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展 刘冬耕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年教学讲义ppt课件

临床评估
通过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等指 标评估疗效。
病理学评估
通过组织学检查、细胞增殖指数等 指标评估疗效。
生存期评估
观察患者的生存期,评估内分泌治 疗的长期疗效。
内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及处理方法
01
02
03
04
骨质疏松
定期监测骨密度,补充钙和维 生素D,必要时使用抗骨质疏
松药物。
血脂异常
定期监测血脂,调整饮食和运 动习惯,必要时使用降脂药物
抗雌激素治疗通常用于激素受体阳性 的乳腺癌患者,尤其适用于绝经前和 绝经后的女性患者。
芳香化酶抑制剂
芳香化酶抑制剂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中的另一种重要药物,它通过抑制芳 香化酶的活性,减少雌激素的合成, 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芳香化酶抑制剂通常用于绝经后的女 性患者,尤其是对侧乳腺癌或复发风 险较高的患者。
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是重要的姑息治疗手段,可以延长 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可以延长 生存期,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常用的内分泌药物包括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芳香化酶抑制剂和孕激素等。
内分泌治疗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特殊人群如青少年、老年和妊娠期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需谨慎评估,个体化定制治疗方案。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年教学讲义 ppt课件
目录
• 乳腺癌概述 • 内分泌治疗原理 •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方法 • 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应用 • 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和副作用 • 内分泌治疗的未来展望
01
乳腺癌概述
乳腺癌的定义和症状
乳腺癌定义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 恶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 之一。
通过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等指 标评估疗效。
病理学评估
通过组织学检查、细胞增殖指数等 指标评估疗效。
生存期评估
观察患者的生存期,评估内分泌治 疗的长期疗效。
内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及处理方法
01
02
03
04
骨质疏松
定期监测骨密度,补充钙和维 生素D,必要时使用抗骨质疏
松药物。
血脂异常
定期监测血脂,调整饮食和运 动习惯,必要时使用降脂药物
抗雌激素治疗通常用于激素受体阳性 的乳腺癌患者,尤其适用于绝经前和 绝经后的女性患者。
芳香化酶抑制剂
芳香化酶抑制剂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中的另一种重要药物,它通过抑制芳 香化酶的活性,减少雌激素的合成, 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芳香化酶抑制剂通常用于绝经后的女 性患者,尤其是对侧乳腺癌或复发风 险较高的患者。
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是重要的姑息治疗手段,可以延长 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可以延长 生存期,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常用的内分泌药物包括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芳香化酶抑制剂和孕激素等。
内分泌治疗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特殊人群如青少年、老年和妊娠期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需谨慎评估,个体化定制治疗方案。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年教学讲义 ppt课件
目录
• 乳腺癌概述 • 内分泌治疗原理 •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方法 • 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应用 • 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和副作用 • 内分泌治疗的未来展望
01
乳腺癌概述
乳腺癌的定义和症状
乳腺癌定义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 恶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 之一。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展优秀课件

Sequence主要研究
BIG 1-98
ABCSG 8
R
AI2年 他莫昔芬2年 他莫昔芬2年
他莫昔芬3年 AI3年
他莫昔芬3年
BIG1-98 ABCSG 8
Extended研究
MA 17
他莫昔芬5年
R
B 33
AI 5年 Placebo 5年
AIs Upfront 方案临床研究
ATAC Trialists’ Group. Lancet 2005; 69: 60–62. Coates AS, et al. J Clin Oncol 2007; published online Jan 2.
内分泌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
Upfront研究 Switch主要研究 Sequence主要研究 Extended研究
Upfront研究
ATAC
R
BIG 1-98
TEAM
他莫昔芬 芳香化酶抑制剂/灭活剂
5yrs
Switch主要研究
IES 031
他莫昔芬2-3年
R
AI3-2年 他莫昔芬3-2年
选择性的药物垂体切除术,药物性卵巢去势 其作用是可逆的 主要应用于绝经前 药物主要有Goserelin等
内分泌治疗的问题----耐药
三苯氧胺耐药
耐药机制
雌激素代偿及三苯氧胺的局部代谢 ERα的缺失和突变 选择性信号传导通路 三苯氧胺的雌激素样作用和抗雌激素样作用的
平衡
内分泌治疗的问题----不良反应
在所有乳腺癌中ER-/PR+的患者占5%左右, 这可能是由于ER检测假阴性的存在或PR有 独立于ER的调节通路。此类患者对内分泌 治疗的反应与ER阳性肿瘤类似。
雌激素及其代谢产物的肿瘤相关作用机制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ppt课件

13
全国性妇女绝经年龄的调查结果对比
出版年代 组织者 绝经年龄(岁) 数据年份 年龄段 调查人群数 代表地区 出版
1980 全国协作组
49.5 1978.11-1980.2 9周岁以上女性 13.14 万 全国29个省市
中华妇产科杂志, 1980,15(4):219-233
1990 全国协作组 49.0±3.7
• >60岁(没有异议) • >55岁且闭经至少12个月(基本可行) • >50岁、闭经超过12个月,测定雌二醇(E2)、
促卵泡激素(FSH)水平绝经后水平更可信。 • 45~50岁,自然闭经超过12个月,需要全面
评估,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闭经,多次测定雌 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水平绝经后水平更 可信。
绝经前 60%
绝经后 40%
ER– 50%
ER+ 50%
ER– 40%
ER+ 60%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国妇女发病的高峰年龄较美国提前10年,为40-49岁, 30-39岁年龄组乳腺癌所占比例超过20%
王怡、徐光炜精,选乳p腺pt癌课的件二级预防。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4;2(2):844-86
– 手术治疗
不可逆
– 放射去势
不可逆
– 内分泌药物治疗
可逆的
精选ppt课件
9
内分泌治疗药物的分类
➢抗雌激素药物:三苯氧胺、托瑞米芬
➢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阿那曲唑、依西美坦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亮丙瑞林、戈舍瑞林 ➢雌激素受体下调剂:氟维司群
➢孕激素类:甲羟孕酮、甲地孕酮
精选ppt课件
10
双侧卵巢切除术后; 年龄≥60岁; 年龄<60岁,且在没有化疗和服用三苯氧胺、托瑞米芬 和卵巢功能抑制治疗的情况下停经1年以上,同时血FSH(卵 泡刺激素)及雌二醇水平符合绝经后的范围;而正在服用三 苯氧胺、托瑞米芬,年龄<60岁的停经患者,必须连续检测 血FSH及雌二醇水平符合绝经后的范围。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ppt课件

活性作用,使肿瘤细胞停滞于G1期,减少S期
比例。
促进白介素-2的生成,提高自然杀伤细胞和 巨噬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这可能说明TAM对绝经后妇女的高度抗瘤活性和对ER- 病人部分有效的机理
抗雌激素药物
三苯氧胺
TAM除了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竞争性抑制雌
二醇与ER结合外,还是ER的部分激动剂。
约0.5%的病人发生子宫内膜癌
56w vs 28w, 42w vs 27w, 36w vs 20w
作为一线优于三苯氧胺
阿那曲唑
06年ATAC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绝经后激素敏 感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阿那曲 唑的疗效和耐受性均优于他莫昔芬。 阿那曲唑组和他莫昔芬组子宫内膜病变发 生率分别为27.3%和43.9%,这支持把阿那曲 唑作为绝经后激素敏感型早期乳腺癌的首 选辅助内分泌治疗。
孕激素类药物
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素,从而抑制促卵 泡激素和促黄体激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生成。
诱导肝 还原酶,加速体内雄激素降解,雌激 素合成减少。 与PR结合后竞争性抑制雌二醇与雌激素受体的 相互结合。
降低I L-6水平,从而改善晚期病人的恶液质 状况。
孕激素类药物
药物:甲羟孕酮 前4~6周1000mg/日,然后
非甾体类
来曲唑 阿那曲唑 抑制剂
亚铁血黄素结合位点 可逆的离子键结合 芳香化酶水平
芳香化酶抑制剂
药物:氨鲁米特(Aminnoglutethimide) 兰他龙(Lentalon) 来曲唑(Letrozole ) 瑞宁得(Anastrozole) 依西美坦(Exemestane) 适应证:绝经后病人 有效率:30~40%
比例。
促进白介素-2的生成,提高自然杀伤细胞和 巨噬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这可能说明TAM对绝经后妇女的高度抗瘤活性和对ER- 病人部分有效的机理
抗雌激素药物
三苯氧胺
TAM除了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竞争性抑制雌
二醇与ER结合外,还是ER的部分激动剂。
约0.5%的病人发生子宫内膜癌
56w vs 28w, 42w vs 27w, 36w vs 20w
作为一线优于三苯氧胺
阿那曲唑
06年ATAC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绝经后激素敏 感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阿那曲 唑的疗效和耐受性均优于他莫昔芬。 阿那曲唑组和他莫昔芬组子宫内膜病变发 生率分别为27.3%和43.9%,这支持把阿那曲 唑作为绝经后激素敏感型早期乳腺癌的首 选辅助内分泌治疗。
孕激素类药物
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素,从而抑制促卵 泡激素和促黄体激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生成。
诱导肝 还原酶,加速体内雄激素降解,雌激 素合成减少。 与PR结合后竞争性抑制雌二醇与雌激素受体的 相互结合。
降低I L-6水平,从而改善晚期病人的恶液质 状况。
孕激素类药物
药物:甲羟孕酮 前4~6周1000mg/日,然后
非甾体类
来曲唑 阿那曲唑 抑制剂
亚铁血黄素结合位点 可逆的离子键结合 芳香化酶水平
芳香化酶抑制剂
药物:氨鲁米特(Aminnoglutethimide) 兰他龙(Lentalon) 来曲唑(Letrozole ) 瑞宁得(Anastrozole) 依西美坦(Exemestane) 适应证:绝经后病人 有效率:30~40%
asco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展

VS
联合治疗可能涉及不同作用机制的药 物,通过协同作用增强抗肿瘤效果, 同时降低耐药性的发生。
05
ASCO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挑 战与对策
Chapter
耐药性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总结词
耐药性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面临的重要挑战,患者可能对药物产生抵抗,导致治疗失效。
详细描述
针对耐药性问题,研究者和医生正在探索多种解决方案,包括开发新一代的内分泌药物、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 的药物以及个性化治疗策略。
剂和孕激素类药物。
内分泌治疗在特殊类型乳腺癌中的应用
01
内分泌治疗在特殊类型乳腺癌 中也有广泛应用,如三阴性乳 腺癌、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等。
பைடு நூலகம்
02
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特殊类型 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同样 可以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 量。
03
临床研究正在探索针对特殊类 型乳腺癌的个体化内分泌治疗 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 副作用。
ASCO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历史背景
20世纪50年代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开始起步,主要采用卵巢切除和肾上腺切除术。
20世纪70年代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激素受体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重 要作用,内分泌治疗逐渐成为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
21世纪
随着靶向药物的研发和应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入新的阶段,疗 效显著提高。
03
ASCO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临 床研究
Chapter
早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早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是重要的辅助 治疗手段,主要通过抑制激素水平来降 低肿瘤复发风险。
常用的内分泌药物包括抗雌激素药物(如他 莫昔芬)、芳香化酶抑制剂(如来曲唑、阿 那曲唑)和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如 戈舍瑞林)。
中国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展ppt课件

中国
印度 欧洲 (EU-28)
187
145 362
48
70 92
中国乳腺癌发病率正在快速上升 (每年大约 3-4%)
Fan L, et al. Lancet Oncol 2014; 15: e279–89.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百年历程
1895年,George Thomas Beatson完成第一例用切除卵巢 乳腺癌治疗。1896年,这个病例发表报道
继续5年他莫昔芬治疗
R 停止他莫昔芬治疗 乳腺癌死亡率 乳腺癌死亡人数 404 vs. 452 RR=0.88 (95% CI 0.77-1.01;p=0.05) 2P=0.06 10年 (n=3468) 5年 (n=3485) 24% 21%
概述:国外乳腺癌指南简介
为了更好地改善预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规范乳腺癌的治 疗标准和模式,将循证医学的数据融入到日常的临床工作中,临床工 作者可借鉴国际上权威的指南或共识
• •
每年会发布新的版本,涵盖了乳腺癌的各个诊疗领域,并将新的研究 结果和治疗模式融入到现有的治疗常规中 但一味地增加临床试验结果难免教条及繁复,同时很多个体化的治疗 策略难以完全参照临床试验的结果或者目前还不具备完整足够的循证 医学证据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癌症并快速上升
中国乳腺癌新发病例占全球12.2%,死亡占9.6%
发病例 全球 发达地区 欠发达地区 WHO 非洲 (AFRO) WHO 美洲 (PAHO) WHO 东地中海 (EMRO) WHO 欧洲 (EURO) WHO 东南亚 (SEARO) WHO 西太平洋 (WPRO) IARC 成员国 (24个国家) 美国 1671 788 883 100 408 99 494 240 330 935 233 死亡 522 198 324 49 92 42 143 110 86 257 44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ppt课件

对于高危人群,如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或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女性,内分泌治疗可以作为预防性治疗手段,降低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预防性治疗
激素受体阴性的乳腺癌
对于激素受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通常无效,因此是禁忌症。
04
CHAPTER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疗效与副作用
内分泌治疗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缓解率,缩小肿瘤体积,降低复发风险。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概述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方法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疗效与副作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未来展望
01
CHAPTER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概述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是一种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来控制和治疗乳腺癌的方法。
临床缓解率
长期随访研究显示,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生存率较高,中位生存期延长。
生存率
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是内分泌治疗的最佳受益者,疗效更佳。
激素受体状态
内分泌治疗可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及时干预和治疗。
骨质疏松
内分泌治疗可能导致血脂异常,需定期监测并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
02
生物标志物
研究开发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生物标志物,用于预测疗效、耐药性和预后,指导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内分泌联合靶向治疗
01
探索内分泌药物与靶向药物的联合应用,如针对HER2、PI3K/AKT/mTOR等信号通路的靶向药物,以提高疗效和克服耐药性。
内分泌联合免疫治疗
02
研究内分泌药物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03
预防性治疗
激素受体阴性的乳腺癌
对于激素受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通常无效,因此是禁忌症。
04
CHAPTER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疗效与副作用
内分泌治疗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缓解率,缩小肿瘤体积,降低复发风险。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概述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方法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疗效与副作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未来展望
01
CHAPTER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概述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是一种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来控制和治疗乳腺癌的方法。
临床缓解率
长期随访研究显示,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生存率较高,中位生存期延长。
生存率
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是内分泌治疗的最佳受益者,疗效更佳。
激素受体状态
内分泌治疗可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及时干预和治疗。
骨质疏松
内分泌治疗可能导致血脂异常,需定期监测并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
02
生物标志物
研究开发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生物标志物,用于预测疗效、耐药性和预后,指导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内分泌联合靶向治疗
01
探索内分泌药物与靶向药物的联合应用,如针对HER2、PI3K/AKT/mTOR等信号通路的靶向药物,以提高疗效和克服耐药性。
内分泌联合免疫治疗
02
研究内分泌药物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03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PPT课件

4.肿瘤生长
6
内分泌治疗的优点
• 疗效明确 应用方便 • 与化疗相比毒副反应小 生活质量高 • 无需住院 • 花费相对便宜 • 容易耐受 可以长期用药 保持良好的疗效
整理课件ppt
7
内分泌治疗的适用人群
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ER+ PR+ ER+ PRER- PR+
整理课件ppt
8
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选择
三苯氧胺 ↓
阻断雌激素和肿瘤结合 ↓
使肿瘤细胞缺少雌激素支持 ↓
阻断肿瘤营养 阻断或延缓肿瘤生长
整理课件ppt
5
常用内分泌治疗药物作用机制
芳香化酶抑制剂
三本氯胺
(阻断雌激素产生) 阻断雌激素与肿瘤发生作用
芳香化过程
3.受体
1.雄激素
2.雌激素
++ ++ +-
• 芳香化酶在脂肪、肌肉、肝脏、乳腺癌细胞内存在 整理课件ppt
香化酶作用→雌激素 • 芳香化酶抑制剂 右类药 • 与芳香化酶结合→失去酶作用 →雄激素 →雌激素
整理课件ppt
17
常用芳香化酶抑制剂
• 第一代 氨鲁米特 • 第二代 福美司坦 • 第三代 阿那曲唑(Anastrozole)
来曲唑(Letrozole Tablets) 依西美坦(exemestane)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整理课件ppt
1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危险因素 绝经前、卵巢→
绝经后,肾上腺 肝脏 乳房脂肪和肌肉
激素 雌激素
雄激素
芳香化酶
雌激素
整理课件ppt
2
激素刺激肿瘤生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