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姜的好处与坏处

合集下载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与主治与用量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与主治与用量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与主治与用量生姜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被广泛用于烹饪中。

除了具有独特的味道和香气外,生姜还被认为拥有许多药用价值。

它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活性化合物,具有许多强大的功效和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姜的功效与作用、主治以及使用方法和剂量。

一、生姜的功效与作用1.促进消化:生姜含有一种名为姜黄酮的活性物质,经常食用生姜可以刺激胃肠道的运动,并增加胃酸和胆汁的分泌,从而促进消化过程。

它还可以缓解胃炎、胃灼热和胃胀气等症状,并有助于改善胃肠道的菌群平衡。

2.缓解恶心和呕吐:生姜对于缓解恶心和呕吐有着显著的效果。

它可以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化学物质P和5-HT的释放,减少恶心感觉的传递。

生姜可以用于减轻晨吐和运动晕眩等与恶心和呕吐相关的症状。

3.抗炎和抗氧化:生姜内含有多种抗氧化剂和抗炎物质,如姜黄素和姜酚等。

它们可以减少体内自由基的产生,阻止氧化反应的发生,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此外,生姜还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对于治疗关节炎等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辅助疗效。

4.降低血糖和血脂:生姜可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胞内葡萄糖的利用率,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另外,姜黄素还可以减少脂肪细胞的生成和积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对于预防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带来积极的作用。

5.增强免疫力:生姜对于免疫系统的调节有着积极的作用。

它可以刺激淋巴细胞的活性,促进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此外,生姜还可以减少发炎过程中的免疫细胞的浸润和活化,减轻炎症反应。

二、生姜的主治1.胃肠道问题:生姜可以帮助缓解胃痛、胃灼热、胃胀气、胃酸倒流和胃炎等胃肠道问题。

2.恶心和呕吐:生姜可以减轻晨吐、运动晕眩、孕吐和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

3.关节炎和疼痛:生姜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可以减轻关节炎和肌肉疼痛。

4.糖尿病和高血脂:生姜可以调节血糖和血脂水平,对于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吃红姜的好处和坏处?

吃红姜的好处和坏处?

红姜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它具有一系列的好处和坏处。

以下是关于红姜的常见好处和坏处:
好处:
1. 抗炎作用:红姜富含姜黄素和姜酚等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有助于减轻炎症和疼痛。

2. 消化促进:红姜被广泛用于帮助消化和缓解消化不良的问题。

它可以增加胃液分泌和胃肠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 抗氧化作用:红姜富含抗氧化物质,如姜酚和姜黄素,可以中和自由基并减轻氧化应激对身体的损害。

4. 免疫增强:红姜含有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5. 缓解感冒和咳嗽:红姜具有暖胃、发汗的作用,常被使用于缓解感冒和咳嗽症状。

坏处:
1. 药物相互作用:红姜可与某些药物产生相互作用。

特别是,
对于正在服用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的人来说,与红姜同时食用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

2. 胃肠刺激:红姜可以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对于一些胃肠道敏感的人来说,过量食用或过度刺激可能引起胃痛、胃灼热等不适症状。

3. 过敏反应:少数人对红姜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皮肤发红、红疹、肿胀等,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应停止摄入红姜,并咨询医生。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反应可能不同,红姜是否适合个人的饮食和健康状况最好在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等专业人士的建议下确定。

在使用红姜作为食物或草药时,适度使用并注意个人的身体反应是很重要的。

姜的中医功效与作用

姜的中医功效与作用

姜的中医功效与作用
姜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中医中经常会使用姜来治疗各种疾病。

以下是姜的一些中医功效与作用:
1. 驱寒止痛:姜有温中散寒的功效,可以增强人体的阳气,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寒冷症状,如寒痛、寒泄等。

2. 祛湿化痰:姜具有祛湿的作用,能够帮助排除体内的湿气,适用于湿气重导致的痰湿病症,如痰多、胸闷等症状。

3. 助消化:姜能够促进胃液的分泌和消化酶的活性,有助于消化食物,适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4. 止呕降逆:姜具有止呕和降逆的作用,适用于恶心、呕吐等症状。

5. 解表散寒:姜有辛温的性质,可以发汗解表,适用于感冒初起、寒热不适等症状。

6. 活血止痛:姜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以缓解疼痛,适用于风湿性疼痛、胃痛等不适症状。

7. 抗菌抗病毒:姜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有助于预防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姜的一些常见功效与作用,但每个人体质不同,具体应用姜的方法和剂量还需根据个体情况来调节。

此外,姜在一些特定病症或体质中可能不适用。

在使用姜治疗疾病时,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进行指导。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生姜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被广泛用于中药和食物烹饪中。

它不仅为我们的饭菜提供了美味口感,而且还具有许多药用价值。

下面将介绍生姜的功效与作用。

1. 提高消化功能:生姜富含挥发性油和辣素,具有强烈的辣味,可以刺激食欲和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帮助消化食物,缓解胃肠不适,减轻恶心和呕吐。

2. 缓解呼吸道感染:生姜具有杀菌和抗病毒的作用,可以缓解喉咙疼痛、咳嗽和感冒症状。

它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毒素,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3. 抗炎和镇痛:生姜中的活性成分可抑制炎症反应,并减少相关疼痛。

它被广泛用于缓解关节炎疼痛、肌肉酸痛和头痛等。

一些研究还发现,生姜可以降低体温,对热性疾病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4. 降低胆固醇和改善心血管健康:生姜中的一些化合物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含量,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它还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和预防心血管疾病。

5. 减肥和控制血糖:生姜可以促进脂肪的分解和代谢,加速热量的消耗,有助于减少体重和脂肪堆积。

同时,它还具有调节血糖的作用,可以降低血糖水平,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

6. 抗氧化和抗癌:生姜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以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延缓衰老过程。

此外,生姜中的一些成分还具有抗癌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降低癌症的风险。

7. 缓解月经不适:生姜可以缓解经痛和月经不适症状。

它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痛经的不适感,并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月经紊乱。

8. 改善皮肤健康:生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到达皮肤,使皮肤更有光泽和弹性。

它还具有抗炎和抗菌作用,可以减少皮肤问题如痤疮和湿疹。

总之,生姜具有许多功效与作用,包括提高消化功能、缓解呼吸道感染、抗炎和镇痛、降低胆固醇和改善心血管健康、减肥和控制血糖、抗氧化和抗癌、缓解月经不适和改善皮肤健康等。

我们可以通过加入生姜到我们的日常饮食中来享受它的健康益处。

姜的功效与作用,健康的好助手

姜的功效与作用,健康的好助手

姜的功效与作用,健康的好助手李时珍曾说过:姜可蔬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矣。

生姜是生活中一种非常常见传统香料,可以去腥使菜肴更加的美味,除此之外,它对于人体的养生保健也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可以治疗感冒和有效保健脾胃功能,长期食用还可以延年益寿。

一、生姜可以治感冒。

大多数时候,人都是因为受凉受寒而引起感冒的病发,那生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姜辣素,这种物质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体加快血液循环,加快汗液的排出,降低人体的体温。

从而有效的缓解人的发烧症状,并对人体内的病毒进行有效的灭杀,从而达到非常有效的治疗感冒的效果。

二、生姜可以有效保健脾胃功能。

在夏天,人们喜欢吃一些过于冰凉的东西来降温,这种冰凉的东西就会对人的脾胃造成一定的刺激。

生姜是一种温热的食物,通过吃生姜,可以有效地保健脾胃。

俗话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也就是这道理。

三、坚持长时间吃姜还可以延年益寿。

相关数据显示,其实有吃姜爱好的人要比没有习惯吃姜的人患有某些疾病的概率更低,相对的寿命也更长。

四、是否去皮姜的味道是比较辛辣的,因此它是一种热性的食物。

但是姜皮在中医里却是性凉的,就是说,姜皮可以使生姜的性能保持在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

因此,如果只是将生姜用于菜肴的烹饪,那么还是建议不要去皮,只需要冲洗干净就可以了。

而如果是想要通过生姜来达到一些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那么就要根据具体的疾病症状来选择去皮还是不去皮。

总而言之,生姜确实是一个对于人体非常好的食物,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制作更加美味的佳肴,也能够帮助人们预防和辅助治疗一些疾病。

但注意,生姜每天的服用量不能太多,每天吃几片就够了。

当然,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比如感冒,也可以适量的增加。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禁忌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禁忌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禁忌生姜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和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功效与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姜的功效与作用,并列举一些生姜的禁忌。

一、生姜的功效与作用:1.缓解消化不良:生姜具有刺激胃肠黏膜分泌、增强消化液分泌和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从而能够缓解消化不良、胃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2.防治呕吐:生姜具有镇吐作用,可用于治疗晕车、船舶晕吐、孕妇晨吐等症状。

3.缓解风寒感冒:生姜具有温阳的性质,可以促进体内血液循环,从而缓解风寒感冒的症状,如头痛、鼻塞、咳嗽等。

4.抗炎镇痛:生姜中的活性成分姜黄素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可以缓解关节炎、肌肉疼痛等疼痛症状。

5.降低血糖和血脂:生姜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调节血糖水平,同时具有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有助于预防和改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6.防治恶心和呕吐:生姜可以减轻恶心和呕吐感,对于放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孕妇孕吐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7.改善血液循环:生姜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提高机体的代谢和免疫力。

8.提高免疫力:生姜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9.抗氧化:生姜中的姜黄素是一种强效的天然抗氧化剂,可以减少自由基的损伤,预防衰老和慢性疾病。

二、生姜的禁忌:1.气虚胃寒者:生姜属于温性食物,对于气虚胃寒的人来说,食用生姜可能会导致胃痛、恶心、腹泻等症状加重。

2.高血压患者:生姜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食用过多或过多纯姜汁可能会导致血压上升,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不宜过量食用。

3.心血管疾病患者:生姜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但对于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特别是存在心律不齐、心血管病变等情况时,过量食用可能会对心脏产生不良刺激。

4.出血性疾病患者:生姜具有抗凝血作用,对于出血性疾病患者来说,食用过多的生姜可能会加重出血风险。

5.孕妇:尽管生姜可以缓解孕妇妊娠反应的症状,但过量食用生姜可能会导致子宫平滑肌收缩,增加流产和早产的风险,因此孕妇应该限制生姜的摄入量。

生姜功效作用

生姜功效作用

生姜功效作用
生姜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也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和食疗中,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下面是生姜的功效作用:
1. 缓解消化不良:生姜具有温性,可以刺激肠胃蠕动,帮助消化和排气,缓解胃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

2. 抗炎镇痛:生姜中含有姜黄烯和姜酚等物质,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

适量食用生姜可以缓解关节炎、肌肉疼痛、偏头痛等炎症相关疾病。

3. 改善血液循环:生姜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液黏稠度和凝块形成,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同时,生姜还具有保护心脏健康的作用,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血压。

4. 加强免疫力:生姜富含维生素C、锌、镁等抗氧化剂和营养物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5. 减肥瘦身:生姜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功能,可以增加体内热量消耗,有助于减少脂肪堆积和体重的增加。

此外,生姜还具有抑制食欲和减少脂肪摄入的作用,是减肥瘦身的良好辅助食品。

6. 抑制肿瘤生长:研究发现,姜黄烯和姜酚等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多种癌细胞生长。

生姜中的活性成分还可以促进癌细胞凋亡和抑制癌细胞侵袭和转移,对预防和治疗多种
癌症有一定的潜力。

7. 改善气味:生姜具有清新的香气,可以消除口气、除去体臭,提神醒脑,增加食欲。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生姜的辛温性质,儿童、孕妇、胃寒者和过敏体质的人应慎用或避免生姜。

另外,对于有消化道溃疡、胃炎、肝炎等疾病的患者,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虽然生姜具有诸多功效,但对于特定疾病的治疗还需要遵循科学的用药原则和医师的建议。

生姜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生姜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生姜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生姜,中草药名姜。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栓茎。

生姜性温热,味辛,具有较强的药用价值。

自古以来,生姜被广泛应用于食物调理和药用领域。

其功效与作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改善消化、驱寒暖身、提高免疫力、抗菌等方面。

然而,在使用生姜时也要注意相应的禁忌,因为过量服用或不适合的人群可能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

首先,生姜具有改善消化的功效。

生姜含有姜酚、姜油等成分,能够增加胃液分泌,促进食欲,帮助消化。

姜酚和姜油还具有促进胆固醇代谢和抑制肠胃蠕动的作用,有助于消化不良、胃病和肠胃功能紊乱的患者。

同时,生姜还有祛风散寒的作用,常用于寒性腹痛、腹泻等症状。

其次,生姜具有驱寒暖身的功效。

寒冷的气候容易导致一些人体寒症,如手脚冰凉、经期不调等。

生姜能够温热脾胃,散寒祛湿,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抵御寒冷的能力。

此外,生姜还能够加速新陈代谢,消除湿气和体内毒素,有助于减肥和美容。

所以,在冬季或寒冷天气中,适量食用生姜可以提高体温,增强免疫力。

第三,生姜具有抗菌、抗炎的作用。

生姜中的姜酚和姜辣素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炎作用,能够抑制一些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对于感冒、咳嗽、发烧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此外,生姜还可以促进血管扩张,降低血压和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的形成,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生姜还具有一些其他功效。

中医认为,生姜味辛、性温热,归脾、胃经,具有化湿止血、解毒、止痛等功效。

现代研究也发现,生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铁、锌等,对于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抵抗力起到积极作用。

然而,虽然生姜有很多的功效与作用,但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

首先,生姜性温热,如果体内阳气过盛或属于阴虚体质的人群就需要避免食用生姜,因为生姜可能会引起口渴、心烦、兴奋等不适症状。

其次,对于胃黏膜炎、胃酸过多、溃疡病等胃病患者,也不宜过量食用生姜,以免刺激胃黏膜,加重病情。

另外,生姜具有一定的发散作用,不适宜在感冒初起、盗汗或其他发热症状时食用,以免加重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吃姜的好处与坏处
姜,又称黄姜,有独特的辛辣芳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调料,同时也可作为蔬菜单独食用,而且还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

原产于我国,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一种二收,早秋收嫩姜,深秋收老姜。

姜可用来食用的部分是肉质根茎,嫩姜腌渍酱菜,老姜用作调料。

老姜品质好,姜辣素含量高,故有“姜是老的辣”的谚语。

姜可将自身的辛辣味和特殊的芳香渗入到菜肴中,使菜肴鲜美可口,味道清香。

吃饭不香或饭量减少时吃上几片姜或者在菜里放上一点嫩姜,都能改善食欲,增加饭量。

所以俗话说“饭不香,吃生姜”。

营养成分
生姜含有辛辣和芳香成分,辛辣成分为一种芳香性挥发油脂中的姜油酮,其主要为姜油萜、水茴香萜、樟脑萜、姜酚、桉叶油精、淀粉、黏液等。

生姜中还含有姜辣素。

保健功效
性温,味辛。

传统医学认为,姜能增强血液循环,有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管、促进消化、健胃增进食欲的作用。

在炎热季节,姜有排汗降温、提神的作用,可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症状。

姜还有杀灭口腔致病菌和肠道致病菌的作用,用姜汤含漱能治疗口臭和牙周炎,疗效显著。

用于姜泡茶,能防治食物污染引起的急性肠胃炎。

日常我们吃松花蛋和鱼、蟹等水产时,通常会放上一些姜末、姜汁。

姜有“呕家圣药”之称,可治疗恶心、呕吐。

姜汁可用于缓解妊娠期恶心、呕吐、胃不适等妊娠反应,既安全又有效。

姜可治晕车晕船,若用一片姜贴于肚脐,外贴一张伤湿止痛膏,则在车、船中不用怕晕了。

姜有护心脏、预防胆结石等多种奇效。

姜能够抗衰老。

人体在新陈代谢时会产生氧自由基,促使人体衰老。

而姜中的姜辣素进入人体内,能产生一种抗氧化酶,它能够对付氧自由基,比维生素E要强得多。

老年人常吃姜还可除老年斑。

生姜对感冒引起的头疼、全身酸痛,胃寒疼痛及寒性呕吐等症均有疗效。

另外,妇女产后食用,亦能起到温经散寒,去瘀血而养新血的效果。

适用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每餐10克。

孕妇可以吃姜,姜汁可用于缓解妊娠期恶心、呕吐、胃不适等妊娠反应,注意适量即可.
营养陷阱
红糖姜汤只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有胃寒、发热的患者,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患者,也不能用于治疗中暑。

吃姜一次不宜过多。

食用过多,大量的姜辣素在经肾脏排泄过程中会刺激肾脏,并产生口干、咽痛、便秘等“上火”症状。

有内热者忌食。

不要吃烂姜、冻姜。

因为姜变质后,会使肝细胞变性、坏死,从而诱发肝癌、食道癌等。

吃姜并非多多益善。

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口干、烦渴、咽痛、汗多,生姜性辛温,属热性食物,所以生姜在夏季不宜多吃。

营养食谱
姜的吃法很多,如喝姜汤,吃姜粥,煮菜热油时放点姜丝,炖肉、煎鱼加姜片,制水饺馅时加点碎姜等。

鲜嫩的姜芽可用于腌、渍、泡、酱等制法。

蒸汁拌菠菜
原料:嫩菠菜400克,鲜姜40克,精盐、味精、醋、香油各适量。

制法:将菠菜洗净,放入开水内烫一下捞出,切成3厘米长的段,再用冷水过凉,放在盘内。

然后把姜切成片,放入碗内捣成汁,加入精盐、味精、醋、香油调匀后,浇在菠菜段上面,拌匀后便可食用。

功效:姜汁拌菠菜,菜色碧绿,质地嫩软,清香味美,可开胃增食。

◇小知识:
有些人吃姜喜欢削皮,这样做不能发挥姜的整体功效。

一般的鲜姜洗干净后就可以切丝分片。

在冬季,羊肉配生姜效果更好。

羊肉补阳生暖,生姜驱寒保暖,相互搭配。

暖上加暖,同时还可驱外邪,并可治腹痛。

优质生姜应完整饱满,节疏肉厚,无须根,无损伤,无烂顶,无黑心。

生姜喜阴湿温暖,忌干怕冷,适宜存贮温度为12℃一15℃。

民间“男人不可一日无姜”的传统说法,被科学研究成果颠覆了。

南京新世纪肿瘤研究所的袁宝华主任说,生姜、八角、桂皮、茴香、花椒、胡椒、薄荷、肉豆蔻等香辛作料,或多或少含有可致肝癌的黄樟素。

为了健康,大家应尽可能清淡饮食,少用作料。

民间与“男人不可一日无姜,女子不可百日无糖”的传统观点类似的民谚很多,比如“家备小姜,小病不慌”,“夏季常吃姜,益寿保健康”,“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这些民谚都肯定生姜的保健功效。

应该肯定,天然香辛料确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之功,特别是生姜具有利胆、健胃、止吐、辟腥臭、消水肿的作用。

然而,生姜中也含有不利健康的成份——黄樟素。

注意防癌,姜的成分黄樟素可引起肝癌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研究显示,黄樟素可引起肝癌,在小鼠的饲料中添加0.04%~1%的黄樟素,150天到2年,可诱导小鼠产生肝癌。

黄樟素经过代谢转化为活性致癌物的过程,目前已经比较清楚:黄樟素在小鼠体内首先代谢为苯乙醇形式,接着被激活转化为乙酸盐或硫酸盐,成为最终的致癌物。

黄樟素若与氧化剂结合,会生成更强致癌活性的环氧黄樟素。

在美国不再允许黄樟素作为食物添加剂。

最近,欧盟专家委员会决定,在欧盟范围内进一步降低黄樟素的允许剂量,以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正在启动制定的《食用香料使用准则》中规定,黄樟素在食品和饮料中最大限量为1毫克/千克。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八九月多食姜,至春多患眼,损寿减筋力。

孕妇食之,令儿盈指。


生姜以及辣椒、花椒、桂皮、葱及酒等辛辣之品,性质多为燥热,在烹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

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伤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姜,加重秋燥对人体的危害,更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

所以,吃姜有利亦有弊,可吃,但不可多吃。

特别是秋天,最好别吃。

当然,有病需要用姜还是要用的,何况生姜含挥发油,可加速血液循环;同时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道、促使消化的功能;还含有姜酚,可减少胆结石的发生。

所以秋季也不是绝对的一点也不能食,关键是不能“多食”和“夜间勿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