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语言运用探究之简明

合集下载

高考语言运用题型之语言表达三大考点技巧

高考语言运用题型之语言表达三大考点技巧

高考语言运用题型之语言表达三大考点技巧★必备知识★一、语言表达简明简明、得体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除在综合性语言运用题中考查外,往往还单独命题。

语言表达的“简明”主要包括“简”和“明”两个方面。

“简”即“简练”,就是话语力求简练,不哕嗦,不说多余的话。

它反映了量的要求。

“明”即“明晰”,就是要把意思表达清楚,使对方准确理解其含意,它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

(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不要节外生枝,游离中心和话题的内容应删去。

(二)善于概括,巧用指代。

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有时根据需要必须对相关内容作概括性表达,这样才简明。

再者,运用必要的复指成分,也是表达中不可少的。

不用复指成分,就会哕嗦。

(三)避免含糊,消除歧义。

在语言运用中,由于运用兼类词、多义词或语序不当、标点不当产生了歧义,从而影响了语意表达。

为达到语意明确清晰的目的,就要消除歧义,注意遣词用句,避免语意含糊。

消除歧义可以采取如下方法:(1)添加语境法。

如“我要学习文件”,后边加“请把电视关了”,歧义消除。

(2)变换词语法。

此法主要运用于以下情况造成的歧义:多义词的词义不确定,多音字的读音不确定,兼类词的词性不确定。

如“同桌好说话”,只要把句中的“好”改成“喜欢”,就消除了歧义。

(3)加注标点法。

如“中国女排打败了俄罗斯队获得冠军”,加上标点,变为“中国女排打败了俄罗斯队,获得冠军”表意就明确了。

(4)调整语序法。

如“李明是一位博闻强识的李教授的得意门生”,调整为“李明是李教授的一位博闻强识的得意门生”,歧义就可以消除了。

(四)防止重复,删除多余。

要注意辨析语段中的词语是否存在词义包容、交叉或重复的情况,若有,要考虑删除,还要尽量删除语段中可有可无的文字,以确保表达的简明。

二、语言表达得体.“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词语来表情达意。

高考语文专题(9)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及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9)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及答案
(1)对家长说:
(2)对老师说:
(3)对同学说:
参考答案:(1)请父母放心,我们肯定努力拼搏,永不言弃,用优异的成果回报您的哺育之恩!
(2)请老师放心,我们肯定不骄不躁,决不后退,用辛勤的汗水为母校增光!
(3)命运驾驭在自己手中,我们肯定要用最绚丽的方式诠释生命的精彩!
场合有种种不同,或哀思,或快乐;或正式,或随意;或惊慌繁忙,或轻松开心,等等。不同场合用语不同,总体氛围对说话内容有制约,要依据详细的场合选择明智的、充溢内涵的语言。
(3)调序消退法。主要用于因为多层定语修饰层次不清引起的歧义。如“两个挚友送的花瓶”,变为“挚友送的两个花瓶”,就可消退歧义。
(4)语境消退法。主要用于因多义词的词义不确定而造成的歧义。如“我要热饭”,后面再加一句“不要冷饭”或“不去洗菜”,即可消退歧义。
[应用体验]
4.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运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这段文字语言简明,连接自然,语意连贯。
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抓住要点,不要节外生枝。俗话说“简明扼要”,从表达上说,只有扼住“要”,才能做到简明。
[应用体验]
1.依据下面文段的中心话题,把游离于话题之外的一句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①这种笨重的书运用起来是极不便利的。②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③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 000片竹简,是由两名身强力壮的武士抬到宫廷里面去的。④汉武帝把竹简一片一片地解下来看,足足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看完。

B.其次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知了郭老师本人。小王说:“

解析:小李请小王转达的话目的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务说得清清晰楚,说得也“客气”,包含着敬重小王的意思,也就是说是得体的。小王转述时就须要依据时间、地点、对象的不同,组织语言,以表达得当。

2012年高考语文模块突破复习10--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2012年高考语文模块突破复习10--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 页 授课提示 对应学生用书第177页 对应学生用书第
2010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语言表达准确、鲜 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 语言表达准确 语言表达准确、 年高考语文 生动,简明 连贯、得体。能力层级为E(语言运用 简明、 语言运用)。 明、生动 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为 语言运用 。 “简明”即语言简要明白,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 不会产生歧义。 简明”即语言简要明白 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 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 不会产生歧义 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 做到话题统一, 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 “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 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 做到话题统一 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衔接和呼应自然。 得体” 句序合理 衔接和呼应自然。“得体”指能够根据交际的语境恰当地使用 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新增的“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真 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语言 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新增的“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真 正体现了新课标中的“注重能力考查”这一点。 准确”比较容易理解, 正体现了新课标中的“注重能力考查”这一点。“准确”比较容易理解 而“鲜明”“生动”这两点的具体表现其实就是“文采”,也就是说它们 鲜明”“生动”这两点的具体表现其实就是“文采” 也就是说它们 ”“生动 会渗透在“语言运用”“阅读理解”“写作”所有试题中,即主观试题的 ”“阅读理解”“写作 会渗透在“语言运用”“阅读理解”“写作”所有试题中 即主观试题的 解答不单是要求准确,还要重视语言表达的逻辑与文采 还要重视语言表达的逻辑与文采。 解答不单是要求准确 还要重视语言表达的逻辑与文采。 准确、鲜明、生动”既是语言表达的要求,也是语言表达的效果 也是语言表达的效果,连 “准确、鲜明、生动”既是语言表达的要求 也是语言表达的效果 连 简明、连贯、得体”有力地说明了本考点考查的综合性。 准确” 同“简明、连贯、得体”有力地说明了本考点考查的综合性。“准确” 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 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鲜 是指色彩(感情色彩 事物的形象色彩)分明 观点明确而不含糊。 感情色彩、 分明,观点明确而不含糊 明”是指色彩 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 分明 观点明确而不含糊。“生 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历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解析 9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word版 含答案

历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解析 9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word版 含答案

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类解析【考点9】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1、(2012新课标全国卷,第15题,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

,。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③⑤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可由语段上半句“葫芦”可以判断出紧跟下句为③,介绍“葫芦”情况,⑤句它指代③句葫芦较为顺畅,④⑥介绍葫芦的制作过程,①介绍葫芦的历史,②是对整个语段进行总结。

2、(2012全国大纲卷,第4题,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荼”字省作“茶”字的写法。

①民间的书写着出于某种考虑,将“荼”减去一笔,这就成了“茶”字②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茶”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③“荼”简写为“茶”,汉代已露端倪④在中唐之前“荼”字写作“茶”,这恐怕不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⑤茶作为饮品,我们都很熟悉⑥“茶”有多个义项,“茶叶”义是其中之一A.④⑥⑤②①③B.⑥②①⑤④③C.⑤④⑥②①③D.⑥④⑤②③①答案:C解析:本题从排序的角度考查句子的连贯。

首先明确整段话叙述的中心是茶发展历史及词义的演变。

先总说茶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⑤,再介绍“茶”字发展演变的历史④,①③为“茶”字形体演变,⑥②“茶”义项与生活的关系密贴。

根据每句话的逻辑关系及关联性词语处理好句子顺序。

一开始选⑥,给人以突兀的感觉,从生活贴入,水到渠成的讲“茶”字的发展演变,非常自然、合理。

故排除⑥为第一句,B、D 项排除了,⑤②之间关系不如⑥②之间关系紧密。

2012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语言运用简明得体共66页

2012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语言运用简明得体共66页

㈠避免啰嗦
㈡避免歧义 ㈢避免晦涩
不说废话 防止误解 便于理解
例: 还有一种立体的会活动的图书,也很 吸引人。它们的插图都是立体的。当你把书 打开的时候,书里的人和动物马上会站起来, 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这段文字说明的意思是,有一种立体的书能够活动。 但是语言不够简明。“立体”的书和插图都是“立体 的”,字面重复;“会活动”和“会站起来”,“吸 引人”和“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意思重复;“当 你把书打开的时候”,语言累赘。
高考专题复习
语言表达—— 简明得体
语言简明
简明,就是简要、明白。简要,就是用较少的 文字,把主要的意思说出来,不重复,不啰嗦; 明白,意思清楚明白,不会令人费解或误解。 概括起来说,简明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 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和可 理解度
[简明]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
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 取得最佳效果。
[参考答案]①只需单位同意,其他问题都由大 会解决;②单位负责报销旅差费,大会解决住 处和出席证问题;③单位负责旅差费和解决住 处,大会只解决出席证问题。
3.怎样避免表意不明
①少用单音节词,多用双音节词。 ②调整语序,交代明确。 ③指代清楚,如实直说。
高考例题简析
[2000年高考题]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顺畅 并保持原意,需要删掉一些词语。在删改时哪些 词语是必须保留的?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删去
⑵.善于概括 巧用指代
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不能总是具体叙 述而不作必要的概括。只有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合起 来,表达才能简明。再者,运用必要的复指成分,也是 表达中不可少的。不用复指成分,就会啰嗦。
⑶ . 避免重复 删除多余
尽量删除可有可无的文字。这是确保表 达简明的又一方法。

最新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考点二 简明、得体

最新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考点二 简明、得体

考点二简明、得体一、怎样才能表达简明?语言“简明”的本质要求是:能够删掉赘余的语句,消除歧义,做到简要明晰。

“简”反映了量的要求,就是表达尽可能简洁;“明”是对表达效果的要求。

“简明”的考查主要有删改所提供的材料中有重复的文字和无关的信息、变换原语言材料的语体和辨析有歧义的语句,常结合语病的辨析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具体操作中要避免晦涩、歧义、啰嗦,做到井井有条,表达清晰。

[例]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重复累赘,请予删除(只填序号)。

要求:删除后应简明连贯,不损害原意。

清晨7时,重庆的①天空微微发亮,参加2018年重庆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已陆续赶到比赛的起点南滨公园②。

为即将开始的③2018年重庆④马拉松赛热身。

在起点处,参加比⑤赛的运动员正在进行准备,⑤慢跑,拉伸韧带,一举一动都显示出专业素养。

虽然比赛还没有开始,⑥尚在安排之中⑦,但空气中已经诱露出一丝如箭在弦的紧张。

应当删除的是…[知识精讲]语言表达简明的方法(1)去次留主:此法常要求考生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原文的意思。

考生要善于找到所给语段的中心句、关键句,以此作为答案的核心内容,删除无关的语句。

(2)辨识歧义:要注意表达时不出现歧义,使意思表达得简要明白,避免误解,实际上强调的是语言的清晰性,解答简明题时要本着“必须保留”原则,可有可无的就无。

答题时可从句中有多义词、指代不明、重音不明、切分不明、关系不清等角度辨识。

(3)删除繁冗:多出现在改错题里。

找到题目中的重复、繁冗的词语并删除掉。

[跟踪快练]1.下面一段话中有重要啰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把要删除部分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只填三个。

一个人之所以①会变坏的原因②.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③.更重要的④是他自己没有把握自己⑤.受了坏人的影响⑥,才逐渐变坏的⑦:如果这个人能把握住自己⑧,能抵制多方面的⑨各种⑩坏的⑪影响,那么⑫.他还会变坏吗?删除部分:、、。

2.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须删去,有的不能删去。

2012年高考语文总复习(语文版):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2012年高考语文总复习(语文版):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根据各句的内容可知, 句应排在第一位,总结印象中的向日葵的特点, 解析 根据各句的内容可知,③ 句应排在第一位,总结印象中的向日葵的特点, 这样, 依然” 这样,可以排除 B、 C 两项 ;根据“可”“尚”“依然”可知,这几句的顺序应 、 两项;根据“ ”“尚”“依然 可知, 考生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为②⑥⑤,这样,可以排除 D 项。考生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②⑥⑤ ,这样, 答案 A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 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 ⑥尚不
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 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懂得伟大的谦虚, 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③②⑥⑤①④ ③②⑥⑤①④ C.②⑥⑤①④③ ②⑥⑤①④③ B.④②①⑤⑥③ . D. ③①⑤②⑥④ .
“简明”是“简要”“明白”。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此点 简明” 简要”“明白” 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 ”“明白 可以在辨析病句中考查,也常和压缩语段、修辞、连贯等一起考查。 可以在辨析病句中考查,也常和压缩语段、修辞、连贯等一起考查。 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流畅的方法。 “连贯”是表达语句间排列组合的规则, 连贯” 是表达语句间排列组合的规则, 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流畅的方法。 它 的三个条件是: 统一的话题 统一的话题; 合理的句序 合理的句序; 语言的衔接与呼应 语言的衔接与呼应。 的三个条件是: (1)统一的话题; (2)合理的句序; (3)语言的衔接与呼应。高考常常从补 充语段中留出部分的语句的角度设置客观题,还常常与语句的扩展 、 充语段中留出部分的语句的角度设置客观题,还常常与语句的扩展、 句式的仿写及变换 等要求交叉设置主观题,是考查的热点。 等要求交叉设置主观题,是考查的热点。 “得体”,就是指能根据语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即用语能根据表达的目的、对 得体” 就是指能根据语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即用语能根据表达的目的、 象、场合、方式的差异来调整,与 语境保持和谐一致,分寸得当。常结合具体生动的语 场合、方式的差异来调整, 语境保持和谐一致,分寸得当。 境来考查,也是考查的热点。 境来考查 ,也是考查的热点。 “鲜明”是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表达的观点要明确而不含糊;表达的色彩 感 鲜明” 是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表达的观点要明确而不含糊;表达的色彩(感 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 要分明 简而言之,鲜明就是要明确合理地表情达意。 要分明。 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要分明。简而言之,鲜明就是要明确合理地表情达意。 本考 点一般出现在概括,修改病句,拟制广告词 ,邀请信,劝告勉励, 点一般出现在概括,修改病句,拟制广告词,邀请信,劝告勉励,请托拒绝以及致辞演 讲稿等需要表明观点态度的题型中,或出现在描绘场景、仿写扩写改写语句的试题中。 讲稿等需要表明观点态度的题型中,或出现在描绘场景、仿写扩写改写语句的试题中。 使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生动”就是表达能充分调动人们的形象思维 , 生动” 就是表达能充分调动人们的形象思维, 使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 生动的考查 在简明得体、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压缩语段与扩展语句和修改病句等题目中均有体现。 在简明得体、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压缩语段与扩展语句和修改病句等题目中均有体现。

青岛二中2012高考二轮总复习(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2)

青岛二中2012高考二轮总复习(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2)

2.重音不同造成歧义 朗读时因对句中词语的重音停顿不同,意思就会不一 样。这种情况在口语表达时不一定会出现歧义,但在书面 表达时会出现歧义。 例如:天亮时,我想起来了。(朗读的重音在“想” 和在“起来”时,整句话的意思不一样。如果重音在 “想”,那意思是回忆起什么来了;如果重音在“起来”, 那是想起身、起床的意思了。)
(二)因词语产生歧义 1.同音词混淆造成歧义 同音词在书面表达时不会出现歧义,但在口语表达时易 发生混淆,造成歧义。 例如:这种食物可以zhì’ái。(“zhì’ái”既可指“致癌”,又 可指“治癌”。) 2.缺少必要的关联词语造成歧义 汉语中的许多句子,可以靠意义来组合,不必用关联词 语。可有些句子,因缺乏必要的关联词语,或虽用了关联词 语,但把关联词语省去了一部分,因而造成歧义。 例如:他未按学生会的决定,把比赛日期告诉给对方, 以致产生了误会。(因缺少必要的关联词,造成有两种理解。 第一种是学生会让他“把比赛日期告诉给对方”,但他没有 告诉。第二种是学生会决定比赛日期实行保密,但是他却违 背学生会的决定,而“把比赛日期告诉给对方”。)
(三)因结构产生歧义 1.结构、层次划分不同造成歧义 因短语结构关系的不固定或一个语段不同层次的划分而造 成的歧义,两者很难分得清楚。 (1)结构不固定产生歧义 一类词语与另外一类词语组合,产生的关系可能不止一种, 但由于词义的相互制约很少产生多种关系。如果在具体的语言 环境中,短语仍保留了多种结构关系,那就会产生歧义。 例如:开会吧,学生家长都到齐了。(“学生家长”是指学 生和家长,还是指学生的家长,因结构不固定而产生了歧义。) (2)层次切分不同造成歧义 一个语段在进行层次分析时,如果出现不同的切分方法产 生不同的意思,就出现了歧义。 例如:咬死了猎人的狗。(可以是指猎人的狗被咬死了, 也可以是指把猎人咬死的那条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高考语言运用探究之简明、连贯、得体李子木2012-5-5考点分析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属于消极修辞的范畴,是对语言表达的起码的要求,否则就是有毛病的了。

但是要做到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又是语言表达的一种较高的境界,也是高中语文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

这种能力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思维的品质。

因此历年高考中,这都是重点考查内容。

语言表达的“简明”指能够删除冗余信息,消除歧义;“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做到前后呼应和照应;“得体”指能够恰当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真题展示1、(2011山东卷16题)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3分)①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余座筹划,不妨就预作筹划,以解除近忧。

②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

③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作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山前必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

七彩教育网④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⑤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

⑥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固然不错。

答案:⑥②①③⑤④解析:⑥②引出“远虑”这个话题;④中的“总之”表明是总结性的话,应放在最后;①③⑤是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逻辑顺序排列的,先是可预见可筹划,再是可预见不可筹划,最后是不能预见。

2、(2010山东卷18题)下面一则稿约四处画线部分中有两处语言表达不当,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4分)本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论文。

为丰富内容,提高质量,特向广大作者征稿。

要求:_观点鲜明,不超过8000字,逻辑清楚,格式正确。

①来搞一经采用,即奉薄酬。

来稿一律不退,三个月未接到用稿通知,请自行处理。

敬请广大②作者赐稿。

③来稿请寄:××市××路××号《×××》编辑部×××敬启邮编:××××④《×××》编辑部××××年×月×日答案:①语序不妥,应为:观点鲜明,逻辑清楚,格式正确,不超过8000字。

④“敬启”改为“收”。

解析:本题材料属于应用文体,题干中已经明确点出“有两处语言表达不当”,①处明显不合逻辑,在写作要求中,往往是按重点到非重点顺序排列,观点是第一位的,然后是陈述中的逻辑,因为是稿约,所以有格式问题,最后是字数方面的限制,所以①的语序需重新排列。

④处“敬启”是敬辞,而此处是对自己而言,因此表达不当。

3、(2008山东卷17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

要求:语意连贯,表达得体,不超过30字。

(08年山东卷)一位诗人在某学校给学生作有关诗歌创作的学术报告,准备朗诵一首诗时,发现诗作放在了学生的课桌上,于是走下讲台去拿。

他在上阶梯教师的台阶时,不小心摔倒了,学生们顿时愣住了,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诗人站起来稳住身体,指着台阶对学生们说:“。

”这一机智而又富于哲理的话语,不仅为诗人解除了尴尬,而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答案:示例:你们看,上升一个台阶多么不易,生活是这样,作诗(学习、工作等)也如此。

解析:要结合具体内容和语境,作具体分析。

4、(2007山东卷17题)今年6月9日是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学校开展了保护文化遗产的宣传活动。

如果你是该校的志愿者,发现游客在景区文物上刻字留言,你将如何劝阻?请针对以下不同对象,各写一句话。

要求:语言得体,有说服力,每句不越过30字。

(4分)(1)对同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年长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请别这样,让我们的文物永远靓丽,充满风采。

(2)您愿意让文物留下些皱纹与沧桑吗?解析:面对同龄人,进行劝阻时,可以站在平等的地位上制止这种行为。

对年长者,要站在尊敬对方的角度,语气含蓄委婉些。

命题探讨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是山东卷的重要考点。

这个考点与学习、生活联系紧密,能反映出考生的意义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该考点综合性比较强,很难单独抽出来。

在综合考查中,可以有所侧重。

如2008山东卷17题,重点考“得体”,但关涉连贯。

连贯题可以单独考。

得体题多数作为主体考点考查,通常以设置话题情境的方式考查,有时与语言修改一起考查。

简明、连贯、得体中,连贯是重点,得体次之,简明单独试题考查的可能性较小。

值得关注的是,近五年山东卷在该考点呈现出“强——弱——强”的轨迹。

知识整合一、语言表达的简明简明是指语言的简洁、明晰,即用最少的语言符号,传递所必须表达的全部信息,做到表达明确清晰,有条理,不罗嗦,无歧义。

由此要注意不滥加省略,不滥用结构复杂的长句,用准标点符号等。

简明考查的主要题型有:删改所提供材料中有重复的文字和与中心无关的信息;变换原材料的语体;辨析有歧义的语句。

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有:●找主干,理枝叶(发现和消除歧义)●分析句间关系(发现和删除重复的语句)●把握文段主旨(发现和删除游离中心或话题之外的内容)●恰当地运用省略和称代●恰当地对某些内容进行概括和合并例1:下面一段话有重复罗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两处:书籍好比食品,有的只需a 浅尝,b 即浅尝辄止;c 有的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仔细咀嚼、d 品尝,e 慢慢品味。

f 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h 有的书只要知道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i 通读、j 细读、k 反复读、l 经常读。

这两处是:b ,d(e)例2:下面一段话有重复罗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四处:西汉长沙王室墓①的位置②位于长沙湘江西岸望城坡古坟院的岳麓山下。

它③由一座主墓和三座从葬坑构成西汉长沙王室墓④。

主墓居中,三座从墓坑成“品”字形自东向西分列⑤。

专家认为该墓⑥虽经盗贼⑦盗掘,但破坏不十分严重,出土文物⑧种类非常⑨繁多,有十余类,总数超过两千件,其中一大批属珍贵文物。

这四处是:②、④、⑦、⑨例3:下面一段话有重复罗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需删除的三处:由于在欺诈情况下签订的合同,都是违背了一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愿的,所以各国法律都允许其中受欺诈的一方可以建议撤消或提出合同无效。

这三处是:由于、其中、可以例4:下列句子有歧义的是:●①这次去泰国考察,我们三人一组。

●②吁请有关领导严肃处理。

●③嗨,连小机灵都不认识。

●④这才是热爱学生的老师!●⑤他表扬了三所学校的校长。

●⑥请您在桌子上写字。

●①、③、④、⑥二、语言表达的连贯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考题类型及题型类型一、排列句序二、语句复位1.定位选句2.定句选位题型一.客观题二.主观题方法指要:1.话题要一致2.句式要一致3.逻辑顺序要合理4.语境要一致5.语意要关联6.音节要和谐7.顶真式衔8.关联词搭配要恰当接解题方法:(一)、话题要一致:任何一组句子都有一个确定的中心话题,或者叙述一个事件,或者说明一个事物,或者阐明一个观点,或者表达某种感情。

例1、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B克林顿当选为美国总统,成为举世瞩日的风云人物。

当谈及自己的成长经历时,总统先生不无感慨地表示:这完全得益于中学时代的一次总统模拟活动。

A、从小立大志,定能从此走向辉煌B、学生时代的生活经历,对人的影响实在重要。

C、要想把理想变为现实,就一定要经历生活的磨难。

D、多方面开展模仿活动,对人的成长不无裨益。

小结:(1)保持中心统一。

即所有的句子都要围绕一个中心,不能出现离群句。

例2、语段的甲乙两处,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白帝城在四川奉节县城东四公里处(甲)。

这是三国时蜀主刘备兵败托孤之处,(乙)。

白帝城扼守瞿塘峡的西口,江面狭窄,水势湍急。

甲;a、高峡背依,长江下临。

b、背依高峡,下临长江,形势雄壮。

乙;a、城内有白帝庙、武侯祠、望江亭、观星亭等古迹。

b、白帝庙、武侯祠、望江亭、观星亭等古迹就在城内。

A、甲a乙bB、甲a乙aC、甲b乙aD、甲b乙b小结:(2)保持陈述对象一致。

所谓“陈述对象”就是指句子的主语,在一般情况下,前后的主语一致,会使一组句子显得更连贯。

【分析】保持话题的一致性实际是保持了句子的主语的一致性。

整个句子的话题是“白帝城”,甲a(高峡背依,长江下临)的主语是“高峡”“长江”,与话题不符,要排除。

故A、B两项不是答案。

乙b(白帝庙、武侯祠、望江亭、观星亭等古迹就在城内)的主语是“古迹”,也与话题不符,要排除,故D项不是答案。

只有C项甲b乙a的主语都是“白帝城”,与句子话题一致,为正确答案。

(二)句式要一致(前后照应):句式的一致性包括:问与答的照应,总起与分承的照应,句子结构的照应,词语的照应。

例1:与原句衔接最好的一项是:她年纪大约二十六七,,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

A、青黄脸色B、脸色青黄C、青黄着脸色D、现出青黄脸色【分析】横线前后的分句(年纪大约二十六七)(两颊却还是红的)的都为主谓结构。

A项(青黄脸色)为偏正结构,C、D两项(青黄着脸色)(现出青黄脸色)为动宾结构,只有B项(脸色青黄)为主谓结构,与原句相符,为正确答案。

例2:下面的话衔接最顺当的一句是:A生产衬衫的关键工序是上领子和上袖子。

二厂和三厂这两家衬衫厂各有所长,。

A、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三厂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B、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好,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C、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好,二厂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D、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分析】要做好此题,就是紧扣关键词“各有所长”和“二厂和三厂”(生产衬衫的关键工序是上领子和上袖子。

二厂和三厂这两家衬衫厂各有所长)。

从顺序一致性来看,应先写“二厂”,再写“三厂”,由此可以排除B、C两项。

而D项又不能跟“各有所长…呼应,也要排除。

只有A项先讲“二厂”再讲“三厂”,又突出“各有所长”。

为正确答案。

例3、结合语境,改换划线部分的句式,使文字衔接畅通,文意连贯。

然而,在我的记忆深处,使我终生难忘的却是一种花: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在花坛暖房里开放,冰天雪地才是它怒放的地方;(甲)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是人民的眼泪和心血滋养它成长,而不是春风秋露。

(乙)甲:它不是开在花坛暖房,而是开在冰天雪地;乙:滋养它成长的不是春风秋露,而是人民的眼泪和心血。

例4、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之与上下文语意连贯●贫困与苦难是人所不愿接受的,但又注定是有些人无法逃避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