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材料与加工工艺重点
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课程小结[修改版]
![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课程小结[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fb01ee7e6529647d272852fb.png)
第一篇: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课程小结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通过近几周的材料分析与加工工艺的学习,我对产品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了解了今后产品对材料上的具体应用。
工业设计是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化艺术相结合而发展的产物。
它是在现代工业、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门崭新的边缘学科。
工业设计包括工业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及视觉传达设计。
它不仅要对产品的功能、结构、材料、工艺及形态、色彩、表面处理和装饰等方面进行设计,同时还要从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艺术的及人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处理,从而使现代工业产品既符合社会不断发展的物质需求,又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艺术设计,而是一种以工程技术与美学艺术相结合的设计体系。
工业产品本身是生产者与用户之间最重要的交流媒介。
用户往往通过产品建立起对生产商的印象,因此产品的外观造型设计质量至关重要。
作为科技与文化蕴涵相结合产物的现代工业产品,除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外,还应以物性的存在形式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因此,产品造型设计中所涉及到的材料及工艺将对产品造型的美感产生直接影响。
采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工艺,所获得的结构形式也各不相同,其造型的美感效果也大不一样。
在产品造型设计中,首先要合理地选用材料,再按照材料的特点以适当的工艺去塑造它的外形。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按艺术造型需要决定产品外形,再选用相应的材料与工艺。
首先,材料是产品造型设计的物质基础。
材料是人类生产各种所需产品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人类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是通过利用材料来创造各种产品才得以实现的。
而造型设计从本意上讲,是人们在生产中有意识地运用工具和手段, 将材料加工成可视的或可触及的具有一定形状的实体,使之成为具有使用价值的或具有商品性的物质。
正因为造型设计是一种人造物的活动,设计才离不开材料,它与材料是密不可分的。
在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选择使用材料。
材料与加工工艺之陶艺技法 (1)

3.擀压法 利用特制圆形木棒或钢管擀压泥团,泥团容易成板状。还可用不同厚 薄的术条做泥板厚薄标尺,使泥板的厚度均匀。因擀压祛压力大,面也宽,可制作 较大的泥块。泥板擀压好后,可在表面放置麻布.纤维网,树叶等材料.能在泥板 表面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图161)
图177B 用手指夹住边缘,便捏 塑边转动
图177C 对雏形进行调整
第三节 捏塑成型
图177D 直至捏塑完成
图177E 烧制后的捏塑成型作品
第三节 捏塑成型
2.捏塑黏结成型 将复杂的陶艺造型分解成若干小段来捏塑,并相互黏结。首先 用手将立体部分的泥团捏塑成筒形,再捏塑出第二段,迅速与第一段黏结。每黏结一 段,要及时对造型进行调整,依此类推。黏结好大的形体后,表面可作一些点缀装饰, 达到设计的要求,直至作品完成。(图l78A-D)
第一节 现代陶艺的泥条盘筑成型
二、泥条盘筑成型的制作手法 泥条盘筑成型的制作步骤相对严谨,大致包括以下过程: 首先,在转盘上放置木板,木板上放一张报纸,以防止作品底部与木板黏结,
也可以防止作品在干燥过程中底部收缩开裂。 其次 ,将泥料搓成圆条,圆条的粗细由作品的大小决定,一般直径在0.5-
1.5cm左右。先用泥条在报纸上摆放出作品的底部外形,然后层层向内叠加,盘卷 成圆饼状,并将泥条之间用手抹平,使其相互结合紧密,再用手拍打成需要的底部 厚度。在已完成的底部边缘用泥条层层向上盘筑,每盘筑一层需用手扶住外形。
2. 线形装饰:在泥条盘筑的过程中,根据作品外观效果的需要,泥条可上可下, 可长可短、可粗可细、可横可竖、可宽可窄,从而使不同的盘筑手法筑出的线型变 化产生不同的装饰效果。(图157)
造型材料及型芯砂工艺(精)

陕西金鼎铸造有限公司
从广义上讲,凡是用来制造铸型(包 括芯子)的材料都属于造型材料。铸造生 产中使用的铸型有砂型、金属型、陶瓷型、 石膏型等等,需要各种各样大量的造型材 料。在以上各种铸型中,最普遍和大量使 用的是砂型。在我国或世界范围内,用砂 型生产的铸件占铸件总生产量的80%以上, 因此,在铸造行业里,一般说到造型材料, 通常指的是砂型铸造用的造型材料,包括 所用的各种原材料、混合料及涂料等。
不同的膨润土,丧失粘结能力的温度不同。 由差热分析实验证明: 天然钠基膨润土的失效温度为638℃,钙基膨 润土为316℃.由此可见,粘土砂中,存在两种 膨润土:一种是有效膨润土,另一种是死粘土。 死粘土越多,粘土粘结性能越差。
1.3煤粉
铸铁用湿型砂中加入煤粉,可以防止铸 件表面粘砂缺陷,改善铸铁件的表面光洁程 度,能减少夹砂缺陷,同时也起到提高型砂溃 散性的作用。对于湿型铸造球墨铸铁件,型 砂中加入煤粉,还能防止产生皮下气孔。
第一章
湿型砂
第一节 湿型用原材料
湿型砂造型使用的原材料通常包括原砂、 膨润土、煤粉及其它一些辅助材料,例如糊精、 淀粉、重油等。
1.1硅砂(原砂) 硅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SiO2。我国铸造生产中 所用硅砂,根据其来源和加工方法不同,可以 分为天然硅砂和人工硅砂两大类。
天然硅砂是由火成岩经过风化或变质作用, 逐渐剥裂、细化,坚硬的石英颗粒与其他矿物 颗粒部分分离,然后再经水流或风力搬运沉积 形成砂矿。这些砂矿按其成矿条件和特点,可 分为河沙、湖砂、海砂、风积砂等几种。海砂 和湖砂又可细分为海(湖)滩砂、沉积砂、堆 积砂等。
方法和AFS平均细度表示法。 硅砂的颗粒形状是根据砂粒的圆整度和表 面棱角磨圆的程度来区分的。我国现行的《铸 造用硅砂》标准采用角形因数值对硅砂的各种 粒型进行大致的定量划分。但是实际应用中大 部分硅砂其颗粒形状都是混合的,天然硅砂的 角形因数都在1.2~1.45之间。颗粒较圆的砂粒, 混合料的流动性和紧实密度较高,砂粒间的接 触点和粘结剂“连接桥”的截面积增大,对提 高混合料的强度有利,砂粒排列约紧密,对提 高混合料的强度越有利,但是砂粒在高温状态 下的线膨胀量及膨胀应力也越大。
塑料及加工工艺造型材料与工艺

1、混合造粒
添 填 PP 加充粒 剂料料
搅拌上料
挤出机 塑化
1.4 吹塑成型
③拉伸吹塑:将挤出或注射制成的型坯 加热到适当的温度,进行纵向拉伸,同 时或稍后用压缩空气吹胀进行横向拉伸。
拉伸后制品的透明度、强度、抗渗透性明 显提高
根据制坯方式,分为注射拉伸吹塑工艺和 挤出拉伸吹塑工艺。
前者主要用于生产盛饮料用PET瓶,后者 多用于生产聚丙稀、聚氯乙烯中空制品。
一、塑料的工艺特性
高分子聚合物的力学状态
随着温度的变化,聚合物可以呈现不同的力 学状态。
在线型聚合物中,由于链段热运动程度不同, 一般可出现三种不同的力学状态:玻璃态、 高弹态和粘流态。
一、塑料的工艺特性
一、塑料的工艺特性
塑料的工艺特性是指将塑料原料转变为 塑料制品的工艺特性,即塑料的成型加 工性。
滚塑成型所用模具及设备成本低,可同 时生产多个制件,但生产效率较低。多 用于生产各种形状的中空塑料制件,如 大型容器、汽车零部件、玩具等。
1.6 滚塑成型
1.7 铸塑成型
铸塑成型又称浇铸成型。将加有固化剂 和其他助剂的液态树脂混合物料倒入成 型模具中,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使其逐 渐固化而成为有一定形状的制品。
1.9 手糊成型
1.9 手糊成型
手糊成型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不需专 用设备,适用性强,不受形状和尺寸限 制,但制品精度低,劳动条件差、效率 低。多用来制作大型物品,也是制作玻 璃钢模型的主要方法。
1.10 缠绕成型
缠绕成型是纤维增强塑料的成型方法之 一。将浸渍过树脂的连续纤维按一定方 式缠绕在芯模上制成坯件,经固化而制 成一定形状的制品。
塑编装置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分为塑制造粒、 扁丝拉伸、圆织布基、涂膜、印刷、切割、缝 纫、打包。
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材料的选择

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材料的选择引言产品设计是将创意转化为现实的过程,而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材料的选择是产品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选择合适的材料能够影响产品的外观、质感、耐用性等方面,同时还需要考虑制造工艺的可行性和成本等因素。
本文将从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材料的选择的角度,探讨如何在产品设计中做出明智的选择。
产品造型设计材料的选择材料的外观特性产品的外观设计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之一。
材料的颜色、光泽和纹理等外观特性能够直接影响产品的视觉效果。
在选择材料时,应考虑产品所要表达的风格和品牌形象,以及与目标用户的契合度。
例如,在现代简约风格的产品中,常常选择金属材料和哑光表面处理,以营造简洁、高端的感觉。
材料的触感与质感除了外观特性,材料的触感与质感也是产品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触感与质感能够给用户带来直接的感受,影响着产品的使用体验与品质感。
因此,在选择材料时,应根据产品的功能和用户的需求来决定。
例如,在家具设计中,选择木材可以给用户带来自然舒适的触感,而使用塑料材料则会显得廉价和不耐用。
材料的耐久性与易维护性产品的耐久性和易维护性也是在产品造型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材料的耐久性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寿命和使用价值,而易维护性则能够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和特殊需求。
例如,在户外家具设计中,应选择具有防水、防晒和耐腐蚀等特性的材料,以保证产品在户外环境下的耐久性。
工艺材料的选择工艺的可行性工艺是将设计转化为实际产品的过程,工艺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制造流程和成本。
在选择工艺材料时,需要考虑工艺的可行性和制造的难易程度。
例如,在注塑成型工艺中,塑料材料是常用的工艺材料,因其易于加工和成本较低。
成本与效益产品的成本与效益是企业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选择合适的工艺材料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在选择工艺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价格、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等因素。
造型工艺知识点总结大全

造型工艺知识点总结大全一、造型工艺的概念及作用造型工艺是一种将材料加工成各种形状、结构和图案的技术方法,主要用于美化和装饰工艺品、建筑、服装等物品,以及制作雕塑、雕刻、绘画等艺术品。
造型工艺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加物品的美观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也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二、造型工艺的分类造型工艺可以根据不同的加工方式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 雕塑工艺:采用手工或机械工艺,将各种材料(如木材、石材、金属等)进行雕刻、切割、焊接等加工,制作出各种雕塑作品。
2. 雕刻工艺:将木材、石材、玉石等质地较硬的材料用刀具等工具进行切割雕刻,制成各种平面或立体的图案、文字或图像。
3. 绘画工艺:使用各种颜料和绘画工具,在画布、纸张或其他表面上进行绘画创作,表现出各种图案、色彩和形态。
4. 拼贴工艺:利用不同材料(如纸张、布料、木片等)进行剪裁、拼接、粘合等工艺,创作出各种立体或平面的拼贴作品。
5. 陶瓷工艺:采用陶土等矿物质材料,通过制作、造型、装饰、烧制等工艺,制作出各种陶瓷制品。
6. 珠宝工艺:利用各种贵重金属和宝石,通过雕刻、镶嵌、打磨等工艺,制作出各种珠宝饰品。
7. 雕梁画栋:在建筑、家具、器皿等表面进行雕刻、绘画等装饰工艺,提升物品的艺术价值。
8. 编织工艺:利用纤维材料、金属线等进行编织、结绳等工艺,制作出各种编织品和装饰品。
三、造型工艺的基本工艺流程不同的造型工艺有着不同的工艺流程,但在整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基本的工艺流程:1. 选材:选择适合的原材料和工艺材料,包括木材、石材、金属、陶瓷、纸张、布料、颜料、珠宝原料等。
2. 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和工艺流程,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切割、雕刻、组合等操作,进行基本的工艺制作。
3. 装饰:根据设计需求,进行各种装饰工艺,包括绘画、雕刻、镶嵌、烧制、镀金等。
4. 完工:对制作好的造型工艺品进行整体检查、修整、打磨等工序,确保产品外观完美。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答案

2014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期末总结第一章概论1.产品造型设计的三个要素及相互关系。
产品设计的三要素:产品的功能、产品的形态、材料与工艺功能与形态建立在材料与工艺基础上,各种材料的的特性因加工特性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材质美,从而影响产品造型设计。
2.材料的特性有哪些?固有特性:物理特性:(1)物理性能:密度、硬度(2)(力学)机械性能:强度、弹性和塑性、脆性和韧性、刚度、耐磨性等(3)热性能:导热性、耐热性、热胀性、耐燃性、耐火性(4)电性能:导电性、电绝缘性(5)磁性能:铁磁性、顺磁性、抗磁性(6)光性能:对光的反射、折射、透射化学特性:(1)抗氧化性(2)耐腐蚀性(3)耐候性派生特性:(1)加工特性(2)感觉特性(3)环境特性(4)经济性第二章材料的工艺特性1 什么是材料的工艺性?材料适应各种工艺处理要求的能力。
材料的工艺性包括成型加工工艺、连接工艺、表面处理工艺2 材料成型加工工艺的选择。
(1)去除成形(减法成形)在坯料成形过程中,将多余部分去除而获得所需形态,如车削、铣削、刨削、磨削等。
(2)堆积成形(加法成形)通过原料堆积获得所需形态。
如铸造、焙烧、压制、注射成型。
(3)塑性成形坯料在成形过程中不发生重量变化,只有形状的变化,如弯曲、压制、压延等。
3 材料表面处理的目的、工艺类型及选择。
表面处理的目的:(1)保护产品(2) 赋予产品一定的感觉特性工艺类型及选择A 表面精加工工艺技术:研磨、抛光、喷砂、蚀刻效果:平滑、光亮、肌理B 表面层改质工艺技术:化学处理、阳极氧化效果:特定的色彩、光泽C 表面被覆技术:镀层、涂层(PVD、CVD)、珐琅、表面覆贴效果:覆盖产品材料,表面呈现覆贴材料的效果。
4 快速成型的原理及特点,了解几种快速成型技术。
快速成型的原理:是基于离散、堆积原理而实现快速加工原型或零件的加工技术。
过程:1)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建立零件的三维模型;2)对该三维(3D)模型进行分层离散处理,将三维模型数据变成二维(2D)平面数据。
突出重点的方法

造型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基础材料向高质量、低成本方向发展 新型材料的发展
材料的感觉特性
木材:自然,协调,亲切,古典,手工,温暖,粗糙,感 性 金属:人性,坚硬,光滑,理性,拘谨,现代,科技,冷 漠 ,凉爽,笨重 玻璃:高雅,明亮,光滑,时髦,干净,整齐,协调,自 由,精致,活泼 塑料:人造,轻巧,细腻,艳丽,优雅,理性 皮革:柔软,感性,浪漫,手工,温暖 陶瓷:高雅,明亮,时髦,整齐,精制,凉爽
Kevlar(凯芙拉)是由 杜邦公司生产的一种高 强纤维,用于防弹衣和 防护服等,由其制成的 防弹衣可以说是“一夫 当关,万夫莫开”!而 前文介绍的凝胶聚氨酯 则在弹性和延展性上面 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二者结合会产生什么样 的结果呢?图中所示就 是由二者结合产生的最 新产品Antimine,这种 产品用于保护处于瓦斯 爆炸危险之中的开矿人 员,同时榴散弹和强大 的压力波对于它也是无 效的。
工业设计全球最新产品与材料发展趋势报告
LG电子在全球首先 将镀铬合金技术应用 在了MP3播放器上, 这种表面材料一般应 用于太阳镜、化妆品 盒子等时尚物品的表 面,这款MP3简洁明 快的造型节省了原材 料,生产过程中可以 轻松的组装起来,值 得一提的是明亮的外 表面材料中并没有掺 入有毒的防腐剂。基 于以上考虑,2006 iF材料大奖毫不犹豫 的给了LG。
工业设计全球最新产品与材料发展趋势报告
Denty(意指凹痕、齿) 是一种硅树脂牙刷固定 器,硅树脂的巧妙应用 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不仅如此,作为一种日 常用品,它也具有足够 的耐久性。小小发明体 现了设计师对于生活的 热爱,对日常生活细致 入微的观察以及永不枯 竭的新鲜感,同时也体 现了材料学的巨大价值, 正是如此,它获得了 2006 iF材料大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2、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是指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能,它包括力学性能、和物理、和化学性能等。
3、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是指材料对各种加工工艺适应的能力,它包括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和热处理工艺性能。
4、根据载荷作用性质不同,载荷可分为静载荷、冲击载荷、疲劳载荷等三种。
5、材料按照其化学组成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有机材料四类。
7、材料的工艺性能包括切削加工工艺性能、铸造工艺性能、锻造工艺性能、焊接工艺性能、热处理工艺性能等。
8、工业产品造型材料应具备的特殊性能包括成型工艺性、加工工艺性、表面处理工艺性和感觉特性。
9、钢铁材料按照其化学组成可以分为钢材、纯铁和铸铁三大类;其中钢材按照化学组成可以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10、铸铁材料按照石墨的形态可以分为可锻铸铁、灰口铸铁和球墨铸铁三种。
11、变形铝合金材料主要包括锻铝、硬铝、超硬铝和防锈铝合金。
12、金属制品的常用铸造工艺包括砂型铸造、熔模铸造和金属型铸造等。
13、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包括表面改质处理、表面精整加工和表面被覆处理。
14、塑料按照其重复加工利用性能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15、塑料制品的成型工艺主要包括挤压成型法、压缩成型法、热成型法、注塑成型等。
16、陶瓷材料根据其原料、工艺和用途,可以分为传统陶瓷和现代陶瓷两大类。
17、陶瓷制品的工艺过程一般包括原料配制、坯料成型和窑炉烧结三个主要工序。
18、陶瓷制品的坯体成型方法主要有压制成型、可塑成型和注浆成型三种。
19、陶瓷制品的旋压成型可以分为阳模旋压法和阴模旋压法两种。
20、日用陶瓷制品可以分为陶器、瓷器和炻器。
其中陶器的气孔率和吸水率介于炻器和瓷器之间。
21、玻璃材料按用途可以分为日用玻璃、技术用玻璃、建筑用玻璃、和玻璃纤维四大类。
22、玻璃材料的加工工艺包括原料装配、加热熔融、成型加工、热处理和二次加工。
23、玻璃成型工艺包括压制成型、拉制成型、吹制成型、压延成型、浇注和结烧等。
24、锻造是利用手锤、锻锤或压力设备上的模具对加热的金属抷料施力,使金属材料在不分离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形状尺寸和性能符合要求的零件。
25、属焊接按其过程特点可分为3大类:熔化焊、压力焊、钎焊。
26、金属切削加工可分为钳工和机械加工两部分。
27、木材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易燃性、吸水性、易加工、燃烧性和生物降解性等28、木材在横切面上硬度大,耐磨损但易折断,难刨削,加工后不易获得光洁表面。
29、塑料的基本性能:质轻比强度高、优异的电绝缘性能,减摩耐磨性能好,优良的化学性能,透光及防护性能,减震消音性能好,独特的造型工艺性能,良好的质感和光泽度。
30、塑料的挤出成型也称挤压模塑和挤塑,它是在挤出机中通过加热,加压而使物料以流动状态连续通过挤出模成型的方法。
31、按照陶瓷材料的性能功用可分为普通陶瓷和特种陶瓷两种。
32、玻璃的熔制过程分为:硅酸盐的形成,玻璃的形成,玻璃液的澄清和均化,玻璃液的冷却。
33、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包括表面改质处理、表面精整加工和表面被覆处理。
34、金属件的连接工艺可以分为机械连接、焊接和胶结三种类型。
35、涂料由主要成膜物质、次要成膜物质和辅助材料三部分组成。
1.简述金属的熔模铸造工艺答:熔模铸造又称失蜡铸造,因其铸件表面光滑精细又称为精密铸造,因可以获得五分型面的铸造,所以又称为整体铸造。
铸造的过程是:用易熔材料制成模型,在模型表面涂挂耐火涂料后硬化,反复多次并将模型熔出来,焙烧硬壳,即可得到天分型面的铸型,用这种铸型浇注后即可获得尺寸准确和表面光洁的铸件。
其特点1铸件的精度高且表面光洁,减少机械加工余量或不进行机械加工2能够铸造各种铸造合金铸件,尤其适合于高熔点及难切削加工合金的铸造3熔模铸件的形状可以比较复杂4熔模铸造工艺过程比较复杂,且不易控制,使用和消耗的材料较贵,适用于生产形状复杂,精度要求较高或难以进行加工的小型零件,铸件的重量不宜太大。
2什么叫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其代表材料都有哪些?答:热固性塑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或加入固化剂)下,经过一段时间后变为坚硬制品硬化后的塑料不溶于任何溶剂,在加热也不软化(如果温度过高就会发生分解),所以热固性塑料不能回收再利用。
代表有:酚醛塑料(PE)环氧塑料(EP)氨基塑料不饱和聚酯(UP)热塑性塑料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软化,而且有一定的可塑性,冷却后变化,可反复加热冷却,其性能不发生变化,故热塑性塑料可进行再塑化加工。
代表有: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ABS 聚酰胺(PA)。
3,简述工程材料的分类及主要用途。
答:工程材料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若将工程材料按化学成分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四大类。
工程材料被广泛的应用到人类活动的各个不同领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
4.材料的使用性能有哪些?答: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材料的物理性能包括密度,力学性能,热性能,电性能,磁性能,光性能等。
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和塑性,脆性和韧性,硬度,耐磨性等,材料的化学性能包括耐腐蚀性,抗氧化性和耐候性。
还包括材料的工艺特性和感觉特性。
5,陶瓷材料的基本性能有哪些?答:陶瓷材料硬度高、抗拉强度低、熔点高,热硬度可达1000度。
最突出的缺点是脆性,几乎没有塑性,虽然在静态负荷下,抗压强度很高,但稍微受外力冲击便发生脆裂,在外力作用下不发生显著形变即产生破坏,抗冲击强度远远低于抗压强度,致使其应用尤其作为结构材料使用时有所局限。
6.玻璃有哪些基本性能?答:1.玻璃与陶瓷一样是一种脆性材料,抗张强度较低。
2.硬度比较大。
仅次于金刚石。
探花硅等材料,比一般金属要硬,普通道具不能对其进行切割。
3.光学特性:是一种高度透明的物质具有吸收和透过紫外线,红外线,感光,变色,防辐射等一系列重要的光学性能 4.电学性能:常温下,玻璃一般是电的不良导体,有些是半导体。
5.玻璃的热性能很差,一般经受不了温度的急剧变化,制品的厚度越大,承受的急变温差也越小。
6.化学性质较稳定,大多数工业玻璃都能抵抗除氢氟酸以外酸的侵蚀,耐碱性腐蚀能力较差。
7.木材有哪些综合性能?答:1质轻而坚韧,富有弹性2易加工3木材对空气中的水分敏感4导热、导电性差5具有美丽的花纹和光泽6具有一定可塑性7易形变8易燃9各向异性。
8.简述材料的质感及其构成答:材料的感觉特性又称材料质感,是人的感觉系统因生理刺激对材料做出反应或由认得知觉系统从材料表面特性得出的信息,是人对材料的生理和心理活动。
材料的感觉特性按人的感觉可分为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按材料本身的构成可分为自然质感和人为质感。
触觉质感是人们通过手和皮肤触及材料而感知材料表面特性,是人们感知和体验材料的主要感受。
视觉质感是通过眼睛的视觉来感知材料表面特性,是材料被视觉感受后经大脑综合处理产生的一种对材料便面特征的感觉和印象。
自然质感是材料本身固有的自然质感,是材料的成分,物理,化学特性和表面肌理等物面组织所显示的特征。
人为质感是人有目的的对于材料表面进行技术性和艺术性加工处理,使其具有材料自身非固有的表面特征。
9简述材料和工业设计的关系。
答:(1)材料是工业设计的物质基础,(2)材料是工业设计相互促进,(3)材料科学是工业设计的基础。
材料手机一切工业设计的载体,工业设计与材料密不可分。
形态,功能和材料是构成产品的三大要素,三者互为影响,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以及创新性的运用材料对于产品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一方面,要考虑材料是否满足设计的功能要求,既满足其物理,化学,机械性质等方面的要求。
另一方面,要考虑所选用的材料是否能表达设计的高层要求,包括各个感情,文化等的表达。
在这,应从经济角度考虑选用何种材料。
三者不可缺。
成功的是将三者巧妙,有机的结合。
10.什么是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其衡量指标有哪些?说明其含义.答;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也称为机械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变形和抗变形特性,是材料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主要包括硬度、强度、韧性、弹性、塑性等。
其衡量指标有冲击韧性和疲劳强度,冲击韧性指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破坏的能力。
疲劳是指零件在交变载荷作用下过早发生破坏的现象,疲劳强度是指材料经受无数次应力循环而不破坏的最大应力值。
铸造是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流入铸型,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和性能的铸件的成型方法。
铸造成型的方法很多,根据加工方法的不同,工业造型设计中常用的铸造工艺分为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熔模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等。
应用最为普遍的是砂型铸造。
锻造工艺是将要加工的工件柸料在熔炉中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用工具取出在不同的设备上锻打加工。
常用的锻造方法有自由锻、模锻和胎膜锻造。
弹性是指材料受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形,当外力除去后,材料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性能。
塑性指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去除后,不能恢复原状,保留永久变形的性能。
硬度材料表面抵抗穿透和刮划的能力,可以使用硬度计测量材料的硬度。
静力强度在缓慢加力的条件下,金属材料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由于载荷性质的不同,静力强度可分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和抗扭强度。
挤塑成型又称挤出成型,是将材料加热熔融成粘流态,借助螺杆挤压作用,推动粘流态的物料,使其通过口模而成为截面与口模形状相仿的连续体的一种成型方法。
电镀指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原并沉积在零件表面形成一定性能的金属镀层的过程。
金属电镀的基本过程为:磨光、抛光、除油、去锈、电镀、酸洗、碱洗、清洗、出槽。
熔模铸造熔模铸造又称失蜡铸造,因其铸件表面光滑精细又称为精密铸造,因可以获得五分型面的铸造,所以又称为整体铸造。
铸造的过程是:用易熔材料制成模型,在模型表面涂挂耐火涂料后硬化,反复多次并将模型熔出来,焙烧硬壳,即可得到天分型面的铸型,用这种铸型浇注后即可获得尺寸准确和表面光洁的铸件。
陶瓷的可塑成型是使用各种不同的外力对具有可塑性的坯料进行加工,迫使坯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塑变形而制成生坯的成型方法。
金属的弹性指当外力去除后,材料能迅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和尺寸的性能。
金属的压力加工是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坯料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力学性能的原材料,毛坯或零件的加工方法。
塑料的注塑成型又叫注射成型,适用于热塑性塑料和部分流动性好的热固性塑料制品的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