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河南省宜阳一中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_语文_word版有答案

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_语文_word版有答案

高一下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4. 本卷共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生民的家园,是乡民在农业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道德情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是非标准、行为方式、理想追求等,表现为民俗民风、物质生活与行动章法等,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反映了乡民的处事原则、人生理想以及对社会的认知模式等,是乡民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和意义所在。

较之工业的高度发展,农业的缓慢发展常常给人以安全稳定的印象。

相对于城市的狂躁、复杂与多变,乡村则有着更多诗意与温情,它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情以及古朴的生活、恒久的价值和传统。

在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的大量消失并不意味着乡村文化的消亡,相反,乡村更加稀缺而珍贵,乡村依然是人们心灵的寓所。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乡村文化是与庙堂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乡村文化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人们的记忆中,乡村是安详稳定、恬淡自足的象征,故乡是人们魂牵梦绕的地方。

回归乡里、落叶归根是人们的选择和期望。

在现代社会,乡村文化依然是与城市工业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许多城里人生活在都市却处处以乡村为归依,有所谓“乡土中国”的心态。

城镇化是“以城带镇”的发展模式,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病”日趋凸显,主要表现为空气等环境条件恶化、水资源紧缺、交通拥堵、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居住条件恶劣、就业融入困难等。

其实城市病不仅如此,还包括更为严重的精神家园的迷失。

河南省宜阳一高2011-2012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河南省宜阳一高2011-2012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宜阳一高高二年级3月统一考试语文试题2012年3月考生注意: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7页,16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博客语文:性情展销会黄集伟“博客语文"一般只说私事儿,不说公事儿。

这也就是说,当博客恢复了全国人民写日记的优良传统后,老中少文青、愤青、白领间的交流又有了一个新渠道,而较之被好事者称为“博客元年"的2003,2004年的博客语文已渐次成为集时尚、写作、社会交际、信息分享的一个新舞台.它对一个都市年轻人的影响还不只是一夜之间忽然拥有了无数本公开的日记、公开的情书、公开的私生活细节展销会那么简单.形象地说,一个有博客的人已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语文LOGO”,自此,尽管每天星星还是那天星星,但那个越是上不去越想上、再困再累也要“更新”的夜晚却被完全“刷新”。

一般而言,“博客语文"大致由“正文语文”、“留言语文”、“链接语文”三部分组成。

近五六年间,应对“读图时代”、“影像文化”冲击,报人出版人筋疲力尽,有关纯文字信息传播方式必将崩盘的危言耸听也日渐真切,在如此语境中,展示个人文字魅力的无穷高手忽以博客方式风起云涌,也真是一个结结实实的意外.个人博客是一个长于展示私密的空间、一个提供多向互动的平台不错,可其实,它更是一间个人语文写作实验室,一场引发鲜花或臭鸡蛋的语文写作研讨会……在这里,比内容表述更重要的,是博客主人的独唱以及由“留言语文"、“链接语文”所组成的语文大合唱。

有一个网友在留言中写:“人在江湖飘,哪能不发骚"……这句肺腑之言刚好道出了博客语文中独唱、合唱交替混杂、混乱、混沌、混合的真实情景,生动莫名,真切莫名.“博客语文”说到底最像一个以“语文"为底牌的个人性情展销会-—在这个由“留言语文"、“链接语文"组成的合唱背景中,原本孤单的精神得以滋养、鼓励.它所仰仗的除了个人的语文修养及感觉外,语文的试验精神似乎更显重要。

河南省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含答案解析+评分标准

河南省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含答案解析+评分标准

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音有两处错误的是…………………()(2分)A.姊.妹(zǐ)两靥.(yè)宫绦.(dí) 纨绔.子弟(kù)B.草窠.(kē) 窈.陷(yǎo) 罥.烟眉(juàn) 间.或一轮(jiān)C.朱拓.(tà) 歆.享(xīn) 蹙.缩(cù) 榫.头(sǔn)D.秦塞.(sè)渚.清(zhǔ)惘.然(wǎng)急暮砧.(zhān)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一处错误的一项是…………………………()(2分)A.蚕从崔嵬猿猱欲度磨牙允血B.青冢潦倒丛菊两开风疾天高C.繁双鬓传宵柝报晓筹环佩空归D.浔阳钿头银篦幽愁暗恨呕哑嘲哳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可怜..体无比..辜负好韶光 / 可怜B.连峰去.天不盈尺 / 一去.紫台连朔漠C.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 是.寡人之过也D.凡.六百一十六言 /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4.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A.斯是陋室,何陋之有B.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D.遂命酒,使快弹数曲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侧身西望常咨嗟..(叹息)/ 予出官..二年(辞官)B.如听仙乐耳暂.明(暂时)/ 危.乎高哉(高)C.猿猱欲度愁.攀援(为动用法,为…发愁)/ 以手抚膺坐.长叹(徒、空)D.但.见悲鸟号古木(但是)/ 使人听此凋.朱颜(使动用法,使…凋谢)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表示错误的一项是……………………………()(2分)A.古人常以某种称谓来代替年龄,如“总角”指少年时代,“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期颐”指百岁老人。

B.古时,“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晦”指农历每月三十。

中学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中学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高一年级3月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刻:150分钟分值:150分)温馨提示:请将客观题1—12题涂在答题卡1—12题位置上,主观题(含作文)13—22题工整书写在答题纸13—22题位置上。

第Ⅰ卷选择题部份(共36分)一、基础知识部份(1—9题,每题3分,共27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杜撰(zhuàn)慢捻(niǎn) 霓裳(ní) 环珮(pèi) 琴弦(xián)吮吸(shǔn)B.懵懂(měnɡ) 幽咽(yè)暂歇(zhàn) 溯源(sù) 阜盛(bù) 惘然(mánɡ) C.轩昂(xuān) 惫懒(bèi)钿头(diàn) 银篦(bì) 温暖(xù) 飞湍(tuān)D.錾银(zàn) 敕造(chì) 内帏(wéi) 迁谪(zhé) 收拨(bō)喧豗(huī) 2.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笑魇乖张撕杀雕粱画栋望帝啼鹃B.敷粉漱口杜馔敛声屏气开门辑盗C.酒觚帷幄溺爱敷衍塞责闻名遐迩D.咨嗟怪诞转徒义愤填膺扪心自问3.以下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红楼梦》曾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绩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中国四大名著”之首。

全书共120回,后40回文字一样以为是高鹗所补。

曹雪芹是清朝小说家。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

B.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

他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自《诗经》《楚辞》以至六朝诗歌的优秀传统,形成了歌行所特有的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艺术风格。

C.《琵琶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白居易诗的风格,深切浅出,以平易通俗著称。

尤其是古体诗,意到笔随,没有雕琢拼凑的痕迹。

D. 李商隐,晚唐闻名诗人。

河南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语文试卷

河南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语文试卷

河南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2017·湖南模拟)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婆娑(suō)精悍(hàn)干练(gàn)豁然开朗(huò)B . 寥廓(kuò)纤细(xiān)夙愿(sù)少不更事(gēng)C . 谦逊(xùn)凑合(còu)吮吸(shǔn)休戚相关(qī)D . 寒暄(xuān)负疚(jiù)提防(tí)羽扇纶巾(lún)2. (2分)(2017·珠海模拟)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通牒挖墙角仗义执言骨骾在喉,不吐不快B . 吊消百叶窗察言观色明枪易躲,暗剑难防C . 博弈座右铭铩羽而归盛名之下,其实难副D . 枉费股份制改弦更章嬉笑怒骂,皆成文章3. (2分)下列所给词语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一字多义是汉字的一个突出特点。

例如“安土重迁”的“安”表示“安于、习惯于”的意思,的“安”表示“安定”的意思;再如“立竿见影”的“立”表示“使竖立”的意思,的“立”表示“建立”的意思;又如“情急智生”的“情”表示“情况”的意思,的“情”表示“感情”的意思。

因此,学习汉语必须关注一字多义的现象。

A . 惶悚不安茕茕孑立情理难容B . 安然无恙茕茕孑立情随事迁C . 安然无恙标新立异情理难容D . 惶悚不安标新立异情随事迁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路遥逝世已经20年了,然而他的《人生》历经时光的无情淘洗,反倒使它成为当代小说之林中一株质朴伟岸、绿叶纷披的梧桐。

B . 中国艺术发展到今天,追求的不能是热闹,而应该是对艺术品质的坚守和对当代艺术的追问,并参与到国际文化的对话中。

河南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明代花鸟画明代初期,因太祖朱元璋对南宋院体画风青睐有加,花鸟画大致延续了宋代院体工笔画风格,没有新突破。

明宣宗朱瞻基同宋徽宗一样,雅好诗文书画,尤好花鸟画。

他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风格也面貌多样,有延续南宋院体花鸟画艳丽典雅风格的工笔重彩画家边文进,有出自北宋徐熙野逸风格的没骨画家孙隆,有笔墨洗练奔放、造型生动的水墨写意画家林良,还有精丽粗健并存、工笔写意兼具的画家吕纪。

不过,这些风格面貌大多沿袭自宋代花鸟画,并无根本突破。

从意境与格调方面看,这时期的花鸟画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

事实上,明代花鸟画的大突破直到中期以后才出现。

明代中期,文人越来越多地参与花鸟画创作,他们的创作风格一开始就与院体画大相径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吴门画派。

吴门画派的成就主要在山水画方面,代表人物有兼擅人物、山水、花鸟的“吴门四家”,即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

沈周与文征明主要延续宋、元文人画传统,疏简而不放逸;唐寅与仇英主要吸收南宋院体画风,并融入了时代的精神特质,体现了当时的市民趣味。

他们的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

严格地说,吴门画派的花鸟画是对前代的延续,并没有开宗立派的意义。

然而,到吴门画派的弟子一代,花鸟画在陈淳、陆治、周之冕那里结出了硕果。

陈淳早年习元代绘画,后学于文征明,花鸟、山水兼擅。

他将书法和山水画笔法融入花鸟画,运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巧妙地表现花叶的形态与阴阳向背,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

如果说陈淳的大写意花鸟充分表达了笔墨的特性与画面的形式感,那么徐渭的作品则充分发挥了大写意花鸟托物言志的功能,浇胸中块垒,抒澎湃激情。

在绘画语言风格方面,他吸收宋、元文人画及林良、沈周、陈淳的长处,兼融民间画师的优点,同时将自己擅长的狂草笔法融入绘画。

河南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B.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D.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2.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钩连潦倒地崩山摧群山万壑B.峥嵘谪居冲波逆折篮田生玉C.咨嗟惘然扪参历井海誓山盟D.崔嵬整顿司马青衫杜鹃啼血二、语言表达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6分)既然生命是有限的,我们无法把物质的生命延续到理想的长度,那么,①,使这有限的生命历程更有意义。

人的一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是朴素的真理。

的确,②,那也就很不容易了。

很多人常常哀叹人生苦短,却不知道人生的长短并不是只以寿命来衡量的。

要知道,人的生命通过为他人、为社会服务才能从有限到无限,人生的内涵也才能从简单到丰富。

所以,③,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有价值。

2.请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对北京北海公园的位置作一个介绍,要求条理清楚,语言简洁,不超过50字。

三、其他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省识(shěng)崔嵬(wéi)荻花(dí)环珮(pèi)B.朔漠(shuò)惘然(mǎng)悯然(mǐn)江渚(zhǔ)C.栈道(zhàn)嗟叹(jiē)商贾(ɡǔ)钿头(diàn)D.翠幄(wò)两靥(yàn)朱拓(tuò) 蹉跎(cuō)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加强和改进艺术评论工作,引领艺术创作和群众艺术鉴赏水平,纠正不良创作倾向,是艺术评论家必须承担的职责。

第三月考

第三月考

2011-2012年(上)高一语文第三学月考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显宦.(huàn)屏.息(bǐnɡ)精悍.(hàn) 迥.乎不同(jiǒnɡ)B.莅.校(wèi) 步履.(lǚ)谦逊.(xùn) 博闻强识.(shí)C.箜篌..(kōnɡ hïu) 绯闻(fěi) 酣.畅(hān) 叱咤.风云(zhà)D.弄.堂(nîng) 蓟.北(jì)激亢.(kànɡ) 涕泗..交流(tì sì)2.下列词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 呕心沥血殴打睡眼惺松金碧辉煌溘然长逝B. 互相倾压间谍喋喋不休味同嚼蜡度过难关C.惺惺惜惺惺痉挛迫不急待黄粱美梦美轮美奂D.殒身不恤赃款言简意赅骇人听闻矫揉造作3.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B.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受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都熟悉了。

C.每当夜暮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D.高县长说:“全县就你一个人当上了全国劳模,无论怎么说也是凤毛麟角....了!”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种这树的时候,你才五岁。

”母亲感叹地说:“一晃你都三十多岁了,树也这么高大,粗壮了。

”B.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C.两年以后,她再到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看见我她就问:“您的小狗怎样?”听我说包弟很好,她笑了。

D.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文。

(每空1分,共9分)(1)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1分)(2)登高远眺,万物皆于脚下。

这时的你心中便自然会涌起“,”的豪迈气概。

(杜甫《望岳》)(2分)(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句子是:__________,。

(2分)(4)、把杜甫的《春望》默写完整。

(4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__________,。

__________,。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古诗文默写。

(7分)①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1分)②过尽千帆皆不是,。

(1分)③《渔家傲秋思》中既揭示出戍边将士矛盾心理,又能使读者体会到作者成就功名的志向和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

(2分)④“酒”是古代诗人言愁、托思、表志的常用寄托物。

请根据你的积累,分别默写出一句与“言愁”“托思”和“表志”相关的古诗文名句。

(3分)A.言愁:B.托思:C.表志:1.阅读《人类与技术环境》回答后面小题。

(10分)近几十年来,人类发明了维生素、杀虫剂、电视、雷达、原子反应堆、电子计算机……这一切构成了今天高度发达的技术环境,也称为“第二自然界”,使地球上的物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大约每隔15年其数量增加一倍。

在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

跟技术环境的①速度相比,生物机体的②速度极其缓慢。

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都认为,原始人和现代人在大脑构造上相差无几。

几千年来人对语言的反应速度并无差异,基本上是平均每秒钟接受2.5个单词。

然而,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每秒运算5000次③到当前的每秒钟几十亿次的大型电子计算机,还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

人的大脑能否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呢?有的人甚至认为将来人工智能也许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

难道果真如此吗?科学界的有识之士,对于第一点的回答是肯定的,而对于第二点则持否定态度。

大脑是人类自然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人的大脑里的神经元有140多亿个,构成了地球上最完善和效率最高的自然信息系统,这是自然界美妙绝伦的创造,是人类发明的任何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或人工智能所无法超越的。

总之,尽管人类创造的技术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向它的主人提出严峻的挑战,但是,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

【小题1】文中①②③三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变革发展演变B.变革演变发展C.发展变革演变D.演变变革发【小题2】本文通过和人脑的比较,具体说明了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自然智能快。

【小题3】从第三段内容看,科学界的有识之士肯定的是否定的是。

(3分)【小题4】下面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3分)A.在当今世界上,人类正面临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

B.大脑是人类自然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C.人工智能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

D.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

2.阅读下面选文,然后作答。

(16分)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得票数比第二名多34票新华社莫斯科7月13日电(记者许基仁、刘广、林榕)①把所有的矜持都抛掉,让热泪尽情地流淌。

在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用平稳的语调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后,聚集在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的中国人眼睛湿润了。

②北京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选定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投票中,第二轮就以过半数优势赢得了奥运会主办权。

在这轮投票中,北京获得了56票,多伦多为22票,巴黎为18票,伊斯坦布尔为9票。

③在投票前各申奥代表团作陈述报告时,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再次重申中国政府坚定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立场。

他说,中国政府将信守在北京陈述报告中所作的所有承诺,并将尽一切努力帮助北京实现其承诺。

④北京在首轮投票中获得了44票,多伦多、伊斯坦布尔、巴黎和大阪分别得20、17、15和6票。

大阪第一轮被淘汰。

⑤今天共有118名国际奥委会委员参加了投票。

首轮实际上有104名委员投票,有效票为102张。

第二轮有106名委员实际参加投票,有效票为105张。

⑥风度翩翩的何振梁噙住了泪水。

面对排着队上前祝贺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只有用默默的拥抱来感谢支持北京、支持中国的朋友们。

⑦何振梁在来莫斯科前接受本社记者的专访时说,现在的北京比八年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北京应该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小题1】填空。

(1)、导语和通常是一则消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这则消息的导语部分是选文的第段。

(3分)(2)从这则消息中,你可以了解到:北京于(时间)在(地点)在(会议)上赢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北京的竞争对手有。

(4分)【小题2】画横线的几个语句都用了确凿的数字,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小题3】第③段中李岚清副总理的报告的核心内容是什么?(3分)【小题4】试分析第⑦段最后一句话中的“应该”一词的饱含着怎样的情感。

(3分)1.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

(14分)【甲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乙文】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终灭吴。

(选自《史记》)【小题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标示正确的一项是(2分)()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饿其/体肤,空乏/其身C.行拂/乱其所/为D.入则/无法家/拂士【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 )③吴既赦越 ( )④与百姓同其劳(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女忘会稽之耻邪?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4】甲文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说明的道理,文中的中心论点是。

乙文故事可以用成语来概括其主要内容。

(3分)【小题5】品读甲乙两文,谈谈忧患意识有怎样的现实意义?(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忆钱塘江宋·李觏①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②返照,水仙③齐著淡红衫。

【注释】①觏:读gòu。

②涵:包含。

③水仙:指水中女神。

这里喻指归帆。

【小题1】这首诗描绘了时分的景色。

诗中“隐隐“照应了前句中的“”一词。

【小题2】此诗想象奇特,比喻生动。

请描绘三、四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答: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小题1】首联中描写“城春草木深”的景象有什么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从全诗来看,诗人“白头搔更短”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面的古诗三江小渡杨万里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小题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并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小题2】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

这首诗主要采用对比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突出友情的恒久不变。

B.这首诗运用比喻,直接把“交情”比做“山溪渡”。

C.借自然界的“风波”象征社会风浪,从而表现了友情经不起风浪的打击的主旨。

D.一二两句写景,营造了一种送别友人,依依不舍的氛围。

三四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1.请以“牵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班级以及附近的地名等。

(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