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岁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发育特点及阅读建议
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阅读特点

1.幼儿期(0-3岁):在这个阶段,孩子的阅读主要是通过听故事来进行的。
他们喜欢听父母或其他成人给他们讲故事,将故事情节和角色进行模仿和表达。
幼儿期的孩子主要接触一些简单的文字和图画书,并通过触摸、翻阅和借助成人的指导来了解图画书中的内容。
这个阶段的阅读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
2.学龄前期(4-6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学习拼音和文字,并逐渐掌握一些简单的阅读技巧。
他们喜欢通过翻阅图书和简单的文字来了解世界,例如认识各种事物、学习数字和形状等。
学龄前期的孩子还喜欢听故事,但会更加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并开始提问、讨论故事的内容。
这个阶段的阅读目的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拓宽他们的视野。
3.小学阶段(7-12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技能,能够独立阅读各种文字。
他们开始接触各类儿童文学作品,例如童话故事、神话传说和科普读物等。
小学阶段的孩子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并开始形成自己的阅读品味和阅读偏好。
阅读对他们来说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方式,也是一种娱乐和放松的方式。
这个阶段的阅读目的是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青少年期(13-18岁):在这个阶段,孩子通过阅读进一步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并开始思考和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
他们开始接触各类文学作品、科普读物和社会科学读物等,通过阅读来了解人类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现象。
青少年期的孩子会选择更多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开始有选择地阅读一些优秀的学术著作。
阅读对他们来说是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的重要途径。
这个阶段的阅读目的是提高孩子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通过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阅读特点,家长和教育者可以更好地指导孩子的阅读,为他们提供合适的书籍和阅读材料,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此外,家长和教育者还应该关注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培养他们对阅读的热爱,让阅读成为他们终身受益的习惯。
12岁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发育特点及阅读建议

12岁是儿童进入青春期的阶段,身体和心理上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以下是12岁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发育特点及阅读建议:身体发育特点:1.身高增长较为明显,男孩开始在身高上超过女孩。
2.肌肉发展迅速,力量增加。
男孩的肩膀变宽,女孩开始发育乳房。
3.子宫开始发育,女孩开始有月经的可能性。
男孩的声音开始变低。
4.脑部发展迅速,神经系统进一步发展完善。
心理发育特点:1.开始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兴趣,更加独立和自我意识增强。
2.想法变得更加复杂和抽象化,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3.性别意识增强,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
4.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具备一定的责任感和决策能力。
5.需要与同龄人进行社交互动,面对群体压力和同伴关系问题。
针对12岁儿童的阅读建议:1.多样化的阅读内容:提供丰富多样的书籍,包括小说、科普、历史、文学经典等多个领域,帮助他们开拓视野。
2.阅读引导:作为家长或教师,可以在阅读之前与孩子一同进行讨论,引导他们思考和提出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3.多样的阅读形式:除了纸质书籍外,还可以让孩子接触电子书、有声书等不同形式的阅读材料,让阅读更加有趣和多样化。
4.培养阅读习惯:鼓励孩子每天坚持阅读,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设立一定的阅读时间和阅读目标。
5.及时共享阅读体验:孩子读完一本书后,可以与家人或同伴共享阅读体验,互相推荐好书,增进交流。
6.阅读启发思考:选择具有一定深度的书籍,可以引发孩子思考关于自我、人生、社会等问题,帮助他们形成独立的思维和见解。
7.了解孩子的兴趣: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针对性地选择适合他们的书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8.遵循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的阅读选择,不强迫他们读自己不感兴趣的书籍,而是选择与他们共同感兴趣的书籍。
总而言之,12岁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合适的阅读指导和引导,可以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培养思考能力和增进人际交往能力,对于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各阶段孩子的特点

各阶段孩子的特点孩子的成长过程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需求。
以下是对各个阶段孩子特点的详细分析:1.婴幼儿期(0-2岁):-生理特点: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生理发展主要表现为迅速的身体增长和各种器官的发育。
他们的脑部也在快速发展,建立起感官和运动神经系统的连接。
-心理特点:婴幼儿主要通过各种感官来探索和了解世界,他们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
他们还缺乏语言交流能力,主要通过哭声和表情来表达需求和情绪。
-发展需求:婴幼儿最重要的发展需求是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和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
他们需要得到父母或主要照顾者的关爱和安抚。
此外,婴幼儿还需要适当的刺激和早期教育,以促进他们的感官和运动发展。
2.学龄前儿童期(3-6岁):-生理特点: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身体逐渐增长并加强。
他们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不断提高,手眼协调能力也在发展。
-心理特点: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自我认知和社交意识的发展阶段。
他们开始发展社交技能,可以与同伴进行简单的互动。
他们逐渐发展出自我意识,并表现出对规则和秩序的兴趣。
-发展需求:学龄前儿童最重要的发展需求是与同伴进行交往和探索。
他们需要参与各种活动,如游戏和角色扮演,以促进社交和情绪发展。
此外,他们还需要培养自理能力和基本的道德观念。
3.小学儿童期(6-12岁):-生理特点: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身体成长趋于稳定,但仍然有些生理变化,如爆发性生长和性特征的发展。
-心理特点:小学儿童开始表现出更加独立和自主的特点。
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注意力在提高,开始对抽象概念和逻辑思维感兴趣。
此外,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并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发展需求:小学儿童最重要的发展需求是获得适当的学习和知识培养。
他们需要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的支持,以满足他们的认知发展需求。
同时,他们还需要培养适应社会的技能和生活技能。
4.青少年期(13-18岁):-生理特点:在这个阶段,孩子经历着身体和性征的快速发展,青春期的特征开始显现。
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特点

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特点如果你是家长或即将成为家长,希望你能耐心看完这个视频。
本期视频将详细介绍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发展特点,并针对不同年龄段提供合适的学习方式。
将孩子的发展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五个阶段。
1.婴儿期(0-1岁):婴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建立基本生活规律和安全感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学会抬头、坐、爬和行走,并逐渐掌握语言和认知能力。
为了配合婴儿期的发展,可以采用以下学习方式:提供安全、舒适和有启发性的环境,让孩子自由探索和发现。
通过亲子互动和游戏,帮助孩子发展运动技能和语言能力。
使用音乐、绘本、玩具等多元化的学习资源,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
2.婴幼儿时期(1-3岁):幼儿期是孩子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
孩子开始有自我意识和社交能力,能够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针对这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可以采取以下学习方式:通过故事儿歌和游戏培养孩子的语言和认知能力;鼓励孩子参与家务活动培养自理能力和责任感,提供与其他孩子互动的机会,培养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3.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是孩子进入幼儿园的阶段,也是发展学习能力、探索欲望和创造力的关键时期。
孩子开始有更多的自主意识和想象力,喜欢通过游戏和动手操作来学习。
针对这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可以采取以下学习方式:1.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和玩具,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3.鼓励孩子参与艺术活动,如绘画、音乐和舞蹈等培养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4.学龄期(6-12岁):学龄期是孩子进入小学学习的阶段,也是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交能力的重要时期。
孩子开始有更多的学习和社交压力,需要逐渐适应学校学习和生活。
针对这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可以采取以下学习方式: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时间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实验调查和项目制学习等,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儿童各年龄段特性及教育建议

儿童各年龄段特性及教育建议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同年龄段的特性和需求也不同。
了解每个年龄段的特性,可以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方法和指导。
本文将分别介绍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学龄期的儿童特性,并给出相关的教育建议。
1. 幼儿期(0-3岁)幼儿期是儿童生命中最初的三年,这一阶段的孩子处于快速成长和发展的阶段。
他们的身体和认知能力都在飞速发展。
(1)身体发展:幼儿期的孩子开始学会坐、爬、走,他们的动作能力逐渐提高。
因此,给予他们足够的机会和空间进行活动,如提供安全的游戏场所、玩具等,可以促进他们身体的健康发展。
(2)情感和社交能力:幼儿期的儿童开始发展情感和社交能力。
他们对亲密关系的需求增加,对父母的依赖性较高。
为了培养他们的情感和社交能力,家长和教育者应提供温暖、安全的环境,鼓励他们与他人互动,并教导他们分享和尊重他人。
(3)语言和认知发展:幼儿期的孩子开始学习语言和表达自己的需求。
通过与孩子的交流,可以促进他们的语言和认知发展。
教育者可以使用简单的语言和图片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学习新事物。
根据以上特性,对于幼儿期儿童的教育建议如下:(1)提供安全的环境:幼儿期的孩子对周围环境很感兴趣,但也容易受到伤害。
家长和教育者应确保他们处于安全的环境中,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2)鼓励探索和自主学习:幼儿期的孩子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鼓励他们主动观察、探索和学习。
提供丰富的玩具和书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
(3)建立和谐的情感关系:幼儿期的孩子需要温暖、亲密的关系来建立安全感。
家长和教育者应加强与孩子的互动,提供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情感关系。
2. 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是儿童从3岁到入学之前的关键时期,孩子在这个阶段开始发展更加丰富的语言和认知能力,并逐渐独立思考。
(1)语言和认知能力:学龄前期儿童的语言水平逐渐增强,他们能够使用更复杂的句子和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科学规划孩子的阅读——0-12岁儿童阅读发展全攻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那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尤其是0-12岁这个最宝贵的奠定基础、建立习惯的阶段,如何规划孩子的阅读发展,让孩子不仅爱阅读,而且会阅读,通过阅读打造受益终身的学习能力?如果能够根据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阅读特点与能力状况,合理设计阅读策略,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规划阅读活动方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3岁 阅读启蒙阶段0-3岁的孩子,属于阅读启蒙阶段,这是孩子对童书和阅读建立最初认知的时期。
如果家长在这个阶段有意识地让孩子接触童书,让孩子感受到读书时所带来的快乐,就很容易让孩子通过愉悦的阅读体验,初步建立阅读习惯,并激发出一定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启蒙阶段,建议家长采用游戏性亲子阅读的策略。
如果家长坚持亲子阅读,并且在阅读过程中以游戏性的方式为主,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到游戏的快乐,感受到亲子交流中的温暖和依恋,就可能会因为阅读过程中的亲密的亲子关系,以及阅读游戏的快乐体验,而爱上阅读。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适合读什么书呢?因为孩子年龄比较小,宜选择图多字少、篇幅短小、故事简短有趣、结局温暖有爱,图画色彩明快、充满童趣,或者叙事结构重复、字句押韵、朗朗上口的绘本。
尤其是2岁以前的孩子, 属于全感官式阅读探索的状态, 适合选用布书、洗澡书、摇铃书、纸板书、触摸书、洞洞书等方便孩子用视、听、味、触、嗅等五感去探索阅读的童书。
这样的书,可以采用不同材质,让孩子有不同的阅读体验,也经得起孩子的撕扯、啃咬等折腾,同时方便清洁消毒,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阅读启蒙阶段,建议家长多采用游戏性的阅读方法,顺应孩子的节奏,读中玩,玩着读,快乐体验为主。
不要求孩子规规矩矩读完一整本书,给孩子充分的阅读探索的机会,同时建议加入一些好玩的设计,如捉迷藏式翻页、跟着画面做动作、配有趣的音效等方式,让孩子更喜欢和家长一起读书的感觉。
3-6岁 兴趣性阅读阶段3-6岁的孩子,基本都处在幼儿园阶段,生活作息相对比较规律,这个时期处于兴趣性阅读阶段,如果家长坚持每天相对固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亲子共读,选择对孩子有吸引力的阅读书目和阅读方法,将非常有利于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强化孩子的阅读习惯,从而奠定今后更长时期的阅读热情。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要点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要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要点:儿童的身心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身心能力和需求也会发生变化。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有着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要点。
1. 婴幼儿期(0-2岁):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大脑和身体正在迅速发育。
他们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能够通过感官来认知世界。
在身体方面,他们逐渐掌握头部控制、翻身、坐立、爬行和站立等基本动作。
在语言方面,他们开始发出简单的声音,慢慢学会模仿语言。
在认知方面,他们能够通过触摸、品尝等方式来认知物体。
教育要点:提供安全、稳定和温暖的环境,建立亲子关系,注重感官刺激和互动。
适当使用丰富多样的玩具和材料,鼓励婴幼儿触摸、探索和模仿。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交能力,如定时作息、喂养、洗漱等。
2. 学龄前儿童期(3-6岁):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他们开始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穿衣、洗手、上厕所等。
在语言方面,他们开始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认知方面,他们逐渐掌握数量、颜色、形状等基本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思维。
教育要点: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穿衣、洗手、上厕所等。
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和玩具,鼓励孩子进行自主探索和创造。
开展简单的学前教育,如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
注重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通过绘画、音乐和手工活动等方式来促进身心发展。
3. 小学阶段(7-12岁):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身体发展进入了稳定期,但大脑的发育仍在继续。
他们开始具备较好的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在语言方面,他们能够进行复杂的句子表达,并逐渐掌握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认知方面,他们能够进行较为复杂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
教育要点: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
开展适合年龄的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培养孩子的运动和创造能力。
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

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随着儿童成长过程中的身体、心理和社交能力的发展,不同的年龄阶段呈现出明显的特点和需要不同的教育和关注。
本文将探讨儿童的年龄阶段划分,并介绍每个阶段的特点和教育意义。
一、婴幼儿期(0-2岁)婴幼儿期是从出生到两岁之间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通过各种感官与世界交流和认知。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和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如抓握、爬行、站立和行走,并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对于婴幼儿,最重要的是提供安全、稳定和温暖的环境,通过与父母和主要照顾者的亲密互动,促进他们的感知、情感和社交发展。
二、学龄前儿童期(3-6岁)学龄前儿童期是儿童从三岁到六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身体协调性、语言表达和认知能力得到了长足发展。
他们开始主动地探索周围的环境,并表现出日益增长的社会兴趣。
学龄前儿童主要通过模仿、游戏和想象力来学习。
他们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经验和学习机会,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三、小学阶段(7-12岁)小学阶段是儿童从七岁到十二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进入正式的学校教育,并开始学习阅读、写作和算术等学科知识。
他们逐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始对自我和他人产生更复杂的认知。
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学习能力和社会技能的重要时期。
同时,他们也需要适当的课外活动和社交交往来促进全面发展。
四、青春期(13-18岁)青春期是儿童从十三岁到十八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经历身体和心理的巨大变化,包括体型的发育、性征的出现以及独立意识和身份认同的建立。
他们开始对社会和人生的意义产生思考,并面临更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责任。
青春期是培养儿童独立性、自信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时期。
他们需要倾听、理解和支持,以便应对挑战和压力。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了解儿童年龄阶段的特点对于满足儿童的需求、促进发展至关重要。
父母和教育者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提供相应的环境和支持,鼓励儿童积极探索、学习和发展。
与此同时,建立良好的沟通和理解,关注儿童的情感和心理健康,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在每个年龄段的心理和行为发育不相同,因此,在不同年龄阶段给孩子读不同功能的书非常重要,否则不仅容易打消孩子的阅读积极性,从而达不到我们需要的培养效果。下面是各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发育和阅读建议:
发展领域
发展特点
速发展,运用五官探索与学习
《长袜子皮皮》
情绪、社交能力发展
·考验自我的能力,希望有独立的时间和空间
·对未知的事物及可预测的危险感到不安
·对行为的对错有标准,开始重视他人的观点,重视归属感
·接受并认同性别差异及社会期望
·喜欢独立生活及为生存奋斗的故事
·提供有关生命话题(如生命缘起、生病与死亡)的书
·需要有讨论与分享图书以获得团体认可的机会
·各行各业杰出人士的传记
《我要做好孩子》
《安妮日记》
·适合朗读或说故事的书
《没头脑和不高兴》
情绪、社交能力发展
·开始关心与了解别人
·正义感增强,行为符合外在的标准
·继续追求独立性与主动性
·开始发展幽默感
·需要家的温暖与安全
·发展友伴关系
·对性别差异产生好奇
·运用熟悉的故事或预测性故事提供成功的阅读经验
·提供体验关爱别人以及培养同理心的书
·提供讨论是非对错的书
·有关常规及生活习惯的故事
《逃家小兔》
《好饿的小蛇》
《小熊不刷牙》
4—6岁
动作行为发展
·手眼协调,小肌肉协调有很大进步
·各式各样的玩具书
“找朋友系列”神奇立体书
认知发展
·专注力短暂而非常好动
·透过第一手经验建立概念
·有大致的时间概念
·对世界充满好奇心
·透过想象游戏来学习
·泛灵论,认为万物皆有生命
·内容简短,可以一次看完及参与命名、认知、唱歌的书籍
·强化概念的书
·了解时间顺序的书
·有关日常生活经验、宠物、有趣事物、家庭及周围人物的书
·可以玩想象游戏的书
·书中角色拟人化
《爷爷一定有办法》
《小房子》
《大卫不可以》
语言发展
·语言发展迅速
·儿歌、预测性图画书、无字图画书或简短的故事
《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
大拇指无字故事书
情绪、社交能力发展
·以自我为中心
语言发展
·喜欢运用声音玩游戏
·开始学习基本语汇及语法,建立语言基础
·儿歌或可以玩声音游戏的书
·可促进亲子对话沟通的书
噼里啪啦系列丛书
《我爸爸》
情绪、社交能力发展
·建立对人的基本信任感
·经验有限,兴趣集中在自己及熟悉的人、事、物中
·学习自理与自护能力
·有关获得爱与情感的生活故事
·有关熟悉的人、事、物的内容
《亲爱的汉修先生》
认知发展
·发展时间与空间概念
·建立逻辑、推理、思考、判断
·对自传、过去生活、未来生活或不同生活区域的书感到有兴趣
·提供正确价值观念或分析思考的书
《窗边的小豆豆》
《我喜欢你,狐狸》
语言发展
·对文学的兴趣浓厚,阅读能力迅速增强,具有自主阅读的能力
·发现阅读是有趣的事,喜欢不被打扰的阅读时间
·通过直接经验学习
·对自我世界仍然感兴趣,但对更大范围的事物感到好奇
·有完整情节内容的短篇故事
·可以学习时间概念的故事
·喜欢幻想或用人偶演出戏剧
·运用知识书来拓展经验
·需要各式各样的书,尤其是描述外在世界的书
小巴掌童话
《小房子》
《我有友情要出租》
“ISPY视觉大发现”系列
语言发展
·语言能力持续发展,说、读、写能力增加
《毛毛》
语言发展
·开始建立自己的阅读趣味和评价标准
·提供多元的书给孩子更多选择,满足孩子的不同阅读需求,发展对语言的品位
《草房子》
情绪、社交能力发展
·脱离自我中心,学习用不同观点看问题
·挑战父母的权威、品评周围的朋友的行为
·开始关心社会,建立社会观
·提供可以深思家人关系变化的书
·探讨世界重要议题的书,如战争、环保及家庭变迁、种族平等
·提供性别角色认同的书或可以讨论角色刻板印象的书
《铁路边的孩子》
《不老泉》
《一百条裙子》
《纸袋公主》
11—12岁
动作行为发展
·青春前期或青春期,身体发育开始
·男孩更多关注探险、悬疑类图书,女孩更多趋向描写细腻情感的书
《黑暗在蔓延》
《绿山墙的安妮》
认知发展
·建立事情对错,更有弹性
·提供可以看到不同观点的书
·对有节奏的声音特别有反应
·强烈对比的颜色及形状有助于视觉发展
·运用五官操作游戏的玩具书
·节奏轻快的儿歌、摇篮曲
·色彩明亮而丰富的图书
小玻系列翻翻书
《百岁童谣》
《小黄和小蓝》
认知发展
·注意力短暂
·认知基本物体和概念
·内容简短,可一次看完的书
·可学习形状、颜色、大小等概念的书
小酷和小玛的认知绘本
婴儿游戏绘本
·探讨恐惧情绪的书(怕黑、想象恐惧等)
·学习与人沟通的书
·寻求促进友伴关系发展的书
《我的爱有世界那么大》
《小黑鱼》
《绅士的雨伞》
7—8岁
动作行为发展
·身体外形改变、恒齿长出;学习更细微的动作技能,如,吹口哨。
·有益于自己接受身心变化及个别差异的书
《小猪唏哩呼噜》
认知发展
·专注力增加
·模糊的时间概念
·能分辨真实与想象的世界
·寻求温暖、安全的人际关系
·学习独立自主,从成就中获得满足喜悦
·对事情的对错有绝对的判断
·对未知的事物容易产生不安感
·开始发展社会技巧
·对团体产生归属感的需求
·主角人物易于认同,主题比较单一
·使人感到安全的故事,床边故事,以及其他能够培养朗读习惯的书,提供正面的文学经验
·反映情绪、角色积极进取的书
·期待坏行为受到惩罚,好行为受到奖励,要求正义及快乐的结局
·需要自我选择、责任感及成功冒险的故事
·喜欢有惊奇结局的故事或笑话
·喜欢描述各种家庭生活形态的书
·喜欢描述朋友互动状况的书
·喜欢描述两性角色差异的书
《猪八戒新传》
《石头汤》
《宝葫芦的秘密》
《我和小姐姐克拉拉》
9—10岁
动作行为发展
·身体迅速发展;女孩发展速度比男孩更早
·提供可以了解发展过程及解决个人问题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