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卷(新人教版第26套)

合集下载

山东莱州市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山东莱州市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山东莱州市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山东省莱州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评价等级:___________亲爱的同学,初二第一学期的学习即将结束,相信你一定领略到了语文的魅力,看到了语文世界独有的风光,那就满怀信心接受挑战吧!祝你成功!一、卷面与书写(5分)1.请用正楷字认真作答,保持卷面整洁、和谐、美观。

(2分)2.请将下列汉字抄写在田字格内,做到准确、规范、美观。

(不写标点,3分)《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二、积累与运用(32+4分)3.给加点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jiān()默吞shì()安然无yàng()寂liáo()裸()露肆虐()矫()揉造作鄙薄()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小张今天好几次投篮,都是眼看要进了又鬼使神差般地弹了出来,赛后他也认为自己运气欠佳。

B.写文章讲道理要让人一看就明白,那种卖弄学问故弄玄虚的做法是要不得的。

C.巴厘岛的阿贡火山喷发,当地居民紧急疏散,原本喧闹的大街万人空巷,几乎看不到一个人。

D.历经沧海桑田,中国走到了新的历史交汇期,时代的发展给予我们光荣与梦想,更赋予我们责任与使命。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王羲之,东晋人,我国古代杰出书法家。

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书法艺术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B.我国古代有很多文化现象,《望岳》中有“阴阳割昏晓”一句,其中“阳”指山之南水之北,“阴”是指山之北水之南,这里指泰山的南北两面;“与为布衣之交”,“布衣”指没有官阶的人,常用来指平民;“往来无白丁”,“白丁”指没有文化的人,常指平民百姓。

C.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2017-2018学年度 北京市 第一八四中学 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有答案)

2017-2018学年度 北京市  第一八四中学 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有答案)

2017-2018学年度北京市第一八四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一、单选题(10分)1.(2分)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学好文科关键是要有很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刘言和李莉两位同学各有所长,____________。

4.(2分)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5.(2分)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二、诗歌鉴赏(4分)6.(4分)给画线的字注音。

(1)结庐()车马喧()搔更短()不胜簪()三、文言文阅读(12分)7.(12分)阅读下面两则古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崇祯五年①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②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③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④,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注】①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

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

②更定:指初更以后。

晚上八点左右。

③毳(cuì)衣:细毛皮衣。

④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①相与步于中庭②是日更定矣(2)翻译下列句子。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3)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4)【乙】文画线句子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西湖空旷简约、洁白静谧的雪夜之景。

2017-2018学年南京一中七上月考卷语文试卷与答案(Word版)

2017-2018学年南京一中七上月考卷语文试卷与答案(Word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业质量检测(一)七年级语文试卷一、语言积累与应用(30分)1. 你的小伙伴在字词学习中遇到了困难,你能帮帮他吗?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4分)(1)酝酿.()(2)静谧.()(3)吝.()啬(4)霎.()那2. 在大家平时的字词默写中,老师发现有些字,总是容易被同学打错。

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订正在方格中。

(4分)决别贮蓄粗犷哆哆逼人烘托烂漫分岐翻来履去3.年级举办古诗文默写竞赛,你作为班级代表也参加了。

请填写出所缺的内容。

(13分)(1)水何澹澹,。

(曹操《》)(2),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3)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4)夕阳西下,。

(《天净沙〃秋思》)(5)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6)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7),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8),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9)一切都像刚刚睡醒的样子,,山朗润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朱自清《春》)(10)“”,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朱自清《春》)4.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第一单元的课文描绘了四季美景。

下列对课文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春》一文的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美好感情。

B.《济南的冬天》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用细腻、生动的笔调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山和水等景物,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雨的四季》描绘了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

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D,《次北固山下》中的颈联描绘了潮平岸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壮丽风景,表达了诗人对江南山水的无限喜爱之情。

5. 如果你是校文学社的小编辑,在整理稿件时,你发现有的同学在来稿中存在乱用成语的现象。

请你指出下列句子中哪句话成语使用不.当.。

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卷语文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卷语文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卷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 )A. 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 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第II卷(非选择题)二、现代文阅读他打个唿哨,跳在空中。

火眼金睛,用手搭凉篷,四下里观看,更不见马的踪迹。

按落云头,报道:“师父,我们的马断乎是那龙吃了,四下里再看不见。

”三藏道:“徒弟呀,那厮能有多大口,却将那匹大马连鞍辔都吃了?想是惊张溜缰,走在那山凹之中。

你再仔细看看。

”行者道:“你也不知我的本事。

我这双眼,白日里常看一千里路的吉凶。

象那千里之内,蜻蜓儿展翅,我也看见,何期那匹大马,我就不见!”三藏道:“既是他吃了,我如何前进!可怜啊!这万水千山,怎生走得!”说着话,泪如雨落。

行者见他哭将起来,他那里忍得住暴燥,发声喊道:“师父莫要这等脓包形么!你坐着!坐着!等老孙去寻着那厮,教他还我马匹便了。

”三藏却才扯住道:“徒弟啊,你那里去寻他?只怕他暗地里撺将出来,却不又连我都害了?那时节人马两亡,怎生是好!”行者闻得这话,越加嗔怒,就叫喊如雷道:“你忒不济!不济!又要马骑,又不放我去,似这般看着行李,坐到老罢!”2.取经路上,孙悟空一行除了不断地和各色妖怪做斗争,有时师徒之间亦有很多分歧,上面语段中师徒两人的分歧是什么?3.同样是面对灾难,面对突发事件,一个“哭将起来”,一个“越加嗔怒”,这里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其目的是什么?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麻雀刘向东①初夏的午夜,睡意蒙眬中隐约听见“叽喳叽喳”的响声。

起初还以为是美妙的梦境呢。

但细细分辨却是小鸟的叫声。

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语文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语文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 )A. 确凿.(záo)攒.成(cuán) 倜傥.(tǎnɡ) 诅.咒(zǔ)B. 笃.志(dǔ) 盔.甲(kuī) 贪婪.(lán) 挨.蹭(āi)C. 桑椹.(shèn) 蝉蜕.(tuì) 曲肱.(ɡōnɡ) 倘.若(tǎnɡ)D. 秕.谷(bǐ) 浸.满(qìn) 模.仿(mó) 和.蔼(hé)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啊!它在这里,原来不是在昨天那位置了。

①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

②从头来,再数一遍。

③我踮起脚,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④在一片花绿封面的排列队里,我的眼睛过于急忙地寻找,反而看不到那本书的所在。

⑤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A. ⑤③①④②B. ⑤④②③①C. ⑤②③④①D. ⑤④②③①3.下面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G20峰会,使人们看到了一个比印象中更加令人惊艳的杭州。

B. 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C. 为期4天的魅力科幻嘉年华在北航体育馆开幕,吸引了众多科幻迷前去参观体验。

D. 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4.下面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经历了这件事,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父亲就是那个一直在暗地里帮助我的人。

B. 高铁动卧的出现,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能够蜷缩在被窝里旅行,幸福感油然而生....。

C. 入秋以来,三江侗族自治县各地的稻田陆续进入丰收季,金秋画卷美不胜收....。

D. 山东师范大学74岁老教授看错课表旷课,他却煞有介事....的向同学们道歉。

2017-2018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7-2018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2016—2017学年度七年级第一次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基础题 共1大题 共24分)一、(本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各项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抛.下(p ōu ) 豌.豆(w ān ) 凝.视(n íng ) 枯竭.(h é) B 、屏.息(p íng ) 卖弄.(l òng ) 玷.污(di àn ) 头晕目眩.(xu àn ) C 、洗耳恭.听(g ōng ) 澄.清(ch éng ) 应和.(h è) 雏.形(ch ú) D 、贮.蓄(zh ù) 刹.那间(sh à) 忍俊不禁.(j īn ) 栖.息(x ī)2、下列各项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取诀 拆散 波光鳞鳞B 、憔粹 绝别 形影不离C 、瘫焕 祷告 自做主张D 、繁杂 覆盖 暴怒无常 3、下列各句中比喻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深一脚、浅一脚。

B 、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山路上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

C 、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D 、她突然瞥见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几个学校的老师参观了天津市博物馆。

B 、老师的这句话里包含了多少无声的潜台词啊!C 、王一冒着山体可能滑坡,再一次上山,人们为他捏了一把汗。

D 、听春夜潇潇细雨,思自己人生苦旅,会顿感怅然,感慨系之。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华民族在任何内忧外患、艰难险阻面前,都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人教版 pdf版)课时练:4古代诗歌四首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人教版 pdf版)课时练:4古代诗歌四首

) 枯藤 ( t é n ɡ ) 行 舟( x í n g ) 幸 甚( x ì n g
) 萧瑟 ( s è
百草丰茂 . D ������ 树木丛生 ,
四首诗歌各自描写了什么 4 ������ 请从诗歌表现的季节特点这一角度进行归纳 : 季节 ? 又有什么特点 ? « 观沧海 » 作品 季节 秋季 暮春 冬末春初 秋季 景物特点 生机勃勃 萧条凄楚 山清水秀 苍凉悲伤 ü ï 远开 ï 大阔 沧í 近观 ý 志胸 ㊁ 秋风 洪波 ï 海ï ï 向襟 ï î 日月 ㊁ 星汉 想象 þ
« 观沧海 » 汉献帝 建 安 十 二 年 ( 八 月, 曹 2 0 7) 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 袁绍的 残 余 势 力 , 统 一 了 北 方. 九 月, 在归途中 经 过 碣 石 山 , 他 跃 马 扬 鞭, 登 山观海 , 面 对 洪 波 涌 起 的 大 海, 触景生 情, 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 1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D )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唐代天宝年间 , 王昌龄被贬为龙标 ) 碣 石( ) ) 绿 水( A ������ 沧 海 ( c ā n i ē l ù ɡ j 尉 .« 闻王 昌 龄 左 迁 龙 标 遥 有 此 寄» 是 ) ) ) 灿 烂( 涌 起( ǒ n B ������ 竦峙 ( c h ì c à n y g 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而 作 的 抒 发 情 感 ㊁ 寄 ) ) ) 归雁 ( 以慰藉的诗作 . 澹 澹( à n d à n C ������ 潮 平 ( z h á o y « 次北固山下 » ) ) ) 天涯 ( 龙标 ( á D ������ 洛 阳 ( l u ò b i ā o y 古时交通不发达 , 流落外乡或在外 ) , ( ) ; ( ) ; ) . ʌ ɔ ( 解析 A i é 绿水 l ǜ B ������ 竦峙 z h ì C ������ 潮 平 ( c h á o ������ 碣 石 j 任职的人久不得归 , 自然会产生故园之

新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说明:1.全卷共8页,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占诗文。

(10分)(1)口口口口口口口,受降城外月如霜。

口口口口口口口,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分)(2)潮平两岸阔,口口口口口。

(王湾《次北固山下》)(1分)(3)夫君子之行,口口口口,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1分)(4)刘禹锡《秋词》中赞美秋景胜春光的两句诗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分)(5)默写李商隐《夜雨寄北》。

(4分)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我妄下断语,yuān wàng( )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2)我想那piāo miǎo( )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3)他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jīng yì qiú jīng( )。

(4)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hài rén tīng wén( )了。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B.为把“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王书记灵机一动....,亲自到特困户李大爷家走访。

C.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D.他总是担心2020年没办法实现小康社会,真是杞人忧天....。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低头族”是指在社交场合不关注身边的人,跟人聊天时老忍不住看手机,这类人往往因长时间低头而患上某些疾病。

(在“看手机”后加上“的人”)B.潮安区金石镇2017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11月28日在大寨中学举行,来自全区近600名左右的社会各届人士参加了此次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乐清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卷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考试!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你的最佳水平。

答卷时请注意:1、全卷满分100分(含书写分....3.分.)。

考试时间120分。

2、请用黑色钢笔答题.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3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诀别茏罩眼花瞭乱宽宏大量B、烦燥怅然惊惶失错头晕目眩C、分歧感慨小心翼翼锲而不舍D、寂莫宽恕花枝招展骸人听闻2、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作家莫言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精心钻研,持之以恒....,于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B、看着4岁半的小侄女模仿《甄嬛传》中人物的表演,全家人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C、老师常常给我们讲民族英雄的故事,我们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

D、王几何双目含笑,右嘴角边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

3、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1)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3)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4)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5)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6)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7)李白《闻王昌龄左迁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4、从备选项中选择相应的答案填入空格中。

(3分)两千多年来,《伊索寓言》以其特有的人生智慧和艺术魅力受到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

短小的故事中往往包含了深刻的寓意,如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的(①);警示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的(②);借动物嘲讽人的好逸恶劳的(③)A、《狐狸和山羊》B、《两只口袋》C、《乌龟和老鹰》D、《农夫和蛇》E、《狼和小羊》F、《蚂蚁和蝉》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为了响应这一号召,某班级开展了“我读书,我快乐”为主题的综合学习活动,请根据下面的栏目,完成活动内容。

(6分)(1)〔倡读书,说名言〕为了渲染气氛,请你说一句有关读书的名言来宣传。

__________________(2分)(2)〔出板报,说栏目〕宣传组同学准备出一期“我读书,我快乐”主题板报,本期板报共有四个栏目,两个栏目内容已确定,请再策划两个栏目。

(2分)栏目一:好书大家读栏目二:读书方法谈栏目三:___________ 栏目四:____________(3)〔好读书,说故事〕某一小组组织了“古人勤奋读书的小故事”的活动,请你写一个与古人勤奋读书有关的成语。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22分)(一)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9分)①众所周知,大自然的花香是借助空气这个介质传递给人的嗅觉,因而空气的物理属性(例如“温度”)对花香的传播肯定有一定的影响。

反过来说,利用花香的传播情况,也可预测某些气象要素。

②园林工作者多有这样的体验:当气温较高时,随处都可闻到花香,而且香气较浓;而当气温较低时,则只能在花的附近才能闻到花香,香气也比较淡。

花香的浓淡,真的与气温有关吗?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弄清“花香”是怎么回事。

原来,在大多数花卉的花瓣里,有一种油细胞,能不断分泌出有香味的芳香油。

这种芳香油易挥发,扩散到空气中的芳香油分子,刺激人的嗅觉器官产生芳香的感觉,这就是花香。

所谓的香气浓淡,不过是进入人鼻孔中芳香油分子的多少罢了。

实验证明,当其他环境因素(如风力、湿度、空气悬浮物)完全相同时,芳香油分子的扩散快慢主要受气温影响。

气温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快,扩散也就越快。

当然,扩散快慢还与花卉本身(即花卉品种)的芳香油分子密度有关。

④在低温无风的天气里,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变小,由花朵扩散出的芳香油分子大都聚集在花朵的周围,远离花朵处,芳香油分子的密度较小,几乎闻不到什么香气;只有靠近花朵,才能闻到花香。

而在阳光艳丽、大气温暖甚至炎热之时,一方面,较高的气温加快了芳香油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使其扩散加快;另一方面,花卉附近地面受热辐射后,近地层空气很快增温,热空气上升,冷空气又来补充,循环气流不断将花卉附近的芳香油分子带走,使得附近的芳香油密度减小,这就进一步加快了花卉对芳香油的分泌挥发,花的香气更浓,扩散得也更远,产生出花香浓郁、香气袭人的感觉。

⑤正是因为气温对花香扩散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古人常常用花香的浓淡来判断气温的高低。

南宋诗人陆游在《村居书喜》中有两句诗:“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现在看来,也颇有些科学依据。

6.用一句话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3分)在大多数..分泌出有香味的芳香油。

...花卉的花瓣里,有一种油细胞,能不断_______8、根据第④段内容解释陆游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的科学道理。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二)(13分)那一片消失了的苇塘雷抒雁“那一片苇塘呢?”与其说我是在问这位行路的年轻人,还不如说是在问自己。

“苇塘?”“在哪里呀?”年轻人转过头去望着那一片高高低低的房舍,像是反问,又似在寻找。

没有!连一根苇子都没有!从来就不曾有过呀?“就在这里!”我坚定地认为。

我听见他嘟哝了一句:“梦话!”梦话?是的,是梦话。

五十多年前,那一片茂茂密密的苇塘还在,此后,就没有走出过我的梦境。

我相信,这位年轻人确实没有见过那片苇塘,那些茂密的青苇从来没有进入过他的梦中,没有给过他快乐和欢愉。

他的记忆里,这里从来就是房子,房子。

那一片苇塘属于我,属于我的童年,是我记忆和梦境最鲜活的一部分。

那是一片十多亩地面的水塘,拥挤地生满了芦苇。

在大人们里,有价值的,只是苇子;而被孩子们看做乐园的,是那一片苇塘。

每天上学,我们走过苇塘,都会放慢脚步,那些花花草草,记录着时间的变化。

一过二月二,天气就暖和了。

首先是苇塘里有了动静。

A穿破陈年的枯叶、烂泥和冰水,一些锥子般尖锐的苇芽脱颖而出。

红红的芽尖,唤醒了池塘,沉寂了一冬天的苇塘开始有了生气。

待苇芽蹿高,绽开一片两片叶子的时候,整个世界便被春天占领了。

耳边,整天都是鸟儿的叫声和虫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大片大片的麦田,像大地上铺展了绸缎,在和风里柔柔地抖动。

B一些早熟的花草,抢夺时间一般,开始酝酿花事,商量结籽。

柳丝软软地轻拂我们的脸面,牵动我们的头发,像要告诉一些什么秘密给我们。

我们采下绽开的苇叶,卷成喇叭,把那细嘴挖扁,含在嘴里,依着喇叭的粗细,吹出粗壮的尖厉的声音;头项软软的柳条,也被折下来,捋去柳芽,拧成柳哨。

这就有了一支青春的乐队,吹奏着春天的乐曲,吱吱呀呀,回响在上学的路上。

引得田里干活的农人,停下手里的活计,望着我们,一任欢快与希望撩拨他们沉静的心思。

季节像是踩着苇叶走过来的。

苇叶三片四片地展开,池塘里就绿汪汪地变得浓密了。

太阳开始辣辣地照在头顶,棉衣,而后是夹衣,一件件被从身上剥掉。

苇塘周围的麦子开始日渐变黄,有人拿着青杏咔嚓咔嚓一边流着酸水一边嚼起。

夏天到了!假日里,我们会背着草笼,拿着镰刀,说是去割牛草,或者拣柴火,一整晌一整晌沉迷在苇塘边。

有一种鸟,叫“呱呱迪”。

这名字完全是依了它的叫声来的。

声音悠长而响亮,可你看不见鸟的身影,那声音总是从密密的苇叶后传出来。

这鸟儿很聪明,能把三四根苇子用草缠在一起,在那交叉处用苇叶织一个窝,里边铺着一些软软的干草和细碎的羽毛。

窝里,总能看到三两只麻溜溜的鸟蛋。

你要是靠近鸟窝,便会有尖厉的呱呱叫声,威胁你,驱赶你。

塘边的野草,我们全都认识,从蒲公英、趴地龙、香胡子到粘粘蔓,全认识。

最让我们兴奋的是找到一株羊奶奶。

这种蔓生的阔叶草,总是攀着芦苇往上长,一个个果实圆溜溜的,山羊奶头一般,采摘时,会流出一些白色乳汁。

羊奶果鲜嫩时,放在嘴里一咬,脆生生,甜丝的。

我们这些野孩子,就这样一天天泡在苇塘边。

忽一日,采到的羊奶奶咬不动了,掰开一看,里边整整齐齐伏着一排排带着羽毛的种子。

老了!我们知道,暑假也该结束了。

大人们说:你们这些马驹子,该拴缰绳了吧!苇子说,秋天了!顶上的穗子由绿至黄继而变白,像一塘白发的老人。

再过苇塘时,一些带羽毛的草籽,便飞扬起来,落在我们的肩膀上、头发上,要人带它们到远方去落户。

就连圆滚滚周身是刺的苍耳,瘦扁扁顶上长了三几根钩针的“狗扎扎”,都不甘寂寞,插进布眼,爬在裤角上,要搭“便车”,到远方去旅行。

父兄们送我们上学去,走过苇塘,一路上总在说:好好念书,日后到远处去,到大城市去。

连苍耳、狗扎扎都懂得哩!那一片苇塘永远的没有了。

消失在一些高高低低的房子下边。

找它,只有在梦中,在童年的记忆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