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6个月宝宝特点
奶粉1、2、3段区别在哪?换阶段要转奶吗?

奶粉1、2、3段区别在哪?换阶段要转奶吗?相信宝妈们都注意到奶粉外包装上会标记适用于几个月范围内的婴幼儿,这就是奶粉的分段。
那么,奶粉1、2、3段究竟有什么区别?分段转奶时应该怎么做?奶粉分段类型目前市面上的奶粉分段主要有四个类型:一、较正统的分段方法这个分段方法是市场上最为常见的:一段0-6个月(婴儿)二段6-12个月(较大婴儿)三段12-36个月(幼儿)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推荐,为了实现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婴儿在生命的最初6个月应完全接受母乳喂养,即仅食用母乳。
这一推荐也间接地表明,0-6个月是婴儿器官成长、营养需求的一个特殊阶段,因此绝大多数婴幼儿配方奶粉采用【一段0-6个月】的分段办法。
二、按照国家标准、CAC分段严格按照国家标准、CAC(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食品安全标准)来划分:一段0-12个月(婴儿)二段12-36个月(较大婴儿及幼儿)没有三段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在6个月大时(180天)开始接受除母乳之外的补充食物。
食物应当是适当的,也就是说应当提供足够的能量、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以满足儿童生长的营养需求。
三、市场较喜欢的分段方法这种分段方法在市场较喜欢,分段方法为:一段0-6个月(婴儿)二段6-18个月(较大婴儿及幼儿)三段12-36个月(幼儿)对比前面三个阶段的分类,可以发现区别主要在是2段上,即如何界定【较大婴儿】和【幼儿】。
总体而言,宝宝的肠胃变化和营养需求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而是逐步成长的。
而2段以上的宝宝需要添加辅食以补充营养,所以妈妈选定了奶粉品牌,根据奶粉罐体上的要求喂养宝宝即可。
四、最细致的分段方法这种分段方法最细致,把奶粉分成四段。
分段方法为:一段0-3个月(婴儿)二段3-6个月(婴儿)三段6-12个月(较大婴儿)四段12个月以上(幼儿)需要注意的是,这四种分段类型并没有好坏之分,都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宝宝的生理特点和对营养素的需求来将奶粉分段。
育婴员——婴幼儿社会性的观察、记录、分析、指导

育婴员——婴幼儿社会性的观察、记录、分析、指导一、婴幼儿社会性发展婴幼儿社会性发展意义重大,作为心理个体,婴幼儿会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及独特个性、培养自己的情绪与情感;而作为行为个体,他也会与周围的人和事物建立联系、不断地学习社会规范以进行社会适应、不断地参与家庭与社会活动,达成与外界的有机互动。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婴幼儿逐渐拥有成熟的心理品质及社会生存能力,并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社会分子。
可以说对于婴幼儿社会性的培养,正是让他学习并获得生存技能,转换身份以适应社会角色的历程。
从出生到3岁是培养个体交往和锻炼情绪反应的关键期。
在这个阶段,社会性发展与情绪、情感的形成显示出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的发展是交织在一起的。
在上一单元中已经介绍了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过程与特点,这一单元里,继续介绍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过程与特点。
1.早期的同伴交往婴幼儿在头三年里,虽然主要与其父母交往,但事实上也已开始了同伴间的相互交往,并在其交往中显现出婴幼儿在社交方式和社会接受性方面的差异。
同时,随着婴幼儿认知能力的增长、活动范围的扩大,其与同伴交往的时间和数量越来越多,同伴交往在其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并对婴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发展起着曰益重要的影响。
婴幼儿早期同伴交往经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1)以客体为中心阶段婴幼儿的交往更多地集中在玩具或物品上,而不是同伴。
(2)简单交往阶段婴幼儿已能对同伴的行为做出反应,经常企图去控制另一个婴幼儿的行为。
(3)互补性交往阶段婴幼儿同伴间的行为趋于互补,出现了更多更复杂的社交行为,相互间模仿已较普遍,婴幼儿不仅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动,而且还可以与同伴开展需要合作的游戏。
2.婴幼儿自我的发展自我的发展是婴幼儿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婴幼儿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婴幼儿自我认知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
(1)5〜8个月婴儿显示对镜像的兴趣,他们注视它、接近它、抚摸它,对它微笑。
但他们对自己的镜像与对其他婴儿形象的反应没有区别,说明他们并未认识到镜像是自己的像、自己与他人的差别,以及自己是独立存在的个体。
育儿知识-如何训练31-36个月的宝宝生活自理能力

如何训练31-36个月的宝宝生活自理能力
如何培养31-36自理能力个月的妈咪生活自理能力呢?妈咪宝宝生活国中生至关重要,宝宝我们要把这项能力的培养作为宝宝性格发育着力点。
要让宝宝做到生活拒飞,必须让宝宝学会生活法学会自理的方法。
宝宝自己洗脚
等宝宝长大一点后,父母就要训练宝宝在协会理事学会自己洗脸、洗手的基础上,学会自己洗脚。
在宝宝洗脚之前,父母应当把干净袜子和拖鞋放好,把肥皂放在宝宝顺手可以够到公文包的地方,再去为宝宝准备工作洗脚盆、毛巾以及温度适宜的清水。
父母可以口头指导宝宝脱去鞋袜并将脚放在盆里,直到宝宝用肥皂把脚趾缝、脚背和脚后跟都洗净干净,然后用毛巾擦干,再穿上干净袜子和拖鞋。
洗完脚后,养父母鼓励宝宝自己将宝宝洗脚水倒掉,并用清水把盆清洗干净,最后将肥皂和房内肥皂放回原处,将鞋袜收拾好即可。
祖母让宝宝自己洗脚,除了可以邻近地区锻炼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区外,还可以让宝宝体会父母照料自己的辛劳。
特别是让宝宝知道不应当让爷爷、奶奶去照料自己,因为这会加重老年人的疲劳感。
婴儿每个月发育顺口溜

婴儿每个月发育顺口溜婴儿每个月顺口溜是根据出生后1~12个月的不同发育特点总结得出的,顺口溜具体如下:一月睡、二月闹、三月认人、四月翻身、五月出牙、六月辅食、七月坐坐、八月爬爬,九月十月叫爸妈,十一站,十二爬。
以下是婴儿生长发育口诀的含义解读:1、一月睡:宝宝在这时每天要睡16-20个小时。
因为新生儿大脑皮层兴奋性比较低,神经活动比较弱,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容易疲劳,大脑皮层兴奋性就会降低,从而进入睡眠状态。
2、二月闹:这时宝宝胃容量有所增大,哭闹还可能是胃胀气引起的,宝宝喝进去很多空气没有及时排出,就会造成宝宝肚子疼。
3、三月攒肚:宝宝到了三个月之后宝宝开始攒肚。
这主要是因为宝宝的肠胃已经开始发育的非常的完善,更好的消化和吸收母乳了。
4、四月翻身:这时宝宝身体渐渐有了力量,这个月的宝宝大多都学会了抬起小腿,开始学会翻身。
5、五月出牙:五个月的宝宝乳牙渐渐萌出,这时可以给宝宝准备磨牙棒,并且注意清洁,避免细菌带来的感染。
6、六月辅食:这个时期母乳或是奶粉已不能满足宝宝的饮食需求,可以给宝宝填加一些辅食,注意尽量选择软糯、易消化的食物,比如果泥、米糊等。
7、七月坐坐:这时宝宝脊柱逐渐发育完整,宝宝自己能从躺着慢慢坐起来。
8、八月爬爬:八个月的宝宝会从匍匐爬行到两手撑着爬行,宝宝的精力也比以前旺盛不少,开始学着去探索世界。
9、九月十月叫爸妈:九到十个月的宝宝已经会说一些简单的词汇了,很多宝宝会在这个时候开口叫爸爸妈妈。
10、十一站:宝宝骨骼逐渐发育,这时宝宝腿部力量逐渐增强,宝宝能自己站立,有初步的自我意识。
11、十二走:宝宝一岁后不用扶,自己就能站稳后慢慢的走,只是宝宝这时候走路还不太稳,需要家长慢慢引导,避免磕碰。
0-36个月日托班早教教案-23-24个月

蹦等游戏来鼓励小儿练习双脚跳起。 开始小儿可能双足不能同时抬起, 家长可经常给小儿做 示范,特别是有意让他(她)跳起够一些东西,逐渐训练小儿双足同时抬起跳离地板。
独自上楼梯。 你的宝宝长到这时本领更大了,他(她)已经可以很自由活动了,只是有 时动作还不够灵活, 身体的平衡性还差一些。 为了使他的本领更强, 这时可训练小儿独自上 楼梯。 开始小儿可能有些胆怯, 家长有鼓励里他, 让他看到自己的能力,或者有意地往小儿 手中放些东西, 使他无意中不能扶, 经过几次这样的锻炼,小儿就有了信心与把握,可以稳 定地独自上楼梯了。 在初期训练时可从少数几阶楼梯开始, 以后逐渐增多, 这也是小儿锻炼 身体的好机会。
己洗手并擦干, 转动门把手, 打开盒盖, 会把积木排成火车, 常用剪子剪东西等。
这个阶段宝宝进入词饥期, 宝宝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里面有什么”
“有哪些不同”“它有什么用”等等,问得很多,妈妈即使有点烦,也要耐心地
告诉他。 因为宝宝此时有极强的求知欲, 而且记忆力也很强, 应珍惜这个宝贵的
时期,让宝宝大量学习词汇。 词汇可以是中文也可是英文, 从多种角度满足宝宝
欢说话,能说出三个字的简单句。能回答简单的提问,还会和人对答话。能背一些儿歌。注
意承认对自己的评价, 喜欢赞扬。 能按照成人的指示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喜欢模仿承认做简
单家务,自己穿简单衣物。会说大小便,晚上不尿床。有初步是非观念,如懂得大人不好,
脏东西不能动等。
二、 运动: 双脚跳。 小儿经过了走、跑的阶段后该学跳了,可用玩青蛙跳跳、小兔蹦
三、认知: 手的操作。 手是小儿的重要认识器官,动手操作是小儿的主要学习方法,这时还是
体格发育: 2 岁左右的小儿脸部前突要比以前减轻了,大小便已经完全能够
宝宝学语言的四个阶段

2、不要操之过急。
每个孩子的先天发育不同,他们的语言智力也不同,也许今天还不会说,明天就能说会道。
因此在帮助宝宝学习语言的时候要结合孩子的情况,和他们的兴趣。
3、遗传因素专家指出,宝宝的语言发育和宝宝的听力、智力和发声器官的发育有很密切的关系,这其中一部分受遗传因素影响。
很多宝宝都会出现说话晚的现象,这时候爸爸妈妈要保证为宝宝提供充足的营养,给孩子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孩子慢慢锻炼说话。
有的宝宝存在先天听力或大脑发育问题,直接影响孩子对于语言的学习。
爸爸妈妈要时时关注孩子,发现不妥及时到医院做听力筛查和智力测评。
有害物质测定铅等有害物质会损害宝宝智力和其他发面的发育,导致宝宝的语言发育滞后。
4、不要让宝宝莫衷一是。
现在有些家庭里存在多种语种或方言,语种或方言的混乱也是造成孩子不开口讲话的一个原因。
在家庭环境里,夫妻双方一会儿讲方言、一会儿讲普通话,再加上频频地更换保姆,保姆的方言又会刺激孩子的脑细胞。
这个刺激过程不符合孩子的语言能力,最终导致孩子对语言莫衷一是,不知道应该选择何种语言。
•·•·0-6岁宝宝语言能力发育指标1个月内出生1周的婴儿处于最初发声的阶段,这时婴儿会发出两种声音,一种是哭声、一种是细语声,如a 之类的声音。
1周后,宝宝开始喜欢听到爸爸妈妈和他说话,开始与人“交谈”,向他说话时他会发出咿呀声,并且能够辨认出妈妈的声音。
该阶段的主要特征为反射性发音,会发出“a、o、e”三种或3种以上声音,该阶段的发音部分地决定于婴儿声道的生理结构。
3-时,宝宝开始发出一些舒适状态的声音,比如呵呵笑声,能大声地发出类似元音字母的声音,如“ou”、“h”、“k”、“ai”,有时还会长声尖叫。
4个月的婴儿在这个阶段喜欢与大人对话并且能够自言自语,咿咿呀呀。
能喊叫也能轻语,大声笑,发出平稳哭泣声,能对音调进行模仿。
5-大人在宝宝面前呼唤他名字,他会注视大人微笑;熟悉的人或玩具在他面前时,他会对人和玩具“说话”;宝宝高兴时,让他跟着大人发“baba”、“mama”模仿发音。
1~36个月宝宝早教课程(三岁前)

1~3个月宝宝早教课程1大动作1俯卧抬头:妈妈可以用一些彩色的带响声的玩具在前逗引,让宝宝练习自己抬头。
2头竖直:妈妈每天竖立起抱宝宝几次,让宝宝练习将头竖起来。
3翻身:宝宝大约在3个月的时候就要开始练习翻身,当宝宝俯卧的时候,妈妈可以用玩具在宝贝的两侧逗引宝贝,训练宝贝翻身2认知能力1视觉:宝宝平躺的时候,可以在宝宝的头顶上方二三十厘米的高度挂一些彩色的球、铃、环,或一些能发声的玩具。
2个多月的宝宝,眼球会追随活动的物体转动,因此,妈妈可以用两个玩具来训练宝宝视觉转移,让宝宝先注视一个玩具,然后再拿出另一个玩具,让宝宝的视线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或者也可以拿一个玩具在宝宝的眼睛上方慢慢转动,让宝宝的视线追随玩具移动。
2听觉:宝宝躺着的时候,妈妈可以在宝宝左右两侧说话,或者放一些柔和的音乐,让宝宝来寻找声源,训练宝宝的听觉。
3触觉:妈妈在宝宝醒着的时候,掰开宝宝紧握的小拳头,用大拇指轻柔为宝宝的小手做抚触,以掌心为中央向四周轻推,并且要经常性地把宝宝的大拇指从紧握的小拳头中抽出来。
宝宝到了两三个月的时候,妈妈要把毛线球、塑料玩具等不同材质的玩具放到宝宝的手中,让宝宝接触不同的物体,训练宝宝的触觉。
3语言能力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起,妈妈就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和宝宝讲话,为宝宝提供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有利于宝宝语言的发展。
当宝宝发出一些“唔”“啊”“哦”的音的时候,妈妈要及时鼓励宝宝,抱抱宝宝,或者亲亲宝宝。
宝宝在3个月的时候会逗笑,妈妈在宝宝情绪好的时候,可以多逗宝宝发笑,使宝宝感受多种声音、语调,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
而且,最近有人提出了一种观点:笑的越多的宝宝智商越高。
所以,妈妈们,要常逗宝宝笑啊。
4社会行为能力妈妈要了解宝宝的生活习惯,养成宝宝按时吃喝拉睡的习惯。
此外,妈妈还要和宝宝有一些情感上的交流,如喂奶的时候要和宝宝柔和地对视,要充满爱意地和宝宝交流。
3个月的宝宝已经出现了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他们对妈妈的声音和面孔格外感兴趣,因此妈妈要经常亲亲宝宝,抱抱宝宝,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样宝宝会对更多的人微笑,愿意与更多的人交往。
40个月男宝宝身高体重标准

40个月男宝宝身高体重标准宝宝的成长是每个家长都非常关心的事情,尤其是身高体重的发育情况更是备受关注。
在宝宝成长的前40个月内,身高体重的标准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以下是40个月男宝宝身高体重标准的详细介绍。
1. 出生至3个月,身高约为52-60厘米,体重约为4-6千克。
在这个阶段,宝宝主要是通过进食来增长体重,所以母乳喂养或者配方奶喂养都非常重要。
2. 4-6个月,身高约为60-68厘米,体重约为6-8千克。
宝宝开始逐渐增加辅食的摄入量,营养的均衡摄入对于宝宝的身高体重发育非常重要。
3. 7-9个月,身高约为68-76厘米,体重约为8-10千克。
宝宝开始学会爬行和站立,运动量增加,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支持身体的发育。
4. 10-12个月,身高约为72-80厘米,体重约为9-11千克。
宝宝开始学步,这个阶段的宝宝需要更多的蛋白质和钙质来支持骨骼的发育。
5. 13-15个月,身高约为75-83厘米,体重约为10-12千克。
宝宝开始进入幼儿园或者托儿所,需要更多的运动和活动,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支持身体的发育。
6. 16-18个月,身高约为78-86厘米,体重约为11-13千克。
宝宝开始逐渐学会说话,语言的发育也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支持。
7. 19-21个月,身高约为80-88厘米,体重约为12-14千克。
宝宝的食欲可能会有所下降,但是营养的摄入仍然非常重要。
8. 22-24个月,身高约为82-90厘米,体重约为13-15千克。
宝宝开始进入懂事的阶段,对于食物的偏好也开始显现,家长需要注意宝宝的饮食均衡。
9. 25-27个月,身高约为84-92厘米,体重约为14-16千克。
宝宝的食量可能会有所增加,但是家长需要注意不要让宝宝摄入过多的零食。
10. 28-30个月,身高约为86-94厘米,体重约为15-17千克。
宝宝开始进入幼儿园或者托儿所,需要更多的运动和活动,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支持身体的发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到36个月宝宝沟通策略
模仿敏感期:喜欢模仿大人,孩子最喜欢模仿的就是我们的家长。
在路上遇到小宝宝和他打招呼,有些小宝宝会出现怕生,不理你的情况,这时候家长很容易会和宝宝说,快叫阿姨,说阿姨好,在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去逼迫孩子,会对他造成阴影的。
我们的家长要做的就是模仿孩子的语气和阿姨打招呼,宝宝刚开始可能会没反应,但是慢慢的就会模仿家长和阿姨打招呼了。
自我意识敏感期:不许别人触碰,这是我的,那是我的。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同世界是一体的,但是到了2岁左右,就开始发现自己同世界是分离的,自我意识也就萌芽了。
你会发现,两岁左右的孩子,经常会说不,这是我的,这是你的,其实这就是孩子在构建自我的过程。
家长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尊重孩子,将孩子当成成人来看,凡是跟他有关的事情都要征求他的意见。
儿童在自然法则的感召下,一刻不停地形成自己,慢慢地就会有自己的看法,会根据自己的意志做事,变得慢慢独立起来。
你想想看,一个没有自我意识的人,会慢慢的丧失自我,人云亦云,人家怎么说就会怎么做,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屈从别人。
审美敏感期:2岁左右,孩子会出现审美敏感期,什么东西都要求是完美的,比如孩子想吃饼干,你给孩子一块饼干,怕他吃不掉,分他一般,他就会哭闹,不要,耍脾气。
这时候家长千万不要骂孩子,说孩子不听话。
其实这是孩子处在审美敏感期,他想要完美,如果不好好保护,容易影响孩子将来的审美观哦。
学会表达爱意:到了幼儿园或者与其他与小朋友玩的时候,有些小朋友比较喜欢某个孩子,可能会以打的方式去表示友好,这时候成人看到了,可能会骂他,其实不是的,他是在向他表示友好,那这个时候家长应该走到宝宝身边,告诉他,你喜欢他的话,可以抚摸他,轻轻的拍拍他。
小孩子就会懂的。
其实我们很多成人就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从来不说,反而把讨厌,抱怨,责备等放在嘴边。
上幼儿园:马上要上幼儿园了,到了幼儿园孩子之间的差别就会体现出来,比如有些孩子很喜欢去幼儿园,有些则害怕去。
其实这些都是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系。
在上幼儿园之前,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比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等。
给孩子安全感,告诉孩子上幼儿园是去和其他小朋友玩,晚上就可以回到自己的家。
这样对孩子将来很好的适应社会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0到12个月,爬走,手口,学步车
13到24个月,口语关键期(奶语),走,口手的敏感期,喜欢扔东西,玩游戏(吃饭了——注意力),打招呼
25到36个月上幼儿园(吃饭,穿衣),自我意识(物权意识,我的,你的,不),秩序敏感期,审美敏感期,表演能力
3到6岁,自信心,人际关系,受挫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表演能力,吃饭(不爱吃青菜,给宝宝正能量),偶像,打人(打招呼)
6到9岁注意力,学习能力,站姿坐姿,受挫能力,领导力,自我控制能力,分享,运动能力,规则意识,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