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危重患者使用微量泵持续给药的护理探讨

合集下载

持续微量泵静脉输注胰岛素监控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高血糖患者的护理分析

持续微量泵静脉输注胰岛素监控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高血糖患者的护理分析

持续微量泵静脉输注胰岛素监控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高血糖患者的护理分析发表时间:2019-09-04T11:24:51.400Z 来源:《护理前沿》2019年第06期作者:景素仙[导读] 针对持续微量泵静脉输注胰岛素监控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高血糖患者,加强整体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水平,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15000【摘要】目的分析评价持续微量泵静脉输注胰岛素监控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高血糖患者的护理效果。

方法本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持续微量泵静脉输注胰岛素监控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高血糖患者分成2组,每组平均为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地方法,观察组则采取整体护理方法,进一步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1)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水平方面,护理前两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在平均血糖恢复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胰岛素用量方面,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为5.00%,与对照组的22.50%对比显著更低(P<0.05)。

结论针对持续微量泵静脉输注胰岛素监控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高血糖患者,加强整体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水平,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关键词】持续微量泵静脉输注;胰岛素;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高血糖;整体护理方法在临床中,针对采取持续微量泵静脉输注胰岛素治疗的重症高血糖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监控期间,需加强护理干预方案的应用,确保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进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1]。

此次一共纳入80例持续微量泵静脉输注胰岛素监控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高血糖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整体护理方法在其中的应用效果,具体的研究成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入选的80例持续微量泵静脉输注胰岛素治疗的在重症监护病房监控期间出现重症高血糖的患者,入选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均知情签署相关医护同意书,且均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微量注射泵补钾在ICU低钾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

微量注射泵补钾在ICU低钾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

中国卫生产业C HI NAHE A L T H I NDUS T RY钾离子是体内重要的阳离子之一,对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及应激性、心肌的正常功能等有重要意义[1]。

一般而言ICU 患者由于病情比较重,血钾的摄入与排除失衡,极易电解质紊乱而出现低钾血症。

低钾血症的发生不仅不利于原发疾病的康复,甚至可进一步加重病情,危及生命。

临床上对低钾血症的病人补钾是治疗的关键。

但使用的10%氯化钾是高危药品,在临床应用中要求做到精确、安全、有效。

微量注射泵是一种新型泵力仪器,将少量流体精确、微量、均匀、持续地输出。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即探讨微量注射泵补钾在ICU 低钾病人中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ICU 住院发生低钾血症的患者31例,其中行各种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留置胃管胃肠减压的患者21例,颅脑术后意识不清不能进食的患者8例,心衰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2例。

20例表现为精神差、软困、四肢乏力、肠鸣音减弱、腹胀,10例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1例表现为昏迷、心电监护示室上性心动过速。

1.2治疗方法31例患者在确诊后,除继续治疗原发病去除低钾血症的根本原因、防止钾的继续丢失外即按医嘱予微泵静脉补钾,10%kcl(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005,规格:10mL:1g)原液以5~10mL/h 经中心静脉匀速泵入体内纠正低血钾。

2微量泵输注高浓度钾过程中的护理2.1输注部位的选择选择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或股静脉输注,避免高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引起疼痛及静脉炎。

2.2护理过程我科使用浙江大学医学院生产的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补钾,将充满药液的延长管经近心端的三通侧通路与中心静脉导管连接,可以减少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利用大量输液将微量的氯化钾及时带入人体内,同时注意所输入的药液避免含钾溶液,并保证输液速度的均衡,一般以50滴/min 为宜。

微量注射泵使用中的问题与护理对策48

微量注射泵使用中的问题与护理对策48

微量注射泵使用中的问题与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更好发挥微泵作用。

方法对我科近6年微泵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结果解决了使用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问题保证了微泵作用的正常发挥,保证了患者治疗及时正确地进行。

结论保证微泵作用的正常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微量注射泵护理对策微量泵是一种新型泵力仪器,可供微量静脉给药,优点是剂量准确、安全、定时、定量,给药均匀,调节迅速、方便。

常用于ICU、CCU、儿科、心胸、脑外科、普外科等重症患者。

我科于2002年5月开始应用推注式微量注射泵采用维持给药方法在急性胰腺炎控制中取得良好效果。

但临床在使用微泵静脉给药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这些不合理现象不但使药物疗效降低,还隐藏着一些不安全因素,为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更好地发挥微泵的作用,本文就此进行分析与讨论。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我科在2003年5月~2009年12月期间对住院患者使用微泵注射者共117例,病例中主要急性胰腺炎,其中用生长抑素占94%,其余占6% 1.2 材料微泵的型号为德国贝朗公司生产(Perfusor Compact)微量注射泵,广州中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WZS)50F双通道微量泵由泵。

微量泵由泵、注射器及延伸输液管三部分组成:注射器可根据需要选用20 ml或50 ml规格,连接选用一次性延伸输液管。

泵的报警指示系统带有蓄电池,连接交流电可自动充电,充电16 h可连续使用3 h,一般均使用交流电工作形式,流量选择为0,10~99.9 ml/h。

1.3 方法用注射器抽取药液,其乳头与延伸管相连接,排气后放入泵的针管滑座内,推动滑座至可注射状态,打开电源开关,根据医嘱选择所需流量(ml/h),按泵启动键(START),可见注射指示标志闪动,连接静脉通道,微量泵进入工作状态。

2 问题与原因2.1 药物外渗在推注过程中如发生药物外渗,微泵的报警系统不会反映,如果不及时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

微量泵末端标记在ICU的应用体会

微量泵末端标记在ICU的应用体会
一 汐四日啮回
的缓解 , 未见 有不 良反应 出现 , 比较 2组患者 的治疗 结果 , 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 1 、 表2 。
表 1 2组患者临床疗效 比较 例( %)
能够 帮助患者建立 良好 的 自我保健意识 , 指导其形成 良好 的生
活 习惯 , 从 而使之 出院后 仍然进行 自我调 养 , 进而将慢性 胃溃 疡 的复发率降 到最低[ 6 1 。因而实施针 对性 护理的重点是培养患
状态 , 这样有助于疾病 的诊 治。
组别 例数 半年后复发例数 复发率( %)
综上 所述 , 通过对 胃溃疡患者 实施针对 性护理 , 能够 帮助
患者改正以前不 良的生活习惯, 积极配合医生的诊治工作 , 总有
效率可达到 9 7 . 8 3 %, 与对照组相 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 0 5 ) 。
【 1 ] 王兆华. 阿拓莫兰联合易善治疗 乙醇性脂肪肝 的临床效果分析 田. 吉林 医学 , 2 0 1 1 , 3 2 ( 3 3 ) 7 0 2 7 . [ 2 ] 于颖剑 , 高鹏 志 , 许建多 , 等. 早期肠 内营养的动态式调整对于 S A P 恢复 的优越性分析 啪. 河北医药 , 2 0 1 1 , 2 4 ( 9 ) : 6 4 8 — 49 6 .
[ 3 ] 陈伟 军 , 刘立琼. 消化性 溃疡的 中西 医临床治疗叨. 中国医药指南 ,
2 0 1 1 , 1 4 ( 2 8 ) : 1 0 6 — 1 0 7 .
[ 4 ] 宁鹏 , 徐珞. 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 n-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研究【 I l
现代生物 医学进展 , 2 0 1 1 , 2 6 ( 1 O ) : 8 7 4 - 8 7 5 . [ 5 ] 程会 昌. 胃溃疡患者 的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 临床效果 . 当代 医学 ,

微量注射泵在心内科应用的护理

微量注射泵在心内科应用的护理

微量注射泵在心内科应用的护理微量注射泵(以下简称)是一種用液体将药物精确、微量、均匀、持续地泵入体内的新型泵力仪器,在心内科ICU/CCU病房被广泛应用。

我科于2004年6月至今使用微量泵推注扩血管药物如硝酸甘油、硝普钠等治疗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各种原因心衰等,取得良好效果,无并发症,副作用少。

现将其临床操作、护理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1 结果2 分析通过资料可见使用微量泵推注扩血管药物50例中,有7例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原因是在推注过程中针头滑出血管,有2例发生血压偏低,原因是输入参数计算有误。

经调整参数后症状缓解。

使用普通方法滴注扩血管药物,易加重心脏负荷,用肉眼数滴数来控制用药剂量,误差较大,药物进入体内不均匀,如剂量过大出现血压下降,剂量过小则达不到治疗效果。

在使用普通方法60例中33例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原因主要在滴数过慢延长了输液时间,并且影响治疗效果。

有11例发生低血压,经及时处理症状缓解。

还有部分患者因输液时间长,并且需要双路通道输液,病人得不到很好休息而不愿配合治疗。

3 材料与方法3.1 材料微量是由泵、注射器和泵管三部分组成。

泵有完整的报警指示系统,并带有蓄电池,流量选择0.1~99.9ml/h,注射器选择50ml或60ml规格。

泵管选择一次性延长管。

3.2 方法输液速度的调整可根据简式X=6Z/Y (X为输液速度Xm/h.Y为药物在100ml液体中的含量,Z为药物的用量,即每分钟机体进入该药物Zug)。

例如,患者静点硝酸甘油10mg,医嘱要求每分钟进20mg,可推算出X=6x20/20=6ml/h,所以可按每小时6ml推注参数就可调整为6.0。

4 微泵使用中的护理及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泵入前应排尽注射器及延长管内空气,防止因泵的压力将空气压进血管内。

用药前先将参数(ug/min)准确换算成微泵的固定输入参数(ml/h ),然后输入泵内显示器上。

开始推注后注意检查是否要渗漏或脱管,当微泵报警时及时找出原因,作出相应处理,报警的原因有输液管内有空气、受压或阻塞、滑座与注射器未完全吻合等。

静脉留置针配合微量泵在心血管科急危重症应用的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配合微量泵在心血管科急危重症应用的护理体会
表1
3护理体会
3.1心理护理: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使用解仪器及药物、必要性、优点及注意事项,向家属积极沟通降低患者焦虑、紧张心理,主动配合治疗,确保药物安全有效。
3.2加强护士静脉留置针及输液泵的培训工作,同时掌握微量泵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处理措施,以防止微泵速率调节错误等人为风险的发生。在穿刺部位选择上采用走向较直、容易固定且便于观察的部位进行穿刺,对老年患者尽量避免下肢使用静脉留置针,以减少药物外渗的风险[2-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1年12月至2014年2月入住我科CCU患者160例,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左心衰竭、休克、高血压危象、心律失常、糖尿病等,其中血管扩张药物占57%、正性肌力药物占26%、控制心室率药物9%、胰岛素占6%,其它占3%。其中静脉留置针配合微量泵患者80例(观察组),包括男47例,女33例,年龄55~80岁之间,平均(67±4.2)岁。单独使用微量泵患者80例(对照组),其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55-78岁之间,平均(65±3.7)岁。
1.2材料采用国产LP220(双通道)微量注射泵,配套延长管,20ml/50ml一次性静脉注射器,静脉留置针采用苏州碧迪医疗器械公司生产,规格为0.9mm×25mm,22G直径与7号头皮针相同,肝素帽1个。
1.3方法
1.3.1检查微量泵有无破损,延长线是否漏气、生产日期、有效期等。
1.3.2用注射器抽取所需剂量、浓度药物,接延长管、排气、内固定、接通电源、选取滴数等。
3.5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严格遵守药物配伍禁忌[5],更换药物是做到、准确无残留气泡又减少药物的浪费。需要避光的药物严格避光使用,加强病房的巡视,重点观察药物穿刺点及周边血管、皮肤情况,并交会患者及家属如何观察,如有不适症状,及时同时护士。

CCU患者应用微量注射泵存在的问题与护理对策

CCU患者应用微量注射泵存在的问题与护理对策

CCU患者应用微量注射泵存在的问题与护理对策作者:倪晓燕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15期摘要:目的探讨CCU患者在使用微量注射泵(以下简称微量泵)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

方法回顾性总结260例CCU患者使用微量泵的护理经验,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法。

结果解决了微量泵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微量泵作用正常发挥,保证了危重患者的治疗能及时准确地进行。

结论微量泵对于抢救危重患者,保证安全准确给药,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微量注射泵;CCU;问题对策微量注射泵是一种泵力仪器,可将少量的药液精确、均匀、持续地泵入人体内,操作便捷,定时定量。

CCU病房经常使用微量泵注射进行治疗,既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现随机抽取了我科CCU病房2011年8月~2014年8月260例应用微量泵治疗的危重症患者,总结了在使用微量泵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或容易让人忽视的问题,并提出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CCU病房2011年8月~2014年8月随机抽取260例使用微量泵治疗的危重症患者,病例中包括心肌梗死89例,心衰7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71例,高血压重症12例,主动脉瘤3例,其他7例。

其中泵入的药物有多巴胺+呋塞米、多巴胺、硝酸甘油、硝普钠、胺碘酮、吗啡、美罗培南、胰岛素等。

1.2材料微量泵的型号有北京鑫禾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LP240型(四道)、LP220型(双道)和浙江大学医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WZS)50F(双道)微量泵。

注射器根据需要一般选用20ml或50ml的规格,选用一次性延长管连接。

微量泵自带蓄电池,连接交流电可自动充电,一般均使用交流电工作形式,流量选择为0.10~99.9ml/h。

1.3方法①医嘱经双人核对后,CCU护士按要求配制药物,选择专用注射器抽吸药液,连接延长管排尽空气,纸质标签上注明病区、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泵速、时间并贴于注射器上,放入无菌盘内,携至患者床旁;②将微量泵安装于稳妥位置,注射器置于泵体轨道夹内固定,注射器乳头须向下、刻度须向上放置,以防微量气泡进入延长管,且便于观察剩余药量;③接通电源,打开开关,微量泵开始自检,按压快进键(FAST)再次排气;④根据医嘱调节药物的泵入速度(ml/h),连接静脉通道,按注射泵的启动键(START),可见注射指示灯闪动,微量泵进入工作状态;⑤若需改变注射速度先按停止键(STOP),设置新泵速后按START键,微量泵随即按新设泵速泵入药液;⑥注射结束,按STOP键,关闭开关,取下注射器及延长管,用75%酒精纱布将微量泵擦拭干净备用。

ICU微量泵使用大全

ICU微量泵使用大全

ICU微量泵使用大全微泵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方法血管活性药物在危重病人的救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求做到精确、安全、有效,而微泵能将药物精确、定量、均匀、持续地泵入体内,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尤其在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中,因其直观、简便、易推广及易教学等优点而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临床工作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药物的计算公式1.1药物的稀释虽然血管活性药物种类多样,用药剂量也千差万别,但通常微泵用药的剂量多在0.01~1μg/(kgmin-1)之间[1],通常均用50ml注射器吸收至50ml。

1.2基本公式药物剂量(mg)=患者体重(kg)×3(mgkg-1)。

3为系数,可以根据相同的配药浓度,对系数展开直观衍化,以满足用户临床用药的须要。

排序出来的血管活性药物通常均吸收至50ml,稀释液(ml)=50(ml)-药物剂量(ml)。

微泵速度1ml/h即为1μg/(kgmin-1)。

例:患者体重50kg,应用多巴胺4μg/(kgmin-1)微泵维持,则药物剂量:多巴胺(每支20mg/2ml)剂量=50kg×3(mgkg-1)=150mg(即15ml);配药容量:15ml(药物液量)+35ml(稀释液)=50ml;微泵速度:微泵4ml/h维持。

由于硝酸甘油、肾上腺素等药物通常采用的剂量较小,因而常将系数3增大10倍或100倍,即为药物剂量(mg)=患者体重(kg)×0.3(mgkg-1)[或0.03(mgkg-1)],微泵速度1ml/h既为0.1μg/(kgmin-1)[或0.01μg/(kgmin-1)]。

1.3公式的衍化以上为单倍剂量,还可以根据临床须要吸收成双倍或1/2倍剂量。

例如:多巴胺(双倍),剂量为50kg×(3×2)mgkg-1=300mg,微泵速度1ml/h为2μg/(kgmin-1);异丙肾上腺素(1/2倍),剂量为50kg×(0.03×1/2)mgkg-1=0.75mg,微泵速度1ml/h为0.005μg/(kgmin-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移动,务必讲究各种垫物或支撑物的质地,硬度,安放位置,着力点和固定点,使之既不影响呼吸,也不影响静脉回流,更无软组织受异常压迫或牵拉。

同时,手术体位摆放所需物品的准备,手术体位的摆放是否得体,直接影响手术野的暴露,手术所需的时间等。

传统体位垫通常内由泡沫,细沙,海绵等填充,外用医用橡皮布缝制而成,但在摆放体位中不透气,皮肤组织易受损,橡皮布光滑,在手术过程中易移位等,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也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近年来我科把改良的体位垫用于体位的摆放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骨科手术1500例,侧卧位950例,侧俯卧位100例,平卧位350余例,胸科手术950例,侧卧位800例,平卧位150例,神经外科786例,泌尿外科498例,肛肠,会阴手术670例,其中应用传统体位垫1800例,应用改良体位垫1654例。

2 材料与方法用医用棉布缝成20cm×20cm,20cm×30cm,40cm×60cm大小不等的布袋,把荞麦壳装在里面,量的多少视手术需要装口袋容积的2/3满和完全装满,封闭袋口,外面套一个大小相等的清洁布袋用于各种手术体位的摆放中。

3 临床应用3.1 在侧卧位和侧俯卧位中,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需要用卡板将患者的耻骨联合和骶尾部固定,固定不宜过紧,以免影响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血容量减少,引起生命体征的改变;避免压迫股静脉,诱发静脉血栓的形成。

同时患者的腹式呼吸也会减弱。

不宜过松,由于手术操作的牵拉,助手的挤压,容易造成患者身体来回移动,皮肤受损;手术野的改变。

因卡板较硬,面积较小,如直接固定接触患者的身体,容易造成皮肤,血管,神经等的损伤;加之现在的手术床大多是欧洲或美国进口的,手术床的尺寸较长大,对于大部分患者在侧卧时,卡板与身体之间有较大的空间,较难固定牢。

鉴于这些因素,在用卡板固定患者的身体时,用自制的沙袋放在患者的身体与卡板之间,防止患者身体直接接触卡板,同时避免身体过于前俯前曲和后仰,增加了固定的稳定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为了使患者舒适,需要在患者的两腿间放置一体位垫。

3.2 在平卧位中,如锁骨骨折,胸腹部的部分手术只需要抬高患侧,需要在手术侧的下方垫一支撑使手术野暴露充分,海绵垫重量太轻,受手术的牵拉易移位,使手术野改变。

3.3 在截石位中,如肛肠,会阴手术,将厚薄合适的荞麦垫置于患者的尾骶部,抬高臀部使手术部位暴露充分。

4 结果自使用了改良体位垫摆放手术体位,手术患者因体位摆放不当而造成身体受损率大大降低;患者身体移位率降低;医生对手术野的暴露满意度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见表1。

表1 改良前与改良后相关数据的比较组别身体受损率身体移位率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改良前(%) 4.927.5888.5689.95改良后(%) 1.25 3.2498.7496.735 讨论5.1 使用传统体位垫,患者的皮肤组织易受损,在手术过程中易移位,存在安全隐患。

改良体位垫通气性好,重量适宜,患者感觉舒适;手术体位固定牢固不易移位,医生和患者满意度均提高。

5.2 手术体位摆放的关键,是设法减轻或消除机体各着力点在体位变化后所承受的异常压力,以及体位垫等对皮肤,大血管,神经等组织可能造成的压迫。

将改良体位垫用于手术体位的摆放中,不仅使患者身体舒适,避免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又减少了因操作不当引起的护患纠纷;同时使手术野暴露充分,便于医生操作,手术时间缩短,减少伤口暴露的时间,降低细菌污染伤口。

总之,改良体位垫克服了传统体位垫不透气、易滑脱移位影响手术野的暴露、重量重、易压迫患者的血管神经组织等弊端,在手术运用中得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

参考文献1刘洁,蒋素英.手术体位的摆放与并发症的预防〔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6,28(1):934.2 郭祖艳,朱晓燕,宁芳.骨科手术体位损伤的预防〔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9):35.收稿日期2008204209(编辑 雪松)ICU危重患者使用微量泵持续给药的护理探讨马淑卿 河南省巩义市中医院综合ICU 451200摘要 目的:总结危重病人在ICU使用微量泵持续静脉给药的护理观察,以便更巧妙的使用微量泵。

方法:综合我院ICU2003年11月-2007年10月对487例次病人在心电、血液动力学、氧饱和度监护下持续给药的护理观察。

结果:危重病人除12例发生静脉炎外,其他均获得满意效果。

结论:微量泵能精确、安全、灵活、持久的给药。

关键词 危重患者 微量泵给药 护理探讨中图分类号:R47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27585(2008)1021223203 ICU是危重病人集中的地方,精确、及时用药尤为重要。

微量泵具有精确度高,流速稳定,操作简单,保证危重症患者抢救效果等优点。

在ICU危重病人常用血管活性药如:阿拉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硝酸甘油、硝普钠和其他常用药物芬太尼、安定、咪达唑仑、维库溴铵、氯化钾、胰岛素、阿托品等,主要通过微量泵,实现静脉的持续给药,现将相关护理体会探讨如下。

1 临床资料1.1 常用血管活性药物阿拉明52例,多巴胺116例,多巴酚丁胺87例,硝酸甘油44例,硝普钠36例;其他常用药物芬太尼22例,咪达唑仑128例,维库溴铵116例,安定18例,利多卡因25例,氯化钾12例,胰岛素12例,阿托品8例。

每次以泵注一种药物记数一次。

1.2 材料 采用双道注射泵。

产地:浙江大学医学仪器有限公司,供20ml、50ml注射器使用。

操作方法:患者第一次使用时备好微量注射泵,在微量泵上注明病人床号、姓名、所用药物名称、剂量以及开始泵入时间,根据病情,药物性质设置微量泵速度,做好三查七对,调整所需量。

暴露使用的静脉留置通道。

常规消毒,将备好的头皮针插入肝素帽内,按启动键。

2 常用药物的配置方法计算公式D=W×3。

稀释成总量为50ml于规范生产的50ml注射器内,3为注射器配置溶液时选用的常数[1]。

阿拉明、多巴酚丁胺、多巴胺常数为3;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常数为0.03,ml/h=0.01mg・kg-1・min-1;硝酸甘油,硝普钠常数为0.3,ml/h=0.1mg・kg-1・min-1。

3 药理特性(1)芬太尼:是目前作用最强的麻醉性镇痛药之一,效价为吗啡的80~100倍[2],此药常用于烦躁不安患者。

(2)咪达唑仑:对静脉无刺激性,不产生静脉炎,效价为安定的115~2倍,而安定注射既有刺激性且又易产生血栓性静脉炎,肌注时刺激性大[3],常用于镇静、抗癫痫。

笔者常用于人机对抗协调,取得满意效果。

(3)维库溴胺:肌松剂,协调人机对抗用药,排泄途径经过胆道系统,在使用咪达唑仑效果不佳时,可同时选用维库溴胺,效果更加理想。

(4)阿拉明:主要用于激动α受体,升压作用较持久,但显著减少肾脏血流量。

(5)多巴胺:激动交感神经系统肾上腺和位于肾、肠系膜、冠状动脉、脑动脉的多巴胺受体,其效应为剂量依赖性。

小剂量时(0.5~2mg・kg-1・min-1),扩张肾、肠系膜及冠状血管,增加肾血流和肾小球滤过率,使钠、钾排出。

中等量(2~10mg・kg-1・min-1)时,能升压、改善冠脉血流。

大剂量(10mg・kg-1・min-1)可导致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肾血管收缩,尿量减少。

(6)多巴酚丁胺:在改善左心功能衰竭方面优于多巴胺,短时间应用可产生耐药,常用于升压。

(7)硝酸甘油:扩张血管平滑肌,扩张小静脉。

连续应用2周左右,可产生耐药性。

剂量大小、用药的频度、给药途径等较影响耐药性的产生。

(8)钾转运促进药利多可因:增加膜对K+的通透性,进行4相期K+外流,降低心肌自律性。

当血钾过低时细胞膜对K+通透性也将降低,因此,应先补钾保证利多卡因的疗效。

如钾随液体大量输入,则钾随尿液排出增多,使中、重度缺钾患者的补钾效果明显下降。

由于微量泵控制了液体入量,尿量增加不多,使患者缺钾症状明显改善[4]。

(9)胰岛素: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高血糖,根据末梢血糖调节胰岛素用量,1h复查血糖1次,严防低血糖发生。

(10)在抢救8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持续给药,阿托品为M受体阻断剂,作用时间短,一般1~4min起作用,8min达高峰,18min高峰消失,在治疗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需持续给药[5]。

依病情调整用量。

4 微量泵给药的注意事项4.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用药前评估病人的临床表现,本组12例次泵药物15min后病情无任何改变,随即检查延长管及微量泵,由于调节速率后未及时启动开放造成无效泵注。

4.2 合理安排泵入药物,在使用微量泵过程中,如同时进行多种药物泵入,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4.3 注意心电监护、血压、心率的波形和变化,查看静脉通道、防止各种原因使药物不能设置泵入,报警后药物及时更换,不要过分依赖仪器提供的数据,要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4.4 注意药物的药理特征不良反应。

(1)如咪达唑仑、维库溴胺、安定当大剂量时对呼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有呼吸暂停[3]。

而安定在理论上成人24h用量仅为100mg,但临床的实际应用中则可大大超过上述剂量,因此观察时应注意药物的药理特性,做到有的放矢的欢察病情,忙而不乱。

在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要慢速、不间断、最好深静脉。

可用三通相连,但禁止加其他药物及测CV P。

(2)严重低钾病人避免过度通气,慎用碱性药物、胰岛素、激素,以免造成细胞内钾向细胞外移。

(3)硝普钠:可扩张静脉减轻前负荷,扩张动静脉减轻后负荷,同时减少肺淤血,减慢心率。

<50mg/d可连用7d,<100mg/d不大于7d,<200mg/d不大于5d[6]。

长期使用硝普钠,查氰化钾,严防氰化钾中毒,注意避光保存,黑布遮盖,配置药液6h更换。

4.5 掌握给药方法,如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时,一方面剂量大,另一方面不易掌握输入量,易产生耐药。

当耐药产生后,轻者必须增加用量,但效果不一定好。

选用微量泵式是避免大剂量给药的最好选择。

5 护理探讨5.1 评估泵注前应详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心率、皮肤色泽、肢端温度及血管皮肤有无发热、肿胀、潮红、以判断用药的结果。

5.2 泵注药物途径选择一般是上肢直、粗、弹性较好的静脉,粗大静脉由于血流量相对小静脉要大。

对泵注的药物起到稀释缓冲作用,减少药物的刺激。

当外周血管暂时无法穿刺时,再选择中心静脉以保证抢救、治疗、护理工作正常进行。

5.3 正确处理静脉回血,泵注极易发生静脉回血,但不能简单将其推入体内,泵注药浓度一般较大,直接推注可造成给药过量,导致不良结果,处理回血时将装有生理盐水的针管接在针头上缓慢推注。

如回血量大已进入延长管,除按上述处理外,还需要更换延长管。

5.4 严禁药液外渗,大剂量或高浓度药物外渗易引起静炎或局部组织坏死,如有外渗,应立即局部停止泵入,重新穿刺,局部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封闭,或用50%的硫酸镁湿敷后2~3d恢复,3例泵注安定发生静脉炎,用酚妥拉明外敷,症状明显好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