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起步中看
让孩子赢在起步作文的起跑线上——习作起步的趣、扶、实

范文 。 3 . 讲讲 自己的习作 4 . 评评改改 这样 的过程给了学生实 实在 在的指导帮助。有时我还 与学生一 起 习作 , 现场完成下水文 。 在写 《 秋天的图画》 时, 我在学生面前先说 后写, 写后再读 给他 们听, 极大地激 发了学生 的习字 兴趣 , 也 给初 学 习作的学生以鼓舞 , 让教师的示范作用发挥 到最大 。 在课堂上我还关注学困生, 给他们表扬 和机会。 赏识教育的倡 导 者周弘先生 说, 表扬 不仅要 “ 锦上添花” , 更要 “ 雪 中送炭 ” 。 特别 是 学 困生 , 非常需要教 师的表扬和鼓励 。 有一次 , 习作 内容是写一写收 集到 的中华传 统文化 。 在学生 自由说一说想写的内容 时, 我来 到一 名
一
、
准备作铺垫
1 . 观 察、 记录 、 回忆
“ 巧妇难 为无 米 之炊”, 对三年 级的小学 生来说 , 认识 世界 的 主要途 径是观察 , 只有亲身去接 触事物, 仔细的观察事 物, 才能获得 真实 、 深刻 、 细致 的第一 手资料 , 写作时才有话 可写, 写出的文章也 比较真实 生动。因此 , 作 文教学应注重培 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 引导学 生做生活 的有心人解 决没有材料可写的一大难题 . 习作教学 中, 如果 让学生在 观察 、 记 录、 回忆 的基础 上动脑筋写, 学生掌握 了充足 的习 作材料 , 多 表扬少批评 , 学 生不但 有话 可写, 对保 护学生习作 的积极 性, 增强学生的习作信心是大有裨 益的。 教学三年级 开篇习作一一 《 我 们的课余 生活》 , 我 就引导 学生综合性 语文实践活动 , 把自己近几天
2 . 阅读 来 引路
( 1 ) 抓特色段 , 仿写 内化 三年级 的阅读 教学重 点是 段落的教学 , 习作教学也 自 然 要突出 这一点。 翻阅教材, 给人印象最深 的段 式结构便 是总分 式。 依 照编者 的意图, 三年级学生应该 掌握 此段式 并能熟练地加 以运用才对。《 富 饶 的西沙群 岛》 一课 , 是典 型的总分 式结 构。 课 文的 2 —6自然段 都 是 总共分 结构。 第四 自 然段 :“ 鱼成群结 队地在珊瑚丛 中穿来穿 去, 好 看极 有 的全 部布满 彩色的条纹 ; 有 的头上长着一簇红 缨; 有的 周 身像插着好 些扇子, 游动的时候飘 飘摇摇 ; 有 的眼睛圆溜溜的, 身 上 长满了刺, 鼓 起气来 像皮 球一样 圆。 ” 在教 学 中, 我引导学生进 行 了仿写训练 学生的思路 比较开阔栽 给了两个话题 ‘ 课 间真热闹……” 、 “ 市场里商品真多……” , 学生学会了 使 用总分写法, 品尝到了写作的 的普遍心理小 学中年级学生也不例 外, 甚至更加需 要, 因为他们在成长 中, 还没形成 自己稳定的人生观 和价 值观 。 习作讲 评先扬后抑 , 即先表扬 学生 , 再 指出不足之 处, 指导 学 生修改完 善, 对于学 生习作兴趣 的保持 和信心的增强具 有非常重要 我在写评语时总是 把学生的优点摆足了, 之后再指出 作 者是 怎么把秋天 的美 表现出来的 ( 颜色、 声音 、 用一些 比喻句和拟 的意义和作用。 修改方 向。 对 于问题大 的学 生, 我鼓 励他们二次习作 。 这样 学生在 蹒 人句……) 。 然 后让学生 进行课外 阅读, 收集一 些描写秋 天的成 语, 并且张贴在板报 中, 以备后用 。 当本单元结束 时, 进行习作《 秋 天的图画 》 跚学步 中, 一点点进步了。 学生乐写、 会写。 让习作与阅读 相结合, 起到 了 化 难为易、 水到渠成的 三年级 是中年级的开始 , 写作 能力是语文素养 的一部分, 作文教 学应从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的角度出发 , 贴近学生实 际, 寻找适合 学生 作用 。
小学生作文起步读后感

小学生作文起步读后感
我最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小学生作文起步》。
这本书让我
受益匪浅,让我对作文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更加热爱写作。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资深的语文老师,她在书中通过丰富的案
例和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作文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
她告
诉我们,好的作文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结构,其次要有丰富
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最后要有精细的文字处理和正确的表达方式。
通过这些基本要素的讲解,我对作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知
道了如何去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书中,作者还通过一些优秀的作文范文,向我们展示了写作
的魅力和魔力。
这些作文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生动,让我深受
启发。
我学到了很多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也知道了如何运用这些
词汇和表达方式来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文的魅力和乐趣。
以前,我总是觉得写作很枯燥,但是通过这本书的启发,我开始享受写作
的过程,也更加热爱写作。
我发现,写作不仅可以帮助我表达自己
的思想和情感,还可以提高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我相信,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去写作,不断提高自己的
写作水平。
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作文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更加热爱写作。
我会把这本书当做我的学习宝典,不断地去
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我能够成为一
名优秀的作家,用自己的文字感动更多的人。
作文起步困难重重

作文起步困难重重《作文起步困难重重》篇一哎呀,说起作文起步,那可真是困难重重啊,就像在一团迷雾里摸索,完全找不到方向。
记得刚开始写作文的时候,看着那空白的作文纸,就感觉像是面对着一个巨大的怪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老师说,作文就是把自己心里想的东西写出来。
可我心里想的东西就像一盘散沙,完全不成形。
比如说,我想写我家养的小狗,我知道它很可爱,可我一写起来,就只会写“我的小狗很可爱,它的毛是白色的,它喜欢跑”。
这写得也太干巴巴了,就像没放盐的菜,一点味道都没有。
我也想写得像那些范文一样,生动有趣,有很多好词好句。
于是我就开始背好词好句,什么“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可到了自己写的时候,这些句子就像调皮的小精灵,怎么都塞不进我的作文里。
有时候硬塞进去了,又感觉特别别扭,就像一个穿错衣服的人,怎么看都不对劲。
我还试过模仿别人的作文。
我找了一篇写小动物的作文,按照它的结构和思路写我家的小狗。
可写着写着,我就发现我写的根本不是我家的小狗,而是一个四不像的东西。
这就像邯郸学步,最后连自己原来怎么走路都忘了。
我就想啊,为什么作文起步这么难呢?也许是因为我还没有掌握写作的窍门吧。
就像学骑自行车,一开始总是掌握不好平衡,总是摔倒。
作文是不是也需要我不断地练习,才能找到那种感觉呢?可是练习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啊。
每次写作文的时候,我都要纠结好久,到底写什么呢?是写人、写事还是写景呢?就像站在三岔路口,不知道该往哪边走。
有时候我也很沮丧,我就想,我是不是根本就没有写作的天赋啊?那些写作文写得好的同学,是不是天生就会写呢?可我又不甘心,我觉得只要我坚持下去,总会有进步的吧。
就像爬山一样,虽然山很高,路很难走,但只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总能爬到山顶的。
但是这个过程真的好漫长啊,我什么时候才能写出一篇好作文呢?哎,作文起步真的是困难重重啊,不知道有没有什么神奇的方法能让我一下子就掌握写作文的技巧呢?《作文起步困难重重》篇二作文起步困难重重,这可真不是我在这儿瞎抱怨。
起步的作文600字8篇

起步的作文600字8篇优质的作文应当具备独到的见解,从而触动读者的心灵,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有助于我们写出富有文采的作文,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起步的作文600字8篇,感谢您的参阅。
起步的作文600字篇1成长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一道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做错事的时候,在路上,我跨出了那一小步,却在人生的道路上跨出了一大步。
小时候,我们按耐不住好动天性的诱惑,拿出足球,在小区里踢了起来。
不一会,我们就已经踢的满头是汗,没想到悲剧却刚刚才要发生,我在踢球的时候,一个大脚把球给踢的老高老远的,却未曾想到球掉下来时正好掉在了一户人家的窗户上,把人家的窗户给踢了一个大窟窿,我一下子呆住了,没有想到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我的身上,我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同伴拉了拉我,示意我快点离开这个地方。
我没有多想,就跟着他们一起逃走了。
这件事情如同一片阴云一样积压在我的心头,久久没有散去。
我一直没有想清楚这件事情我做的到底是对还是不对。
我心中的疑惑却久久困扰着我。
直到那一天,我迈出了那第一步。
那一天我们几个人依旧在小区里踢着足球,成长依旧不能使我们的玩心褪却。
我们几个人在小区中忘情的疯闹。
不一会又是满头大汗了。
这时我一脚却又把球给踢了出去。
又踢到了一户人家的窗户上。
窗户碎了。
朋友们见状都纷纷逃去。
只剩下了我和他。
我犹豫着。
最终我下定了决心。
走向了这扇门。
我畏惧的敲开了门。
开门的是个老婆婆。
她问道是不是我打碎了它,说完指了指窗的方向。
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羞愧的笑了。
我抬头正看见了老婆婆那和善的笑容。
她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我不怪你了,我如释重负般的长吁了一口气。
走了出去。
阳光是那么的明媚。
成长不都是从一件件小事中堆积起来的吗?我跨出了轻轻的一小步,却在人生的旅途上跨出了一大步。
起步的作文600字篇2它就在这儿,新叶乘载着生命的不竭动力,重新扬帆起航。
那株银杏就屹立在这,目睹了半个世纪的沧桑巨变,也经历了自己的沧桑巨变。
着散落一的败叶是它落的泪,如断垣残壁般的虬枝是它的血泪史。
语文写作技法: 作文起步这样教,孩子写作少烦恼

作文起步这样教 ,孩子写作少烦恼孩子上小学后 ,开始接触作文。
有些孩子望“文”生畏, 不知所措。
怎么引导孩子克服恐“文”症 ,学会作文 ,喜欢上作文呢?一位做教师的母亲的做法值得借鉴。
有三个步骤可供参考:第一步帮助孩子梳理头绪 ,写出简单的作文提纲对待完全不会写作文的孩子 ,家长或老师应当先做好第一步:帮孩子梳理头绪 ,让孩子尽可能完成一篇作文 ,而不是让他半途而废。
有些孩子不知道自己应该写什么 ,不知从何处下手。
可以说脑袋空空 ,写出来的文字自然就干瘪乏味。
但家长或老师应该知道 ,一般小学生的作文都是记叙文 ,也就是“讲故事” ,讲故事无非就是 ,一件事情的发生 ,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经过、起因和结果。
家长或老师应该把这六要素强化在孩子的心里 ,并具体落实体现在作文里 ,让他至少能根据六要素写出点什么。
学生一般有这样几种类型的作文 ,爸爸妈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 ,让孩子在大脑里形成提纲。
1.写人物 ,如《我最喜欢的人》(1)你喜欢的人是谁?跟你什么关系?(2)他(她)的长相是什么样的?(3)你为什么喜欢他(她)?(4)有哪件事或那些事让你印象深刻?2.写物品 ,如《爱吃的水果》(1)它是什么形状的?(2)它的颜色是怎样的?(3)它的味道怎样?(4)它对人们有什么作用?(5)你喜欢它吗?3.写风景 ,如《秋天的校园》(1)这是什么时候和地方?(2)这是什么季节?(3)有哪些景物?(4)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5)你看到这景色有什么感受?当孩子顺着你的引导回答出问题后 ,爸妈就可以告诉孩子:“你说的这些 ,就可以把它转化成文字 ,那这篇文章自然就是你的作文了。
4.家长或老师帮着孩子写出一篇文章中“起承转合”的关键词语 ,让孩子填充。
如果以上启发 ,有些孩子还是不好写 ,写不好 ,家长或老师可以动手按照谋篇文章的行文思路 ,给孩子写一些衔接文章内容的提示性关键词句 ,让孩子按照提示性词句的启发引领 ,以线串珠 ,把文章空余部分填补丰富起来 ,就形成了一篇作文。
论文《作文起步教学之我见》

作文起步教学之我见瑞昌市第二小学宋燕妮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听、说、读、写,将“写”位于最后一位,可见“写”的举足轻重的地位,的确,写作是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是听说读能力的反映。
在这些年的教学中,我发现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作文成了语文教学中的“拦路虎”。
尽管在教学中教师花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却是怕上作文课,也怕写作文。
因为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较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
即使是东拼西凑勉强完成一篇作文,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偏离主题。
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开始正式接触作文。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怎样开好这个头,使学生写好作文呢?下面就作文起步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见解。
一、先说再写一个人写作能力的好与差关键在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再强调作文要练习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我们要让学生说真话,讲真事。
教学时,我重视说的训练,先让学生说,在会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写,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而且“说作文”要比“写作文”来得快捷,比如课前可以让孩子来一段“一分钟演讲”,学生一边倾听然后加以点评。
活动课可以制作三组卡片,分别写上时间、地点、人物,让孩子在短时间内根据给出的要素,经过自己的想像,说出一段通顺、完整、合乎情理的话。
或者事先写好几十个故事开头,给它们编号码,让孩子选号,然后接着把故事编完整。
有时候自己可以创设一些情境,记得有一次,一个学生病了,趴在桌子上,我走到他身边,用手拍拍他的肩膀,低下头来,关切的问:“病了吗?”她抬起头轻轻地说:“是的,老师。
”我用手摸了一下她的头,的确发烧了。
然后让学生把刚才的情节描述出来。
只要教师充分利用教学中各种机会,多途径寻找话题、文题,让孩子动口说,很快,你和孩子都会发现:原来,作文并不难。
重视作文起步训练夯实学生习作基础

重视作文起步训练夯实学生习作基础作者:朱文娟来源:《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7年第7期习作能力是学生综合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
学生习作,不仅是为了日后更好地学习,更是为日常生活的沟通交流奠基。
但一直以来,很多学生都畏惧习作,甚至达到了谈“作”色变的程度。
因此,在起步阶段,教师应努力消除学生内在的心理障碍,让他们在乐写会写的过程中促进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转化与发展。
一、关注兴趣,保持习作动力1.先声夺人,导入中激发兴趣为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习作起步时,教师可先让学生看图画书《小猪学样》练笔。
在导入环节中,教师注重对学生观察和习作兴趣的激发,进行启发式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今天你们当回小作家,看图写故事,看谁的故事最有趣,最吸引人。
”看图作文的第一步,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图上比较明显的内容,还要注意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要求学生观察图中除了题目中提到的小猪,还有谁,画的是什么地方,周围都有些什么。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学样”习作。
小猪向谁学样?他是怎么学样的?(小猪看到小熊猫踩到西瓜皮摔跤,他便向大象伯伯学习,把西瓜皮捡起来丢进了垃圾桶。
)为了帮助学生把握整个故事内容,教师指导他们从习作题目出发,将四幅图的内容连起来先说清楚,再将句子写通顺、写连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重点指导写作有困难的学生,引导他们写完后读读自己的作文,检查是否连贯、通顺。
这样的导入设计,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谈话形式,有效激发了他们内在的认知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在图文并茂中对每幅图的图意进行了思考,契合了习作起步的要求。
学生的写作基础存在一定差异,教师不能对所有学生作统一的要求,要有一定的分层。
习作起步的任务是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2.后续蓄力,评价中激发兴趣习作教学处于高耗低效的尴尬之中,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评价意识的缺失,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
对于刚刚接触习作的学生而言,他们更需要得到他人的欣赏和认可。
作文起步教学的四大法宝

作文起步教学的四大法宝作者:闫四录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旬刊》 2017年第8期【摘要】小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就要开始学习写作文了,这个关键的时期,是小学作文起步的重要阶段,基础打得好,有利于小学生以后能够稳稳地走好习作之路。
这至关重要的一步应该怎么走,是每一个接收三年级教学的语文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笔者就将从作文起步的四大关键问题入手,展开具体论述。
【关键词】作文起步留意观察模仿升级学习范文修改习作三年级是小学生开始学习写作文的起始阶段,这个起步阶段开始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他们对待作文的态度,以及以后习作水平的高低。
作文起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作为语文教师来说,要充分认识到这个起步的关键作用,从而促使首先在观念上重视,寻找到适合三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之间爱上起步作文,在内心深处不再惧怕作文。
由于三年级学生是从刚开始的一二年级的学习写句子、写段落过渡而来,写篇章无非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要求罢了,所以三年级的起步作文说难也不难,只要在思想上克服掉畏难情绪,然后采取相关策略,就完全可以打响作文起步第一枪,从而让学生稳健地走上作文之路。
作为语文教师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首先从观察生活人手,为写作积累写作素材观察是灵感的基石,不管是口语交际还是学习写作,都需要从最基本的观察生活入手。
认真观察生活、观察社会,会为学生积累下丰富的写作素材,保障他们以后稳健地走好作文之路。
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学习的教室,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的广阔天地,去观察、触摸、感悟,积累,在观察的过程中,及时记录下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想到的,这就是学习,这就是写作。
同时,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时,不能盲目地让他们四下看看了事,而应该细致地指导观察的方法,可以按照方位的顺序观察一个地方的美景,也可以按照从整体到局部,来观察一种小动物,还可以按照生长的过程、时间的顺序来观察一株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培养认真思考、综合整理信息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起步中看、说、写
湖北省宣恩县万寨中心小学黄仙菊
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这两方面的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开始培养。
这就要求作文教学要从一年级开始抓起,针对小学生这个年龄段年龄小和知识面窄的特点,如何开好头、起好步呢?把看、说、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有序的训练,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看”是写作的基础,“说”是写作的过渡、“写”是最后达到的目的,三者缺一不可。
一、“看”。
就是教会学生运用一定的方法去观察感知事物。
训练学生这种“看”的能力,
(一)、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只有激发了学生观察的兴趣,才能提高观察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老师可以利用书本现成的例子来启发学生明白观察的重要性,产生观察的兴趣,例如低年级课本中的《初冬》、《黄山奇石》、《雷雨》等文章,都是作者仔细观察后写出的佳品,学生非常喜欢。
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只有仔细的观察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凡是课文才能反映观察的好段、好句子都要引导学生去细细口味、体会,让学生从从大量的事实中领悟到观察的重要性,产生了“看”的欲望。
他们就会怀着喜悦的好奇的心情去观察周围的一切,就会在观察中有所发现、有所认识,不断提高观察的能力。
(二)再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首先、可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指导学生进行“有序观察”。
例如《初冬》一课配有彩色插图,指导学生看图时,可要求学生先看远处的塔、小山,再看近处的田野、树林、柿子树,观察后总结观察的方法是由远及近的。
从而使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领悟什么是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左到右,由上至下等观察方法。
其次、观察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和特点进行观察。
如《学画》一课的插图,要抓住王冕怎样看荷花这个重点指导观察。
《秋天》一课的插图,要抓住树叶落、雁南飞的特点进行指导观察。
再次、指导学生观察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一边看一边想,即由看到的想像出看不到的。
如学完《小猴子下山》一课,可布置这样一道题让学生去联想:《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使之全面了解事物。
二、说。
说话是表达的一种形式,是由看到写的过渡,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何将直接影响着书面表达的质量。
它既是学生学习各门功课的基础,更是学生学习作文的基础。
因此,必须重视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训练。
(一)完整性。
即能说完整的一句话。
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差,他们在回答问题,看图说话中常常出现的语病是说话不完整。
如有的学生习惯说“下课了,有的跳皮筋、有的拍皮球......”这句话是缺少主语的。
老师可启发学生下课了,谁在跳皮筋,拍皮球?学生会马上补充:“是同学们”。
除了课堂上给予及时指导,订正外,还要布置一些补充句子的练习,让学生在这些练习中体会说完整一句话的方法。
(二)准确性。
既能用词语准确地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低年级的学生掌握的词汇不多,初练习说话时常有词不达意的现象。
因此,老师要随时指导学生所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应用到说话中去,使学生知道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就是为说话,写文章时用的。
从而激发学生掌握丰富的词语,并在说、写中恰当地运用词语的积极性。
(三)条理性。
即有顺序、有层次地表达某件事或回答某些问题。
低年级学生虽有初步的交际能力,但还没有掌握表达的方法,他们说话时常常有“头上一句脚下一句”条理不清的现象。
因此,在训练他们有条理的说话时,在没说之前要要求他们想一想,想好了再说。
要注意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后说什么。
要把一个意思说完了,再说另一个意思。
老师可以经常对学生进行乱句组段的口头训练,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领悟到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明白
只有把句子按一定的顺序排列通顺了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四)技巧性。
即表达形式的多样化。
低年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限,怎样表达要说的内容还很不得法。
所以,老师要教育给他们不同形式的表达方法。
如在阅读教学中指导他们认识和掌握各种句式、句群,指导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练说。
通过实际运用,让学生从中掌握口头表达的技巧,提高口头表达的效果。
只有学生把课堂内所得自觉地经常地恰到好处地用于自己的语言实践,才能促使他们下一步步地知识转化为技能,从而形成较强的说话能力。
三、写。
在观察、练说的基础上指导低年级的学生写作,把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训练,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写句子训练。
在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各项基本功中,把句子写通顺、写完整是最为重要的。
训练这种能力可分步进行:(1)抄写和听写句子。
老师可以选择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修辞句子让学生练习抄写和听写。
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领悟句子的结构,正确掌握句子的表达方式。
(2)给词造句。
口头造句训练一段时间后,就要指导学生书面造句。
这样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提高写句子的质量。
(3)选词造句。
每次学习新课后可让学生任选二、三个词语练习造句,自由自在地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写句群训练。
句群由两个以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成。
它是由写句向写段过渡的桥梁,是写作训练中的重要环节。
因此,必须加强训练。
(1)补充写句群。
因为写句群的难度较大,补充句群的练习可以分散难点,给学生一个渡过难关的台阶。
经过多次的训练后再让学生写句群就顺利了。
(2)看图写句群。
如《小猴子下山》一课配有五幅图,在指导学生写句群时,可指导学生先看一幅图,并用一句话将每幅图的图的意思表达出来,然后让学生把五幅图的图意连贯地说出来,最后再让学生把说和内容写出来。
(3)贴图写句群。
课文中的插图毕竟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的写说要求,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找画报、杂志上的图画。
剪贴在小本子上,在让学生在“贴图”下面完成些句群的训练。
(三)、写日记训练。
写日记是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较好形式。
对刚刚起步学写日记的低年级的学生来讲,还要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识事物的特点去考量,让他们写自己最熟悉的内容,他们才会感兴趣,也叫容易。
他们熟悉的往往是他们的身体感官直接接触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直观形象的东西。
如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嘴里尝到的,皮肤接触道的、亲手做过的、心里想到的......这些都是写日记的最好材料,而这些材料又都是来自生活。
因此,只有从生活中摄取新、美的写作素材,日记的内容才能常写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