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纺工艺对成品质量的影响
前纺工艺员的工作内容

前纺工艺员的工作内容
前纺工艺员是纺织行业中的职业,主要负责纺纱和精纺工艺的调整和管理。
他们的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工艺调整:根据生产任务和产品要求,对纺纱和精纺工艺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 工艺参数设置:根据纺纱和精纺工艺的要求,对纺纱机和精纺机的各项参数进行设定,包括纺纱速度、纤度、强力、卷曲度等。
3. 机器检修与维护:对纺纱机和精纺机进行日常检修和维护,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机器故障。
4. 工艺改进:研究和开发新的纺纱和精纺工艺,提出改进方案,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5. 检查和控制:对纺纱和精纺过程中的纱线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保证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6. 数据分析与报告:收集和整理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撰写相关报告,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7. 现场协调与指导:与生产人员密切合作,现场指导纺纱和精纺工艺的操作,解答他们的技术问题,保证生产工艺的顺利进行。
8. 质量控制:负责纺纱和精纺过程中的质量把控,执行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产品合格。
总的来说,前纺工艺员的工作职责是调整和管理纺纱和精纺工艺,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负责现场协调和指导,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以及质量控制等工作。
棉纺质量控制(1)

1.滑脱纤维:沿截面向两端轴向伸出的较短纤维,由于纤维间摩擦力小于纤维断裂强力,这些纤维将被从纱中抽拔出来而不被拉断,称为滑脱纤维。
2.滑脱长度:当纤维间的摩擦力恰好等于纤维的断裂强力时,此时纤维之间的接触长度,称为滑脱长度,用Lc表示。
3.断裂强度:单位粗细的纱线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P=强力/特数,单位:N/tex4.断裂强力:又称绝对强力,是指纱线受外力直接拉伸到断裂时所需的力,单位:N或cN5.棉结:由棉纤维、未成熟纤维、短绒因轧工或纺纱处理不当相互扭结形成,结构较松散,易上色,染色后成深色点子对浅色布外观有影响,可在坯布上看见,有些可以用手去除。
6.杂质:碎叶、籽屑、棉籽软皮、毛发、麻草等杂物,在布面上可以清楚呈现,后加工煮练可除去,漂染后在棉布上很少出现。
7.白星:由软籽表皮、僵棉、死纤维形成,在坯布上看不见,但吸色性差,染色后呈现白色的点子,对深色布外观有影响。
8.毛羽:是指暴露在纱线主干外的纤维端9.毛羽指数:纱线单位长度内单侧面上毛羽长度超过某一定值时的毛羽总根数。
10.毛羽值H: 1cm长纱线上毛羽总长度。
11.棉网清晰度:棉网清晰程度、厚薄均匀程度、有无破洞、破边、云斑等。
12.潜在棉结:大量松散纤维交叉扭结,在生条中未形成棉结,但在牵伸中由于牵伸力的作用,使这些松散的扭结抽紧后形成新棉结。
13.纱疵:纱线粗细变化超过一定范围,是纺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纱线上的疵点。
14.布面纱疵:原纱产生的疵点织入布面造成外观疵点。
15.纱疵率:布面上暴露的纱线上的四种疵点(粗经、错纬、竹节纱、条干不匀)一处满10分造成布降等的匹数占总生产匹数的比例。
纱疵率=纱疵引起织物降等匹数×100%/总匹数16.粗经:直径偏粗长5cm以上的经纱织入布内。
17.错纬:直径偏粗、偏细长5cm以上的纬纱织入布内或紧捻、松捻纬纱。
18.竹节纱:是在纺纱过程中,由于通道不光洁,机件有毛刺,清洁工作不良,牵伸过程不良,成品或半成品在生产运输过程中沾污造成。
优化前纺参数 控制纱线质量

纤 与 线 维 纱
优 化前 纺参 数 控 制 纱线 质 量
A .Mu hp d aa k o ah y S .M.Ih a u st q e i A u r .K ma 印度 国家科 学院 ( 印度 ) 印度 印 第安 科 学院 ( 印度 )
Au a gh ko a h y , ain l ntu rn nsuMuhp d a a N t a Istt o o i ef nl y J ln h rIda o g , aa d a/ n i o
S i dMuf r st q e Ida tueo ehooy N w D liIda a e z a hi u , n i I i t f Tc nl , e e  ̄n i y f I a nn t s g h
一
过去十年中 , 由于客户需求的 增加 , 前纺机器的生产力已有极大 的提高 , 同时为 了提高纱线品质 , 机器设计也在不断 改进。实际生
产中 一般 通 过 调 整 工艺 参 数 改 进
度、 圈条直径和牵伸倍 数 , 这和早 期 I tqe等 人 的 论 述 相 同。 siu ha 1 种末道并条样品进一步在实际 5 生 产 企 业 经 L 40 粗 纱 机 和 F 10 A L 环锭细纱机制成细纱。制得 R6 的粗纱 为 12 4 2 0 x , .0N ( 9 .8t ) 细 e
1 实验
预备样品的原料为棉纤维( 同 比例 J4和 s) 平 均 长 度: - 3 6 ,
线 表 面毛羽 分布 ( 依据 毛羽长 度 ) , 该参 数仅 表征长 度大 于 3rm( a s) 的毛 羽 , 些 毛 羽 既 影 响 纱 线 外 这
长细节 疵点有所下降。但增加针 梳牵伸倍数通常会降低纱线 的品 质。若在低针梳牵伸倍 数下加 大 并条机输出速度 , 则长细节疵点会
纺织品质量问题的根源分析与改进

纺织品质量问题的根源分析与改进纺织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其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和身体健康。
在纺织品生产和供应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
本文将对纺织品质量问题的根源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原材料问题纺织品质量的首要影响因素之一是原材料的质量。
低质量的纤维和化学品可能导致纺织品的强度不足、易褪色等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加强对原材料供应商的质量管理,确保所采购的纤维和化学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其次,生产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原材料筛选和测试,确保使用的原材料质量稳定可靠。
二、生产工艺问题纺织品生产中存在一系列工艺过程,包括纺纱、织造、印染等。
不合理的生产工艺会直接影响纺织品的质量。
例如,纺纱过程中纤维的拉伸度不一致,会导致织造后的纺织品出现大小不一的孔洞。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优化生产工艺流程,确保每一道工序的参数和环节都得到合理控制。
同时,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三、设备维护问题纺织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如纺纱机、织造机等,如果维护不当,可能对纺织品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设备损坏、磨损和误差可能导致纤维的拉伸度不一致,从而影响纺织品的强度和外观。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和检修制度,定期对关键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
同时,鼓励技术人员参与设备选购和更新,选择性能优良、稳定可靠的设备。
四、质量管理问题质量管理是纺织品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如果质量管理不到位,将导致纺织品的质量问题频发。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点的设立和质量检验的完善。
定期进行质量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
建立追溯体系,可以追踪和找出质量问题的根源,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五、市场监管问题纺织品市场监管是保障消费者利益和纺织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如果市场监管不力,可能导致纺织品市场存在伪劣产品和假冒伪劣现象。
棉纺企业前纺质量管理中常见问题浅析

质量是 企业 发 展 的根 本 , 也 是 企 业 竞 争 的 核
议严把 原 料采 购 关 。现 存 。 有 些 原 棉 通 过一 定 的
心 价值 , 所 以做好 质 量管理 , 提 升质 量水 平是 企业 立 足 的根本 。棉 纺 厂 前 纺 工 序 质 量 管理 头 绪 多 ,
第4 5 卷
第 2 期
棉
挝
【7 3 1
2 O 1 7年 2月
Co t t o n T e x t i l e T e c h n o l o g y
棉 纺 企 业 前 纺 质 量 管 理 中 常 见 问 题 浅 析
崔 士 涛
( j 阳纺 织 有 限公 司 . 山东东营 . 2 5 7 , 1 0 0 )
Br i e f Ana l y s e s o f t h e Co mmo n I s s u e i n
F o r e — s p i n n i n g Qu a l i t f t o n S p i n n i n g En t e r p r i s e
Ke y Wo r d s F o r e — s p i n n i n g, Qu a l i t y Ma n a g e me n t , B l o wi n g c a r d i n g Un i t , Dr a wi n g, Au t o L e v e l l i n g , Ro v i n g,
重 视 前 纺 日常 管理 工作 , 及 时 有 效 解 决 实 际 生 产 中遇 到 的 具 体 问题 . 并 制定相 应的 管理措 施 . 予 以切 实贯 彻 执
行. 可保 证 前 纺 半 成 品 质 量 以及 成 品 质 量 的 稳 定提 高 。
棉纺技术知识点总结

棉纺技术知识点总结一、原料的选配在棉纺技术中,原料的选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不同品种和不同级别的棉花会影响纺纱后纱线的质量。
因此,对原棉的品质进行评价和选配至关重要。
原棉的品质主要包括棉纤维长度、强度、细度等物理指标,以及含杂率、结实度等化学指标。
合理的原料选配可以提高纱线的质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损失。
二、精梳工艺精梳是棉纺中的一项重要工艺,其主要目的是去掉短棉和杂质,提高纱线质量。
在精梳工艺中,棉纤维首先经过拉梳机的粗梳,在此过程中,较短的棉纤维和细微的杂质会被去除。
接着,棉纤维会进一步通过细梳,去掉残留的短棉和杂质。
精梳工艺可以大幅提高纱线的质量,使其更加平整、光泽度更好,强度更高。
三、自动卷绕自动卷绕是棉纺生产过程中的一项技术创新,它大大提高了卷绕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自动卷绕设备,可以实现自动梳理纱线、裁断和打包,从而减少人力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自动卷绕也提高了纱线的一致性和质量,使得后续工序更加顺畅。
自动卷绕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将会在棉纺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纺纱工艺在棉纺工艺中,纺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纺纱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纱线的成品质量。
在纺纱过程中,纺纱机会将精梳好的原料纤维进行拉直并捻合,形成定向纺纱。
纺纱的工艺参数对成品纱线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合理的纺纱工艺是保证纺纱质量的关键。
五、非常规纺纱技术除了传统的纺纱工艺之外,目前还有一些非常规纺纱技术在棉纺领域中逐渐被应用。
比如,喷气纺纱、气流纺纱等新型纺纱技术,它们通过喷气或者气流来将纤维进行拉直和捻合,与传统的纺纱工艺相比,其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好的纱线一致性。
此外,还有紧凑纺纱技术、无飘纱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丰富了棉纺工艺的选择,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灵活应用。
六、纺纱设备维护纺纱设备的维护对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纺纱设备在长时间使用后,由于磨损、疲劳等原因,很容易出现故障,导致工艺质量下降。
影响气流纺纱质量的五大因素

影响气流纺纱质量的五大因素在气流纺纱过程中主要完成以下任务:将棉条开松并牵伸至单纤维状态;对喂给原料进行除杂;对纤维进行均匀混合;形成须条;凝聚纤维;通过并合改善均匀度;加捻;卷绕成型。
从理论上讲,气流纺纱时单根纤维在转杯的凝棉槽内凝结成一个纤维环,然后这个纤维环被反向拉起,但实际上由于其它原因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纤维弯钩、纤维圈、纤维片和其它变形等,极大的影响气流纺纱的质量。
成纱的质量受喂给棉条质量的影响,主要是棉条纤维中长度、长度整齐度、纤维细度和含杂情况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输送和凝聚过程中,纤维的分离状态越好则纱线质量越好。
棉条质量受前纺工序的控制,梳棉是气流纺关键工序,它主要对喂给原料进行除杂、分梳和均匀混合,所以调整梳棉工艺参数对棉条质量影响很大,进而影响纱线质量。
以下对影响气流纺纱质量的5大主要因素加以分析:01 梳棉梳理时锡林、盖板、道夫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锡林带着一层纤维到达道夫时,纤维的末端碰到道夫的表面并被道夫针布抓取而另一端仍被锡林针布握持,锡林通过转移区时,由于其表面速度很高,纤维受到道夫针布的拉扯并产生张力。
这种凝聚作用使道夫单位面积上的纤维量是锡林单位面积上的纤维量的2~3倍。
如果道夫速度增加则可以有更多的针齿参与梳理,由于道夫的速度提高而使凝聚作用增大,即使锡林和道夫表面线速度比值减少,纤维的转移效果也会增加,可是假如道夫速度增加太多,凝聚作用就会减少,转移效果好坏与纤维弯钩的形成密切相关。
当其他参数不变时,通过提高道夫速度来增加产量会使锡林的针面负荷增加进而会增加棉结,降低生条的条干均匀度,因此纱线质量恶化,即U%值变大,纱线的强力和外观等级会显著下降。
通过调节盖板速度或盖板花含量,用混合质量一般的棉卷可以生产出较好质量的棉条。
当其他所有参数不变时,只提高盖板速度,则盖板花增加,同时由于梳理作用增强,生条中的杂质减少,短绒也会减少,纱线的强力可得到改善,但强力CV%值会减小而测得的纱线疵点数和U%值不变,因此纱线的质量和织物的外观得到改善。
纺织培训资料(课程)

纺织培训资料明细1.纺织原料简介2.精纺纺纱工艺流程3.纺织原料公定回潮率表格4.花式纱简介5.条染复精梳简介6.绞纱染色简介7.粗纺纺纱工艺流程8.半精纺纺纱工艺流程23456精纺毛纱加工过程简介精梳毛纺以精梳毛条或化纤条为原料,各种类型,规格,色泽的精梳毛条或化纤条经过多次并合,牵伸,然后加捻成纱,再将纱合股成线,就是精梳毛纺的成品。
精梳毛纺分为:前纺,细纱,后纺三段。
精纺纺纱流程:(前纺)毛球结湿→混条→头针→二针→三针→四针→粗纱→粗纱贮存→细纱→(后纺)自络筒→并线→倍捻→成绞→检验→染色一.前纺:将混合好的毛条经过多次并合牵伸,最后稍加捻度(或搓捻)成粗纱,供后道之用。
1.前纺主要设备:7a.混条机:法国GC15型混条机8b.头针: GC15型头针链条式针梳机,并带有自调匀整装置9c.二针: GC15型二针链条式针梳机101112f.粗纱机:FM8型粗纱机132.前纺工艺:A.选择原料:主要根据成品和纺纱的要素选择,原料细度是考虑可纺支数的主要因素,其次是长度和强力,再者是卷曲,毛粒,杂质等●羊毛:单纱横截面内纤维在40根时,纺纱大体上可以正常进行。
当然长度较好,细度离散,强力,抱合力也较好,可选择35根,30根以下纺纱比较困难,对于纱支品质要求高,捻度较弱的针织纱则可选择。
在接近45根,如70’S毛条,最高纺56NM以下,66’S纺48NM以下,64’S纺42NM以下,60’S纺37NM以下。
●在羊毛中混入化学纤维,可使混合后的平均细度,平均长度,细度离散系数和长度离散系数都得到显著改善。
对于较轻的化纤,如晴纶,锦纶一般都是用3D纤维,锦纶与粘胶纤维混纺也可使用较粗的锦纶5D,对于较重的纤维如粘胶,涤纶也可使用4D,可根据纺纱支数,客户要求也可使用1.5D, 2D。
B.养生结湿,合毛:整色的羊毛在仓库一般回潮会在13%~14%左右,羊毛条的公定回潮是18.25%,所以生产时先把毛球放入结湿间让其自然吸湿到接近标准回潮,在混条时加入和毛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现代纺织工业的不断发展,纺织品国际贸易量的增大,纺织产品品种的多样化,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市场对优质棉纱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国产棉纱线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较多的成纱棉结不仅严重影响成纱与布面的质量外观,而且还影响染整加工及纺纱、织造过程的连续性。
因此,“93标准”比"78标准”增加了棉结粒数的考核,成纱棉结成为衡量纱线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在生产过程中如何对成纱棉结进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也就成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 棉结的定义与检验方法经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棉结有60—70%是由原棉性能不良所造成的,但也有是因为纺纱工艺不良所造成的。
根据GB/T398—93标准规定,棉结是由纤维、未成熟棉或僵棉,因轧工质量不良或纺纱过程中处理不善集结而成。
其检验方法为:在不低于400lx的照度下,光线从左后侧射入,检验面的安装角度与水平面成45°±5°角,检验者的视线与纱条成垂直线,检验距离以检验人员的目力在辩认疵点时不费力为原则。
2 原棉性能与成纱棉结的关系关于原棉各项物理性能与成纱棉结的关系,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成熟度好的棉纤维,它的吸湿能力小,单纤维强力大,天然卷曲多,纤维的弹性、刚性好,因此,其抗拉,抗压、抗弯的能力强,在加工过程中不易受损伤,纤维在受表面磨擦而受搓、揉、纠缠形成棉结的机会少,同时,纤维在开松、打击、分梳、牵伸过程中承受机械力作用而产生损伤、断裂也少,短纤维率的增加少,因此,棉结形成的机会就少
3.1合理分配清梳落棉,提高棉卷结构质量对一般大而易分离排除的大杂质由开清棉工序排除;对粘附力较大的带纤维的细小杂质,由梳棉工序清除。
对梳棉工序本身而言,棉卷中的不孕籽和僵棉、死纤维,在刺辊部分排除,而带纤维籽屑和纤维细杂以及棉结、短绒等则在锡林盖板部分排除,同时,注重提高棉卷结构,注意减少棉卷中易形成棉网棉结的勾形棉束和松棉束的数量。
在一般情况下,刺辊部分的除杂效率控制在50-60%之间,而锡林盖板部分的除杂效率控制在3-10%,生条的含杂率控制在0.15%以下。
因此,刺辊部分是梳棉工序除杂的重点,可以通过调整刺辊落杂区工艺,改变落杂区的分梳除杂元件、落杂区长度和主要隔距,加强对棉结杂质的排除。
3.2 提高梳棉机的分梳效能梳棉机的强分梳,可使纤维单纤化程度提高,这不仅有利于纤维和杂质的分离、减少纤维的相互纠缠,同时还可以松解棉卷中带来的部分棉结。
因此,我们对锡林、盖板、道夫、刺辊针布选用了分梳效果好的新型针布,并对锡林盖板、锡林道夫、锡林刺辊、刺辊给棉板这些部位采用较小的隔距。
既增强了刺辊部分握持梳理的能力,又提高了锡林、盖板部分自由梳理和反复梳理的效能。
通过试验我们可以看出,低速紧隔距生条棉结数量比高速紧隔距棉结数量多;盖板隔距增大,生条棉结数量显著增加;增加锡林速度,梳理度增大,使纤维梳理充分,容易排除棉结,同时,单位针面和纤维上受到的平均梳理力下降,纤维不易受力而伸长过大,可以减少由于纤维回弹形成的棉结和纤维断裂形成的棉结。
紧隔距使针齿与纤维的接触多,纤维易被针齿握持,针齿刺入纤维深,分梳作用增强,棉结易排除。
3.3 改善纤维转移情况,减少新棉结的形成梳棉机上形成新棉结的根本原因是纤维间的搓转和擦转,而返花、绕花和挂花等不正常现象,常易造成剧烈摩擦,从而导致纤维搓转和擦转而形成棉结。
返花、绕花和挂花的主要原因是速比或隔距配置不当,或开松梳理元件的锋利光洁度不够。
因此针对上述产生原因,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的相应措施,以消除纤维搓转和剧烈的摩擦现象。
一是正确配置锡林刺辊的速比,保证纤维能正常转移,减少返花;二是重视梳理元件状态,"四锋一准"才能梳理*,刺辊、锡林,盖板、道夫针齿保持锋利,穿刺性好,保证各部分的隔距准确;三是保证纤维经过的通道光洁、顺畅,以减少纤维在运动过程中的挂花现象。
3.4加强温湿度管理,控制纤维上机回潮棉纤维在高温高湿下的塑性大,抗弯性能差,纤维间易粘连,易形成棉结,特别是成熟度差的原棉,在高温高湿下,更易吸收水分,形成棉结,又因高温高湿下的纤维弹性差,在盖板工作区往往会由于未被梳开而搓转成棉结。
因此,使梳棉工序保持较低的相对湿度,一般为55-60%,使纤维处于连续放湿状态,以控制半制品的回潮率,使纤维间抱合力减小,保持较好的弹性
和刚性,有利于开松、除杂、分梳和转移,减少纤维与针齿间的摩擦和充塞针隙现象。
4 结语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
(1) 成熟度差的纤维,在加工过程中形成棉结的概率要比正常的棉纤维形成棉结的概率大。
(2) 梳棉工序的工艺配置是影响棉结多少的关键,加强剌辊部分的排除棉结杂质的效果,要贯彻"紧隔距,强分梳"的工艺原则,适当增加锡林转速,并注意做好"四锋一准",改善纤维的转移,有利于减少新棉结的形成。
(3) 梳棉工序要加强温湿度的控制,以减少棉结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