听)、(摸)、(闻)、(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大树是由树冠、树干、树根三部分组成。

4.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大树是木质茎,小草是草质茎。

5.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空间)、(营养)。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6.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7.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8.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9.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0.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1.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2.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3.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最全整理)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最全整理)

第一单元认识空气

一、空气占据空间吗

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2.把一个袋口打开、口朝下的塑料袋快速移动后握紧,塑料袋会鼓起来,这是因为塑料袋装满了空气。

3.在做注射器挤压空气实验时,放一小块泡沫在针筒里会看得更清。推动活塞,空气占据的空间变小,松手,活塞回到原来的位置;用大一点力气推动活塞再松手,活塞会反弹回原来的位置。

4.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轮胎、充气床垫。

二、空气有质量吗

1.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

(1)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

(2)按“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数字为“0”。

(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2.通过用电子天平测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质量的变化,可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

3.17世纪,伽利略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4.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 克,相当于3 枚回形针的质量。

5.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空气有一定的质量,但是质量很轻。

三、热空气和冷空气

1.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向下流动。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2.取暖器、热气球、孔明灯等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3.制冷空调或冷藏柜应放在房间的上方,这样可以让空气自然下降,降低室内气温;取暖器或暖气片应放在房间的下方,这样可以让空气自然上升,提高室内气温。

4.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5.自然界中风是怎样形成的?

在自然界,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

1. 动物的四肢

1、猫足的肉垫有消音、缓冲、防滑等作用。

2、猴子的前肢细长,而且灵活,有助于攀爬。

3、海龟的四肢如浆,鳍状,利于海中游泳。

4、袋鼠前肢短小,而后肢发达,善于跳跃。

5、马的四肢有什么特点?他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马的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于在草原上奔跑。

2.动物的皮肤

1、鱼身体表面的颜色利于鱼在水中生存。

2、用装水的气球模拟鱼的身体,在气球外面涂上洗洁精,模拟鱼体表面的粘液。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3、通过观察,我发现动物皮肤表面是不一样的,有的覆盖着鳞,有的覆盖着毛,有的覆盖着甲。

4、侧线属于皮肤的一部分,多长在鱼身体的两侧,能够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障碍物,感知水流的变化。

4、北极熊的毛为什么能抵御寒冷?

北极熊的毛中空、无色透明,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白色,能够减少身体热量的散失,抵御寒冷。

3.动物的翅膀

1、在羽毛上滴水,发现羽毛不容易变湿,说明羽毛具有防水性。

2、纸飞机的翅膀折得越大,飞行的时间就越长。

3、剖开羽毛,中间的部分是空的,而且是坚硬的。

4、企鹅→强有力的“划桨”

灰雁→强壮有力,飞行能力强

蜻蜓→可作静止、旋转、前进后退等飞行动作

蝴蝶→丰富多彩的图案,用来隐藏、伪装、吸引配偶

5、说一说鸟是怎样利用翅膀飞行的?

1.鸟的翅膀上长有特殊排列的正羽,当翅膀展开时,每根羽毛都略有旋转能力。所以两翅不断上下扇动,就会产生巨大的下压抵抗力,使鸟体快速向前飞行。

4.冬眠与迁徙

1、随着气温的降低,青蛙的体温会逐渐下降。当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青蛙就会钻进泥土中“睡觉”,以此来躲避严寒。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水》

班级:姓名:

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

2、(通风)和(加热)可以让水蒸发得更快。

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增大)。

4、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水的最高温度不超过(100℃),水在沸腾时,水面上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变成水蒸气以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5、蒸发实验中,酒精灯的作用是(加热),温度计的作用是(测量温度),石棉网的作用是(均匀受热),三脚架的作用是(支撑)。

6、酒精灯的火焰有( 3 )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所以加热时要用(外焰)进行加热。

7、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盖灭后拔出灯帽再(盖上),(不能)用嘴吹灭。

8、温度计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要持平。在液柱不在(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9、外界温度低于(0℃)时,水会结冰,从(液态)变成(固态),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大)水结冰时要向周围(吸收热量)温度会(降低)。

10、食盐在水结冰实验中的作用是为了(制造更低的温度)

11、不同条件下,冰融化的快慢(不同),周围温度越(高),冰融化得越快。

12、物质能溶解在水中的特点是:①、能变成极小的微粒。②能均匀的分散在水中。③没有沉淀。④不能被过滤出来。

13、物质在水中是(不能)无限溶解的,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在相同条件下,食盐的溶解能力(大于)小苏打。

14、100毫升的水能溶解(36)克食盐。50毫升水能溶解(18 )克食盐。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小小气象员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2.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科学仪器。

3.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一般选择没有阳光直射、通风的地方。

4.读数时,眼睛要平视液面。

5.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八个方向来表示风向。北风是从北向南吹的风,东南风是从东南向西北吹的风。

6.风向标是测定风向的科学仪器,风向标箭头的指向就是当前的风向。

7.可以借助指南针确认方向。

8.风力是指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出的力量的大小。我们一般根据风速的大小把风力分为18个等级,最小是0级,最大为17级。

9.气象台用风力计来测量风力的大小。

10.生活中,我们通常通过观察户外物体的状态来估测风力的大小。0级烟柱直冲天,1级轻烟随风偏,2级轻风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4级枝摇飞纸片,5级带叶小树摇,6级举伞步行难,7级迎风走不便,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10级拔树又倒屋,11级、12级陆上很少见。

11.云块占全部天空面积的多少叫云量,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天空中的云量来描述天气。晴:云量不超过二成;少云:云量不超过四成;多云:云量不超过八成;阴天:云量超过八成。

12.降雨量是指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没有蒸发、渗透、流失而积聚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根据24小时的总降雨量可以分为6个等级:小雨0-10、中雨10-25、大雨25-50、暴雨50-100、大暴雨100-250、特大暴雨250以上。

13.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4.某地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冰雹等统统融化为水的量,称为该地一年的总降水量。制作简易雨量器,需要准备平底直筒的透明杯子、透明塑料尺、双面胶等。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植物的生长

1.植物的特征:植物是一类有机体,具有根、茎、叶、花等器官,能够吸收太阳光和其他养份,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质,从而生长发育。

2.植物的生长条件:植物生长需要养分、水分、光照、温度等

因素。

3.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生长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如发芽、

生长、萌发、成熟等。

二、植物的分类

1.植物的分类方法:植物的分类主要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

殖特征进行分类,如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苔藓植物等。

2.植物的分类特征:植物的分类特征主要有植物的外形特征、

生殖特征、营养特征等。

三、动物的特征

1.动物的特征:动物是一类有机体,具有复杂的组织结构,能

够运动、感知环境、以及进行进化和适应环境。

2.动物的分类:动物的分类主要根据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殖特

征和营养特征进行分类,如节肢动物、无脊椎动物、鱼类、爬行动物等。

3.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本能行为是动物天生具有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在环境中通过经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重点要点归纳梳理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重点要点归纳梳理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重点要点归纳梳理

1第一单元水

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

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

的气体。

2.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渍不见了,是因为水变成了

(水蒸气)。

第二课《水沸腾了》

1.(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

时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2.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3.水在加热过程中,观察到的变化有(刚开始水温不断升高,杯底

会产生气泡,水面会看到热气,容器内壁出现大量的小水珠)等。

第三课《水结冰了》

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会结冰。

2.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占据了更大的空间,所以冰块(浮在)

水面上。

3.实验时,往烧杯里的碎冰加食盐,从而(降低温度),使试管里

的冰更容易结冰。

第四课《冰融化了》

1.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3.用吸管对着冰块某个部分吹热气,被吹的部分会被(融化),甚至会将冰块吹穿。

4.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第五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1.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没有(沉淀)。

2.许多物质能在水中溶解,比如(小苏打、味精、食盐、白糖、红糖)等。

3.一般情况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50毫升的水大约可以溶解食盐(18)克,溶解小苏打(5)克。

第六课《加快溶解》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科学知识点:三年级上册

在三年级上册的科学学习中,学生将接触到一系列基础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将为他们打下良好的科学基础。下面将介绍一些三年级上册

的科学知识点。

1. 物体的性质和变化

学生将学习到物体的一些基本性质,比如形状、颜色、大小、质

地等。他们还将了解到物体可以通过加热、冷却、拉伸、压缩等方式

发生变化,进而认识到物体的性质是可以改变的。

2. 材料的来源和分类

学生将了解到常见材料的来源和分类。他们将学习到自然材料

(如木材、石材、纸张等)和人工材料(如塑料、玻璃、金属等)的

区别,并能够将物品进行简单的分类.

3. 空气的存在和质量

学生将学习到空气是无形的,但却存在于我们周围。他们将了解

到空气的质量有轻重之分,并通过实验了解到空气对物体的压力和浮

力的作用。

4. 水的性质和循环

学生将学习到水的基本性质和循环过程。他们将了解到水的各种用途,水的三态变化以及水的循环过程,如蒸发、降水、水的自然与人工循环等。

5. 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学生将学习到植物的一些基本分类和特征。他们将学习到乔木、灌木、草本等植物的区别,并能够通过观察植物的外部特征来进行初步的分类。

6. 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学生将学习到动物的一些基本分类和特征。他们将了解到昆虫、鱼类、鸟类等动物的区别,并能够通过观察动物的外部特征来进行初步的分类。

7. 环境保护

学生将学习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他们将了解到垃圾分类、节约用水、保护植被等对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并将学会从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8. 天气和季节

学生将学习到天气和季节的变化规律。他们将认识到不同季节的特点,了解到天气的变化与季节的变化有一定的联系,并能够简单预测天气的情况。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以下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的大致内容:

1. 科学与日常生活:认识科学、科学的特点、探究科学问题的方法。

2. 科学实验:通过实验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和总结实验结果。

3. 物体的重量:认识物体的重量,了解称量物体的方法。

4. 斜面:认识斜面的特点,了解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5. 物体的浮力:认识物体的浮力,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

6. 太阳的活动:了解太阳是地球的能源来源,认识太阳的活动现象。

7. 种子的发芽:了解种子的组成和发芽的必要条件。

8. 种子的传播:认识种子的传播方式及其特点。

9. 蒲公英的传播:了解蒲公英的传播方式和结构特点。

10. 石头的形成:了解石头的形成过程和分类。

11. 铁的特点:认识铁的特点和用途。

12. 金属的特点:认识金属的特点和分类。

13. 改变物体的形状:了解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探究物体形状的变化。

14. 物体的软硬:认识物体的软硬程度,了解硬币的材质。

15. 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16. 空气的压力:了解空气对物体的压力和运用。

以上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的主要内容,具体可根据教材的章节进行详细的学习和整理。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上册科学是一门充满趣味性和探索性的学科,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们可以了解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培养观察、思考、实验等科学探究能力。下面,我将对三年级上册科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一、植物的生长变化

知识点:

1.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2. 植物需要阳光、水和空气等基本条件才能正常生长。

3. 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的作用和特点。

4. 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方法和步骤。

重点概念:

1. 生命体的共同特征,如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等。

2. 植物的分类和特点,如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等。

二、动物的生长和繁殖

知识点:

1. 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卵生、胎生、哺乳等不同繁殖方式。

2. 动物的体形和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

3. 动物的感官和神经系统的作用,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

4. 观察动物生长和繁殖的方法和步骤。

重点概念:

1. 动物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

2.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特征。

3. 动物的分类和特点,如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

三、水和空气的特性

知识点:

1. 水的基本性质,如重量、体积、温度等。

2. 水的循环过程和作用,如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的意义。

3. 空气的基本性质,如质量、温度、压力等。

4. 空气对生命体的作用和重要性。

重点概念:

1. 水对生命体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水的利用方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 空气对生命体的作用和重要性,如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对生命体的影响。

四、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和技能

知识点:观察和实验的科学方法,如何选择观察对象、设计实验方案、记录实验结果等。技能方面包括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等。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在三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趣的知识点。本文

将以一个总结归纳的方式来回顾并概括这些知识点,让我们更好地理

解和记忆这些科学概念。

生物学知识点:

1. 动植物的分类:学习了不同动植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如森林动

物和草原动物的不同之处,以及常见的花卉和树木的特点。

2. 动物的生长变化:了解了昆虫和两栖动物的生命周期,如蛙的变

态过程和蝴蝶的幼虫到成虫的发展。

3. 植物的生长过程:探索了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包括播种、发芽、生长和结果等,还学习了植物的繁殖方式。

物理学知识点:

1. 物体的形状和质量:通过观察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物体,了解了它

们的特性和区别,如圆形和方形的物体,以及轻重和大小的比较。

2. 音和光的传播:学习了声音和光的传播方式,包括声音的传播需

要介质而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原因,还实验了声音和光的传播路径。

3. 简单机械:了解了杠杆、轮轴和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如杠杆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化学学知识点:

1. 物质的变化:观察了物质的变化现象,包括融化、凝固、沉淀和

分解等,并探究了其中的原因和条件。

2. 溶解和结晶:通过实验了解了溶解和结晶的过程,包括固体、液

体和气体之间的溶解和结晶反应。

3. 空气的组成:学习了空气的成分,包括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和

水蒸气,并了解了它们对生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地理学知识点:

1. 地球和地图:认识了地球的形状、大小和构成,以及如何使用地

图来定位和导航。

2. 天气现象:学习了不同天气现象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如晴天、多云、雨、雪和雷电等,并了解了相关的气象仪器和测量方法。

三年级小学科学上册知识点

三年级小学科学上册知识点

三年级小学科学上册知识点

科学是一门关于自然界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世界。在三年级小学科学上册中,我们将学习许多有趣的知识点。以

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一、天气和季节

1. 天气现象:学习不同天气的特征,如晴天、多云、雨天、雪天等。理解不同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 季节变化:了解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征,如气温、天气、植物和动物的变化等。

二、植物的生长

1. 种子的发芽:学习种子发芽的过程,包括观察发芽所需的条件,

如水、阳光和适当的温度。

2. 植物的生长:了解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如种子、幼苗、茎、叶

和花等。理解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三、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1. 动物的特征:学习不同动物的特征,如哺乳动物、鸟类、鱼类、

昆虫和两栖动物等。

2. 动物的分类:了解动物根据其特征和习性进行分类的方法,如脊

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等。

四、人体的组成和功能

1. 人体的组成:学习人体不同部位的名称,如头部、手臂、腿等。

了解人体的外部和内部结构。

2. 人体的功能:了解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如心脏的泵血、肺部的

呼吸等。理解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五、环境保护

1. 节约资源:学习如何节约能源和水资源。了解资源的重要性以及

环境保护的意义。

2. 垃圾分类:了解不同种类的垃圾应该如何分类处理,如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湿垃圾等。

六、科学实验

1. 科学观察:学习如何进行科学观察,包括记录观察结果和提出问题。

2. 简单实验:通过简单的实验,探究科学现象和规律,如水的沸点、磁铁的吸附等。

通过学习以上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1、空气占据空间吗

一、像粉笔和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

(弹性)。

二、将漏斗插入小口瓶,用橡皮泥封住瓶口,然后快速向漏斗里倒水,水(不会)漏下

去,因为空气(占据着)瓶子的空间。

三、把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再把杯子竖直向下倒扣在水中,纸团(不会)湿,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进不到杯子里,所以纸团不会湿。

四、将气球放入瓶中,并用气球口套住瓶口,用力吹气球,气球吹(不大),因为(空气)占据了瓶子的空间。

五、把注射器的活塞往后拉一段距离,将针筒口堵住橡皮,用力压活塞,等压不动时松

手,我们发现(注射器内空气体积变小,松手后活塞又弹回来);得出的结论是:(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六、压缩空气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答: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有: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轮胎、充气床垫等。

2.空气有质量吗

一、在一根细长木棍两端各挂一个充了气的气球,并使它保持平衡,将其中一个气球中的气放掉,看到(木棍不再平衡,气球里的气没被放掉这一端往下倾斜),这说明空气有质量。

二、虽然空气很轻,但有一定的(质量),可以用(电子天平)测量空气的质量。

三、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①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②按“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数字为“0”。③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数字即可。

四、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证明了空气是有质量。

五、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于(30)枚回形针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一、实验

1、金属的导热、延展、导电实验

实验题目:金属的导热、延展、导电性质实验。

实验器材:烧杯、粗细相同(或是较为接近)的铜丝、铁丝、铝丝、木棍、塑料棍、热水、砧板、锤子、粉笔、一节1.5伏的电池、一个小电珠、一段长导线。

实验目的:认识金属的性质

实验一:金属具有导热性

实验方法:先用手捏捏各种棍状物体,感觉一下它们没有放进热水前的温度。然后往烧杯中加入半杯热水,把粗细相同的铜丝、铁丝、铝丝、木棍、塑料棍同时放入水中,过一会儿,再用手捏捏各种物体,感觉它们现在的温度,经过放进热水前、后温度的对比,我们发现,铜丝、铁丝、铝丝等金属制品比木棍、塑料棍温度升得快。

实验结论: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如果实验物体不是棍状物,而是平时生活中的常用物体,选择时一定注意金属物体比非金属物体大些,这样在相同情况下金属先热,更能说明金属的导热性能好。

实验二:金属具有延展性

实验方法:用手捏住把铁丝、铜丝的一端,把另一端放到砧板上用锤子用力锤打,随着锤打次数的增加,我们发现金属丝在慢慢变扁、变宽、变长。放下它们,再分别锤打木棍、粉笔,发现它们在锤打时碎了、劈裂了,这个现象告诉我们,金属具有延展性。

实验三:金属具有导电性。

实验方法:将一端裸露出金属的导线缠绕在电珠的螺旋壳上,然后把电珠黑色的突起接在电池的铜帽上,拿起导线另一端露出金属的部分与要检验的物体捏在一起,用物体接触电池的锌片,注意不要让导线接触到电池的锌片,以免干扰学生的正确认识。依次检验后,我们发现:将金属物品连接在电路中,小电珠都能发光。而木棍、玻璃等不能使电珠发光,因此实验后我们的结论是:金属具有导电性。总结以上三项实验,我们的结论是:金属具有导热、延展、导电的性质。实验完毕,整理用具。

2、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上来的方法实验

实验题目: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上来的方法实验

实验器材:橡皮泥、水槽、水、土豆(鸡蛋、苹果、梨)、大烧杯、药匙、盐、搅拌棒、泡沫板(没有泡沫板可用别的能漂浮的物体代替。如木板、或是挖掉侧面的塑料瓶等)

实验目的:知道用改变形状、增大体积,水中加盐、增大水的浮力,借助漂浮物这三种方法能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上来。

实验一::用改变形状、增大体积的方法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上来

实验方法是:把捏成团的橡皮泥放入水中,看到橡皮泥是沉在水里的。捞出橡皮泥,把橡皮泥捏成船形或碗形,再放入水中,看到橡皮泥浮上来了。

实验结论:在不改变物体重量的情况下,改变其形状尽量增大它的体积,就会使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就会浮上来。

实验二:用水中加盐、增大水的浮力的方法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上来

实验方法:把土豆放入装水的大烧杯中,看到土豆沉在水底。捞出土豆,向水中加入两药匙盐(视土豆大小,决定加盐的匙数)用搅拌棒搅拌后,再放入土豆,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土豆浮起来了(土豆如果不能浮起,就向水中慢慢加盐、搅拌,直至土豆浮起来。)这个实验说明:向水中加盐、增大水的浮力的方法能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上来。

实验三:借助漂浮物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上来

实验方法是:把橡皮泥放入水中,看到它在水中是下沉的状况后,将其放到漂浮的泡沫板上,这时我们会看到橡皮泥借助泡沫板受到的浮力漂浮在水面上(如果现场提供的物体较大、泡沫板较小可以把几块泡沫板固定在一起)。这个实验说明:水中下沉物体借助漂浮物也可以浮上来。

不过要注意的是:漂浮物受到的水的浮力,一定要大于漂浮物自身的重

量加上下沉物体的重量,否则就会因超重使两个物体一块沉入水底。实

验完毕,整理用具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1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

1.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2.居里夫人发现了镭。

.李时珍用自己毕生精力完成一部医学著作《本草纲目》。

4.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1)提出问题(2)作出猜测(3)寻找证据(4)得出结论

5.“会动小人”谜底的揭开,帮助我们人类造出了电影机。

6.纸鹦鹉“站立”谜底是降低重心。

第2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1.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如小草、花朵、黄瓜、小狗、小兔、种子等、没有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如白云、瀑布、机器

人、石头等。

2.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1)吃东西(2)需要呼吸(3)都能繁殖(4)

都能长大(5)对刺激有反应(6)都能运动(7)会死亡(8)排泄3.常见植物名称(生长环境):杨树(操场边)、浮萍(水塘里)、仙人掌(沙土里)、橡皮树(花盆)、爬山虎(爬在墙上)……

4.树叶生长方式:对生互生轮生

5.植物的共同特征:依靠阳光进行独立生活,位置一般不移动。6.给下列植物分类:1.苦瓜 2.桦树 3.椰子树 4.苹果树 5.菊花 6.玉米 7.仙人掌 8.蒲公英 9.荷花 10.水稻

(1)按植物茎的形态分:

①木本植物:2 3 4②草本植物:1 5 6 7 8 9 10

(2)按植物的生态习性分:

①水生植物:9②1 2 3 4 5 6 7 8 10

(3)按植物的生活周期分:

①一年生植物:1 6 8 10②多年生植物:2 3 4 5 7 9

7.蚂蚁的形态特征:蚂蚁的外部形态分头、胸、腹三部分,有六条腿。蚂蚁的生活习性:蚂蚁在地下的巢穴里群居生活。一般在一个群体里有四种不同的蚁型:蚁后、工蚁、雄蚁、兵蚁。

8.鱼的形态特征:体表有鳞。鱼类的体型多数为纺锤型或扁平型、棍棒

型,这样能减少在水中游泳的阻力。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有利于隐蔽自己。

鱼的生活习性: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在水中产卵,体外受精。

9.动物的共同特征:能够繁殖、长大、呼吸、吃东西、运动、排泄……10.给下列动物分类:1.家鸽 2.海鸥 3.螳螂 4.斑马 5.乌龟 6.非洲象 7.娃娃鱼 8.蛇 9.大熊猫 10.蜻蜓 11.蛙

(1)按运动方式分:

①天上飞:1 2 10②水里游:5 7 11③陆上走爬跑:

3 4 6 8 9

11.动物和植物的相同点:都需要阳光、空气、水、食物、空间等。

动物和植物的不同点:外形、生活方式、生活习性等。

12.动物和人的相同点:都是动物、呼吸、水分、繁殖、死亡、长大、需要一定空间等。动物和人的不同点:人能够直立行走、人的大脑发达、有语言、有思维、人会劳动等。.

第3单元生命之源—水

1.水是构成生命体的重要物质,生命体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如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