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教育学习资料】2017_2018年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第2节旅游地点和

合集下载

2018年高中地理 第3章 旅游规划 3.1 旅游规划概述教案 湘教版选修3

2018年高中地理 第3章 旅游规划 3.1 旅游规划概述教案 湘教版选修3
知识点一
1.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2探 究活动: 请假期里参加过旅游的学生谈谈在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情况,以此引出国内消费对刺激消费,促进生产,经济发展的意义。
3.例题或练习
根据学生习题解答情况进行点拨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1.增加外汇收入
2.回笼货币,加速资金周转,
三、旅游规划的类型
教学反思
采用有益于学生接受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归纳,补充,总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提供就业机 会,
4.加速第三产业,改善区域产业结构,
5.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6.有利于社会稳定。
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加深学生的学习和记忆
知识点二
1.旅游规划的作用
2.探究活动:分析为什么要进行旅游规划?
3.例题或练习
根据学生习题 解答情况进行点拨
自主学习课本内容。
指定某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
旅游规划作用:
1 .对景区发展目标进行科学定位;
2.合理安排各种建设项目;
3.提升旅游区域的经济素质;
4.有利于景观资源的保护和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三
1.旅游规划的类型
讲解旅游发展规划的定义,规划对象,针对规划内容,可分为概念性规划、近期规划、中长期规划、重点旅游区域发展规划。
讲解旅游开发建设规划的定义,规划对 象,针对规划内容,可分为概念性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3.1旅游规划概述教案
一、教学目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2.了解旅游规划的作用及其类型 。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2017-2018版高中地理第3单元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第1节旅游资源评价 学案 鲁教版选修3

2017-2018版高中地理第3单元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第1节旅游资源评价 学案  鲁教版选修3

2017-2018版高中地理第3单元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第1节旅游资源评价学案鲁教版选修3第一节 旅游资源评价[学习目标] 1.了解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

2.理解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基本内容。

(重点)3.掌握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重难点)4.了解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1.评价的意义(1)了解旅游资源价值。

(2)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

(3)科学制定旅游开发规划。

(4)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旅游资源的价值(1)美学价值:包括自然美和人文美。

(2)科学价值。

(3)历史文化价值⎩⎨⎧ 历史考古价值文化艺术继承价值(4)经济价值。

些方面?【提示】自然、人文资源组合,资源要素的组合,景观的集聚程度等。

三、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定性评价定量评价概念评价者在对旅游地资源进行详细考察后,凭借经验和学识,对旅游地资源所做的总体印象式的结论性描述按照一定的标准,运用数学或其他方法对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条件进行量化评定优点评价结果直接可得,几乎不需要经过数学方法或计算与定性评价方法相比,定量评价方法更客观、准确。

它能较机的处理。

能从宏观上把握旅游地的特色好地克服定性评价的弱点,并且评价的结果多是具有可比性的数量值缺点缺少量化,主观色彩较浓厚,且随意性大计算繁琐3.旅游资源定性评价的基本方法有哪些?【提示】“六字标准”法和“三三六”评价法。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问题1问题2问题3问题4学生分组探究一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深化理解)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周庄是我国江南著名的古镇,位于苏州城东南38千米,著名画家吴冠中曾撰文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海外报刊则称周庄为“中国第一水乡”。

周庄有着近900年的历史,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周庄“镇为泽国,四面环水”,河流呈井字形从镇中穿过,“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小小的周庄共有十座400~800年历史的古桥,“小桥流水人家”是水乡的特色,在周庄几乎家家都有自家的码头。

2018年高中地理 第3章 旅游规划 3.3 旅游规划教案 湘教版选修3

2018年高中地理 第3章 旅游规划 3.3 旅游规划教案 湘教版选修3
止,丽江每年接待游客超过 400 万, 主要目标之一是要严格
蜂拥而至的游容严重破坏了丽江地 区的文化和生态平衡。丽江老城 10% 的户主(其中 80%居住在市中心)已迁 出老城,生活越来越不方便,租金和
保护旅游资源,协调经 济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 的关系。
开销也在增加。甚至连丽江的玉龙雪
山也在融化,当地人说这 是由于“游
习的主动性。
3
最新K12资料
学生活动 分析案例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
某大城市郊区,山峦起伏,林木
该旅游规划不成 兴趣
苍郁,水库明净,温泉遍布,尤其是 功,缺乏对旅游资源的
春季风景如画。山地带古宅成片, 科学分析与评估,未能
民 风淳朴,瓜果飘香,鱼虾满塘。为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吸引游客,当地的旅游区规划在中心 服务区兴建音乐喷泉、叠水假山、休 闲广场等景点,还增加了“西游记宫”
习能对某一区域进行规划。
3.3 旅游规划
一、旅游规划的目标
1.确保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
2.保护和营造旅游 资源的个性
3.加强法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二、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
1. 旅游吸引物和活动住宿设施
2.交通条件
3.其他旅游服务设施
4.其他基础设施
5.社会因素 2
三、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
,
4
, 采用有益于学生接受学习的6方式,让学生归纳,补充,总结,发挥学生学
如果超过环境承载量,
的案例加深 学生的学习 和记忆
最新K12资料
知识 点二
知识 点三
案例分析 1997 年云南丽江地区被联 就会对旅游区的资源和
合国列为世界遗产。古老的建筑、山 背景环境产生破坏,使 川美景、世界 文化遗产带来的名气,

高中地理第三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第一节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学案中图版选修3

高中地理第三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第一节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学案中图版选修3

第一节旅行景区的规划设计学习目标明目标、知要点认识旅行景区的基本构成因素及成为旅行者的基本条件。

理解旅行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掌握旅行景区规划设计的内容。

一、旅行景区的基本构成因素1.旅行规划与旅行景区的规划设计(1)旅行规划:是旅行发展的大纲和宏图,它经过旅行资源开发和景点建设来合剪发展旅行业,包含对住宿、餐饮、娱乐、交通、购物等设备的开发次序、发展规模与水平、空间布局等进行合理安排,以知足旅行者食、住、行、游、购、娱的多种需求。

(2)旅行景区的规划设计:是旅行规划的一部分,主假如为了促使景点旅行价值的合理开发,以及对景区进行综合利用和保护。

2.旅行景区的基本构成因素(1)景区的吸引物:是景区内标记性的赏析物,是旅行景区赖以生计的依赖对象,是景区经营和吸引旅行者的招牌,也是景区中最突出、最具特点的景点。

(2)旅行者①地位:在旅行景区的基本构成因素中,旅行者处于主体地位。

②基本条件:自由支配的收入、必定的空暇时间、适合出游的身体条件、必定的文化素质和旅行动机等。

(3)景区的服务业①含义:旅行景区的服务业就是旅行景区内供应的各样服务,主要包含交通、食宿、娱乐、通讯和购物等。

②特点:旅行服务的供应与花费经常处于同一时间段,所以,服务过程中的管理尤其重要。

(4)基本因素之间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二、旅行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1.突出景观特点:在旅行景区的规划设计中,必定要把突出景观特点放在首要地点,切忌模拟、剽窃。

2.自然美与人工美的一致:就是将人工建筑与旅行景区的地理环境融为一体,使旅行者能够感觉到风景和睦一致的境界,达到情形交融的成效。

3.保护生态均衡:旅行景区一旦开发,旅行者和建筑物就有可能损坏本来的生态系统,因此开发时要依据保护生态均衡的原则,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4.最正确综合效益:在开发赏析价值高、吸引力强、经济效益好的景点时,应注意充足发挥景点的利用率,并同其余行业联合起来,做到“一点”多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景点的综合使用价值。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第2节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课件中图版选修3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第2节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课件中图版选修3

[核心点击] 旅游活动成功与否,旅游线路设计是关键之一。旅游线路设计要符合以下 要求: 要求 具体内容 目的 使旅游线路和旅游活动内容更 加合理、可行
符合 考虑旅游者自身特点、经济条件等 经济 因素,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和食宿 状况 条件
选择 将沿途和旅游地不同性质的旅游景 缩短旅途中花费的时间, 降低旅 最佳 点串联成环形(或多边形)线路,尽 游费用,减少体力消耗,满足求 路径 可能避免行程的重复 新、求异的心理需求
教材整理 2
旅游安全及防范措施
阅读教材 P61~P65,完成下列问题:
旅游质量 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旅游业 ________ 可持续 发 1.旅游安全是衡量___________
展的重要因素。 2.事故原因: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 自然环境 和社会环境两大方面。
突发性 自然灾害。 (1)自然因素:各种自然灾害尤其是________ 战争 、恐怖主义、社会动乱、____________ 犯罪活动 、火灾及 (2)社会因素:包括______ 旅游设施 管理不当等。 ____________
报刊 、广播、______ 电视 、国际互联网、________ 旅行社 及亲朋好友等处都 图书、______
是获取旅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料与信息的渠道。
2.选择旅游线路
最少 的时间,花______ 最少 的费用,获 (1)选择旅游线路的基本出发点,是用______ 旅游体验 ,达到最满意的效果。 取最丰富的___________
阶 段 一
阶 段 三
第二节
阶 段 二
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
学 业 分 层 测 评
1.掌握在旅游活动中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重点) 2.理解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3.学会收集旅游信息,根据旅游资源状况,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 的旅游路线。(难点、重点)

2017-2018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三教学课件:4.1旅游景区的规划(21张)

2017-2018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三教学课件:4.1旅游景区的规划(21张)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
南阳一中 张春昌
课程标准:
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 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 进行规划设计。
注意: 旅游规划 旅游景区的规划 旅游景点的规划
旅游景区规划: (1)基础: (2)导向: (3)指导: (4)意义:
旅游景区规划的方法与步骤: (1)对旅游景区进行实地考察,收 集大量的有关资料; (2)对旅游景区开发的外部条件加 以调查和评估分析; (3)要对旅游景区的发展进行总体 定位,并根据总体定位对旅游六要 素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
【答案】 (1)雪山 湖泊 石林 傣族风情 (2)自然风光秀丽、人文风情 独特;资源种类多样;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 市场距离远;交通不便、通 达性差;地区接待能力小;环境容量有限 (3)线路短,建路成本低,但经过农 田,会占用耕地 线路长,会加大成本,但节约耕地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合作探讨] 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简言之,是指运用旅游景观学原理,对旅游区内的各 种景观要素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使旅游景观要素空间分布格局、形态与自然 环境中的各种生态过程和人类观瞻协调及和谐统一的一种综合规划方法。 探讨1: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课堂巩固:
河南焦作云台山奇峰秀岭,独具特色,也是宗 教、文化名山。下图为“云台山景区主要景点的 分布示意图”,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概括图中所示旅游景区主要景点的分布特点。 述其原因。(6分)
(1)请概括图中所示旅游景区主要景点的分布特点 。(4分)
图中所示旅游景区主要景点是沿河谷(河流、谷地、 交通线)分布。
(2)图中所示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受到游客好评。 请据图简述其原因。(6分)
根据图中图例可知,该景区服务设施齐全,能满足游 客在游览中的多种需要,同时服务设施沿交通线分布,服 务设施距景点较近,为游客游览提供方便。

高中地理 第3章 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章末分层突破 中图版选修3(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 第3章 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章末分层突破 中图版选修3(2021年整理)

2017-2018年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章末分层突破中图版选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年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章末分层突破中图版选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年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章末分层突破中图版选修3的全部内容。

第3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自我校对]①旅游者②维护生态平衡③景区形象④功能分区⑤突出主题⑥消除不安全因素1.近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

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图中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 196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

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解析】首先,通过图中经纬度和湖面的高程(3 196米)确定旅游地为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青海湖;其次,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旅游者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气压低、多大风等自然特征,决定了旅游者必须带足相应的生活用品。

【答案】海拔较高(3 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气压偏低,水的沸点低,需带高压锅等;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备防寒衣物;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帐篷等。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章末知识整合3课件中图版选修3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章末知识整合3课件中图版选修3
复习课件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章末知识整合3课件中图版 选修3
2021/4/17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章末知识整 合3课件中图版选修3
第三章 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网络构建
对应学生用书P31
高考对接
对应学生用书P31
(2013·天津高考)(节选)观景时,导游要求 游客站在观景台上,除了方便观景,还有什么原因?
2021/4/17
高中地理第3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
19
动设计章末知识整合3课件中图版选修3
结束 语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考试加油。
【解析】 本题考查出游前的准备工作,对旅游目的地认知 了解的途径。
【答案】 网络 旅行社(或导游手册、亲朋好友等)
(2012·北京高考)下图为温带某景区导游图。 读图,回答下题。
在景区服务设施中,依次布局游客中心、加油站、
餐厅、巡防站的合理方案是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们休 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对 哦~
【答案】 (1)平遥古城 云冈石窟 五台山 (2)路线1:由壶口瀑布——临汾——旅游区A(平遥古城、 太原等)——忻州——旅游区B(五台山)——旅游区C(恒山等)— —旅游区D(大同、云冈石窟等)——出口2。 路线2:由风陵渡——运城——临汾——旅游区A(平遥古 城 、 太 原 等 )—— 旅 游 区 D( 大 同 、 云 冈 石 窟 等 )—— 旅 游 区 C(恒山等)——旅游区B(五台山)——出口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
1.掌握在旅游活动中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重点)
2.理解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3.学会收集旅游信息,根据旅游资源状况,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

(难点、重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查找、收集旅游资料与信息选择旅游线路
阅读教材P58~P60,完成下列问题:
1.查找、收集旅游资料与信息
图书、报刊、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旅行社及亲朋好友等处都是获取旅游资料与信息的渠道。

2.选择旅游线路
(1)选择旅游线路的基本出发点,是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费用,获取最丰富的旅游体验,达到最满意的效果。

(2)线路选择
①根据经济收入,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和食宿条件。

②尽可能多地将不同性质的旅游景区串联成环形(或多边形)线路,避免行程的重复。

③合理安排时间和活动内容。

④突出主题。

一条成功的旅游线路必须有特色、有主题。

正误判断:
(1)收集旅游信息应找旅行社,互联网提供的不准确。

( )
(2)影响旅游地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人收入。

( )
(3)一条成功的旅游线路必须是欣赏的景点多。

( )
(4)旅游交通方式的选择是越快越好。

( )
【提示】(1)×旅行社、互联网都是获取旅游信息的途径。

(2)×影响旅游地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旅游者的兴趣和爱好。

(3)×一条成功的旅游线路必须有特色。

(4)×要根据经济收入,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

教材整理2 旅游安全及防范措施
阅读教材P61~P65,完成下列问题:
1.旅游安全是衡量旅游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事故原因:主要来源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方面。

(1)自然因素:各种自然灾害尤其是突发性自然灾害。

(2)社会因素:包括战争、恐怖主义、社会动乱、犯罪活动、火灾及旅游设施管理不当等。

3.措施
(1)增强安全意识。

(2)消除不安全因素。

(3)控制不安全行为。

(4)加强救援,在发生意外事故时为旅游者提供紧急救护和援助。

正误判断:
(1)旅游安全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享有人身和财产不受外来因素侵犯的权利。

( )
(2)旅游安全仅影响旅游者。

( )
(3)战争是影响旅游安全的最大因素。

( )
(4)自然灾害不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 )
【提示】(1)√旅游安全就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享有的人身和财产不受外来因素侵犯的权利。

(2)×旅游安全不仅影响旅游者,而且影响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

(3)×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交通事故是影响旅游安全的最大因素之一。

(4)×自然灾害不仅威胁旅游者的安全,而且也对旅游业产生极大的危害。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合作探讨]
南京的盛夏,酷暑难当。

李老师打算偕夫人外出避暑疗养,亲朋好友建议的旅游地点有三处可供选择:大连、庐山和昆明。

探讨1:如果李老师想乘船旅游且顺便到北京看看女儿,去哪一处比较合适? 【提示】 去大连。

在南京坐轮船沿长江到东海,沿海北上可到大连。

旅行后可乘火车到北京。

探讨2:如果李老师夫妇经济上不太富裕、且时间又比较紧,去哪一处比较合适? 【提示】 去庐山,庐山较近。

从时间和经济上考虑,庐山较合适。

[核心点击]
旅游活动成功与否,旅游线路设计是关键之一。

旅游线路设计要符合以下要求:
1.家住上海的王小华利用暑假期间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游览线路如图所示。

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游览线路与景观组合不正确的是( )
A.登泰山,游漓江——甲
B.游三峡,看都江堰——乙
C.住窑洞,进莫高窟——丙
D.看龙门石窟,赏中国“不夜村”——丁
(2)四条游览线路终点,暑假期间气温最低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第(1)题,甲路线不经过泰山。

第(2)题,乙路线通往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答案】(1)A (2)B
[合作探讨
南宋周密《观潮》是这样描写江潮的“浙江之潮,天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豪雄。

”要是大潮地段,潮水每平方米有七吨多的冲击力,几千公斤重的护坡巨石常被卷走,可谓“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以身试潮是不堪一击的,但是最根本的问题是人本身,是人没有科学常识,以及自己的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

探讨1:钱塘江大潮卷人事件主要受哪个因素影响?
【提示】水文因素。

探讨2: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欣赏钱塘江大潮应怎么做?
【提示】选择合适的位置。

探讨3:当地管理者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卷人事件的发生?
【提示】划定禁止进入游玩的区域;树立宣传牌,向游客宣传观赏钱塘江大潮的注意事项及钱塘江大潮可能产生的危害;大潮来时及时提醒游客等。

[核心点击]
1.造成旅游活动不安全的原因
自我防范是确保旅游安全的关键。

包括旅游前及旅游过程中的工作。

2.读图,完成(1)~(2)题。

布达拉宫梅里雪山
(1)2016年夏季,云南的李老师随团到西藏旅游,带团导游多次提到“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这是为了 ( )
A.充实导游词
B.强化观景的原则
C.加强对旅游者的安全意识教育
D.路边景色不美
(2)高中毕业的赵前方同学打算利用暑假到香格里拉独自登梅里雪山探险,行前他最应该准备的物品是 ( )
A.防晒霜B.防寒服
C.雨伞D.防蚊虫药品
【解析】第(1)题,在所有的旅游活动中,危险因素无处不在,无时不存,因此应加强对旅游者的安全意识教育。

第(2)题,雪山温度较低,故行前首先应准备好防寒服。

【答案】(1)C (2)B
[课堂·小结]
对点训练1 旅游线路的选择
下图是旅游公司为家住武汉的王先生一家国庆“自驾游”而提供的两条旅游线路。

请你结合图与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下列旅游公司设计旅游线路时所依据的原则,错误的是( )
A.适应市场需求,最大限度满足旅游者的需要
B.突出特色,形成有别于其他线路的鲜明主题
C.注意游客的安全因素
D.经济实惠,降低旅游者的花费
2.关于图中两条旅游线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线路①更有游览价值,因为线路①多优美的自然景观
B.线路②更有游览价值,因为线路②的旅游资源更丰富,游览价值更高
C.线路①更有游览价值,因为线路①交通便利
D.线路②更有游览价值,因为线路②主要是西部,花费少,费用低
【解析】第1题,经济实惠,降低旅游者的花费并不是旅游公司设计旅游线路必须依据的原则。

第2题,线路②更有游览价值,因为其旅游资源更丰富,游览价值更高;旅游资源间线路近,集群状况更好;地域组合更好。

而线路①旅游资源大多雷同。

【答案】 1.D 2.B
对点训练2 旅游安全及防范措施
加强旅游防范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可有效减少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旅游者自身行为的叙述,与增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无关的是( ) A.随意扔弃烟头
B.干旱季节野炊
C.野外烧烤引发的山林火灾
D.自助旅游,而不随团旅游
4.搞好旅游安全工作需要旅游经营管理者的努力,以下做法不属于旅游管理者所做的旅游安全防范工作是( )
A.设置旅游警示牌和旅游安全保护设施
B.建立旅游安全联动设施
C.完善救援机制
D.旅游者自带生活用品,避免上当受骗
【解析】第3题,旅游者无意识的行为,也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例如随意扔弃烟头、干旱季节的野炊、野外烧烤引发的山林火灾等。

第4题,旅游者自带生活用品,避免上当受骗,不属于旅游管理者所做的旅游安全防范工作。

【答案】 3.D 4.D
我还有这些不足:
(1)
(2)
我的课下提升方案: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