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考行测判断推理备考技巧:假三关系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答题技巧:真假推理

为了方便各位考生高效备考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现将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答题技巧:真假推理详情公布如下,真真假假很难分辨,其实掌握里面的逻辑关系也就不难了,以下是为各位考生准备的干货,希望助力大家成功上岸。
一、什么是真假推理?请看示例【例】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个会游泳。
甲说:“我会”乙说:“我不会”丙说:“甲不会”。
如果这三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会游泳的是( )二、如何判定题型特征一:题干存在若干个句子,这些句子有关系(如矛盾、反对、包容、全同)特征二:提问方式多是:“以上论断只有一真,则……”“以上论断只有一假,则……”三、什么是包容关系因为:所有女校都是女学生→中华女校是女学生→有的女校里是女学生,当前件为真,后件也为真,这些命题之间是一种推出关系,故命名为包容关系。
就像台湾人→中国人。
中国人包括台湾人,但中国人不必然推出台湾人,台湾人却能推出中国人,那么这就是包容。
四、包容关系的特性A:小明不喜欢吃辣椒 B:有人不喜欢吃辣椒C:所有人都喜欢吃辣椒 D:小华喜欢豆酱表现形式:若A 真,则B 也真:A →B如果以上四句话只有一真,那么A就不能为真,A真B也真,就矛盾了,故A只能为假。
总结口诀为:一真前假。
如果以上四句话只有一假,那么B就不能为假,B假A也假,就矛盾了,故B只能为真。
总结口诀为:一假后真五、技巧应用关于某商务宾馆前台的15名服务员,有如下三个判断:Ⅰ.有人会熟练地说英语;Ⅱ.有人不会熟练地说英语;Ⅲ.新来的小刘不会熟练地说英语。
若这三个判断中只有一句为真,以下哪项也一定为真?( )A.15名服务员都会熟练地说英语B.15名服务员都不会熟练地说英语C.仅有一人会熟练地说英语D.仅有一人不会熟练地说英语解析:新来的小刘不会说→有人不会说,一真前假,故“新来的小刘不会说”为假,得出小刘会说,由此再根据包容关系推出:小刘会→有人会。
故1为真,2、3都为假话,根据2为假,得出所有人都会说英语。
2018全国事业单位统考判断推理解题技巧:假言命题综合推理题型及解题方法

2018全国事业单位统考判断推理解题技巧:假言命题综合推理题型及解题方法2018全国事业单位统考距离我们越来越近,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可以了解到,事业单位考试分两个阶段,一阶段是笔试,二阶段是面试。
参加联考的省份虽然考试时间一致,但是考试内容并不相同。
有些省份会考公共基础知识,有些则不会。
例如宁夏事业单位笔试一般会考《职业能力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
另外还会有一定的专业科目考试,专业考试是视各岗位的需要而定,没有统一。
面试有结构化面试,有些也会采用无领导小组,教师常采用说课形式。
事业单位确切的考试内容,需要根据招考公告和所报职位的要求来确定。
2018事业单位考试题库整理了各种资料、真题供考生备考学习,希望你披荆斩棘,不可阻挡!一、题型特征假言命题综合推理涉及的考点比较多,已经不仅仅是单纯考察某一个考点,不过主要的考点仍然集中在假言命题矛盾命题,逆否命题以及将二者结合的考察,联言命题,选言命题的特性,推理规则,矛盾命题都可能会涉及到,因此需要在做题时要思路清晰,抽丝剥茧快速解决问题。
二、假言命题矛盾命题例:小李对小夏说:“你只有既加强锻炼又多吃保健产品,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小夏说:“你这个观点我不同意。
下列哪项判断是小夏所同意的观点?A. 能保持身体健康;但如果加强锻炼,就不多吃保健产品B. 能保持身体健康;但如果不多吃保健产品,就加强锻炼C. 能保持身体健康;但既不加强锻炼,又不多吃保健产品D. 能保持身体健康;但既加强锻炼,又多吃保健产品考点:假言命题矛盾命题,选言命题特性,推理规则【答案】A.小夏不同意小李的说法,我们需要求小李这句话的矛盾命题,题干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推出关系为:保持身体健康----------加强锻炼且多吃保健产品,矛盾命题为:保持身体健康但不加强锻炼或者不多吃保健产品,D项是小李的意思,排除;观察剩下三个选项,没有与之相一致的选项,观察发现C项比较接近,但“既不加强锻炼,又不多吃保健产品”是“不加强锻炼或者不多吃保健产品”三种情况当中的一种情况,无法保证一定是该情况发生,排除C;观察A,B项有假言命题联结词,考虑应该跟推理规则有关,相容选言命题的推理规则为在整体为真的前提下,其中一个支命题为假,另一个支命题必定为真,故答案选A。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代入法巧解真假话问题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代入法巧解真假话问题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资讯,了解到行测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公共科目之一,从2015年开始,行测实行分级分类考试,分为省级以上和副省及以下两套试卷,跟申论同步。
均为客观性真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从近两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考试内容来看,“省级以上”总题量为135道,“副省及以下”总题量130道。
主要差别在数量关系题和资料分析题。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这种考查形式已经基本稳固下来,处于有章可循的状态。
下面,宁夏中公教育整理了公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命题人历来是倾向于结合时政热点命题,中公教育对两学一做考点进行盘点,希望考生能学习掌握,中公教育给考生带来行测技巧、申论技巧、时事政治等资讯。
在朴素逻辑的题目中主要涉及的是一些真假话问题和元素对应问题,题干也是经常会给我们提供多句命题或者对话,但是在其中不能用之前学习的矛盾进行解题并且本身题目不知从何入手,这时候就考察我们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因此掌握正确的方法加之以联系,朴素逻辑题目不会成为我们考试的拦路虎,中公教育专家根据今年考试形式,给各位小伙伴们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对于真假话问题,可以采取代入法:在往年的题目中,经常会给我们很多信息,通过突破口进行假设法时对于一些同学来说相对较为困难,但是无论怎么假设,四个选项中一定会有一个正确选项,所有就可以从选项入手,将选项带入题目中再进行假设,排除不符合信息的选项,直至锁定正确选项,从而节约时间。
【例1】例题:宋江、林冲和武松各自买了一辆汽车,分别是宝马、奥迪和陆虎。
关于他们购买的品牌,吴用有如下猜测:“宋江选的是陆虎,林冲不会选奥迪,武松选的肯定不是陆虎”,但是他只猜对了其中一个人的选择。
由此可以推出以下哪项正确:A.宋江选的是奥迪,林冲选的是陆虎,武松选的是宝马B.宋江选的是陆虎,林冲选的是奥迪,武松选的是宝马C.宋江选的是奥迪,林冲选的是宝马,武松选的是陆虎D.宋江选的是宝马,林冲选的是奥迪,武松选的是陆虎【答案】C。
2018国考行测逻辑判断实用方法汇总

2018国考行测逻辑判断实用方法汇总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复习工作已经逐渐提上日程,在行测文科方向,判断推理是行测考试中重要题型,其中逻辑判断又是考生最为头疼的一类题目,逻辑思维能力有别于正常的言语理解与表达,所以学起来要困难一些,但逻辑判断型题目解题技巧性较强,如果能掌握解题方法,并能快速准确地解决此类题目。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市地级试卷中出现了一题五问的考查形式,让很多学生措手不及,今天中公教育专家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些解题技巧来快速应对这类题型。
(一)排除法:主要适用于题干信息复杂繁琐、选项比较具体的题目;(二)假设法:当题干存在多种不确定情况,不能直接推理的题目。
【例题】某办公室有王莉、李明和丁勇3名工作人员,本周有分别涉及网络、财务、管理、人事和教育的5项工作需要他们完成。
关于任务安排,需要满足下列条件:①每人均需至少完成其中的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只能由一人完成;②人事和管理工作都不是由王莉完成的;③如果人事工作由丁勇完成,那么财务工作由李明完成;④完成教育工作的人至少还需完成一项其他工作。
到了周末,3人顺利地完成了上述5项工作。
1.以下哪项的工作安排符合上述条件?A.王莉:管理、网络; 李明:教育、人事;丁勇:财务B.王莉:教育、财务; 李明:人事、管理;丁勇:网络C.王莉:网络; 李明:人事、管理、财务;丁勇:教育D.王莉:网络; 李明:教育、管理;丁勇:人事、财务2.如果李明只完成5项工作中的一项,那么包括该工作的所有可能性是以下哪项?A. 人事、财务B. 人事、管理、财务C. 人事、网络D. 财务3.以下哪项中的任务不可能均由李明完成?A. 教育、人事、财务B. 教育、人事、网络C. 教育、管理、财务D. 教育、管理、网络4.以下哪项中的任务不可能均由丁勇完成?A. 财务、管理B. 网络、人事C. 管理、人事D. 教育、管理5.如果管理工作和网络工作是由同一个人完成的,则以下哪项是可能的?A. 教育工作是由李明完成的B. 财务工作是由丁勇完成的C. 管理工作是由李明完成的D. 人事工作是由丁勇完成的【中公点评】翻译4个条件,①每人均需至少完成其中的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只能由一人完成;②-王莉人事且 -王莉管理;③丁勇人事推出李明财务;④完成教育工作的人至少还需完成一项其他工作。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要理顺逻辑关系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要理顺逻辑关系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多种题目类型,试题将根据考试目的、报考群体情况,在题型、数量、难度等方面进行组合。
了解公务员成绩计算方法,可以让你做到心中有数,高效备考。
逻辑关系是行测类比推理中一种比较常见的词项间的关系,逻辑关系主要包括全同关系,全异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和顺承关系。
这五种关系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较大,但是有些时候比较容易做错,如果把握好主要的考察点,那么做起来会容易很多。
中公教育在此一一进行讲解。
(一)全同关系全同关系是指ab两个概念内涵和外延全部相同。
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会存在全同关系:俗称&正式称谓(例如双12事变和西安事变)书面语&口头语(例如公斤和千克,老鼠和耗子)音译词&对应的本地词汇(引擎和发动机,麦克风和话筒)美称&原称(例如诗仙和李白,花园城市和新加坡)(二)全异关系全异关系是指a的外延和B的外延完全不同。
一般来说,全异关系会考察矛盾全异和上反对全异。
矛盾全异是指两个概念能够构成全集,例如生和死,白天和黑夜。
上反对全异是指两个概念之间不能构成全集,例如黑跟白,喜欢和憎恨。
(三)包含关系如果B的外延全部在a等外延中Ra的外延只有部分与a的外延相同,那么a跟B是包含关系。
一般来说包含关系是指大类中的小类,主要注意的是包含关系和组成关系之间的区别。
例如水果跟苹果这两个概念就是包含关系,也就是说苹果是水果中的一种。
再比如人体和耳朵,虽然人体包含耳朵,但是人体跟耳朵是一种组成关系,不能说是一种包含关系,因为耳朵并不是人体的一种。
(四)交叉关系交叉关系是指a的部分外延与B的部分外延相同。
也就是说俩概念有交集,外延相交。
2018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读懂这些才算备考了

2018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读懂这些才算备考了2018国考行测判断推理读懂这些才算备考了,随着公考的题型越来越多样化,国考中近年来出现了众多的新题型。
由于新题型是许多考生从未见过的题目,因此在考试的过程中觉得无从下手。
甘肃华图教育整理了近几年公考中出现的新题型,总结这类题型的解题思路,从而帮助考生了解到未来考试的新趋势。
一、图形的技巧在文字类题目中表现出了文字量加大,语言晦涩难懂等特征,然而针对较为公平的图形推理题目来说,难度也有一定的增加,因为考点基本上包括数量类,即对点、线、角、面、素的考查;位置类,即对平移、旋转以及翻转的考查;样式类,即遍历、运算等;属性类,即对称性、曲直性以及封闭性等。
由于考点相对来说较为固定,但是每年题目层出不穷。
无奈之下,近几年来不断出现了不在这些体系之内的其他的新考点,例如功能信息、静态位置以及分组分类的新题型。
那么什么是静态位置?静态位置与之前讲的动态位置又有什么区别呢?首先,我们先说静态位置的考查形式。
既然是静态位置的考查,也就是说图形本身是不动的,没有位置变化的,那么这个时候其实考查的就是图形与图形的位置关系,即两个图形之处于说明样的位置。
其次,他与动态位置又有什么区别呢?之前我们说如果图形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那么我们考虑位置。
但是在静态位置中并不具有这种的特征保住我们判断题型,这也是图形推理中难度增加的表现。
其次,动态位置中是某一个图形的位置变化,但是在静态位置中有所不同,是不同图形的位置关系有所不同。
最后,两个图形之间都有什么关系呢?哪些关系又在我们静态位置的考查范围之内呢?一般情况下有以下几种,即两个图形之间属于相邻关系或者相隔关系;相切关系或相交关系;上下或左右关系等等。
这些关系均是我们在静态位置中的考点。
例题1:【解析】首先是分组分类题型,题目中给出六组图形,要求我们将之分为两类。
观察每一个图形,我们发现每一组图形中都有两个相同的图形,即每一个图形中都有三种元素,但是每一组图形之中都是三种元素,因此考点应该不是元素的种类或者个数,但是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图①中两个相同图形并没有相邻,换句话来说,在位置上属于相隔,而图⑤、图⑥中两个相同图形也属于同一规律;而图②③④中两个相同图形均在相邻位置,因此就分出了两组。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笔试技巧:特定真假推理题的秒杀方法

为了方便各位考生备考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现将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笔试技巧:特定真假推理题的秒杀方法详情公布如下,很多考生在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会因为时间问题导致会的题没来得及做,那么就需要跟着图图学习秒杀计。
特定真假推理题的秒杀方法华图教育贾振北本文主要介绍特定真假推理题的秒杀方法,现对此类题目做一界定。
此类题目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其一,须为有关“两个有的”的反对关系的题目;其二,题干中只有三个论断,即除有关“两个有的”的论断之外,仅剩一个论断,我们将其称为第三论断。
而有关此类题目的秒杀方法与第三论断息息相关。
若想快速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只需观察第三论断句子的性质。
若为肯定句,则推出的最终结果为所有人+否定句。
若为否定句,则推出的最终结果为所有人+肯定句。
笔者试以以下几道真题来具体演示一下此秒杀方法。
【例1】(2011-北京)小天鹅歌舞团有小演员45名。
关于这45名小演员,甲乙丙三人有如下讨论:甲说:“这些小演员中有些是北京人。
”乙说:“小演员中的李欣欣不是北京人。
”丙说:“这些小演员中有些不是北京人。
”事实上,甲乙丙三人的话只有一句为真。
请问,下面哪个选项为真:A.45名小演员都不是北京人B.有些小演员不是北京人C.李欣欣不是北京人D.45名小演员都是北京人【解析】一般解法:甲、丙两人说的话构成“两个有的”的反对关系,则唯一说真话的人一定是甲或丙,那么乙说的一定是假话,则真话为李欣欣是北京人,由此可以推出甲说的是真话,那么丙说的是假话,则真话为45名小演员都是北京人。
所以正确答案为D。
秒杀方法:第三论断为“小演员中的李欣欣不是北京人”,此为否定句,则推出的最终结果为所有人+肯定句,即45名小演员都是北京人。
所以正确答案为D。
【答案】D【例2】(2004-国家A)某律师事务所共有12名工作人员。
(1)有人会使用计算机;(2)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3)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
这三个命题中只有一个是真的,以下哪项正确地表示该律师事务所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数?A. 12人都会使用B. 12人没人会使用C. 仅有一人会使用D.不能确定【解析】一般解法:命题(1)、(2)构成“两个有的”的反对关系,则唯一真命题一定是命题(1)或命题(2),那么命题(3)为假命题,则真为所长会使用计算机,由此可以推出命题(1)为真命题,那么命题(2)为假命题,则真为12名工作人员都会使用电脑。
公务员考试真假判断三大绝招

公务员考试真假判断三大绝招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真假判断型逻辑题属于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中常见题型,要求考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其特征一般是给出来几个论断,然后这几个论断中有一个是真的,或者有一个是假的,让考生选择出一个正确答案。
近几年公务员考试中也出现了几个论断中有两个是真的,或者两个是假的,让考生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本文中,华图蔡老师归纳了攻克真假判断型逻辑题的三板斧。
第一板斧:首先找矛盾,其余是关键真假推理题是逻辑判断中比较容易的一类题,这类题目中的条件都没有确定,但其中的矛盾显而易见。
因此可以利用矛盾来解题。
所谓矛盾,指的是两个不同的判断中,如果一定存在一个真、一个假的情况,那么这两个判断就构成矛盾关系。
例如,一个人如果是男的,那么他肯定不是女的,反之,如果一个人是女的,那么她肯定也不是男的,男和女就是矛盾关系。
但一张纸如果不是黑的,可能是白的,还可能是其他颜色,那么,黑和白就不是矛盾关系。
那找矛盾对公务员考试的真假推理题有什么作用呢?先来看这样一道真题:在向南方雪灾受灾地区的捐款活动中,某慈善组织收到一笔10000元的匿名捐款,该组织经过调查,发现是甲、乙、丙、丁四个人当中的某一个捐的。
慈善组织成员对他们进行求证时,发现他们的说法相互矛盾:甲说:对不起,这钱不是我捐的乙说:我估计这钱肯定是丁捐的丙说:乙的收入最高,肯定是乙捐的丁说:乙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个说了真话,那么到底谁是真正的捐款者呢?华图解析:这道题就是典型的真假判断型逻辑题,首先看看四句话中是否存在矛盾关系。
在这里可以用做简化来解题,例如“甲说:对不起,这钱不是我捐的”这句话可以简化为“甲:非甲”,这样的优点是能够使矛盾一目了然。
这四句话最后简化为:甲:非甲乙:丁丙:乙丁:非丁很清楚的看到,乙和丁两个人的话存在矛盾关系,矛盾关系里必有一真,必有一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国考行测判断推理备考技巧:假三关
系
考友们都准备好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了么?本文《2018年国考行测判断推理备考技巧:假三关系》,跟着出国留学网来了解一下吧。
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
2018年国考行测判断推理备考技巧:假三关系
逻辑判断是行测历年考察的一个知识板块,逻辑判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即为假三关系,也就是假言命题、条件关系、推出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
出国留学网依次讲解,同学们各个击破,拿下此知识点。
一.含义
1.假言命题:
判断两支命题间条件关系的命题
2.条件关系:
充分条件:有它就行,没它不一定不行
必要条件:有它不一定行,没它一定不行
【例子】“精通英语”与“认识26个字母”,精通英语发生,认识26个字母就一定发生,所以精通英语是认识26个字母的充分条件,认识26个字母不发生,精通英语就一定不发生,所以认识26个字母是精通英语的必要条件。
总结: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成对出现。
3.推出关系:
在所有的情况下,如果命题A成立,命题B必然成立,那么命题A推出命题B。
表达式:A⇒B
二.三者之间的关系
1.推出关系与条件关系:
推出关系联结条件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题干中常见的语句:A是B的充分条件;A是B的必要条件;A 是B的前提/基础/根源。
2.假言命题与条件关系:
假言命题是判断条件关系的命题
假言命题的分类: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注:先表述哪个条件即为哪个条件的假言命题
题干常见的语句: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那么......
若......则......
只要......就......
要想......必须......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才......
除非......否则不......
3.假言命题与推出关系:
假言命题描述推出关系
小结:给出条件关系,能写出它的推出关系,能用假言命题进行表述;给出假言命题的表述,能判断出它的条件关系,写出推出关系;给出推出关系,能判断它的条件关系,能用假言命题进行表述。
三.能力训练
根据下列命题的描述,写出推出关系。
1.只有感受过风雨,才有挑战下一次风雨的经验和信心。
推出关系为
【解析】经验和信心⇒感受过风雨。
解析:只有......才......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所以感受过风雨为必要条件,经验和信心为充分条件,写成推出关系应为充分条件推出必要条件,即经验和信心⇒感受过风雨。
2.有信仰是心灵自由的基础。
推出关系为
【解析】心灵自由⇒有信仰。
解析:题干给出条件关系,可判断出有信仰为必要条件,心灵自由即为充分条件,写成推出关系应为充分条件推出必要条件,即心灵自由⇒有信仰。
3.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推出关系为
【解析】人人献出一点爱⇒更加美好。
解析:如果......那么......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所以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为充分条件,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为必要条件,写成推出关系应为充分
条件推出必要条件,即人人献出一点爱⇒更加美好。
4.除非你自己能做得更好,否则不要吹毛求疵。
推出关系为
【解析】吹毛求疵⇒自己做得更好。
解析:除非......否则不......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所以自己做得更好为必要条件,吹毛求疵为充分条件,写成推出关系应为充分条件推出必要条件,吹毛求疵⇒自己做得更好。
国家公务员考试栏目推荐: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汇总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及科目
2018年国家公务员报考常见问题汇总
2018年国家公务员准考证打印入口及时间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8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8年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8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申论热点| 申论范文| 申论答题技巧| 行测| 国考模拟试题
小编在这里祝福大家考试取得好成绩!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你是个聪明和头脑灵活的人,我相信你一定成功!!!
行测真题行测答案行测答题技巧行测题库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