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B卷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综合检测卷(二)(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综合检测卷(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36分)1.下列植物的茎属于草质茎的是()。
A.法国梧桐B.毛白杨C.蒲公英D.松树2.下列不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A.鲸B.非洲象C.蝙蝠D.眼镜蛇3.以下四种形状的篱笆最稳定的是()。
A. B. C. D.4.一般来说,塔的底部比顶部要()。
A.大、重B.小、轻C.大、轻D.小、重5.亚洲人的肤色是黄色的,这是由()决定的。
A.生活状态B.饮食习惯C.遗传因素D.心情好坏6.下列动物不属于昆虫的是()。
A.蝴蝶B.蚕蛾C.蜈蚣D.蜻蜓7.以下关于塔台制作过程中的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B.不用考虑节省胶带,只要保证塔台的接口处固定牢固C.搭建完成后要及时检查接口处是否牢固,是否还有地方需要修补D.搭建结束后给自己的塔台模型取一个名称8.小光家养了-条金毛犬和一条牧羊犬,关于这两条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属于不同的品种B.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C.它们具有不同的性状特征D.它们的性状特征主要是遗传它们的父母9.下列不属于鸟类的动物是()。
A.鸡B.麻雀C.蜜蜂D.老鹰10.住房所必须具有的系统有()等。
A.水力系统B.电力系统C.排水系统D.以上三者都是11.“龙生龙,凤生风,老鼠生儿会打洞”描述的是()现象。
A.繁殖后代B.遗传C.生物的多样性D.变异12.下列植物的叶属于卵形叶的是()。
A.油松B.毛白杨C.玉米D.柳树13.在测量塔台模型高度的时候,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在测量前一定要统合适的测量工具B.学生尺太短了,不适合测量C.读数时要平视D.小丁测的高度和其他组不一样,马上修改了自己的数据14.小明和小亮是双胞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和小亮长得完全一样B.他们的相貌特征主要是由生态环境决定的C.他们的相貌是由父母的遗传因素决定的D.他们的相貌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会发生变化15.工程师在设计建造跨海大桥时一般会遇到的难题有()。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2019-2020学年期中考试试卷5 教科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一.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10分)1.近视眼镜和老花眼镜都有增进视力的作用,其中有放大功能的是眼镜,它的镜片的特点是透明、中间边缘。
2.蚂蚁的身体分、胸、三个部分。
3.食盐是生活的,又是重要的。
食盐主要是从中提取的。
4.填图5.通过实验发现,铁在有、有以及酸、碱、盐的环境下容易生锈。
6.碘酒可以使淀粉变成色。
7.醋和小苏打发生的反应,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除此之外,留下的液体,既不是醋,也不是小苏打,是一种叫的新物质。
8.(3分)把标本在载物台夹好后,应先调节准焦螺旋,镜筒使物镜到达恰当的位置,此过程中眼睛要看着;然后再调节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直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此过程中眼睛要看着。
上面四个空缺处正确的做法应是。
A.降低、物镜、抬升、目镜B.降低、目镜、抬升、物镜C.抬升、物镜、降低、目镜二.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2分)9.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A.蚕蛾B.蚂蚁C.蜻蜒D.蜗牛10.下面不是晶体的是()A.玻璃B.食盐C.味精11.下列关于真菌的说法正确的是()A.真菌是一种草本植物B.真菌属于无脊椎动物C.真菌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12.最容易使一块面包发霉的环境是()A.干热B.湿冷C.湿热13.橡皮泥捏成了一个小兔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兔子还是原来的橡皮泥B.小兔子已经变成泥了C.小兔子变成彩色的水彩了14.下列活动中,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的是()A.水的三态变化B.蜡烛融化C.生鸡蛋煎成荷包蛋15.将碘酒滴在某种食品上,会产生一种蓝色的物质,说明这种食品含有()A.淀粉B.蛋白质C.脂肪16.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氮气B.氧C.二氧化碳D.水蒸气17.小明用显微镜清楚地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小明观察到的细胞图()A.B.C.18.一个铁钉放在烧杯中,半截浸在水中,半截露在空气中,()最容易生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过关检测密卷(B卷)物质的变化 单元测试

第二单元过关检测密卷(B卷)物质的变化一、填空题。
1.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
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没有产生________,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________。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的物质——________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________。
3.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防止、减缓铁制品生锈。
4.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利用________原理制成温度计,这种变化属于________;又如空气中________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壤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5.美丽的烟花,当它在空中________时,发生了剧烈的________变化,产生了五彩缤纷的色彩。
二、判断题。
6.有些物质会发生变化,而且变化速度也有快有慢,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发生变化。
()7.加热白糖的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8.因为我们摸不到看不到声音,所以声音不是物质。
()9.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发生变化。
()10.馒头、麦片遇到碘酒变成了蓝色,因为它们都含有淀粉。
()1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就一定会生成新的物质。
()12.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后,有附着物生成,溶液的颜色不变。
()13.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14.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的过程中,白糖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15.物质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三、选择题。
16.下列诗句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17.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为化学变化的是( )。
A.积土成山B.百炼成钢C.木已成舟D.水落石出18.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综合测试卷(二)含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综合测试卷(二)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为了提高塔台模型的承重能力,我们应该()。
A.整体多使用四边形框架B.整体多使用三角形框架C.增加底面的重量,减少底面的面积2.对于古代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些古代生物已经不复存在,一些现存生物与古代生物相似B.科学家只能通过古生物化石研究古生物C.有些古代生物一直生存到现在,如鲎3.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是()。
A.人工饲养生物B.建立自然保护区C.加快繁殖速度4.我们不能从校园生物分布图获得的信息是()。
A.动物的饮食习惯、运动特点B.某种植物所在的位置C.校园中常见动植物的种类5.用二歧分类法对某一区域的生物进行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类标准应该突出两类生物的区别B.同一区域的植物可以用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区分C.只能用于对植物的分类6.在世界上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为人的()是无穷尽的。
A.遗传组合B.数量C.血型7.我们在进行校园生物大搜索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不可以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B.把观察到的小动物都带回家C.可以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8.下列形状框架中,承重、抗震能力最好的是()。
A.三角形B.正方形C.长方形9.揭示了遗传和变异之间秘密的科学家是()。
10.关于古生物化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古生物化石的形成时间很长B.古生物化石可以在地层中找到C.古生物化石只具有观赏价值11.下列关于我们相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我们的相貌是天生的,不会发生变化B.我们的相貌会受到后天的影响C.双胞胎的相貌是一模一样的12.“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句俗话说明动物有()。
A.生殖现象B.遗传现象C.进化现象二、填空题13.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是集( )、( )、( )为一体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蓄电池充电时是将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2、物质总是在不断地________,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有些变化产生了________。
3、我国发电站发电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是通过________将不同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
4、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宇航员_______ 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
5、我们制作晶体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
6、利用物质_________的原理,制成温度计。
7、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________。
如果没有________,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8、将电能转化成磁性的装置叫________,要使它的磁性强一些有________、________等办法。
9、被人们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的是________。
10、搬运杂乱的废钢铁用________就省事多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瓦楞纸是通过()来增强其抗弯曲能力的。
A.增加厚度B.增加长度C.增加宽度2、下列关于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定滑轮能省力,动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B.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能省力C.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相同3、在月球表面物体会变的很轻,这是由于()。
A.月球的质量小,体积小B.月球上引力小 C.月球距离太阳近4、杠杆工作时,是围绕( )转动的。
A.阻力点B.用力点C.支点5、小明和小天都是单眼皮,都没有耳垂,都是卷发,这说明()。
A.小明和小天长的一样B.小明和小天是兄弟俩C.小明和小天有血缘关系D.小明和小天这些相貌特征相同6、下列不能改变电磁铁的磁极的是()。
A.改变电流的方向B.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C.增加线圈的圈数7、人的脚能承受较大的重量,主要是因为()A.脚骨组成拱形结构 B.脚骨的数量多 C.脚部肌肉发达8、下列太阳、地球、月亮三者位置关系中能产生月食现象的是()。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6分)1、路边经常能见到许多高压电的铁塔,发现铁塔这种骨架式的构造常被叫做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的“小格子”基本都是______形。
2、煤、石油、天然气是_____________的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
3、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
4、对垃圾中的一些废弃物进行回收并________加工利用,这样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________,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________。
5、如果电路短路,电路中的电流会很________。
6、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_________,它既能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
7、用螺丝刀撬箱子,是________的应用。
8、水滴里的那些小家伙,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20分)1、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
A.玻璃B.雪花C.食盐2、手电筒使用时输出的能量形式是()。
A.电能B.光能C.机械能3、框架结构很牢固,主要是因为()。
A.支撑力大B.实心的C.抗风能力强4、下列植物中,属于开花植物的是()。
A.蕨类B.苔藓C.凤仙花5、下列句子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6、小明爸爸爱运动,小明也有运动的天赋,这是()。
A.形态特征的遗传B.生理特性的遗传C.生理特性的变异D.生理特性的变异7、“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这句话,反映的是()的原理。
A.杠杆B.轮轴C.滑轮8、把点燃的细木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杯中,火焰会()。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练习卷及答案

3、盖上盖玻片或另外一块玻璃,滴上一滴碘酒,并让载玻片倾斜,使标本染色。 4、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分。标本制作完成。
5
A、越小
B、不变
C、越大
四、填一填在括号内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共 5 分)(显微镜的构造,知识的掌握情
况)
4
(1)目镜(2)调节旋钮(3)物镜(4)载物台(5)反光镜 五、简答。(共 7 分) 简要说出洋葱标本的制作过程。(考查学生实验能力和对实验的综合表述能力,同时考查 实验时的观察力和综合能力,培养科学品质,形成科学素养) 答:1、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一、填空(28 分)
六年级科学期中调研试卷
附参考答案
时间:40 分钟
分值:60 分
1、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ຫໍສະໝຸດ ),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
白糖、(
)等。
2、( )是生物最基本的(
),也是生物最基本的(
)。
3、放大镜也叫( ),它是一种( )厚,( )薄的透明镜片。
4、凸透镜的作用是(
)、(
2、放大镜的镜面越大,其放大倍数也越大。( )
3、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细胞。( )
4、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缘故。 ( )
5、在制作晶体的实验中,使用较浓的食盐溶液更容易看见食盐晶体。( )。
三、选择题(10 分)
1、不同的昆虫头部都长着不同形状的( )触角。
A 三对 B 两对
C、都不对
6、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
) 倍。
A、200
B、2000
教科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六年级 科学(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用圆形的鱼缸做的生态瓶,从侧面观察鱼缸内的生物,看到的图像( )。
A.比实际的小B.比实际的大C.一样大 2.小明同学写了一个很小的“上”(如图甲),他从目镜里看到这个字的图像有点偏上了(如图乙),他需要将玻片( )移动才能将其移至视野中央。
A.向上 B.向下 C.向左 3.下列现象中,不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一年四季的变化 C.昼夜交替的变化 4. 托勒密的观点相当于我们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中的( )。
A.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C.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5.安徽省会合肥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乌鲁木齐,更早见到日出的是( )。
A. 乌鲁木齐B.合肥C.两个城市一样早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________(厚度 凸度)有关。
2. 2022年全球新冠疫情的形势仍然严峻,科研人员可以在__________(电子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新冠病毒的变异情况。
3.分别是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叶片,看到的图像大小和视野大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像越大,视野越大 图像越大,视野越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共10题;共10分)
1. (1分)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基本上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
生物的生长、繁殖等每一种功能都是靠某种或几种特定________来完成任务的。
________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2. (1分)把有关细胞的作用填写到下图的括号中。
3. (1分)放大镜的特点是中间________,边缘________。
4. (1分)透过装有清水的瓶子看标签,看到标签上的字变________(选填“大”或“小”)了,这是因为________。
5. (1分)世界是由________构成的,它总是不停地________着。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________变化和________变化。
像我们身边的铁生锈属于________变化。
6. (1分)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能进行________,制造________,它们好像是一个个
微小的工厂。
7. (1分)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大量的气泡,生成新的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熄灭,说明这种气体________。
8. (1分)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________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________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9. (1分)将一个5×放大镜和一个10×的放大镜组合起来,得到的是实际物体________倍的成像。
10. (1分)白糖加热实验中,固态的白糖先融化变成了________的白糖,而后有了焦糊的气味,最后变成了________的物质。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20分) (共10题;共20分)
11. (2分)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
12. (2分)不同的昆虫其复眼中的小眼的数目不同。
13. (2分)二氧化碳能使火熄灭是因为物体在燃烧的时候是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而不是二氧化碳。
14. (2分)热胀冷缩现象是物理变化。
15. (2分)张亮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发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这是显微镜的问题。
16. (2分)白糖属于晶体。
17. (2分)所有生锈的物品只需刷上漆就不再生锈了。
18. (2分)蝴蝶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19. (2分)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因此里面没有微生物。
20. (2分)近视眼镜的镜片也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共10题;共20分)
21. (2分)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有关。
A . 凸度
B . 材料
C . 面积
22. (2分)请仔细观察下面的三个凸透镜,若用它们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范围最小的是()。
A .
B .
C .
23. (2分)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
下列食物不是在微生物帮助下生产的是()。
A . 白酒
B . 米饭
C . 馒头
D . 酸奶
24. (2分)下列现象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铁生锈
B . 水结成冰
C . 米饭上滴碘酒
D . 蜡烛燃烧
25. (2分)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 . 18
B . 19
C . 20
D . 21
26. (2分)往下列食物的切片上滴碘酒,看到变蓝的是()。
A . 萝卜
B . 菠菜
C . 土豆
27. (2分)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材料必须是()。
A . 新鲜的
B . 薄而透明的
C . 干燥的
28. (2分)李小同学在制作一个大的晶体,几天后拴在细线上的食盐晶体反而变小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 . 食盐溶液浓度不高
B . 时间还不够
C . 拴在线上的食盐太小
29. (2分)下列变化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 . 瓷碗破碎,水结成冰
B . 煤气燃烧,胆矾研碎
C . 氢气燃烧,菜刀生锈
D . 铁制成铁锅,铁矿石炼铁
30. (2分)像易拉罐压扁、木头碎裂、玻璃碎裂、折纸这样的变化都是()。
A . 形态发生了改变
B . 产生新的物质
C . 没有什么变化
四、连线题 (共1题;共5分)
31. (5分)将下列昆虫与它的触角类型连起来。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共2题;共15分)
32. (10分)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李明在家里做作业。
忽然听见有回收废品的声音。
他想起车棚里有一块废铁,不如拿出来换点钱。
想到这里,立刻跑到车棚寻找废铁。
奇怪,原来那块光洁白亮的废铁怎么不见了呢?于是,他又认认真真地找了一遍。
终于,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块和那块废铁同样大小的红褐色的东西。
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红褐色的东西是一层铁锈。
他想,铁为什么会生锈呢?是不是铁和什么发生反应的结果呢?
(1)根据上面这段文字所获得的信息,请你说说车棚里的废铁为什么会生锈。
(2)比较铁与铁锈,说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
(3)为防止因铁生锈而造成的损失,请你介绍两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33. (5分)晶体有哪些用途?请举例说明。
六、应用题 (共1题;共5分)
34. (5分)根据“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混合前,你观察到小苏打和白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你看到了哪些现象?
(3)用燃着的火柴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杯中,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哪些证据支持你的观点?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共10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5-2、
6-1、
7-1、
8-1、
9-1、
10-1、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20分) (共10题;共20分)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共10题;共20分)
21-1、
22-1、
23-1、
24-1、
25-1、
26-1、
27-1、
28-1、
29-1、
30-1、
四、连线题 (共1题;共5分)
31-1、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共2题;共15分) 32-1、
32-2、
32-3、
33-1、
六、应用题 (共1题;共5分)
34-1、
34-2、
34-3、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