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试题要求(1)

合集下载

(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考试重点最全最新

(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考试重点最全最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第一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一、对整个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思想体系的评价①历史功绩a.初步探索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提供了思想基础b.对资本主义制度做了深刻批判,为启发工人觉悟提供了宝贵的材料c.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天才设想,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做出了巨大贡献②缺陷:a.指导思想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无法找到变革社会制度的正确道路b.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因而找不到变革社会的依靠力量c.不懂得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主张道德感化,所有的理想都是空想二、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⑴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块基石——唯物史观的创立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社会主义建立在科学的历史观基础上。

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①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有着自身规律性的进化过程,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制度的更迭是生产力与现存生产关系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③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⑵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二块基石——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①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雇佣劳动的特殊性质,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②揭示了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③指出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的阶级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

三、《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及意义1、主要内容:1.阶级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2.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3消灭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这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4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必然途径5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是无产阶级实现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6驳斥了资产阶级对共产主义的种种诬蔑,并揭露其实质和危害性2、宣言的意义:a.《共产党宣言》是国际革命的宣言书,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强大的思想武器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正式诞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c.《共产党宣言》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的新纪元,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开始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试卷及参考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试卷及参考答案

______医科大学2015级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考试题(开卷考)(A)(考试时间:2016年1月11日9:30—10:30)姓名:_________专业: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论述题:要求结合教材及课堂讲授内容、紧扣题意、合乎逻辑、理论联系实际进行阐述。

一、请结合“中国梦”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谈谈二者的关系。

(34分)二、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试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意义。

(33分)三、请结合“五位一体”、党建及“两个必然”认真解析传统医学“三个境界说”每个层面内容的具体含义及其价值。

(33分)______医科大学2015级在职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考试题(开卷考)(A)(考试时间:2016年1月11日19:30—20:30)姓名:_________专业: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论述题:要求结合教材及课堂讲授内容、紧扣题意、合乎逻辑、理论联系实际进行阐述。

一、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成功典范?请谈谈你的看法。

(34分)二、从社会现代进程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社会属性在社会建设方面的意义。

(33分)三、请结合传统医学“三境界说”谈谈对“五位一体”、党建及“两个必然”的理解认识。

(33分)(部分答案DIY,仅供参考呵呵哒)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试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复习题目及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复习题目及答案

*录音主要内容:————以书本为本————题型:论述(5*4),问答(20*2),材料分析(相当于小论文40,记得要写题目,要答全面,横向纵向多方面比较)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有什么指导意义?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全面发展观。

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根据党的十七大部署,中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为什么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3.为什么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特别提出来,这样做有什么意义?4.请联系中国近30年的改革与实践,谈谈中国模式的八个特点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5.中国是一个把民族国家和文明国家结合起来的大国,请阐述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的特点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政治、独特的社会、独特的经济中国“文明型国家”的主要特征是:第一,我们有占世界1/5的人口,约等于100个欧洲中等国家的规模。

中国发展模式的一个特点就是:学习 + 创新 + 巨大人口产生的规模效应 + 影响中国和世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考试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考试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必考题目》(全)1、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从“三位一体”三个方面把握,这三个方面分别是什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党的执政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指明实践途径;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党的思想灵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精神动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党的执政方略和执政手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理论与实践是围绕着哪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2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3、中国国情可以概括为“三个没有变”,具体是指哪三个什么方面“没有变”?1)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2)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3)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4、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始终坚持科学发展2)坚持以人为本3)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5、用最简单的话概括,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结合的市场经济。

6、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具体指什么?第一种简单的答案:从系统的观点看来,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互为条件的辩证统一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题目整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题目整理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导论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旗帜,道路决定)
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3.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二、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分析
1.当前应如何不断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研究——兼论效率与公平杨辉
四、生态文明建设
五、文化软实力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常宝红
六、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用社会形态理论说明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理性
A: 从生产力社会形态的视角来看,目前中国社会正处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转型时期
B: 从经济社会形态的视角来看,目前中国社会属于共产主页社会第一阶段
C: 从人的发展形态的视角来看,目前中国社会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初始阶段
2.试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阐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七、当前国际战略形势与我国的国家安全张骥
1.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出现哪些新变化?
2.新时期中国特色外交的内涵与特点是什么?
3.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提出的背景和内容是什么?(白皮书)
八、中国特色政府改革理论与实践王春城
九、中国道路的机遇与挑战王宪锋
十、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与实践张怡梅
1.改革开放35年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考试简答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考试简答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生课程考试
简答题:
1,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功绩,局限性和形成局限性的原因。

2,前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的主要原因。

3,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4,空想社会主义不能成为现实的主要原因在哪里?
5,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和经验总结。

6,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7,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现实意义。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为什么?
1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路线是什么?
11,为什么进入新时代以后仍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阶段为什么我们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3,为什么人大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4,新时期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所实施的内容,为什么?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和作用。

16,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7,坚持和平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18,怎样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主要措施有哪些?
19,我国的外交政策是怎样的?。

试题.习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考试思考题及答案

试题.习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考试思考题及答案

1.如何从道德与法律的层面看待“常回家看看”?从道德层面看,中国自古是一个讲求父慈子孝的国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的观念深入人心,反映了人们对需要特别关爱的老人的深厚情感。

老人对社会作出了贡献,又为抚养和教育晚辈付出了心血,当他们年老体弱时,理应得到社会、子女和家庭成员的尊重与回报。

从法律层面看,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即经济上的必要帮助和精神上的关心照顾,这种义务是无条件的。

将“常回家看看”写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最大的意义在于:用法律条文规范道德,让子女认识到“精神慰藉”对老人的重要性,明确自己有对父母进行精神赡养的责任和义务,也体现了法律对道德领域的调解和规范。

2.你认为怎样才能解决当前中国空巢老人的情感需求等养老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空巢老人也越来越多,他们的情感需求也越来越明显。

老人奋斗了一生,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子女和家庭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理应受到社会和子女的回报。

这种回报应该是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

解决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政府、家庭和个人等各方面共同努力。

第一,“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尊老爱老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就要求做子女主动承担起孝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在生活上关爱照顾好父母,在精神上使老人得到愉悦。

倡导在外的子女要多关心老人的生活需要,更重要的是要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多打电话,多说几句关心的话,与此同时也要好好工作,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世界,并成立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从而给父母老年生活增加一点幸福感。

第二,邻里、亲朋好友都是空巢老人的精神支柱。

社会应该在空巢老人的集聚区多组织交流活动,使他们彼此认识和熟悉,最后可以互帮互助。

第三,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容忽视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

政府应该扩大养老覆盖面,增加养老保险等保障老年人的权益。

政府应该多鼓励社会力量关注空巢老人问题,使它在家庭、社会、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使老人享受到老年时应有的快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试卷及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试卷及答案

一、简答题(共2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有哪些基本特征?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它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有:(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各类不同企业都进入市场,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市场运行中发挥主导作用。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鼓励先进,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缓解社会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在宏观调控上,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国家是公有制和人民民主专政为主题的社会主义国家滞后政权,对市场的调控具有雄厚的物质基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比资本主义过加强的多,能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同宏观调节结合起来。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是什么?答:特点主要有:第一,坚持共产党领导。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多党合作的核心,是一项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

第二,多党长期合作。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没有在朝在野之分。

民主党派是与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

合作是长期的合作。

第三,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即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四,具有宪法保障。

我国的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并明确规定了各政党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因而,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同民主党派在宪法规定的权利、义务范围内享有政治自由、经济独立和法律地位的平等是统一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试题要求格式:A4纸张打印
封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1.………………………………. 2.………………………………
姓名:………………………………
学号:……………………………..
学院:……………………………..
2012年12月
正文及封底:1.………………………………………………………………………………………………………………………………………………………………………………………………………………………………………………………………………………………………………………………………………………………………………………………………………………2.……………………………………………………………………………………………………………………………………………………………………………………………………………………………………………………………………………………………………………………
参考文献:
1.
2.
3.
具体要求
1.任选两题,A4打印;
2.字数,每题2000字以上;
3.交题时间:2013年1月10日
4.交题地点:研究生院培养科:张廷斌老师处。

参考题目:
1.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简述您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2.分析“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论断。

3.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说明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

4.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5.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谈谈您的体会。

6.简述为什么要把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7.气候变化问题是国际热点之一,分析说说您对解决这一问题的认识。

8.简单论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水平。

9.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其影响将极为深远,谈谈您对当今世界发展新变化的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