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必修二教师用书:第三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乙酸 Word含解析
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学课件:第3章 第3节 第2课时 乙酸.ppt

①>③
〔即时训练〕
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 2 种 B.1 mol 苹果酸可与 3 mol NaOH 发生中和反应 C.1 mol 苹果酸与足量金属 Na 反应生成 1 mol H2
(A )
D.
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为羧基和羟 基,为 2 种,A 正确;苹果酸分子含有 2 个羧基,所以 1 mol 苹果酸可与 2 mol NaOH 反应,B 错误;羟基和羧基均可与 Na 反应生成氢气,故 1 mol 苹果酸与
A
A.金属钠
B.CuO
C.石蕊试液
D.碳酸钠溶液
2.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B
A.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常温下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B.乙酸的分子式为 C2H4O2,分子里含有 4 个氢原子,所以乙酸是四元酸
C.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D.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3.下列物质中属于羧酸的是 ( )
碎瓷片
加热前,大试管中常加入几片碎瓷片,目的是防暴沸
导气管
竖立试管中导气管末端恰好和液面接触,目的是防倒吸
大试管倾 斜45°角目的
增大受热面积
均匀加热目的
加快反应速率,并将生成的乙酸乙酯及时蒸出,有利于 乙酸乙酯的生成
反应物加入顺序 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
酯的分离
对于生成的酯,通常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其中乙酸乙 酯位于上层
C
A.乙醇
B.苯
C.乙酸
D.乙酸乙酯
• 问题探究:
知识点二 乙酸的酯化反应
2020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第2课时乙酸课件新人教必修2

第 2 课时 乙 酸
[学习目标] 1.知道乙酸的主要用途。2.搭建乙酸的 球棍模型,与乙醇和水对比,认识乙酸的物理性质和化 学性质。3.认识乙酸的官能团——羧基的主要性质,知道 酯化反应的原理。4.学会分析官能团与物质性质关系的方 法。
知识衔接 1.乙醇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乙醇的结 构简式为 CH3CH2OH 或 C2H5OH。 2.乙醇羟基上的 H 和 H2O 分子中的 H 哪个更活泼? 酸的通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水与钠反应比乙醇与钠反应剧烈,所以 H2O 分子中的 H 更活泼。酸的通性主要包括:(1)使石蕊溶液 变红色;(2)跟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3)跟碱性氧化物 反应生成盐和水;(4)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5) 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CH3COOH 酸的通性。
CH3COO-+H+,属于一元弱酸,具有
①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
②与活泼金属(如钠)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CH3COOH+2Na―→2CH3COONa+H2↑。
③与碱性氧化物(如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2CH3COOH+Na2O―→2CH3COONa+H2O。
④与碱(如氢氧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 +NaOH―→CH3COONa+H2O。
③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实验 a.饱和 Na2CO3 溶液的液面上有油状液体生成 现象 b.能闻到芳香气味
化学方
CH3COOH+CH3CH2OH
浓H2SO4 △
程式 CH3COOCH2CH3+H2O
酯化反应的实质是:醇脱氢原子羧酸脱羟基。
二、酯 1.概念:酯是酸和醇发生脱水反应生成的一类有机 物,可看作是羧酸分子羧基中的羟基(—OH)被—OR′取代 后的产物,简写为 RCOOR′,官能团为酯基。 2.物理性质。 酯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有芳香 气味。 3.化学性质。 能发生水解反应,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醇和羧酸,碱 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醇和羧酸盐。
2020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同步教师用书:第3章 第3节 课时2 乙酸

高考化学课时2 乙酸1.初步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
2.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和原理。
(重难点)3.从官能团角度,解释不同类型有机物性质不同的原因。
(重点)乙酸的组成、结构与性质[基础·初探]1.乙酸的组成及结构2.乙酸的物理性质俗名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挥发性醋酸无色液体强烈刺激性易溶于水和乙醇易挥发3.乙酸的化学性质(1)弱酸性乙酸是一元弱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H+,其酸性比H2CO3强,具有酸的通性。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与活泼金属、一些金属氧化物、碱、一些盐反应。
写出乙酸发生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与Zn反应:2CH3COOH+Zn―→(CH3COO)2Zn+H2↑。
②与NaOH反应:CH3COOH+NaOH―→CH3COONa+H2O。
③与CaCO3反应:CaCO3+2CH3COOH―→(CH3COO)2Ca+CO2↑+H2O④与CuO反应:CuO+2CH3COOH―→(CH3COO)2Cu+H2O。
(2)酯化反应①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方程式为②酯化反应a.概念: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b.特点:是可逆反应,反应进行得比较缓慢。
4.酯类(1)酯类的一般通式可写为,官能团为。
(2)低级酯:乙酸乙酯,密度比水的小,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可用作香料和溶剂。
[探究·升华][思考探究]探究1乙酸、乙醇、H2O、H2CO3中羟基的活泼性实验探究(1)给四种物质编号:①HOH,②,③,④。
(2)设计实验操作现象结论(—OH中H 原子活泼性顺序)a.四种物质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各加入紫色石蕊溶液两滴②、④变红,其他不变②、④>①、③b.在②、④试管中,各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②中产生气体②>④c.在①、③中各加入少量金属钠①产生气体,反应迅速③产生气体,反应缓慢①>③(3)实验结论:乙醇、水、碳酸、乙酸中羟基氢的活泼性依次增强。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第2课时

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第2课时乙酸一、乙酸1.分子组成和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分子模型C2 H4O22.物理性质3.化学性质(1)弱酸性乙酸是一元弱酸,在水中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其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拥有酸的通性。
以下几个问题均能表现乙酸的酸性,请按要求完成问题: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 色;②乙酸与 M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乙酸与 Na 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乙酸与 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石灰石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酯化反应①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 的反应。
②特点: a.反应速率很慢,一般加入____________作催化剂并加热。
b.反应是______的。
生成的乙酸乙酯在同样条件下又能发生______ 反应生成乙酸和乙醇。
实验操作实验饱和 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________________ 生成,且能闻到________现象化学方程式③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是羧酸脱去______,醇脱去 ______,羧酸分子中羧基中的______与醇分子中 ________结合成水,其他部分结合成酯。
形成C—O 键,在乙醇中可用18O 原子作示踪原子,证明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
人教版必修2 第3章第3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2课时) 课件(54张)

C.乙酸和乙二醇
D.甲醛(
)和乙酸
【解析】 先比较组成元素是否相同,如果组成元素相同,则最简式相同即可,如 果组成元素不同,则看含碳的质量分数是否相同。
【答案】 AD
三、综合应用 【例6】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甲、乙两套装置(如图所示)进行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 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乙装置中长玻璃导管c的作用是
答案
1.C2H4O2 —COOH(或羧基) 2.无 液
CH3COOH
3.(1)CH3COOH CH3COO-+H+ 红 2CH3COOH+2Na―→2CH3COONa+H2↑ CH3COOH+NaOH―→CH3COONa+H2O 2CH3COOH+Na2O―→2CH3COONa+H2O 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
D. H2C2O4可发生酯化反应,HOOCCOOH+2C2H5OH 2H2O
C2H5OOCCOOC2H5+
解析:草酸(又称乙二酸)为一种二元弱酸,具有酸的通性,因此能发生中和反 应,具有还原性,因为乙二酸中含有羧基因此能发生酯化反应,据此解题;A.H2C2O4为 二元弱酸,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草酸钙和水,因此含酚酞的 氢氧化钙溶液碱性逐渐减弱,溶液红色褪去,故A不符合题意;B.产生气泡证明有CO2产 生,因此可证明酸性H2C2O4>H2CO3,反应方程式为:H2C2O4+2NaHCO3===Na2C2O4+ 2CO2 ↑+2H2O或H2C2O4+NaHCO3===NaHC2O4+2CO2↑ +2H2O,故B不符合题意; C.0.1 mol·L-1H2C2O4的pH=1.3,说明草酸为弱酸,故草酸不可以拆分,故C符合题意;D. 草酸(又称乙二酸),其中含有羧基因此能发生酯化反应,反应方程式正确,故D不符 合题意。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三节 第二课时 乙酸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4)浓硫酸在酯化反应中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 (5)浓硫酸溶解于乙醇、乙酸像溶解于水一样放出大量的热, 因此试剂混合时的顺序是乙醇、浓硫酸,冷却后再加乙酸,若先加 浓硫酸,会导致(dǎozhì)液体飞溅。 (6)制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中,玻璃导管的末端不要插入液体 中,以防液体倒吸。
第六页,共27页。
第七页,共27页。
1.分子组成(zǔ chénɡ)与结构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比例模型
C2H4O2
羧基: CH3COOH —COOH
第八页,共27页。
2.物理性质(wùlǐ xìngzhì)
俗名 颜色 状态
气味
溶解性 挥发性
醋酸(cù su无ā色n)(wúsè)液态 强烈刺激性气味 易 溶于水 易挥发
;
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
第十二页,共27页。
2.酯化反应 (fǎnyìng)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不 溶于 水的油状液体产生,且能闻到香 味
浓硫酸
CH3COOH+CH3CH2OH
化学方程式
△
CH3COOCH2CH3+H2O
晨背关键
(guānjiàn )语句
第 理解教材 知识点一
第 三 章
第 三 节
二
(jiàocái) 新知
(dì
èr) 课 时
把握热点 考向
知识点二
考向一
考向二
应用创新 演练
第一页,共27页。
第二页,共27页。
第三页,共27页。
第四页,共27页。
第五页,共27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乙酸》课件

Na2CO3+2CH3COOH→2CH3COONa+CO2↑+H2O
酸性比较:CH3COOH > H2CO3 >HClO
课堂练习
当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锅垢 ④贝壳⑤蛋壳.分别滴加醋酸时,会产生
相同气体的是( D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④⑤
C.只有①②③
D.是①②③④⑤
思考:1.为什么酒是存的香?
2.厨师烧鱼时常加醋并加点酒,这样鱼的
味道就变得无腥、香醇,特别鲜美。?
课本P75 演示实验3-4:
反应后饱和Na2CO3溶液上层有什么现象?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
2、酯化反应
浓H2SO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H3COOH + HOC2H5 △ CH3COOC2H5+H2O
乙酸乙酯
定义:酸和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叫做酯化反应
小结:
O CH3—C—O—H
酸性
酯化反应
练习
1、关于乙酸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B.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C.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有刺激性气 味 的液体
D.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所以不是一元 酸
2、酯化反应属于( D ).
A.中和反应 B.不可逆反应 C.离子反应 D.取代反应
同位素示踪法
酸脱羟基醇脱羟基上的氢原子。
有机羧酸和无机含氧酸(如 H2SO4、HNO3等)
酯化反应形式:取代反应。
小结:酯化反应
O CH3—C—OH+H—1O8 —C2H5 浓H2SO4
O CH3—C—18O—C2H5 + H2O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三章第三节第2课时乙酸

二、酯
1.概念:酯是酸和醇发生脱水反应生成的一类有机 物。
2.性质。 (1)物理性质:酯一般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具有 芳香气味。 (2)化学性质:能发生水解反应,酸性条件下水解生 成醇和酸,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醇和羧酸盐。
3.酯的用途。 (1)用作香料:如作饮料、香水等中的香料。 (2)用作溶剂:如作指甲油、胶水的溶剂。
(4)酯化反应又属于取代反应。( ) (5)可用饱和 Na2CO3 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和 乙酸。( ) 解析:(1)苯不溶于水,液体分层,但乙醇和乙酸都
易溶于水液体不分层。(3)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
的转化率达不到 100%。 答案:(1)× (2)√ (3)× (4)√ (5)√
2.下列物质的分子中均含有羟基,其中羟基氢活泼
提示:(1)首先给四种物质编号。
(2)设计实验。
(3)实验结论。
—OH 种物质各取少量放
A、D 变红,
于试管中,各加入紫色
A、D>B、C
B、C 不变
石蕊溶液两滴
—OH 中氢原
操作
现象
子活泼性
在 A、D 试管中,
A 产生气体,D
各加入少量碳酸
A>D
无变化
氢钠溶液
在 B、C 试管中 B 产生气体,反
出氢气;(3)跟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4)跟碱发生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5)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3 . 证 明 盐 酸 的 酸 性 强 于 碳 酸 : CaCO3 + 2HCl===CaCl2+H2O+CO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自主学习 一、乙酸 1.分子组成和结构。
2.物理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 乙酸 1.了解乙酸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掌握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2.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
一、乙酸的组成和结构
二、乙酸的性质 1.物理性质 俗名 颜色 状态 气味 溶解性 挥发性 醋酸 无色 液体 强烈刺激性气味 易溶于水和乙醇 易挥发 2.化学性质 (1)弱酸性:乙酸在水中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CH3COO-+H+,乙酸在水中部分电离,属于一元弱酸,具有酸的通性。 请填写下图,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酯化反应 ①概念: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②反应特点: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且反应比较缓慢。 ③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生成,且能闻到香味
化学方程式 CH3COOH+CH3CH2OH浓硫酸△ CH3COOC2H5
+H2O 乙酸和乙醇反应的产物乙酸乙酯(填名称)具有香味,是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且密度比水小。
1.下列关于乙酸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它可以跟碳酸盐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
B.乙酸具有酸性,能跟钠反应放出H2 C.乙酸的官能团是羟基 D.乙酸的温度低于16.6 ℃时,就凝结成冰状晶体 解析:A、B、D三项正确;乙酸的官能团为羧基,C项错误。 答案:C 2.(2018·福建师大附中期末)若乙酸分子中的羧基是16O,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8O,二者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18O的物质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解析:乙酸与乙醇反应,乙酸中的羧基提供羟基,乙醇中的羟基提供氢原子,羟基和氢原子形成水,剩下的基团结合形成酯:
CH3C16O16OH+CH3CH 182OH浓H2SO4△CH3C16O18OC2H5+H162O,所以分子中含有18O的物质总共有2种,分别为CH3CH 182OH、CH3C16O18OC2H5。
答案:B 3.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乙酸属于一元酸,在水中发生电离CH3COOH===CH3COO-+H+。( ) (2)乙酸、乙醇均能与碳酸钠反应。( ) (3)乙酸乙酯易溶于水和乙醇。( ) (4)乙酸、乙醇的酯化反应又属于取代反应。( ) (5)乙酸性质比较稳定,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 答案:(1)× (2)× (3)× (4)√ (5)×
乙酸与水、乙醇、碳酸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泼性 1.设计实验验证 (1)给四种物质编号
(2)设计实验
(3)实验结论 羟基氢的活泼性:根据步骤Ⅰ知:A、D>B、C 根据步骤Ⅱ知:A>D,根据步骤Ⅲ知:B>C 结论:A>D>B>C。 2.实验结论总结 乙醇 水 碳酸 乙酸 氢原子活泼性 逐渐增强 电离程度 极难电离 微弱电离 部分电离 部分电离 酸碱性 中性 中性 弱酸性 弱酸性 与Na 反应 反应 反应 反应 与NaOH 不反应 不反应 反应 反应 与NaHCO3 不反应 不反应 不反应 反应 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V1 L气体,等量的该有机物与适量的纯碱反应,生成相同状况下的气体V2 L,若V1>V2,那么该有机物可能是下列中的( )
A.(CH3)3CCH2OH B.HOOC—COOH C.HO(CH2)2COOH D.HO(CH2)2OH 【解析】 —OH、—COOH都能与金属Na反应产生H2,1 mol—OH或1 mol—COOH与Na反应可产生0.5 mol H2;在题给化合物官能团中,仅有—COOH与Na2CO3反应产生CO2,1 mol—COOH与Na2CO3反应可产生0.5 mol CO2。题设中有机物与金属Na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大于与纯碱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则有机物结构中同时含有—COOH、—OH,只有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2018·新余市期末)近两年流行喝果醋,苹果醋是
一种由苹果发酵而成的具有解毒、降脂、减肥和止泻等明显药效的健康食品。苹果酸(α羟基丁二酸)是这种饮料的主要酸性物质,苹果酸
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 B.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C.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最多可以产生1.5 mol H2 D.1 mol苹果酸与NaHCO3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HCO3 解析:苹果酸含有羟基和羧基,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A正确;苹果酸含有羟基,且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B正确;1 mol苹果酸含有1 mol羟基和2 mol羧基,故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最多可以产生1.5 mol H2,C正确;只有羧基能与NaHCO3反应,故1 mol 苹果酸最多消耗2 mol NaHCO3,D错误。
答案:D 乙酸的酯化反应 1.实验装置 2.实验原理 CH3COOH+C2H5OH浓H2SO4△ CH3COOCH2CH3+H2O (酸脱羟基醇脱氢) 3.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试剂的加入顺序 先加入乙醇,然后沿器壁慢慢加入浓硫酸,冷却后再加入CH3COOH。
(2)导管末端不能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防止挥发出来的CH3COOH、CH3CH2OH溶于水,造成溶液倒吸。
(3)浓H2SO4的作用 ①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②吸水剂——提高CH3COOH、CH3CH2OH的转化率。 (4)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 ①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②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 ③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 (5)酯的分离 采用分液法分离右侧试管中的液体混合物,所得上层液体即为乙酸乙酯。 (2018·全国卷Ⅰ)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
【解析】 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物均是液体,试管口应向上倾斜,A正确;制备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和乙醇,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且导管口不能插入溶液中,以防止倒吸,B正确;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且易挥发,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不能通过蒸发来分离,C正确,D错误。
【答案】 D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倒吸现象
B.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
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并加快反应速率 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
解析:加热过程中产生的乙醇蒸气和乙酸会溶于饱和Na2CO3溶液中,易发生倒吸现象,A项正确;浓硫酸与其他溶液混合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加入到密度比它小的液体中,本题中应先向a中加入乙醇,然后再慢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B项错误;采用加热的方法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同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反应体系,达到分离的目的,C项正确;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醇和乙酸会溶于饱和Na2CO3溶液中,D项正确。
答案:B
1.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常温下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B.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与甲酸(HCOOH)互为同系物 C.乙酸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稀溶液氧化 D.乙酸官能团的结构式为—COOH
解析:A、B、C三项正确;乙酸官能团的结构式为,D项错误。
答案:D 2.(2018·吉安市期末)下列混合物能用分液法分离的是( ) A.乙醇与乙酸 B.苯和溴苯 C.乙酸乙酯和Na2CO3溶液 D.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解析:乙醇与乙酸、苯和溴苯均混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A、B错误;乙酸乙酯不溶于Na2CO3溶液而分层,可用分液法分离,C正确;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不分层,不能用分液法分离,D错误。
答案:C 3.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 B.酯化反应可看成取代反应的一种 C.酯化反应的产物只有酯 D.浓硫酸可作酯化反应的催化剂 解析: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的一种,产物为酯和水,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且需浓H2SO4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答案:C 4.(2018·安康市期末)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2COOH,该有机物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A.中和 B.酯化 C.加成 D.水解 解析:该有机物中含有羧基可发生中和、酯化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故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D 5.CH3COOH分别跟H—18O—C2H5和H—16O—C2H5酯化反应后,两者生成的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
A.前者大 B.前者小 C.相等 D.不能确定 解析:羧酸跟醇的反应,羧酸分子中羧基中的羟基与醇分子中羟基的氢原子结合成水,CH3COOH+H—18O—C2H5
浓硫酸
△
CH3CO18O—C2H5+H2O,CH3COOH+H—16O—C2H5
浓硫酸
△CH3CO16O—C2H5+H2O,
故两者生成的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故选C项。 答案:C
1.关于冰醋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醋酸是冰和醋酸的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