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3王文达经济学论文

合集下载

我校图书馆向现代型转变的几点思考

我校图书馆向现代型转变的几点思考

我校图书馆向现代型转变的几点思考
巴桑吉巴
【期刊名称】《西藏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0(015)002
【总页数】1页(P80)
【作者】巴桑吉巴
【作者单位】西藏大学图书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8.6
【相关文献】
1.人力资源管理者如何实现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J], 韩利锐;何亚敏
2.人口增长转变为现代型的判断标准 [J], 陈廷杆
3.加快忻州畜牧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措施 [J], 武锋平;赵宇琼
4.\"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r返乡创业就业对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的影响[J], 张继焦;宋丹
5.关于高校图书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几点思考 [J], 张振全;姚民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毕业论文中的经济学案例分析方法解析

毕业论文中的经济学案例分析方法解析

毕业论文中的经济学案例分析方法解析在撰写毕业论文时,经济学案例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对经济学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学者们理解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经济学案例分析方法,并分析其优劣势以及适用场景。

一、数量分析法数量分析法是经济学中最为基础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对统计数据和经济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来揭示和解释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和关系。

例如,可以通过收集宏观经济数据,如国内生产总值、通胀率等,来分析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现象。

数量分析法的优势在于能提供客观的、基于数据的分析结果,但也存在着只看到表面数据而忽视背后原因的风险。

二、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将不同经济实体或不同时间段的经济数据进行对比,从而找出差异和规律。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地区或企业的经济状况和政策措施,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问题或者解答特定的研究问题。

比较分析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不同样本之间的对比,揭示经济现象的各种差异。

然而,比较分析法需要对比对象具有可比性,且对比结果可能受到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三、实证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经验观察和数据验证来探索和解释经济现象。

通过收集实地调查数据或运用现有数据库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与实际经济活动相关的结论。

实证分析法的优势在于能够结合实际观察和统计数据,提供具有实证支撑的分析结果。

然而,实证分析法也存在着对数据可靠性和样本选择的要求。

四、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指通过深入研究特定经济事件、组织或个体,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解释。

通过对案例的研究,可以从微观层面揭示经济规律和问题。

案例研究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深入剖析特定事件或现象,提供具体而丰富的案例分析。

然而,由于案例研究法通常只涉及特定对象或事件,所以其结果可能缺乏普遍适用性。

五、理论分析法理论分析法是通过应用经济学理论和模型,对经济现象进行推演和分析。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逻辑上的解释和推理,进而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预测或解释。

商业模式理论演化述评

商业模式理论演化述评

p e r s p e c t i v e t O mu l t i — p e r s p e c t i v e 。a n d s u mma r i z e s t h a t t h e c o n n o t a t i o n O f b u s i n e s s mo d e 1 s h o u l d b e a n
第 1 1 卷 第 3期
2 0 1 4年 3月




V0 1 .1 1 N o .3 Ma r .2 Ol 4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Ma n a g e me n t
DOI 编 码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8 8 4 x . 2 0 1 4 . 0 3 . 0 2 2
s o me p r o s p e c t s f o r f u t u r e r e s e a r c h . Ke y wo r d s :b u s i n e s s mo d e l ;e v o l u t i o n o f t h e o r y;c o n c e p t mo d e l ;c o n n o t a t i o n
or g a ni c c o mbi n a t i o n o f e n t e r p r i s e s, v a l u e ne t wo r k a nd t r a n s a c t i o na l r u l e s . At l a s t,t he pa p e r gi v e s
A Re v i e w of The o r y Ev o l u t i o n o f Bu s i ne s s Mo de l s

经济学研究论文范文案例与分析

经济学研究论文范文案例与分析

经济学研究论文范文案例与分析一、引言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旨在研究人类以稀缺资源满足无限需求的决策与行为。

在经济学研究领域,论文的撰写是学术交流与知识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范文案例与分析,探讨经济学研究论文的写作要点和技巧。

二、论文结构一篇经济学研究论文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与分析、结论等。

下面,将通过案例分析,详细介绍每个部分的要点。

1. 引言在引言部分,作者需要引起读者的兴趣,明确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提出研究问题,并概述研究方法和主要结果。

同时,应该提供充足的背景资料,帮助读者了解研究领域的现状和问题。

例如,在研究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论文中,引言部分可以介绍电子商务的定义、起源和快速发展的背景,说明本文研究的重要性,并明确研究问题,如“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和就业有何影响?”。

2.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已有研究、理论和观点的梳理与分析,旨在说明本研究的创新点和研究的空白。

作者需要全面、客观地介绍已有研究的主要结果和不足之处,并进一步指出本研究的研究点和研究对象。

继续以上述例子,文献综述部分可以回顾国内外关于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研究,介绍已有文献对于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的结论和争议。

3. 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部分,作者需要详细介绍研究方法的选取和理由,方法的实施步骤,以及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方式。

同时,需要说明数据的来源和样本的选择方法,并解释样本的代表性和有效性。

在电子商务发展论文中,研究方法部分可以包括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的步骤、问卷设计的原则以及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等。

4. 研究结果在研究结果部分,作者需要直观地、客观地呈现研究所获得的数据和结果。

可以使用数据表格、图表、图像等形式,将结果展示清晰明了。

同时,需要对结果进行简要的描述和解读。

例子中,研究结果部分可以通过柱状图和曲线图展示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和就业数据的变化趋势,以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202)一、培养目标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具有严谨求实的学术作风,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宽广的知识面,具有独立从事经济研究的能力,能胜任经济类课程的教学,能胜任实际经济工作。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能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毕业后可承担本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和中高层次的经济管理工作;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二、学科专业1、区域经济学2、数量经济学3、财政学(含税收学)4、产业经济学5、统计学三、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科研成果突出的硕士生,可申请提前毕业,提前期一般不超过1年。

如确需延长学习年限的,延长期一般不超过1年。

至少须修满35学分,其中,课程学习32学分,实践环节3学分。

四、课程设置及考核方式(具体见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实践环节由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组成,科研实践必须参加校内外相关学科学术会议1次,撰写心得体会一份(计1学分);选听学科前沿系列讲座1次,至少6学时;撰写相关文献综述一份(计1学分)。

教学实践必须听课30学时,讲课30学时,提交教学大纲一份(计1学分)。

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均由导师负责考核。

五、培养方式研究生由导师及导师小组全面负责培养,以导师指导和本学科教师集体培养相结合为原则,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

课程学习和研究并重;专业课的学习采取系统讲授、重点辅导、讨论讲座以及任课教师制定参考文献、书目,学习阅读后写综述和评论等多种形式。

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实际工作能力等的训练和培养。

六、学位(毕业)论文研究生在修完全部学位课程和修满所要求的总学分后,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位(毕业)论文的研撰,由硕士研究生独立完成,论文写作时间不少于一年。

论文选题必须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查阅相关的文献,了解国内外本领域的研究历史和现状,选择本学科内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的问题,或能为解决当前、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为政府决策提供借鉴的问题作为论文选题;研究生确定了论文选题后,在论文写作之前,必须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包括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国内外有关该论题研究的现状及趋势、本人的详细研究计划、写作提纲、主要参考文献等内容。

经济类论文写作20101112

经济类论文写作20101112

6、良好的英文应用能力
当前国际学术组织的出版物和国际会议往往把英 语作为工作语言,因此,掌握这门语言就如同获得一把 打开国际学术交流之门的钥匙。 就第一外语并非英语的中国学生而言,即使在英 语听力、口语表达和写作方面不熟练,如果能迅速浏览 英文专业文献和精读经典原著,就能够把握学术动态, 了解新理论和新方法。
文献综述的几个步骤: ——通过学习已经收集到的文献,形成自己的专 题分析框架。 这一阶段,最低限度应形成一个粗略的提纲,或 者制定出路线图,明确自己的研究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沿着提纲的脉络进一步搜寻和学习文献,用 新增的信息修正、填补或细化已有的思路,反思乃至 调整论文题目和所要研究的问题。 这一步骤的最低限度,是把学习过的文献分门别 类,按照提炼出的问题附加小标题,选择和串联阅读笔 记,分别填入不同的标题之下。
经济类的学生如果在掌握基础英语之后,认真研 读那些与自己的学位论文相关的英文文献,就可使文献 回顾和专业英语学习相结合,取得较高的学习效率。
二、学位论文的研究与写作过程
1、选题
选择学位论文的研究题目,对经济学新人是一 个困难的门槛,最好由“师父引进门”。在现有的学 位论文中,有些选题缺乏新意,有些选题大而无当, 有些选题冷僻高深而作者学力不逮,这或许是缘于欠 缺有效引导之故。
例如,帕尔格雷夫发展经济学词典( 1987 年版)
的“劳动力过剩”词条
作者Gustav Ranis用了8个页码,简捷地阐明劳动 力过剩和二元经济之间的联系。首先,说明李嘉图如 何建立静态劳动力过剩经济模型;其次,展示Lewis、 Fei 和他自己的动态劳动力过剩经济模型。最后,在 此基础上论述发展中国家实现整个经济现代化转型的 条件。在词条末尾,他只列出4 篇文献,发表时间最 早的是1954年,最晚的是1984年。这几篇文献的作者 分别是 H.Binswanger和M.Rosenzweig,J. Fei 和 G. Ranis, S. Kuznets, 以及W.A.Lewis。

大学论文经济管理中数学模型案例分析

大学论文经济管理中数学模型案例分析

经济管理中数学模型案例分析摘要在研究经济管理学的过程中,理清每个研究对象间的定性关系的同时,不仅要探明其间的相互作用外,而且还要研究现象与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预测其发展趋势,这就需要应用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与效果更是与日俱增。

在此,从案例中,通过提出问题、简化问题、模型建构、模型验证、模型改进、模型应用等方法进行分析,并运用MATLAB软件、指数分布、泊松分布等数学方法进行计算。

关键词:提出问题模型建构模型求解应用定性关系MATLAB 指数分布泊松分布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management research, in addition to the need to clarify each qual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bject of study, has proven the intervening interactions, and quantitative relation between the phenomena of the research,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trend, this would require the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mode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the mathematical model in economic management, the application of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effect is more and more big, the effect is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Here, from the case, through the proposed problem, simplify the problem, model construction, model validation, model improv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odel method is analyzed, and using MATLAB software, the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poisson distribution and other mathematical method to calculate..Key words:Put forward modeling model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pplication MATLAB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Poisson distribution目录摘要 (II)Abstract (III)第一章绪论 (1)1.2 数学模型的含义 (1)1.2 数学经济模型及其重要性 (1)1.3 经济管理中数学建模的步骤 (1)第二章经济管理中数学模型的案例分析 (3)2.1 飞机起飞的排队模型 (3)(一)问题的提出 (3)(二)模型的建构 (3)(三)费用矩阵C的生成 (4)(四)模型的求解和应用 (5)2.2 大型购物超市购物者付款排队系统优化模型 (6)(一)问题的提出 (6)(二)模型的建构 (6)(三)模型的求解与应用 (8)第三章结论 (10)致谢 (11)参考文献 (12)原创性声明 (13)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14)第一章绪论1.1数学模型的含义数学模型是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应用相关数学思想对其进行的一种高度概括和表述。

经济学研究论文范文案例与分析

经济学研究论文范文案例与分析

经济学研究论文范文案例与分析在经济学领域中,研究论文是学术界中重要的形式之一。

通过分析现有的范文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撰写一篇符合学术要求的经济学研究论文。

本文将提供一些经济学研究论文范文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案例一:《市场定价和竞争对电信行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市场定价和竞争对电信行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作为研究主题。

文章通过归纳过去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

首先,作者详细介绍了电信行业的背景和重要性。

其次,作者提出了研究目的和假设,并设计了一套有效的研究方法。

然后,作者使用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以证明市场定价和竞争对电信行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最后,作者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结论。

这篇论文的优点在于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科学合理。

文章的结构合理有序,段落间过渡自然流畅。

此外,作者还充分考虑了背景和重要性,通过具体案例和数据支持,提升了论文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二、案例二:《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

作者采用了实证研究方法,以中国作为研究对象。

文章首先介绍了全球化的概念和发展背景,接着详细讨论了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

然后,作者选择了中国作为实证研究的案例,并使用统计数据和分析模型揭示了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

这篇论文的优点在于研究对象的选择和数据的合理运用。

作者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有效的支持和解释。

此外,文章还包含了对全球化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考,从而提供了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有效分析和理论依据。

三、案例三:《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国际比较和实证分析》本文以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主题,采用了国际比较和实证研究的方法。

文章首先对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然后通过对多个国家的比较分析,揭示了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和影响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机会成本角度分析生活中的小事对于身边的一个小事,也是很普遍的一件生活琐事,现尝试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此进行剖析。

我家住在二楼,一楼有一对老夫妻,生活过得很滋润,也很让人羡慕,白天会出去散散步,去菜市场转转,晚上也很充实,在广场跳交谊舞。

五楼的李叔叔则是位上班族,只有在早晨他出去上班和傍晚回来时才会碰见他,只能说年轻时是需要奋斗的。

有时傍晚我会跟妈妈去附近的菜市场买菜,就会遇见一楼的奶奶和五楼的叔叔,但他们买菜的方式却有着天壤之别。

老奶奶买菜一般是先把菜市场逛个遍,察看不同摊位的蔬菜质量价格,最后择优而买,有时甚至不惜走一段路到其他市场去买。

李叔叔则要简单得多,就近碰到合适的则买,很少花时间去逛菜摊和进行比较,那么,老奶奶的这种做法是否比李叔叔的实惠呢?在学习微观经济学之前,我会觉得老奶奶更节俭,更聪明,因为毕竟是在比较了多家摊位之后,会得出,怎么买会便宜,得到的消费者剩余越多。

但是我的这种观点现在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来,并不正确,他们的行为方式都是理性的。

就像企业家在进行经济决策时,在选择生产一种产品的时候,他所放弃的使用同样的生产要素生产其他产品所带来的利润。

同样李叔叔如果也在逛完菜市场之后,再进行购买,是要付出代价的。

老奶奶逛完菜市场之后,会得到有关商品价格的信息,然而获得信息是有代价的,是要付出金钱和时间的,这是寻找信息的成本。

信息也会带来收益,有更充分的信息可以做出更正确的决策,这种决策会使经济活动的收益更大。

老奶奶逛菜摊就是一种寻找信息的活动,所用时间就是成本。

由于对各个摊位蔬菜质量与价格信息了解而买到更好更便宜的菜就是收益。

但是人不可能得到完全信息,因为得到完全信息的成本高到不可能实现。

所以,人无法做出完全理性的决策。

如果做出决策是不去寻找信息,作为随机决策,决策失误的概率很大,这是一种非理性行为。

但如果用过多的金钱与时间去寻找信息,搜索信息成本大于收益,其行为也是非理性的。

如果我们把多寻找一点信息所增加的成本称为边际成本,把多获得这点信息所增加的收益称为边际收益,那么,正像工业企业一样,寻找信息应达到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这时就实现了经济学家所说的最大化。

不同的人买菜方式不同正在于他们的搜寻成本不同。

如前所述,搜寻信息的成本包括实际支出如鞋子磨损或坐车费以及时间。

假设实际指出可以忽略不计,搜寻成本可以用寻找信息的机会成本代表,机会成本是为寻找信息而消耗的时间的其他用处,或这种用处带来的收入。

因为一楼的老奶奶已退休,颐养天年,无事可做,她的机会成本为零,即为寻找信息而花的时间并没有其他用处。

当然,如果花的时间太多,影响了做家务、其他活动,或引起疲劳,则成本就不为零了。

所以,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内,老奶奶逛菜摊买到物美价廉的菜是一种理性行为。

也许,逛菜摊、讨价还价还会给老奶奶带来乐趣。

上班族则不一样了,假设李叔叔上班每小时可得收入20元。

如果他逛菜摊买到的菜比不逛菜摊买到的才便宜20元,那么,多逛一小时菜摊,边际搜寻成本为20元,边际收益20元,那么,他用一小时逛菜摊寻找信息就是合理的。

但是,现实中,逛一小时菜摊的收益没有这么多,那他逛菜摊就是非理性的。

所以,他总是就近菜摊随便买一点。

所省下来的时间能带来的收益大于逛菜摊的收益,当然也是理性的。

通过机会成本便可以理解老奶奶和李叔叔的行为了。

所以会说,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也处处包含着经济学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