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用药原则和安全用药指导——谢静
指导老年人用药的操作要点

指导老年人用药的操作要点以下是指导老年人用药的操作要点:1. 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老年人使用药品之前,应仔细阅读药品包装上的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副作用等信息。
2. 确定正确剂量:老年人通常需要较低的药物剂量,因此在使用药品之前,要确保药物的剂量适合老年人,以避免药物过量或不足。
3. 保证药品质量:老年人使用的药品应购买正规渠道的产品,并确保药品未过期。
另外,注意保存药品,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或潮湿等情况。
4. 按时按量服药:老年人应按指示按时服药,并严格控制药物剂量。
遵循医生的建议,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5.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可能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因此应注意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使用新药之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店药师,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注意相应的注意事项。
6. 注意药物副作用:老年人由于身体功能下降,更容易出现药物副作用。
使用药物时,应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反应,如出现不适或反应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7. 长期用药的调整:老年人可能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但药物的需求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定期复诊并咨询医生,以确定药物是否需要调整或更换。
8. 注意饮食限制:有些药物需要在饭前或饭后服用,并可能与某些食物不兼容。
老年人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条件下服用药物。
9. 定期体检:老年人使用药物时,应定期进行体检,并告诉医生他们使用的所有药物。
这有助于确保药物的安全使用,并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10. 咨询专业人士:如果在使用药物时有任何疑问或困惑,老年人应及时咨询医生、药师或其他专业人士,以获取正确的指导和建议。
老年人用药基本原则

老年人用药基本原则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差异加大,耐受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远高于一般成人。
所以老人用药请按医嘱使用,切勿盲目用药,更不能以保健品代替药品使用。
一、用药少老年人生理功能降低、抵抗力下降,多药并用易引起不良反应。
老年人用药时尽量减少用药种类,一般合用药物不超过3~4种。
二、剂量小老年人因脏器功能减退,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下降,血药浓度偏高,用药剂量要适当减少,为年轻人的1/2~2/3。
三、遵医嘱老年人可能因为记性差不能按时服药,或者视力差看不清药品说明书,而影响用药的依从性。
因此老年人拿到药后应向医生询问用药的剂量、时间、疗程、注意事项等,并记录下来。
四、防反应老年人的肝肾功能有所减退,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
因此用药过程中需特别注意身体的各种不适症状,如有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五、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1. 注意联合用药时的药物相互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应用时,可能产生有害(降低疗效或增强毒性)的药物效应。
而许多老年人因患有多种疾病,经常同时服用几种药物,因此,联合用药一定要慎重。
由于老年人的疾病种类多、症状长期存在,而且很多人认为所有的症状都需要药物治疗,所以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或使用超过实际需要用药的情况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但事实上,这种情况不仅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还可能给老年人的身体造成更大损害。
2. 掌握最佳用药剂量老年人的用药剂量,应根据年龄、体重和体质情况而定。
如一般从最小剂量开始(采用成人常用量的1/3~1/2)。
在预防或治疗疾病中,没有使用适当药物的用药不足问题也较显著,用药不足可导致老年人机体功能受损,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3.按医嘱服药老年人容易发生忘服、误服、重复服或多服的情况,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或产生不良反应。
老年人应当对于所服用的药品在用药前认真核对药名和医嘱,用醒目的字迹标明用药方法和次数,做到遵照医嘱,按时、按量和按次数服药。
4.掌握用药指征,合理选择药物用药前要有正确的诊断,明确的适应症,做到对症下药,应尽量少用药或不用药。
老年人合理用药

2023-11-04
目 录
• 老年人合理用药概述 • 老年人常用药物 • 老年人合理用药原则 • 老年人药物治疗管理 • 老年人安全用药建议 • 老年人合理用药教育
01
老年人合理用药概述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护脏器功能
合理用药可以保护老年人 的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 ,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而 加重器官负担。
定期检查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发现 和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以降低对身体的 损害。
做好记录
对于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记录并 上报,以便对不良反应进行跟踪和总结, 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定期进行药物调整
调整用药方案
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药物治疗效果,定 期调整用药方案,以优化药物治疗效果和减 少不良反应。
提高老年人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1 2
定期检查
敦促老年人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及时发现并 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遵从医嘱
教育老年人严格遵守医生的用药建议,包括用 药老年人因自我感觉良好或不好而自行增加 或减少用药剂量。
提高家庭对老年人药物治疗的关注度
家庭支持
加强家庭成员对老年人药物治疗的关注,确保老年人得到及时的 药物治疗。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合理用药,可以有效 缓解老年人的各种疾病症 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预防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可以降低老年人 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减少药物对身体带来的 损害。
老年人药物代谢特点
药物吸收
老年人的胃肠道功能减弱,对药物的吸收 能力下降,可能导致药物浓度降低。
药物代谢
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减弱,对药物的代谢能 力下降,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
老人用药原则和安全用药指导建议建议谢静

通过科学合理的用药原则,提高老年人的治疗效果,降低药 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提高生命质量和健康 水平。
老人用药的特殊性
1 2 3
器官功能减退
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往往有所减退,药物的代谢 和排泄速度减慢,容易造成药物蓄积和不良反 应。
多种疾病共存
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需要同时服用 多种药物,容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
骨质疏松症
合理补钙
骨质疏松症患者需要适当补钙,可以通过食物或 钙片补充。
联合使用其他药物
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可以联合使用其他药物如 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等,以增强疗效。
注意药物副作用
在使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时,需要注意药物 副作用,如高血钙、胃肠道不适等。
05
老人用药的心理指导建议
正确认识药物治疗的作用与副作用
心理和社会因素
老年人往往存在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社会活动减少,对药物的依从性和疗效产生 影响。
指导建议的制定依据
国内外相关指南和规范
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和规范,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针对老年人的用药原则和安全用药 指导建议。
临床实践经验
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对老年人的用药进行总结和提炼,提出相应的指导建议。
避免自行购药
老人要避免自行购买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以免出现用药不当 的问题。
如果确实需要购买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到正规药店购买, 避免购买假冒伪劣药品。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老人往往同时需要服用多种药物,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 作用。
在服用新药或改变药物剂量时,要告知医生和药师,以便 评估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但同时需了解 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等。
老年人用药原则PPT课件

02 老年人用药原则
合理用药原则
01
02
03
04
明确诊断
在用药前,医生应明确诊断, 确保药物使用符合病情需要。
最小剂量
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情 ,选择适当的药物剂量,避免
过量或不足。
单一用药降低药
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长期用药
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老年人, 应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
安全用药原则
监测不良反应
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可能较为 敏感,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的
发生,及时采取措施。
避免使用禁忌药物
对于有禁忌症的药物,应避免 使用或慎重考虑。
预防药物相互作用
在联合用药时,应预防药物之 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不良 反应。
遵循医嘱
老年人应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 ,不要自行更改药物剂量或种
骨质疏松的用药原则
01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常见骨骼疾病,药物治疗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的主要手段。
02
用药原则包括:选择合适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如双膦酸盐、降钙素等, 以达到增加骨密度、预防骨折的目的。
03
同时,需要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如电解质紊乱、肾功能损害等,及时 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04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和骨折风险评估,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保持 骨骼健康。
心血管疾病的用药原则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疾 病,药物治疗是预防和治疗心
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
用药原则包括:选择合适的药 物,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降 脂药物等,以达到预防和治疗
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同时,需要关注药物的副作用 ,如出血、肝肾功能损害、肌 肉疼痛等,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或更换药物。
中老年人合理用药概论与用药原则

2012 2011
0.6
0.4万
0.4
上
升
0.2
50
(万)
%
抗感染药
中药注射
基本葯品
2011-2012 年 严 重 ADR 比 较
摘自《SFDA ADR 2012年度报告》
消化5.9% 镇痛药8%
心血管9.6%
其他(呼吸、内分泌、 脑神经等22.8%)
5.9万 7.1万
9.6万
11.5万
48万
28.5万
%
10.3万 升5 6 %6.6万
上 升上
31万
4升3
%43
%
抗感染药 中药注射剂 基本葯品
2012 2011
2011-2012 年 药 物 不 良 反 应 比 较
摘自《2012年SFDA ADR年度报告》
1.8万
1.8
1.6万
1.6
上
1.4
升 1.3万 46
1.2
%
1.0
0.应亊件分析大部分原因是: ①超适应证用药,如病毒感冒、上感发烧; ②手术前后预防性用药; ③超剂量、超长程用药; ④不合理联合用药; ⑤给药途径不合理,过敏性休克死亡病例中85 %以上是静脉用药所致。须加强靜脉用药严格管理, 消除对静脉用药的心理依赖和认知误区。
(3)提高对中西药复方制剂和非处方药的安全度认 识。从《报告》中分析ADR排名靠前的口服制剂有咳 特灵片(胶囊、颗粒) 有79家企业生产良莠不齐,含小 叶褣干浸膏,扑尔敏1.4mg,不易长期服用。维C銀翹 片(含扑尔敏、对乙酰氨基酚105mg/片、维C、银花、连翹等)、鼻 炎康片(含扑尔敏、麻黄、当归、黄芩)每次4片,3/日,易出现 嗜睡、困倦,不易高空作业、驾车等。消渴丸 ( 含黄茋、 生地黄、天花粉,益气、养阴、生津,格列本脲(优降糖) 0.25mg / 粒, 10 粒,3/d ) ,易出现低血糖。
健康养老老年人药物管理与用药安全

健康养老老年人药物管理与用药安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的平均寿命显著延长。
老年人的数量逐渐增加,健康养老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
对于老年人来说,正确合理地管理药物和用药安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药物管理和保障老年人的用药安全。
一、药物管理老年人的药物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统一管理老年人每天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营养保健品等。
为了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建议老年人统一管理药物。
可以使用药盒、药袋或者药箱将不同种类的药物分开存放,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剂量服用。
2. 定期检查老年人药物管理的关键是定期检查。
除了按照医生的嘱咐服药外,老年人还应定期进行体检和药物监测。
定期检查有助于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等问题,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式。
3. 积极咨询医生老年人在药物管理方面应积极与医生沟通和咨询。
药物的种类繁多,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老年人应当向医生详细说明自己的病情和用药情况,遵循医生的嘱咐使用药物。
二、用药安全老年人的用药安全是健康养老的基石。
以下是相关的注意事项:1. 合理用药老年人用药应遵循医生的嘱咐,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来使用药物。
如果出现不适或者副作用,应及时向医生反馈,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做出调整。
2. 避免滥用药物老年人在用药方面应避免滥用药物。
药物的滥用可能导致药物依赖、耐药性增强等问题,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老年人应保持理性用药,避免过度依赖药物。
3.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不同的药物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导致药物疗效下降或者出现不良反应。
老年人应向医生咨询和报告自己的用药情况,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4. 储存和处理药物老年人在储存和处理药物时应格外小心。
药物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过期的药物应该及时处理,不能随意丢弃或者乱倒。
5. 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老年人应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
老年人的用药

老年人的用药常识1、老年人用药十注意:(1)处方药勿用成人量:一般情况下,60 —80岁的老年人使用成人剂量的四分之三到五分之四,大于80岁的老年人则使用成人剂量的二分之一。
(2 )配伍不宜多种:老年患者往往用药品种多样。
药物间相互作用而产生不良机会较大,因此尽可能减少服用药物的种类。
(3)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老年人与婴儿有相似之处,因此用药剂量不宜过大,疗程一般7 一14日为宜。
(4)慎用镇静、催眠药:老年人久服镇静、催眠药物容易成瘾,而且会造成肝损害和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服用此类药物时,疗程宜短,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各种副作用。
(5 )严格控制感染用药:凡发热原因不明、无确切细菌感染指征者,不宜随意应用抗菌药物。
确诊为细菌感染,也应尽量选用单一抗菌素。
(6 )慎用解热镇痛药:老年人容易产生周身不适或慢性疼痛感,因此,许多老年人喜欢长期服用止痛药。
这种滥用止痛药的做法危害甚大。
(7)不宜过量服用维生素:维生素类药物对机体只是起填空补缺的作用,过量服用对机体还是有副作用的。
(8)慎用泻药:长期服用泻药,会造成体内钙和维生素的缺乏。
老年人应少用为好一,实在需要时,宜使用润滑性泻药。
(9)禁用激素:老年人对激素类药物较青年人敏感,出现变态反应几率较大。
长期服用,副作用发生率可达40%,其中骨质疏松和高血压是常见的并发症。
(10)讲究服药方法:调查发现,老年人如果服药时的饮水量少于80毫升、且服药后就立即躺下,易导致药物在食管内滞留直至融化而损伤食道粘膜。
2、老年人如何做到合理用药老年人要合理地使用药物,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根据病情选择最佳的药物和剂型;二是制订最佳的给药方案,包括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和疗程。
主要有以下几点:(1)用药适应症要强,品种要少。
需用药物治疗时,一定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也就是对症下药,决不可乱投药物。
要选择针对性强、疗效好、药物不良反应小的药物,用药尽量简单,品种要少,一种药物能解决问题决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要学习老年人用药?
1. 老人用药复杂!多种药物并用。 2. 老人用药出现不良反应率高! >65岁老人有10%--20%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80岁老人有25%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为什么要学习老年人用药?
4.老年人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 5.有效药物浓度的起效时间、峰值、维持时间变化影响了选
老化对于药物使用的影响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逐渐退化、认知功能 障碍,易罹患慢性疾病。
当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发生药品交互 作用、副作用的机会也较高。
老化对于药物使用的影响
老年人的 生理变化
体重下降
基础代谢率 变慢
身体含水量 下降
脂肪组织 比例上升
对许多药物的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功能也会发生改变
三
中老年人常用药物 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不良反应
中老年人对药物反应差异很大
各器官功能↓ 免疫功能↓ 神经内分泌↓
药物反应 差异↑
药物耐受性↓ 过敏反应↑ 个体差异↑
为什么要学习安全用药?
2004年我国 “百姓安全用药”调查显示,全国每年5000 多万住院病人中,至少有250万人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 而引起死亡的达19万人之多,平均每天死亡约520人。
不和睦、经济困窘
老年人面临许多疾病
脑血管病 心血管病 高血压病 糖尿病 慢性支气管炎 慢阻肺 老年骨关节病 肿瘤
眼肌麻痹、 青光眼、视
网膜病变
脂肪肝 肾病
阳萎
中风
动脉硬化、 心肌梗塞
皮肤 病
神经损害、 坏疽
老年人面临的心理问题
常见的心理问题 1.孤独 2.忧郁 3.焦虑 4.愤怒 5.多疑 6. 恐惧
老年病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老年病人由于受疾病折磨, 怕失去独立生活能力, 怕孤独, 怕
久病床前无亲人; 如退休病人感到自己不中用, 而自怜自弃, 丧偶 或子女分居感到孤独悲伤, 常有性情固执, 怪癖任性, 一些琐事也 大发脾气或抑郁落泪等, 除身体器官疾病外, 多伴心理障碍。心理 因素、社会因素、心态因素, 与老年疾病的发生和康复都有密切关 系。由于老年病人的文化水平、个人性格、修养素质、经济条件、 家庭环境、职业关系和人生经历都不一样, 导致老年病人的心态差 异很大, 对待疾病的态度也不相同, 表现为对疾病恐惧紧张、情绪 低落、孤独、烦恼急燥、疑虑恐惧的心理, 拒绝服药的心理、悲观 厌世的消极心理, 出现不配合治疗的消极心理往往使内分泌代谢紊 乱导致疾病加重, 甚至不易康复。因此做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是 极其重要的。
情绪不稳定 多见于具有易
激惹, 性格急躁, 爱挑剔等特点的病 人, 他们的情绪变 化可能来自经济负 担、病情及亲人等, 对自身疾病不适及 稍不如意的事情都 要发泄出来, 对象 常常是护士或陪护 人员。
• 精神运动激越或迟缓
过分依赖 老年住院病人
不同程度存在这一 心理, 但以依赖性 较强和长期有人陪 护的病人最为明显。 他们事事想让别人 帮助, 即使自己能 做的也不想去做, 形成了依赖性, 对 康复十分有害。
泌尿系统
肾单位减少;滤过率降低 肾血流减少;排泄功能降低
内分泌系统
多种内分泌激素减少
免疫系统
细胞免疫功能降低;B细胞功能异常 天然抗体减少;自身抗体增加
2019/9/7
36
中老年人各器官生理功能变化
生理学研究资料显示: 人体的重要器官的结构和生理功
能 , 自 成 年 ( 20~25 岁 ) 之 后 , 就 以每年 1%的速度衰减。
老年病人的心理
情绪低落抑郁 人到老年就有一种日落
黄昏的感觉, 这种脆弱的心 理在患病后得到负性增强, 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 认为 自己没用, 还要给别人增加 负担, 所以被动配合治疗。 主要见于自尊心和独立性较
强且病情较重的病人。
情绪低落
孤独寂寞
主要出现在住院时间较长、 缺少亲人陪护的病人。这类病 人多性格内向, 很少言语, 其 它病人亦不愿同其交往, 加之 很少有人前来探视, 病人感到 非常孤独。表现为无所事是, 情绪低沉, 常常卧床等。
二
中老年人各器官功能的衰退,对药物 吸收、代谢、排泄及其作用的影响
神经系统
脑、脊髓重量减轻 脑、脊髓细胞数减少;突触数量减少 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脑血流量减少、脑能量储备降低
2019/9/7
32
心血管系统
心输出量减少;心室收缩速度减慢 室上性早搏增多;心脏顺应性减退 血管弹性减弱;外周阻力增大 血流速度减慢;脏器血流减少 收缩压升高;反射性调节能力降低
老化对于药物使用的影响
吸收
胃酸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 可能会使药物的吸收速率也变慢
分布
体内脂肪增加,含水比例下降 使药物在体内之分布体积改变
因而影响药物血中厚度
老化对于药物使用的影响
代谢
肝脏对药物的代谢速率变慢 易造成药物在体内的蓄积
排泄
肾脏血流下降、过滤速率减慢 对药品的排除功能也受影响
另外,让我觉得很有趣 的是「老人用药」竟然
甚至增加下床次数而发生跌倒
老年用药与跌倒的关系
利尿剂
会使老人夜晚上厕所的比例增加 而发生跌倒
为避免这些不良反应,首先应简化老年人的用药,并依病人肝、肾功 能与生理情况来选择药物或调整剂量。
老年人常见的用药问题
老年人服药常犯的六种错误: 1.看错服药指示。 2.忘记服药。 3.服用错误的剂量。 4.错误的服药间隔。 5.自行额外加服药剂。 6.将自己的药品推荐给亲朋好友。
我国自1999年底,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 10.09%,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5年我 国老年人口系数将达到20%,2050年达24%,4个
人中有1位老人。
我国老龄化的特点
1.老年人口规模巨大------多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 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
2004年:1.43亿 2014年:2亿多 2026年:将达到3亿 2037年:超过4亿
2019/9/7
33
呼吸系统 肺容量减少;肺血管硬化 肺泡面积减少;肺血流量减少
2019/9/7
34
消化系统 唾液分泌减少;胃粘膜萎缩 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减少 胃排空速度减慢;胃肠血流
量减少
胆石症增多;胆汁排出不畅
胃肠粘膜萎缩
胃肠蠕动延缓
胃肠供血减少
影响胃肠对药物的
吸收,易使胃肠功能 障碍
谢静
安康市中心医院副主任护师
一 、老年人
老年人?
WHO采用的标准: 发达国家65岁以上; 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
60--74岁:年轻老人(the young-old) 75--89岁:老年老人( the old-old )
90岁以上:长寿老人(longvous)
老龄化社会
WHO对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有两个标准: 发达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 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
我国老龄化的特点
2.起步晚、速度快 ----快
•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快的国家之一 • 65岁以上老年人口系数从7%上升到14%,
法国用了127年,瑞典85年,美国72年, 英国47年,日本30年,预计我国需25年
我国老龄化的特点
3.家庭养老功能的减弱 ---家庭
• “4、2、1”家庭: 一对夫妻,四位老人,二个孩子 的倒金字塔形家庭。
择的药物、剂量、用药的频率和疗效 !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是临床老年病学的最大挑战之一。
老年人生理改变 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1. 细胞数减少 2. 细胞内水分减少 3. 组织局部血流量减少 4. 血浆总蛋白减少
老年医学
老年人用药的基本原则
老年人用药的基本原则
1. 五种药物原则 2. 受益原则 3. 择时原则 4. 暂停用药原则 5. 小剂量原则
• 孤独感
焦虑不安 这是老年住院患者
最常见的心理问题, 每个患者都不同程度 地存在, 但以首次住 院的患者入院第1 周 最为明显。他们对自 己所患何病, 严重程 度, 何时才能治好等 还不清楚, 因此焦虑 不安。
• 焦虑
恐惧紧张疑虑
主要见于病情加重或癌症病人或病 情需进行手术治疗者, 认为病入膏盲, 正在向死亡线靠近, 或对手术治疗的恐 惧。
爷爷,吃药了吗?
姐~你在看什么书 阿?这么认真。
这是一本有关老人用药的 书,因为爷爷最近有在吃 药,看看有什么要注意的。
姐姐~真不愧是我的乖孙 女!那内容都写些什么
阿?跟爷爷说。
我刚看了「老化对使用 药物的影响」,它有说 到老人因生理的变化, 对药物的吸收、分布、 代谢等等都有影响喔!
那有什么影响咧? 姐~你说说看!
中老年人肝脏功能衰退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肝脏微粒体 P450 酶活性↓
脂肪肝 慢性肝病
药物代谢↓ 半衰期延长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
(%)120 100 80 60 40 20 0
人体各重要器官功能
随增龄而减退的情况
心功能(心指数) 肺活量 肾小球滤过率 肾血流量 最大通气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岁)
1.心理特点:初为老年人,由于体力不支、丧偶 或离退休,与原来的生活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他们很 难适应这种角色转变,就会产生一些自卑感、空虚感、 失落感。再加上生活贫困、疾病、死亡等问题常常困 扰着老年人,使他们常伴有孤独、无聊、固执、自尊 心强,希望受社会尊重,特别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 疑虑心强、对周围的人和事较敏感、情绪消沉等。
与「跌倒」有关耶~
跌倒?那爷吃得 降血压药跟跌倒
也有关吗?
姐姐~有关吗?有 关吗?爷爷想知道。
老年用药与跌倒的关系
老年人常使用药物来治疗慢性疾病,但药物的副作用或不当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