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课时检测卷学生版A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时检测: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

1 消息二则测试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要塞(sè) 督战 荻港(dí)B.芜湖(wú) 鉴订顽强(wàn)C.歼灭(qiān) 协定执行(zhí)D.诸城(zhū) 丝毫无锡(xī)答案 D A.塞sài。
B.鉴→签,顽wán。
C.歼jiā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老师一宣布完这个消息,教室顿时风平浪静。
B.爷爷最喜欢在晚饭后给我讲八路军英勇善战的故事。
C.他打羽毛球如同摧枯拉朽,很快就胜利了。
D.我军所到之处,敌人锐不可当,人民欢声雷动。
答案 B A.“风平浪静”形容平静无事,不能用来形容教室的安静。
C.“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D.“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法抵挡,含褒义,此处形容敌人不合语境。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B.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C.两则消息分别刊载于1949年4月22日、24日“人民日报”。
D.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答案C双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的要素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项,它们都是不可或缺的。
B.新闻的标题分为引题、正题和副题,三个标题缺一不可。
C.新闻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D.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增的原则安排的。
答案 C A.新闻中,“标题”“导语”“主体”是必备的,而“背景”“结语”则不是必备的。
B.引题和副题不是必须有的。
D.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
二、填空题5.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我军必胜 敌军必败{导语——概括主要内容 顺利渡江主体——阐释具体内容{时间地点敌军溃败我军竞渡英勇战斗)结语——__________________}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概述渡江战役取得胜利主体{__________________西路军所向无敌__________________)}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答案 赞扬人民解放军的英雄式战斗 中路军首战告捷 东路军战绩辉煌解析 答题时,需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抓住相关语句概括。
部编版八年级(上)《第1课 消息二则》同步练习卷(1)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卷(1)一、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1.给下面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dù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ku ì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2.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1)签订阻塞溃退催枯拉朽改为(2)荻港抵抗丝亳锐不可当改为二、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战争已经持续了三天三夜,我军终于在黎明时分将负隅顽抗....的敌人全部歼灭。
B.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呆子,除了书本知识,什么都不会。
C.敌人的进攻锐不可当....,我们就快支持不住了。
D.她十多年来生活在农村,忽然要面对电视采访,真有点不知所措....。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B.在对传统村落的修缮中,我们要保护文化遗产存在的真实性,禁止随意修建仿古建筑、仿古街区。
C.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表示,魏秋月目前的伤势达不到上场,甚至在8月的女排世界杯中能否上场也存在着疑问。
D.近3000名左右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权。
5.下列对文中词语或语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中,“不到”“即已”突出时间短,充分说明了人民解放军的锐不可当。
B.“……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的“均”在这里的意思是“都”,它在这里表示战线之长、胜利之大。
C.“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与“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藐视敌军,赞扬我军的思想感情。
D.“……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巧妙地交代战役的结果,揭示了敌军溃退的原因,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消息二则》课时练习--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消息二则》课时练习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课时练习一、选择。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要塞(sè)顽强(wán)锐不可当(dāng)B.芜湖(wú)签订(qiān)摧枯拉朽(xiǔ)C.歼灭(qiān)督战(dū)毫无斗志(dòu)D.荻港(dí)横渡(hèng)风平浪静(píng)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区域泄气业己毫无斗志B.占领阵地扩展冲破敌阵C.督战协定突破马革果尸D.巩固丝豪拒绝横渡长江3.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恰当的一项是( )(1)国民党反动派____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 军无斗志, 纷纷溃退。
(2)不到二十四小时, 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___敌阵, 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___中。
(3)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 ____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A.经营突破进犯坚决B.经营突破进击坚决C.营造攻破进击坚定D.营造攻破进犯坚定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二左右的时间都在吃饭睡觉、休闲娱乐。
B.能否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 是培养青年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
C.张亮以2小时19分20秒8的成绩刷新世界纪录, 成为全世界陆上赛艇马拉松划得最快的人。
D.家里的客厅常常回荡着爸爸爽朗的笑声和妈妈深情的眼神。
5.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正由于英雄具有这些崇高的品质的原因, 其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删去“的原因”)B.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之后, 就能更好树立文化自信。
(将“就能”改为“才能”)C.唯有自省, 人才会不断反思审视自身的过失, 真正去解决问题, 发现错误。
(删去“反思”或者“审视”)D.互联网技术的发达, 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社交空间, 也给了语言文字更宽阔的表达空间。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 消息二则 课时练习

第一单元1 消息二则基础积累练课时巩固 夯实基础敌人被我军大挫锐气,正cānɡ huánɡ① 仓皇 出逃。
敌人失败后都xiè② 泄 气了,调来一员大将督战。
我军死死守住要塞..,没有过来一个敌人。
我军师长督办..,众将士以锐不可当....的气势迅速占领敌军大量阵地,以摧枯拉...朽.的态势扭转了战局,敌军兵败如山倒,节节kuì③ 溃 退。
1.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
2.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 .要塞B .督办C .锐不可当D .摧枯拉朽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B )A .这两则消息的作者是毛泽东,字润之,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B .消息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描写,有时兼有议论、抒情。
C .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
D .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4.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B ) A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B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C.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D.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5.从以下备选句子中选取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仿照示例,用“从……中,我听出了……”的句式写两句话。
备选句:(1)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2)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示例1:从“百万大军”中,我听出了解放军排山倒海、摧枯拉朽、无坚不摧的气势。
[9812176]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 同步试卷(含答案解析)
![[9812176]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 同步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635d306e009581b6ad9eb5a.png)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荻.港(dí) 溃.退(kuì) 阻遏.(è)B. 歼.灭(qiān)经营.(yíng) 区域.(yù)C. 绥.靖(suí) 要塞.(sài) 摧枯拉朽.(xiǔ)D. 预.定(yù) 无锡.(xī)锐不可当.(dāng)2.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B.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业已:已经。
)C.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
(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
)D.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执行:实施;实行。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史蒂芬·威廉·霍金对科研事业的无限执着经常浮现在我眼前。
B. 《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
C. 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D. 在对传统村落的修缮中,我们要保护文化遗产存在的真实性,禁止随意修建仿古建筑、仿古街区。
4.下列有关《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本文的标题简明醒目,概括性强。
“三十万大军”突出了人民解放军的宏大气势,“胜利南渡长江”点明了渡江已取得胜利。
B. 电头也称“消息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报道地点和报道时间。
表明消息报道及时,材料真实可信。
C. 正文第一句是导语,导语以下是消息的主体。
其中“万船齐放”“直取”“突破”“占领”“进击”等表现了我军的英勇善战,“军无斗志”“纷纷溃退”等表现了敌军的顽强抵抗。
D.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高度赞扬了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课时训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课时训练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说法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张目结舌”“坦荡如砥”“家庭琐屑”“积雪初融”(这四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B.“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里钻出来。
”(这句话的主语是“每个严寒的冬天”。
)C.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
(“白杨树是树”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D.“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 .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诓骗娇奢廓然无累根深蒂固B.侧隐栈桥谈笑风生浩瀚无垠C.馈赠禀请断章取义黎明百姓D.锦幛凌驾遍稽群籍再接再厉3 . 下列词语加横线字的读音有不相同的一组是:()A.zhuì惴惴不安点缀坠落B.qiáng强词夺理强项强嘴C.hè赫赫有名恐吓丘壑D.qiè锲而不舍胆怯惬意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走进滨州玫瑰园,看到的是美丽的花海和沁人心脾的花香。
B.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C.在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雅致。
D.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交通事故,我们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奔驰车主哭诉维权”有关新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1,事件背景:西安w女士购买奔驰汽车后,还没开出4S店的门,就发现车辆发动机漏油。
随后交涉过程中,经销商一再推脱,一开始同意换车,到后来变成只能更换发动机。
迫不得已,w女士通过坐上汽车引擎盖、拍视频上传网络的方式维权。
视频很快传遍网络并引热议,相关部门启动调查程序。
漩涡中心的w女士从最初的躲着、觉得丢人,到站出来发声、澄清,并提出8点诉求维权,剑指案例自身和行业乱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一、字词书写1.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1)经营锋利坚绝区域(2)防御抵抗丝豪顽强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芜.湖(____)泄.气(____)kuì(____)退荻.港(____)dū(____)战歼.灭(____)要塞.(____)锐不可当.(____)二、选择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战争已经持续了三天三夜,我军终于在黎明时分将负隅顽抗....的敌人全部歼灭。
B.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呆子,除了书本知识,什么都不会。
C.敌人的进攻锐不可当....,我们就快支持不住了。
D.她十多年来生活在农村,忽然要面对电视采访,真有点不知所措....。
4.下列解词有误的一项是()A.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B.业已:已经。
C.溃退:散乱,败退。
D.督战:帮助作战。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锐不..的精神值得提倡。
..可当B.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更需要不断超越的勇气。
C.人生不应只祈求风平浪静....,而是要有造一艘大船,破浪前行的勇气。
D.夺冠而归,大家决心重整旗鼓....,以高昂的斗志和更科学的方法投入日常训练中,力争明年再创辉煌。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红海行动》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三、综合性学习7.2020年是渡江战役胜利71周年,八年级(1)班开展了“纪念渡江战役,向老英雄致敬”的主题班会活动。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时练习 1 消息二则(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时练习 1 消息二则课时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豪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泻气。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溃.()退签.()定(2)上面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改为2.填空。
(1)新闻的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2)新闻的最主要特点是。
3.根据下面新闻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不超过15个字)重庆商报讯在山水环抱的重庆,每个人都摆脱不了江河印记。
5月20日,“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在武隆正式启动。
作为来访首站的武隆迎来了国内近百名知名专家和摄影爱好者。
据悉,该系列活动还将走访重庆各个区县,用镜头寻美重庆江河。
只要是以重庆江河为拍摄对象,具备自然美,人文类的作品到组委会,评选结果将于今年9月15日在媒体上公布,主办方强调,这项活动能唤起人们对江河的记忆和感情,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的热情。
4.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字)本报综合消息,近期《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两档汉字听写节目火了,它们不仅将汉字“听写课”开到了电视上,还让告别校园多年的成年人也甘当“陪考”,老老实实地学起了写字。
有关数据显示,节目播出6小时内在微博话题电视节目中排名第一位,甚至超越了《中国好声音》等多档节目。
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的走红,让不少国人惊呼自己已经“不会写字”,也再次引起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的忧虑。
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完成5、6题。
5.下列各项对本文导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导语和标题扣合得很紧密,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
B.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
C.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消息二则
第一部分:
1、常识填写。
⑴消息的主要结构有三:__________ 、 ____ 和O
⑵消息的主要特点是 ______________ U
2、《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题目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三十万大军”突出
了 ____________ ,“胜利南渡”点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o
3、这是一篇动态消息,请指出本文所包含的五个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爭件起因:
事件结果:
4、试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
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摧枯拉朽:
⑵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风平浪静:
5、请揣摩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含义。
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⅛½β,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⑵否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弓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6、请写出该消息的导语。
7、本文作者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他的许多经典话哲理深刻,广为流传。
下面是毛泽东流传较广的几句话,请将它们连线。
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最谦虚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8、语言运用。
在空格处各写一句话,把整个寓言补写完整。
国王派三个儿子去完成一项使命。
他吩咐大儿子去寻找一个美貌的人,叮咛二儿子找一个能干的人,委派三儿子觅求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大儿子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带着一个人回来,完成使命。
二儿子也只用了十天时间,就带回一个人,完成使命。
奇怪的是三儿子找了整整一年,依然没有找到。
国王厉声训斥他:“为什么别人早已完成使命,你却迟迟完不成?”三儿子非常委屈,据理申辩:
“尊敬的父王,你想,一个人外貌的美丑,___________ :一个人才干的大小, _________________ ;而_个人品德的高下, ____________________ 。
”9、能力综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出三个适于评价的成语。
约旦河滚滚注入盐海,盐海对约旦河说:“你整天奔波,活得太累了吧?什么时候你也能像我一样舒服地徜徉在柔和之中,犹如富贵太太靠在沙发里一样?”约旦河答道:“想永远保持新鲜,就不能整日躺在那里做梦!”若干年后,约旦河依然年轻秀美;而盐海呢,人们给它取了一个绰号,名叫“死海”。
第二部分;
(一)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
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同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0.画出新闻的电头,它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11.对应课文内容,你能说出这是写哪一路军的战斗情况吗?
12.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经营:
13.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14.给这则新闻拟个恰当的标题。
15.学习这则新闻,你可联想到毛泽东的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哪些诗句?给你怎样的感悟或启示?
(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硕敢呼,模遁也辽。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
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魯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己渡过三十万人。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己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己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和屮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口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己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6.指出这一则消息的导语部分。
17.这则消息的大意是 _________ o(请用最简短的语言作答)
18.文章主体部分写解放军渡江可分为三层,请你在下面写出起止点。
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
19.文段中加点的短语“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八个字说明了什么?
20.文章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