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考行测技巧:难题速解指南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场猜答案有哪些“窍门”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场猜答案有哪些“窍门”行测考试中的数学部分一直是广大考生的拦路虎,题型多样,难度不一,也是绝大多数学员失分模块,宁可放弃也不会花过多时间进行备考。
大家都想通过一些解题技巧甚至猜题的手段力求找到成功的便捷之路。
今天就一起为大家分享下在行测考场中猜答案有哪些“窍门”,来帮助解题。
其中常见的题干见和差,选项选和差的方法是猜答案的一大窍门。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通过观察几个例子,一起体会下这一方法:例1.已知甲、乙两种商品原价之和为100元,因市场变化,甲商品8折促销,乙商品提价10%,调价后,甲、乙两种商品的标价之和比原单价和提高了4%,求甲、乙两种商品的原单价各是多少?A.20B.40C.80D.93【中公解析】根据甲乙两种商品的原价之和为100元,答案大胆的A、C中选。
结合题意,发现,甲产品打折多,已产品提价少,结果甲乙两商品总价提高,所以,可以判断乙比甲大,故正确答案C。
例2.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
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培训1290人次。
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A.8B.10C.12D.15【中公解析】根据两教室当月共举办培训27次,可判断答案应该在C、D中选择,猜想甲教室每次培训容纳的人数多,甲教室举办的次数多一些,故大胆选择D。
例3.有货物270件,用乙型车若干,可刚好装完,用甲型车,可比用乙车少出车1辆,且尚可再装30件,已知甲型车每辆比乙型车多装15件,甲型车每辆可装货多少件?A.40B.45C.50D.60【中公解析】根据甲型车每辆比乙型车多装15件,选项中只有60-45=15,故大胆选择D。
例4. 20人做一项工作15天可以完成,现在工作3天之后,有5人调走植树,剩下继续干剩下的工作,做完这项工作总共需要多少天?A.16B.17C.18D.19【中公解析】解析要求总的工作天数那么至少要加上原来的3天,发现选项A+3=19天,故大胆猜D这个选项,故正确答案D。
2018年国考备考指导:行测理科题速解指南

2018年国考备考指导:行测理科题速解指南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我国的国家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到来,以下是国考行测方面的备考指导。
其实无论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地方公务员考试,解答行测时遭遇的最大难题就是速度。
据统计,国家公务员考试很少能有人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完全部题目,总有部分题目来不及做。
行测题作答要先算一笔时间账:国考题量近两年都是135道题,时间是120分钟,另外要多留出10分钟时间填涂答题卡,平均4.4秒一个,算是比较快的了。
这样答题时间只有110分钟,每一题的答题时间只有49秒,还要除去答题的时间,思考的时间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在这种时间限制下再简单的题目都会变得很难。
一、行测考试的最大特点不是难,而是要快。
用传统的解题思维来复习公务员考试显然是行不通的,公务员考试是讲究方法的考试,尤其是行测考试,每种题型都有规律可循,通过把握其命题方式才能找到最佳的答题方法,以最快速、最准确的方法完成答题。
例1:超市将99个苹果装进两种包装盒,大包装盒每个装12个苹果,小包装盒每个装5个苹果,共用了十多个盒子刚好装完。
问两种包装盒相差多少个?( )A.3B.4C.7D.13【答案】D。
【中公解析】设大盒有x个,小盒有y个,则可得12x+5y=99。
因为12x是偶数,99是奇数,所以5y是奇数,y是奇数,则5y的尾数是5,可得12x的尾数是4,则可得x=2或者x=7。
当x=2时,y=15,符合题意,此时y-x=13;当x=7时,y=3,x+y=10,不满足共用十多个盒子,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这就是运用数的奇偶性解不定方程。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巧找解题突破口 速解逻辑对应题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巧找解题突破口速解逻辑对应题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多种题目类型,试题将根据考试目的、报考群体情况,在题型、数量、难度等方面进行组合。
了解公务员成绩计算方法,可以让你做到心中有数,高效备考。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10月份发布,笔试时间预计在11月中下旬,笔试科目为行测+申论,笔试成绩查询时间预计在2018年1月份。
更多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欢迎访问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元素对应题是国考行测逻辑题的常客。
解这类题目的时候,如果没有掌握解题技巧,可能会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
中公教育经过精心研究,研发出了一套针对元素对应题目快速解法,在此与大家分享。
元素对应题目,可以通过找突破口的方式来解题,而题目中最常见的突破口就是反复出现的元素。
我们以一道国考真题来说明:【例题】大学毕业的张、王、李、赵4人应聘到了同一家大型公司,每人负责一项工作,其中一人做行政管理,一人做销售,一人做研发,另一人做安保。
已知:①张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安保;②王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研发;③如果张没有做研发,那么赵也没有做行政管理;④李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安保;⑤赵不做研发,也不做安保。
由此可以推出:A.张做销售,李做研发B.赵做研发,李做销售C.李做销售,张做研发D.李做研发,赵做安保【中公解析】该题要求将张王李赵四人与四个工作相对应,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哪个人出现的次数多我们就以哪个人作为突破口。
但是,我们发现每个人出现的次数都不多。
其实,除了人,我们吧别忘了还有另一类元素:工作。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管理工作出现了三次,张、王、李都不做管理工作,这说明做管理工作的只能是赵。
再根据③如果张没有做研发,那么赵也没有做行政管理。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如何快速解决行测牛吃草问题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如何快速解决行测牛吃草问题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觉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多种题目类型,试题将根据考试目的、报考群体情况,在题型、数量、难度等方面进行组合。
了解公务员成绩计算方法,可以让你做到心中有数,认真备考。
数量关系常见的题型有:数据分析、数学运算、数字推理等。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10月份发布,笔试时间预计在11月中下旬,笔试科目为行测+申论,笔试成绩查询时间预计在2019年1月份。
更多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欢迎访问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数量关系是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必考的一个专项,而许多同学在解决这部分的题目时总是觉得很难,所以往往采取放弃的态度。
但经过复习之后,大部分同学都会有感觉,要想考好行测,数量关系一定要考好。
那么今天中公教育就针对数量关系行程问题中的牛吃草问题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解题的技巧。
牛吃草的基本公式为:原有草量M=(牛的头数N-草生长速度V)需要时间T有心细的同学就会发现,公式括号里的两个量单位不同,怎么能直接相减呢?其实,这里我们运用了一下特值的思想,将每头牛的吃草速度设为1,则N头牛的吃草速度就是N,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就把公式记成牛的头数。
下面结合几道例题来练习一下牛吃草问题如何解决:【例1】某河段中的沉积河沙可供80人连续开采6个月或60人连续开采10个月。
如果要保证该河段河沙不被开采枯竭,问最多可供多少人进行连续不间断的开采(假定该河段河沙沉积的速度相对稳定)?A 25B 30C 35D 40【答案】选B。
【中公解析】在这道题里,原有草量M是河段中原有的沉积河沙,牛的头数N是开采的人数,草生长速度V是河沙的沉积速度,需要时间T是开采的时间。
代入公式,设最多可供X人进行连续不间断的开采,,当开采的速度和沉积的速度相等时,可进行连续不间断的开采,也就是开采的人数等于沉积的速度,通过算式可以解出V=30,选择B选项。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提高做题速度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提高做题速度国国考行测130题—135题,共120分钟,平均下来一题五十多秒,所以在行测考试中速度就是一切。
如果速度不够,那么复习的再好,知识点掌握再多也没有意义。
因为做不完,那么一切都是浮云。
很多考生复习很努力、知识点掌握牢固、基础扎实,然而做题速度上不去,这样在考场上将会很吃亏。
那么如何提高行测做题速度呢?中公教育专家为您详细解答:考生提高行测做题速度,主要应从以下四点着手:首先,要提高阅读速度。
只有能快速读完读懂题目,才能更好的理解题目,才会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与计算。
如果读懂一道题目都用了一分钟,那么做题速度可想而知。
其次,读题同时理解题干意思。
快速理清概念与概念以及条件与条件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理清思路,确定解法。
第三,准确判断题目特征,使用解题技巧。
理清关系后,根据特征快速果断技巧并立刻使用,不能犹豫。
第四,懂得取舍。
发现不会或者耗时间的题目,及时舍弃,随便蒙一个。
考试中必定存在部分题目不会或者耗时多。
如果一味纠结只会令其他题目没时间做,所以一定要果断舍弃,记住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下面,我们以一道例题来说明一下前三种要点的实际应用方法:【例题】:某超市购入每瓶200毫升和500毫升两种规格的沐浴露各若干箱,200毫升沐浴露每箱20瓶,500毫升沐浴露每箱12瓶。
定价分别为14元/瓶和25元/瓶。
货品卖完后,发现两种规格沐浴露的销售收入相同,那么这批沐浴露中,200毫升的最少有几箱?A.3B.8C.10D.15【中公解析】:1、快速读完题目,并总结题干意思:200毫升每箱20瓶每瓶14元;500毫升每箱12瓶每瓶25元。
题目关系:两种沐浴露总售价相同。
问题:求200毫升的最少箱数。
2、理清题干概念与条件之间的关系。
本题概念间关系为:总价=每箱瓶数×单价×箱数。
条件间关系为:两种沐浴露总价相同。
3、准确判断题目特征,选择解题技巧:本题等量关系明确,考虑方程法。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快、准、狠的技巧方法:代入排除》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快、准、狠的技巧方法:代入排除》【导读】对于行测试卷中的数学题,广大考生总是习惯通过各种运算方法努力算出答案,孰不知有些题由于等量关系复杂不易求解出来,与其浪费时间苦苦计算,不如换种思路带入选项,说不定能快速得出想要结果。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带入排除思想。
代入排除法是解决客观选择题的一种常用方法。
对于一些正向求解不易的计算问题,可以根据题干信息能排除的尽量先排除,再根据选择题的选项中一定有一个是正确答案的特点,将剩余选项代入题干找到符合题意的答案。
题型一:代入排除解决数字问题1.一个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16。
其中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3。
如果把这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则新的三位数比原三位数大495,则原来的三位数是多少?A.169B.358C.469D.736【题干分析】题目当中给了一个三位数字,并且给出了三位数字中的几个数位上的数字之间的的关系,再把这个三位数的数字进行调换,得出数字在变换前后的关系,求解出符合题意的数字,这类问题我们称之为“数字问题”。
在考试的过程中,对于数字问题,我们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代入排除,仅仅是涉及一些加减乘除计算而已,速度快,正确率高。
【答案】B。
中公解析:此题用排除法。
由“各位数字之和是16”可排除C 项;由“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则新的三位数比原三位数大495”这一条件可排除选项A、D两项,符合题意的只有B。
答案为B。
题型二:代入排除解决计算问题1.某单位招待所有若干间房间,现要安排一支考察队的队员住宿,若每间住3人,则有2人无房可住;若每间住4人,则有一间房间不空也不满,则该招待所的房间最多有( )?A.4间B.5间C.6间D.7间【题干分析】当发现根据题干的条件无法快速找出答案,例如本题“若每间住3人,则有2人无房可住;若每间住4人,则有一间房间不空也不满”,对于总人数不清楚,可以根据选项给出的数字代入计算,求出最终结果。
2018国考行测猜答案妙招集锦

2018国考行测猜答案妙招集锦距离国考所剩时间不多了,已经报好岗位的小伙伴们显得着实焦急,除了稳下心神扎实的学习之外一些好用的技巧就显得格外重要。
话说技巧一定是通过大量的做题后总结的经验之谈,今天大家可能并没有做非常多的题目但是中公教育会把这积累后的经验分享给大家,让大家在原有基础上轻松多拿5分不成问题。
各位考生总结下来的猜答案的方法无非是三短三长一短就选短,三短一长就选长。
两长两短就选B,参差不齐C无敌。
这显然只是没有任何根据的顺口溜,现在出题者在编制选项时不会再在长度上有太大的区分,更不可能通过长度给我们某种提示,所以上述表述千万不能作为我们判定选项的依据,否则就适得其反了。
示例:梅兰竹菊是张老汉的四个女儿。
有一次,某客人问起四姐妹的年龄,得到不同的回答。
梅说:“兰比竹小。
”兰说:“我比梅小。
”竹说:“兰不是三姐。
”菊说:“我是大姐。
”憨厚的张老汉在旁补充到:“大女儿和三女儿撒谎呢,二女儿和小女儿说得对。
” 据此,按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可以判断四姐妹的依次为:A.梅兰竹菊B.梅兰菊竹C.兰菊梅竹D.菊兰梅竹“猜”及推测、推想,即根据已知事实按一定规则得出答案的思维过程,也就是它和“蒙答案”完全不是一回事,我们的“猜”是有依据的,这就需要我们的题干分析能力和选项观察能力。
以上题为例,分析题干发现可以将张老汉的话作为做题的突破口,由此可知菊说的一定为假话,因为大女儿说的是假话所以不可能说自己是大姐,即菊说假话且不是大姐,所以说假话的只能是老三,符合这一情况的只有B,所以B一定为正确答案。
通过上面题目我们能看出来猜答案是有依据的猜,要求大家在做题中多总结题目特征,方能百猜百中。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熟练一招一式 快解行测言语题(一)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进入百天倒计时,这个时候各位考生应该都想得到一些答题技巧,现将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熟练一招一式快解行测言语题(一)详情公布如下,原来你可以这么答题,又快有准!熟练一招一式快解行测言语题熟练一招一式快解行测言语题。
在考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主要包括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三种题型,题量一直保持25到35道之间,一般要求考生在一分钟内完成读题、思考、做题和涂卡的步骤。
而这部分题目所具有的阅读量大、知识点多、提升速度慢的特点让考生对复习无从下手。
以下就是华图教育为大家整理的解行测言语题的一招一式。
技巧一:逻辑填空之看搭配定选项研究表明,大脑具有自我修复的潜能,继续________这方面的研究,有望最终确认哪些信号可用来促进神经源性反应的________,而以________神经发生(即神经元的生成和更新)现象为目标,或可成为一种促进神经元再生的有效治疗方法。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增强强化加强B.强化加强增强C.加强增强强化D.增强加强强化【答案】C。
解析:第一空,“增强”与“研究”搭配不当,排除A、D。
第三空,与“现象”搭配,“强化”更恰当,排除B。
且第二空填入“增强”与“反应”亦搭配恰当。
故本题选C。
平时做题的过程中要注意首先要注意词语搭配必须合乎事理。
其次考虑搭配得当,不仅要根据意义,还要根据语言习惯。
技巧二:逻辑填空之看关联词定选项在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虽然在空间和情感上越来越________,但是每个人的利益却又________地与他人的利益和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这促成人们主动参与公共事务,呼吁公共利益。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冷漠无孔不入B.疏离前所未有C.隔绝迫不得已D.封闭始料未及【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但是”可知前后句意相反,故第一个空所填的词语应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反义词,含有不联系之意,排除A、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实无论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地方公务员考试,解答行测时遭遇的最大难题就是速度。
据统计,国家公务员考试很少能有人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完全部题目,总有部分题目来不及做。
行测题作答要先算一笔时间账:国考题量近两年都是135道题,时间是120分钟,另外要多留出10分钟时间填涂答题卡,平均4.4秒一个,算是比较快的了。
这样答题时间只有110分钟,每一题的答题时间只有49秒,还要除去答题的时间,思考的时间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在这种时间限制下再简单的题目都会变得很难。
一、行测考试的最大特点不是难,而是要快。
用传统的解题思维来复习公务员考试显然是行不通的,公务员考试是讲究方法的考试,尤其是行测考试,每种题型都有规律可循,通过把握其命题方式才能找到最佳的答题方法,以最快速、最准确的方法完成答题。
例题:超市将99个苹果装进两种包装盒,大包装盒每个装12个苹果,小包装盒每个装5个苹果,共用了十多个盒子刚好装完。
问两种包装盒相差多少个?( )
A.3
B.4
C.7
D.13
【答案】D。
【解析】设大盒有x个,小盒有y个,则可得12x+5y=99。
因为12x是偶数,99是奇数,所以5y是奇数,y是奇数,则5y的尾数是5,可得12x的尾数是4,则可得x=2或者x=7。
当x=2时,y=15,符合题意,此时y-x=13;当x=7时,y=3,x+y=10,不满足共用十多个盒子,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这就是运用数的奇偶性解不定方程。
二、研究历年真题
真题是每年考试特点、变化最直接的体现,他直接体现了每年考试的内容、考点,给我们下年的备考指明了方向。
另外,每年考点都会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熟练掌握对下次考试有很大帮助。
三、重视选项
行测全部为客观题,这就给我们寻求捷径提供了便利,而题目又包含题干+选项两部分,传统的教学考试中通常会忽略选项,认为那是投机取巧。
实则不然,这样的思维方式对公务员考试非常不利。
很多题目我们通过观察选项结合题目中的相关信息就可以直接得出答案,而通过传统的解题思维则会使题目变得复杂。
四、做题采用先易后繁、先简后难的原则
因为题目都不是很难,所以完全可以把考试比作抢分游戏。
在规定的120分钟时间内,总共有100的分值,看谁抢得多,那么你是先抢简单的题目还是难搞定的题目,道理就这样简单。
“先易后繁、先简后难!”你求学之路上很多老师都将过这个道理,公务员考试提现的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