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写作-学写游记(5单元)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写作 学写游记》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写作 学写游记》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学写游记》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写作指导课文。

游记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文体,通过记录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作者的感受和思考。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写作文体的知识,对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有一定的了解。

但游记这种文体较为特殊,需要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观察和体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

同时,学生可能对如何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转化为文字表达存在一定的困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游记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学会如何观察生活,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转化为文字表达。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掌握游记的基本结构,学会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观察力,引导学生积极体验生活,乐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游记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学会如何观察生活,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转化为文字表达。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将旅行中的感受和思考生动地表达出来。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例分析、小组讨论、学生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旅行照片等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游记的写作技巧。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旅行照片,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旅行经历,激发学生对游记写作的兴趣。

2.讲解游记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基本结构,讲解如何观察生活,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转化为文字表达。

3.实例分析:分析一篇优秀的游记范文,引导学生学习范文的写作技巧,并进行小组讨论。

4.学生实践:学生根据自身的旅行经历,尝试写作一篇游记,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反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参考例文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参考例文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参考例文漫游乌镇伴着假期最后的余温,我们一家坐车来到了经历千年风吹雨打的枕水古镇——乌镇。

一路上到处是田野的绿色,一轮即将落下的红日把它们照得金灿灿的,似千万朵盛开的金花。

虽有如此美丽的景色,但我们迫不及待的心情并不容许我们去仔细观赏路上的景致。

车行半小时后,一个魅力古镇蓦然呈现在我们眼前。

虽然已经是傍晚时分,但前来游玩的人还真不少。

进了大门,我们随人流上了一艘木船。

船行驶得很慢,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岸在慢慢后移,这让我感觉到船正在缓缓地前进。

此时的我多么希望自己是那艄公,可以把船桨拨得飞快,这样一下子就可以到达对岸。

上了岸,到处是古色古香的建筑。

这就是我魂牵梦萦的乌镇西栅啊!它傍水而居,一条长廊横贯左右。

这儿的天很蓝,河水清澈见底,夕阳下水面波光粼粼,一条条小船穿梭其中。

晚风轻轻吹拂。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感到沁人心脾。

我们终于感受到了“宿在乌镇,枕水江南”这句话的真谛。

夜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了乌镇的上空,一条条船打起了灯笼,像千千万万只萤火虫。

街道上、桥洞里、水中都亮着无数盏灯,白的、红的、金黄的、绿色的、紫色的……那点点“繁星”给乌镇披上了华丽的外衣,把这里打扮成了灯的海洋。

天上繁星点点,地上灯光绰约。

置身其中,人仿佛进入了一片世外桃源。

难怪才开发不久,乌镇西栅的大名就已经闻名遐迩。

走在大街上,一边赏着灯,一边再来一口冰糖葫芦,真是惬意。

那甜味层层扩散,从口腔直达心底。

商铺里陈列的小船雕功十分精细。

在树的年轮上作的画更是入木三分。

刺绣可赞一绝,栩栩如生,有大师的风范。

夜已经深了,我们意犹未尽,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坐船到了出口。

不过,我已经把这段美好的记忆,深深地刻在了心中。

点评:文章按照作者的观察来安排材料,线索分明,思路清晰。

情景交融,写出了乌镇特有的美感。

同时,运用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增色不少。

西湖赏景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对于杭州这个美丽的城市,我早就心驰神往。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学写游记》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 (3)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学写游记》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 (3)

《学写游记》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习作指导:一、题目分析“学写游记”,这个主题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写作来记录和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

对于这个主题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1. 观察与体验:游记的写作需要学生仔细观察旅行中的景点、风土人情等,同时感受和体验当地的特色文化。

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还能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不同的地域文化。

2. 表达与分享:通过文字将自己的旅行经历和感受表达出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 提升写作技巧:写游记需要学生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如描写景物、叙述事件、表达情感等。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丰富写作经验。

4. 培养思维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旅行中的经历进行整理和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对不同景点的比较和评价,锻炼自己的判断力和批判性思维。

5. 增强文化素养:了解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风俗等,对于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有很大帮助。

通过写游记,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多元文化,拓宽自己的视野。

6. 培养兴趣爱好: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写作游记可能会激发他们对旅行和写作的兴趣。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学写游记”这个主题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同时,这也是一个让学生发现和欣赏世界之美的过程,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知的探索欲望。

二、习作指导1. 规划行程:在写作之前,回忆你的旅行经历,确定一个明确的主题或重点。

这将帮助你在游记中保持连贯性和焦点。

2. 收集资料:查阅与目的地相关的资料,包括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这将丰富你的写作内容,并使你的游记更具知识性和趣味性。

3. 观察细节:在旅行过程中,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景色、人物等细节。

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或感受最深的景物来写,从不同角 修辞手法,着力表现瀑布
度、运用不同表现手法,写出其特 浊浪奔腾、前呼后拥的夺
有的、令人难忘的地方。
人气势,读来令人震撼。
方法技巧
讲解
作用或举例
寄情于景, 主题鲜明。
由景及情,由景触 情,把情感融入字 里行间,才会表达 出鲜明的主题,才 会打动读者。
如《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中写冰塔林, 作者就融入了主观的情感,表现出人在自 然奇景面前的渺小,表达了景物带给自己 的震撼以及对自然神奇伟力的赞美,极大 地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提示: 1.先画出当时的游览路线图,按游览顺序拟出写作提纲。 2.回想游览时最深的印象及总体感受,据此确定材料取舍与叙述详略。 3.在记叙或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人文景观的介绍或引用他人的描写、评价等, 以丰富文章内容。
写法点拨
1. 抓住特征,突出写作重点。
2. 我们应善于从众多的景点中选取几个最能代表总体特征的“点”,仔细观察,具体描绘。
《游览北海公园》
游览北海公园 5月28日,我和爸妈一起去游览北海公园。 10点,我们到了公园门口,买票进去。 首先看到公园里有一个很大的湖,一些人在湖上划 船,湖边有很多游客。 我们沿湖行走,湖边有亭子,亭中有人休息。 我们登上了名为琼岛的小岛,看到了负有盛名的北 海白塔。
游览北海公园 5月28日,我和爸妈一起去游览 北海公园。 10点,我们到了公园门口,买票 进去。 首先看到公园里有一个很大的湖, 一些人在湖上划船,湖边有很多游客。 我们沿湖行走,湖边有亭子,亭 中有人休息。 我们登上了名为琼岛的小岛,看 到了负有盛名的北海白塔。
很快,进入了万佛洞,着实震惊,四周密密麻麻的小坑中,铺天盖地的小佛坐在其中。但仔细看 去,有好些石壁中是空的,只有浅浅的凹陷。心下不解,这是没来得及完成,还是……顾不上细想, 随着人流继续。向前走,佛崖上遍布大大小小的石窟,致使许多石窟中的佛都没有了头,有些甚至整 个不见了。心中觉得骇人,却也并未多问。游走间,并没有预期的激动,只觉得黯然失语,也许是因 为这里在我心中一直是个庄严肃穆的场所吧。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写作任务是《学写游记》。

游记是一种以描写旅行见闻为主要内容的文体,它既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对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的欣赏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游记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展开,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熟练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旅行见闻和感受。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写作基础,他们对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的写作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游记这一文体,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掌握游记的写作技巧。

同时,学生对于旅行中的见闻和感受有浓厚的兴趣,这为学习写作游记提供了良好的动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掌握游记的写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范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游记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将旅行中的见闻和感受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阅读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掌握游记的写作技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组美丽的旅行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的旅行目的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介绍游记的特点,讲解游记的写作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将旅行中的见闻和感受表达出来。

3.阅读范文:学生阅读优秀游记范文,分析范文的写作特点,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4.讨论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旅行经历和感受,互相借鉴,丰富写作素材。

5.实践训练:让学生根据旅行经历,尝试写作一篇游记,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6.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写作:学写游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写作:学写游记》

⑦交代院落的修 建背景及修建特 殊排水系统的原 因,突出其独有 的排水设计。
⑧交代重修历史。
⑨交代参观的结 果和“我们”的 感悟、收获。
•欧阳修说:作文无它术,唯勤读书多为 之自工。要写好游记,我们行万里路, 还要读万卷书!
再见
课文借鉴:
例如《壶口瀑布》运用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 修辞手法,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的雄奇跌宕、 奔腾激越。
精读细研
5.情景交融,表情达意。
一篇好的游记,如果仅仅满足于写景、叙事是不够的, 还必须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样文章才会余味无穷。
课文借鉴:
如梁衡观看壶口瀑布,感慨黄河具有“博大宽厚,柔中 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 生,勇往直前”的性格品质,犹如一个人,犹如中华民族伟 大的品性。这种感受的抒发,提升了景物的形象内涵。
范文点评
参观徐柏龄故居 一路听着当地村民零零碎碎的介绍,我们 驱车来到了徐柏龄故居。① 与一般农村的院落相比,作为一个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爱国乡绅的家园,这里没有 印象中大地主之家的气派、豪奢,小小的院落 和朴素的大门楼,让人顿时对这位名人产生了 敬重之情。② 进到院落,在感受朴素的氛围之余,青砖 铺就的洁净的地面和靠墙的几杆疏竹,以及东 跨院的月亮门、花墙和葡萄架下的长廊,顿时 点染出雅致的感觉。③
范文点评
西山的秋天
西山的秋天是美丽的。①秋高气爽,阳光 ①点明描写对象及
特点。
灿烂。站在半山腰,抬头仰望,湛蓝湛蓝的天
空中,飘着朵朵白云。②远望田野,大片大片 金黄色的稻谷,在阳光照射下黄得发亮。风吹
②以半山腰为立足 点,多角度描写西 山秋天的美景。
过,金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煞是好看。③近看 俊俏秀气的山峰,满山的橘树上结满了沉甸甸 的果实,把树枝都压弯了。诱人的橘子在绿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 学写游记》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 学写游记》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游记是一种以描述旅行经历为主要内容的文体,通过游记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掌握游记的基本写作技巧,学会如何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以及如何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生动有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他们对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写作游记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 描写过于简单,不能突出景物特征;2. 修辞手法运用较少,文章表现力不足;3. 文章结构安排不合理,缺乏条理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掌握游记的基本写作技巧,学会如何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以及如何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生动有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练习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的热爱,增强学生对祖国河山的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2.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3.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生动有趣。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游记写作技巧。

3.练习法:学生动手实践,编写游记,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游记文章,用于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2.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心得、写作技巧。

3.教师准备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曾经去过哪些有趣的地方?旅行中给你们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激发学生对游记写作的兴趣。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 范文4篇_优秀作文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 范文4篇_优秀作文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范文4篇我们可能都有过旅游的经历。

旅途中,我们不仅观赏自然风光,了解民风民俗,同时也会有许多新奇的感受,产生很多思考和遐想。

请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

不少于600字。

[提示]①先画出当时的游览路线图,按游览顺序拟写写作提纲。

②回想游览时最深的印象及总体感受,据此确定材料取舍与叙述详略。

③在记叙或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人文景观的介绍或引用他人的描写、评价等,以丰富文章内容。

游东莞水濂山森林公园黄略大年初五,借着旅游的热潮刚过,我们全家人去了东莞市的水濂山森林公园。

本以为会合我们心意,然而只是到了附近的街区,道路早就水泄不通了。

我充满怨气地下了车,心想人山人海,肯定玩得不开心。

吹着风,像要下雨的意思。

这是免费的景区。

进入大门,两排直下的饭店,各种口味的都有。

经过时闻着香味,成了今天的第一道风景。

这次的目标很简单,就是爬上水濂山山顶的那座庙。

据说海拔四百米,我对这数字没什么概念;只是一眼望去,山峰在整个公园内鹤立鸡群,造成了视觉效果:还真的很高。

表弟马上跃跃欲试去挑战,求着我带他马上去。

大人们也同意了,只不过体力有限,他们慢慢走上去。

一块块大小不一的台阶,且台阶之间高度比一般台阶要高得多,我不禁小心起来。

表弟传来不屑的眼神,虽然我是以安全为主的,但还是识趣地配合他玩。

在爬的过程中,我发现这阶梯的设计者别具匠心:山虽高,阶梯陡峭,但阶梯布局合理,要是从一个台阶下摔下来,也只是摔半米不到。

有趣的事发生了,跑着跑着,我们前面遇到了两个日本人,用他们的母语在交谈。

我示意表弟停下,从后面慢慢跟着他们;我拿出手机的软件翻译,手机竟听得清清楚楚,但每句话意思都南辕北辙,不能确定他们在讨论什么话题。

我的脚板踩上最后一个台阶后,心里产生一个疑虑:为什么爬楼梯比在平面上跑累那么多?来不及思考,表弟马上拉我继续上山顶的那座庙。

庙分三层,第一层烧着香,第二层有个石桌,像是用来喝茶,第三层则眺望整个公园的最佳地点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我们可能都有过旅游的经历。旅 途中,我们不仅欣赏自然风光,了解民风 民俗,同时也会有许多新奇的感受,产生 很多思考和遐想。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 景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不少于 600字。
提示: 1.先画出当时的游览路线图,按游览顺序 拟出写作提纲。 2.回想游览时最深的印象及总体感受,据 此确定材料取舍与叙述详略。 3.在记叙或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也可 以适当加入一些人文景观的介绍或引用他人的 描写、评价等,以丰富文章内容。
写作 学写游记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目标导航
1.培养留心观察、勤于考证的意识,在 活动中以写作导游词的形式提高语言表达能 力和感受文化的能力。 2.能初步认识到“行万里路”是增长人 生见识和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必要途径,更 深地感受锦绣河山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
3.把语文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锻炼参与 者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活动中了解祖国大好 河山,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二: 神农顶,“最 高”“草树交 错”,详写。
神农架最有名的一个景点就是风 景垭。这里云雾缭绕,再加上青翠的 山峦,似乎仙境一般。听说如果到了 秋天,天气好而且没有云雾的话,景 色会更加美丽。从这里可以俯视到山 腰上红、黄、绿的树叶,他们相互交 错,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还能远 眺各种奇峰怪石,它们在丛林的衬托 下显得格外的幽静、苍莽。④
具体特征就会清晰的展示在你的面前,就 能避免写游记时出现不知所云或“东一榔 头,西一棒锤”毫无目的地进行写作的尴 尬局面。课文《壶口瀑布》着力描写瀑布 浊浪奔腾、前呼后拥的夺人气势,让人读 来心灵震撼。
2.选准角度讲层次 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 人文景点,都是以一定的“形体”展现在我们 的面前的。对它们进行描绘时,就得选好观赏 的角度。而怎样的角度才称得上是“好”角度? 这要根据具体的旅游景点和旅游者的实际情况 而定。但不管怎样,所选的角度应该能够揭示
三、参观一处纪念馆(或博物馆、展 览馆),以《参观______》为题,写一篇 参观记。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参观时可以有意识地做一些记录,作为写 作的素材。 2.参观过程中看到的东西不可能全都写进作 文中,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写,做到主次分明,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3.参观的目的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接受 教育。在适当的地方,要点出你所得到的教益或 受到的启发。
具体旅游景点的特征。至于层次,只要能够 按照“移步换景”或“定点换景”的顺序对 具体的旅游景点进行观察和描述,我们的游 记自然就会有层次感了。
3.写景状物融真情 山川美景美不胜收,多少 文人墨客为多娇的江山而折腰,泼墨挥毫,留下传 世佳作。我们的游记同样要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东西 来写,写出景观的特色和文化蕴涵。写景是为抒情 服务的。在对旅游景点进行精细描绘的过程中要表 达出一定的思想感情。写景抒情,情寄于景,情景 交融,这样的景才不是“死”景,这样写出来的文 章才是美文。
文题展示
一、游记常常要对某处景物做定点观 察,以写出景物的特点。选择一处自己游 览过的景点,围绕其中一处风景,写一个 片段。200字左右。
提示: 1.选择某一处风景来写,不要贪多,不 要面面俱到。 2.细致观察,具体描绘该处风景,不要 泛泛而谈。 3.描写风景时要融入一些个人感受,尽 可能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写作要求
1.选择某一处风景来写,细致观察,不要 贪多,不要泛泛而谈。 2.先画出当时的游览路线图,按游览顺序 拟出写作提纲。回想游览时最深的印象及总体 感受,据此确定材料取舍与叙述详略,还可适 当加入人文景观的介绍或引用他人的描写、评 价等。
3.参观记一般按照参观的先后顺序来写, 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写,并适当点出你所得 到的教益或受到的启发。
②景点一: 鸭子口,“凉”, 略写。
从山上往山脚下望去,植被 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山脚是阔叶 林,山腰是针叶林,再往高处,草 树交错。越往上,树就越来越少。 到海拔两千六百多米的地方,就基 本上没树了,只剩下了各种各样的 草和大熊猫爱吃的箭竹,可惜箭竹 都枯死了。到山顶便只有草了,也 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山草甸。③
技法点拨
浏览山水名胜,并用优美的文辞记录所 见所感,是中国古代文人生活中常有的风雅 韵事。 本次游记写作的训练提出如下建议:
1.认真观察抓特征 “走马观花”式的对 旅游景点进行游览,是抓不住旅游景点的特征 的,观赏景物,要全身心地调动自己的眼、鼻、 口、手、耳,去看、去闻、去尝、去摸、去听。 把美景融入心中,留意旅游过程中发生的见闻, 一草一木、一楼一物、一石一沙、一人一事的
④景点三: 风景垭,“青 翠”“云雾缭 绕”,详写。
离开风景垭,沿着盘山公路继续 往前走,便来到了板壁岩。 在这里,我看到了蔷薇、冷杉、 黄杨木、红桦等过去我听都没有听说 ⑤景点四: 的植物,其中有不少还是珍稀植物呢。 板壁岩,“有 有长了一千多年还只有一个成人高的 不少珍稀植 小叶黄杨,过去用来制作直升飞机螺 物”,详写。 旋桨的红桦,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的珙桐……⑤
4.藻饰语言求优美 对于游记而言,语言的优 美主要表现为语言的生动形象。多用比喻、拟人、 排比等修辞手法可以大大增强游记语言的形象性和 生动感,引用相关的历史传说、民间故事或者文人 墨客的诗文名句,有助于增加游记语言的文化品位。 而写作手法运用的巧与不巧,则主要看这种手法是 否有助于写出旅游景点的特征,是否有助于我们充 分地表情达意。
范文示例 神农架游记
为了拓展我的知识面,爸爸答应 暑假带我去神农架一趟。 ①交代旅游 8月中旬的一天,我们一家三口 的时间、地点。 高高兴兴地踏上了神农架之旅。①
我们先乘火车到宜昌,再在宜昌
乘大约五六个小时的汽车,便来到 神农架的入口——鸭子口。 这里的海拔已经是一千八百多 米了,与宜昌市区的炎热相反,我 感觉到了一丝丝的寒意,汽车玻璃 也冰凉冰凉的。② 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又行驶四 十多分钟,就是神农架的最高峰— —神农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