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绪论
1
面授
思考题
了解人体解剖学及生理学研究对象、主要任务,两者的关系;内环境及稳态的概念;人体功能的调控;解剖学基本术语。生理学研究方法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作用。
书面作业
细胞的基本功能
10
面授
思考题
重点掌握物质跨膜转运的方式、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产生机制、细胞的兴奋性、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过程和机制以及骨骼肌的收缩功能调节。
课堂练习,书面作业
呼吸系统
3
面授
病例分析报告
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重点掌握肺通气、肺换气、组织换气及氧和二氧化碳在血中的运输和调控机制
书面作业
消化系统
3
面授
思考题
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及结构。熟悉消化道的主要运动形式,各部位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重点掌握主要消化腺及主要胃肠激素的生理功能,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消化系统的神经调节。
参考资料:
1.生理学,王庭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出版.第三版
2. Rhoades RA, Tanner GA. Medical physiology. 2ndedition.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3
其它
(More)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Human Anatomy & Physiology” is a major basic course for the following courses, such as pharmacology, pathophysiology, basic medical science and clinical medicine, etc. It is the required course for bachelors of Pharmacy student. The central goal of this course is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solid ground in the basic concepts and scientific underpinnings of the mechanism of life activities of normal human beings. The course focuses on the regularity, mechanism of life activities of normal human beings, and the influence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n them. The course is also aimed to improve the self-learning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17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大纲15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代码:ZB10101150课程名称: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课程属性:独立设课面向专业:生物科学课程学分:1实验学时:27考核方式:考查一、课程地位和作用: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不仅对课本知识进行了验证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生理学实验的总体设计思想,学会生理学实验的一般操作方法,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三、考核办法:实验报告和实验考核四、实验项目五、实验内容实验一:人体骨与骨连结的观察(一)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观察躯干骨、颅骨和四肢的骨骼,增加对脊椎、胸廊、颅骨构成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对全身骨骼的观察,可进一步加强对骨连接和关节构成的理解。
(二)实验器材:人体全身骨架标本、人体各部分离骨标本、成人长骨纵剖标本(三)实验内容:1、骨的形态、构造和成分2、脊柱3、胸廓4、颅骨5、上肢骨及其连结6、下肢骨及其连结实验二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学习蛙类单毁髓和双毁髓方法2、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二)实验器材:蟾蜍或蛙、蛙类手术器械、蛙板、锌铜弓、小烧杯、滴管、纱布、棉线、任氏液(三)实验内容:1、双毁髓的方法2、剥制后肢标本3、分离两后肢4、分离坐骨神经5、游离腓肠肌6、分离股骨7、检验标本实验三神经系统的形态结构观察(一)教学目标:1、观察脊髓的位置、外形,了解脊髓外形与相关的结构。
2、观察脊髓的内部结构,掌握灰质、白质的配布及主要结构。
3、了解脑干的位置及主要结构4、观察间脑、小脑的模型,了解间脑和小脑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5、观察大脑半球的主要沟、回、分叶及大脑皮质重要机能中枢的所在部位。
6、熟悉12对脑神经的名称,了解分布范围7、熟悉31对脊神经的组成及各神经丛的重要分支及分布范围。
(二)实验器材:脊髓横断面模型、脑干模型、脑干电动模型、间脑、小脑、大脑模型、脊神经模型、脑神经模型(三)实验内容:1、脊髓的构造和脑干的外形2、间脑、小脑与端脑的形态结构的观察3、周围神经系统的观察实验四反射时及反射弧的分析(一)教学目标:1.学习测定反射时的方法。
人体解剖生理学试验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英文名称:The Experiment of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实验课程性质:独立设置实验课程课程编号:07110361 开放实验项目数:主撰人:李红敬审核人:陈世锋一、课程简介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和必修核心课程。
开设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程,不仅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科学实验技能,提高从事生物技术研究的素质和能力,而且通过实验课程使学生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系统地认识,本课程在于明确阐述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生理过程、生命活动的规律及其调节机制,适当联系青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和一般生长发育规律。
人体解剖生理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
二、学时和学分课程总学时:37学时实验学时:37学时课程总学分:1学分实验学分:1学分三、适用专业及年级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本科二年级四、实验课程理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具有自我开拓和获得知识的能力,就课程的各部分内容,分别采用详细讲解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采用引导启发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不同程度采取课堂讨论式、自学提问式。
该学科的前沿研究发展很快,为了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与其他课程的重复,进行了创建跨学科、多层次生理解剖学科教学和实验课的研究与实践的教学改革,以调整课程结构布局,实验前必须仔细预习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基本原理、操作步骤,保证实验顺利完成。
实验过程中对基本操作技术应一丝不苟,培养其的科学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器材要安放整齐,便于操作。
爱护仪器和实验动物。
保持实验室安静,遵守实验室规则。
实验后整理仪器和器械,妥善处理实验动物。
整理实验记录,认真书写及时提交实验报告。
五、主要仪器设备六、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七、考核方式平时实验报告(50%);设计性实验(20%);期末考试(30%)。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中文名称: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英文名称:Experiments for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适用专业:药学、药物制剂课程类别:学科基础实验开课时间:第三学期总学时:24总学分:1二、课程简介(字数控制在250以内)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是药学及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实践课程。
在实验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
其目的在于通过实验使学生逐步掌握解剖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过程和要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科学工作具有严谨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三、相关课程的衔接预修课程(编号):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并修课程(编号):四、教学的目的、要求与方法(一)教学目的:通过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蛙类、小鼠、家兔等实验动物的实验操作,及家兔的麻醉、解剖、气管插管、动脉插管等的制作方法;掌握常用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生理机能仪的使用及软件操作等。
在完成实验的基础上,整理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通过这个过程的锻炼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从事科学实验的基本素质。
(三)教学方法: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近原则,理论联系实际,以幻灯片、实物标本、图片、教学软件与视频等配合教学,从简单操作入手,逐步掌握各项实验技能。
五、教学内容(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实验一基本组织的观察(4学时)实验内容与要求:掌握显微镜的使用,绘图的基本要要领,有代表性的四大基本组织的肉眼、低倍镜、高倍镜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特点。
实验二运动系统(骨标本/模型)的观察(2学时)实验内容与要求:观察并掌握人体全身骨骼的组成及特点,人体骨架模型中上肢骨、下肢骨、躯干骨及颅骨的组成及名称。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生物科学专业) - 上饶师范学院生命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生物科学专业)课程编号:12010110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生物科学(师范类本科)开设学期:第三学期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基本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人体基本组织及运动、神经、感官、血液和循环、呼吸、消化、营养及代谢、泌尿、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并加深对神经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掌握生理学研究的实验方法与基本的实验动手技能。
基本要求与任务:针对整个生物及其各个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或生理作用,例如呼吸、消化、循环、肌肉运动等研究这些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以及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从而掌握各种生理变化的规律,为后续专业课和今后从事专门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学会运用① 进化发展的观点,理解人体的由来和发生发展规律,各系统、器官的形态与功能;② 形态和机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自然的关系;③ 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从整体的角度认识人体,必须建立从平面到立体,从局部到整体的观点;④ 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本课程的学习必须重视实验、实习,要把理论的学习与观察尸体标本、模型、组织切片及活体观察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内容。
要全面地理解某一生理功能的机制,必须从细胞和分子、器官和系统、以及整体三个水平进行研究。
二、与各课程的联系第一学年的普通动物学为学习本课程打下了基础知识,本课程学习完后为进一步学习神经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时数及分配总学时114 其中讲授88 实验24 习题 2 学时学时分配表章节标题学时分配讲授实验习题绪论2一人体基本结构概述42二运动系统42三神经系统226四感觉器官61五血液63六循环系统163七呼吸系统62八消化系统63九营养、代谢与体温调节4十泌尿系统61十一内分泌系统4十二生殖系统21四、讲授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 要求学生明确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指导思想和学习目的,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任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英文名称: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Experiment课程性质:学科及专业基础课课程属性:独立设课适用专业:生物科学本科学时学分:课程共36学时;课程共2学分开设学期:第四学期先修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二、课程简介本实验内容包括验证性、设计性实验,本实验课程的开设目的是让学生系统掌握各组织的基本结构、通过标本和模型认识各器官、系统的结构及功能、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基本的生理现象、实验的原理、实验方法;掌握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1、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是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和必修课程。
开设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程,不仅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科学实验技能,提高从事生物技术研究的素质和能力,而且通过实验课程使学生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系统地认识。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明确阐述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生理过程、生命活动的规律及其调节机制,适当联系青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和一般生长发育规律。
人体解剖生理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
因此,在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时,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验中学习人体及动物体的生理功能与组织结构的关系。
本课程包括解剖和生理二方面的内容,组织、解剖是基础,生理是重点。
在学习中通过对动物或者人体研究方法的掌握,学习一些经典实验和利用现代先进仪器所进行的新实验方法技术,熟悉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学习使用解剖生理学实验仪器,培养手术操作技能,训练学生基本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获得解剖生理学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工作的态度;观察记录生理学现象,验证经典和基本的生理学规律,巩固和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
2、学习本门课程的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掌握实验设计的原理,学会基本的解剖方法,学会使用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生理现象的技术,学会一些基本的生理研究操作技术,如动物捉拿、动物麻醉、动物给药等方法;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内容,使学生解剖生理学知识形成系统化;培养团结协作精神,进一步培养写作实验报告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ijw《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207021 学时:34 学分:1 开课对象:生物科学专业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英文译名:Experimentation of Anatomy and Physiology一、教学任务和目的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与人体解剖生理学理论课程相配套,主要学习在人体及动物体上进行实际实验的方法技术。
包括解剖和生理二方面的内容,组织、解剖是基础,生理是重点。
通过对动物或者人体实验研究方法的学习,学习一些经典实验和利用现代先进仪器所进行的新实验方法技术,熟悉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学习使用解剖生理学实验仪器,培养手术操作技能,训练学生基本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获得解剖生理学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工作的态度;观察记录生理学现象,验证经典和基本的生理学规律,巩固和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原理;学会基本的解剖方法;分离神经和肌肉的方法;学会使用微机记录生理现象的技术;学会一些基本的生理操作技术,如插管术、动物静脉麻醉的基本方法、离体器官灌流方法等。
同时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进一步培养写作实验报告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为36学时。
实验一 1.解剖生理学实验介绍2.基本组织(示教观察)3.神经肌肉标本制备目的要求:了解生理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通过对四种基本组织一些代表性永久片的观察,比较不同组织结构特点;比较三种肌组织的结构特点。
学习蛙类动物单毁髓和双毁髓的方法。
初步掌握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实验内容:1.介绍实验室规定、注意事项、安全等。
2.介绍解剖生理学实验的基本目的要求、基本方法和技术要求。
3.介绍常用仪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4.观察组织永久片。
5.单毁髓和双毁髓。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本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方面的内容,其中,以解剖学为基础,以生理为重点。
在解剖学内容中,着重介绍与生理学有关的组织结构,大体形态仅作一般介绍。
课程的目的:1.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的基本组织,器官系统的基本形态结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使学生掌握人体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主要生理过程和机制。
3.使学生了解劳动和体育锻炼,对各器官系统生长发育的良好影响和对健康的促进作用,了解该学科在人体卫生,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广泛应用。
第一章概论本章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反馈、正反馈、负反馈的概论。
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人体解剖生理学在近代科学技术和生活上的应用。
一、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二、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三、机体功能调节的基本形式第二章人体基本结构与功能本章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和受体功能;解剖学的方位术语。
理解: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解剖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1、细胞的化学组成2、细胞的结构二、基本组织1、上皮组织2、结缔组织3、肌肉组织4、神经组织三、人体系统的划分和解剖学常用方位术语1、解剖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2、器官的组成和系统的划分3、解剖学姿势4、常用方位术语第三章运动系统本章教学基本要求:掌握:人体全身骨的划分概况。
理解:掌握肌肉收缩的特点。
了解:了解骨的形态、结构和特征;了解肌肉的形态和特征。
一、骨学1、骨的形状、构造、理化特性2、人体全身骨的划分概况3、躯干骨、四肢骨和颅骨的形态结构二、骨连结1、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2、躯干骨的连接3、四肢骨的连接4、颅骨的连接三、肌肉1、肌肉的一般形态与作用2、全身肌肉的配置与作用3、骨骼肌的一般特性4、肌肉收缩第四章神经系统本章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细胞的膜电位、刺激与兴奋、神经元的生理;中枢神经系统各器官的形态位置和结构特征;神经纤维的传导和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Experimentation of Anatomy and Physiology)课程编码:1313011224-5
课程类型:专业课
总学时数:64
学分: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综合教研室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
适用对象:本科(四年)
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程性质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课程类型属于专业课,与人体解剖生理学理论课程相配套的专业课,主要学习在人体及动物体上进行实际实验的方法技术。
包括解剖和生理二方面的内容,组织、解剖是基础,生理是重点。
课程的目的是和任务是通过对动物或者人体实验研究方法的学习,学习一些经典实验和利用现代先进仪器所进行的新实验方法技术,熟悉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学习使用解剖生理学实验仪器,培养手术操作技能,训练学生基本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获得解剖生理学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工作的态度;观察记录生理学现象,验证经典和基本的生理学规律,巩固和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为生物化学、动物学和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为学好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程打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
实验一、人体基本组织
观察人体上皮与结缔组织的基本结构[3];人体上皮与结缔组织分类[1];人体上皮与结缔组织特征[1];仔细比较人体基本组织的分布结构特点[2];观察人体神经与肌肉组织的基本结构[2];人体神经与肌肉组织分类和特征[1];仔细比较人体基本组织的分布与结构特点[2];
实验二、人体骨与骨连结的观察
人体骨骼的形态结构[1];人体骨骼系统的组成[3];重要的骨连接[3];观察颅骨的组成[1];结构特征[2];
实验三、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作方法[3];肌肉单收缩描记[1];
实验四、骨骼肌的观察及骨骼肌的单收缩与强直收缩
刺激强度对肌肉收缩的影响[2];肌肉单收缩过程的时相变化和复合收缩现象[3];形成机理特点[3];
实验五、脑干与脑神经、脊髓与脊神经的形态结构观察
脑干与脑神经的形态结构观察[2];脊髓与脊神经的形态结构观察[2];
实验六、间脑、大脑、小脑的形态结构观察
间脑形态结构观察[1];大脑形态结构观察[1];小脑的形态结构观察[1];
实验七、脊髓背根和腹根的机能
暴露脊髓和分离脊神经背、腹根的方法[2];背根和腹根的不同机能[1];
实验八、家兔颈部精细解剖
学习和掌握家兔颈部气管、血管和神经分离术[3];辨认气管、食道、颈总动脉、迷走神经、减压神经和交感神经的相互位置关系[1];
实验九、家兔大脑皮层运动区刺激效应和去大脑僵直
观察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刺激效应[1];去大脑僵直现象[2];
实验十、眼球的形态结构观察、视敏度、盲点的测定
眼球的形态结构观察[3];视敏度测定方法[2];盲点的测定方法[2];
实验十一、耳的形态结构观察及声音的传导途径
通过对耳标本、模型及切片的观察,掌握耳的大体解剖结构和内耳的显微结构[3];掌握气传导和骨传导的检测方法,并比较两种途径的异同[2];
实验十二、红细胞生理特性的测定
红细胞和白细胞的计数[1]、红细胞沉降速率测定[2]、红细胞比容测定[1];
实验十三、人的ABO血型鉴定
学习鉴定血型的方法[3];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2];掌握ABO血型鉴定的原理[3];
实验十四、心脏的形态结构观察、血管组织结构
观察正常心脏的位置[1]、内部结构[3];心腔[3];心的血管[3];心包[1];
实验十五、蟾蜍毛细血管血液循环的观察
根据血管口径的粗细、管壁的厚度、分支的情况和血流的方向等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1];观察某些药物对血管活动的影响[2];
实验十六、人体心音听诊及动脉血压的测定
人体心电图的描记[2];心音听诊[2];动脉血压的测定[3];
实验十七、人体心电图的描记
学习心电图的记录方法和心电图各波、段、间期的测量方法[2];了解人体正常心电图各导联波形的特征及其生理意义[1];
实验十八、呼吸器官的形态结构观察
呼吸器官的大体形态[1];结构观察[2];肺的组织结构观察[1];
实验十九、家兔呼吸运动的影响因素
学习记录兔呼吸运动的方法[1];观察各种因素对呼吸运动的影响[2];
实验二十、消化系统的大体解剖及显微结构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肝形态结构和观察[2];胆囊、胰腹膜与腹膜腔的形态结构和观察[1];
实验二十一、泌尿系统形态结构观察及猪肾脏的解剖
泌尿系统的组成,以及肾的位置[1];肾的大体解剖和显微解剖构造[3];结合肾单位的结构来理解其生理功能[2]
实验二十二、生殖系统的形态结构观察
男、女生殖器的组成[1];睾丸的位置及结构[2];卵巢的位置及结构[2];子宫的位置
及结构[2];
四、实验方式与要求
1.实验前学生必须进行预习,预习报告经教师批阅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2.在规定实验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出现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不得包办代替。
3.任课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实验前清点学生人数,实验中按要求做好学生实验情况及结果记录,实验后认真填写实验开出记录。
五、进程安排表
六、实验课程考核方法及要求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方法:操作+实验报告结合
3.成绩评定:
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每项实验,预习报告占20%,实际操作40%,实验报告40%。
总评成绩=预习报告+实际操作+实验报告
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制记分。
七、实验教材(指导书)及参考书(资料)
1.《生物学综合实验》.李秀霞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2013年
2.《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王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周美娟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