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表意不明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病句复习专题ppt课件.ppt

能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时, 我也很幸福,很快乐。
“如果”和“时”“也”不搭配,去掉 “时”,把“也”改为“就”。 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 能大幅度提高。
“只有”与“就”不搭配,将“就”改为 “才”。
2020/4/5
常见关联词的固定搭配1
1、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
2、假设关系 如果……就…… 要是……那么…… 既然……就……
2020/4/5
第二大病: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山坡上,听不见枪声,也看不见人影走动,
只有一队队焦急的眼光,在向山沟里张望。 “眼光”是不能张望的,改为“眼睛”。
(2004福建卷)D.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 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 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 “主旨……描写出来”,主谓搭配不当, “描 写”改为“揭示”。
20进20/4/行5 工作”。
4、缺中心语 那种不顾林区实际,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到头来只
能是得不偿失。 定语缺少中心语,在“生产”后加“的做法”,
或删去“那种”,让“不顾……生产”做主语。 5、缺介词 他有说不清的后悔,道不明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
同患难、共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 “就”字后面加一个“与”或“同”或“跟”字。
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桔梗、贝母、氯 化铵等配置而成的。
病句可以分解为两个句子: ①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桔梗、贝母、氯化铵等。 ②它主要是由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置而成的。
2020/4/5
2020/4/5
5、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2004辽宁卷)A.“东北小品火起来了!”当全面 了解赵本山、潘长江等辽宁喜剧演员的小品演技及 其效果时,你才能把握这句话深刻而宽广的内涵。
“如果”和“时”“也”不搭配,去掉 “时”,把“也”改为“就”。 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 能大幅度提高。
“只有”与“就”不搭配,将“就”改为 “才”。
2020/4/5
常见关联词的固定搭配1
1、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
2、假设关系 如果……就…… 要是……那么…… 既然……就……
2020/4/5
第二大病: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山坡上,听不见枪声,也看不见人影走动,
只有一队队焦急的眼光,在向山沟里张望。 “眼光”是不能张望的,改为“眼睛”。
(2004福建卷)D.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 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 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 “主旨……描写出来”,主谓搭配不当, “描 写”改为“揭示”。
20进20/4/行5 工作”。
4、缺中心语 那种不顾林区实际,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到头来只
能是得不偿失。 定语缺少中心语,在“生产”后加“的做法”,
或删去“那种”,让“不顾……生产”做主语。 5、缺介词 他有说不清的后悔,道不明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
同患难、共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 “就”字后面加一个“与”或“同”或“跟”字。
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桔梗、贝母、氯 化铵等配置而成的。
病句可以分解为两个句子: ①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桔梗、贝母、氯化铵等。 ②它主要是由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置而成的。
2020/4/5
2020/4/5
5、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2004辽宁卷)A.“东北小品火起来了!”当全面 了解赵本山、潘长江等辽宁喜剧演员的小品演技及 其效果时,你才能把握这句话深刻而宽广的内涵。
高考复习语病辨析与修改-表意不明ppt课件

16、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歧义”怎样诊断?
1.利用重音法。如04′广西卷中“教师节时老师希 望学生别送礼物送祝福”重音落在“别”上面是说礼 品、祝福都别送;落在“祝福”上面是说只送祝福。 2.停顿切分法。停顿位置不同句意便不同,这样的 句子就有歧义。如“我写不好。”停顿在“写”后, 表示不赞成自己写; 停顿在“我”后,表示没有把握。 3.结构划分法。结构划分不同,句意不同.这样的句 子就有歧义。如“我要炒肉丝"“ 炒肉丝"划成动宾结 构,意为要干什么;划成偏正结构, 意为怎样的肉丝。
高考专题复习-(病句4)
——表意不明
延安市第一中学
张宏茹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 祖父用纸给我做过一条
长龙。长龙腹腔的空隙仅仅只能容纳几只蝗虫, 投放进去,它们都在里面死了,无一幸免!祖父 说:“蝗虫性子太躁,除了挣扎,它们没想过用 嘴巴去咬破长龙,也不知道一直向前可以从另一 端爬出来。因而,尽管它有铁钳般的嘴壳和锯齿 一般的大腿,也无济于事。”当祖父把几只同样 大小的青虫从龙头放进去,然后关上 爬了出来。要求:自选角度,自主立意,一分
(2)第一个分句句式杂糅,“主要原因是……”和“是……造 成的”保留一个即可;第三个分句搭配不当,“提高”应改 为“增强”。
(3)“均是由班级和年级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选 手组成”,句式杂糅,可删去“由”和“组成”。 (4)结构混乱,在“写实”前加“把”。 (5)该句主语是“少数目无法纪的人”,但“损 失在百万元以上”已经偷换主语为“电线电缆 厂”,可在“损失”前加上主语“企业”。 (6)该句主语是“走私犯”,但后面“击毙了几 个走私犯”偷换主语为“警察”,以致结构混乱。 2.B 3、D 辨析并修改语病 1.或说“之所以变坏”,或说“变坏的原因”。
病句知识点:表意不明(知识讲解)

高考语文备考病句知识点: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是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规定要考查的六种病句之一,下面是2017高考语文备考病句知识点:表意不明,请考生及时阅读。
(1)指代不明
例如: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这种主张‘指代不明)
(2)有歧义
例如:①他请几个营的干部参加座谈会。
(’几个‘修饰’营‘还是’干部‘?)
②在休假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的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
(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五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应把’逐日‘改为’都有‘。
)
③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
(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
)
④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着作。
(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着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着作‘。
如果作者意思是后者,就不如把’一种‘提到头上。
)。
专题06 常见语病类型之表意不明-2021年高考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精讲

B.人们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集体忧虑,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公众对 浪费时间的深深自责以及对生命消逝的无尽怅惘。 指代不明
C.邵逸夫的传奇人生令人感慨,他随兄十几岁时闯南洋,饱尝20世纪上 半叶的动荡之苦,从命运的夹缝中打拼成功。他十几岁,还是他兄十几岁
D.王会长告诉记者,自宋朝以来,“李”“王”“张”一直是中国人口 较多的姓氏,李姓和王姓的部分人口曾经在北方地区广泛分布。
做“完全有把握,担保”解释。
如: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存入了两家银行。 分析:“和”词性不明,为连词,句意为“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
个人,自己去干某种事”;为介词,句意为“他只背着总经理,跟副总 经理一起干某种事”。另外,“背”的读音不同,理解也不一样。
小结——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2、对象不明 3、多义词(短语)造成歧义 4、多音带来多种理解 5、结构原因造成歧义 6、词性不同带多种理解
D.今年4月底,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相继爆发了甲型H1N1流感,世 界卫生组织对此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
B
“墨西哥”是部分地区,还是全境?歧义。在 “墨 西哥”之后加上 “全境”。
练一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专家指责化工厂监管不力导致硫酸泄漏,并且在泄漏初期没有及时采 取补救措施的行为使厂长非常气愤。厂长气愤:“专家”还是“化工厂” 歧义
2021年高考语言运用 知识点之
辨析并修改病句
06 常见语病类型之
表意不明
(六)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2、对象不明 ●3、多义词(短语)造成歧义 ●4、多音带来多种理解 ●5、结构原因造成歧义 ●6、词性不同带多种理解
(五)表意不明
C.邵逸夫的传奇人生令人感慨,他随兄十几岁时闯南洋,饱尝20世纪上 半叶的动荡之苦,从命运的夹缝中打拼成功。他十几岁,还是他兄十几岁
D.王会长告诉记者,自宋朝以来,“李”“王”“张”一直是中国人口 较多的姓氏,李姓和王姓的部分人口曾经在北方地区广泛分布。
做“完全有把握,担保”解释。
如: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存入了两家银行。 分析:“和”词性不明,为连词,句意为“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
个人,自己去干某种事”;为介词,句意为“他只背着总经理,跟副总 经理一起干某种事”。另外,“背”的读音不同,理解也不一样。
小结——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2、对象不明 3、多义词(短语)造成歧义 4、多音带来多种理解 5、结构原因造成歧义 6、词性不同带多种理解
D.今年4月底,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相继爆发了甲型H1N1流感,世 界卫生组织对此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
B
“墨西哥”是部分地区,还是全境?歧义。在 “墨 西哥”之后加上 “全境”。
练一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专家指责化工厂监管不力导致硫酸泄漏,并且在泄漏初期没有及时采 取补救措施的行为使厂长非常气愤。厂长气愤:“专家”还是“化工厂” 歧义
2021年高考语言运用 知识点之
辨析并修改病句
06 常见语病类型之
表意不明
(六)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2、对象不明 ●3、多义词(短语)造成歧义 ●4、多音带来多种理解 ●5、结构原因造成歧义 ●6、词性不同带多种理解
(五)表意不明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课件及练习课件(共42张PPT)

(二)停顿两可
1、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一种情况是在“报告”后停顿,“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强调“我的能力有限,写不好这份报告”;另一种情况是在 “我写”后面停顿,“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强调“这份报 告我写是不合适的”。
2、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 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词义两可
表 意
歧
原因
停顿两可 修饰两可
义
读音两可
不
省略不当
明
指
代
代词指代的
不
对象不明确
明
(一)词义两可 1、他背着父亲跑出城,路上得到 了“110”巡警的帮助。
(“背”字是多义词,有“背在背上” 义,也有“不让别人不知道”义)
2、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 晚上来的人喝。
(“晚上” 是多义词,有“天黑之后” 义,也有“迟上来”义)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表意不明不 合逻辑 课件及 练习课 件(共42 张PPT)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表意不明不 合逻辑 课件及 练习课 件(共42 张PPT)
高考复习专题
第六类: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是高考《考试说明》规定必须掌握 的六种病句类型之一。所谓不合逻辑的语病,是指句 子虽然在语法方面正确,但不符合概念、判断、推理 等形式逻辑或事理逻辑,因而有较大的迷惑性。
辨析方法:找主干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表意不明不 合逻辑 课件及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表意不明不 合逻辑 课件及 练习课 件(共42 张PPT)
(六)指代不明
1、在离开学校已经20年的今天,也已为人师表的我还清楚 记得那次劳动之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
2、天色渐晚,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3、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4、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 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表意不明

• (2)望见有和(或)连接的成分,检查是否患歧义症。 • 他背着经理和总经理把这笔钱分别存到了两家银行。 • (3)望见多定、多状、多补,检查是否患歧义症
• 例如:对于这种做法,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 同意这种主张。
• 分析:“这种主张”指代不明,可改为“对于这种做 法,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接受”。也可 改为“对于这种做法,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 认为应该反对”。
• 跟踪训练: • (1)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上的 语病
卷
•一、什么是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主要指语句有歧义或令人费 解。在具体的语境中,一种语言形式 可以表示多种意义,这就是歧义。歧 义是一种语病,出现歧义,就无法准 确地传递信息,令读者产生费解。
•二、表意不明类型: •1、修饰关系不明确造成的歧义。
•多个定语既可以同时修饰中心名词,也可以存 在定语之间的相互修饰。
• (2)上课了,小王还没到校,班主任焦急地说: “她可是从来不请假的呀……”
•( “从来不请假”有歧义,既可指小王一贯不守纪律, 不请假;又可指小王平时严于要求自己,遵守纪律, 总是按时到校,没请过假)
• (3)开刀的是他父亲。
• (“开刀的”既可能是病人,也可能是医生。) • (4)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02年11月的照片。
•4、词语的含义多解造成了歧义。 • 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多一词,给句子带来表意 的不确定性特点来设置错例。
•例如:有些国家看不上2016年世界杯足球赛。 •分析:句中的“看不上”可理解为“看不到”, 也可以理解为“瞧不起”。
•跟踪训练: •(1)上海医科大学涌现出一批年轻学科带头人。 •(“年轻学科带头人”具有多义性:年轻的学科 带头人/年轻学科的带头人)
• 例如:对于这种做法,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 同意这种主张。
• 分析:“这种主张”指代不明,可改为“对于这种做 法,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接受”。也可 改为“对于这种做法,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 认为应该反对”。
• 跟踪训练: • (1)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上的 语病
卷
•一、什么是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主要指语句有歧义或令人费 解。在具体的语境中,一种语言形式 可以表示多种意义,这就是歧义。歧 义是一种语病,出现歧义,就无法准 确地传递信息,令读者产生费解。
•二、表意不明类型: •1、修饰关系不明确造成的歧义。
•多个定语既可以同时修饰中心名词,也可以存 在定语之间的相互修饰。
• (2)上课了,小王还没到校,班主任焦急地说: “她可是从来不请假的呀……”
•( “从来不请假”有歧义,既可指小王一贯不守纪律, 不请假;又可指小王平时严于要求自己,遵守纪律, 总是按时到校,没请过假)
• (3)开刀的是他父亲。
• (“开刀的”既可能是病人,也可能是医生。) • (4)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02年11月的照片。
•4、词语的含义多解造成了歧义。 • 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多一词,给句子带来表意 的不确定性特点来设置错例。
•例如:有些国家看不上2016年世界杯足球赛。 •分析:句中的“看不上”可理解为“看不到”, 也可以理解为“瞧不起”。
•跟踪训练: •(1)上海医科大学涌现出一批年轻学科带头人。 •(“年轻学科带头人”具有多义性:年轻的学科 带头人/年轻学科的带头人)
病句专项考点 病句之表意不明 优秀PPT+练习—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

5.修饰不明产生歧义
● 句子中的定语,因其修饰、限制的对象不确定,也会产生歧义。 ● 如:王校长和几个学校的领导一起参加了座谈会。 ● 分析:“几个”修饰对象不明确。是指本校的几个领导,还是指其他学校的领导,不明
确。 ● 例5 多日来中国东部地区持续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局部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达6级,安徽
病句专项-考点 病句之表意不明 课件+练习—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
【答案】B
●【解析】A.句式杂糅,删去“组成”。C表意不 明,“这位”可以指“前方记者”,也可以指“专 家”。D.成分残缺,介词掩盖主语,删去 “在”“中”。
病句专项-考点 病句之表意不明 课件+练习—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
病句专项-考点 病句之表意不明 课件+练习—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
三、积累与运用
●下面句子都有表意不明之处,请具体分析。 ●1.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
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 的。 ●【答案】本句既可以理解为“财务大臣……的行为是极 不负责任的”,也可以理解为“日本在野党强烈指 责……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病句专项-考点 病句之表意不明 课件+练习—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
病句专项-考点 病句之表意不明 课件+练习—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
2.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 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答案】“几十个”既可修饰“报社”,也可修饰“记者”。 3.这篇题目为“我国现阶段医药领域的问题与对策”的文章, 批评的人很多,大家认为它并没有提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 法。 【答案】“批评的人很多”有歧义,既可理解为“很多人批评 文章”,也可理解为“文章批评了很多人”。可改为“这篇…… 文章批评了很多人……”,也可以改为“很多人批评这篇……的 文章”。
2022年高考语文备考:病句专题: 表意不明

4.下列各句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 笑,十分高兴。 B.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 的起色。
√C.李老师领着同学们把铁锨、锄头一放,顾不得休息就
都上课去了。 D.他有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
选C。 A项谁“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不确定。 B项可理解为嘱咐的是几所学校的领导,也可理解 为一所学校的几个领导。 D项"在医院工作"的是他本人还是他女儿,表意不 明。
错例3: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连忙 把别后的情况告诉我们,还热情地拉 我们上他家去。
【分析】这句停顿不同,有两种理解: 一是“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 一是“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
错例4:医学家普遍认为,一个人如果 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就会影响机体的 正常含水量。
【分析】“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可作两 种不同的理解:一是针对饮水很少的 人说的,读的时候停顿为“不/适当 地增加饮水”;一是针对饮水过多的 情况说的,如在运动后大出汗的情况 下,读的时候停顿为“不适当地/增 加饮水”。
错例2: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 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分析】“几个学校的领导”有歧义, “几个”可以理解为修饰“学校”, 也可理解为修饰“领导”,修改时 可换用有关量词,分别用 “所”“位”等表示修饰“学校” 或“领导”。
错例3:著名航天专家梁启超之子 梁思礼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在70 大寿刚过不久,在一个阳光照耀 的正午失足跌入6米深的井里。
【分析】“著名航天专家”是“梁 启超”的定语,还是“梁思礼” 的定语、不明确。
错例4: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先生在 把稿酬版税捐赠清华大学的仪式上 说:“我以代表的身份在这里讲话, 我一个人代表三个人:我、已去世 的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钱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1、“严禁”的宾语是个联合结构,到底要不要捕杀野犬 、狂犬呢?表意不明。 2、【十天的报纸】就是一个有歧义的表述——(1)小王 看了10天的报纸,比如,8月1号到8月10号的报纸,这叫 “10天的报纸”;(2)小王一个人在家里,花费了10天 的时间,看许许多多的报纸。所以,换成【十天报纸】之 后,这个歧义就被消除了。) 3、“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有歧义,可理解为“江苏 和浙江这两省各自的部分地区”,也可理解为“浙江的部 分地区”。 4、“自己”指代不明,是指“老师”还是指“我”,不 清楚,应改为“我”。 5、有歧义,是说“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 不相信”还是说“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 相信”,表意不明确。
课堂练习:
1、郑州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 的决定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2、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 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3、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近期基本无降雨过 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4、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 要继续努力。 5、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 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 相信。
例②: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我的进步很大,因 为老师对自己都是严格要求的。 (“自己”究竟指“老师”还是指“我”不明,根 据语境可将“自己”改为“我”)
2、一词多义造成歧义
例(1)部队已经走了三天了。 (行走/离开) 例(2)这批进口的种子保管没问题,我们的 工作绝对是一流的。 “保管”这一词语的含义不同而使停顿不同造 成歧义,若把“保管”理解“担保”、“保证 ”,可读为“这批进口的种子/保管没问题”; 若把“保管”理解为“保藏和管理”,则可读 为“这批进口种子的保管/没问题。
例②:老师和学生中的一部分。 (可指老师和一部分学生,也可指一部分老师和一部分 学生)
6、由语义不明引起 例:天色渐晚,自行车还没有修好,修车的急 坏了。 (可以指修理自行车的师傅,也可指坏了车子的 人) 7由动词的施动方向不确定引起 例: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 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2005 全国卷)
(“其他学校领导பைடு நூலகம்指代不明,可改为“其他学校的领导”或“学校的 其他领导”。
4、(2010广东)C.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 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 影留念。
(“部分”可指“福利院”,也可指“孤儿”。) 5、(2010全国Ⅱ) C.对于那些指责这些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她 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的人,这表明他们对这一学 说缺乏深入认识,还没有掌握其精髓。 (“对于那些„„的人”作整个句子的状语成分,造成指示代 词“这”指代不明,可将全句改为“一些人指责这些学说缺乏理 论支持、说她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这表明他们 对这一学说缺乏深入认识,还没有掌握其精髓”。
( “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有歧义。是两个弹壳还是两个目击者。 改为:目击者提供的两个弹壳。)
2、(2012·山东卷)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 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表意不明,既可以理解为“财务大臣„„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也 可以理解为“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3、(2011·江苏卷)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 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
3、停顿不同造成歧义
例(1)、教师节中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 送祝福。 (2004全国卷) 例(2)、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 上来的人喝。(2005天津)
4、定语修饰对象不确定引起
例①:采访这位先进工作者的是三个报社的记者。 (究竟是“三个记者”呢,还是“三个报社”?可改为 “报社的三个记者”)
从前,有个旅店贴了一张广告,上面写着;“下雨天 留客留天留我不留。”一位旅客走来,要求住店。店主 指着广告说:“你没看见写的广告吗?”客人说:“我 看清楚了。”店主不留客人住,客人非要住。 这个句 子店主和旅客分别是怎么读的: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表意不明是日常生活中极易出现的语病,是 命题者经常设题的类型。“费解”指话说得不 明不白,让人猜测;“歧义”指一句话可以有 多种解释;“指代不明”指代词指代的对象难 以确定。
高考真题探究:
【示例】 请指出下列病句错误之处,并进行修改。 1、(2013山东卷) A.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 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德军 经常空袭伦敦,所以英国空军总 是保持高度的警觉。一天,浓雾 弥漫,伦敦上空出现了一架来路 不明的飞机,英国歼击机立刻升 空迎战,飞近了,才发现是一架 中立国的民航飞机。歼击机立刻 向地面指挥部报告了这一情况, 地面指挥部回答“别管它”。于 是,歼击机猛然开火,击落了民 航机。为此,英国支付了巨额的 赔款才算了结。
课后作业:
延津县高级中学
袁帮民: 2016--
(是文章批评的人很多,还是批评文章的人很 多。)
备考提示: 指代对象不明和结构歧义是“表意不明” 语病的大项.
“误用否定”改变了以往“多重否定+反问” 的考查模式,代之而来的是“带有否定意味 的词语+否定”的考查模式,如“防止交通 事故不再发生”“忌睡前不可恼怒”“避免 不受侵害”(“防止”“忌”“避免”含有 否定意味)等。
【命题揭秘】 对表意不明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 情况:
①指代不明造成歧义; ②一词多义造成歧义; ③停顿不同造成歧义; ④定语修饰对象不确定引起造成歧义; ⑤语义不明造成歧义; ⑥“和”字连接的前后部分界限不清引起歧义; ⑦由动词的施动方向不确定引起歧义.
合作探究:表意不明类型 1.指代不明
例①:那个刚来的人谁也瞧不起。 (“谁”指代不明,是“别人瞧不起他”还是 “他瞧不起别人”
例②: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究竟是“妹妹”心里着急,还是“爸爸妈妈”心里 着急,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可在“爸爸”和“妈 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还可在 “妈妈”后加逗号)
5、“和”字连接的前后部分界限不清引起
例①:小刚和小华的爸爸到学校来了。 (“爸爸”可指小刚的爸爸和小华的爸爸两个人,也可 指一个人,即小刚和小华共同的爸爸,还可指小华一个 人的爸爸)
歧义:句子总是运用在特定的语境里, 应该只有一个意思.如果一个句子在上 下文中有多种意思,使读者误解,这种 语病就称歧义.
高考语病辨析
--表意不明
延津县高级中学
袁帮民: 2016--
学习目标:
1、明确高考要求及命题规律。 2、掌握表意不明病因及解题方法。 3、巩固训练,提高辨析能力。
命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