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才园新分区简介(改)
武汉东湖新景观

武汉东湖新景观
袁顺堂;李晓湘
【期刊名称】《风景名胜》
【年(卷),期】2000(000)012
【摘要】经过半年精心施工的东湖环湖三个景点——楚风园、沙滩泳场、亲水平台,国庆期间每天接待中外游客近万人。
楚风园是在拆除原来杂乱无章、破旧的3800平方米房屋、保留原址100余株大树基础上建起来的。
占地约4.2公顷,园内建有浓郁楚风、楚味的园林建筑——石雕、石拱桥、亲水平台、观荷亭、观赏亭、曲廊、管理间(110
【总页数】1页(P)
【作者】袁顺堂;李晓湘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28.7
【相关文献】
1.利嘉房地产(武汉)有限公司诉中国民生银行武汉分行东湖支行、武汉市天恒实业发展公司、湖北元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担保、赔偿纠纷案 [J], 张岚
2.武汉东湖创业服务中心系列报道之二"以"产权式孵化器"谋发展——武汉东湖创业服务中心体制创新发展之路 [J], 王胜举
3.武汉东湖武汉东湖10个免费名额等你拿 [J], 袁媛
4.承接大任破浪而来重视环保克难奋进——记武汉东湖通道、东湖绿道等重大项目
工程咨询成果 [J], 王桂平
5.武汉东湖·天下东湖——访武汉东湖风景区管委会主任石大鸿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州定园简介

苏州定园简介
定园位于江苏苏州市姑苏区观前街265号,是苏州古典园林中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定园始建于元代,历经明、清两代的扩建和改造,于199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定园占地面积约为2.6万平方米,主要分为前、后两部分。
前
园以杜鹃亭为核心,布局精巧,景色宜人。
园内有砖、石雕、木雕等艺术品,展示着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
后园主要以林泉为特色,有众多以山石为背景的水景和花木,使人感受到自然的独特魅力。
定园被誉为“园中之园”,因为它集中展示了苏州园林的特色和精华。
它的设计巧妙地融合了山石、水景、植被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恬静、舒适的氛围。
游览者可以在园中漫步、观赏景致、品味茶香,感受到苏州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
定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中的一颗明珠,以其精美的设计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吸引着众多游客。
它不仅是苏州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瑰宝,被誉为“江南园林之冠”,是一处值得一游的旅游景点。
楚湘社区改造工程方案

楚湘社区改造工程方案背景楚湘社区是城市中的老旧小区,主要由低层住宅和商业综合体组成。
由于年久失修,社区环境恶劣,设施陈旧,居住条件不佳,居民对社区和环境的满意度较低。
为了改善社区环境,提高居住质量,本文将提供一份楚湘社区改造工程方案。
目标本次楚湘社区改造工程的目标是:1.提高社区环境,美化社区面貌;2.优化社区设施,提高居住性能;3.加强社区管理,提升居民满意度。
方案楚湘社区改造工程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环境美化1.绿化升级:在社区内增加新的花草树木,提高社区空气质量,美化社区环境。
2.文化墙建设:在社区的公共空间上建设文化墙,展示社区的历史和文化,为社区增色。
3.垃圾分类:在社区内实行垃圾分类制度,便于垃圾处理,减少社区的垃圾产生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设施升级1.改建商业设施:对商业综合体进行改建,新增加淘宝超市等新业态,提高社区商业环境和服务质量。
2.设施升级:对社区现有设施进行升级,包括水、电、气、网、暖等设施升级,提高居住质量。
3.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在社区内增设公共服务设施,如公园、健身房等,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社区管理1.公共区域管理:加强对公共区域的管理,保持社区环境整洁,提高居住质量。
2.加强社区治安:加强社区治安管控,保障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3.加强社区活动组织:组织社区活动,增强居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提高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预算楚湘社区改造工程方案的预算为5000万元,具体分配如下:1.环境美化:1000万元。
2.设施升级:3000万元。
3.社区管理:1000万元。
4.总预算:5000万元。
结语本文提供了一份针对楚湘社区的改造工程方案,旨在提高社区环境、优化社区设施、加强社区管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建议社区当局积极实施本方案,并在改造工程的过程中加强与居民的交流和沟通,共同推动社区的发展。
武汉最受欢迎的文化创意园区有哪些

武汉最受欢迎的文化创意园区有哪些武汉,这座充满活力与历史底蕴的城市,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了众多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园区。
这些园区不仅为创意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也成为了市民和游客感受艺术与创新魅力的热门打卡地。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索武汉那些最受欢迎的文化创意园区。
位于武昌的昙华林,是武汉文化创意园区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这里保存着众多的历史建筑和遗迹,经过精心的改造和创意注入,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漫步在昙华林的石板路上,你会被古色古香的建筑所吸引。
这些建筑有的被改造成了充满文艺气息的咖啡馆,有的成为了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店。
在一家家小店中,你能发现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创意文具和特色纪念品。
除了特色店铺,昙华林还经常举办各类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
从绘画到摄影,从音乐到戏剧,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在这里汇聚,为人们带来一场又一场的视觉和听觉盛宴。
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地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感受创意的力量。
汉口的平和打包厂也是不得不提的文化创意园区。
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建筑,曾经是武汉近代工业的重要见证。
如今,它摇身一变,成为了时尚与创意的聚集地。
平和打包厂内部保留了大量的工业元素,如粗壮的梁柱、斑驳的墙壁和老旧的机器设备,这些元素与现代的装修风格相互融合,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复古工业风。
园区内入驻了众多的创意设计公司、新媒体工作室和时尚品牌。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设计师们在充满历史感的空间中迸发出新的灵感,创作出令人惊叹的作品。
此外,还有楚天 181 文化创意产业园。
它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老印刷厂为基础进行改造,是一个集文化艺术、创意设计、传媒影视等多种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走进楚天 181 文化创意产业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广场和现代化的建筑。
园区内的建筑外观简洁大方,内部空间宽敞明亮。
这里有各类艺术工作室、画廊、影视制作公司等。
园区还经常举办文化讲座、艺术培训等活动,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安徽楚文化博物馆介绍

安徽楚文化博物馆介绍楚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文化之一,而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则是展示和传承楚文化的重要场所。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安徽楚文化博物馆的相关信息。
安徽楚文化博物馆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是一座集收藏、展览、研究、教育和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博物馆占地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建筑风格独特,设计精美。
博物馆内分为陈列区、展览区、教育区和研究区等多个功能区域,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楚文化体验。
在安徽楚文化博物馆的陈列区,展示了大量的楚文化文物和艺术品。
这些文物和艺术品包括青铜器、陶器、玉器、书法、绘画等,其中不乏珍贵的国宝级文物。
这些文物和艺术品体现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示了楚国古代社会的生活、宗教、军事、经济等各个方面。
通过观赏这些文物和艺术品,游客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楚文化的博大精深。
博物馆的展览区定期举办各种主题展览,展示了楚文化的不同侧面。
这些展览以专题形式呈现,通过展示楚文化的历史、人物、传统艺术等内容,使游客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楚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同时,博物馆还定期举办一些特色活动,如讲座、讲解、工作坊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多互动和参与的机会。
为了更好地传承楚文化,安徽楚文化博物馆设有教育区。
教育区为学生和公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和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参加讲座和工作坊等形式,增加对楚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博物馆还开设了一些专题课程,如楚文化研究、楚文化艺术等,为对楚文化感兴趣的学者和爱好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安徽楚文化博物馆还设有研究区,致力于楚文化的研究和学术交流。
研究区内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和专业的研究人员,为学者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环境和条件。
同时,博物馆还与国内外其他博物馆和学术机构开展合作交流,举办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推动楚文化的研究和传播。
安徽楚文化博物馆致力于传承和弘扬楚文化,通过丰富多样的展览和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楚文化。
博物馆的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上午9点至下午5点,欢迎广大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0年)

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0年)2011-11-30 本站目录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风景名胜区范围与性质第三章风景资源评价结论第四章规划目标与发展规模第五章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第七章风景游赏规划第八章典型景观规划第九章植物景观规划第十章游览设施规划第十一章道路交通规划第十二章基础工程规划第十三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第十四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第十五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第十六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第十七章分期发展规划第十八章环境影响评价第十九章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第二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东湖风景名胜区上版总体规划编制于1993年,于1995年审批通过,为今日东湖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和风景旅游事业的发展,东湖已经从原来的城郊湖变成了城中湖,东湖风景名胜区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编制新一版的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势在必行。
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和《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及其它相关法规,特编制《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划适用于东湖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各地块的保护、利用、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宗教事务条例。
2、《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1995]23号)4、《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5、《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6、《湖北省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23号)7、关于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问题的复函(建办城函[2006]663号)8、关于转发建设部办公厅《关于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问题的复函》的通知(鄂建办公[2006]85号)9、《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10、《湖北省水功能区划》(2003年)11、《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条例》(2007年)12、《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993年)13、作为参考的其他有关规划文件14、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第四条规划指导思想1、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风景名胜区工作方针,保障风景名胜区健康发展。
公墓分区功能介绍

公墓分区功能介绍标题:公墓分区功能介绍摘要:公墓分区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布置墓地,将墓地划分成不同的区域。
本文将深入探讨公墓分区的功能和其对公墓管理的意义。
我们将从公墓分区的历史背景、设计原则、空间规划、管理方法以及对公众的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分享我们对公墓分区的观点和理解。
引言:公墓作为人们临终的休憩之地,其管理和规划至关重要。
公墓分区在墓地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将墓地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有助于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管理墓地的资源。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公墓分区的功能,并探讨其在墓地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公墓分区的历史背景公墓分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进程,墓地管理变得愈发复杂。
我们将回顾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公墓分区的发展过程,以了解其演变和变化。
二、公墓分区的设计原则在制定公墓分区方案时,设计原则是至关重要的指导。
我们将分析多种设计原则,如景观美化、灵活性、疏导流量、敬仰与隐私等,以了解这些原则如何影响公墓分区的设计和功能。
三、公墓分区的空间规划空间规划是公墓分区的核心要素之一。
我们将探讨如何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特点进行合理的空间划分,包括单个墓位、家族墓地、社区公墓等不同类型的分区,并讨论分区间的联系和交互的重要性。
四、公墓分区的管理方法公墓分区的管理方法与墓地管理紧密相关。
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分区管理方法,如墓位管理、墓碑维护、景观养护等,以及通过技术手段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做法。
五、公墓分区对公众的意义公墓分区不仅对墓地管理者而言具有意义,也对墓地使用者和公众来说同样重要。
我们将探讨公墓分区对墓地环境、仪式活动、个人意愿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以及为公众提供的便利和舒适。
结论:公墓分区在墓地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对公墓分区的功能、设计原则、空间规划、管理方法以及对公众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公墓分区的合理设计和科学管理能够提升墓地的服务质量,让人们在失去亲人后能够找到安慰和慰籍。
楚墓

据初步统计,迄今为止已发掘的楚墓共6000多座,占已发掘的东周墓葬总数的75%左右,地域上以湖北、湖南、河南、安徽四省最多,此外,江苏、上海、江西等地也有零星发现。
其中,以楚国的中心地区湖北江陵和湖南长沙两地最为集中,仅这两处已发掘的楚墓数量就近5000座,已发现的楚墓则比上述数字要多得多。
而且由于气候、土质、水位和埋葬方法等方面的原因,楚墓的棺椁及随葬品等一般保存较好。
一、楚墓的分区1、江汉地区江汉地区为楚国的腹心地区,楚墓主要分布于汉水以西的江汉平原上,以汉水下游的湖北江陵、当阳、荆门、宜城、襄樊等地的发现最为集中,是最大的楚墓分布区。
此区多含大型墓地,墓葬数量众多,各等级墓葬类别齐全且大、中型墓葬集中,延续时间长,在楚墓中具有典型性。
2、湘江洞庭湖地区这是仅次于江汉区的楚墓的第二大分布区。
大体指衡山以北、长江及古云梦泽以南的湘江中下游和洞庭湖地区,含今湖北江南部分的松滋、公安、石首一带,湖南北部和中部的常德、岳阳、益阳、长沙等地。
此区已发掘的楚墓分布地点主要有湖北松滋洈水、大岩嘴,公安石子滩;湖南常德黄土山、茅湾、官山,长沙,慈利官地、石板村,汉寿祝家岗,华容鲇市镇、丰家山,津市金鱼岭,澧县丁家岗、新洲,临澧九里、九里双峰包、太山庙,浏阳北岭,汨罗汨罗山、永青村、楚塘村,桃源狮子山、印家岗、三元村、二里岗,湘潭下摄司,湘乡韶山灌区、牛型山、何家湾、枫树,益阳新桥山、天成垸、赫山庙、羊舞岭,岳阳战备山、铜鼓山、凤形嘴山,株洲羊屋岭等。
这一地区系楚国较早开发的地区之一,目前在洞庭湖沿岸的澧县、岳阳等地发现了属春秋中期的楚墓,春秋晚期的楚墓则已达于湘中地区,几乎遍布全区。
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中晚期的楚墓数量急剧增多,下限与秦汉时代相接。
在埋葬制度上有一定得越文化的因素,如春秋中、晚期中型墓地墓圹多窄长而带龛,随葬越式鼎、印纹硬陶器、兵器等。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越文化因素逐渐减少,而在典型楚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因素不断增加,如使用白膏泥保护棺椁的做法不甚普及,葬具上流行平底方棺,以铜镜、玺印、铁器等器物随葬的情况远较江陵地区多见,日用陶器组合中少见陶鬲,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楚文化长廊
楚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
青铜冶炼、丝织刺绣、漆器美术、编钟乐舞、屈骚宋赋、老庄哲学构成了楚文化的六大支柱,后面的雕刻的画卷形象的描绘了在物质领域的四大杰出成就。
水利与经济
楚国是世界上最早修筑水利工程的国家,其经济发展非常迅速。
鄂君行商、僞掩治赋这些历史故事从侧面体现了当时楚国经济繁荣景象。
表演与音乐
优孟善表演;终仪用音乐表现自己的爱国精神;伯牙与子期知音的故事流芳千古,这些故事都讲述了楚国人民在音乐表演方面的巨大成就,他们不仅用音乐抒发情感,更用音乐展现了爱国的情操。
巫术与法律
楚人崇巫,巫风盛行,灵王时期还将它引进了大雅之堂;“茅门立法”,则反映楚国历史上的法制制度之森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谋略与战争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征战频繁,在残酷的战争中,涌现大批的智谋善断的谋士,骁勇善战的将领,勇冠三军的武士,在中国的战争史上留下了“伍参主战”、“屈荡剥甲”、“大象
阻吴”、“巢车观战”等脍炙人口的战争故事。
楚国名君与名臣
在楚国八百年的历史中,涌现出庄王,武王、共王、成王为代表的或贤德英明、或英勇善战的君主;而辅佐他们的则是以孙叔敖、子文等为代表的名臣。
名君名臣,共同为楚国的强盛而鞠躬尽瘁的故事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