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题-实验设计

合集下载

大学化学实验复习题

大学化学实验复习题

大学化学实验复习题一、选择题1. 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有哪些?A. 氢氧化钠B. 硫酸镁C. 硫酸铜D. 氯化钙E. 以上都是2. 以下哪些物质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备氢气?A. 锌B. 铁C. 铜D. 铝E. 以上都是3. 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设备有哪些?A. 酒精灯B. 电炉C. 电热板D. 微波加热器E. 以上都是4. 在化学实验中,如何正确使用滴定管?A. 滴定管需要垂直放置B. 滴定管需要水平放置C. 滴定管的刻度从上到下逐渐增大D. 滴定管的刻度从下到上逐渐增大E. 滴定管不需要校准5. 以下哪些操作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安全措施?A. 穿戴实验服和手套B. 使用防护眼镜C. 实验室内禁止吸烟和饮食D. 实验室内禁止使用手机E.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6. 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机溶剂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7. 实验室中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8. 在进行酸碱滴定时,常用的滴定剂为______和______。

9. 实验室中常用的分离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10. 实验室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简答题11. 简述实验室中如何进行溶液的配制?12. 描述实验室中进行气体收集的几种方法。

13. 解释什么是摩尔浓度以及如何计算?14. 阐述实验中如何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15. 描述实验室中常见的几种化学事故以及相应的应急措施。

四、计算题16. 给定一定量的硫酸钠溶液,其摩尔浓度为0.1M,求其体积为100ml时,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是多少?17. 若实验室中需要制备0.05M的氢氧化钠溶液500ml,请计算需要多少克氢氧化钠固体?18. 已知某溶液的pH值为3,求其氢离子浓度。

19. 给定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其pH值为9,求其碳酸根离子的浓度。

20. 若实验室中需要配制1L 0.01M的硫酸溶液,请计算需要多少摩尔的硫酸?五、实验设计题21.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酸碱中和反应。

高考生物实验专题复习:实验设计

高考生物实验专题复习:实验设计

解题 -----
“两环节”
例2: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 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探究光的 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
出实验的方法步骤,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 水、表 面消毒过的种子等 方法步骤:
实验中要做到“单一变量” ,应注意等量的原 则 ①生物材料要相同 即所用生物材料的数量、重量、长度、种类和生 理状况等方面特点要尽量相同 ②实验器具要相同 ③实验试剂要相同
即试剂的成分、浓度、体积要相同。尤其要注意 体积上等量的问题 ④处理方法要相同 保温或冷却,光照或黑暗等条件都要一致。
(四)对照性原则
①空白对照:对照组为不做任何处理的对象组。如在“探究影响 淀粉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中,1号试管加1mL蒸馏水,2号、3 号试管分别加等量的NaOH、HCI溶液。1号试管即为典型的空白 对照组。 ②自身对照: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如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即是典型的自身对照----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为实 验组。 ③条件对照:给实验组某种处理,给对照组另一条件的处理。如 在“验证甲状腺激素促进幼小动物发育”的实验中,存在以下实 验组和对照组。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 甲状腺激素抑制剂(条件对照组)。丙组:对蝌蚪不作任何处理 (空白对照) ④相互对照: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利用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 如“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的实验。“温度 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
(1)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淀粉溶液中的淀粉和碘溶液中的碘能 否通过该膜。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袋内外液体均不变蓝,表明淀粉和碘均不能通过; ②袋内外液体均变蓝,表明淀粉和碘均能通过; ③袋内液体变蓝,袋外液体不变蓝, 表明碘能通过,淀粉不能通过; ④袋外液体变蓝,袋内液体不变蓝, 表明碘不能通过,淀粉能通过。

高二上生物实验设计复习

高二上生物实验设计复习
2〕假设蝌蚪发育成青蛙所需的时间是:A=B<C 说明甲状腺激素对幼小动物的发育没有影响 说明甲状腺激素抑制剂能抑制幼小动物的发育
3〕假设蝌蚪发育成青蛙所需的时间是:A=B=C 说明甲状腺激素对幼小动物的发育没有影响 说明甲状腺激素抑制剂对幼小动物的发育也没有影响
三、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4〕假设蝌蚪发育成青蛙所需的时间是:A>B=C 说明甲状腺激素能抑制幼小动物的发育 说明甲状腺激素抑制剂对幼小动物的发育也没有影响
实 方法——学会使用 常用术语: 等量且适量、一样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饲喂〕
验 取材四同〔同生物、年龄或生长周期、安康状况
步 骤
或长势 均分、、同数时量、【一可样能、情一况样下干多净一试点管】…〕…… 摇匀、充分振荡、 1-2ml、 1-2滴
n、用.. .…观察…..并记录;
用……..测量… …求平均值并记录
一、材料、用具:略 二、实验步骤:
1、取三支一样的干净试管编为 A . B . C,
2、同时向 A . B . C中各参加 新鲜的唾液淀粉酶溶 液 2ml,将PH分别调为14 , 7 ,1并保持一段时间
3、 再向A、B 、C中分别参加2ml淀粉溶液充分摇匀后在 350C〔适宜温度〕下 保温一段时间
4、向 A、 B 、 C中分别参加2滴碘液并摇匀
3〕B组加有甲状腺激素抑制剂,动物发育减慢
五、实验结论: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
探究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
一、材料、用具:略 二、实验步骤:
1.取三个一样玻璃钢装入等量适量的清水并编为 A .B .C.
2、将同批孵化的、安康状况良好的 60支蝌蚪均分为三组 放入 A . B . C中并将其放入一样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3.对照原则
实验对照原则是设计 和实施实验的准则之一。 通过设置实验对照对比, 即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 度和说服力。
通常,一个实验总分 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是接受实验 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对照组,对实验假设 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 量处理的对象组。
从理论上说,由于实验 组与对照组的无关变量的 影响是相等的,被平衡了 的,故实验组与对照组两 者之差异,则可认定为是 来自实验变量的效果,这 样的实验结果是可信的。
2、单一变量原则
(1)变量:或称因子,是指 实验过程中所被操作的特定 因素或条件。按性质不同, 通常可分为两类:
①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
②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
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为自变量,指
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 条件。
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指 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 化和结果。
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 同,通常有以下对照类型:
•空白对照
•对照的种类
•条件对照 •自身对照
•相互对照
甲状腺对照: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
对照性原则
质壁分 离和 复原实 验
(自身对照)
对照组和实验组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 对照性原则
不同盐浓度对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影响研究
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 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 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 后果。
例如: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的实验中,所给定的低温(冰 块)、适温(37℃)、高温 (沸水浴)就是实验变量。而 由于低温、适温、高温条件变 化,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反 应结果也随之变化,这就是反 应变量,该实验即在于获得和 解释温度变化(实验变量)与 酶的活性(反应变量)的因果 关系。

实验设计复习题

实验设计复习题

实验设计习题一、选择题1.某项关于某种药物的广告声称:“在服用本制剂的1000名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中有970名儿童在72小时内症状消失。

” 因此,推断此药治疗儿童的上呼吸道感染是非常有效的,可以推广应用。

这项推论( )。

A. 不正确,因所作的比较不是按率计算的B. 不正确,因未设对照组或对比组C. 不正确,因未作统计学假设检验D. 正确,因为比较的是症状消失率E. 正确,因为有效率达到97.0%2.某医师研究丹参预防冠心病的作用,试验组用丹参,对照组用无任何作用的糖丸,这属于( )。

A.实验对照B.空白对照C.安慰剂对照D.标准对照E.历史对照 3.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

A. 处理因素、受試对象、实验效应B. 受試对象、实验效应、观察指标C. 随机、重复、对照D.齐同、均衡、随机E. 对照、重复、盲法4.实验设计中要求严格遵照四个基本原则,其目的是为了( )。

A.便于统计处理B.严格控制或消除随机误差的影响C.便于进行实验D.尽量减少或抵消非实验因素的干扰E.尽量减少或消除抽样误差5.实验设计和调查设计的根本区别是( )。

A.实验设计以动物为对象B.调查设计以人为对象C.实验设计可随机分组D.实验设计可人为设置处理因素E.两者无区别6.为研究双酚A和邻苯二甲酸对大鼠生殖系统的联合毒性作用,将32只月龄相近的SD 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接受含双酚A饲料、含邻苯二甲酸饲料、含双酚A+邻苯二甲酸饲料、普通饲料(不含双酚A和邻苯二甲酸)4种处理,观察指标为每只雌鼠所产仔鼠畸性发生率。

基于实验目的,本实验属于哪种设计方法( )。

A.完全随机设计B.随机区组设计C.拉丁方设计D. 交叉设计E. 析因设计7.已知A、B、C都是三水平因素,且根据预实验得知:A×B、B×C不可忽视。

若希望试验次数尽可能少一些,设计时最好选择( )。

A.正交设计B.析因设计C.拉丁方设计D.裂区设计E.交叉设计 8.在某实验研究中欲考察三个因素的影响,若三个因素的水平数分别为2、2、3,又无合适的正交表可供选用时,设计时最好选择( )。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试题(老高考新教材)大题分析与表达练2-遗传推理与实验设计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试题(老高考新教材)大题分析与表达练2-遗传推理与实验设计

2遗传推理与实验设计1.(2023·湖南岳阳三模)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输出的产物主要是蔗糖,自然界中的普通玉米(AABBDD)蔗糖含量低、无甜味。

科研工作者偶然发现一个单基因突变纯合子aaBBDD,甜度微甜。

继续培育甜玉米品种过程中,得到了两个超甜玉米品种甲(aabbDD)和乙(aaBBdd),其相关基因位置及基因控制相关物质合成途径如图所示(不考虑互换和基因突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型aaBBDD的玉米微甜的原因是。

(2)基因A/a和D/d的遗传遵循定律,具有甜味的玉米基因型最多有种。

(3)不同品种甜度不同,体现了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是。

(4)为了验证题干中品种甲、乙的基因型,请利用题干中的材料,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2.(2023·重庆模拟)科学家利用香豌豆作实验材料进行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已知控制花色的相关基因用A、a表示,控制花粉形状的相关基因用B、b表示。

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实验二(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可判断,两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

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各自(填“发生了”或“未发生”)正常分离,依据是。

(2)若基因A/a和B/b独立遗传,则理论上实验一的F2中亲本类型与重组类型的比例应为;实际结果与理论值明显不相符,F2中重组类型的比例偏低。

由此可推测,F1在产生配子时,基因A/a和基因B/b之间发生了重组,并没有形成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请从基因与染色体位置关系的角度解释上述现象:。

(3)若选用实验二中F1的紫花长花粉植株作为亲本之一验证(2)中的推测和解释,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

3.(2023·辽宁模拟)某种小鼠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一系列复等位基因决定,Y、Y m、Y h、y 决定小鼠毛色依次为褐色、黄褐色、黄色、白色,它们的显隐性关系是Y>Y m>Y h>y,且YY个体在胚胎期致死。

2022届化学复习二十三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检测含解析

2022届化学复习二十三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检测含解析

专题二十三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点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1.[2020山东,20,12分]某同学利用Cl2氧化K2MnO4制备KMnO4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已知:锰酸钾(K2MnO4)在浓强碱溶液中可稳定存在,碱性减弱时易发生反应:3Mn+2H2O2Mn+MnO2↓+4OH—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a的作用是;装置C中的试剂为;装置A中制备Cl2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上述装置存在一处缺陷,会导致KMnO4产率降低,改进的方法是。

(3)KMnO4常作氧化还原滴定的氧化剂,滴定时应将KMnO4溶液加入(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在规格为50。

00mL的滴定管中,若KMnO4溶液起始读数为15。

00mL,此时滴定管中KMnO4溶液的实际体积为(填标号)。

A.15.00mLB.35。

00mL C。

大于35。

00mL D。

小于15。

00mL(4)某FeC2O4·2H2O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为Fe2(C2O4)3、H2C2O4·2H2O,采用KMnO4滴定法测定该样品的组成,实验步骤如下:Ⅰ。

称取m 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稀H2SO4溶解,水浴加热至75℃。

用c mol·L-1的KMnO4溶液趁热滴定至溶液出现粉红色且30s内不褪色,消耗KMnO4溶液V1mL。

Ⅱ.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还原剂将Fe3+完全还原为Fe2+,加入稀H2SO4酸化后,在75℃继续用KMnO4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粉红色且30s内不褪色,又消耗KMnO4溶液V2mL。

样品中所含H2C2O4·2H2O(M=126g·mol—1)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下列关于样品组成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

A.=3时,样品中一定不含杂质B。

越大,样品中H2C2O4·2H2O含量一定越高C。

若步骤Ⅰ中滴入KMnO4溶液不足,则测得样品中Fe元素含量偏低D。

若所用KMnO4溶液实际浓度偏低,则测得样品中Fe元素含量偏高2。

【免费下载】实验设计DOE复习题及答案

【免费下载】实验设计DOE复习题及答案

DOE Training Test1. 一个32的实验设计意味着我们会有A两个水平, 三个因子B两个水平, 三个因子, 两个中心点C三个水平, 三个因子D三个水平, 两个因子D2.以下哪个不是DOE的目的 ?A,筛选输入变量B,筛选输出变量C,优化输出变量D,确定输入变量的设定范围B3.某个2水平全因子DOE设计包括4个因子(其中之一乃离散属性的)加3个中心点, 6 个复制, 请问如果你执行Minitab 里的Stat >DOE > Factorial > Create Factorial Design .. 你会总共得到多少个运行次数 ?A,99B,100C,98D,102D4.根据以下试验结果,计算AB interaction 的效果(Effect) 为 B Run A B Response15010%12210010%1335020% 9410020%20A ,5B ,10C ,-5D ,0 解答:50,20(9) 100,20 (20) 50,10(12) 100,10(13) AB 交互效果=((12+20)-(9+13))/2=5左对角线之和减去右对角线之和。

B, 时间的main effect 为1.8C,Interaction 为 0.7D, 时间肯定是统计上算显著 A解析:算某个因子的main effect 时,利用它的高水平时的响应值之和减去低水平响应值之和,最后平均。

本例中,temp 高水平950时的响应值为9.9和10.1,低水平850时的响应值为8和12,那么=((9.9+10.1)-(8+12))/2=1.6。

6.与两水平的因子试验相比, 以下哪一个是三水平试验的优点?A.可以评估交互作用B.可以识别曲率C.试验设计可以被扩展(两水平同样可以扩展)D.试验效果的绩效最大B7.以下的哪一种试验设计不能分析交互作用A.部分因子试验设计B.有复制的部分因子试验设计C.有复制的全因子试验设计D.有复制的饱和筛选设计D8. 一个用于优化电子控制模块可靠性的2水平5 因子试验,只复制全因子试验设计次数的一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在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镍电解质中微量杂质铜时,研究了乙炔和空气流量变化对铜在某波长上吸光度的影响,实验测得吸光度数据如下。

试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乙炔和空气流量的变化对铜吸光度的影响。

(双因素方差分析问题)
二、在某项化工产品合成实验中,在4个反应温度水平下,测得原料A的转化率数据如下表。

试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单因素方差分析问题)
三、一个弹簧的长度L(cm)和它悬挂的重量W(kg)间数据见下表。

(一元线性回归问题
(1)试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确定L对W的线性回归方程;(2)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3)采用回归方程,计算重量为9kg时,预测弹簧的长度L的95.4%的预测区间。

四、在某间歇精馏试验中,在不同精馏时间段内的,塔顶产品中组分W的摩尔分数分析测定
见下表。

(一元非线性回归问题)
根据经验可知,二者关系符合C = Ae的函数关系,其中,B>0 。

(1)试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此函数关系式中参数A和B的值;(2)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3)采用回归方程,计算精馏时间为5.5hr时,塔顶产品中组分W的浓度的95.4%的预测区间。

一至四题,参考罗传义老师编写的教材中例题。

五、实验设计是研究如何合理的安排实验,有效获得实验数据,然后对实验数据进行综合的科学分析,以求尽快达到优化实验的目的,所以实验设计的实质是实验的优化设计。

请结合实例阐述一种实验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的基本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