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速铁路隧道浅埋段施工技术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浅埋段施工方法

高 速 公 路 隧 道 洞 口浅 埋 段 施 工 方 法
李 永 强
( 中铁隧道集团~处 有限公 司, 重庆 4 12 ) 0 1 1
摘
要: 结合厦成高速公路漳 州段 A 合 同段灯火寨隧道进 口浅埋段施 工方法 , 1 总结 了洞 口段 围岩预加 固措施 以及合 理的开挖方
法 , 出坚持施 工原 则采取有效 的施 工方法 对确保隧道施 工安全至关重要 。 指 关键 词 : 高速公路 , 隧道洞 口, 浅埋段 , 施工方法 中图分类号 : 4 54 1 5 . 5 文献标识码 : A
后, 钢管与导 向管 间隙 用速凝 水泥或其 他材 料堵 塞严 密 , 堵塞 时
洞 口施工往往提倡 “ 早进洞 、 晚出洞 ” 的施 工原 则 , 目的是 提 设置进浆孔和排气孔 。然后通过管棚管向地层注浆 , 注浆浆液采用 高边 、 仰坡稳定性 , 为安全进洞提供前提 。同时 , 围岩稳定性较 差 单液注浆机灌注 , 水泥浆水灰 比 1 1注浆压力为 2MP 3M a :, a一 P 。
・
第3 8卷 第 1 O期 2 4 ・ 2 0 12 年 4 月 1
S NXI ARC T T RE HA HI EC U
山 西 建 筑
V0. 8 No 1 13 . 0 Apr . 2 2 01
文章编号 :09 6 2 2 1 1 -2 4 0 10 —8 5(0 2)0 0 1 — 3
的洞 口浅埋 段 , 对洞 口围岩 自稳能 力进行 改善 和提 高 , 用 需要 常 的方法 有 : 口土石方刷坡 、 洞 锚网喷 、 预支护 、 预注浆 、 注浆后 围岩
加筋技术 、 尽快施 工洞 门等 。
1 洞 口土石方 刷坡 。 )
浅谈铁路隧道洞口浅埋段施工

浅谈铁路隧道洞口浅埋段施工摘要文章着重从隧道开挖方式、支护、超前预注浆、监控量测等方面介绍隧道洞口浅埋段施工的方法和施工经验。
关键词隧道;洞口浅埋段;施工1洞口段施工难点成因隧道洞口施工是隧道施工的一个难点,有进洞难之说。
那主要是因为隧道口部分一般要穿越山体表层,而山体表层岩石一般风化较严重,稳定性差,洞口开挖破坏了原山体的平稳状态,易导致滑坡。
隧道洞口处于浅埋地段,并且围岩破碎软弱,隧道口部分成洞也较难。
隧道轴线与山体或岩层走向斜交,山体对洞口形成偏压。
在洞口选址时一般服从线路,如洞口地质、地形、水文条件特差条件下也有线路服从洞口的实例。
2洞口段主要施工方案及措施洞口段围岩一般埋深较小,多数伴有地形偏压、表层软弱堆积物、风化带等特征,难以形成承载拱,对隧道开挖带来很大影响。
常出现下沉急剧增大,地表开裂、掌子面不稳等现象。
所以洞口段施工中应坚持十八字方针:“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
2.1边仰坡施工边仰坡刷破应结合洞口相邻工程及场地布置统筹规划,边仰坡施工应避开雨季或在雨季前完成施工,开挖应由上至下开挖。
边坡开挖应尽量使用机械加人工开挖,需要爆破施工时宜采用浅孔小台阶弱爆破方法进行。
尽量减缓仰坡坡度,以减小仰坡滑动力。
刷坡完成后应尽早施做洞顶截排水系统。
按设计完成边仰坡防护工作,对结构较松散面防护时应在坡面上留有排水孔。
目前隧道洞口边坡加固多采用锚网喷结构。
当洞口位于软弱、松散地层或堆积层时应按“先加固、预支护、后开挖”的原则施工。
对松散地层、堆积层、断层破碎带、砂砾(卵)土、砂土地层应采用地表预注浆加固措施加固;对地下水丰富或水位价高的地层应进行注浆止水,不宜注浆止水的应进行井点降水;对洞口处于滑坡体的应进行永久防护如抗滑桩、锚索桩及锚索(杆)框架梁等加固措施。
2.2洞口超前超前支护洞口浅埋、软弱破碎段超前支护措施一般多采用管棚、小导管、锚杆等超前预注浆加固措施。
为了避免拱部下沉过大, 甚至大坍方, 在施工中采用先控制拱顶下沉为主的开挖方法。
隧道浅埋段施工技术

隧道浅埋段施工技术孔令凯摘要:以新建张家界至吉首至怀化铁路鲁家庄隧道浅埋段施工为实例,从地面处理、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支护、开挖、支护等几个方面对浅埋段施工技术进行阐述,集中体现隧道浅埋施工应遵循“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早衬砌”的原则,有效地保证了隧道的安全、快速掘进,为后续的浅埋段和同类工程提供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隧道浅埋;超前支护;超前地质预报;监测量测Abstract: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hallow buried section of Lujiazhuang Tunnel on the newly built Zhangjiajie-Jishou-Huaihua Railway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shallow buried section from several aspects,such as the key control of ground treatment,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advanced geological prediction,advanced support,excavation and support,etc.It mainly reflects that the shallow buried construction of tunnel should follow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Weak blasting,short footage,strong support,fast closing,diligent measurement,early lining",to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safe and rapid tunneling of the tunnel and provide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following shallow buried sections and similar projects.Key words:tunnel shallow burial;advanced support;advanced geological prediction;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0引言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发展,高速铁路、公路等基础建设近几年大力发展。
简述隧道浅埋段的施工技术

简述隧道浅埋段的施工技术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隧道在公路、铁路建设领域应用越来越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施工中经常会遇到隧道浅埋施工的情况,为保证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对隧道浅埋段施工技术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探讨一下在软弱围岩条件下隧道浅埋段施工技术的应用关键词:铁路隧道浅埋段施工技术软弱围岩承载力差,结构不完整,在施工的时候岩体容易松散,稳定性差,因此在遭遇软弱围岩地段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否则会引起坍塌、冒顶等安全质量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工程概况厦深铁路客运专线广东段XSGW-2标飞蛾山隧道全长为358m,隧道进出口隧线分界里程分别为:DK310+498,DK310+865。
隧道位于直线上,纵坡为单面上坡,坡度3.1‰。
隧道出口段为浅埋段,围岩以泥质砂岩,炭质泥岩互层为主,隧道出口全风化层厚3~5m,强风化层厚约12m。
DK310+650左侧侧发育一冲沟,岩层产状为160~70°,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对隧道产生山体偏压。
施工初期以长管棚进洞,以锚、喷、网、钢架等组成联合支护体系,待围岩稳定后进行二次衬砌,采用模筑防水砼结构。
2、隧道软弱围岩浅埋段施工方法2.1 施工原则隧道出口段软弱围岩浅埋段施工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台阶长度尽量低于5m,施工要符合软弱围岩浅埋段的特点,做到早预报、严注浆、短进尺、勤量测、弱爆破、强支护、快封闭以及衬砌紧跟等。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步骤:第1步:施工超前支护开挖拱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施作拱部初期支护;第2、3步::开挖左、右侧中台阶并施作初期支护;第4、5步::开挖左、右侧下台阶并施作初期支护;第6步::分别开挖上、中、下台阶核心土;第7步::开挖隧底并施作仰拱初期支护封闭成环。
2.2 施工工艺(1)首先进行超前管棚(φ108)施工,隧道口管棚的入土长度为30m,环向间距为50cm,仰角为1°,长管棚采用顶进法施工,开挖完成后进行导向墙的施工,以及导向孔口钢管的安装,在保证长管棚钻眼精度的同时,也防止长管棚出现侵入隧道开挖线的情况。
高速铁路浅埋黄土隧道施工技术论文大学论文

高速铁路浅埋黄土隧道施工技术摘要:对浅埋黄土隧道洞身开挖方案,初期支护、防排水、二次衬砌施工方法以及隧道监控量测等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浅埋黄土隧道、施工技术1工程概况1.1宝兰客运专线10标段二工区通渭至榆中苏家川隧道及西坡隧道段位于定西市安定区,隧道全长(759+1187)m,为双线隧道。
隧道洞身均位于直线上,洞身纵坡为3‰的单面上坡,洞身均为黄土。
隧道衬砌后断面最大净宽12.81m,净高8.68m。
1.2隧址区地貌形态属黄土高原沟壑、梁峁区,地面相对高差约60m,区内黄土梁峁起伏,沟壑纵横,自然坡度约为20°~60°之间,隧道顶谷深切多呈“V”字型,山坡上多为风积黄土包裹,梁顶植被包裹较差。
隧道位于陇西系内旋褶带,构造相对简单。
晚第三纪以来,区内新构造运动较为活跃,表现为河沟阶地地上升显著,现代河流侵蚀,下切明显,高差达100~150m,洞身仅通过第四系上、中更新统砂质黄土,无褶皱、断裂通过。
1.3隧道进口、出口均为东河的支沟,平时干涸无水,仅在暴雨季节有暂时性水流,水量一般不大。
隧道区内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
松散层孔隙裂隙水赋存于第四系上更新统砂质黄土中,无统一潜水面,受大气补给,水量小,季节性变化大,水位埋藏变化大。
地下水对混凝土存在氯盐、硫酸盐侵蚀性,侵蚀性等级为L2、H2。
2施工方案针对黄土基底承载力低、侧应力较大、湿陷性及埋深浅等特点,施工时严格执行“管超前、短进尺、强支护、勤量测、早成环”的施工原则,确定黄土隧道总体施工方案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及三台阶临时横撑法,即洞身分上中下三个台阶,上导坑采用环形预留核心土开挖初期支护紧跟,中、下导坑左右边墙间隔开挖支护,仰拱紧跟下导施作,二次衬砌采用自动计量集中拌和混凝土,自行液压式衬砌台车泵送混凝土施工。
施工中加强超前地质预报检测频次,初期支护及早封闭成环,并进行持续的监控量测,对数据进行现场分析,指导现场施工。
论述铁路隧道浅埋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技术

论述铁路隧道浅埋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也在不断的实现发展和创新。
在新的交通运输模式下,立体交叉形式是很受欢迎的一种模式,例如公路相互交叉、公路铁路相互交叉等等,这种模式可以很大程度的节约交通用地,但同时在施工中存在较大的难度和挑战。
1、浅埋暗挖施工技术1.1浅埋暗挖施工技术适用范围对于浅埋暗挖技术,是指在距地表距离不远的地下,进行不同类型地下硐室的暗挖施工。
在以下这些环境中,比较适合进行浅埋暗挖施工:(1)地层岩性较差,存在地下水的情况;(2)周围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3)在明挖法和盾构法都不适合的情况下。
随着对浅埋暗挖施工技术的不断探索和研究,其应用范围也在逐渐扩大,适合的地质环境也越来越广。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浅埋暗挖施工技术很重要辅助工具,同时,浅埋暗挖技术可以很好的与其他技术进行结合。
目前,在实际的施工中,浅埋暗挖技术可以在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的基础之上,保证安全施工,最大程度的降低施工风险,同时可以减少由于地层损失所导致的地表移动变形等一系列的问题。
浅埋暗挖的施工模式,对于城市地下工程设计而言,是一种优良的设计施工模式,在铁路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施工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1.2浅埋暗挖施工技术施工步骤(1)地层加固:在使用浅埋暗挖施工技术时,最基本的条件是保证开挖面土体的稳定性。
因此,为了避免路面沉降或者塌方现象的出现,首先需要进行的步骤既是地层加固。
具体的步骤是在地层中打入钢管,然后在其中注入水泥或者其他化学浆液,实现加固地层的目的。
在底层加固之后,短进尺的进行开挖,在0.5~1.0m左右循环。
(2)超前支护超前大管棚支护:在隧道洞口设置大管棚,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地面的过度沉降和建筑物发生严重的倾斜。
对于大管棚的支护施工技术,其施工较为复杂,且造价相对较高,施工进度较慢,超前大管棚经常和钢拱架一起使用,避免隧道拱部坍塌,同时控制高速公路的地表沉降。
铁路隧道浅埋段的施工技术

铁路 隧道浅埋段 的施工技术
摘要 : 对于新建的客运专线而言, 铁路隧道 占据 了较大 的比例 , 也就是说隧道在铁路建设 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 用。因此 , 如何才能够实现高效 、 安全 的施工, 在现今 的铁路隧道建设工程 中, 这是一个 关键性 的问题, 需要得到很好的解决和关注。基于 此, 本 文主要对铁路隧道 浅埋段 的施工技 术进行 了探讨。
2 施 工技 术
2 1双侧 壁 导 坑 施 工技 术
2 . 2初 期 支护
( 1 ) 初 喷 。 开挖 隧 道 至 断 面 尺寸 , 需 要 初 喷 开挖 面 , 尽 量 的 将 开挖 面 与
空气之间的接触 时间予 以缩短 , 固结开挖表面呈整体状的硬壳 , 对初期的 由于隧道进出 口段发育少量基 岩裂隙水 , 接受大气降水补 给, 洞顶 上 变形予以抵抗 , 避免发 生围岩下掉 的现象 , 对于后期打设锚杆以及支设拱 方 为乡村公 路兼施工便道 , 由于该 隧道 跨度大 、 基岩 风化严重 , 受构造 影 架做好铺垫 , 打好基础 , 帮助施工能够顺利快速 、 高效的前行 。 响, 岩层裂隙水较发育 , 围岩 自身承载能力差 , 极易坍塌 变形 , 围岩稳定 性 f 2 ) 拱架的架设。加工钢拱架 , 准确度一定要高 , 按照设计的尺寸 向外
变形 为主的开挖方式 , 采用上半断面双侧壁导坑法施工, 能最大 限度地 减 严禁通过气焊予以切割。加工好所有 的拱架之后 , 试拼装 , 对 尺寸和质量 少对 围岩的扰动 , 减少地面沉降 , 有效地控制围岩 变形 和保护 围岩 的天然 进行很好的检验 , 避免 出现错位 , 连接不紧密 , 在这些都做好 后 , 开始架设 承载力 。 拱架。假设的时候 , 对于高程一定要进行精细化 的测量 , 对于拱脚点 , 也一
铁路隧道浅埋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技术

河南建材2018年第1期铁路隧道浅埋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技术高永刚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710600)摘要:目前,随着交通建设规模的扩大,铁路与高速公路相交的情况时常发生,因此有必要进行这方面的探究。
文章对当下的铁路隧道浅埋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技术进行概述,针对其中具体的暗挖段和明挖段进行仔细的施工技术分析,如前支护过程、路基开挖等,然后根据其中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些相应的保障措施,保证铁路隧道浅埋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正常进行。
关键词:铁路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技术0引言实际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路基开挖和支护都得到了良好的规范,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但是由于其发展较晚,在铁路隧道方面的研究还是受到了一些限制,这样就给铁路与高速公路相遇情况的处理带来了很大障碍,不利于正常的铁路交通建设。
因此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这方面的发展,进行这方面的探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施工建设工作的正常进行。
1铁路隧道浅埋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技术概述1.1铁路隧道暗挖段施工分析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地形因素影响,施工人员可以将铁路隧道建设分为暗挖路段和明挖路段。
针对不同的路段,施工人员需要采取不同的施工技术进行相应的铁路建设。
比如,在进行暗挖路段建设时,施工人员可以将这个阶段分为具体的三个过程来完成。
首先是超前支护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施工人员一般使用的是超前管棚技术。
相对其他的技术,这种支护不仅可以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而且对地面沉降也能够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其次是施工操作阶段,在进行这阶段时,施工人员需要对当下地质环境进行勘察,同时对相应的围岩进行相应的试验,确保其变形在标准范围内。
最后就是进行初期的支护,在这一阶段,施工人员可以利用支护锚杆、工字型承压托架等构件进行相应的支护装置建设。
1.2铁路隧道明挖段施工分析在对铁路隧道明挖路段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要先对路基进行建设。
施工人员可以将隧洞中心以下1.6m处区域作为灌注桩顶部界面高程标志,对这一区域进行开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速铁路隧道浅埋段施工技术
作者:朱友军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16期
摘要:高速铁路隧道浅埋段施工是隧道工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对其进行施工风险分析及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是工程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文章以湘桂铁路扩改工程重点工程管乙隧道为背景,深入讨论高速铁路浅埋段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该隧道工程浅埋段施工过程中,借鉴国内先进安全风险管理办法,对浅埋段施工进行技术与安全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安全隐患控制措施以及相应的结论和建议,为工程顺利通过浅埋区域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隧道浅埋段高速铁路施工技术
文章以管乙隧道浅埋段施工为背景,对隧道浅埋段施工技术及安全进行探讨,并依据结果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及相应的结论及建议,为以后该类项目及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些许参考依据。
1、工程概况
管乙隧道是湘桂铁路扩改工程柳南段和南黎铁路工程重点工程,全长2739m;隧道纵坡为单面下坡,坡度为7.4‰;按250km/h设计施工,满足开行双层集装箱要求;隧区属低山丘陵,略有起伏较大,海拔高程190~410m,相对高差在210m以内,自然坡度20~45°,斜坡上覆层较薄;坡脚见基岩出露,洞身地表发育冲沟4条。
地表上覆第四系坡洪积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寒武系第三段砂岩、泥质砂岩夹页岩、灰质页岩,岩体节理发育,岩体破碎,风化层较厚,总体而言工程地质较差。
2、施工条件
该隧道地处低山丘陵,地下水埋深较深,雨季有地表流水,区内地表水及地下水总体上是向西北往东南汇入邕江,为珠江水系。
全隧采用新奥法施工,浅埋段施工按Ⅴ级围岩进行施工。
隧道穿越K707+770~+820浅埋区域时最小埋深仅为6.2m,这不仅增加了隧道的施工难度,也增加了隧道施工安全风险。
施工中对隧道浅埋段地带严格按照“早预报、管超前、预注浆、短台阶、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成环、勤测量”的原则施工。
3、施工工艺
3.1地表处理
浅埋区域地表线路左右两侧各30m范围内冲沟采用M7.5浆砌片石铺砌,铺砌厚度为
50cm;并采用Φ75钢花管桩地表加固,梅花型布置,间距1m,钢管加固至嵌入完整基岩
(W2)内2米,地表横向加固宽度为隧道中线左右两侧各12m范围内;注浆压力不小于
2MPa,压注1:1水泥浆。
浅埋段加固至少提前对应里程段开挖28天进行,并于适当位置做好排水设施,避免水流下渗,对隧道自身排水结构造成额外压力。
3.2超前地质预报
地质预报根据需要采用地质雷达法、地震波法、TSP法等。
地质预报的信息及分析建议及时反馈给施工现场,指导施工。
在采取第三方超前地质预报的前提下,现场采取超前水平钻孔以查明地下水赋存情况及前方地质情况。
超前水平钻孔每个断面不少于5个,拱部3个,边墙脚各1个。
3.3施工方法
浅埋区域均采用CRD法施工。
施工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做到支护结构及早封闭成环,仰拱紧跟。
完成初期支护工作后,对拱顶下沉量及净空收敛进行监测,达到安全要求后拆除中壁支撑。
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根据监控测量结果分析确定,施作前按要求铺设防水板。
3.4超前支护
本隧浅埋段超前支护采用39根超前中管棚(φ60×5mm热轧无缝钢管),外插角为1º左右。
洞身管棚在洞外管棚加工场加工制作,机械运输到工作面;管棚采用管棚专用钻机施工。
钢花管上钻注浆孔,孔径10~16mm,呈梅花型布置,尾部留不钻孔的止浆段15cm,,利用专用高压注浆泵注浆。
钢花管接头两端均加工成外丝扣联接,同一断面内数量不超过总钢管数的50%。
3.5喷锚与钢支撑支护
初期支护系统锚杆采用4m/根的Φ25mm中空注浆锚杆,纵向1m,环向间距为1.2cm,梅花形布置;环向设置20b工字钢拱架间距60cm,钢拱架每个接头设两根4m/根砂浆锚杆锁脚,拱部及边墙挂Φ8钢筋网,网格尺寸为20cm×20cm,喷射混凝土厚28cm。
第一次喷射在开挖后立即进行,以缩短围岩的暴露时间,防止围岩表层奉化剥落。
喷射前认真检查隧道断面,对欠挖部分及所有开裂、破碎、出水点、崩解的破损岩石进行清理和处理,清除浮石和墙角虚碴,并用高压水或风冲洗岩面,充分保证混凝土与壁面的粘结度。
第二次喷射在系统锚杆、钢筋网、钢支撑施工后进行,以加速围岩自稳,控制变形。
喷射混凝土作业采取分段、分块,先墙后拱、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喷嘴做反复缓慢的螺旋形运动,螺旋直径约为20~
30cm,以保证混凝土喷射密实。
同时掌握风压、水压及喷射距离,减少回弹量。
3.6钢支撑安装
钢支撑在洞外型钢加工厂设计要求分节加工成型,洞内拼装成型。
严格按设计间距架立。
为充分发挥钢支撑的承载能力,钢支撑必须垂直且与线路方向垂直,其次,架立拱部钢支撑
时,严格控制左、右拱脚标高,以防拱架偏斜,影响与边墙钢支撑拱架的圆顺连接或侵入衬砌厚度。
为方便拱部钢支撑与边墙钢支撑的连接,在拱脚连接处必须置于稳定基岩上和边墙钢支撑连接腿底部必须置于基岩上,以防下沉变形。
4、监控量测
浅埋段施工时将监控量测作为关键工序列为现场组织。
浅埋段区域V级围岩每5延米一个量测断面。
地层沉降是隧道施工过程中控制的重点,地层沉降极易引起隧道局部塌方,隧道沉降观测数据对浅埋段区域施工起着至关重要的参考与分析依据。
浅埋段隧道开挖后围岩难以自稳成拱,地表容易沉陷,为了确保浅埋段的施工安全,地表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布设测点,进行沉降监测。
地面布点原则为:在1-3倍的洞径范围进行,断面间距为10m,测点走向与线路方向垂直,间距2.5m。
5、施工效果与体会
采用CRD法施工管乙隧道浅埋段的过程中,对拱顶下沉、周边收敛进行了不间断量测。
根据量测数据,管乙隧道30d拱顶下沉最大值为12.84mm、水平收敛最大值为11.62mm;变形速率及时间-沉降曲线无突变,日平均沉降、收敛速率逐渐下降,15d日均沉降/收敛速度普遍低于0.2mm/d,30d日均沉降/收敛速度低于0.1mm/d,围岩趋于稳定状态,表明隧道浅埋段施工过程是安全的。
CRD法施工加强了浅埋段地质围岩的自稳性,对安全稳定施工创造了条件,加上有序的施工组织,使得施工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优化了型钢支撑的受力结构,可最大程度承受开挖后的拱顶应力释放,从而大大减小了冒顶塌方风险。
管乙隧道浅埋段整个施工过程处于安全、快速、优质的可控状态,不仅解决了特殊地段施工困难、工期紧张等问题,而且节约了管理成本,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实践证明,CRD法施工隧道浅埋段其有很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徐代宏.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
[2]林希鹤,卢清国,马艳春.超前管棚支护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J].铁道建筑,2006(8)。
[3]谢世宏,韩玉芳,罗永会.布陇箐隧道浅埋偏压洞口段施工技术[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4(3)。
[4]杨转运.张家山隧道浅埋偏压断施工技术[J].现代交通技术,2008(1)。
[5]朱正旺.浅埋、偏压及残破积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洞口段施工[J].铁道标准设计,2007(增刊)。
[6]赵荣生.大跨度、浅埋及软弱围岩隧道进洞施工技术[J].福建建设科技,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