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

合集下载

深圳名胜古迹景点介绍

深圳名胜古迹景点介绍

深圳名胜古迹景点介绍深圳是中国一座年轻的城市,但它也拥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让人们领略到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统。

下面是深圳的一些著名名胜古迹景点介绍。

1. 世界之窗世界之窗是深圳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它是一座以缩小比例的建筑模型展示世界各国风貌的主题公园。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全球各个国家的文化与风情,包括埃及金字塔、巴黎艾菲尔铁塔、威尼斯水城等。

世界之窗还有各种表演活动和娱乐设施,让游客可以尽情享受亲身体验不同文化的乐趣。

2. 华侨城华侨城是深圳另一个著名的主题公园,它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大型综合性旅游胜地。

这里包括中国民俗文化村、锦绣中华、民国风情街等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风情。

华侨城还举办各种大型文化活动和表演,如民族歌舞表演、杂技秀等,给游客带来全方位的娱乐体验。

3. 深圳中心书城深圳中心书城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图书购物中心之一,也是深圳市民和游客经常光顾的地方。

书城占地面积广阔,藏书丰富,不仅有最新的图书、杂志和报纸,还有各种音像制品、文具和礼品等。

除了购物,深圳中心书城还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专题展览,吸引了众多读书爱好者和文化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

4. 中山公园中山公园位于深圳市中心,是一座以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公园。

公园内有众多的绿地、花坛和游乐设施,是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而孙中山像、孙中山革命纪念亭等纪念设施则是游客了解孙中山先生事迹和纪念孙中山的重要场所。

中山公园还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让人们对孙中山及其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有更多的了解。

5. 梧桐山梧桐山是深圳的一座著名风景区,也是市民和游客户外休闲的好去处。

山上有茅岭、梧桐寨等景点,提供了徒步、露营、烧烤等多种活动。

梧桐山周围的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人们摆脱都市喧嚣与压力的好地方。

山上还有风景如画的瀑布和溪流,给人们带来清凉和惬意。

以上介绍的是深圳一些著名的名胜古迹景点,它们代表了深圳的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

深圳物质文化遗产说明文400

深圳物质文化遗产说明文400

深圳市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经济特区的代表,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深圳的迅速发展,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就深圳市的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说明,以便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深圳的物质文化遗产概述深圳作为一座年轻的城市,其物质文化遗产相对较少,不过在经济特区建设中仍保存了一些传统的古建筑和文物。

深圳市著名的洪湖公园便是一座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其古建筑和园林设计体现了传统我国园林建筑的特色,对研究古代园林建筑和风水学等具有重要意义。

深圳市还有一些乡村和历史街区保存了传统的民居建筑和古老的手工艺传统,如大鹏古城、南澳风车山村等,这些地方是深圳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

二、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1. 历史价值深圳的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是城市发展的见证和见证者。

这些古建筑和古遗址保存着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生产方式,对于研究城市发展和历史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2. 艺术价值古代建筑、雕刻和工艺品等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古代艺术和工艺水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些古物品展示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对于研究古代艺术和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3. 教育价值深圳市的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城市居民和游客来说,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通过参观、学习和体验这些古代建筑和文物,可以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三、保护和传承1. 政府角色深圳市政府应加大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保护体系,加强对古建筑和文物的保护力度,使其得到有效的保护并传承下去。

2. 社会参与社会各界应当积极参与到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展览等形式,增强公众的对古代文化的认知和热爱,推动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 公众参与公众的参与和支持是保护和传承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障。

人们应该树立文物保护的意识,不破坏和盗窃古代文物,积极参与文物保护的义务,共同保护和传承好物质文化遗产。

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介绍

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介绍

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介绍
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是深圳市内一座集历史、文化、民俗、艺术于
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该馆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建筑面积达到2万平
方米,展示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是中国南方地区最大的历史民俗
博物馆之一。

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以“传承文明,共享人类智慧”为宗旨,致力
于收集、保存和展示中国南方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

该馆拥有大量珍
贵的历史文物和民俗艺术品,如陶瓷、青铜器、玉器、书画等。

同时,该馆还展示了许多与中国南方地区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南宋时
期的文化名城临安、明代著名将领关汉卿等。

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中,游客可以欣赏到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传
统手工艺品和民俗艺术品。

这些手工艺品和艺术品包括剪纸、刻字画、陶瓷、木雕、织锦等,它们不仅展示了中国南方地区的民间艺术风格,更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还设有多个主题展厅,如“临安古城”、“关汉卿与明代文化”、“南方民俗文化”等。

这些主题展厅通过多
媒体技术和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南方地区的历
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总之,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是一座值得游客前来参观的博物馆。


不仅是一个保存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场所,更是一个让人们感受到
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地方。

如果你对中国南方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
俗感兴趣,那么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绝对是你不容错过的景点之一。

深圳红色文化调查报告范文

深圳红色文化调查报告范文

深圳红色文化调查报告范文一、引言深圳作为中国的特殊经济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一种宝贵财富。

本文将就深圳红色文化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以期了解深圳红色文化的特点和意义。

二、深圳红色文化的来源深圳红色文化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深圳是延安精神的重要承载地之一。

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许多革命烈士和干部曾经在延安进行过学习和锻炼,并将革命理念传播到深圳等地。

2.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实践地。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深圳的红色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弘扬和发展。

3. 深圳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红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举办纪念活动、修复红色文化遗址等方式,深圳不断弘扬红色文化。

三、深圳红色文化的特点1. 鲜明的时代特征。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红色文化中融入了改革开放的精神,体现了新时代的思想和价值观。

2. 融合了多元文化。

深圳的红色文化融合了各个民族、地域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3. 具有教育意义。

深圳的红色文化通过纪念活动、红色教育基地等方式,向人们传递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四、深圳红色文化的现状1. 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和修复。

深圳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对一些重要的红色文化遗址进行了保护和修复工作,如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红色革命纪念馆等。

2. 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深圳市政府通过举办各种红色文化活动,如纪念活动、主题展览等,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 红色文化的融入城市建设。

深圳市政府在城市建设中融入了红色文化元素,如在公园、广场等地方设置了红色文化纪念碑和雕塑。

五、深圳红色文化的意义1. 弘扬革命精神,传递正能量。

深圳的红色文化让人们记住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激励人们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2.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认同感。

深圳的红色文化使人们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认同感。

深圳文献港

深圳文献港

深圳文献港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特区之一,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随着深圳在全球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其文化和创意产业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深圳文献港在推动文化发展、促进文明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深圳文献港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该项目于近几年启动,旨在打造一个集文化创意、文献资源、学术交流和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集聚地。

项目占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拥有多个功能区域,包括图书馆、博物馆、艺术展览馆、文创产业园区等。

首先,深圳文献港设有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藏书资源。

图书馆的设计注重环境舒适和阅读体验,提供宽敞明亮的阅览室和独立的研究区域,为读者提供良好的学习和读书环境。

图书馆还配备了先进的数字图书馆系统,读者可以通过电子设备随时随地访问和借阅图书。

其次,深圳文献港还设有多个博物馆。

这些博物馆专注于展示深圳的历史、文化和艺术。

例如,深圳历史博物馆展示了深圳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深圳市的城市发展。

而深圳艺术博物馆则展示了当代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作品,为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欣赏艺术的场所。

此外,深圳文献港还设有一个艺术展览馆。

这个展览馆不仅展示了本地和国际艺术家的作品,还为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创作和展示的平台。

艺术展览馆经常举办各种主题的艺术展览,吸引了许多艺术爱好者和专家学者前来参观和交流。

同时,展览馆还定期举办艺术讲座和研讨会,促进艺术创作和学术交流。

最后,深圳文献港还拥有一个文创产业园区。

这个园区为创意产业提供了一个孵化和发展的平台。

许多创意企业和设计师都在这个园区找到了合作和发展的机会。

园区不仅提供了办公场地,还设有创客空间、展示中心等设施,满足了创意人士和企业的需求。

总之,深圳文献港是一个多功能的文化集聚地,通过提供图书馆、博物馆、艺术展览馆和文创产业园区等多个区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文化的机会。

它不仅为深圳市民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娱乐的场所,也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深圳文化传统线路

深圳文化传统线路

深圳文化传统线路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先锋城市,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

在这座城市中,有着许多古老的文化传统线路,这些线路承载着深圳人民的情感和记忆,也是深圳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深圳的文化传统线路中不可或缺的就是深圳的历史建筑。

比如,深圳的古村落和古建筑群,如东湖村、南头古城等,这些古老的建筑保存着深圳的历史和文化,走进这些古村落,仿佛可以穿越时光,感受古代深圳的风貌和气息。

其次,深圳的文化传统线路还包括许多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和传承。

比如,深圳的丝绸、陶瓷、手工编织等传统手工艺品,在这些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蕴含着深圳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走进深圳的传统手工艺品作坊,可以感受到深圳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最后,深圳的文化传统线路还包括许多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

比如,春节期间的舞狮、舞龙表演,以及中秋节的赏月活动等,这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是深圳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深圳文化传统线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深圳的文化传统线路包括了许多古老的建筑、传统手工艺品和传统节日民俗活动,这些线路承载着深圳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也是深圳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走进这些文化传统线路,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深圳的历史和文化,也可以感受到深圳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希望未来,深圳的文化传统线路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深圳的历史和文化魅力。

现代与传统的交汇深圳的世界文化遗产

现代与传统的交汇深圳的世界文化遗产

现代与传统的交汇深圳的世界文化遗产现代与传统的交汇:深圳的世界文化遗产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先行示范区,以其独特的城市氛围和多元文化而闻名于世。

这座城市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人才和文化,成为了现代与传统的交汇之地。

深圳的世界文化遗产则是这种交汇的见证,既体现了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又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深圳大学:现代教育与传统智慧的结合深圳大学作为深圳市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既是观察深圳现代教育发展的窗口,也代表着深圳传统文化的传承。

校园内的建筑设计融合了现代风格与传统元素,展现了深圳这座年轻城市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成就。

同时,深圳大学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城市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二、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深圳市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个保护区不仅是稀有的红树林自然生态系统的代表,也承载了深圳渔村文化的历史记忆。

保护区内丰富的生物资源以及特有的生态景观,使得这个地方成为了深圳传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完美交织。

三、罗湖文化博物馆:传统文化的珍贵展示深圳罗湖文化博物馆作为深圳市级博物馆之一,致力于展示深圳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艺术。

博物馆内的展品丰富多样,包括古代文物、书画作品以及传统工艺品等。

这些展品反映了深圳地区在历史上的繁荣与交流,展示了深圳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罗湖文化博物馆是深圳文化传统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人们对传统文化认知的重要窗口。

四、世界之窗:全球文化的汇聚世界之窗是深圳市著名的主题公园,以其打造了世界各地著名建筑的仿真景点而受到游客的喜爱。

这个主题公园将各个国家的建筑、文化和风俗汇集在一起,成为了深圳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碰撞的象征。

在世界之窗的游览中,人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世界各地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五、大梅沙海滨公园:自然与现代休闲的结合大梅沙海滨公园是深圳市最著名的海滨休闲景区之一,这里拥有美丽的沙滩、清澈的海水以及丰富多样的娱乐设施。

深圳的历史变迁

深圳的历史变迁

月 年 头建 数 蛇 施设 公 口 月 工开 里 码 日就 海 始 头 起建 岸 , 施 正成 线 蛇 工 式第年 和 口 ( 对一 良 建 外泊月 好 设 开位动 的 者 放,工 海) 就 。同, 港 抓 蛇 。年 紧条口 码件有 , 1979 8 1981 9
1 25
1979 ?
上步建设大规模铺开( 1985 )画面左下角为 原蔡屋围,图中央三座高层是红岭大厦,深 圳大剧院正在建设中,晶都酒店尚在平整地 基,而荔枝公园仍是一片黄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建市时代
1979年2月,国务院发布38号文件,提出在若 干年内把深圳建设成为相当水平的工农业结合的出口 商品生产基地;建设成为吸引港澳游客的旅游区;建 设成为新型的边境城市。3月,中央和广东省委决定 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受惠阳地区和省委双重领导。 11月,中共广东省委决定,将深圳市改为地区一级 的省辖市,直属省领导。1980年5月,中共中央 和国务院发出4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搞好 特区建设,并将“出口特区”改为“经济特区”。从 此,深圳正式定为“经济特区”。同年8月,全国人 大常委会通过颁发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对外 宣布“在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分别划出一定区域, 设置经济特区”,10月,广东省委宣布恢复宝安县 建制,同时宣布深圳市的政治待遇与广州市相同。1 988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深圳市在国家计划 中包括财政计划实行单列,并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的 经济管理权限。
1979年1月设立的蛇口工 业区,著名的“时间就 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的口号最早在这里提出
建市时期
现有罗湖、福田、宝安、龙岗、盐田、南山6个市 辖行政区,24个街道办事处,19个镇。 深圳各行政区位置图
深圳经过二十年的改革春风沐浴,往 日的老城区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 代之的是气势非凡的“地王”,绵密 林立的高楼大厦,大街上、商场内川 流不息的人群以及华灯初上时那绚丽 夺目的霓虹灯……一片繁华欣荣的景 象,无处不透露着勃勃生机。即便是 见证了特区的发展与成长的拓荒者们, 看到这一奇迹也感慨不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
作者:董光春
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18年第03期
新课程要求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利用好教科书这一教学资源,还要能够整合大量教科书之外的历史课程资源,例如纸质资源、影视资料、历史遗物遗址遗迹等。

通过整合历史课程资源,丰富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增添历史课的情趣,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并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遗物遗址遗迹等。

历史课程资源整合就是把不同的历史课程资源因素融入历史教学目标中,使这些资源紧紧围绕历史教学目标这个“魂”来展开,在历史教学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形成强大的合力。

结合深圳的实际情况,历史教师可以整合哪些历史文化资源,合理利用形成强大的合力呢?
一、深圳历史文化资源的类型
1. 文字资源
文字是记录思想、交流思想、承载语言的符号工具。

用文字记载下来的关于人类活动的资料我们称之为文字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常用到的有原始史料和撰述史料。

原始史料,包括史书典籍以及文件、笔记、报告、日记等。

据史载,历史上深圳先后多次编修《新安县志》,分别是万历十五年(1587)、崇祯八年(1635)、崇祯十六年(1643)、康熙十一年(1672)。

由于深圳地处边陲,内乱外患,史料散失,以上的《新安县志》均佚,仅有序文保存在之后的县志之中。

目前深圳的古代方志现存完整的仅有两种:康熙本和嘉庆本的《新安县志》。

清康熙年间靳文谟所修的《新安县志》,其唯一完整的孤本藏于北京图书馆,上海和日本藏有残本。

清嘉庆年间舒懋官、王崇熙所修的嘉庆本存世不足10套。

值得庆幸的是,深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张一兵先生将明代天顺《东莞县志》和清代康熙、嘉庆《新安县志》进行校勘,合编为《深圳旧志三种》。

该书为了解古代深圳历史沿革和文物风俗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

1997年出版的《宝安县志》,作为“一方之全书”,记录了宝安县一个多世纪以来百业发展的历史。

1998年深圳市全面启动了《深圳市志》编纂工作,这次修志主要记载的是深圳1979年至2000年的历史,反映了各行各业的历史与现状,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深圳百科全书,是深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历程的见证。

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和直接凭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缅怀既往、探求未来的重要依据。

《明清两朝深圳档案文献演绎》(四卷本)是一份珍贵的档案材料,该书是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时,由深圳市档案馆利用馆藏档案资料,在兼采前贤和时人之言的基础上,编纂出版的150万字的巨作,书中编录的史料十分丰富,除大量的档案材料外,还收录了明清两代的正史、野史、笔记、杂录、诗文作品,以及有关的文物遗迹等。

该书既是一部史料汇编,又是一部历史著作,集史著、史料、史评于一身。

撰述史料,主要指历史学家的相关著作,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学术的发展。

如平湖中学陈海滨老师编写的《深圳古代史》,展示了深圳地区7000年的文明史,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宗教、民俗等方面,全方位剖析了深圳古代历史,堪称深圳古代历史的百科全书。

又如张一兵主编的《深圳古代简史》,记录了从新石器时代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深圳地区数千年的历史。

书中引用了大量的考古发现及古代文献,描述了深圳地区自古以来丰富的人类的活动及历朝历代的情况,说明了深圳在古代中国的边防、盐业、民族、宗教等方面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再如杨耀林主编的《深圳近代简史》,记录了深圳地区从鸦片战争前夕到1949年国民政府统治期间的百余年的历史情况。

还有王穗明主编《深圳口述史》,以口述历史的形式,选取深圳各行业具有代表性的66位口述者讲述他们的“深圳梦”故事,以说明个人梦想的实现和城市的成长是不可分割的。

2. 音像资源
音像资源最大的优点就是直观形象、生动鲜明,能真实地再现某一事件发生和发展过程,能够让信息接受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是文字资料所无法代替的。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有效地利用影视资源既是时代的需求,也是新课改的需要。

21世纪网络十分发达,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下载大量的音像资料。

另外,深圳的图书馆中也有大量的音像资源可以利用。

3. 历史遗物遗址遗迹
人类在进行各种历史活动中会遗留痕迹,这就为后人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对象。

目前深圳所知的古代遗址及古文化遗物采集点有近200处,还有数千处的历史文化建筑。

深圳现已发现的涵盖新石器时代至夏商周时期的遗址和遗物采集点有近200处,其中以龙岗区的咸头岭、南山区的屋背岭等遗址为代表。

汉代及以后的考古发掘,主要是城址、窑址、铜钱窖藏和大量的墓葬等。

除了地下丰富的文物遗址外,深圳界内地上的文物数量也颇为可观,现已存留的历史建筑有数千处。

根据2007年《深圳市文物古迹保护“十一五”规划》的统计,深圳市共计191处各
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其中宝安区105处、龙岗区32处、南山区29处、福田区14处、盐田区8处、罗湖区3处。

二、深圳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作用
整合历史课程资源,对于新课程的实施和深化历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教师和学生的自我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对于教师而言,教师既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整合者、开发者,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决定了课程资源的整合力度和效度。

教师对历史课程资源的整合过程,也是教师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提高教学技能的过程,能够进一步提高其自身素质。

对学生而言,在枯燥的教科书之外能够接触到身边的“活历史”,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周末或者寒暑假接触深圳历史文化资源,真切地感受历史,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