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讲】考点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2014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4.8.1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2012· 安徽卷)安晴同学一直想参加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 一天,安晴向协会组织委员李华同学询问相关情况。下面是他们交 谈的部分内容,请你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 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安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华:当然可以,欢迎你加入! 安晴: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华:下周六正好有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 “寄奉”中的“奉”因
为动作是郑先生发出的,对象只能是郑先生的上级或长辈,所以改 为“惠赐”。“过目”对对方不够尊重,要改用敬辞“拜读”“奉 读 ” 之类。 “ 些许 ” 意义较轻,体现不出书的重要性,改为 “ 莫 大”“很大”“极大”。“惠存”是敬辞,同是郑先生发出的,改 为“珍藏”“珍存”之类的词语。“光临”是对来访者的敬辞,改 为“前往”。 【答案】 ①“寄奉”改为“惠赐”;②“过目”改为“拜
(1)统一的话题。 “话题”, 即谈话、 语言表述的中心; “统一”, 即要求只有一个话题,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话题,要首尾如一, 不能偏离、偷换话题,要保持陈述角度一致。 (2)合理的句序。句序的排列顺序合理。句间顺序有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关联词语和其他关联手段在句序中有重要作 用。 (3)语言的衔接与呼应。“呼应”有首尾呼应、前后呼应,它是 过渡自然,句意搭配合理,语句结构搭配合理,没有跳脱,语言风 格、语气要和谐统一等。
考点二
语言表达连贯
所谓“连贯”,即上下文之间要有明显的联系,话题要统一, 陈述对象尽可能保持一致,句子的组合与衔接要自然。考查的是书 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 共同的话题、合理的句序和语言的衔接与呼应,还要注意语境、句 式的协调一致。连贯,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考的常考点。 语言表达连贯的三个基本条件:
语文一轮复习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A.山,却冥然不觉——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一堆土 石。
B.山,缄默不语冥然不觉——它用自己的筋骨来证明自 己的伟大。 C.山,也欣喜万分——它为人的攀登作出贡献而自豪。 D.山,却毫不在乎——它相信人永远不会臣服自己。
三、“句间顺序合理”类型。
★ 常见的顺序有三种:时间、空间、
逻辑(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 象、由原因到结果、由主到次、由 轻到重等)。
渡照应;
★三是在语段的末尾,用来总括或呼应。
上下文衔接得最好的一项(
D
)
命运,其实是最公平的,它遵循一条 鲜为人知的补偿法则,它青睐不断拼搏 的强者, ,收获也最多。
A.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B.强者尽管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C.虽然生活让强者失去太多
D.让生活中失去太多的强者
★语言连贯选择性试题有一个最突出
答案:①我在场上运动,你也要为我在场下运动运动吧? ②鲜花需要春雷的轰隆才能开放,运动会上假如你的 朋友需要你的帮助,你会为他呐喊助阵吗?
⒉ 注意交际对象
交际对象有性别、年龄、身份、经历、文 化背景等具体因素。注意交际对象,首先应尊 重对方。 如:今年4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回到福 建祭祖,请你以福建学子的身份写一段真切自 然、简洁得体的欢迎辞。(不得出现与考生真 实身份有关的人名、市县名及山水地理名等信 息;不超过60字) (2006年福建省考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年是农历癸未年,为我国传统的生肖年羊年。 羊在十二生肖中列第八位。所有生肖中最富温情的属相 是羊,它温顺并带有些许羞涩的性情,惹人喜爱。” “羊在十二生肖中列第八位”中话题是“羊”,“它温 顺并带有些许羞涩的性情,惹人喜爱”中话题是“它 (即”羊”)”,而原句中却插入了一个话题“属相”, 宜改成“羊是所有生肖中最富温情的属相……”
高三语文简明、连贯、得体苏教版知识精讲

高三语文简明、连贯、得体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简明、连贯、得体二. 知识要点:何谓简明?“简”即“简洁”。
不啰嗦重复,不说多余话。
它是指“量”的要求,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明”即“明了”。
表述要清晰,明白易懂。
它是指“质”的要求,是表达的效果最佳,是表达的明晰度最高。
反之,即是晦涩、有歧义、啰嗦、无条理。
三. 语言不简明的主要表现(一)啰嗦例1. 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啰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1998年高考第32题)一个人之所以①会变坏的原因②,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③,更重要的④是他自己没有把握自己⑤,受了坏人的影响⑥,才逐渐变坏的⑦;如果这个人能把握住自己⑧,能抵制多方面的⑨各种⑩坏的影响,那么,他还会变坏吗?解析:“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坏的原因”中,“之所以”和“的原因”都表示原因,显得赘余,必须任删一个。
由于③处已经说了“受到坏的影响”,所以⑥处“受了坏人的影响”显然是重复了,又必须删除。
⑨处“多方面的”和⑩处“各种”都有表示不止一种的意思,有些重复,因此这两处也必须删去一处。
这样,答案应该是:①(或②)、⑥、⑨(或⑩)。
例2. 读下面一则报道,本着语言文字要简明的原则,完成文后两题。
(1993年全国高考题)科学院举行①超对称性和超引力学术讨论会为加强基础理论工作和准备参加国际粒子物理会议,中国科学院最近在郑州举行全国②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学术讨论会,③对超对称性和超引力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④“超对称性”和“超引力”是70年代在国际上才引入物理学中的新概念。
在这次会上,介绍了当前国内外⑤对于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研究情况,展开了热烈、自由的⑥学术讨论,⑦在某些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1)应删去的两处语句是___________(2)应改正的一处语句是___________这句可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应删去的两处语句是③和⑥。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纲解读】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是从不同角度对语言运用提出的更高要求,能力层级为E。
所谓“简明”,即语言要简要清楚,不要重复累赘,让人产生歧义。
所谓“连贯”,即上下文之间要有明显的联系,话题要统一,陈述对象尽可能保持一致,句子的组合与衔接要自然。
所谓“得体”,就是语言表达得体,恰如其分,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等。
所谓“准确”,要求用词能完全表达概念的内涵,切合语境与对象,涉及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的要求。
所谓“鲜明”,是指遣词造句语意明确,条理清楚,能够把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清晰告诉读者,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它是就表达观点、态度而言的。
所谓“生动”,是就表达效果来说的,它要求用语具体形象,注意炼字炼词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运用灵活的句式。
【“安徽考试说明”解读】(见“优化”P153)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指能通过删除多余语句、消除歧义等方式,达到表意简洁明确的目的;语言表达“连贯”,要求调整或选用语句,做到过渡自然、前后照应、衔接合理;语言表达“得体”,要求根据语境和语体特点恰当地使用语言;语言表达“准确”,要求用词造句能客观、恰当地阐明道理,说明特征,传达思想感情;语言表达“鲜明”,要求用富有感情的词语和不同语气的句子表明观点和态度;语言表达“生动”,要求用传神、鲜活的词句表情达意。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是安徽高考《考试说明》对考生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能力层次为E级,占3~6分。
“简明”要求语言表达简洁、明确、清晰。
它的具体要求是:第一,表达必要的信息,使用相应的简练词句,没有多余的信息及词句;第二,词句表意明确,没有费解的词句;第三,根据语境决定详略,没有详略不当的毛病。
2014高考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精品课件解析

A、长四五寸,通体雪白,莹润如羊腊玉,无鳞无刺
B、通体雪白,长四五寸,无鳞无刺,莹润如羊腊玉 C、长四五寸,通体雪白,无鳞无刺,莹润如羊脂玉 D、莹润如羊脂玉,长四五寸,通体雪白,无鳞无刺
【2005】填入下面画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 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澄河产瓜鱼, 背部有细骨一条,烹制后骨亦 酥软可吃,极鲜美。这种鱼别处其实也有,有的地方叫水 仙鱼,北京偶亦有卖,叫面条鱼。但我的家乡人认定这种 鱼只有我的家乡有,而且只有文游台前面澄河里有。
A、长四五寸,通体雪白,莹润如羊腊玉,无鳞无刺
B、通体雪白,长四五寸,无鳞无刺,莹润如羊腊玉 C、长四五寸,通体雪白,无鳞无刺,莹润如羊脂玉 D、莹润如羊脂玉,长四五寸,通体雪白,无鳞无刺
A 【答案解析】: A中先说瓜鱼的体长,再说体色,接着用
“莹润如羊腊玉”来比喻“通 体雪白”进一步说明其体色,
×
B.这既是他的光荣,也是我们学校的光荣
C. 这既是学校的自豪,也是他本人的自豪
C项主次颠倒。
D.这既是他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的骄傲
D项“也是全国人民的骄傲”用语过重,脱离实际,也 属于说话不得体。
× ×
3
考题类型及题型 类型
一、排列句序 二、语句复位 1.定位选句 2.定句选位
题型 一.客观题 二.主观题
“无鳞无刺”是从其体肤体骨,后文又有针对 性地说其背部细骨,这种说明顺序符合人们对 它认识的程序。其他选项看似注意了语言形式 上的对称,但忽视了形式应为内容服务这个关 键。
【2007】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 某校邀请著名学者刘教授来校讲学,在向全校师生作 介绍时,校长的话中有这样一段:“刘教授是我校的校友, 他长期从事学术研究,成果丰富,贡献卓著,去年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 。 ”
高三语文 一轮复习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 壁十分削瘦。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 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 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连贯·词语照应、暗示
• 得体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 ①根据目的差异调整语言; • ②根据对象差异调整语言; • ③根据场合差异调整语言; • ④根据表达方式调整语言。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连贯·语境氛围协调
四、“语境氛围协调”类型
情感基调、感情色彩及语言风格 等方面做到与原文协调一致
连贯·语境氛围协调
为画线处选择适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B
。崖壁下有好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 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 周围一片寂静。
可是现在有些人采取一种盲目的态度,不加分析,
不辨是非,把一切外来的文化都视为珍品
,竟五
体投地地顶礼膜拜。
A.其中的某些流派和创作方法被一些人看作海外奇珍
B.甚至把某些流派和创作方法看作海外奇珍
C.其中的某些流派和创作方法在他们的眼中成了海外奇 珍
D.甚至某些流派和创作方法被他们看作海外奇珍
连贯·话题统一
五、“词语照应、暗示”类型 通过语意的把握和关键词语的分析, 能准确地找出与所提示或暗示词句相 呼应的选项。
连贯·词语照应、暗示
1.梅尧臣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 B )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 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C.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 D.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
2014高考新课标版语文一轮复习指导课件 第11章 语言表达 第1节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连 贯 “连贯”是从语言的组合衔接上对语言运用提 出的要求。一篇文章之中,先说哪一段后说哪 一段,一段之中,先说哪一句后说哪一句,都 要作通盘考虑,合理安排,尽可能使文章前后 贯通,语意畅达。语意连贯是高考考查的一个 热点,题型一般有两种:语句排序,语句衔接。
(2012·广东高考)把下列句子组成语 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艺术家富于感情,单凭直觉思维;他恍然 大悟,无须推理。 ②这种看法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 ③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 的想象力,有时还会越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 得到答案;否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影 响。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题干,明要求。 第二步:找主干、理枝叶,消除语病或规范表 达话题内容。 第三步:检查答案,修改完善。
下面画线的句子有两种不同的理解,请加以修 改,分别明确地表达出来。 曾朝闻总工程师,经过几个月的实地再次勘察, 查找资料,反复验证,在今天的决策会上没有 听从领导的意见对跨海大桥方案进行修改,改 变桥墩的位置。
简 明 简明,就是简要、明白。“简”反映了量的要 求,即说话要尽可能的少,不能啰嗦重复,不 要说多余的话;“明”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 就是意思要表述得清晰,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 地接受。用一句话来概括,简明就是用尽可能 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 高的准确度和可理解度。 语言简明,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用语简练,不说多余的话,尤其需要删除在
一、常用方法 做到语言表达连贯,需注意如下八点: 1.话题的同一性。在连贯的语句中,前后各 句的话题应该保持一致。如果换了话题,整个 句子就显得不连贯。 2.事理的逻辑性。在行文中,要遵循生活的 逻辑、自然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如果在表述 中违背了逻辑,就一定会影响语言的连贯。
苏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讲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苏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讲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作者: ————————————————————————————————日期:ﻩ考点八: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点精析】语言表达的“简明”指能够删除冗余信息,消除歧义;“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做到前后衔接和照应;“得体”指能够恰当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主要考查推敲、锤炼语言的能力。
在高考中,语言表达题的命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考点综合,重点突出。
命题是多个考点的有机组合,综合性加强;如果说突出重点,那么,“连贯”考点有时单独命题,“得体”因为易与鲜活的时代相结合也备受青睐。
(2)设题情景性。
要求考生答题时必须将问题置于命题人所设置的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中。
考题中常常有特定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或场景的限制,考生须置身于虚拟或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去解决。
(3)题型多样化,注重实用性。
近年高考中出现了开场白、广告、宣传语、串台词、情境问答等题型,而且不断创新,体现出实用性的特点。
江苏卷考查除具备上述三个特点外,更突出:(1)设题有鲜明的情景化,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的表达和写作;(2)一至两个的言语技巧要求;(3)借助一个表达的载体。
【真题体验】1.(2013.江苏卷)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4分)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答案】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世界)更容易。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E。
题干中已明确答题的方向:画线句子的含义。
因此在答此题的时候要注意由点到面的思维,针对“穿鞋”上升到“改变自己”,针对“给全世界铺上地毯”上升到“改变世界”。
再组织恰当的语言表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考点八: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点精析】语言表达的“简明”指能够删除冗余信息,消除歧义;“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做到前后衔接和照应;“得体”指能够恰当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主要考查推敲、锤炼语言的能力。
在高考中,语言表达题的命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考点综合,重点突出。
命题是多个考点的有机组合,综合性加强;如果说突出重点,那么,“连贯”考点有时单独命题,“得体”因为易与鲜活的时代相结合也备受青睐。
(2)设题情景性。
要求考生答题时必须将问题置于命题人所设置的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中。
考题中常常有特定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或场景的限制,考生须置身于虚拟或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去解决。
(3)题型多样化,注重实用性。
近年高考中出现了开场白、广告、宣传语、串台词、情境问答等题型,而且不断创新,体现出实用性的特点。
江苏卷考查除具备上述三个特点外,更突出:(1)设题有鲜明的情景化,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的表达和写作;(2)一至两个的言语技巧要求;(3)借助一个表达的载体。
【真题体验】1.(2013.江苏卷)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4分)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答案】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世界)更容易。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E。
题干中已明确答题的方向:画线句子的含义。
因此在答此题的时候要注意由点到面的思维,针对“穿鞋”上升到“改变自己”,针对“给全世界铺上地毯”上升到“改变世界”。
再组织恰当的语言表述。
2.(2013.安徽卷)请根据上下文,从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中选择相应语句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
(只填字母)()(4分)《兰亭集序》(见右下图)这幅传颂千古的书法名迹,通篇美劲健,变幻万端,如有神助,在章法、结构、用笔上都达到了行书艺术的高峰。
章法上,凡二十八行,行的疏密大致相等,唯首尾偶显宽密;字与字之间,大小参差,长短配合,错落有致,___①_____。
结构上,极尽变化之能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事,不求字体结构的平正、对称、均匀,___ ②_____;或修长,或浑圆,突破了隶书扁平方正的形貌。
全篇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被王羲之用笔画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有筋骨,有血肉,____③______;尺幅之内,众相毕现;异字异构,同字别构,匠心独运,韵味无穷,_____④_____。
A.秉性、精神、风仪各异B.可谓极尽运笔使锋之妙C.强调欹侧、揖让、对比D.颇具天然潇洒飘逸之美【答案】①D ②C ③A ④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在分析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提炼概括语意的能力。
学生要具备分析句群的能力,在搞清句与句、句群与句群的关系的基础上,就可以准确概括出语段的层意了。
①“大小参差,长短配合,错落有致”应与“飘逸”关联,选D;②“不求字体结构的平正、对称、均匀”应与“欹侧、揖让、对比”关联,选C ;③“有筋骨,有血肉”则照应了“秉性、精神、风仪各异”,选A;④“匠心独运,韵味无穷”则照应“运笔使锋”,选B。
3.(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7分)材料1:校门建筑是校园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交通和安保。
它与校园内的教学楼、实验楼等一样,重要的是实用价值。
因此,校门建筑首先应当注重实用。
材料2:校门建筑是一所学校的“门面”,是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它应当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并努力体现该校的办学理念。
因此,校门建筑首先应当彰显校园文化。
你对校门建筑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1】校门建筑的设计应秉持实用、简洁、大方原则。
校门建筑是校园交通的门户,是校园安全的钥匙,实现这两大功能是校门建筑的基本要求。
在此前提下,再讲究造型的美观。
因此,校门建筑要实用、简洁、大方,而不应盲目攀比。
那种一味追求高大、奢华,耗费巨资建造校门的做法,不仅造成巨大的浪费,还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示例2】校门在建筑造型和风格上应具有鲜明的特点,他不仅要实用美观,还应该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相吻合。
校门建筑是学校文化内涵的体现,是对该校历史文化沉淀和办学理念的诠释。
因此他应该是校园建筑的点睛之作,应和学校的其他建筑相和谐。
这就要求,在校门设计上要讲究个性,不能千篇一律,应注重体现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其他看法,言之成理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完成这道题一定要结合具体材料,分析要简明连贯。
这道题的选材关涉考生熟悉的校园生活与文化,易于触发考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
材料一主要抓住实用价值,可采用对比手法来写;材料二主要体现文化内涵。
总之,既要发挥想象,又不能脱离材料。
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4.(2013.湖北卷)下面是《雷雨》中的一段台词:周朴园(仁慈地,拿着周萍的手)你是我的长子,我不愿意当着人谈这件事。
(停,喘一口气严厉地)我听说我在外边的时候,你这两年来在家里很不规矩。
周萍(更惊恐)爸,没有的事,没有,没有。
周朴园一个人敢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
(甲句)周萍(失色)爸!上面画线的甲句,有的版本为:“一个人敢做,就要敢当。
”(乙句)你认为哪句更好?请列出两条理由。
要求:①理由充分、合理;②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4分)【答案】示例一:甲句更好。
①句中两次出现“一件事”,表明周朴园很重视这“一件事”。
②使用长句,语气缓和,与前面的“严厉”形成对照,表现了周朴园复杂的心态。
示例二:乙句更好。
①突显了动词“做”和“当”,表明周朴园希望周萍做事要敢于担当,符合剧情的发展。
②使用短句,中间增加了语音停顿,合乎口语习惯,语气较周朴园前面的话更严厉。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语言和语言表达准确、简明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对这句话的认识要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
要明确所填写的句子说话的语气跟前面的“严厉”不同,或缓和或更严厉。
言为心声,这句话或体现周朴园的心态,或表明对儿子的教育。
具体分析这两句话。
“一个人敢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是长句;“一个人敢做,就要敢当”是短句。
前者突出“一件事”;后者突出“做”和“当”。
讲理由时,从内容和形式上加以考虑。
如“一件事”和“当”,都反复用了两次。
5.(2013.重庆卷)不管红绿灯,凑齐一群人,蜂拥过马路,被网友戏称为“中国式过马路”。
针对这一现象,请拟出两条劝阻行人闯红灯的宣传语。
要求:简明生动,幽默警醒;每条不少于10字,不多于20字。
(4分)【答案】示例1:红灯——安全报警器,生命诺亚舟。
示例2:闯一次红灯,过一次鬼门关。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的简明、生动”,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宣传语应当简明、上口,主题鲜明(明确告诉宣传的内容或主题是什么),用语生动、形象(修辞手法)。
此题还要求“幽默警醒”,即可适度俏皮、风趣一把,当然,首先得有“警示”“教育”意义。
6.(2013.四川卷)校学生会拟开展“如何与陌生人交往”的主题活动,为学习交往经验,将对某老师进行访谈,请你设计三个访谈问题。
(4分)要求:①紧扣访谈目的,问题步步深入;②语言表达简明、得体。
【答案】(示例)①在和陌生人的交往中,您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②从这些事例中,您总结出了哪些与陌生人交往的技巧?③为帮助我们更好地与陌生人交往,您还有哪些建议?(4分)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语境给出了情景模拟的对象(访谈老师)、主题(“如何与陌生人交往”),设计问题时要扣住主题,要考虑访谈的对象为老师,应当尊敬、礼貌。
题目的要求有两条,要注意三个问题“紧扣访谈目的,问题步步深入”的要求。
比如:与陌生人交往,你最关注(关心,留意)什么?打算如何与陌生人打破僵局?与陌生人交往的经验、技巧有哪些?这三个问题就扣住了主题,且步步深入。
【方法归纳】(一)如何“简明”“简明”就是“简要、明晰”。
“简要”就是说话用语不重复啰嗦,很精练;“明晰”就是明白无误,不产生歧义。
考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1.恰当地省略、运用简称或合称。
2.恰当地使用代词。
3.恰当概括,巧用指代明句意。
4.巧妙避免重复,删除多余内容求简明。
5.围绕中心,抓住要点求简洁。
(二)如何“连贯”连贯,就是语言表达要注意句与句排列组合的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式合理,衔接恰当,呼应自然,合乎语境。
连贯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也是语言表达题常见的考点。
考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1.保持话题的一致性。
话题一致是保持语言连贯的基本要求。
一个长句或句群只有话题和陈述角度一致,中心才会明确,语意才能贯通。
如果中间转换了话题或陈述对象(主语),势必影响到语意的连贯。
2.保持结构、句式一致。
结构、句式的一致性表现在:①语言中常有些排比句、对偶句,这就要求结构上的统一,破坏了这种统一,也就失去了连贯性;②用陈述句还是疑问句,用主动句还是被动句,合说还是分说,也会涉及连贯问题;③复句中的分句与分句间有并列、转折、递进、选择、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注意不到这一点,将破坏分句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句意的连贯。
3.保持前后照应。
前后照应应包括内容上的前后照应和语序上的前后关联。
4.保持情景(境)一致。
这一点主要是指写景抒情的文字,语言带有情感,文字中所渗透的感情或喜或悲,或爱或憎,或褒或贬,或激昂或沉郁;文字所描写的景象或繁盛或凄凉,或热烈或肃杀。
这就要求上下文在整体上做到情感、意境保持一致。
(三)如何“得体”得体,就是指语言运用与语言环境保持一致,恰到好处。
社会越现代化,语言交际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重要。
考查语言表达得体会是今后命题的热点之一。
考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1.用语要看对象。
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说话写文章,首先要看对象,即考虑谁是听话者、阅读者,要充分考虑对象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文化、性格、气质、爱好,甚至禁忌等等。
说话写文章要看对象,还要注意尊称、谦称和习惯用语。
一些传统而现在仍在用的文明习惯语也应记住。
2.用语要看场合。
用语包括说话、写文章、书写标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