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省级特色事业实践教学平台与体系的构建及建设成效

合集下载

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总第 18 0 期第 2期
21 0 1年 6月
高 校 实 验
室 工 作


S raNO. 0 NO. eil 1 8, 2
GAOXI AO HI S YANS HIGONGZ UO YANJU I
J n 2 1 u. 01
生 物 工 程 专 业 本 科 生 实践 创 新 能 力培 养体 系的 建 立 与 实践
积极 性 得 到 提 高 , 自主学 习 的能 力 得 到 培 养 和 增 强 ,尤 了 专业 资 助 。
其是 学 生 的 创新 能 力 和 人 际 交 流 的 能 力 都 得 到 了锻 炼 ,
受 到学生的欢迎。 为 加 强 实 验课 程 之 间 的衔 接 ,我 们 将 基 因工 程 、生
构 建 属 于个 人 的 工作 经 验 和知 识 体 系 。
为培 养 学 生 的科 研 、创 业 能 力 ,我 们 鼓 励 学 有 余 力
. 实 验课 程 的 开 设 能 够 使 学 生 巩 固 理 论 知 识 ,培 养 思 1 3 创 新 创 业 能 力培 养
维 能 力 。在 人 才培 养 方 案 的修 订 中 学 内容

高 校 实 验 室 工 作
研 究
总 第 18期 0
习 以 及 科 研 创 新 和 自主 创 业 活 动 ,根 据 专 业 特 色 ,构 建 到 企 业 的 支 持 ,同 时每 个 学 生 也 得 到 充 分 锻 炼 ,实 习 效 了实 践 教 学 体 系 建 设 。 经 过 多 年 的探 索 ,我 们 逐 步对 实 果 较 好 。 验课 程 进 行 了重 新 整 合 ,建 立 了 长 期 稳 定 的实 习 基 地 ,
生 物 工 程 专 业 特 色 的课 外 科 研创 新课 题 与 创业 活 动 。

建设具有生物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建设具有生物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建设具有生物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摘要: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教育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生物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能够直接影响生物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学生的从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235-02生物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是要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合格生物专业方向人才,而能否建立一个生物学科适用的实践教学体系,则是决定实践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多年来,我校在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具体社会实践教学改革中,本着“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原则,以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质量检查、教学评估为纽带,认真探索,不断总结,逐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生物实践教学质量评估方法,并构建了生物技术学科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生物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是根据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进行的一种联系检测方法,它是在不同的形式、要素、范围、层面上的综合检测系统[1]。

实践性教学是理论教学的继续、补充、扩展和深化,是使学生验证和深入领会学过的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使之成为适应专业岗位工作需要的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重要环节[2]。

我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结合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包括“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办法”在内的多个管理文件,并制定出相应的实施细则,做到有章可循。

在制定监控办法的同时,明确实践教学评价标准[3]。

建设适合生物专业发展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估标准,有利于对实践教学的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有利于及时获得必要的信息,有利于试验场地检测和合理安排教师仪器设备使用、有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合理衔接,能够有效的促进生物技术实践教学水平的总体提高。

生物工程专业教学新体系的建构和实践——以邵阳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为例

生物工程专业教学新体系的建构和实践——以邵阳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为例
养 模式 ,此 外 ,这类 大学无论是办 学历史 、校 园文 化 、 学条 件 、 学 经费 、 源 质量 、 学层 次和 办 办 办 生 办
确定 以农产 品深加工 和精 加工 、植 物活性成分 提取 为教 学主线 ,在充分利用 本地 区 自然 资源上 寻找突
破 口, 结合生物工程 专业 的科学 内涵 , 发挥 我校生物 工程专业人 才和设备优 势 ,为地方 经济建设 培养懂
2 改革课程教学 内容 ,减少教 学 中陈 旧的 内容 . 及 实验教学 中的验 证性 内容 ,减少 课程之 间的重复
内容 。加强新教 材建设 ,选用 能反 映学科 发展动态
的最新获奖教 材 , 并根据实 际情况编写特 色教材 。
3 改革实践教 学 内容 ,构建相 对独立 的实践教 .
物工 程可分 为基 因工程 、 微生物工程 、 动植物细胞工
以邵 阳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为例
赵 良忠 , 蒋盛岩 , 湘 , 夏 余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刘建 强 , 宝秀 谭
地方 性高等学校 肩负着 为地方经 济建设和社 会
发 展培养应 用型人 才的重任 ,是 国 内大学 的主要 群 物工程 、 品 、 食 医药工业 和农业 的发 展现 状和 趋势 ,
体 ,它们 明显 区别 于 国内重 点大学 的研究型人 才培
是知 识与技 术 密集型 学科 。必需 掌握 生 物体结构 、
功能 、 代谢活 动及其生长规 律等有关 知识 , 与细胞生 物学 、 子遗传 学 、 分 微生 物学 、 生理 学 、 物化学 、 生 与 物理 学 、 化学及 数学等 学科 均密切相关 ; 同时为 了实
现工 程化 , 必需 掌握生 物反应工程原 理 、 生物反应器 的构造 原理 、 物质传递规律 及 自动控制 原理 , 因此生

关于农业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建设及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关于农业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建设及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生物科学是 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 , 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 的一门科学. 即从分子 、 细胞 、 机体乃至生态系统等不同层 次研究生命现象的本质 、 生物 的起源进化 、 遗传变异 、 生长发育等生命 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是农 、 、 、 、 、 林 牧 副 渔 医药卫生 、 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 生物科学经历 了从现象到本质 、 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 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 , 对社会 、 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 大的影响… 特别是近二十年来 , 1.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获得了飞速发展, 日益成熟 的转基因技术 、 克隆
s emu il a daa t it o u ujc ss m.t e et oe e uai a n t n ado e i lpe n d pa ly f rsbet yt I rf c n vl d ct n l oi ,n p n v t b i o e l o o
中图分类号 : C A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篇号:0 824 ( 0 6 0 -0 70 10 -4 1 20 ) 20 3 -4
Su ya dP a t ea o tMao fB oce c n u jc td n r ci b u j ro isin ea d S b et c
u nep ni p c rdvlpn u jc. pa x a s esaef e e igsbet v o o
Ke r s B o ce c ; o re s se ; r ci a ta h n y wo d : is in e C u s y t m P a t l e c i g c
维普资讯

山 师




地方院校生物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地方院校生物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计 划地 组织 学生 以获取感 性 知识 , 进行 基 本技 能 训
今天 , 由于 长期 重 理论 轻 实 践 的思 想 影 响 , 不少 地 方 院校 生物 实 践 教 学 在很 大 程 度 上 滞 后 于理 论 教 学 内容 的改革 J 。表 现在 对 生 物 教育 思 想缺 乏 系
统 的研究 和 足够 的重视 , 实践 教 学体 系缺 乏 整体 优
之后 的一个 新 的经 济增 长 点 。随 着 生 物 经济 的兴 起 , 地方 院 校 中增 设 生 物类 专 业 的 高校 比例 也 在 不 断上升 。生 物学是 一 门实践 性很 强 的学 科 , 实 其
人 才需 求 , 持 知 识 、 坚 能力 、 质协 调 发 展 为 原则 , 素 根据 人才 培养 方案 总体 设 计 , 以课 程 实 验为 基 础 , 以设 计 为 核心 , 以科 学 研究 和 教学 实 习 为依 托 , 以
练, 提高 实践 能力 , 培养创 新精 神 , 增强 独 立 工作 能
力 和科研 能力 为 目的 的各 种教 学 形式 的统 称 , 它是 人 才培 养 的重 要 环 节 。实 践 教学 在 整 个 教 学过 程
化 与应具 有 的独 立性 ; 实践 内容 陈 旧 , 乏 更新 , 缺 脱 离科 学 技术 的发 展和企 业对 价值 规 律 的实 践要求 ; 实 践 教学 总 学 时 数 少 , 练强 度 不 够 , 生产 严 重 训 与 脱 节 , 学 资源 缺 乏 应 有 的投 入 ; 数 教 师 中存在 教 少 对实 践教 学一 些 不正确 的认 识 , 实践 教学 只作 为理
进入 2 世 纪 以来 , 1 科学 技术 日新 月异 , 息技 信 术 方兴未艾 , 材料 、 能源 、 空航 天 技术 等 高新 新 新 航 技 术不 断 取得 重大 突 破 , 生命 科 学 、 物技 术 则 而 生

生物工程综合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

生物工程综合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
过实 践使 学生 学会 如何 将 自己所 学 的书本 知识 与
强的学科 , 其实验教学环节不 仅是培养学生综合
素质的重要方面 , 而且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
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实践才是工程专业 的根本” 已成为 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界 的共识 , 加之我 国经 济建设的发展 , 需要 大量的创新型生物工程领域
为了更好 的培养新 型的生物工程人 才, 我们 通过不断的实践教学 改革, 构建 了一套具有生物
工程特色的综合实践教学创 新体系 , 在长期 的实
践教学 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够更快地融人这一行业 , 更好地适应 即将面临的
工 作环 境 。
收稿 日期 :00 3—1 2 1 —0 2
中图分类号 : 8 —4 Q1 文献标识码 : A
On t e Co s r ci n fI n v t e S se o oe h l g h n t u to o n o a i y tm f r Bi tc noo y v Co r he sv p rme t lTe c n mp e n i e Ex e i n a a hi g
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 , 因此应该做到与时俱进 , 转变观念 , 以培养具有强烈 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 素质工程技术人员为己任 , 不断进行教学改革 , 以 适应我国 2 世 纪生物工程发展 和高素质 创新人 1
才 的需 要 … 1。
生产实际相结合, 才能真正将 书本知识转化为 自 己的东西; 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 的动手能力 、 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 更重要 的是可以通过扎实 的实践 能力 的培养, 使学生能
学 科性 的高科技 行业 。尤 其是 作 为 一 门实 践性 很

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谭 之 磊 ,王颖 丽 ,贾 士 儒 ,乔 长 晟
( 1 ;2荣成 市职 业 中专 ,山 东 荣成 04 7 24 0 ) 6 3 0
摘 要 :为了提高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满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构建了课内
K e r s:b o n i e rn y wo d i e g n e i g;p a tc lt a h n y tm ;tan n o e r ci a e c i g s se riigm d

生物工程专业 是我国重点发 展的高新 技术专业 之一 。作为 个 极 具 发 展 潜 力 的 工科 专 业 ,我 国 高 校 中几 乎 没 有 不 设 置 生
t e d ma so c n mi a d s ca e eo me t e p a t a e c ig mo e s c n tuce h e nd fe o o c n o il d v l p n ,n w r c i lta hn d l wa o sr td,i c u i g ta n n n c n l d n r i i g i c a s a d atrca s e c i g e p rme t n i e rn r i i g a d i n v t er s a c i g l s n fe l s ,ta h n x e i n ,e gn e gtan n n n o ai e e r h n .Pr cie t a h n af r wa i v a tc e c i gpltom s c nsr ce y sr n t e c n e m ,c u s e c i g,ta h n t ra ,i n v t e a d p a tc ltan n a e,e u p o tu t d b te gh ta hig ta o r e ta h n e c i g mae l n o a i n r ci a r i i g b s i v q i— me t nd r n s se c n tu to . n s a y t m o sr ci n u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果总结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果总结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果总结一、对接产业链岗位群,打造智能化实践教学基地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岗位群,聚焦智能装备与智能产线技术,携手智能制造高新企业,对应“设计与集成、生产与工艺、装调与维护、运行与管理”四个环节,仿照企业实际项目生产流程,打造共享型“功能互补、岗位衔接、能力递进”的三层四类实践教学条件(如图所示)。

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开发虚实结合的工业应用场景,设计进阶式的模块化项目,学生通过选择相应项目,完成设计与集成、生产与工艺、装调与维护、运行与管理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工作任务,掌握对应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图“功能互补、岗位衔接、能力递进”的三层四类实践教学条件智能设计与集成实训室:开发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交互联动智能设计和智能装备系统集成设计等实训项目,主要开展学生满足高度个性化定制需求的设计、面向智能化产品的人机交互设计,以及面向智能产线的全链条规划系统设计等方面的训练。

依托智能制造企业联盟,建立协同共享型云平台,提供基于云协作的信息交互设计训练。

学生通过在“智能设计实训室”云端协同环境开展高效实训后,可以胜任未来信息与交互设计师的岗位。

智能生产与工艺实训室:开发针对智能工厂提高资源综合利用、降低成本消耗及呈现卓越效能的实训项目,模拟制造企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在工艺规划环节采用数字化、模块化手段进行规划和设计,“智能生产与工艺实训室”能为学生掌握柔性生产技术提供基础保障。

智能装调与维护实训室:模拟智能制造背景下的装调与维护环节。

采用数字孪生装调技术,通过与真实智能装备和智能产线一致的数字化产品的装调训练,学生熟悉未来装调工程师工作方式,掌握必备的技术技能。

学生在维修保障过程中,将采用远程维修、预见性维修、基于AR的维修指导等新方法,以减少产品停机,提高运营效率,并通过收集到的运营数据优化维修方案等工程环节,形成闭环的服务循环保障体系。

通过这种实训,学生能够更快速成为合格的维修服务工程师。

智能运行与管理实训室:开发针对智能制造生产现场进行量化管理的实训项目,实训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部门、多岗位的协同设计流程优化,以及各种智能生产设备的动作流程控制和生产工艺设计,以提高生产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学科省级特色事业实践教学平台与体系的构建及建设成效
摘要:实践教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特色。

要强化生物科学省级特色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教学体系的改革以及教学成效的提高。

关键词: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重视硬件投入,构建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职业技能和研究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物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野外实习、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

在近30年的专业办学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实践教学的平台建设,以便为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撑。

1.生命科学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
生命科学实验室于1998年通过湖南省“双基”实验室评估,2004年获得“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专项资金300万元,2006年列入省高校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建设行列,2009年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验收评估,获优秀。

实验室分植物学、动物学、植物生理生态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教学论等10个功能室,承担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和园林专业四个本科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年均实验人时数在7万以上。

拥有仪器设备台套数1 200余套,资产原值超1千万元,
其中10万元以上的大型精密仪器近20台(套),设备完好率达到90%以上,使用率达到95%。

近三年来,学校加大了投入力度,常规教学设备经费每年维持在60万元左右,主要用于设备更新、台套数增加和设施改造等,机电类设备的更新率在50%以上,电子类设备的更新率在75%以上。

学生创新科研与实践实训平台项目已入选201 1年度“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计划,项目的实施将极大改善实验实践和创新科研的条件。

2.标本馆
标本馆的前身为湘潭师范学院标本室,成立于1986年,面积约700 m2,分植物和动物两个标本室。

植物标本室有标本保藏室3间,制作室1间,鉴定室1间,最早的一批标本为著名植物采集家李学根先生于广东各地采集。

标本主要来源于历年师生在湖南、江西、广东、海南等地科考及野外实习时采集的标本。

2005年接收了本校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地理系保存的3 000余份植物标本。

2005—2008年,标本馆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吉首大学等单位交换了部分标本。

现存腊叶植物标本7万余份(袋),其中苔藓标本5 000余袋,蕨类标本26 000余号50 000余份,种子植物标本12 000余号20 000余份。

植物标本室已成为科技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重点项目建设的中国数字标本馆( CVH)( http://www. cvh. org. cn/)的一部分,已实现35000余号维管植物标本的数字化。

植物标本馆的主要特色是蕨类植物收藏,种类和馆藏在国内大学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云南大学,
在国内有较大的影响,涵盖中国蕨类植物96%的科、80%的属及70%以上的种类。

另外,大型真菌的收藏在省内外也有一定的影响。

2010年11月26日,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组记者慕“设施完备的实验室、丰富的植物学资源和精通植物的专业人才”之名,走进我院植物标本室和实验室,邀请生物学科刘炳荣副教授揭开“地灵芝”的神秘面纱。

动物标本室分哺乳类标本室、鸟类标本室、鱼类和两栖爬行类标本室和无脊椎动物标本室,保存有大熊猫、中华鲟、中华秋沙草鸭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标本,宏观标本1289种近2400份,玻片标本60种2024份,器官和系统等浸制标本20种42瓶,骨骼标本6种9套。

标本馆为植物学、动物学及相关学科的实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实物材料与数据平台。

目前已成为湘潭市青少年科普基地,年接待2000人次以上。

3.实习基地
生物科学专业的实习主要包括第四学期的生物学野外实习和第七学期的教育实习。

为了给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创造良好条件,本专业非常重视实习基地建设,建立了多个校内外实习基地。

(1)校内实习基地一生物园
1982年专业成立时兴建,占地50余亩,采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模式,结合园林景观特点进行整体设计与布局,分多个植物类群小区。

有维管植物150余科,554属,2000余种,有珙桐、水杉、银杏、红豆杉、钟萼木和香果树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80余种,是省内植物种类最丰富的高校生物园,已成为物种保存、野外植物资源的繁育与开发、亚热带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等实践教学和科研基地,兼有青少年科普的功能。

2005年,评为省普通高校优秀实习教学基地。

在2006年我校的国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生物园作为学校特色材料获得了专家的高度评价。

(2)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
生物学野外实习是生物科学本科生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实践环节。

我们主要选择省内外的国家或省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实习地,与南岳衡山、东安舜皇山、浏阳大围山、桃源洞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湛江硇洲岛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并签订了野外实习基地的协议,每年接收80~120名本专业的学生和60名相关专业的学生实习。

通过野外考察、观察和室内试验的拓展项目,强化了学生对动、植物学和生态学理论知识、野外工作、标本采集制作以及数据搜集、整理和分析方法的掌握,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认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也大大增强。

(3)教育实习基地
生物科学专业属师范性质,实践性非常强,要求学生掌握较强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

我们除了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增设了教师基本技能的系列实践课程,如“三字一话”、中学生物新教材教学实践、现代生物教育技术实践和动植物标本制作外,还十分重视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强化各实习环节的实施、管理与监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基本技能,以提升学生德就业竞争力。

建立了湘乡市东山学校、株洲市一中、韶山实验中学和湘钢二中等6个教育实习基地,其中湘乡市东山学校2008年评为湖南省优秀实习基地。

教育实习基地的建立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教育教学业务训练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4.水产养殖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根据水生经济动物学的特点,合理配置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专业的资源要素,在原湘潭师范学院生物园水产养殖基地的基础上,2005年成立了湖南科技大学水产养殖实践教学中心,2009年被列为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学校先后投入近400万元经费用于中心的室内实验室和室外养殖基地的建设。

中心面向本科生开设基础实验、设计综合实验、研究创新性实验,承担学生毕业论文以及科研实验项目等,年授课人数近800人,指导80名左右的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年教学工作量为2万人学时以上,已成为生物科学及相近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实践教学基地。

二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
首先,全面修订专业培养方案,科学制定实验教学培养目标,增加了实验课程学时和实践周数,并且对实验教学大纲进行了全面的修订。

其次是打破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的传统模式,单独开设实验课,单独考核,单独记成绩和学分;最后是改造实验项目,调整实验类型,对原来的实验教学内容和项目进行重新梳理、整合和更新,删去重复、过时、不利于学生技能培养的实验教学内容和项目,增加体现学科专业发展和现代实验技术、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实验教学内容和项目,减少验证性和演示性的基础型实验,鼓励教师将科研项目和成果改造为教学型实验项目。

以生命科学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和生物科学省级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通过整合、改造和提升,形成一批符合人才培养要求的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三性实验的比例由过去的42%提高到76%,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研究的能力。

三建设和改革成效
通过实践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实践教学的条件大大改善。

生命科学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可开设130个实验项目,多数实验项目的组数可达28—30组,常规仪器能做到1人1组,实验开出率达100%。

湘乡市东山学校省级优秀实习基地课建有学生宿舍、备课室和机房,可同时接纳80名左右的学生实习,学生参加集中实习的比例在95%以上。

在硬件改善的同时,我们探索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改革措施,包括实验课程体系与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与评价方式以及实
验室逐渐开放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学生通过各类实践项目,巩固和加深了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了生物科学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教师职业基本技能,提高了实践能力,特别是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或研究创新型实验,养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了以问题为导向进行了科学探索的热情和创新精神,提高了实验综合设计的能力。

在历年的师范生讲课比赛中,进入理科十佳和获一、二等奖的人次在全校师范专业中名列前茅。

学生考研录取率保持在30%左右,录取单位有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和厦门大学等。

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竞赛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08年获全国首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获得一等奖,2010年获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金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