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共15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共15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6分)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一个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一个属于人文社科领域,两者的字面意义似乎有着。

然而,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其实是的。

当科学理论与技术作用于社会,( );而媒介素养如果脱离了科学基础,就难以对社会面貌形成客观认知。

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有许多共通性。

比如,科学与传播都需要质疑精神。

科学上的权威理论要接受质疑,被后人不断完善,甚至最终被否定;同样,对信息传播也需要养成质疑的习惯。

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食品安全谣言,有的历经反复辟谣,依然在某些情况下。

一个谣言传播的时间越久、范围越大,彻底消除其危害的难度就越大。

每一个公民都有阻止谣言传播的责任,尤其在新媒体时代,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不助长谣言传播的气焰,提高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应当成为现代公民最基本的角色认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大相径庭相反相成盛气凌人满城风雨B.天壤之别相辅相成来势汹汹甚嚣尘上C.大相径庭相辅相成盛气凌人甚嚣尘上D.天壤之别相反相成来势汹汹满城风雨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才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B.就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C.才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D.就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B.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C.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高中语文2023高考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共四套,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3高考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共四套,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023年新高考1卷)(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忘记重要信息而懊恼,幻想着要是能过目不忘该多好啊!其实,我们更应该庆幸 A ,因为遗忘可以降低记忆带来的认知负荷,使认知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地工作。

而超强记忆力往往是以牺牲抽象、泛化能力为代价的。

从下面例子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有一位记者,①拥有人们只能望其项背的超强记忆力。

②他虽然能轻松地记住一长串数字,③却发现不了其中的规律;④他脑海里充满各种孤立的事实,⑤却不能归纳出一些模式将它们组织起来。

⑥这促使他不能理解隐喻等修辞手法,⑦甚至复杂一点的句子。

⑧记忆大师奥布莱恩曾多次获得世界记忆锦标赛冠军,⑨虽然他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常人低很多,⑩听课的时候也很难集中注意力。

也许正是牺牲了一部分记忆,我们才有了独一无二的归纳和抽象思维能力。

网络时代,我们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B ,毕竟互联网随时可以帮我们查阅。

不过我们也不能过于依赖互联网,像互联网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似的。

通过一些训练提升记忆力,也一直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4分)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

不得改变原意。

(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天是越来越冷了,祥子似乎没觉到。

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在光明中不会觉得寒冷。

地上初见冰凌,连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来,处处显出干燥,结实,黑土的颜色已微微发些黄,像已把潮气散尽。

特别是在一清早,被大车轧起的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小风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极高极蓝极爽快的天;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练习(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练习(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近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推出第4版。

与8年前的第3版相比,近千条新词语被增补,许多字词有了新义项。

“新常态”“弯道超车”“刷屏”……新词、新义像一面镜子,映照出______的时代变迁。

词语也同样存在_____的现象,一些词语会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被淘汰。

本次修订就删除了一些过时或使用频率较低的词语,以及个别见词明义、查阅价值不大的词语。

如单放机、八进制、夯机、打柴等。

这样的词汇更新,自汉语诞生以来就从未停止,只是速度时快时慢。

就像一条河流,不断有新溪流汇入,也一直有水分蒸发。

新词新义层出不穷,不少网言网语、潮词新语只在一时的热潮中______。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流行中保持恒定的价值、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不仅是这些新词生命力的体现,更是新词能否进入辞书的标准。

权威辞书的与时俱进,背后是汉语言词汇系统及表达的更新,成为时代变迁的生动注脚。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分)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小题。

最近,刘畊宏火爆全网,凭借健身操直播,收获了一大群追随者——“刘畊宏女孩”。

很多人都是为了减肥跟着刘畊宏跳操,不少网友高呼“瘦了5斤”“腰围缩小了2cm”,但也有人说“吃不消”“没效果”。

那么,刘畊宏的健身操,①?其实长期健身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刘畊宏的操是科学的有氧健身操。

所以这个操减肥效果肯定是有的,但是重点问题是:你能跳吗?你现在能跳吗?如果你是真的很喜欢刘畊宏的健身操,想练起来,那么我给你几个建议。

首先,运动之前一定要先热身。

不管做哪项运动,热身必不可少,再忙也得五分钟热身。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历年高考真题专项(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练习(附答案)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历年高考真题专项(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练习(附答案)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历年高考真题专项(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练习一、[2024·安徽省黄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书法在古代的影响是超越社会藩篱的。

①师宜官在酒店墙上写字,写完还得亲自把字铲去,把墙壁弄得 A ,但店主和酒保并不在意,他们也知书法,他们也在惊叹。

曹操破荆州后特意寻访梁鹄,把他的字悬挂在营帐中, B 之余细心观赏。

在这里,甚至连政治军事大业也与书法相依相伴。

古人苦练书法,也就是在修炼着自己的生命形象,就像现代西方女子终身不懈地进行着健美训练,不计时间和辛劳。

由此,一系列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奇迹也随之产生。

②传说有人磨墨写字, C ,把贮在屋檐下的几缸水都磨干了;有大家洗砚,把一个池塘的水都洗黑了;有人边走路边在衣衫上用手指划字,把衣衫都划破了。

③唐代书法家怀素练字,用坏的笔堆成了一座小丘,他索性挖好一个坑来掩埋,起名曰“笔冢”。

没有那么多的纸供他写字,就摘芭焦叶代纸,据说,近旁的上万株芭蕉都被他摘得光秃秃。

④书法展现了一种生命状态的喜悦。

“非人磨墨墨磨人”,是啊,磨来磨去,磨出了一个个很地道的中国传统文人。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

答:2.下列句子中的双引号和原文“笔冢”中双引号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光大”。

B.苏东坡蓄墨成癖,曾自言“余蓄墨数百锭,暇日辄出品试之”。

C.于是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作“天窗”。

D.我们部队拯救日本小姑娘的故事,就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这是激烈的战火中一个很有意义的“插曲”。

3.“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A.①处 B.②处C.③处 D.④处二、[2024·安徽省黄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5题。

在恒冰覆盖的南极洲东部,有一个巨大、神秘的墙体绵延数千公里,被称为南极墙。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4(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4(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新经济新业态,直播带货搭乘移动互联网快车,可谓①(填成语)。

但直播中的“翻车事件”也②(填成语)。

除了产品质量问题,直播带货中的“槽点”,主要集中在明星带货涉嫌刷单造假、售后服务满意度低、体验较差等方面。

有的玩起套路直播、靠演技忽悠消费者,有的不惜下血本造假、靠虚假数据忽悠投资人……这些乱象不铲除,如何支撑起直播经济的繁荣?直播经济,首先应该是信任经济、法治经济。

在这一点上,不论是头部带货主播,还是正在成长中的从业者,都要坚守原则底线,保持清醒认识。

直播带货本应该是一个良好的产品展示窗口,给商家带来全新的流量入口。

如果忽视了对售后服务的提升,对产品质量的把关,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那么也就会沦为“一锤子买卖”,注定无法长久。

对直播从业者来说,能够③(填二字词语)数量庞大的粉丝并不容易,越是如此,越应该珍惜消费者的信任,越要对自己所卖商品负责。

那种只注重流量不注重质量的做法,甚至把粉丝当韭菜来收割的想法,将会透支消费者的信任,损害行业发展的基石。

要知道,失去信任,再大的主播也会被市场4(填二字词语)。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或成语。

(4分)2.文中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4分)3.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我们齐声朗诵起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对政治的敏感,对生活的敏感,对性格的敏感……都是作家必须要有的素质。

C.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里,假如突然看见一缕炊烟……D.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昆明教场中路的蓝花楹,由昆明植物研究所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从国外引进,花期在4~6月。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历年高考真题专项(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练习(附答案)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历年高考真题专项(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练习(附答案)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历年高考真题专项(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走过冬天的旷野,我常常惊讶于自己能如此幸运。

在难得的安静中,我见到一棵棵光秃秃的树。

它们默然无言,凌寒而立,我不由注目沉思。

那有章法的线条历历在目地浮现眼前,有无限任人驰骋的想象空间。

走一路看一路,我在欣赏大自然这位艺术家的杰作,一棵棵树,千姿百态,构成一幅幅 ①的画。

它们一次次撞击着我的心灵,给我带来精神享受。

四时之景有 ②的颜色,不经意间转换画风,使人常见常新。

而在冬景中,树是画面的主体,日月星辰都是衬托,流水、小鸟和风早已成为点缀。

我选择性地把目光投向那片有一种沧桑之美、仿佛能给人以意志的萧索的草木。

我爱看松树、杨树、银杏树、枫树等,看一切落叶乔木与灌木,寻找它们的深刻寓意。

看啊,那些枝条纵横交错,只是枝条上的树叶早已凋落,只留下 ③的空隙,阳光就被这些空隙切割成千万缕的光丝,从树间投射下来。

此时,我想透过这无数的空隙一窥树的心魂,追寻它的心路历程。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2.请将文中画横线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

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很多人以为,玻尿酸只能由外部注入人体,其实, ①。

玻尿酸又叫“透明质酸”,是细胞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体内广泛分布,发挥着多种生理功能。

一个成年人体内的玻尿酸有15克左右,它主要分布在皮肤、关节、软骨、眼睛、结缔组织等处。

这些玻尿酸会定期替换,比如皮肤里的玻尿酸每天会替换20%左右,可见人体自身的玻尿酸合成量是相当可观的。

一提起玻尿酸的用途, ②。

可事实上,玻尿酸的用途远不止于此,它已成功用于美容整形之外的眼科、骨科、烧伤科的医疗实践中。

在国外,它还经常被添加到食品和膳食补充剂中。

那么吃了这些玻尿酸食品能否达到美容护肤、保护关节的效果呢?欧洲食品安全局对此进行了专门的评估, ③。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修辞手法)(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修辞手法)(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修辞手法)(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3年伊始,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很多人废寝忘食地追电视剧《狂飙》。

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这部剧的收视率和口碑一路狂飙。

该剧采用正叙与倒叙交叉的手法,表现时代发展变迁下的社会图景。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与政法系统进步,黑恶势力在人情社会中崛起,在法治社会中覆灭,最终被一网打尽。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经历着社会的摔打,经历了良心的拷问。

创作者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抽丝剥茧地讲述黑恶势力不断攀附权贵,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以及一代代警察前仆后继,与黑恶势力搏击到底的经历,彰显出国家清除黑恶势力的决心,更昭示着弊绝风清的治国盛景已然到来,彰显了极强的现实意义。

众多实力派演员的演绎,赋予了角色鲜活的生命力。

他们身上都带着各自的社会身份特点与个人生活痕迹,无论是发型着装还是行为动作,都极其自然、贴合,同时又具有代表性,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同时,剧作营造了丰厚的、多层次的戏剧场景,提高了观众的代入感。

1.请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国家版本馆,开馆了!国家版本馆以“一总三分”的格局。

充分展现了大国形象和新时代的风采,俯瞰京华的中央总馆,北望渭川的西安分馆,放怀江南的杭州分馆,臂挽流溪的广州分馆,向普罗大众讲述文明的故事。

中央总馆“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一件件弥足珍贵的展品,让人叹为观止。

有记载“版”字的商代版方鼎,有铭刻着“中国”的何尊,有苏轼行草楷书法的宋拓本《西楼苏帖》,还有刻着《长恨歌》的清代象牙扇骨,等等。

历朝历代的瑰宝荟萃一堂,彰显了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除了展示外,版本馆还具有保藏功能。

保藏区里收藏了数千年间各种类型的版本,如陶石、碧骨、金属、竹木、纸张、数字媒体等。

版本上所承载的信息反映出了丰富多元的社会风貌。

可见,建立专门的国家版本馆,征集、收藏各类图书典籍和具有文化与时代印记的资料、器物等,必能进一步彰显国家形象、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解析+练习)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解析+练习)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解析+练习)全国甲卷语用题回顾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本题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事有凑巧,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方,我听见过三位老师讲“破釜沉舟”这个成语。

第一位教师是这样讲的:“‘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

做事一定要坚决。

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而不许后退、只许胜利而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

如果(),工作还没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

①当然,②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

③在这一点上,④我们不能跟古人相提并论。

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的,下定决心做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

”第二位教师是另一种讲法,他说:“‘釜’就是锅,‘舟’就是船。

‘破’和‘沉’都是动词。

‘破釜’是‘使釜破’的意思,也就是把锅砸碎;‘沉舟’是‘使舟沉’的意思,也就是把船凿沉。

这样用法的动词叫作‘使动词’。

同是做饭的工具,古代叫‘釜’,现代叫‘锅’;同是水上运输工具,古代叫‘舟’,现代叫‘船’;这是古今词汇的演变。

像古代叫‘冠’,现代叫‘帽子’,古代叫‘履’,现代叫‘鞋’,都是这种情形。

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

”第三位教师讲得比较简单,话说得比较少。

他这样讲:“项羽渡河进攻秦朝的军队,渡河之后,把造饭的锅砸碎,把船凿沉,断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终于把秦军打败了。

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表示下定最大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意思。

”17.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3分)A.干打雷不下雨 B.又吃鱼又嫌腥C.前怕狼后怕虎 D.首尾不能兼顾18.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练习及答案限时综合训练一(时间:20分钟分值: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一段时间以来,词曲都带有浓厚中国韵味的“古风音乐”渐渐走红。

当雅致的文字被谱成唯美的歌曲,诗词歌赋的意象,文人墨客的掌故,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在人们耳边,人们发现:()。

从十几年前贴吧的古风填词、游戏论坛的配乐翻唱,古风音乐在产生初期就有着网络的色彩。

自发创作的歌曲层出不穷,专职、兼职的“古风圈大神”不断涌现。

而“95后”甚至“00后”的“新人”,也________地变为古风音乐的主要受众。

事实上,除了古风音乐,宽衣博带的古风服饰,裙袂飘飘的古风舞蹈,都获得了不少拥趸。

或是对快节奏生活感到疲惫厌倦,或是被古典之美深深折服,选择古风,也是对中华文明的归属与认同。

但“古风”作为一个________的集合,内涵也需要甄别。

先秦诸子是古,魏晋风骨是古,宣德红釉成化斗彩是古,八大山人桐城古文也是古,到底哪一阶段应该蔚然成“风”?其实,古风不同于古史。

后者讲究准确,前者但求神似。

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小人物的悲欢,还是宏阔的大历史,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建构与想象。

所以,有的作品脱离了具体的历史语境,夹杂了神怪小说、玄幻游戏,甚至________的爱情故事、堆砌辞藻的“大杂烩”时有出现。

换句话说,“古风”走红,________的作品也就有了可乘之机,尤需受众提高鉴别力。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虽说是古风,却处处有新意,古风音乐给传统带来一种新的“打开方式”B.古风音乐给传统带来一种新的“打开方式”,虽说是古风,却处处有新意C.处处有新意的古风音乐给传统带来一种新的“打开方式”D.古风音乐处处有新意,给传统带来一种新的“打开方式”答案 B解析从文意来看,括号内的句子是过渡句,括号后的句子强调的是“新意”,而不是“打开方式”,据此可排除A、C、D三项。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水到渠成包罗万象矫揉造作鱼龙混杂B.水到渠成一应俱全无病呻吟鱼龙混杂C.顺理成章包罗万象无病呻吟鱼目混珠D.顺理成章一应俱全矫揉造作鱼目混珠答案 C解析水到渠成: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顺理成章:写文章或做事,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指某种情况合乎情理,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根据语境,应选“顺理成章”。

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一应俱全:应该具备的,统统都有。

根据语境,应选“包罗万象”。

矫揉造作:把弯的弄直,把直的弄弯,来制造器物。

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无病呻吟:比喻没有值得忧虑的事情却长吁短叹,也比喻文艺作品缺乏真情实感,矫揉造作。

根据语境,应选“无病呻吟”。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根据语境,应选“鱼目混珠”。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大历史的宏阔,还是小人物的悲欢,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想象与建构。

B.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大历史的宏阔,还是小人物的悲欢,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建构与想象。

C.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小人物的悲欢,还是大历史的宏阔,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想象与建构。

D.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大历史的宏阔,还是小人物的悲欢,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想象与建设。

答案 A解析B项语序不当,应先“想象”,再“建构”。

C项语序不当,应先说“大历史”,再说“小人物”。

D项搭配不当,“建设”应改为“建构”。

4.下面是一则关于“名著推介”的广播稿片段,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5分)《蘑菇圈》(中篇小说)近日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作者阿来系我国著名作家,尤以小说创作见长。

为提高同学们的鉴赏与写作能力,校广播站将播出访谈节目《大家作品欣赏》,届时由吴明老师为大家解读这部小说,敬请关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蘑菇圈》(中篇小说)”改为“中篇小说《蘑菇圈》”。

②“系”改为“是”。

③“尤以……见长”改为“尤其擅长小说创作”。

④“大家作品”改为“名家作品”。

⑤“届时”改为“到时”。

5.下面是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的“在知道吸烟会引发多种疾病的前提下,是否还会吸烟”的调查数据。

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话。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吸烟易引发肺癌、肺气肿、心脏病、口腔癌等多种疾病,在得知吸烟的这些危害后,被调查者有将近六成的人表示不会选择吸烟,但仍有四成以上的人选择吸烟。

限时综合训练二(时间:20分钟分值: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高考过后,考生和家长又围绕着志愿填报忙碌起来。

面对那么多学校和专业该如何选择,让一些考生和家长犯难,这也让帮助考生填报志愿的辅导市场________——“大数据预测录取概率”“专家一对一咨询”等填报服务________,要价数千到数万。

天价志愿咨询的最大卖点,就是大数据。

据调查发现,很多机构商家宣传大数据来自教育部、考试院,但被相关部门否认。

事实上,全国还没有哪家单位或企业建立起真正的高考志愿“大数据库”。

所谓数据,真实的情况是,高校网站、媒体每年都会公布一些录取信息,还有一些其他公开渠道的数据。

商业机构把这些数据收集起来进行整合,冒充来自特殊渠道的大数据。

众所周知,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划定,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某一区域内的高校招生计划、当地考生的志愿填报情况、高考试卷的难易程度等都有可能让分数线出现波动。

拿往年的“大数据”来套用今年的分数线,无异于________。

至于商家倾情推销的“专家”,也未必靠谱,他们的眼里恐怕更多的是利益。

________的事情是整顿市场乱象。

从媒体调查的情况来看,关于高考志愿填报辅导市场,不是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

有关部门应及时出手,不能任由高考志愿填报市场野蛮生长。

此外,也应尽力拓展渠道,为考生提供正规、科学的填报志愿辅导服务。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炙手可热五花八门刻舟求剑当务之急B.应运而生五花八门刻舟求剑迫在眉睫C.应运而生琳琅满目故步自封迫在眉睫D.炙手可热琳琅满目故步自封当务之急答案 B解析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

五花八门:形容花样繁多或变化多端。

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

刻舟求剑: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

当务之急:当前急切应办的事。

迫在眉睫:形容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调查发现,很多机构商家宣传大数据来自教育部、考试院,但被相关部门否认。

B.据调查,很多机构商家宣传的大数据来自于教育部、考试院,但被相关部门否认。

C.据调查发现,很多机构商家宣传大数据来自教育部、考试院,但被相关部门所否认。

D.据调查发现,很多机构商家宣传大数据来自教育部、考试院,但相关部门予以否认。

答案 A解析B项成分赘余,应删去“来自于”中的“于”,另外从语境语意的角度,应删去“很多机构商家宣传的大数据”中的“的”。

C项句式杂糅,应删去“据”或“发现”和“被……所”中的“所”。

D项句式杂糅,应删去“据”或“发现”,末句依陈述角度的一致性,以选择被动句表述为佳。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而且监管部门在这块灰色地带基本处于放任状态B.而是监管部门在这块灰色地带基本处于放任状态C.而是考生和家长确实从这块灰色地带获得一些有益的信息D.而是监管部门在这块灰色地带管理监督不得力不到位答案 B解析A项注意前后语言形式上延展呼应,“不是……而是”的句式搭配。

C项“获得一些有益的信息”语意游离中心。

D项与后文语意不照应统一,注意“出手”“野蛮生长”之意,意味着不是“不得力不到位”。

4.下面是某位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写给长郡中学的自荐信正文的一部分,其中有五处在用语等方面不恰当,请找出并作改正。

(5分)本人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刻苦,成绩优秀,大学期间八次总评,囊括六个第一。

本人爱好广泛,在文学、体育、艺术等方面都颇有建树。

本人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与同学们玩得非常融洽,深受广大师生的爱戴。

如能在贵校就教,我将任劳任怨,爱岗敬业,为学校的发展增砖添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囊括”改为“荣获”;②“颇有建树”改为“取得优异成绩”;③“玩得”改为“相处”;④“爱戴”改为“喜爱”;⑤“就教”改为“任教”。

5.下面是烹饪书中记录的做饭的基本流程,请把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5个字。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先淘米下锅,开始蒸饭;再准备好炖汤的材料,下锅炖汤;在等待米饭和汤熟的同时,洗菜,烧菜;熟后起锅。

限时综合训练三(时间:20分钟分值: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包括文化的复兴。

今天,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取得的,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撞击着中国传统文化。

维护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不是________、闭关锁国,而是要承前启后、________。

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

以丝绸之路为例,()。

唐代的长安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国际性城市;明代初期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带回“麒麟”——非洲长颈鹿,南京城________,都来一睹其真容。

今天,“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勾画宏大愿景,同样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与创新发展。

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漩涡”,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的各种文化________,最终形成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这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和创造力。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取得的,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击打着中国传统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