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洛南县洛惠渠灌区农田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环节,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灌溉水资源浪费及不合理利用,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

灌溉设施老化和管理不善,影响了灌溉效果。

土壤水分监测不足和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不足也是制约因素。

加强节水灌溉管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政府和农民需要共同努力,促进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问题的解决。

科技创新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需要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和应用。

解决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问题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问题,解决措施,浪费,老化,管理,监测,技术,应用,管理措施,农业发展,政府,农民,科技创新。

1. 引言1.1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灌溉水资源的浪费及不合理利用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许多农田在灌溉过程中存在着用水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作物生长的不稳定性。

灌溉设施的老化和管理不善也是一个影响灌溉效率的因素。

许多农田的灌溉设施存在漏水、堵塞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土壤水分监测不足也是一个问题,许多农民缺乏对土壤水分的准确监测,导致灌溉量的盲目增加,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不足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许多农民对于节水灌溉技术的了解和应用不足,影响了灌溉效率的提升。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节水灌溉管理,提高农民对节水灌溉技术的认知和应用,促进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灌溉水资源浪费及不合理利用的问题灌溉水资源浪费及不合理利用的问题是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非常严重的难题。

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农民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在传统的灌溉方式下,农民往往习惯性地大量使用水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他们没有意识到水资源是有限的,同时也缺乏必要的节水意识。

其次是灌溉管道和设施的老化和损坏。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NONGTIAN SHUILI农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农业的核心是粮食生产。

水是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节水灌溉则是保证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灌溉用水,提高灌溉效率,从而实现节水灌溉的一种方法。

然而,在实践中,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限制了农业的发展,而且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因此,探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非常有必要。

一、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意义(一)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采用现代化灌溉技术和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灌溉效率,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例如,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壤侵蚀,保持土地肥沃,使农业生产更具效益和可持续性。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推广和应用,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等环境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二)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可以有效避免干旱、涝灾等极端天气事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推动农业生产的升级和发展。

(三)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可以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推动农业由传统的粗放式、资源消耗大的生产模式,向高效、绿色、可持续的生产模式转变,从而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同时,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可以促进多样化的农业产业发展,扩大农业供给规模,满足市场需求,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四)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可以有效减少灌溉水排放和污染,避免土地退化、荒漠化等环境问题的发生,保障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此外,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还可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能力,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一直是农业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在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的利用和节约对于保障粮食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水资源浪费、土壤盐碱化、地下水位下降等,这些问题对农田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

解决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问题分析:1. 水资源浪费问题在传统灌溉方式下,存在着许多水资源浪费的现象。

农田灌溉用水不均匀,部分地块过多浇水,部分地块未能得到足够的水源,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

灌溉时存在着水的蒸发和渗漏现象,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浪费。

2. 土壤盐碱化问题由于长期过量灌溉,导致土壤中盐分浓度增高,土壤盐碱化问题愈发凸显。

土壤盐碱化使得土壤肥力下降,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3. 地下水位下降问题农田灌溉中大量的地下水被不适当的开发利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甚至出现地下水资源枯竭的情况。

地下水位下降不仅影响了农田灌溉的可持续发展,也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解决措施:1.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应该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例如滴灌、微喷灌、毛管灌溉等,降低灌溉用水量,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这些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水资源浪费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 合理施肥和土壤改良合理施肥和土壤改良是解决土壤盐碱化问题的关键措施。

通过科学施肥和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抗盐碱胁迫能力,从而减轻土壤盐碱化的程度。

3. 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严格控制农田灌溉用水的开采和利用,合理规划农田灌溉布局,采取措施加强地下水的保护和补给,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发展农田水利生态工程发展农田水利生态工程,通过建设农田水利设施与生态景观的结合,提高灌溉系统的生态性能,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灌区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灌区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灌区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问题描述灌区农田水利灌溉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的灌溉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灌区农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存在着大量的水资源浪费现象。

由于灌溉设施不完善,灌溉水分布不均匀,导致了农田水分利用不足和浪费的问题。

灌区农田水利灌溉中还存在着水质污染、土壤退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田的生产力和土壤的健康状况。

如何解决灌区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的效率和水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问题分析1. 水资源浪费问题灌区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着大量的水资源浪费现象。

一方面是由于灌溉设施老化,存在漏水、渗漏等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常规灌溉模式下,水的利用效率较低。

特别是在干旱地区,灌溉水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灌溉水分布不均匀问题除了水资源浪费,灌区农田水利灌溉中还存在着灌溉水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传统的灌溉方式往往是以人工控制水流的方向和强度,导致了农田内部水分的不均匀分布。

一些地方缺水,而一些地方出现了水浸现象,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3. 水质污染和土壤退化问题随着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加之农田灌溉水质不佳,导致了灌区农田水利灌溉中出现了水质污染和土壤退化的问题。

水质污染不仅损害了农作物的健康,同时还对农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土壤退化的问题则直接影响了农田的肥力和产量。

三、对策研究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了解决灌区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一方面是加大对灌溉设施的更新和改造力度,提高其抗渗漏能力。

另一方面是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以减少浪费现象的发生。

还可以通过水资源调度,优化农田灌溉制度,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改善灌溉水分布不均匀的问题需要引入先进的灌溉技术。

通过智能灌溉系统,实现对农田水分的精准控制,提高灌水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洛惠渠灌区节水灌溉效益浅析

洛惠渠灌区节水灌溉效益浅析

洛惠渠灌区节水灌溉效益浅析摘要:在分析洛惠渠灌区节水灌溉成效的基础上,今年灌溉指标的基础上,指出了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对性的措施和建议,供各位参考。

关键词:节水灌溉;效益;浅析1.灌区概况:1.1自然概况洛惠渠灌区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北洛河下游。

灌溉范围东起黄河右岸,西至蒲城、富平南部县界;北起渭北台塬,南抵洛水,东北与东雷抽黄灌区毗邻,西南与交口抽渭灌区相连,灌区总面积750km2。

自澄城县状头村引北洛河水,灌溉大荔、蒲城、澄城三县及三个国营农场74.32万亩农田。

灌区作物目前以小麦、玉米、瓜果、棉花为主,蔬菜、油料、豆类次之。

开灌六十多年来,灌区的粮、棉产量持续增长,已成为陕西省商品粮、优质棉、品种瓜果和高新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灌区农业经济在当地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年农业生产总值15.1亿元,约占当地国民生产总值的51%,年粮食总产18.94万吨,棉花总产2.64万吨,瓜果91.03万吨。

近年来,在市场引导下,灌区农业结构发生迅速变化,作物种植出现产品多样化和精细化,并逐步向高效农业转化。

1.2水资源概况灌区引水水源北洛河干流长680km,洛惠渠渠首状头以上流域面积25111km2,多年平均径流量8.73亿m3。

水量在时间分配上丰枯悬殊,51.3%的径流集中在7、8、9三个月。

河水多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8500万吨,平均含沙量97.6kg/m3。

由于河源来水在时空分配上与灌溉需水相差较大,加上渠首无调蓄能力,水源利用率很低,渠首年平均引水量2.04亿m3,仅占年径流的23%。

2.灌区近年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完成情况:2.1、骨干工程完成情况:洛惠渠灌区从1998年开始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12年间共批复项目30个,衬砌干支渠道136.06km,改建渠系建筑物656座;2.2、田间工程完成情况:从1999年开始,灌区通过世行贷款项目对田间工程进行了改善,加之近年末级渠系配套项目的顺利实施,共累计衬砌斗渠563.61km,分引渠408.508km。

探究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探究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探究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着农田的产量和农业生产的效益。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浪费水资源、土壤盐碱化、水资源污染等。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将从问题的出现原因和解决办法两个方面来进行探究。

一、存在的问题1. 浪费水资源在一些传统的农田水利灌溉方式中,存在着浪费水资源的问题。

灌溉管道老化、渗漏导致水资源大量损失;农户用水管理不当、溉水不及时等也导致了许多水资源的浪费。

2. 土壤盐碱化随着灌溉水冲洗土壤,土壤中盐分逐渐被浓缩,导致土壤盐碱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这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还降低了土壤的肥力,给土地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3. 水资源污染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经过灌溉后,很容易渗入地下水或者流入河流湖泊,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危害到水生态系统和人类的饮用水安全。

二、解决办法1.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对解决水资源浪费问题至关重要。

推广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大量的水资源损耗;在农田中建设水利设施,增加输水管道的密封性和耐用性,也能有效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 土壤改良技术针对土壤盐碱化的问题,可以通过土壤改良技术来进行解决。

通过施加有机肥、石灰、石膏等物质,调节土壤的PH值和盐分浓度,从而改善土壤的生产环境,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减少土壤盐碱化的影响。

3. 环境友好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中,推广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也是解决水资源污染的关键。

尽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引导农民采用有机肥、生物农药等替代品,减少化肥农药进入水体,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

4. 加强管理监控加强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管理和监控,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监测网络,加强对农业用水的合理分配、监督和管理。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引导农户科学合理地使用水资源,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实际生产中,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在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农田灌溉的效率和农作物的产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改进农田水利灌溉管理。

本文将详细探讨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问题分析1. 水资源浪费严重在一些地区,由于缺乏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导致农田灌溉中存在着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一些地方存在着灌溉渠道漏水严重,导致大量的水资源流失;由于缺乏科学的灌溉技术,导致部分农田存在着过度灌溉的情况,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2. 灌溉设施老化由于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老化严重,导致了设施的损坏和效率的降低。

这些老化的设施包括了灌溉渠道、水泵等,这些设施的老化严重影响了农田灌溉的正常进行。

3. 灌溉技术滞后一些地方的农田灌溉技术相对滞后,缺乏先进的灌溉技术和设备,导致了农田灌溉效率低下和作物产量不稳定的问题。

4. 灌溉管理不善由于农田灌溉管理的不善,导致了灌溉不均匀以及灌溉时间不合理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农田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二、改进措施1. 加强水资源管理针对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包括完善灌溉渠道和设施,采用先进的渗漏防治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加强水资源的调度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

2. 加大灌溉设施维护力度针对灌溉设施老化的问题,需要加大对灌溉设施的维护力度,定期对灌溉设施进行检修和维护,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4. 完善灌溉管理机制加强对农田灌溉管理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灌溉管理机制,加强对农田灌溉时间、水量等管理,确保灌溉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5. 加强科技支持加大对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科技研究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技术研究,为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持。

三、结语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关系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解决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大对灌溉设施的维护、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和机制的完善。

探究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探究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探究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农田的灌溉和农作物的生长。

但在实际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灌溉系统老化、土壤水分不足等。

本文将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

一、存在的问题1.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水资源利用效率低。

传统的地面灌溉方式存在着水分流失严重的情况,大量水资源被浪费在地表或者土壤的深层。

地面灌溉方式下,水分受土壤渗透性以及地势高低的影响,很难让水分均匀渗透到植物根系所需要的土壤深层,导致大量水分流失。

2. 灌溉系统老化由于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年代久远,一些灌溉系统设备老化严重,存在漏水和节水效率低下的问题。

老化设备不仅容易出现故障,给农田灌溉带来不便,还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维修和更换老化设备的成本和难度较大,对灌溉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土壤水分不足由于不合理的灌溉管理和不当的土壤管理,导致一些地区土壤水分不足。

土壤水分不足会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

土壤水分不足也会导致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对粮食生产和自然资源保护都造成严重影响。

二、解决办法1.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可以采用滴灌、喷灌和微灌等现代灌溉技术,有效减少水分的流失,提高灌溉的精准度,降低灌溉用水量,进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可以利用遥感和信息技术,实现灌溉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理,提高灌溉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节水效果。

2. 更新农田水利设施要解决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灌溉系统老化的问题,可以通过更新农田水利设施来改善。

有计划地更新、改造老化的灌溉设备和灌溉管网,采用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提高灌溉系统的性能和节水效果。

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老化设备,可以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展农田水利设施的更新改造工程,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水平和管理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洛南县洛惠渠灌区农田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对洛南县洛惠渠灌区农田节水灌溉及灌区情况的详细论述,分
析了该灌区在节水灌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
可行的对策,旨在推进灌区节水灌溉,为灌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好基础。

关键词:灌区;农田节水灌溉;存在问题及对策
在灌区开展节水灌溉,节约用水,是进一步改善灌区农业生产条件,缓解水
资源供需矛盾的需要,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挖掘农业增产潜力,实现农业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有效措施,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
续发展,是灌区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内容。

1灌区基本情况
洛南县洛惠渠灌区位于洛南县城以西,洛水之南,县河上游,东西长约 20km,南北宽约 5km,海拔高程 950m—1150m。

管理范围涉及该县五个镇(街道办),49 个行政村,368 个村民小组。

灌区历经五十多年的续建配套完善,现拥有各类
水利设施 513 项,其中小〈一〉型水库 3 座,总库容 590 万立方米,有效库容
520 万立方米,干渠 6 条,总长 64.33 公里,支斗渠 160 条,总长 185.14 公里,
机井86眼,抽水站4处,池塘247座,人饮站6处,喷灌站1处。

灌区耕地面
积 5.3 万亩,设施灌溉面积 4.9874 万亩,有效灌溉面积 2.89 万亩。

灌区承担着县
城水厂、梁塬水厂 10 余万人的原水供应以及农田灌溉用水、县河生态补水调节
任务。

是一个以蓄、引、提、补相结合为特点的公益性综合国营灌区。

洛南县洛惠渠灌区平均海拔高程 1100m,耕地面积 5.3 万亩,按照农业气候
区划,界于中温二类和高寒一类之间,气候偏寒而不属高寒,年平均气温 11℃左右;多年平均降雨量 754.8mm,夏秋雨量较多,冬春雨雪偏少,第三季度的降水
量占年降水量的 40%。

时空分布不均,尤其是 8 月下旬降水偏少以后,常常出现
不同程度的伏旱。

灌区经过 50 多年续建配套,目前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灌溉、供水、调蓄
多功能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

2灌区节水灌溉现状
近年来,灌区按照国家提出的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要求,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采取开源与节流并举,并把坚持节约用水放在首位,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
法制建设,促进依法治水。

从2008年就开始在灌区开展节水改造工程建设,2012年开始水库维修养护,灌区各类水利设施面貌大为改观,全灌区干渠64.33公里,已衬砌干渠64.33公里,衬砌防渗率100%,斗渠159.651公里,已衬砌127公里,衬砌防渗率80%,
农渠53.603公里,已衬砌37.522公里,衬砌防渗率70%。

干、支、斗渠道渠系
水利用系数不断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从过去的0.42提高到现在的0.50,去年实
灌面积达到2.14万亩,节水成效显著。

3 节水灌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对小型水利设施管理重视不够,管理经费不能自给,不足部分依靠国家补

灌区共有各类小型水利工程 513 处,目前由于大部分工程管理不到位,加之
缺乏资金,工程损毁后未能及时维修,无法正常供水,不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作用,加之资金缺乏,支斗渠得不到全面维护,近年来没有专项渠道养护资金,致
使支斗渠损毁、淤积破坏越来越严重,导致田间渠道无法引水灌溉,影响农田适
时灌溉。

3.2 对农田节水灌溉认识不足,管理水平较低
对小麦冬春灌重视还不够自觉,对玉米夏灌虽较重视,但是大部分浇的还是“救命水”,不能适时灌溉,灌水多为大水漫灌,小麦畦灌和玉米沟灌还未普遍开展。

干渠以下的各级渠道尚未设置量水设施,用水缺乏计划性,全局性,适合灌
区自然特点的灌溉制度还未总结完善。

3.3 渠道老化失修破损严重
在灌区水利工程体系中,水库、农田灌溉渠道、水工建筑物等水利设施,大
多建设于上世纪 50 至 70 年代,经过长年使用,并在灌溉用水与雨水的冲刷和侵
蚀下,导致渠道老化失修,水利设施损坏严重,甚至出现淤积堵塞问题,造成农
田灌溉渠道不通畅,阻碍了灌区灌溉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造成系统的瘫痪,严
重影响农田灌溉。

有些靠近干渠或支渠的引水渠道,由于淤积和常年不维修,致
使引水困难。

3.4 灌区渠首水源不足
随着近年来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加大,水资源
供需矛盾日见突出,日常工农业生产中,对水源污染也比较严重,都是造成水源
紧缺的重要因素,不仅对工农业生产造成影响,也对群众的生活用水造成影响。

根据管理处实测资料推算,正常年份平均引水流量为 0.5 立方米/秒,一年可引水1300 万立方米,除去各级渠道的损耗量及两个水厂用水量,能够用于灌溉的水量
为 550 万立方米,按每年灌溉4次,每亩需水160立方米的标准,年引进的水量
只能保证 34000 亩农田达到旱涝保收,还有 14000 亩地没有水源保证。

3.5工程配套差,现有蓄水工程少
总干渠和 5 条干渠工程还有部分渠段需维修,斗、分、引渠的维修配套任务
还很艰巨。

在有效灌溉面积中的 7000 亩耕地因渠系不健全而尚未受益,灌区中
还有 9000 亩农田因无渠道尚未变成有效灌溉面积。

洛惠渠是引水灌区,渠道引水取决于洛河的水量,干旱时不能保证灌溉,为
了解决这个问题,先后在灌区内修建了三座水库,247 座池塘,总蓄水能力 580
万方,采用引蓄结合的方法,平时蓄水,旱时灌溉。

但现有的蓄水工程,还不能
保证全灌区的用水。

4应采取的对策及措施
4.1 加强小型水利设施的管理
要加大对小型水利设施的管理探索,创新管理模式,促进工程长期良性运转。

要继续加大对小型水利设施在经营权上的改革力度,落实经营权与管护责任的有
机统一。

灌区管理处应协调各镇(街道办)行政村,对区域内现有的小型水利设
施逐个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台账,落实管理人员,制订管理制度;对管理人员实
行“定灌溉任务、定渔业收入、定报酬、定奖惩”的四定管理办法,调动管理人员
的积极性。

4.2 狠抓灌区挖潜配套,充分发挥水利设施作用
1、对现有的塘池进行更新改造,尽快发挥作用。

灌区涝池蓄水量少,渗漏快,蒸发大,对于灌溉、养鱼来说,作用不是很大,如果对这类溏池进行整修、改造、扩建,并进行衬砌,就可以大大提高蓄水能力,既能保证灌溉,又可发展养鱼,
解决人蓄饮水问题。

2、兴修抽水站和喷灌,解决渠道控制灌溉面积以上高地灌溉问题。

要对已有
的抽水站进行整修配套,使其发挥效益,经调查:灌区许多机井、抽水设施建成
多年,但因配套没有跟上,一直闲置,要让其发挥效益,必须狠抓配套工作;另
外在搞好已有抽水站配套的同时,还要科学规划,勘测设计,分年度实施,建设
一批新的抽水站和喷灌。

3、狠抓蓄水设施建设,保障农田灌溉。

洛惠渠灌区虽然蓄水能力不断增强,
但从抗大旱和农作物的需水情况考虑,水源还是远远不足的,解决这个问题,一
方面要在渠首建立蓄水工程,增加渠道引水量,另一方面还要在灌区范围内修建
蓄水设施,增加蓄水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灌区目前现状,改变年降雨
量在时空上分配不均的现象。

4.3 积极开展灌区土地平整,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目前,灌区有 1 万多亩地需要进行土地平整,必须统筹规划,加大土地平整
工作,要抓住每年的冬春季节,开展常年性农田水利建设,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先搞坡度小的,再搞坡度大的,先搞工程量小的,再搞工程量大的,每年逐步推进,
4.4 开展灌溉试验,提高管理水平,推广先进技术
灌溉试验站的试验研究要与灌区农业生产的实际相结合,要结合灌区种植的
农作物、经济作物的实际,不断完善灌溉制度,改进灌水技术,为实现旱涝保收
提供科学依据。

在渠系配套中,要设置各级渠道量水设施,便于计量,逐步做到
计划用水。

管理处和基层各站要在灌区内抓好灌溉增产样板村建设,总结灌溉高
产典型经验,用增产的事实教育引导群众,科学灌溉,改浇“救命水”为“增产水”。

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开展节水灌溉,克服大水漫灌,普及小麦畦灌和玉米沟灌。

4.5 发展水利经济,实现经费自给, 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对灌区的投资力度
灌区内水资源丰富可以发展养鱼,还可发展旅游,利用渠边、水库边进行植
树造林,开展综合经营,为灌区经费自给打好基础。

同时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对灌
区的投资,全面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为主的灌溉工程建设,进一步推进
节水灌溉工作顺利开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