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组成
《建筑给排水》第7章 建筑内部雨水排水系统

繁形成水塞,出现负压抽力,管内压力
增加较快。
Q
泄流量
Q QB 泄流量
掺K 气 比
雨水P
斗入 口处 压力
天h
沟 水 深
降t 雨 tB
历 时
tA QA
③ 饱和阶段: t=tB,充水率α=1 单相压力流
Q
Q-h:泄流量最大。
泄流量
Q-K: 掺气比为零,不掺气,管
内满流,天沟水深增加,泄水
Q
泄流量雨水排水系统
雨水斗
承雨斗 立管
檐沟
2、天沟外排水
天沟
山墙
50~100mm
溢流口
组成:
天沟、雨水斗、排水立管 天沟长度40~50m,不超过 50m,天沟坡度i=0.003~0.006。
防止天沟末端积水太深
泄压管
适用条件:
长度<100m的多跨工业 厂房的大型屋面
消能池
检查井
雨水斗 检 查 井
屋面集水优先考虑天沟形式,雨水都置于天沟内;建筑屋 面内排水和长天沟外排水一般宜采用重力半有压流系统 (如87型);大型屋面的库房和公共建筑内排水,宜采用 虹吸式有压流系统,檐沟外排水宜采用重力无压流系统。
7-2 雨水内排水系统流动的物理现象
目的:了解雨水内排水系统由于水气两相流动,管内压 力变化的影响规律,为雨水管系设计提供依据。
室外雨水管道。
最小管径DN为200mm 最大管径不超过600mm 采用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或陶土管 管道坡度按生产废水管道最小坡度计算(表5-5)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附属构筑物:检查井、检查口井和排气井(P201 图6.5)
按出户管在室内部分是否存在自由液面,可分为: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2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构成
2.1 给水管网系统的构成
3. 泵站 泵站是输配水系统中的加压提升设施。 一泵站将浑水提升后通过输水管送入给水处理厂。经处理的清水流入清水池。 二级泵站从清水池内抽水加压后,通过清水输水管送入配水管网。 如果城市面积较大,或专为局部地形较高的区域供水,在远离水厂的管网中另 设加压泵站。加压泵站一般从贮水池内抽水,也有少数直接从输水管中直接抽 水。 泵站内往往设多台水泵机组。 4. 水量调节设施 有清水池、水塔或高地水池。其作用是调节供水与用水的流量差。水厂内清水 池的作用是调节一级泵站和二级泵站的流量差。水塔或高地水池则起二级泵站 供水和城镇用水量不等的调节作用。 5. 附属设施 有阀门(闸阀、调节阀、止回阀、排气阀、泄水阀等)、检测仪表(压力、流 量及水质检测等)和消火栓等。
3.2 远距离引水工程
选线: (1)尽量利用现有河道或渠道,经过适当整治,作为输水管渠的一部分,以降 低工程造价。 (2)利用现有河道或明渠输水,一方面要防止水质污染,另一方面还应考虑沿 河一带农业和工业用水的影响,确保城市所需的水质水量。 (3)由于管线长,管理、维修难度大,安全供水尤其重要。 (4)因管线长,沿途地质、地形条件不同,管道压力也有变化,因此,管道材 质或渠道的选用应根据地质、地形、管渠的尺寸和压力、管道价格和施工条件 等,经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确定。
给水管道大中口径用焊接钢管,用于高 压力的输水管道,特点适用于地形复杂 的地区。无缝钢管中小口径,可用于直 饮水管道。
5.1 给水管道材料与配件
1. 管道材料 (2)铸铁管
铸铁管是给水管道系统使用最多的一种管材。 灰口铸铁管,逐渐不再使用。 球墨铸铁管,耐腐蚀性强于钢管量轻于灰口管,搞冲击 和抗震能力比灰口管强,价格低于钢管,高于灰口管。
建筑给排水系统

一、建筑给排水系统类别1、给水系统:通过管道及辅助设备,按照建筑物和用户的生产、生活和消防需要,有组织地输送到用水点的网络称为给水系统,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
2、排水系统:通过管道及辅助设备,把屋面雨雪水,生活和生产产生的污水、废水及时排放出去的网络,称为排水系统。
3、建筑中水系统:将建筑内的冷却水、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经过物理、化学处理,用于厕所冲洗便器、绿化、洗车、道路浇洒、空调冷却及水景等的供水系统称为建筑中水系统。
二、建筑给水系统(一)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组成建筑内部给水与小区给水系统是以建筑物内的给水引入管上的阀门井或水表井为界。
典型的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由下列几部分组成:1、水源:指市政接管或自备贮水池等。
2、管网:建筑内的给水管网是由水平或垂直干管、立管、横支管和建筑物引入管组成。
3、水表节点:指建筑物引入管上装设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的总称或在配水管网中装设的水表。
4、给水附件:指管网中的阀门及各式配水龙头等。
5、升压和贮水设备:在室外给水管网提供的压力不足或建筑内对安全供水、水压稳定有一定要求时,需设置各种附属设备,如水箱、水泵、气压装置、水池等升压加贮水设备。
6、室内消防给水设备:建筑物内消防给水设备有消火栓、水泵接合器、自动喷水灭火设施。
7、局部给水处理设备:当建筑物水源水质达不到使用要求时,需设置局部给水处理设备,包括沉淀、过滤、软化、消毒设备等。
(二)建筑给水方式1、直接给水方式:当室外给水管网提供的水压、水量、水质都能满足建筑供水要求时,可直接将室外管网的水引向建筑物内各用水点,这样的给水方式称为直接给水方式。
2、设有附属设备的给水方式:包括单设水箱的给水方式、设置水箱和水泵的联合给水方式、设贮水池、水泵和水箱的联合给水方式。
(1)单设水箱的给水方式:当室外管网提供的水压在大部分时间内能满足要求,仅在用水高峰时出现水压不足,以及建筑内要求稳定的情况下,可采用设置高位水箱的给水方式,这样,当室外管网水压过剩时,向水箱进水(建筑用水量小时),当室外管网水压不足时(用水高峰时),水箱出水,达到调节水压、水量的作用,该给水方式节约建筑物的用电量,但存在受建筑高度限制以及水箱容量,高度设置不当易造成水质二度污染等问题,局限性较大。
一个完整的建筑排水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一个完整的建筑排水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首先,是废水收集部分,通常一个完整的建筑排水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首先,是废水收集部分,通常由卫生器具或生产设备的受水器等组成,这是建筑排水系统的起点。
其次,是排水管道部分,包括器具排水管、排水横支管、排水立管、排水干管和排出管等,用于将收集到的废水传输到下一步处理环节。
接着,是通气管道部分,其主要作用是维持排水管道中的气压平衡,保障排水顺畅。
此外,建筑排水系统还包括清通设备,如检查井、清扫口和地面扫除口等,主要用于疏通排水管道。
当排水不能以重力流排至室外排水管时,还需要设置抽升设备来排除内部污水,常见的抽升设备有污水泵、潜水泵、喷射泵、手摇泵及气压输水器等。
最后,为了局部处理废水,通常会设立一些污水处理构筑物。
这些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且高效的建筑排水系统。
建筑给排水系统

六.排水管道系统分类
二.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概述
排水系统
sewerage system 排水的收集、输送、 水质的处理和排放等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 总体。建筑排水工程的任务是把生活和生产过 程中所产生的污水、废水按照室外排水系统体 制和建筑物内部是否要求再生回用的,有组织、 分系统的排放,确定其排放方式、处理方法和 综合利用。
设水泵给水方式(A)
气压给水方式
分质计给水式
设水泵和水箱给水方式
分区给水方式
设水箱给水方式(A)
设水箱给水方式(B)
五.排水系统的组成
排水系统是为了系 统地排除污水而建设 的一整套工程设施的 统称。民用建筑的排 水系统由卫生器具和 生产设备受水器、排 水管道、通气管道、 清通设备、抽升设备 及污水局部处理构筑 物等部分组成。
建筑给排水系统
建筑给排水系统
1
2
给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概述 室内给水系统的组成 室内给水方式的分类
3
4 5 6
室内排水系统的组成 排水管道系统的分类
给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给排水系统
给水 系统
排水 系统
二.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概述
给水系统
给水系统(watersupplysystem)给水的取水、 输水、水质处理和配水等设施以一定的方式组 合成的总体。是指通过管道及辅助设备,按照 建筑物和用户的生产,生活和消防的需要有组 织的输送到用水地点的网络。
二.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概述
三.室内给水系统的组成
其他属于控水.配水 器材或用水设备
水表节点
引入管 给水管网
四.室内给水方式的分类
直接给水方式 设水泵给水方式 分质给水方式
《建筑给排水》第5章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3、管内压力
(1)横支管内的压力变化
八字形
排水开始
排水结束
立管内无其它排水
卫生器具B与横管连接处前后 形成水跃
卫生器具A存水弯进水管水面 上升;负压抽吸,水面下降
卫生器具C存水弯进水管水面 稳定
立管内有其它排水 排水横支管位于立管
上部
立管上部和BD段内形成负压 AB段正压减弱
4、新型排水系统
① 压力流排水系统:在卫生器 具排水口下装微型污水泵, 水流状态由重力非满流变为 压力满流;
② 真空排水系统:设有真空泵 站,由真空泵、真空收集器 和污水泵组成。
五、排水系统的选择
当有污水处理厂时,宜采用污废水合流制,但厨房废水应 单独排出;
当无污水处理厂时,宜采用污废水分流制,生活排水应经 处理达标后排放;
地漏的类型 P148
S型:排水横管距卫 生器具出水口较远, 器具排水管与横管垂 直连接时
P型:排水横管距卫 生器具出水口较近时
U型:水平横交管, 两侧设置清扫口
3、排水管道布置
自卫生器具至排出管的距离应最短,管道转弯应最少 排水立管宜设置在排水量最大、靠近最脏、杂质最多的排
水点处,且立管尽量不转弯 排水管道一般宜地下埋设或在地面上、地板下明设;在气
m:t时刻内通过所给断面水流的质量,kg Q:下落水流流量,m3/s
ρ:水的密度,kg/m3
t:时间,s
表面摩擦力P ↑ P d j L 沿程阻力系数 管壁粗糙高度,m
τ :水流内摩擦力,以单位面积
上的平均切应力表示,N/m2
dj:立管内径,m
ΔL:中空圆柱体长度,m
v2
简述建筑工程给排水的内容

简述建筑工程给排水的内容1. 建筑工程给排水的概述建筑工程给排水是指为了满足建筑物内外的用水需求以及排除废水、雨水等污水的工程系统。
它不仅包括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还涉及到对污水和雨水的处理和排放。
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对于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居住环境的健康与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两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2. 供水系统供水系统是为建筑物提供正常用水的系统,包括自来水供应和供水设备。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自来水系统:建筑物通常会接入公共自来水网络,通过供水管道将自来水引入建筑物内部。
自来水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主供水管道、分配管道、阀门、计量装置和水表等。
其中,阀门用于控制水流,计量装置和水表用于计量用水量。
2.2 水箱和水泵:为了保证建筑物内部的水压和供水稳定,常常会在顶楼或地下设置水箱,并利用水泵将水送入楼层。
水箱的容量和水泵的性能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需求和使用量进行合理设计。
2.3 其他供水设备:除了自来水系统外,建筑物还可能配备其他供水设备,如热水器、净水设备等。
它们通常与自来水系统相连,为居民提供热水和过滤后的饮用水。
3. 排水系统排水系统是将建筑物内部的废水和雨水排出建筑物的系统。
它包括污水排放系统和雨水排放系统。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污水排放系统:建筑物内部的厨房、卫生间、洗衣房等产生的废水需要通过污水管道排放至污水处理厂或污水管网。
污水排放系统包括污水管道、排水器具(如下水道、马桶、浴缸等)、排气系统和污水处理设备等。
3.2 雨水排放系统:建筑物的屋面和附属构件通常通过雨水系统将雨水排放至污水管网或地面。
雨水排放系统包括雨水管道、雨水收集设备(如雨水桶、雨水管等)和雨水排放设备(如雨水管道出口、雨水排水口等)。
4. 建筑工程给排水的重要性建筑工程给排水对于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居住环境的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4.1 供水系统的重要性:供水系统直接关系到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水需求。
建筑给排水系统内容

建筑给排水系统内容
建筑给排水系统包括:
1. 供水系统:从供水源到建筑内部的供水管道系统,包括输水管道、水泵、水箱和供水设备。
供水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建筑内部各个用水点的需求,保证水质清洁、供水稳定。
2. 排水系统:将建筑内部产生的废水、污水和雨水排出建筑外部的管道系统。
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排水设备、沉淀池和污水处理设备。
排水系统需要合理设计,以保证废水和污水的高效排出,并防止污水倒流和臭气产生。
3. 给水设备安装:包括水泵、水箱、水表和水垫,用于控制和监测供水系统中水流的流量和压力。
4. 排水设备安装:包括下水管道、下水管道附件、沉淀池和污水处理设备,用于将废水和污水有效地排出建筑物。
5. 消防设备安装:包括消防水池、消火栓和喷淋系统,用于灭火和灭火时提供水源。
6. 雨水系统:用于收集和处理建筑物周围的雨水,以减轻雨水对建筑物的压力。
7. 排气系统:用于排除建筑内部的污浊空气和有害气体,包括通风管道和排气设备。
8. 固体废物处理系统:用于处理建筑内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垃圾处理设备和垃圾储存设施。
9. 管道保护设备:用于保护给排水管道系统不受外部破坏,包括防腐设备、绝缘设备和防水设备。
10. 检测设备和控制设备:用于监测和控制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包括水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和自动控制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2.1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组成
一、建筑给水
民用建筑给水通常分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
一般民用建筑如住宅、办公楼等可将二者合并为生活一消防给水系统。
现以生活、消防给水为例说明建筑给水的主要组成,见。
1、引入管
引入管又称进户管,是从室外供水管网接出,一般穿过建筑物基础或外墙,引入建筑物内的给水连接管段。
每条引入管应有不小于3‰的坡度坡向外供水管网,并应安装阀门,必要时还要设泄水装置,以便管网检修时放水用。
2、配水管网
配水管网即将引入管送来的给水输送给建筑物内各用水点的管道,包括水平干管、给水立管和支管。
3、配水器具
配水器具包括与配水管网相接的各种阀门、放水龙头及消防设备等。
4、水池、水箱及加压装置
当外部供水管网的水压、流量经常或间断不足,不能满足建筑给水的水压、水量要求,需设贮水池或高位水箱及水泵等加压装置。
5、水表
水表用来记录用水量。
根据具体情况可在每个用户、每个单元、
每幢建筑物或一个居住区内设置水表。
需单独计算用水量的建筑物,水表应安装在引入管上,并装设检修阀门、旁通管、池水装置等。
通常把水表及这些设施通称为水表结点。
室外水表结点应设置在水
表井内。
二、建筑排水
民用建筑排水主要是排出生活废水、生活污水及屋面雨(雪)水。
一般民用建筑物如住宅、办公楼等可将生活污(废)水合全流排出,雨水管单独设置。
现以排除生活污水为例,说明建筑排水系统的主
要组成,如所示。
1、卫生器具及地漏等排水泄水口
2、排水管道及附件
(1)存水弯(水封段)。
存水弯的水封将隔绝和防止有害、易燃气体及虫类通过卫生器具泄水口侵入室内。
常用的管式存水弯有:N(S)形和P形。
(2)连接管。
连接管即连接卫生器具及地漏等泄水口与排水横支管的短管(除坐式大便器、钟罩式地漏外,均包括存水弯),亦
称卫生器具排水管。
(3)排水横支管。
排水横支立管接纳连接管的排水并将排水转送到排水立管,且坡向排水立管。
若与大便器连接管相接,排水横
支管管径应不小于100m m,坡向排水立管的标准坡度为0.02。
(4)排水立管。
排水立管即接纳排水横支管的排水并转送到排
水排出管(有时送到排水横干管)的竖直管段。
其管径不能小于D N50或所连横支管管径。
(5)排出管。
排出管是将排水立管或排水横干管送来的建筑排水排入室外检查井(窨井)并坡向检查井的横管。
其管径应大于或等于排水立管(或排水横干管)的管径,坡度为1%到3%,最大坡度不宜大于15%,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取高限,以利尽快排水。
(6)检查井。
建筑排水检查井在室内排水排出管与室外排水管的连接处设置,将室内排水安全地输至室外排水管道中。
(7)通气管。
通气管及项层检查口以上的立管管段。
它排除有害气体,并向排水管网补充新鲜空气,利于水流畅通,保护存水弯水封。
其管径一般与排水立管相同。
通气管高出屋面的高度不小于300m m,同时必须大于屋面最大积雪厚度。
(8)管道检查、清堵装置。
管道检查、清堵装置如清扫口、检查口。
清扫口可单向清通,常用于排水横管上。
检查口则为双向清通的管道维修口。
立管上的检查口之间距离不大于10m,通常每隔一层设一个检查口,但底层和顶层必须设置检查口。
其中心离相应楼(地)面一般为 1.00m,应高出该层卫生器具上边缘0.1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