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
上海市普陀区2024届高三二模(4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上海市普陀区2024届高三二模试题2024.4一积累运用(10分)1. 按题目要求填空。
(5分)(1),先致其知。
(《礼记·大学》)(1分)(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作者《六国论》)。
(2分)(3)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刻画出险峰绝壁上枯木倚挂的奇绝风光。
(2分)2. 按题目要求选择。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排列顺序,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分)①本次展览300余件展品中,原创比例高达85%,互动展品占比50%以上②上海天文馆坚持原创设计流程,引入最前沿的技术,创造最个性的体验③设计团队根据主题内容创造体验的起承转合,进行叙述性的展示设计④让观众成为故事的主角,参与一场充满戏剧性的天文探索之旅⑤为打造一流的新时代科技馆,创造沉浸式天文科教体验A.⑤③①④②B.②①⑤④③C.⑤②①③④D.②③④⑤①(2)小杜想写一篇论文《古诗词中的“物流”探微》,已搜集以下诗句,其中不能用以分析古代“物的流通”情况的一项是()。
(3分)A.紫燕西飞欲寄书,白云何处逢来客。
B.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C.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以下书籍资料,完成3—7题(17分)“中国戏曲的现代意义”主题论坛对话录(节选)论坛参与者:戏曲史学专家廖教授澳大利亚汉学家 M教授传统戏曲爱好者杜先生廖教授发言1:中国戏曲本身无所谓“现代性”,只能说当下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中国戏曲的现代意义。
戏曲不是精英的文化形态,其作品自古不入经史子集,不进入圣贤儒统的政治结构,却是渗透到民间文化的角角落落,与老百姓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包括情感联系,这是大家喜欢戏曲的很重要的原因。
陕西人就爱吼一声秦腔,河南人就爱听豫剧。
鲁迅散文《社戏》里的描写是大家都熟悉的,戏曲是社会民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状况至少持续了一千年,曾经一度停止,现在又开始复活。
比如在湖南临武县的小山村,傩戏曾停演三十多年,现在每年都演十几次。
2023-2024学年新高考高三上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新高考高三上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回溯历史,中华民族家教文化源远流长。
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生动的家训故事、深刻的家教箴言,映照着言传身教的优良传统,承载着祖辈对后代的寄望,培厚了孩童的精神沃土。
从古至今,期待孩子成长成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
今天的人们更加认识到良好的家教家风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使人向上向善。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
纪录片《守望家风》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南长滩村的拓氏家族,互帮互助,兴教育才,诗书传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整个家族出了200多名大学生,更有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
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事实证明,良好的家教、家风使人向上向善,是家业兴旺的重要基石。
“正家而天下定矣。
”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高塔的“累土”,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
事实上,家庭、家教、家风三者有机统一、紧密关联。
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谐;家教良好,未来才有希望;家风纯正,社风才会充满正能量。
“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
”奋进新征程,秉持家国情怀的赤子之心,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每个家庭前进的脚步,终将汇聚成国家的进步。
始终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就能更好助力祖国的花朵向阳生长、绚丽绽放。
材料二:历史文献中提及“家风”一词,往往蕴藏有对传统的继承意义。
例如,“齐有人焉,于斯为盛。
其余文雅儒素,各禀家风。
箕袭不坠,亦云美矣”(《南史》卷二十二)。
这里的“禀”字,就生动地传达了下对上、后对前的承继接受。
至于比比皆是的“不坠家风”“世守家风”“克绍家风”“世其家风”以及“家风克嗣”等,无不体现了这一特点。
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筵席(yán xí)恣意(zì yì)B. 蹉跎(cuō tuó)徜徉(cháng yáng)C.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D. 恣睢(zì suī)踟躇(chí ch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D.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校决定开展一次作文比赛。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的“物”指的是外在的事物。
B. “温故而知新”中的“故”指的是过去的事情。
C.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中的“虎穴”比喻危险的地方。
D. “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指的是正确的道理。
4-10. [此处省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要求设计选择题]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
1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中的名句。
1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1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的诗句。
1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
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文章内容省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要求设计文章和问题]四、古文翻译(共10分)21. 将下列古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五、作文(共30分)22. 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大联考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一)语文(答案在最后)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得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不管是要找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还是查明天花板上水印的来由,我们通常都要考察可能的解释。
比如说天花板上的水印,是屋顶漏水了?还是管子漏水了?我们可能会这样推理:“这个水印在厨房天花板上,正好是在浴室的下面,所以很可能是管子漏水。
”现在到楼上去检查一下,如果发现了漏水的管子,那么就可以合理地得出结论,对于水印的最佳解释是管子漏水,当然,也可能屋顶和管子同时漏水。
这个简单而实际的例子展示了科学研究的推理过程:提出各种假说,一个一个地排除,直到得出最佳解释。
地质学的历史为科学研究如何运用这样的推理过程提供了一个清楚的例子。
地球已经有上亿年的历史、大陆在漂移,这些都是非常惊人的发现。
它们被接受的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要求仔细的观察、改良的技术、大量的集体努力以及在很多学科中共享知识。
地质学最近的发展历史就展现了这样的过程。
1912年,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了板块漂移理论来解释这个明显的事实——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看上去好像很吻合。
但是在他之前的理论家,通过观察过去的地图,也推测这些太陆原本是连在一起的。
魏格纳对这一理论的补充是,在两个大陆相对应的边缘,岩石的形成和动植物化石都非常相似。
因为他不能提出一个解释或者模型来说明像板块这样巨大的东西是如何“漂移”的,他的理论遭到了普遍的拒绝,甚至被嘲笑。
虽然他的理论解释了一些观察到的现象,但是并没有被采信,因为它与当时人们所相信的关于大洋和大陆的物理结构方面的观点不一致。
拥有可接受的解释模型是科学断言能被接受的重要标准。
魏格纳的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被美国地质学家哈雷·赫斯复兴。
赫斯提出,最近发现洋中脊在延伸,而大陆居于板块之上,因此板块应是由底层的地慢缓慢运动的“环流”所推动的。
高三下学期四月考试卷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三下学期四月考试卷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江阴船歌》序今年八月间,刘半农从江阴到北京,拿一本俗歌给我看,说是在路上从舟夫口里录下来的。
这二十篇歌谣中,虽然没有很明显的地方色彩与水上生活的表现,但我却以为它颇足为部分中国民歌的代表,有收录与研究的价值。
民歌的界说,按英国Fank Kidson说,是生于民间,并且通行民间,用以表现情绪或抒写事实的歌谣。
中国叙事的民歌,只有《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等几篇,现在流行的多半变形,因为受了戏剧的影响,成为唱本。
抒情的民歌有《子夜歌》等,数量很是不少,但却是经过文人收录的,都已大加修饰,成为文艺作品,减少了科学上的价值了。
“民间”的意思,指的是多数没有文化的民众;民歌中的情绪与事实,也便是这民众所感的情绪与所知的事实。
所以民歌的特质,并不偏重在有精彩的技巧与思想,只要能真实地表现民间的心情,便是纯粹的民歌。
民歌原是民族文学的初始和基础,倘若技巧和思想有精彩的地方,原是极好的事;但笨拙的措辞,粗俗的意思,却正是绝大数民歌无可奈何的事实。
我们称赞技巧和思想精彩的《子夜歌》,但仍不能蔑视这舟夫言辞有缺欠的情歌。
抒情的民歌中,有种种区别,田间的情景和海边的不同,农夫与渔民的歌也自然不同。
中国的民歌未经收集,无从比较;但据我在故乡所见,民众的职业虽然有别,倘若境遇不是相差很大,歌谣上也不发生什么差异。
农夫唱的都是“鹦歌戏”的片段,各种劳动者也是如此;这鹦歌戏本是堕落的农歌,它存在戏剧的扮演,名称就是“秧歌”的转讹:这件小事,很可以说明中国很多地方的歌谣,何以没有鲜明的地方色彩,这与思想言语粗俗有巨大关系。
民歌的中心思想专在恋爱,但词意上很有高下,凡不很高明的民歌,对于民俗学的研究,虽然一样的有用,但从文艺和道德来说,便不免有可以非难的地方。
绍兴秧歌的演出,甚至被禁演,江浙通行的印本《山歌》,也被排斥;这册中所选的二十篇,原是未经辑录修饰的民歌,难免也有这些缺点。
2024届浙江省丽水、湖州、衢州等3地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丽水、湖州、衢州2024年4月三地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2月16日,OpenAI公司发布了首个文本生成视频模型Sora,可直接输出长达60秒的视频,并且包含高度细致的背景、复杂的多角度镜头,以及富有情感的多个角色,效果震撼。
而同日,谷歌也发布了其大模型矩阵的力作“双子座1.5”。
经过扩展后,这一多模态大模型可一次处理大量的信息——包括长达1小时的视频、11小时的音频、超过3万行代码或超过70万字的代码库。
目前OpenAI官网上已经更新了48个视频模型,在这些模型中,Sora不仅能准确呈现细节,还能理解物体在物理世界中的存在,并生成具有丰富情感的角色。
该模型甚至还可以根据提示,静止图像填补现有视频中的缺失帧来生成视频。
对于Sora的工作原理,OpenAI解释,这是一个扩散模型,它从类似于静态噪声的视频开始,通过多个步骤逐渐去除噪声,视频从最初的随机像素转化为清晰的图像场景。
用户仅输入一句话,就能生成堪比好莱坞大片的视频画面,最长能达1分钟。
这样的技术让与OpenAI分道扬镳的早期创始人、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也感到惊叹,他在社交媒体上转发网友的帖子时发表评论,表示心服口服的感叹。
该大模型发布后,OpenAI的估值进一步水涨船高。
市场预计,在最新一轮的融资中,OpenAI的估值有望超过800亿美元;而去年年初ChatGPT刚发布不久后,OpenAI的估值大约为290亿美元。
此前,OpenAI推出的ChatGPT在数千个英伟达图形处理器上进行训练和运行,这让英伟达今年股价累计涨幅已接近50%,市值在过去一周接连超越亚马逊和谷歌,成为美股第三大公司。
Sora大模型问世,影视行业或“重塑”。
Sora的强大冲击,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Sora视频太逼真,“现实,不存在了”;二是,Sora视频水平很高。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破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人无力完成“道德即自然”的证明,原因在于无法对道德根据加以合理说明。
儒家生生伦理学在这方面有鲜明的优势,它认为孔子心性之学有智性、仁性、欲性三个要素。
这三个要素中,智性和欲性与西方的理性和感性能够大致对应起来。
孔子思想最为独特的地方,是多了仁性部分,而仁性就是传统所说的道德本体。
仁性既有先天的因素,又有后天的因素,先天的因素为生长倾向,后天的因素为伦理心境,仁性本质上是建立在生长倾向基础上的伦理心境。
以生长倾向和伦理心境解说仁性,解说道德本体,为证明“道德即自然”打开了方便之门。
先说生长倾向。
生长倾向是人天生具有,不需要外力强迫,自己就能生长发展的倾向。
生长倾向是道德根据的底子。
人自来到这个世间的那一瞬间起就具有生长和发展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完全是自然的。
儒家所说道德的很多内容都可以从这个角度加以说明。
如孔子讲的爱人。
爱人是德性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作为一种德性来自何处?儒家生生伦理学认为,它就源于人的生长倾向。
如果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的话,不难注意到,在动物界存在大量同类相爱的现象。
动物没有人类社会所具有社会教育,其同类相爱的现象完全来自天生。
这种天生的同类相爱的现象其实就是一种生长倾向。
人是从动物一点点演化过来的。
既然动物有生长倾向,人当然也有生长倾向。
人原本就有生长倾向,爱人就是这种生长倾向的具体表现。
再说伦理心境。
生长倾向只是道德根据的底子,道德根据最重要的部分是伦理心境。
上海市嘉定区2024届高三二模(4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上海市嘉定区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则近道矣。
(《礼记大学之道》)(2)春秋时期郑国处在秦、晋、楚环伺之下,类似于《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所描述的“,,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的局面。
(3)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特别强调古今人对于生命发生感怀的原因本质上毫无二致的语句是“,。
”2.按要求完成题目。
(5分)(1)请根据下面语段的内容与逻辑关系选出对横线处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
(3分)在乡土社会中欲望经了文化的陶冶可以作为行为的指导,结果是印合于生存的条件。
,乡土文化中微妙的配搭可以说是天工,而非人力,虽则文化是人为的。
,那就是如果环境变了,人并不能做主动的有计划的适应,只能如孙末楠所说的盲目地经过错误与试验的公式来找新的办法。
乡土社会环境不很变,因之文化变迁的速率也慢,人们有时间可以从容地做盲目的试验,错误所引起的损失不会是致命的。
,其实一直到目前,像美国那样发达的文化里,那样复杂的社会里,居然还有这样大的势力在反对计划经济。
出起乱子来,却非同小可了。
社会变动得快,原来的文化并不能有效地带来生活上的满足时,人类不能不推求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了。
这时发现了欲望并不是最后的动机,而是为了达到生存条件所造下的动机。
①这种不自觉的印合,有它的弊病②但是这时候要维持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精神是有危险的了③但是这种印合并不是自觉的,并不是计划的④这里我们把生存的条件变成了自觉,自觉的生存条件是“需要”,用以别于“欲望”⑤在工业革命的早期,思想家还可以把社会秩序交给“冥冥中那只看不见的手”A. ②③①⑤④B. ③①②⑤④C. ③①⑤②④D. ③①⑤④②(2)小嘉老师在元宵节收到学生小明发来的微信祝福,他发现短短数行,虽然风格古雅,但也多有用词不确的地方。
请选出下列用词正确的一项()。
(2分)吾师膝下:值此甲辰元日,万家灯火。
仰观朗月,念吾师教泽绵长,谨奉短札,聊书数语,以宣诚心:愿吾师龙行龘龘、生活、前程朤朤,事业燚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