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卖木雕的少年》_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卖木雕的少年》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卖木雕的少年》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卖木雕的少年》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分析课文内容。

(2)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激发对生活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2)学会关爱他人,付诸实践。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2)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让学生分享朗读感受,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3.合作交流(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4.生字词学习(1)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字义。

(2)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巩固生字词。

5.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谈谈对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

(2)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关爱他人,付诸实践。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四、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

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3.家长与孩子一起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关爱他人,分享心得体会。

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为了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可以这样设计:师: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这个故事讲的是关于什么吗?生1: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卖木雕的少年帮助一位外国游客的事情。

师:很好,那你们觉得这个故事里,卖木雕的少年做得最让我们感动的地方是什么?生2:我觉得是少年即使自己生活不容易,还是愿意帮助别人。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年级语文下册:《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7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7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7篇】《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策略:讲解与感悟相结合。

教学准备:课件中非友谊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出示课件)1、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走进神秘的非洲,那里鸟语花香,景色宜人,生长着各种热带动植物,住着与我们不同肤色的人。

在非洲南部,著名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

在瀑布周围,有许多出售木雕的摊点,就在这里,我们将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

二、新授:(一)整体感知课文:1、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想,我和少年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2、看谁会填:(这个填空你一定会填)“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空留一个(遗憾)。

而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非洲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

这段话其实就是我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学们发现没有,在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语我们连续填了两次,是哪一个?(遗憾)(二)、研读遗憾1、师:“遗憾”是什么意思?(不称心,感到惋惜)师:“遗憾”一词出现在文中哪个段落?(指名读,齐读)2、出示第九自然段:我点了点头。

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第一部分:体会“我”的遗憾1、师:让我们先来看看,文中的“我”为什么遗憾?指名回答(直接从这句中可以找到原因:因为“我”不能带走这件精美的工艺品)2、作者说工艺品非常精美,你能从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句子写了工艺品的精美,请用横线划下来。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阅读短篇小说《卖木雕的少年》,学生将能够理解故事情节,识别主要人物,掌握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故事中主人公少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勇气,鼓励学生面对挑战。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

2. 通过词汇和表达相关语言技能。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少年的坚持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2. 进一步讨论故事中的道德与价值观。

四、教学准备:1. 复印故事《卖木雕的少年》及相关的活动材料。

2. 音频设备与相关音频材料。

3. 课堂活动所需要的小组讨论工具。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描述生动的图片引起学生对于木雕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

2. 引出问题:你了解木雕吗?你知道怎样制作木雕吗?步骤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每人一份故事《卖木雕的少年》,默读两遍并标记重点。

2.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有什么特点?- 故事的背景是什么?主人公因何而走进木雕这个行业?- 主人公在学习木雕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 故事结尾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3. 小组代表汇报答案。

步骤三:语言技能训练(20分钟)1. 教师教授或复习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并引导学生运用这些词汇和表达方式写出关于木雕的一篇短文。

2. 学生分成小组,互相修改短文并讨论。

3. 随机抽取几组进行展示。

步骤四:思维拓展(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主人公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的表现,他是如何坚持不懈并最终成功的?2. 学生讨论,试图找出主人公坚持不懈和勇敢面对困难的原因。

3. 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给予进一步的引导和思考。

步骤五:价值观教育(10分钟)1. 教师提问:主人公的经历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我们如何理解勇敢、坚持等价值观?2. 学生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卖木雕的少年》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卖木雕的少年》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卖木雕的少年》教案《卖木雕的少年》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卖木雕的少年》,让学生了解木雕的制作过程和木雕艺术的价值,培养学生对手工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与讨论,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卖木雕的少年》,培养学生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的意识,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和劳动者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卖木雕的少年》,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

【教学准备】教材:《卖木雕的少年》课文,课外阅读资料,音乐资源教具:PPT,小组活动评价表学具:学生绘本,学生手工创作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 师生互动:出示一些木雕作品图片,请学生说出自己对木雕的观感和认识。

2. 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木雕是如何制作出来的?需要经历哪些步骤?二、阅读与赏析(20分钟)1. 学生除阅读课文《卖木雕的少年》,边阅读边适当地讲解生词和语法点。

2. 课文赏析:就课文的情节、人物、描写进行细致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文中的冲突和高潮。

3. 小组讨论: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就课文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并选出一个小组代表发表讨论结果。

三、合作学习与表演(30分钟)1. 学生细读课文,分析文中人物角色的性格、心理发展和转变,自由讨论后组织小组表演。

2. 学生分工合作,分别扮演文中的小明、张大爷等角色,并进行小组表演。

3. 全班观看表演,评价各小组表演的优缺点,进行评奖选出最佳表演奖。

四、拓展延伸(15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或者自行上网查找资料,了解中国传统手工艺和文化。

2. 学生自由选择一种手工艺品进行制作,并在下节课展示作品。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三年级下册语文卖木雕的少年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卖木雕的少年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卖木雕的少年》教案教材分析:《卖木雕的少年》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少年卖木雕的故事,展示了我国民间艺术的精髓,也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少年卖木雕的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分析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

2.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木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2.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木雕的认识。

3.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 学生合作探讨,解决生僻词汇的问题。

三、课堂讲解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了解故事情节。

2. 教师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少年卖木雕的过程,以及作者的情感变化。

四、情感体验1.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2. 学生谈感想,说说自己对民间艺术的看法。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2.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分享自己的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热爱程度。

六、课堂拓展1. 教师展示其他民间艺术作品,如剪纸、泥塑等,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

2.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其他民间艺术的了解和喜爱。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保护民间艺术,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七、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收集关于民间艺术的相关资料,了解其历史和现状。

2. 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民间艺术的小短文,表达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三年级下册语文卖木雕的少年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卖木雕的少年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卖木雕的少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卖木雕的少年》。

(2)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课文主题,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做一个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3)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课文《卖木雕的少年》有个初步的了解。

(2)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课文中少年卖木雕的原因是什么?4. 分析人物:(1)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少年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

(2)学生分享找出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少年的性格特点。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谈谈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做一个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卖木雕的少年》,了解了故事内容,分析了少年的性格特点。

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学会了诚实守信的道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卖木雕的少年》。

2.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3. 运用本课所学,写一篇关于诚信的短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情感。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通用18篇)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通用18篇)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通用18篇)《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通用18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累并正确运用四字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重点难点】1、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2、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3、积累一些四字词语,并学会恰当地运动。

【课前准备】搜集非洲有代表性的图片(植物、动物、人种等),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以及非洲的木雕图片,并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一、图片欣赏,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喜欢)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师介绍大瀑布及其地方特色,展示图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文中的四字词语,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多媒体展示四字词语,请生读,一边读一边归纳。

(景色)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物品)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人)五官端正语无伦次爱不释手3、请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精读感悟1、朗读第2-4自然段,想想“我”是如何被精美的木雕吸引,从而激发了“我”购买的欲望的?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填一填。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_________,这里________,景色十分_____。

摊点里陈列的木雕________,________。

其中坐凳_________,大象雕得________,我一看就________。

2、这么美丽的工艺品,却没有买成。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优秀3篇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优秀3篇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优秀3篇卖木雕的少年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

2、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课前准备:阅读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友好情谊的故事。

搜集有关非洲地区的文字或图片资料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1、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请大家拿出来。

2、学生进行交流。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

提示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生字情况。

把朗读的句子读通顺。

3、朗读提示: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布置默读。

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以与学生讨论。

3、全班交流。

理清课文的顺序: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四、学习生字重点指导:“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写一横;“驮”字右边不要写成“犬”;“构”“端”“辨”“堆”“模”可以让学生先和以前学过的“沟”“喘”“辫”“推”“摸”字比较,注意不同之处。

第2课时一、复习生字词1、各种形式朗读词语。

2、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

二、个性阅读,突出重点1、学生分小组学习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1)有感情地朗读。

(2)说说从哪里可看出少年的可爱?2、全班交流3、想象:找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想当时他是怎样想的?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荣仁完小王慧
课时:1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扫清生字词语障碍。

(2)查询有关“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和“非洲木雕”的资料。

(3)通过查资料大体了解六七十年代非洲和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出售、摊点”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抄写积累并正确运用四字词语。

3、初步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材分析:
课文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

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从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灵。

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风吹拂的夜晚,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衬托了卖木雕的少年美丽的心灵。

课文准确而得体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组,要注意让学生积累并学会使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对,我们就居住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的家,也是世界人民的家。

但在这个大家庭里,有一个洲的人民由于战争及自然地理条件等原因,还争扎在贫穷、饥饿、疾病的边缘······这个洲就是非洲,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非洲,走近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认识了解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空手跟写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出示四字词语,要求齐读。

2、再读课文1-4自然段,检查词语运用。

(1)这些词语同学们都积累下来了吗?我们学词语既要注意积累又要学会灵活运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1-4自然段,用上其中的词语说说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和非洲木雕给你的印象。

(2)这个填空题你会填吗?一起读一下!
三、品读课文,领悟情感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和非洲木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位----齐读课题,同学们默读课文5-15自然段,说说少年做了一件什么事呢?(学生答)当我捧着这沉甸甸的木雕时,心里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出示)我们指的是谁呢?一起说!(板书:中国游客黑人少年)
对!我们是朋友!(板书)同学们都认识到了,可对这句话你还有什么疑问吗?(什么是朋友?他们是怎么成为朋友的?)带着问题读课文会读得更棒!
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非洲人民的生活,面对这些,善良真诚的中国人曾给予了他们大量无私的帮助,瞧!(出示图片),由此中非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我看见有的同学若有所思,默默点头,能把你想到的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是呀,在非洲人民的心中,中国人就是他们的----朋友!,那么此时,这个非洲少年看到他的朋友我这个中国游客遇到了什么困难?
我为不能把木雕带走而感到怎么样?(遗憾!)(板书)
我们请一位同学读4-9段,其他同学注意: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我”的遗憾?边听边做
个记号。

说说你的句子。

(出示句子)
“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我听到你突出了一个词语“精美”,谁能说说这件木雕的精美体现在哪里?
“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哦,他构思新奇,栩栩如生,那么他新奇在哪里呢?
“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着一块寸把厚的树桩。

”哦,你说得真好,你联系了上面这句话理解了构思新奇的意思,你可真棒!这些坐凳真是既美观又实用,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么精美的坐凳带不走,“我”感到真----“遗憾”!
还有哪些句子?
“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是的,这句话中有个词,意思是说话毫无条理,让人听不清楚,哪一个?(语无伦次)谁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你!你!你!
还有哪个句子也能帮助我们了解“我”的遗憾?“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你从哪个词语读出了我的依依不舍?我如此喜爱象墩,却带不走,非常遗憾,可能这时同行的游客走过来说: “走吧,走吧,到别处看看。

”可是我---(学生读) “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导游也不停地催促:“上车了,上车了!”可是我不愿离去,我----(学生读) “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我们体会到了“我”深深地“遗憾”!少年此时的心情会也感到遗憾,自由读读写少年的句子,用心体会一下。

(出示句子)少年为什么遗憾?(因为他的中国朋友有遗憾。

)为了不让我这个中国游客,少年心中的朋友带着“遗憾”回国,他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让我们默读10-15自然段,画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象他是怎么想的。

学生说,出示句子。

先看第一句,“他听到谈话声,来到我们面前,原来是白天卖木雕的那个少年。

看样子,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

”找个同学读一读,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动?(专门、等候)再读一遍,你感受到了什么?你等过人吗? 会有什么心情?什么表现? 同学们,可能一小时过去了,少年在那里----等候!两小时过去了,少年还在那里---等候!一直等到了暮色降临,同学们,想一想,少年坐在那里等候,他可能会想些什么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课件出示提示)内心是多彩的,想象是丰富的,你们看,我们刚才通过丰富的想象走进了少年多彩的内心世界!
从我和少年的对话中,还能感受到什么?同桌分角色读我和少年的对话。

(出示句子) 同桌展示读。

我想采访刚才这位中国游客:“当你接过这个沉甸甸的小象墩,你的心情怎么样?”(高兴、激动、感动)(板书:感动)少年给你一个什么样的木雕,让你这么激动?“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一起读一读,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标点符号,是—“!”这个叹号告诉我们“我”的心情是------激动!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读一读!
小组表演读!
老师也想读,可以吗?好,我来当中国游客,谁来当非洲少年?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


“太好了!给你钱!”
“不,不要钱。

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
看,少年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

谁还想读?好,让我们立起课本,挺起胸膛,再来读一读!
此时,我深深体会到少年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是因为----我们是朋友!
少年耐心地等候,是因为-----我们是朋友!
他诚心地赠送,还是因为-----我们是朋友!
中国和非洲虽远隔万里,但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却心连着心,(板书:画心形)成为了好朋友。

多么可爱的黑人少年!同学们想夸一夸他吗?拿出你的练习本,写一写,你可以选老师建议的开头,也可以自己写。

展示。

(板书:善良、真诚)
带着精美的木雕,我离开了这片神奇的土地,壮观的大瀑布让我留恋(出示),栩栩如生的木雕令我难忘(出示),让我怀念的还有这位善良真诚的----“卖木雕的少年”! (出示)还有他那句不太标准的中国话“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四、课下阅读小链接:
学了这片课文,你一定对非洲非常感兴趣,想亲自去看一看,对不对?可是条件暂不允许,老师给大家推荐一篇文章,希望你课下读一读! (出示)
板书设计:
27、卖木雕的少年
中国游客非洲少年
遗憾善良
感动真诚
我们是朋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