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地下地质构造的特点

济南地下地质构造的特点
济南地下地质构造的特点

济南地下地质构造的特点

坐落在渤海以西的陆地,济南本身处于一个直径大约150公里的隐形盆地中心区,正圆形盆地中心区构造通常有大面积的花岗岩山根,这奠定了她地质稳定性偏高的基础。

而在其最靠近渤海海岸的东面,有一个小型盆地,缓冲着来自海洋气流对其岩层的正面冲击。

济南构造的活动性。

济南的中心区构造虽然比较稳定,但她有较大的裂带穿越,同时还被两个中等盆地的环边区裂带穿越中心区局部地区,它们在济南几乎挤在一起,削减济南中心构造地盆,形成了一个对冲的关系。

它们,一个是以临沂为中心,另一个是以石家庄为中心的盆地。

这两个盆地对济南来说,有利也有弊。

利者,它们可破坏穿越济南及其附近的有关较大裂带构造,缓冲其对济南的直接冲击。它们本身的裂带规模不大,不会对济南造成震级 6 级以上活动性的隐患。

弊者,任何一条裂带一有“风吹草动”就会传输流体影响济南,甚至可以在对冲部位交换这些影响。如果同时发生影响,还可以形成“共振”。

因此,济南难免常常被其扰动,在地质和气象方面都会有所反应。

总体来看,济南的构造具有震级 6级以下活动性基础。是一个适宜建设中等以上规模城市的地方。

但在具体布局城市基础建设项目的时候,最好能够规避一些具有隐型裂带的地方,和裂带流体进出口等敏感区域。

此外,其东南面郊区存在一些活动性比较高的岩层,它们是来自临沂盆地中心区的冲击波,在该盆地构造形成时、或大地震时冲击形成的。这一带如果规划和活动不当的话,比如,村庄不可以设置在岩层翻卷的山脚哦。这比较容易导致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如有这样的情况,就要排查迁移啦!

济南岩层多为灰岩,这种岩石的特点是竖直多裂隙,而水平透水性差,加之济南地势南高北低,地下水流向由南向北。

南部山区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后,流向市区,市区趵突泉、五龙潭、黑虎泉等全群处多裂隙,由于地下水位差,便会形成泉水。

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理论与济南古城区实践的启示(一)

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理论与济南古城区实践的启示(一) 摘要:历史文化名城是祖先赐予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华夏古老城市文明的生动见证。在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化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化,是一个十分紧迫而又现实的问题。论文以济南市为例,通过阐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济南经济发展的非矛盾关系,借鉴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例,运用国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前沿的理论、原则及科学的保护方法,探讨对济南历史又化名城的保护及其合理利用。 关键词:历史文化;经验教训;保护与发展 济南自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近20年,我们一直在探索着一条适合泉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道路来。随着济南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出现了诸如有传统特色的城市文化与特色风貌在逐步消失;历史文化遗产及周围环境遭到建设性破坏;基础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缺乏等问题。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如何处理好社会和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已迫在眉睫。1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济南社会、经济发展关系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就是促进城市全面发展。王景慧先生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弘扬》中非常精辟阐明:“城市是有生命的有机体,有上千上万人在那里生活和工作。城市

的经济要发展,设施要改善,生活水平要提高,要实现现代化,不能把历史文化名城当成博物馆使之凝固起来。所以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既要使城市的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又要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善居民的工作生活环境”。 我们既然承认城市是一个“有机整体”,那么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揭示了“适者生存”的道理,任何有机生物必须适应生存环境向前进化,而且有机生物进化不可能抛弃原有基础,而是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而逐步进化,有机生物的进化既要适应环境、也不可能超越环境,城市作为有机整体,其发展如同有机生物进化一样,既不抛弃原有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基础,进行有机的新陈代谢,又得适宜地持续发展。而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的载体。 济南的发展既应该是对历史有机的继承和延续,更应该是适应现代趋势对旧城市的更新和完善,一句话既要继承和延续济南历史的文脉,又要按现代化的要求适宜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肯定说“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隔裂历史的突变对历史是一种伤害,对未来也是一种损失”。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国内外的经验已经表明,越是现代化的城市越重视保护其历史文脉,越是历史文脉深的城市越有魅力,因此,保护好济南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好现代济南人的生活质量,就是保护好促进城市发展的一种特殊资源。 济南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从开始只是简单的维护不利用或者

《建筑构造》基础与地下室(练习题答案)

基础与地下室 一、填空题:32分,每空2分 1、地基按是否需要处理可分为与两大类。 天然地基、人工地基 2、建筑物的荷载在地基中向下传递时,地基应力与应变逐渐递减至忽略不计,据此可将地基分为层与层两个层次。 持力层、下卧层 3、基础埋深是指垂直距离。 室外地面标高至基础底面标高之间 4、基础按所用材料和受力特点可分为和两大类。 刚性基础、柔性基础 5、当埋深变化时,刚性基础底宽的增加要受到的限制。 刚性角 6、基础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与联合基础三大类、其中常见的联合基础形式有 7、地下室防潮包括防潮和防潮两个方面以使整个地下室防潮层连成整体,形成整体防潮。 水平、垂直 9、地下室柔性防水构造可分为与两种做法。 外防水、内防水 二、单选题:18分,每题2分。CABBD AABB 1. 地基是:()A、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B、建筑物的下层结构 C、是承受由基础下传荷载的土层 D、建筑物的一部分 2. 埋深大于5米的基础称为() A、深基础 B、浅基础 C、不埋基础 D、刚性基础 3. 当地下水位很高,基础不能埋在地下水位以上时,为减少和避免地下水的浮力和影响,应将基础底面埋至()位置 A、最高水位200 mm以下 B、最低水位200 mm以下 C、最高水位500 mm以下 D、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 4. 砖基础采用台阶式、逐级向下放大的做法,一般按每2皮砖挑出()来砌筑 A、1/2砖 B、1/4砖 C、3/4砖 D、1皮砖 5. 刚性基础的受力特点是() A、抗拉强度大,抗压强度小 B、抗拉、抗压强度均大 C、抗剪强度大 D、抗压强度大、抗拉强度小 6.下列基础中属柔性基础的是( A ) A、钢筋混凝土基础 B、毛石基础 C、砖基础 D、素混凝土基础 7.当建筑物上层荷载较大,而地基又较弱时,最适宜的基础形式为( )

地下室防水构造图集

地下室防水构造图集 (卷材防水、涂料防水)内容介绍 1、疏水构造: 防水层和地下结构施工之前,地下水位需事先降至施工面以下不少于 500mm处,并持续至后浇带施工完毕。软土地基上的结构,低于基础底板的坑槽,其垫层下宜设厚度为300~400mm,以砾石粗砂构成的疏水排水层,各疏水排水层以疏水排水通道连接,并引至降水点;排水通道排水坡度为 0."5%~1%,地下室周边设置排水明渠,渠宽400~500mm,渠宽低于疏水层底不小于300mm。 2、结构自防水: 地下室结构层应选用自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小于S8,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裂缝宽度≤ 0."2控制;钢筋迎水面保护层厚度≥ 50。" 3、刚性防水层: 刚性防水层设计关键控制刚性材料的开裂问题。除通过掺入密实性防水砂浆(如: LB-7氯丁胶乳水泥砂浆、LB-21环氧乳液水泥砂浆)外,还可根据混凝土及水泥砂浆特性,加入各种抗裂、堵漏型外掺料,克服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开裂以及多孔透气的渗漏根源。例如: 聚丙烯单丝纤维、萘系减水剂、膨胀剂等。 4、涂料防水层:

地下室防水工程不宜选用水乳型防水涂料,宜选用反应固化型涂料。而且,考虑人员长期停留或人员经常活动的要求,应选用无毒无害的防水涂(如: LB-2沥青聚氨酯涂膜橡胶,LB-20SBS单组份防水涂料)。 5、卷材防水层: 卷材防水层总体上比涂料防水层强度高且较耐老化。 但必须考虑卷材多道搭接,收口密封处理。故本设计有专业提出防水卷材的搭接方法。…… 排结合构造图基坑(或桩承台)、疏排水通管道断面图 地下室深基坑抽、排水预埋井构造大样 地下室外防外涂防水构造图 地下室外防外涂防水构造图(I级设防) 地下室外防内贴防水构造图(I级设防) 外防外贴(涂)法地下室顶板与壁板转角位防水构造 外防内贴(涂)法顶板与壁板转角位搭接防水大样

《建筑构造》基础与地下室(练习题答案)

基础与地下室 一、填空题: 1、地基按是否需要处理可分为与两大类。 天然地基、人工地基 2、建筑物的荷载在地基中向下传递时,地基应力与应变逐渐递减至忽略不计,据此可将地基分为层与层两个层次。 持力层、下卧层 3、基础埋深是指垂直距离。 室外地面标高至基础底面标高之间 4、基础按所用材料和受力特点可分为和两大类。 刚性基础、柔性基础 5、当埋深变化时,刚性基础底宽的增加要受到的限制。 刚性角 6、基础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与联合基础三大类、其中常见的联合基础形 基础、基础等。 7、地下室防潮包括防潮和防潮两个方面以使整个地下室防潮层连成整体,形成整体防潮。 水平、垂直 9、地下室柔性防水构造可分为与两种做法。 外防水、内防水 二、单选题: ( C )1. 地基是: A、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 B、建筑物的下层结构 C、是承受由基础传下荷载的土层 D、建筑物的一部分 (A)2. 埋深大于5米的基础称为 A、深基础 B、浅基础 C、不埋基础 D、刚性基础 ( B )3. 当地下水位很高,基础不能埋在地下水位以上时,为减少和避免地下水的浮力和影响,应将基础底面埋至什么位置 A、最高水位200 mm以下 B、最低水位200 mm以下 C、最高水位500 mm以下 D、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 ( C )4. 一般情况下,对埋置在粉砂、粉土和黏性土中的基础,基础底面应埋置在冰冻线 ( B )5. 砖基础采用台阶式、逐级向下放大的做法,一般按每2皮砖挑出多少来砌筑 A、1/2砖 B、1/4砖 C、3/4砖 D、1皮砖 ( D )6. 刚性基础的受力特点是 A、抗拉强度大,抗压强度小 B、抗拉、抗压强度均大 C、抗剪强度大 D、抗压强度大、抗拉强度小 ( B )7. 钢筋混凝土柔性基础中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混凝土强度不低于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

地铁站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 地下连续墙的主要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 图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 一.导墙测量放样 根据工程测量控制桩点,准确测量出地下连续墙的轴线和导墙样线并及时设置可靠牢固的施工控制桩点。 (1)高程测量 在围挡脚内侧布设一条闭合水准线,并与已知高程基准点联测,计划在地墙施工区域设2处高程点,以方便施工。设置的位置应选择在不易受外界影响的区域,并用红油漆作出醒目标志。 定期对连续墙上与导墙上的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核。 (2)平面测量控制

根据图纸要求,放线时根据上级单位提供的现场坐标控制点,以设计图纸坐标为依据,进行测量放线并经建设单位、监理复测验收合格后,才能开始导墙施工。地下墙导线测量网应闭合。定期对现场设置的固定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二.导墙施工 (1)导墙基槽开挖 1)导墙基槽深度约~,土质为回填土,可采用垂直开挖。为防止导墙基槽开挖时损坏不明地下管线,首先采用人工进行探槽开挖,确认无地下管线后,再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清底、夯填、整平。 2)遇有地下管线时,在对地下管线采取保护措施后,进行开挖,在管线外侧范围内采用人工进行开挖. 3)导墙分段施工,分段长度根据模板长度和规范要求,一般控制在30~60m,本工程分段长度控制在50m以内。 4)导墙开挖前根据测量放样成果、地下连续墙外放100mm,实地放样出导墙的开挖宽度,并洒出白灰线。 5)为及时排除坑底积水,在两端设置积水井,在一定距离设置集水坑,用抽水泵外排。 (2)墙体施工 1)导墙沟槽开挖后立即将导墙中心线引至沟槽中,验槽后,根据技术要求及时浇筑一层15cm厚C15的混凝土垫层,以此作为施工时的底模。 2)底模施工结束后安装及绑扎导墙钢筋,钢筋施工结束经“三检”合格后,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报监理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导墙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模板加固采用钢管支撑加固,上部支撑的间距不大于2米,下部支撑的间距不大于1米,模板将加固牢固,严防跑模,并保证轴线和净空的准确,砼浇注前先检查模板的垂直度和中线以及净距是否符合要求,经“三检”合格后报监理通过方可进行砼浇注。 4)砼浇注采用商品砼,溜槽入模,砼浇注时两边对称分层交替进行,严防跑模。如发生跑模,立即停止砼的浇注,重新加固模板,并纠正到设计位置后,再继续进行浇注。浇注过程中,按照规范做抗压试块和做坍落度实验,以检验混凝土质量。 5)砼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间距为左右,防止振捣不均,同时也

地下车库的结构设计

地下车库的结构设计 在普通地下车库设计中,合理选取结构类型和符合实际的计算模型是合理设计和准确计算的前提;合理设计地基基础是结构安全经济的重要指标;防渗漏防开裂技术则是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的重要措施。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了探讨,供结构设计者参考。 【关键词】地下车库;独立柱基; 防水板;裂缝控制 1. 前言 目前,城市建设特别是住宅小区的建设中,地下车库越来越多,在地下车库设计中,如何使结构设计更科学、合理,如何采用新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2. 结构布置与计算 2.1 柱网、梁板体系的合理布局。 目前,车库顶板常用的结构型式有无梁楼盖,无粘结预应力无梁楼盖、双向密肋及预应力双向密肋楼盖、主次梁楼盖等。当为方形柱网或接近方形柱网时,可采用前四种楼盖,各种楼盖的经济跨度如下:普通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为4.5m~7.2m;无粘结预应力无梁楼盖为7.2m~10.5m;普通双向密肋楼盖为9m~12m;预应力双向密肋楼盖为12m~21m。当为矩形柱网时,以短跨为主梁,长跨为次梁,且短跨与长跨比小于0.75比较经济,一般常用的主次梁跨度比为0.65~0.70,这样主次梁截面高度能协调一致,做到梁底平齐,从而能保证楼盖得结构高度最小。注意这里所说的双向密肋不是指与柱连接的都是大截面尺寸的“框架梁”开间内为井字梁的传统的结构型式,而是将柱顶网格填实成与梁同高的实心板,这样柱上实心板带承担大部分荷载,并直接将荷载传给柱子,而且实心板能有效地加大这些梁的刚度。另外能提供更大的空间高度和最大限度的减小板厚。 2.2 挡土墙的设计与计算。 地下车库的外墙应按挡土墙进行设计。挡土墙的内力与侧向土压力、水压力、垂直荷载以及边界条件有关。当垂直荷载较大时,垂直荷载作用引起的挡土墙内力将占很大比重,垂直荷载不可忽略,不能只考虑水平荷载,这时如要取得较精确的内力,应取封闭刚架结构模型来分析。当垂直荷载较小时,可以根据边界条件作简化计算,支承条件应按相对刚度比而定。有的工程外墙配筋计算中,凡外墙带扶壁柱的,不区别扶壁柱尺寸大小,一律按双向板计算配筋,而扶壁柱按地下室结构整体电算分析结果配筋,又未按外墙双向板传递荷载验算扶壁柱配筋。按外墙与扶壁柱变形协调的原理,其外墙竖向受力筋配筋不足、扶壁柱配筋偏少、而外墙的水平分布筋则偏于保守。只有垂直于外墙方向有钢筋混凝土内隔墙相连的外墙板块或外墙扶壁柱截面尺寸较大时,外墙板块按双向板计算配筋外,其余的外墙宜按竖向单向板计算配筋为妥。挡土墙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

2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 2.1 工艺流程(见图 1) 2.2 导墙施工 2.2.1 导墙的结构形式 导墙可以由以下几种材料做成: (1)木材。厚5cm的木板和10cm×10cm方木,深度1.7~2.0m。 (2)砖。75号砂浆砌100号砖,常与混凝土做成混合结构。 (3)钢筋混凝土和混凝土,深度1.0~1.5m。 (4)钢板。 (5)型钢。 (6)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 (7)水泥土。

导墙的位置、尺寸准确与否直接决定地下连续墙的平面位置和墙体尺寸能否满足设计要求。导墙间距应为设计墙厚加余量(4~6cm),允许偏差±5mm,轴线偏差±10mm,一般墙面倾斜度应大于1/500。到强的顶部应平整,以便架设钻机机架轨道,并作为钢筋笼、混凝土导管、结构管等得支撑面。导墙后的填土必须分层回填密实,以免被泥浆掏刷后发生孔壁坍塌。常见的导墙结构形式见图2。 2.2.2 导墙施工方法 (1)导墙是保证连续墙精度的首要条件,因此,在施工放线前做好技术交底,严格复合,保证定位放线准确。 (2)导墙施作时放宽40~60mm(沿中轴线向两侧,每边放宽20~30mm),是为了保证抓斗钻头及钢筋网片、锁扣管进出较为顺利。 (3)为保证连续墙既满足设计精度又不侵入车站建筑界限,同时保证内衬墙结构厚度,在放线时将连续墙中轴线向外多放120~130mm(一般连续墙内侧轮廓放宽100mm)。 (4)导墙垂直度控制在±7.5mm内,导墙内墙垂直度控制在±3mm内,导墙顶面平行,全长范围内高差控制在±5mm内,导墙轴向误差控制在±10mm之内。 (5)导墙上口高出地面100mm,以防垃圾和雨水冲入导槽内污染或者稀释泥浆。

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解析

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自1986年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济南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名城保护工作也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为了对济南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更为有效地和具有针对性的保护,2014年9月,济南市规划局委托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1.总则 1.1 规划目标 为保护济南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民族与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处理好城市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名城及其历史文化遗存,特编制本规划。 1.2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整个济南市市域范围,面积约8177平方公里。 2.价值特色 (1)济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因泉而生、泉城共生的城市,具有独特的泉水文化,是古城冷泉利用体系的典范。 (2)济南名城山、泉、湖、河、城一体,古城与商埠区东西并举,格局独具特色。 (3)济南是中国近代首批自开埠城市之一,丰富的近代遗产是济南近现代城市发展的缩影,是中国近现代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 (4)济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龙山文化、儒释道文化、名士文化、红色文化特色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 3.目标原则 3.1指导思想 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改善环境、有效管理的指导思想。

3.2规划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保护遗产本体及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利用的可持续性的原则。 3.3保护目标 (1)保护济南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及其历史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 (2)保护和延续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总体格局和风貌,保持济南山、泉、湖、河、城一体的风貌特色; (3)继承和弘扬民族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与泉水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4)统筹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5)面向城乡治理,促进保护规划措施与要求的切实落地,使名城保护规划作为公共政策可管可控; (6)将济南建设成为“山河秀美、泉溪间流,山、泉、湖、河、城一体共融”的特色泉城。 4.保护框架 4.1保护层次 本规划依据历史文化名城价值与特色,确定历史城区及其周边环境,历史文化街区及传统风貌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及优秀工业遗存三个保护层次,同时,增补市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优秀传统文化两个层次,并将济南名泉文化景观作为专项保护层次纳入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框架之中。 4.2保护内容 (1)市域层次:保护市域范围内的山体、水体、风景名胜区、文化遗产廊道、文化遗产聚集区和历史村镇等文化遗产; (2)历史城区及其周边环境层次:保护历史城区的格局、肌理、风貌、历史街巷、历史环境要素,保护历史城区周边与名城价值特色相关的15条河流、2处湖泊及众多看山视廊; (3)历史文化街区及传统风貌区层次:保护将军庙、芙蓉街——百花洲、山东大学西校区(原齐鲁大学)3处历史文化街区,商埠区一园十二坊传统风貌区; (4)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保护、优秀工业遗存层次:保护市域范围内21处全国重

地下室结构设计难点分析

地下室结构设计难点分析 地下室工程涉及的专业极为复杂,在建筑的地下室结构设计时,需综合考虑防火、使用功能、人防要求、设备用房及管道、坑道、排水、通风、采光等各专业的配合。对于具有大底盘地下室的高层建筑群体而言,塔楼部分一般在使用阶段不会存在抗浮问题,但裙房及纯地下室部分经常会有抗浮不满足要求的问题。而且由于实际地下室抗浮设计中往往只考虑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施工过程和洪水期重视不足,因而也会造成施工过程中由于抗浮不够而出现局部破坏,加上地下室防水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设计、施工、材料选择等诸多方面因素,因此造成了地下室结构设计难点繁多,一般包括结构平面设计、抗震设计、地下室抗浮、抗渗设计、外墙结构设计。 1、结构平面设计 在高层建筑的地下室结构设计时,需综合考虑防火、使用功能、人防要求、设备用房及管道、坑道、排水、通风、采光等各专业的配合。例如地下室的长度超过设计规定长度时,需要与结构专业配合,确定是否设置变形缝,通常应尽可能少设或不设变形缝,因为设置变形缝会使得变形缝处的防水处理变得复杂。设计人员可以通过设置后浇带和合理使用混凝外加剂或地上设缝、地下不设缝等方式,达到不设缝的目的。若地下室过长依靠设置后浇带的方法难以解决,设计人员应合理地调整平面将地下室分割成几个小地下室,中间用较窄的通道相连,以满足使用及管道相连的要求,而将变形缝设置在通道处,这样可以使接缝较少且处于受力较小处,便于补救。在结构设计时应

合理地设置采光通风井,若高层建筑采光通风井位置设计不当,例如在侧壁外作附加通长采光井,而采光井外壁又不能与地下室顶板整体连接,会造成地下室保证结构稳定功能的丧失,不能有效地将上部的地震及风力作用传至侧壁及地面,不能满足高层建筑的埋深要求。 2、外墙结构设计 2.1、基础设计 在进行地下室基础设计之前一定要做好工程地质的勘查工作,基础设计可以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为了能够满足沉降的要求,要加强岩层的承载能力,所以基于这一个要求,持力层应该要采用强风化岩和中风化岩层。 2.2、顶板设计 (1)如果有的地下室顶板有设置园林景观的,覆土的厚度一定要建立在充分考虑设备管线高度和保护土层的基础上,经过全面的考虑才对顶板上园林景观覆土厚度和部分室内的覆土。 (2)主楼室内个别地下室顶板的承载力应该在施工阶段进行验算,所以在楼板荷载力计算的时候应该要充分考虑施工荷载,适宜制定为5kN/m2。 (3)具体的地下室顶板园林景观荷载条件除了覆土的重量,还需要结合道路和部分附属设施产生的荷载。 (4)另外有的地下室首层是人防地下室,针对这一个特点,人防的地下室还要额外考虑爆动荷载的因素,人防地下室的爆动荷载比

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摘要: 济南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历程,济南以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和罕见的自然景观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独具特色,保护这些遗产是当代人的历史责任。 关键词:济南历史文化名城遗产泉城特色古城区商埠区 序言 济南自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已历时19年了。19年来,济南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和精心呵护这块由历代先人为济南所创造的荣誉丰碑,始终把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作为济南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来认识和思考,并为此而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实践。根据市政府的布署,结合正在进行的《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的修编工作,编制了《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专题研究》。本规划专题研究内容将纳入《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成为总体规划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专项规划》的编制依据。 1.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特征 1.1悠久的建城历史 从龙山文化古城遗址算起,济南的建城史已逾4600年。汉初,因此地处古济水之南岸,始名“济南”。隋唐时期,政区多变,济南曾为州为郡。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升为济南府,辖历城等五县,为府治之始。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置山东行省,治所设历城。从此,济南作为全省政治中心,至今无变。1904年在古城西开辟商埠。随着经济发展,城市规模逐渐扩大。以省府东、西街为古城中心和以大观园商场为商埠中心的双中心城市格局逐步形成。 1.2独特的城市地理形态 济南南依泰山,北临黄河,总揽齐鲁,地处鲁中低山丘陵与华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山湖遥遥相望。济南古城区基本上位于千佛山、华山、鹊山三者所形成的大三角形平面构图布局中间,黄河、小清河横亘在城区北部,泉水巧妙地穿插在城市中间,大明湖汇集泉水,经东西泺河流入小清河。运用我国古代堪舆学原理进行城池选址和布局,使城市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这在我国城市规划史上堪称杰作,即使与唐长安、唐洛阳以及其它山水城市相比也毫不逊色。

最新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

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

西安市第五医院门诊综合楼工程 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变更通知。 2、《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8-2001 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2 6、《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 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下室二层,建筑面积4171.8㎡、长49.8m、宽45.4 m。基础底板底标高-10.1,地下二层层高3.5 m,地下一层层高4.96 m。 本工程地基基础形式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基础承台及基础梁、筏板。 筏板厚度:主楼800 mm、附楼400 mm,○7~○10/○A~○C区段筏板厚度1000 mm;基础梁主要为700×1500mm、700×900、600×900。 地下室柱截面为900×900、800×800、800×900、φ800圆柱、600×800、600×600 mm。 地下二层人防车库顶板厚250 mm,地下一层设备层顶板厚200 mm。 地下一层梁断面为350×900、350×700、300×600、300×900。

地下一、二层外墙厚450 mm、300 mm;人防临空墙厚500 mm ㎜、450 mm、300 mm;地下室楼、电梯间墙厚450 mm、300 mm 、200 mm;排风竖井剪力墙厚为300 mm。 砼设计强度:基础垫层为C15,基础梁、板C45,柱、墙为C45。 地下室外墙、基础承台及底板采用防水砼,抗渗等级为S8;地下一层结构梁板采用C35 S6防水砼;消防水池C35 S6;地下一、二层内墙C45 S6防水砼。 三、施工准备 1、现场状况:基坑边坡支护为东、北、南三侧,土钉墙喷射砼护壁;西侧单排钢筋砼桩;基坑四周设井点降水系统,坑内无积水;CFG桩基、砂石褥垫层、C15砼垫层已完成。 2、临时用电、用水已接到施工现场,电容量和水流量均能满足施工需要。 3、塔吊中心位于基坑内⑩轴以西6m,C轴以北5m处(见塔吊安拆专项方案);砼输送泵二台,位于基坑西北角和东北角;钢筋加工棚设在基坑北侧偏东,木工加工棚设在基坑北侧偏西。(详见附图:地下室结构施工平面布置图) 4、施工机械计划表

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目前国务院已审批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达到117个(琼山与海口分记算2个)。 直辖市(4):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河北(5):保定市、承德市、正定县、邯郸市、山海关 山西(6):平遥县、大同市、新绛县、代县、祁县、太原市 内蒙古(1):呼和浩特市 黑龙江(1):哈尔滨市 吉林(2):吉林市、集安市 辽宁(1):沈阳市 江苏(10):南京市、徐州市、淮安市、镇江市、常熟市、苏州市、扬州市、无锡市、南通市、宜兴市 浙江(7):杭州市、绍兴市、宁波市、衢州市、临海市、金华市、嘉兴市 福建(4):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长汀县 江西(3):南昌市、赣州市、景德镇市 安徽(5):亳州市、歙县、寿县、安庆市、绩溪县 山东(8):济南市、曲阜市、青岛市、聊城市、邹城市、临淄市、泰安市、蓬莱市 河南(8):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安阳市、南阳市、商丘市、浚县、濮阳市 湖北(5):江陵(荆州市)、武汉市、襄樊市、随州市、钟祥市 湖南(3):长沙市、岳阳市、凤凰县 广东(7):广州市、潮州市、肇庆市、佛山市、梅州市、

雷州市、中山市 广西(3):桂林市、柳州市、北海市 海南(2):琼山市、海口市 四川(7):成都市、自贡市、宜宾市、阆中市、乐山市、都江堰市、泸州市 云南(5):昆明市、大理市、丽江县、建水县、巍山县贵州(2):遵义市、镇远县 西藏(3):拉萨市、日喀则市、江孜县 陕西(6):西安市、延安市、韩城市、榆林市、咸阳市、汉中市 甘肃(4):张掖市、武威市、敦煌市、天水市 青海(1):同仁县 宁夏(1):银川市 新疆(3):喀什市、吐鲁番市、特克斯县 一、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24座)(国务院1982年2月8日批准) 北京(直辖市)承德(河北)大同(山西)南京(江苏)泉州(福建)景德镇(江西) 曲阜(山东)洛阳(河南)开封(河南)苏州(江苏)扬州(江苏)杭州(浙江)绍兴(浙江)江陵(现荆州湖北)长沙(湖南)广州(广东)桂林(广西)成都(四川) 遵义(贵州)昆明(云南)大理(云南)拉萨(西藏)西安(陕西)延安(陕西) 二、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38座)(国务院1986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与常见问题及技术处理措施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与常见问题及技术处理措施 摘要;文章结合了地下连续墙工程施工的经验,就如何在各个施工环节中充分重视、精心施工、加强质量管理等问题进行探讨,期望通过与同行们相互交流,达到提高施工水平的目的。关键词地下连续墙导墙制作、槽段划分、泥浆制备、开挖成槽、钢筋网制作及吊装、水下砼浇筑 一地下连续墙目前在沿海城市和市区改造中的使用已相当普及,地下连续墙因属隐蔽工程,成槽后质量检查比较困难。以下根据本人在地下连续墙工程施工的经验,就如何在各个施工环节中充分重视、精心施工、加强质量管理等问题进行探讨,期望通过与同行们相互交流,达到提高施工水平的目的。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是在水下进行的,其施工过程无法观察,施工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甚至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要求施工队伍在施工技术措施上要落实,并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密切注意抓好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力争将隐患消除在成槽之前。因此在施工前要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核查地质和有关地下连续墙方面的资料,对地下连续墙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后制订出施工质量标准、验收实施方案和成孔成槽的施工记录,以便有效地对连续墙施工质量加以控制。 二、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 地下连续墙的主要工序包括:测量放样、导墙制作、槽段划分、泥浆制备、开挖成槽、清底、钢筋网制作及吊装,水下砼灌注等,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及图2: 三、导墙制作 导向墙是沿地下连续墙中心线设置的钢筋混凝土临时构筑物。其主要作用是作为成槽机械的施工导向、控制标高和钢筋网定位标志、防止槽壁坍塌、支承施工机械、容蓄泥浆护壁,起挡土、承台、维持稳定液面的作用,在基坑土方开挖及冠梁施工时防止连续墙顶以上的土方坍塌等。 (1)导墙施工的技术措施: 1)为防止槽内泥浆渗漏及连续墙槽段开挖过程土体扰动而导致地面水及地下水渗入沟槽,导墙底以及外侧采用粘性土分层回填并夯实。 导墙的施工接缝位置与连续墙接头位置错开。 导墙砼未达到设计强度80%前,严禁重型机械和运输设备在导墙上或附近作业。 拆模后,立即在两边导墙间加设横向支撑。 (2)导墙施工偏差,按符合下列要求进行控制: 1)导墙顶面平整度不得大于5mm。 2)导墙内壁面垂直度不得大于0.5%。 3)导墙之间的净距偏差不得大于±10mm。 4)导墙中心线与连续墙轴线偏差不得大于±10mm。 四、泥浆制备 泥浆具有维护槽壁的稳定,悬浮岩碴和冷却、润滑钻头的作用,泥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地下连续墙的质量和施工进度。 采用膨润土泥粉作为制浆材料。 泥浆的性能指标 新制备的泥浆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表1规定。 (2)泥浆的最大日生产容量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标准规范标准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 2.1 工艺流程(见图 1) 2.2 导墙施工 2.2.1 导墙的结构形式 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 导墙的位置、尺寸准确与否直接决定地下连续墙的平面位置和墙体尺寸能否满足设计要求。导墙间距应为设计墙厚加余量(4~6cm),允许偏差±5mm,轴线偏差±10mm,一般墙面倾斜度应大于1/500。到强的顶部应平整,以便架设钻机机架轨道,并作为钢筋笼、混凝土导管、结构管等得支撑面。导墙后的填土必须分层回填密实,以免被泥浆掏刷后发生孔壁坍塌。常见的导墙结构形式见图2。

2.2.2 导墙施工方法 (1)导墙是保证连续墙精度的首要条件,因此,在施工放线前做好技术交底,严格复合,保证定位放线准确。 (2)导墙施作时放宽40~60mm(沿中轴线向两侧,每边放宽20~30mm),是为了保证抓斗钻头及钢筋网片、锁扣管进出较为顺利。 (3)为保证连续墙既满足设计精度又不侵入车站建筑界限,同时保证内衬墙结构厚度,在放线时将连续墙中轴线向外多放120~130mm(一般连续墙内侧轮廓放宽100mm)。 (4)导墙垂直度控制在±7.5mm内,导墙内墙垂直度控制在±3mm内,导墙顶面平行,全长范围内高差控制在±5mm内,导墙轴向误差控制在±10mm之内。 (5)导墙上口高出地面100mm,以防垃圾和雨水冲入导槽内污染或者稀释泥浆。 (6)导墙开挖土方时,如果外侧土体能保持垂直自立时,则以土壁代替外膜板,避免回填土,否则外侧设模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墙背用粘土分层夯填密实,防止地表水渗入槽内,引起槽段塌方。 (7)导墙施工完成后,在槽底铺上40mm厚M5号水泥砂浆,在槽段末开挖前可做临时储浆或换浆沟用。 (8)拆模后每隔2m设上下两道木支撑,支撑采用80mm直径的圆木。抓槽之前不拆内撑,并及时回填土方,同时严禁重型机械在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之前靠近导墙行走,以防止导墙变形。 2.3 泥浆制备 2.3.1 泥浆池设计 为了发挥泥浆的功能,最好在泥浆充分膨润之后再使用。在一般情况下,使用泥浆沉淀池使挖槽过程中混入泥浆里的土渣沉淀,同时该池又作为新鲜泥浆的储浆池使用,但这种方法在泥浆循环速度快的情况下,泥浆会得

济南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

济南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征求意见稿)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保护名录 第三章保护规划 第四章保护措施 第五章保护利用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保护、利用和管理等活动。 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对象包括历史城区周边山体和水体、历史城区古城及商埠区双城并置、经二路、经四路横向连接的历史格局、风貌和重要视廊、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传统风貌区、不可移动文物、地下文物埋藏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传统风貌建筑、名泉、泉水文化景观、古树名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地名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保护对象。 法律、法规对山体、水体、文物、名泉、工业遗产、古树名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地名等的保护和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三条(原则)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分级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持、延续历史文化名城“山泉湖河城”的传统格局和特色风貌,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政府职责)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和监督管理工作。 县(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内历史文化名城的具体保护利用和监督管理工作。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职责。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艺

虽然地下连续墙已经有了50多年的历史,但是要严格分类,仍是很难的。 (1)按成墙方式可分为:①桩排式;②槽板式;③组合式。 (2)按墙的用途可分为:①防渗墙;②临时挡土墙;③永久挡土(承重)墙;④作为基础用的地下连续墙。 (3)按强体材料可分为:①钢筋混凝土墙;②塑性混凝土墙;③固化灰浆墙;④自硬泥浆墙;⑤预制墙;⑥泥浆槽墙(回填砾石、粘土和水泥三合土);⑦后张预应力地下连续墙;⑧钢制地下连续墙。 (4)按开挖情况可分为:①地下连续墙(开挖);②地下防渗墙(不开挖)。 我们这里讲的是槽板式用作永久挡土围护结构的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 1 地下连续墙的优点有很多,主要有: (1)施工时振动小,噪音低,非常适于在城市施工。 (2)墙体刚度大,用于基坑开挖时,极少发生地基沉降或塌方事故。 (3)防渗性能好。 (4)可以贴近施工,由于上述几项优点,我们可以紧贴原有建筑物施工地下连续墙。 (5)可用于逆作法施工。 (6)适用于多种地基条件。 (7)可用作刚性基础。 (8)占地少,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红线以内有限的地面和空间,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9)工效高,工期短,质量可靠,经济效益高。 2 地下连续墙的缺点主要有: (1)在一些特殊的地质条件下(如很软的淤泥质土,含漂石的冲积层和超硬岩石等),施工难度很大。 (2)如果施工方法不当或地质条件特殊,可能出现相邻槽段不能对齐和漏水的问题。 (3)地下连续墙如果用作临时的挡土结构,比其它方法的费用要高些。 (4)在城市施工时,废泥浆地处理比较麻烦。

3 地下连续墙施工难点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导墙施工、钢筋笼制作、泥浆制作、成槽放样、成槽、下锁口管、钢筋笼吊放和下钢筋笼、下拔砼导管浇筑砼、拔锁口管。 以下将分项叙述各个施工环节中的要点和难点: 1 导墙施工 导墙是地下连续墙施工的第一步,它的作用是挡土墙,建造地下连续墙施工测量的基准、储存泥浆,它对挖槽起重大作用。根据我们使用的情况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导墙变形导致钢筋笼不能顺利下放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导墙施工完毕后没有加纵向支撑,导墙侧向稳定不足发生导墙变形。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是导墙拆模后,沿导墙纵向每隔一米设二道木支撑,将二片导墙支撑起来,导墙砼没有达到设计强度以前,禁止重型机械在导墙侧面行驶,防止导墙受压变形。 如导墙已变形,解决方法是用锁口管强行插入,撑开足够空间下放钢筋笼。 (2)导墙的内墙面与地下连续墙的轴线不平行 这个问题在我们的施工过程中曾经碰到过,超声波测试结果显示,由于导墙本身的不垂直,造成整幅墙的垂直度不理想。 导墙的内墙面与地下连续墙的轴线不平行会造成建好的地下连续墙不符合设计要求。解决的措施主要是导墙中心线与地下连续墙轴应重合,内外导墙面的净距应等于地下连续墙的设计宽度加50mm,净距误差小于5mm,导墙内外墙面垂直。以此偏差进行控制,可以确保偏差符合设计要求。 (3)导墙开挖深度范围内均为回填土,塌方后造成导墙背侧空洞,砼方量增多 解决方法:首先是用小型挖基开挖导墙,使回填的土方量减少,其次是导墙背后填一些素土而不用杂填土。 2 钢筋笼制作 钢筋笼的制作是地下连续墙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我们的施工过程中,钢筋笼的制作与进度的快慢有直接影响。钢筋笼制作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 (1)进度问题 进度是由许多因素影响的,我们一般碰到的主要有: ①施工时场地条件不允许设置两个钢筋制作平台。钢筋笼制作速度决定了施工进度,要保证一天一幅的施工进度,一定要两个施工平台交替作业。

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目录(2012年6月28日最新版)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确定并公布,是1982年根据北京大学侯仁之、建设部郑孝燮和故宫博物院单士元三位先生提议而建立的一种文物保护机制。被列入名单的均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纪念意义、且正在延续使用的城市。目前中国已公布了12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海口市琼山区与海口市根据国务院意见分计为2处。 第一批:1982年2月8日公布,共24处 第二批:1986年12月8日公布,共38处 第三批:1994年1月4日公布,共37处 增补a:2001年8月10日公布,共1处 增补b:2001年12月17日公布,共1处 增补c:2004年10月1日公布,共1处 增补d:2005年4月14日公布,共1处 增补e:2007年3月9日公布,共1处 增补f:2007年3月13日公布,共1处 增补g:2007年3月18日公布,共2处 增补h:2007年4月27日公布,共1处 增补i:2007年5月6日公布,共1处 增补j:2007年9月15日公布,共1处 增补k:2009年1月2日公布,共1处 增补l:2010年11月9日公布,共1处 增补m:2011年1月24日公布,共2处 增补n:2011年3月12日公布,共1处 增补o:2011年3月14日公布,共1处 增补p:2011年5月1日公布,共1处 增补q:2011年11月2日公布,共1处 增补r:2012年3月15日公布,共1处 增补s:2012年6月28日公布,共1处 分类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按照各个城市的特点主要分为七类即 古都型:以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物、古都的风貌为特点,如北京、西安; 传统风貌型:保留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有完整建筑群的城市,如平遥、韩城; 风景名胜型:由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叠加而显示出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如桂林、苏州; 地方及民族特色型:由地域特色或独自的个性特征、民族风情、地方文化构成城市风貌主体的城市,如丽江、拉萨;近现代史迹型:反映历史上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为其显著特色的城市,如上海、遵义; 特殊职能型:城市中的某种职能在历史上占有极突出的地位,如“盐城”自贡、“瓷都”景德镇; 一般史迹型:以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物古迹为历史传统体现主要方式的城市,如长沙、济南。 列表括号内数字为城市数。 北京(1)天津(1)河北(5)山西(6)内蒙古(1) 辽宁(1)吉林(2)黑龙江(1) 上海(1)江苏(10)浙江(7)安徽(5)福建(4)江西(3)山东(8) 河南(8)湖北(5)湖南(3)广东(7)广西(3)海南(2) 重庆(1)四川(8)贵州(2)云南(5)西藏(3) 陕西(6)甘肃(4)青海(1)宁夏(1)新疆(5) 下文括号内数字为入选批次。

济南古城古街调研报告

济南古城变迁与现代规划调研报告 济南市基本概况: 济南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北纬36°40′,东经117°00′,南依泰山,北跨黄河,背山面水,分别与西南部的聊城、北部的德州和滨州、东部的淄博、南部的泰安和莱芜交界,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地势南高北低。 济南市历史沿革: 秦: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建立郡县制。今济南市区地属济北郡,称历下邑。 东汉,为济南国。灵帝时,曹操任济南相,政绩颇著。 魏晋南北朝时期,济南多处于战乱之中。晋永嘉(307~312年)年间,济南郡治由东平陵移至历城。自此,历城便成为济南地区的政治中心。 金仍置济南府,属山东东路,领历城、临邑、齐河、章丘、禹城、长清、济阳7县。此时,在城北开凿了小清河,直通至海,使济南成为重要的盐运集散地,对后世本地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元初改为济南路,属元王朝的“腹里”地区,直隶于中书省,领历城、章丘、邹平、济阳4县及棣、滨2州。 明初仍为济南府,属山东布政使司(简称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省治由青州移

治济南,济南遂成为山东首府,是山东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及按察使司驻地。 1911年末,津浦铁路黄河大桥建成通车,济南成为南北交通枢纽。 1948年9月27日,济南解放,设立济南特别市。 1949年5月改为济南市。下辖第一至第十一共11个区。 1950年改为市区6个、郊区5个。 1991年,设立国家级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4年2月,济南被确定为副省级城市。 古城历程: 济南古城龙山时期古城由历下古城、齐州州城到明清府城,济南逐渐形成了格局独特、特色鲜明的古城风貌。自开商埠,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为古城、商埠双核并列的带状分布

天然食品

16.天然食品,常就是指那些生长在自然界中,未经加工或仅经过少量加工的食品,由 于这些食物仅靠有机肥料,不施化学肥,也不含加工过程中人为添加的各种防腐剂、乳化剂、人工色素等化学添加剂,因此有人认为天然食品就是富有营养、利于健康的食品。有些“天然”的食品,由于在受污染的地方生长,也不就是健康的食品,所以不能认为凡就是“天然”、“野生”的食品就就是好的食品。天然食品不一定具有有机食品所要求的无污染、安全、优质、有营养的特点。 关于绿色食品加工产品原料的有关规定 ?规定 3、1加工用水应符合《绿色食品加工用水质量要求》(见附件1)的要求。 3、2已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原料含量在加工产品中所占的比例不得少于90%。 3、3同一种原料不得既来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又来自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 3、4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含量在2%~10%的原料,要求有固定来源与省级或省级以上质检机构的检验报告,原料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标准要求。但对于食品名称中修饰词(不含表示风味的词)成分(如西红柿挂面中的西红柿),必须就是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 3、5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含量小于2%的原料(如部分香辛料、发酵剂、曲料等),应有固定来源且达到食品级原料要求。 3、6食品添加剂应符合NY/T392-2000《绿色食品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要求。 3、7禁止使用转基因原料产品。 肯定不就是绿色食品。转基因的植物就是科学家们改变植物原有的基因,让其在自然生长过程中,分泌出一种毒素,让虫子不咬,动物不吃,已达减少用农药的目的,您自己觉得,转基因究竟就是有毒还就是没毒。 45、西汉七牛虎耳铜贮贝器 说明:中国历史博物馆藏通高44cm口径 16、7cm底径21、6cm 口沿处有一方形凹入榫槽,盖内侧有一凸方形榫槽, 器身两侧有对称虎形耳,平底。底足四个,作爪形。 盖中央立一铜鼓,其上立一牛,作昂首鸣叫状,环周 有六牛,大角长尾,肩瘤突起,状极生动。贮贝器的西 汉时期滇人中的统治者贮存贝币的用具。 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