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2012年6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2年6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三、辨析题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练习试卷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依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A.意识确定物质B.意识创建物质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意识依靠于物质2.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 )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革命理论最终确定革命运动的成败3.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拓相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肯定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4.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这说明()A.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和总结C.哲学探讨的对象是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D.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探讨有指导作用5.“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这句话是说()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B.生产力干脆确定生产关系C.生产力确定生产关系D.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相适应6.社会精神财宝的源泉是()A.客观的物质世界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才智C.思想家们的创建性思维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A.对立统一规律B.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C.上层建筑必需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D.生产关系必需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8.对哲学基本问题其次个方面内容作否定回答的是()A.不行知论者B.全部唯心主义者C.唯物主义者D.可知论者9.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并取得了很多重大成果,这一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A.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肯定真理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出了否证10.中国古代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行,方不行方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1-2012 学年第1 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标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C )A 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 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 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 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⒉物质的本质特性是(A )A 客观实在性B 实物性C 结构性D 可分性⒊所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是指(D )A 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B 意识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C 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D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⒋“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 )A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B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 是相同的,只是强点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⒌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C )A 观察实验方法B 逻辑推理方法C 矛盾分析法D 归法演绎方法⒍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C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 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 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A 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B 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 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⒐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 )A 阶级斗争B 生产方式C 生产力D 科技革命⒑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C )A 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B 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C 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D 社会生产力的性质⒒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B )A 商品和商品的对立B 商品和货币的对立C 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D 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对立⒓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A )A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 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C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D 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存在方式是(A )A 实践B 劳动C 时空D 运动⒕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剩余价值率,根本原因是(B )A 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B 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C 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D 剩余价值量提高了⒖商品的价值量是由(C )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2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年6月19日考试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为半开卷形式,可携带教材(可以复印)1本、手写的课堂笔记,不能携带除复印教材以外的任何打印、复印资料。

2.请将答案写在后面的答题纸上,写明题号即可,无需抄题,第四大题还需写明任课老师。

3.遵守考场纪律,服从监考教师的指令和安排。

试题:一、原著题(20分)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论述题(25分)请结合实例论述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关系。

三、材料题(30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一直持续至今。

今年5月28日,花旗集团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和策略报告指出,受金融危机影响,预计全球GDP增速由2011年的3.0%下降至今年的2.7%,各地区、国家尤其是欧元区应该加紧推出一系列措施防止危机进一步蔓延。

请问:美国的次贷危机为何会发展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金融危机可否通过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和未来发展而被消除?四、论述题(25分,请在下面所有题目中只选择自己任课老师的那一道题作答)1、(谭裘麒)本次课程是否有你觉得有所感悟的观点、人物、事件等?若有,请举一、二评述之;若无,也请说明理由。

2、(田真)请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结合实例阐释《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现代意义。

3、(赵义良)请结合实例说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异同。

4、(万林艳)“共产主义对于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

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德意志意识形态》)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把共产主义理解为运动的现实意义。

5、(李富君)请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论述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库一、单选题邓小平说: “我坚信, 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是()A.伟大的B.行动的指南C.科学D.基本理论1.马克思主义是()A.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B.涵盖社会各个方面领域的科学C.人类的精神财富D.无产阶级的思想宝库2.下列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A. 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文化历史4.哪三个国家工人起义,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A.法国美国英国B.法国德国英国C.美国英国德国D.法国德国美国5.现实的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需要以( )作为客观基础A.现实实践B.实际C.阶级基础D.科学理论6.从19世纪40年代后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创建( )A.第一国际B.“共产主义者同盟”C.第二国际D.共产阶级7.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 )A.继承与创新B.继承与发展C.发展与创新D.继承与发展8.人类历史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属于( )阶段A.封建主义B.帝国主义C.共产主义D.资本主义9.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 )A.毛泽东思想B.马克思主义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思想10.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 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武器”A. 精神B.斗争C.理论D.核心11.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由( )决定A.阶级性B.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D.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征12.哪种理论品质是160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A.一切从实际出发B.联系实际C.与时俱进D.在实际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13.哪一项不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A.认识规律B.把握规律C.遵循和运用规律D.发展规律14.实践证明,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立党立国的(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A.实践基础B.理论基础C.根本指导思想D.核心思想15.哪一项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 )A.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B.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C.学习理论, 武装头脑D. 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下功夫16.()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A.掌握规律B.树立马克思的信念C.理论与实践的统一D.与时俱进17.哪项不属于狭义的马克思主义()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B.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观点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方法论D.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体系18.广义上的马克思还包括()A.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B.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C毛泽东邓小平等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D.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19.()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A.三大工人运动B.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D.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20.()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A.马克思主义B.科学主义C.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者形成的新学说三、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 到那时, 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A. 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30年代末, 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 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D. 垄断资本主义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哲学3. 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 巴黎公社B. 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 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4.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 法国启蒙思想5.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A. 康德B. 黑格尔C. 费尔巴哈D. 笛卡尔6.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马尔萨斯D. 西斯蒙7. 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 昂利·圣西门B. 沙尔·傅立叶C. 罗伯特·欧文D. 托马斯·莫尔8. 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A. 辩证法B. 劳动价值论C. 唯物史观D. 剩余价值学说9. 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A. 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B. 争夺和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C. 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 奥地利皇太子菲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10.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 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D. 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1.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 阶级性B. 实践性C. 客观性D. 人民性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A. 李大钊的理论B. 毛泽东思想C. 邓小平理论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3. “八荣八耻”的“八荣”是()A. 热爱祖国、服务人民B. 崇尚科学、辛勤劳动C. 团结互助、诚实守信D. 遵纪守法、艰苦奋斗14. “八荣八耻”的“八耻”是()A. 危害祖国、背离人民B. 愚昧无知、好逸恶劳C. 损人利己、见利忘义D. 违法乱纪、骄奢淫逸15.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必须要分清()A. 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 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 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 教条式的理解D. 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16.什么是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A.辩证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D.辩证历史唯物主义17.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的有: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改革开放18.在当代中国, 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A.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社会主义C.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坚持一党专政19.马克思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就是实现()的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卷校园嗨市考试试卷班级学号姓名考试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A 卷共8 页90分钟····································密························封························线································学⽣答题不得超过此线,试题卷和答题卷分开交⼀、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30个⼩题,每⼩题1分,共30分。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2012年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2年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2年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12年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山东师范大学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有A.德国吉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D.英法启蒙思想【ABC】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的基本内容是A.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B.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C.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D.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问题【ABCD】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A.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世界的关系B.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C.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D.实现了可知论和唯物论、辩证发展观和辩证实践观的统一【AC】4.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突出特点有A.没有离开对概念进行界定的逻辑方法B.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C.对物质世界无限性和有限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D.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BD】5.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特别是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还有很多事物未被人类认识,说明A.物质世界不可能为人类所彻底认识B.人类社会可以被完全认识,自然界不可以被完全认识C.人类需要不断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并最终完全认识世界D.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CD】6.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表明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依赖于物质C.意识是人脑的创造物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ABD】7.“意识是大脑的分泌物。

”这一命题观点“A.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B.否认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C.否认了意识的主观形式D.属于唯心主义的错误【AC】8.恩格斯曾经说过:“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是要()。

A.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解决实际问题B.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直接答案C.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现成的公式裁剪历史事实D.一切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答案】A【解析】在中国现时代,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考点】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丰富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答案】D【解析】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考点】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物质世界和实践3.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B.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D.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答案】B【解析】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考点】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4.下列选项中,表示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是()。

A.因地制宜B.对症下药C.注意分寸D.实事求是【答案】C【解析】所谓“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等等,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

【考点】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说()。

A.规律仅仅存在于自然界B.规律是无法认识和把握的C.规律不具有客观普遍性D.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答案】D【解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2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卷
2012年6月19日
考试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为半开卷形式,可携带教材(可以复印)1本、手写的课堂笔记,不能携带除复印教材以外的任何打印、复印资料。

2.请将答案写在后面的答题纸上,写明题号即可,无需抄题,第四大题还需写明任课老师。

3.遵守考场纪律,服从监考教师的指令和安排。

试题:
一、原著题(20分)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
在的。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论述题(25分)请结合实例论述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关系。

三、材料题(30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一直持续至今。

今年5月28
日,花旗集团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和策略报告指出,受金融危机影响,预计全球GDP增速由2011年的3.0%下降至今年的2.7%,各地区、国家尤其是欧元区应该加紧推出一系列措施防止危机进一步蔓延。

请问:美国的次贷危机为何会发展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金融危机可否通过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和未来发展而被消除?
四、论述题(25分,请在下面所有题目中只选择自己任课老师的那一道题作答)
1、(谭裘麒)本次课程是否有你觉得有所感悟的观点、人物、事件等?若有,请举一、二
评述之;若无,也请说明理由。

2、(田真)请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结合实例阐释《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
毋固、毋我”的现代意义。

3、(赵义良)请结合实例说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唯心主义认识论的
异同。

4、(万林艳)“共产主义对于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
理想。

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德意志意识形态》)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把共产主义理解为运动的现实意义。

5、(李富君)请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论述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重要意义。

6、(王代月)请问,为何社会历史领域是唯心主义最后的避难所?
7、(高宁)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遵循同一些规律,因而
两者在其结果中最终不能互相矛盾,而必须彼此一致,这个事实绝对地支配着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

这个事实是我们的理论思维的本能的和无条件的前提。

18世纪的唯物主义,由于其本质上的形而上学的性质,只是从内容方面研究这个前提。

它只限于证明一
切思维和知识的内容都应当来源于感性的经验,并且重新提出下面这个命题:感觉中未曾有过的东西,理智中也不存在。

只有现代的唯心主义的,同时也是辩证的哲学,特别是黑格尔,才又从形式方面研究了这个前提。

”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