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哈斯作品全集(4)

合集下载

漂浮逸动的精灵——解读库哈斯的达尔雅瓦住宅建筑

漂浮逸动的精灵——解读库哈斯的达尔雅瓦住宅建筑

【城市建筑研究】建筑技术的进步并未改变人们对居住空间的认知,走廊串联空间仍是最受青睐的传统模式。

然而,三十年前库哈斯的一件建筑作品———达尔雅瓦住宅,却打开了住宅设计的新思路。

库哈斯是建筑界一个饱受争议的建筑师,在世纪交替之际,这位荷兰传奇建筑师被授予建筑界的最高桂冠———普利兹克建筑奖,以肯定他在近三十年设计生涯中的贡献。

而在获得至高荣誉的同时,这位建筑家的作品也因为过于激进的理念广受非议。

在库哈斯的建筑设计中,达尔雅瓦住宅称得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之一,这位反传统的建筑师似乎以一己之力打破了人们对传统住宅空间的思维桎梏。

一、多重身份的建筑狂人:从记者、导演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是一位拥有多重身份的建筑师与理论家。

身兼多职的从业经历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同时对他的建筑创作与理论研究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库哈斯在高中毕业时选择了记者作为第一职业,这是青年库哈斯树立自己世界观的初步实践。

通过记者的身份库哈斯接触到了例如建筑师柯布西耶等欧洲炙手可热的人物,这些人或多或少对库哈斯的世界观产生了影响。

青年时代的库哈斯对电影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工作之余,库哈斯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了业余的电影社团。

在社团中,库哈斯和他的组员们一致认为电影的制作应是一项集体的工作,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这样的工作方式与日后库哈斯所倡导的取消建筑师作为形式缔造者的角色以及提倡团队精神和集体合作之间也有着相似之处。

[1]1968年,因为发表了一系列题为“性在荷兰”的纪实报道,库哈斯受到了部分读者的强烈抨击,于是他一怒之下决定放弃记者和导演的工作,前往伦敦学习建筑,同时也将电影带进了他的建筑世界。

漂浮逸动的精灵———解读库哈斯的达尔雅瓦住宅建筑殷杨子剑摘要:文章从形式生成和空间营造方面对达尔雅瓦住宅进行解读,旨在探讨建筑空间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库哈斯建筑哲学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在达尔雅瓦住宅中均有所体现,通过对整体的分割、契合、错位、叠合、重组使结构消隐于空间、融合于形式,为当代住宅的空间生成与形式表达提供了新的可能。

库哈斯综述

库哈斯综述

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的建筑理论及作品专业:2011级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姓名:杨勇涛学号:1101214345一、前言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当代西方社会文化日益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各种新的思想新的理论层出不穷。

一元的文化结构早已经被打破,新的权威远没有建立,并且可能永远也再无法建立。

但是在谈及当代建筑领域里的大师或者建筑理论新的发展时,库哈斯是我们不可能回避的一个话题。

与其他的普利茨克奖获得者不同,库哈斯不仅因他的作品来影响世界建筑界,也因他的思想持续地给整个行业带来震撼。

但是,对于库哈斯的评价从来不是一边倒的叫好,他特立独行,毁誉参半。

有人赞扬他的建筑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对城市的关注、重拾了对社会的责任、规避了对形式的无节制追求。

有人则谴责他对形式无节制的新现代主义式回避、近乎卡通似地还原图解、廉价甚至是丑陋的结构。

但是众说纷纭之下,到底怎样的描述最接近那个最真实最本质的库哈斯?到底如何研究,才能真正地理解库哈斯的建筑和他理论?借着文献阅读的课程要求,笔者选取了库哈斯作为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对象。

通过阅读库哈斯的相关著作、研读他的部分作品以及第三方的研究成果,笔者对于库哈斯获得了一定的了解。

但无论是提纲挈领地概述库哈斯的建筑理论还是深入重点地解读库哈斯的建筑作品,相信都无法呈现一个完整的、完全正确的库哈斯。

本文仅就自己的研读做一个成果的报告,尽己之力来描述库哈斯理论及其作品。

二、主题1、雷姆•库哈斯的生辰年表1944年11月17日,出生于荷兰的鹿特丹市。

1952年,8岁时随左翼的父亲迁居于独立后的原荷兰殖民地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

1956年,12岁时返回荷兰,定居于阿姆斯特丹。

1963年,高中毕业,选择的第一份工作是担任《海牙邮报》的记者,开始了5年的记者生涯。

1968年,24岁是库哈斯事业的转折点,他放弃了记者和剧作家的工作,前往伦敦的建筑协会学院开始学习建筑。

1972年,28岁的库哈斯从AA毕业,远赴美国的康奈尔大学进行研究。

雷姆库哈斯

雷姆库哈斯
建筑师作品及设计思想分析
——雷姆.库哈斯
主要内容
Main content
人物简介及作品
建筑思想
设计手法
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人物简 介及作品
Synopsis
雷姆· 库哈斯(Rem Koolhass),1944年出生于荷兰鹿特 丹,早年曾从事剧本创作并当过记者。1968-1972年转行学建 筑,就读于伦敦一所颇具前卫意识的建筑学院Architecture Association。从那时起,他对当代文化环境下的建筑现象就 开始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兴趣。1972年,Harkness研究奖学金 使他得以在美国生活和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1972至1979年 间,他曾在当时建筑界很知名的Ungers事务所以及Peter Eiserman的纽约城市规划/建筑研究室工作过,同时也在耶鲁 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执教。1975年,库哈斯与其合作 者共同创建了OMA事务所,试图通过理论及实践,探讨当今 文化环境下现代建筑发展的新思路。
波尔多住宅小结
Bordeaux residential
• 波尔多充分的表达了住宅房子公共性 与私密性的效果 • 升降机的运用,使得有一种魔幻的色 彩 • 混凝土盒子的开窗样式,不仅体现了 人文关怀,保证了私密性,而且还有 一定的视觉享受,不管是住宅里还是 外面
中央电视台大楼
CCTV building
达尔雅瓦别墅
Dahl Ya wa Villa
车行出入口
人行出入口
场地很狭窄,库哈斯提 供了一个尽小占地面积 的尽量大的空间:悬于 玻璃层上的两个金属 “盒子”。两个金属 “盒子”一红一灰,分 别为主人夫妇及其女儿 的卧室,混凝土结构的 泳池置于其间。理论上 可在游泳时一瞥 EIFFEL铁塔远景。父 母及女儿的卧室相对独 立,各自有独立的楼梯 直通。卧室的带状窗提 供了眺望远景的足够视 野。

12-库哈斯-巴黎别墅

12-库哈斯-巴黎别墅

REM KOOLHAAS大师作品分析Villa Dall’AvaREM KOOLHAAS作者:02建筑 王维 周吟指导老师:王小红 崔鹏飞建筑简介建址为巴黎塞纳河畔一高地,远可眺望巴黎全景,近有树林围绕。

邻近房屋均为19世纪的老屋,是富人们的度假住所。

(图1-1)不远处还有两幢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别墅。

业主不甘逊色,要求其住宅不仅仅是一幢房屋,还要是一件艺术品。

男主人想要一座玻璃房子,女主人要求屋顶要有游泳池。

场地很狭窄,库哈斯提供了一个尽小占地面积的尽量大的空间:悬于玻璃层上的两个金属“盒子”。

两个金属“盒子”一红一灰,分别为主人夫妇及其女儿的卧室,混凝土结构的泳池置于其间。

理论上可在游泳时一瞥EIFFEL铁塔远景。

(图1-2)父母及女儿的卧室相对独立,各自有独立的楼梯直通。

卧室的带状窗提供了眺望远景的足够视野。

在这栋别墅中,库哈斯融合了近代建筑史上各式各样的构件与元素。

他的做法并非直接挪用,而是将来源不同的设计工具结合在一起。

例如“自由楼面设计”、“自由正面设计”、类似密斯清楚排列的镶嵌玻璃、与地心引力的对抗……(图1-3)库哈斯提供了那三个重量不菲的“盒子”的支撑结构的解决方案:位於纵轴上的一排独立柱支撑中部的泳池,悬空的女儿房由一系列倾斜交错的细杆支撑,夫妇房的支撑结构由工程师提议:一个形状奇特的大型悬挑梁置于其下。

库哈斯的独特之处在於:他将那排支柱用木橱围住,具有隔墙及壁橱的双重功能,木橱并不全封闭,保留南北方向的通透性。

底层大部分置于地下,安置了设备间及入口空间。

地面为自然的图1-3图1-1图1-1图1-2草木。

房屋北侧为铺沥青的道路,通往车库,车库亦置于草地之下。

(图1-4)中间层几乎全通透,其构思为此住宅的精华所在。

起居室置于西侧,可滑动的玻璃落地窗提供了尽可能亲近的内外联系。

库哈斯还别出心裁地安排了一扇可滑动的竹排置于玻璃窗外侧,随意滑动到某一位置,投下别致的光影效果,想象一下,在有月光的夜晚,夏虫在园中鸣,丝帘随晚风轻摆,躺在清爽的床上,捧一本沁心的书... ...女儿卧室的支撑结构。

建筑师:雷姆·库哈斯人物简介

建筑师:雷姆·库哈斯人物简介

• 大学期间:积极参与建筑设计竞 赛,展现出卓越的设计才能 • 毕业设计:以**“城市扩张”**为 主题,探讨了城市发展的未来方向
1978年与荷兰建筑师 艾利亚·贝尔塔·弗米尔 (Elia Bergamo)共
同创立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OMA)
• 初创时期:以**“荷兰风格派”**
雷姆·库哈斯对中国建筑设计的启示与影响
强调建筑与城 市的共生,关 注城市的发展、 环境和人文等 多方面因素
01
• 通过**“高密度、高透 明”**的设计手法,实现建筑 与城市的和谐共生
倡导解构主义, 强调建筑结构 的多样性和不
确定性
02
• 通过**“拆解、重组”**的 设计手法,展现建筑的多维度 和开放性
03 “新古典主义”
• 受到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等艺术风格的影响,强调建筑的 美学和历史价值 • 通过**“古典元素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实现建筑的 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共生
雷姆·库哈斯的设计风格特点
高强度、高透明
• 通过**“开放式、多层次”**的空 间设计,实现建筑的高强度和高透明 • 强调建筑与城市的紧密联系,展现 现代建筑的开放性和创新性
• 初创时期:以**“荷兰风格派”**
为设计理念,注重功能与美学的结

• 发展阶段:逐渐形成独特的
**“库哈斯风格”**,成为当代建筑
界的领军人物
雷姆·库哈斯的重要建筑作品与荣誉
• 1985年设计的荷兰鹿特丹鹿特丹中央火车站 • 项目背景:作为鹿特丹市的地标性建筑,需要在城市中心地带实现交通、商业和文化等多重功能 • 设计特点:采用**“高强度、高透明”**的设计理念,展现了现代建筑的开放性和创新性 • 荣誉:获得荷兰国家建筑奖

雷姆 库哈斯

雷姆 库哈斯

3层由于是进入研究性领域学习的分水 岭,为了符合人性化设计,星巴克和独立的 小说杂志阅读区域被恰如其分的嵌入,让即 将进入状态和准备重返阅读状态的读者提供 了很好的活动空间。
螺旋形的藏书区
概念图解直接体积化成盒子
关于水平错位—— a.要创造阴影空间,这一方面可以服务周边社区的人员,西雅图是一个经常下雨的地方, 建筑提供悬挑,方便人们避雨;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了在图书馆的规范,不能有阳光的直 射。 b.满足周围城市的景观的连续性,由于错位的存在,保证周围楼房中的居民视线不会被这 个庞大的公共建筑所阻挡,视线便可以通透。
西雅图图书馆
•建筑手法上,库哈斯早期受荷兰风格派的影响,对穿插的墙面很感兴趣。而后又受超现实主 义的影响,爱用体块的组合,并积极利用建筑的必然元素,创造出有时髦的感染力的空间。 在室内喜用超现实主义的画作对墙面进行装饰。在大体块的处理上,常用玻璃幕墙,并且在 竖直方向上,墙面常为倾斜一定角度或折现状的。
《小,中,大,超大》(S,M,L,XL)
——设计时注重比例,构成,细节和规模的做法是束缚设计思想的锁链,建筑的形式和 技能之间相互适应的辩证关系才是设计初期正确的切入点。
建筑创作理论
•——从抽象概念到形式创作,源于设计师自身的逻辑;人的活动方式,社会方面的影 响。 •反文脉:库哈斯完全沉浸在现代化的海洋中,根本没有对昨日的丝毫流恋。它的理论 是前进、再前进,对新事物始终保持者不熄的热情、不衰的兴趣;他想始终走在时代的 最前端。这也是正是他建筑创作的基础之一。
荷兰驻德国大使馆
2005欧盟当代建筑奖 - 密斯凡德罗奖
•总建筑面积8500m2,地上8层,地下2层; •创新式的整合,安全性与开放性并驾齐驱; •外立面石材与钢材的融合使之非常容易的建筑群中脱颖而(可识别性),其足 够的开放性造型又使建筑很好的与周边建筑融合在一起。

雷姆 库哈斯

雷姆 库哈斯

这个高达好几层 的挑高空间被图书馆 方称为”客厅 “(Living Room),也 体现了他们希望能够 突破图书馆的固有职 能,将其拓展为市民 的公共活动区域的构 思。这里配备了咖啡 店和工艺品商店,可 供市民们进行休憩, 闲谈,喝咖啡甚至是 朋友聚会等等等等, 图书馆在这里承担起 了更多的社会属性, 敞开大门迎接所有人 光临。
PPT DESIGN
图书馆简介:
西雅图中央图书馆是美国西雅图 公共图书馆系统的旗舰馆。它位 于市中心,是一幢由11层(56米高) 的玻璃和钢铁组成的建筑。该馆 在2004年5月24日开放给公众使用。 图书馆由库哈斯(Rem Koolhaas) 设计,波特兰的霍夫曼(Hoffman) 建筑公司是总承包商。这个34000 平方米的公共图书馆容纳约145万 书籍和其他资料,其中包括超过 400台电脑向公众开放,另设有一 个地下公共停车场。头1年的使用 率超过 200万人。图书馆有一个独 特和突出的外观,构成若干分立 “浮动平台”,就像置身在一个 大的蜘蛛网。
•结构形态
Transitional Page
特别之处就是图中的红色区域,它是一个3x3.5米的升降平 台。这个平台专为残疾人丈夫设计,电梯的移动或悬空,空 间发生着变化。紧邻电梯,有一片贯穿建筑的整墙----成为男 主人的真正个人天地。
这座建筑充分运用了升降机的特点。升降机的地板被用作是可以变化的楼板。随着升降机的上下,升降机的 楼板在地下层----架空的一层----相对封闭的二层之间游动,形成了魔幻神奇的效果。升降平台的四周放置了供 这位男主人使用的几乎所有物品,更加体现了细致、人性的设计。
在达尔雅瓦别墅的设计中,库哈斯用独特的手法,从某种意义上实现让一个公 寓漂浮在空中。支撑部分给人最直观的感觉是圆柱、方柱、角柱、斜柱、墙板的并 置和混合。

巴黎别墅

巴黎别墅

从外部向 厨房内部看
通往女儿卧 室的金属楼梯
门处用玻璃 隔墙
建筑师简介 别墅简介:建筑与环境 空间组织与形体处理 内部交通流线分析 ↑ 结构形式 点击添加文本 功能与空间 关于别墅的小结 点击添加文本 我们的认识
1.没有严格控制空间的尺度比例 2.材料的运用强调多样性 3. 断裂的、多元的空间结构,空间的使用方法 和空间感受具有相当的可变性。
• 仆人的交通流线:到达
• 仆人 的流线虽然也显得立体和零散,但活动空 间的中心则设置在了底层旋转楼梯附近。这里 设有她的卧室,距院子、起居室(厨房)都很 近。对于两间卧室,她有完全不同的两条交通 路线,去女儿卧室的路线与女儿一致,而去主 卧则是通过底层至一层的室内坡道,转入主人 的垂直交通路径最终到达。这可以保证她高效 地到达她常用的几个空间。
稳定与均衡的考虑
1.父母房部分: 两对粗细不同的柱 一个形状夸张的弧形梁 盒子本身的600mm厚的楼板
2.悬空的女儿房 一系列倾斜交错的细杆支撑使其最具有悬浮感 一块从一楼到三楼的墙板 稳定感
3.游泳池部分:使用两 个角柱来辅助支撑斜面 楼板。 赋予角柱以设备管道的 功能,使这些结构构件 轻松的融入整个空间。
• 主人的交通流线:垂直 • 主人的活动面积包括了车库、工作室、起居室、卧 室乃至顶楼和游泳池。库哈斯将这几个空间竖直地 叠合在一起,相应地,为主人设计的交通流线就以 垂直为主,主要的交通空间是三道直楼梯,分别从 车库、工作室通向起居室;从起居室通向卧室;从 卧室通向顶楼。
• 女儿的交通流线:立体 • 女儿主要活动空间是她的 阁楼,同时作为主要公共 空间的起居室和顶楼的花 园与游泳池也是她重要的 活动空间。她的交通流线 是由以阁楼为中心和周转 的两条线路组成,一条以 旋转楼梯为中心,可通往 院子、底层与起居室,偏 向垂直;另一条以二层走 廊为中心,通向主卧并由 此到达顶楼、游泳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