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第5课 导学案

合集下载

选必三 第5课 学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选必三 第5课 学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导学案【课标要求】通过了解南亚、东亚与美洲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南亚、东亚与美洲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学习目标】【学习任务】1 .古代印度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3分,P27)2 .指出两部定型于2・4世纪的印度史诗?(2分)分析其影响?(2分,集中反映了古代印度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成就;吴哥窟中很多浮雕的题材以其中的神话故事为蓝本,反映了印度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P27-283 .中朝自古以来交往频繁,请举例说明。

(3分,P28)4 .日本古代文化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表现?(2分,P29以及P31“大化改新”和法隆寺)5.印第安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三种文化?(3分,P29)6 .印第安人修建的金字塔与埃及有何不同?(3分,P30)7 .印加人的文化成果有哪些?(3分,驿道、金字塔、太阳庙;医学:麻醉剂、人体解剖;历法:太阴历、太阳历)8 .印第安文化的最终命运如何?(1分,毁灭殆尽)主要原因?(2分,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印第安人遭到大肆屠杀)P31O【教材问题参考】1教材P27思考点:古代印度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受古代印度文化影响最大的地区是东南亚,这一地区的宗教、习俗、语言、文字、建筑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古代印度文化的影响。

同时,印度文化往北和向西传播。

佛教对中国及东亚其他地区都产生了影响;印度的10个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之手传到了西方。

2 .教材P31学思之窗: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对印第安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美洲印第安人在几乎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但是,欧洲殖民者的入侵打断了美洲印第安文化独立发展的进程。

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印第安人的伤害和对印第安文化的破坏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大批印第安人死于虐待、屠杀和疫病,这使美洲居民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

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对美洲印第安文化的影响几乎是毁灭性的。

3 .教材P32问题探究:联系美洲印第安文化的特点,谈谈你对文化交流重要性的认识。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教案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教案
②汉字在朝鲜半岛长期使用,在学习汉字基础上,朝鲜人创制了本民族文字
③古代朝鲜文化也传人中国中原地区,南北朝时期中国宫廷中就已有了朝鲜半岛的乐舞
2、古代日本文化
(1)神道与武士道
①古代日本人认为万物都有神灵,应加以崇拜,神道逐渐兴起
②7世纪天皇制度形成,天皇为巩固权力,自称是太阳神后裔
③12世纪幕府统治时期,武士阶层崛起,神道融合了佛教文化,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教学重点
古代印度文化、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美洲印第安文化的成就。
教学难点
古代日本文化与美洲印第安文化。
辅助教具
希沃白板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第页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过程一、古Fra bibliotek印度文化1、时代背景
(1)古代印度包括今天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广大地区
(2)约公元前3000年古印度文明在印度河流域兴起
高二历史课时教学教案(首页)
学科:历史主备人:任课教师:
周次
第周
教学时间
课题
5.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课型
教学目标
1.理解南亚、东亚与美洲文化作为主要区域文化各有特色,培养史料实证及历史解释素养
2.理解世界文化在交流传播过程中的发展变化,培养运用唯物史观辩证评价问题的能力
3.分析16世纪以后美洲独立发展的印第安文化被毁灭的原因,培养历史解释的素养;感悟民族文化具有民族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尊重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四、大洋洲文化(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南太平洋的岛屿)
1、整体:在新航路开辟前大洋洲各地相互隔离,发展水平较低,主要使用石器或木制工具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课件第5课 南亚、东亚和美洲的文化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课件第5课 南亚、东亚和美洲的文化
朝鲜文化对中国影响:朝鲜半岛的乐舞传入中国
谚文是一种参考借鉴汉字 方体形态的方块拼音文字。
(朝鲜)衣冠制度,悉同乎中国,故曰诗书礼乐之邦、仁义之国也,而箕子始之,岂
不信哉?
——《东国通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鲜深文受化中的华特文点化影响。
二、古代朝鲜和日本文化——儒风华俗
(二)古代日本
1、创造性发展的日本民族文化
二、古代朝鲜和日本文化——儒风华俗
(一)古代朝鲜 1、公元前5世纪前后,朝鲜出现青铜器,后出现铁器 2、古代朝鲜的文化成就
类别 天文学 历史学
文字 音乐舞蹈
时间 7世纪 12世纪 15世纪 15世纪
成就 庆州瞻星台,东亚现存最古天文台 朝鲜现存最早的正史《三国史记》 《高丽史》仿照中国史书的编写体例 朝鲜世宗创制朝鲜文字“谚文” 源远流长,特色鲜明
(1)宗教:日本神道教
神道教,是日本的民族宗教,属于 泛灵多神信仰(精灵崇拜),视自然 界各种动植物为神祇,也赋予各代 日本天皇以神性。日本以“天照大 神”为太阳神,而天皇就是天照大 神的后裔,“万世一系”。
日本神社
日本天照大神——太阳女神
二、古代朝鲜和日本文化——儒风华俗
(二)古代日本 1、创造性发展的日本民族文化 (2)思想:武士道精神 12世纪以后,武士阶层兴起,神道融合佛教等逐渐形成。在日本历史上产 生重要影响。
三、美洲印第安文化——独立发展的特色文化 2、印第安文化成就及特征
(2)玛雅人——玛雅文字、玛雅历、玛雅数字
玛雅人的20进位法
三、美洲印第安文化——独立发展的特色文化 2、印第安文化成就及特征
(3)印加人——结绳记事、道路、医学、历法
三、美洲印第安文化——独立发展的特色文化 2、印第安文化成就及特征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共48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共48张ppt)

一 沿海拾贝
为什么文字至今不能被解读,现在仍然要研究?
印章 文字

玛雅 文字
印加 结绳
文字能丰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构 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文化整体。
二 海底探秘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如亚洲的黄河和长江流域、 印度河-恒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以 及东南亚等地区孕育了众多古老文明,彼此交相辉映、 相得益彰,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古代朝鲜——文字]
[佛教]
15世纪以前,朝鲜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以 汉字为书写工具。1443年朝鲜王朝世宗大王 组织以郑麟趾、申叔舟等一批优秀学者,参照 汉字创造了一种音标文字——谚文,称为"训 民正音"。于1446年公诸于世,一直使用到今 天。

活 在
” ,
古代印度宗教
宗教 婆罗 门教
佛教
建立时间
原因
BC1500 年左右
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 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国家,在 这些国家形成过程中,形成 婆罗门教
BC6世纪
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 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不满
主要教义
种姓制度
众生平等 忍耐顺从
印度教 4世纪
是随着印度封建社会形成, 崇拜三向神、直接宣扬世袭
育出了进一步的思想和制度。
——林太《印度通史》
你认为印度文化除了融合, 还有什么特点?
史诗、文学、建筑艺术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文化传 播东南亚地区。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同文明和文化只有在保 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以开明开放的态度相互包容、 和平相处,才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习近平
朝鲜
[
[
[
[

选修三第5课导学案

选修三第5课导学案

第5课凡尔赛体系的建立编写人:张伟莉审核人:伏开丽审批人:【学法指导】1、课前依据导学案的引领,认真读书,完成知识补全;并在书上勾划重点知识,标出疑难问题,从细微处牢牢把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

2、通过知识探究题突破重难点知识,提升活学活用的能力。

3、用联系实际的方法分析列强在和会上争夺与勾结的原因;解释《凡尔赛和约》关键条款的背后用意;分析评价《凡尔赛和约》背后的危机。

【学习目标】1、了解巴黎和会的三巨头;帝国主义国家参加巴黎和会的目的和在处置德国问题上的斗争。

2、掌握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及不稳定的表现。

3、了解中国在和会上的遭遇,使学生形成仇恨帝国主义的情感,激发学生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而努力学习的情感。

【学习重点】《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对凡尔赛体系不稳定性的分析和认识。

【学习难点】对《凡尔赛和约》的评价;对凡尔赛体系不稳定性的分析和认识。

【预习案】一、三巨头操纵的会议------巴黎和会(读教材21页完成)1、背景:①各国人民热切盼望签订一项真正的_______________②战胜国希望有一个和平的环境_____________,力图根据自己的利益重建____________。

③战败国:任人宰割2、召开:①时间:②地点:③代表:④目的:⑤操纵者:主宰和会的三个国家各自的意图:二、《凡尔赛和约》(读教材21-22页完成)签订:①时间:②地点:三、战胜者治下的和平——凡尔赛体系的建立(读教材23页完成)概念:什么是凡尔赛体系?【探究案】探究1、巴黎和会召开的实质是什么?探究2、从领土、殖民地、军备、赔款等方面找出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探究3、分析凡尔赛体系的历史作用?(经济和民族自觉原则方面)探究4、凡尔赛体系的脆弱性和局限性的具体表现?(凡尔赛体系下的矛盾)探究5、对凡尔赛和约的实质有什么认识?探究6、巴黎和会对中国山东问题的处理是怎样的,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检测案】1、在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对欧洲事务很少开口,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日本沉默的主要原因是A.认为没有资格介入欧洲事务B.无力与欧美列强争夺欧洲霸权C.日本代表不擅长外交D.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利2、1919年3月25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们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夺走,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三第5课学案.doc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三第5课学案.doc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___必修三第5课学案一考试大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二复习指导1、首先要明确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认清和理解人文精神起源、复兴、发展、成熟四个阶段及其所对应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次要把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与同时期西方政治、经济的发展历程结合起来,分析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推动作用;再次通过四个阶段中重要的典型人物或事件来理解人文主义的精神,特别是理解它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伟大意义。

2、重点是通过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明确人文精神的起源。

三重难点解析1、希腊先哲与人文主义的联系①希腊先哲思想蕴涵人文主义精神:古希腊的先哲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在他们的思想中蕴涵着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滥觞。

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文艺复兴提供价值标准定位;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为文艺复兴提供道德标准定位;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为文艺复兴提供科学思维方法定位。

②希腊先哲价值观对人文主义的影响:西方人文精神源自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他们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使得人们开始有了人文自觉,认识到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在价值观念方面,当时智者学派哲学家以及苏格拉底等人所阐发的观念是颇具影响力的,他们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可以用教育来塑造人的个性的发展。

这些观念对后世具有相当大的启迪。

2、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四典题解析例1、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解析:解答本题时应结合苏格拉底的生活时代即古雅典民主政治时期分析材料,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体现了狂放不羁的自由思想,“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指对当时民主政治的破坏,“对我的残害”显然指生存权利的破坏。

2020-2021学年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同步备课学案)

2020-2021学年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同步备课学案)

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课程标准】1.了解古代南亚、东亚和美洲的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认识古代南亚、东亚和美洲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作出的贡献。

【重点】古代印度文化、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美洲印第安文化的成就【难点】认识古代印度文化、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美洲印第安文化的特点及原因,理解文明的多样性【导学案】一、基础感知(一)古代印度文化1、佛教产生的原因?(创新P25成就第2条)2、印度最主要的宗教是?产生基础?3、印度的文学成就?反映的主要内容?艺术、数学成就是什么?4、印度文化的影响?(二)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1、公元前5世纪前后,朝鲜生产力进步的表现?2、7世纪,观测天象的地方?朝鲜半岛现存最早史书?3、中朝交流的表现?4、7世纪,日本形成制度?12世纪,日本武士道形成的原因?5、日本文化的主要成就(文学、建筑、艺术)6、日本文化的特点?特点表现是什么?(三)美洲印第安文化1、印第安文化形成的背景?代表文化有什么?2、印第安文化的主要成就(宗教、建筑、文字、历法、数学、医学、手工业)3、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对印第安文化的影响?(创新25“阅读教材.想一想”)二、【思·议·展】1、材料:孔雀帝国时代,保存了大量的以佛教为题材的精细的雕刻和优美的绘画。

壁画虽然大部分已经毁坏,但仅就所残存的部分来看,其高超的艺术是很令人惊讶的……在《吠陀》和佛经中都保存有不少医学知识。

在《长阿含经》中曾提到沙门、婆罗门用“鍼灸(即针灸)药石”疗治各种疾病。

材料一说明印度文化的什么特征?提示:佛教在印度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影响到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诸多方面。

2、材料:古代日本文化主要得益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从3世纪开始,中国的汉字和汉文、儒学、律令制度逐渐向日本传播,到唐代达到高峰,正是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奈良时代的日本出现了文化发展的高潮。

模仿唐朝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日本人还利用汉字创制了本国文字,但随着的文字的发展,日本文化逐渐摆脱对中国文化的简单模仿,由所谓的“唐风文化”转化为具有日本特点的所谓“国风文化’。

第5课 南亚、东亚和美洲的文化(教学设计)-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第5课 南亚、东亚和美洲的文化(教学设计)-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教学设计【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的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教材分析】《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是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主要讲授的内容是南亚颇具特色的古代印度文化,既受中华文化影响,又保留地域风情的东亚朝鲜和日本文化,以及因大洋阻隔而与欧亚大陆缺乏交流的美洲独立发展起来的印第安文化。

因此本课对学生全面了解“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这一主题起着重要作用。

本课共分为三个子目,即古代印度文化、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和美洲印第安文化。

其中,第一子目“古代印度文化”介绍了古印度的地理区域,国家形成过程中形成的种姓制度,介绍了印度存在的宗教。

古代印度在文学、佛教和数学方面的成就,及对东南亚国家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

第二子目“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首先介绍了朝鲜的历史发展时期及统一后的政权统治。

列举了朝鲜在科学和文艺方面的重要成就,叙述了中国文化对朝鲜的影响及双方文化的借鉴交流。

其次,介绍了日本文化,突出日本文化的神道和武士道,日本在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都有独特成就,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三子目“美洲印第安文化”介绍了15世纪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的印第安文化,与其他大陆几乎相互隔绝状态的美洲印第安人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文化。

从宗教崇拜、文字立法、建筑等方面展现了印第安人较高的古代文明成就。

【重点难点】重点: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成就;难点:世界不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互鉴性与共通性。

【教学目标】1.通过文献史料、图片史料的解读,在世界文化发展历程中去理解南亚、东亚与美洲文化的内涵(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2.通过情境-问题的设置与解答,理解南亚、东亚与美洲文化的特点与价值,认识其在促进人类文化发展方面的伟大作用及对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的参考价值。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能够体现南亚、东亚与美洲文化内涵的文献史料和图片史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导学案)
【基础扫描】
一、古代印度文化:古代印度文化的主要成就有哪些?简述其传播的情况。

(1)成就:
①思想:出现制度和教,严格规定社会等级制度;前6世纪,
教形成,提倡“众生平等”和忍耐顺从;4世纪时,教开始兴起,后发展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②文学:有《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两部史诗。

③艺术:佛塔、石柱、石窟都是艺术。

④数学:发明“数字”和进位计算法。

(2)传播:
①公元前后,开始传播到东南亚,对东南亚产生广泛影响。

②佛教文化、巴利文对东南亚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二、古代朝鲜文化(东亚):古代朝鲜文化的主要成就有哪些?简述中朝联系的情况。

(1)成就:
①科技和文艺:634年修建了台;12世纪完成《》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正史;13世纪开始使用活字印刷。

②创制了本民族文字“”。

音乐歌舞出名。

(2)中朝联系:
①教、教和学都从中国传入朝鲜,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②在朝鲜半岛长期使用,朝鲜乐舞传到中国中原地区。

三、古代日本文化(东亚):古代日本文化的主要成就有哪些?简述中日联系的情况。

(1)成就:
①思想:约9000年前,日本逐渐发展。

12世纪后,逐渐形成。

②文学:诗歌集《》和小说《》享誉世界文坛。

③建筑和艺术:法隆寺;大和绘和浮世绘;茶道。

(2)中日交往:9世纪形成了“文字”;中国的制度、儒学、佛教等影响了日本文化的发展。

四、美洲印第安文化:印第安人培育出的农作物有哪些?印第安文化的代表是哪几个?分别说出他们的主要文化成就。

后来,印第安文化急剧衰亡的原因是什么?
(1)农作物:印第安人培育出、、、南瓜、甘薯、辣椒、可可和烟草等农作物。

(2)三种代表文化及主要成就:文化、文化和文化。

①3—10世纪,玛雅文明达到高度繁荣:创造了文字,发明了
“历”,创造出进位法。

②12世纪后,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的文化走向繁荣。

●阿兹特克人:使用文字,制作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银首饰。

●印加人:建造庙,能使用,制定了历和历。

③宗教上,多神崇拜,都建造了金字塔。

玛雅人创拜神,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崇拜神。

(3)急剧衰亡:16世纪后,印第安文化急剧衰亡。

原因:开辟后,殖民者的入侵。

【重点聚焦】
1.历史概念:文化
2、典型史料:
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一个社会群体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群体;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

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链接高考】

【能力拓展】
1.古代美洲地区与亚欧大陆长期隔离,但印第安文明享誉中外,其中以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为代表,但是到了16世纪,三大印第安文明相继灭亡,造成这一结果的共同原因是()
A.内部人民起义 B.殖民者入侵C.内乱分裂 D.政治腐败
2.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7世纪末,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隋唐时期的科举制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在近代被介绍到了西方,对欧洲文官制度的确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材料表明( )
A.隋唐时期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B.隋唐科举制度对世界的影响非常深远C.隋唐时期中国的各个方面都领先于世界D.中国文明为世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3.阿兹特克历为大多数中美洲民族所习用,由一个365天的太阳年及一个260天的神圣年所组成;两个年度周期平行运转,产生一个52年的大周期。

阿兹特克祭司所掌管的繁缛的祭祀和庆典的周期,即以历法为据。

这表明( )
A.太阳神在国家中地位极其重要B.历法因其精确而为多数地区使用
C.历法与政治宗教生活密切相连D.阿兹特克历主要是用于祭祀活动
【自我归纳】
论述人类发展史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
参考答案
【自主核对】
一、(1)①种姓婆罗门佛印度③佛教。

④阿拉伯十
二、(1)①瞻星《三国史记》金属②“谚文”
(2)①佛道儒学②汉字
三、(1)①神道武士道②万叶集《源氏物语》(2假名
四、(1)玉米、马铃薯、西红柿(2)玛雅、阿兹特克印加。

①象形“玛雅历”20
②图画太阳麻醉剂太阳太阴③太阳(3)新航路西班牙
【重点聚焦】
1.文化(culture)简单来说就是地区人类的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

东西方的辞书或百科中有一个较为共同的解释和理解: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

2.一个地区和国家文化发展除自身文化的新陈代谢,还需与周边地区和国家文化不断交流,因此必须保持开放包容心态面对世界多元化的文化。

【链接高考】

【能力拓展】
1.B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大量涌入美洲进行殖民掠夺,对美洲文明带来了致命打击,故选B;三大印第安文明的相继灭亡是出于外因,ACD都是内因,排除。

2.D结合材料可知隋唐时期中国制度对日本和朝鲜产生深远影响,并影响到了近代欧洲的文官制度,这些都是中国文明对世界发展作出的贡献,故选D;材料中没有全面比较分析当时世界上各国家的发展情况,无法得出A、C这样的结论,排除;B只是反映了材料的一部分,不全面,排除。

故选D。

3.C据材料“阿兹特克历为大多数中美洲民族所习用,由一个365天的太阳年及一个260天的神圣年所组成……阿兹特克祭司所掌管的繁缛的祭祀和庆典的周期,即以历法为据”可
知,阿兹特克历法与当时宗教生活密切相连,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太阳神的地位,A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体现“历法因其精确而为多数地区使用”,B错误;据材料“阿兹特克历为大多数中美洲民族所习用……阿兹特克祭司所掌管的繁缛的祭祀和庆典的周期,即以历法为据”可知,阿兹特克历为大多数中美洲民族所习用,而不是专为祭祀活动运用,D 错误。

【自我归纳】
观点: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在相互交流中发展丰富。

分析:世界各国由于受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影响,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文明成果如东方的古代中国文明、西方的古希腊罗马文明等;各文明中心在吸取其他国家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如中国古代儒家吸收佛教教义而使儒学得到发展。

各国文明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对周边区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显示了较强的制度和文化优越性。

如古代中国文明对东亚地区的影响,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希腊文明对地中海地区特别是罗马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繁荣发展的各国早期文明,已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象征。

因此,应该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努力发掘本国古代文明的智慧为本国与世界的和平发展而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