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考试大纲
华中农业大学621《公共管理学》考试大纲

华中农业大学621《公共管理学》考试大纲第1章导论1.公共管理的内涵、性质与特点2.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特征与基本原理3.公共管理的产生与发展4.公共管理学的创立和完善5.公共管理面临的时代挑战6.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第2章公共组织与第三部门1.公共组织的定义和性质2.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和类型3.公共组织环境4.公共组织的结构与体制5.公共组织体制改革6.第三部门的概念、特征与分类7.第三部门发展的原因与作用8.第三部门的运营管理9.中国第三部门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第3章公共管理职能1.公共管理职能体系和特征2.公共管理职能的发展3.市场功能与政府职能的配合4.政府失败的纠正与防范5.中国政府职能探讨第4章公共部门战略管理1.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概述2.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3.公共部门战略规划管理4.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问题与对策5.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改革进展与趋势第5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1.人力资源的特性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2.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3.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与知能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作6.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和对策7.工作生活质量----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策略8.国家公务员制度9.公务员的管理与改革趋势第6章社会保障管理1.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2.社会保障管理体制3.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4.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与完善第7章电子政务管理1.电子政务概述2.电子政务的内容和作用3.电子政务的实施原则和关键4.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变革的影响第8章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1.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概念和意义2.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3.公共部门的监督4.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5.标杆管理第9章公共管理的方法和技术1.公共管理的基本方法概述2.社会调查研究方法3.系统分析技术和方法4.控制方法和技术5.决策方法和技术第10章新公共管理与政府再造1.新公共管理概述2.新公共管理的模式3.政府再造的内涵与背景4.企业型政府的基本理念5.企业型政府的实施策略及其限制6.企业型政府与政府再造实践参考书:①《公共管理学》,王德高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46《公共管理学》考试大纲

846《公共管理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的基本要求《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公共行政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公共行政学的涵义与历史演进、行政权力、行政职能、行政体制、行政组织、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方法、行政效率、行政行为、人事行政、法制行政等基本内容。
通过公共管理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公共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奠定学习相关专业课程的坚实基础,提高政治理论素质,提高学生运用公共管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目的:测试学生对公共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体系、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的程度,考察学生运用上述知识体系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实践中的能力,并由此判断学生是否具备进一步深造的基本素质和培养潜力。
考试要求:全面系统掌握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基础知识;具有公共管理相关知识的综合能力;初步具备运用公共行政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考试应关注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热点问题。
二、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闭卷考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三、参考书目(仅供参考)1、《公共行政概论》,李贵鲜主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2、《公共行政学》,张国庆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第3版。
四、试题类型:主要包括选择题、是非题、名词解析、简答题、论述题等类型,并根据每年的考试要求做相应调整。
五、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部分:公共行政学基础一、公共行政学概述掌握:公共行政学涵义;公共行政学的演进等。
熟悉:公共行政学研究范畴;现代行政现象;现代行政精神;公共行政学演进中的出现的理论学说;国家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等。
二、行政职能掌握:行政职能的涵义;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熟悉:行政职能的产生与发展;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政府职能争论中涌现的主要理论学派等。
三、行政权力掌握:行政权力的涵义;行政国家的涵义;行政权力发展方向;行政权力分配中的相关问题;行政权力行使的基础等;熟悉:行政权力的主要学说;行政权力分配途径;行政授权的行政和特点;权力和权威的关系;行政权力行使的手段等。
公共管理科目考试复习大纲

公共管理科目考试复习大纲
适用范围:学术型硕士类别公共管理专业或领域
一、知识考察范围
1.公共管理学概论:
公共管理的涵义;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管理学范式的转变;
新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2.公共管理职能:
公共管理职能的基本内涵、构成、历史沿革。
3.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目标、结构、组织原则、组织环境;
官僚制组织,公共组织机构改革。
5.公共管理职业伦理与责任:
公共行政伦理的概述、结构与功能、伦理制度化,
公共责任的概述、基本范畴及确定。
6.公共管理的新策略:
新公共管理、
第三条道路、
新制度经济学,
公共危机与政府能力,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
二、
1、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本质与特征;
2、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和认定,
3、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模型、
4、公共政策的执行、评估与监控。
主要参考书目
1.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周三多,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2. 《公共行政学》(第三版),张国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3. 《公共政策学》,宁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4. 《行政法学》,皮纯协、张成福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5. 《行政体制新论》,吴松江,李燕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
6. 《公共危机管理:农村社会突发事件预警、应急与责任机制研究》,莫利拉、李燕凌,人民出版社,2007年。
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公共管理学》考试大纲

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公共管理学》考试大纲一、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一)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
(二)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
(三)什么是公共管理学
(四)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
二、公共组织理论
(一)公共组织概述
(二)公共组织的结构
(三)公共组织的过程和行为
(四)公共组织环境
三、政府改革与治理
(一)治理理论
(二)当代西方政府改革
(三)转轨时期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
四、政府间关系
(一)政府间关系研究概述
(二)西方政府间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三)中国政府间关系的现状与改革
五、政府作用
(一)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角色
(二)转轨时期我国政府的作用
六、公共政策
(一)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
(二)公共政策的内容
(三)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运行
七、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一)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概述
(二)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要素
(三)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程序、方法和技术(四)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改革和发展
八、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观念
(二)国家公务员制度
(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开发
九、公共财政管理
(一)公共财政管理概述
(二)公共预算管理
(三)公共收入管理
(四)公共支出管理
(五)转轨时期我国公共财政管理的完善
十、第三部门管理
(一)第三部门及其管理研究的兴起
(二)西方第三部门的发展及其作用
1 / 2。
公共管理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公共管理期末考试复习提纲公共管理学考试大纲一、名词解释1、公共管理: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部门,为实现公共利益,依法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公平配置社会资源、有效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
第一、强调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第二、强调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第三、强调公共管理主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第四、强调公共管理活动的公众参与性第五、强调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依法对其所属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录用、任用、薪酬保障等管理活动和过程的总和。
权威性、公益性、复杂性、法制性3、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在英文文献里通常称作“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又称新政治经济学或政治学的经济学(economics of politics),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的交叉学科。
它以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尤其是理性人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和刻画政治市场上的主体的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
公共选择,是指人们提供什么样的公共物品,怎样提供和分配公共物品以及设立相应匹配规则的行为与过程。
公共选择理论则期望研究并把研究结果影响人们的公共选择过程,从而实现其社会效用的最大化。
4、现代预算管理:现代预算必须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机关在一定时期的财政收支计划。
它不仅仅是财政收支的记录、汇算、估算和汇报,而是一个计划。
这个计划必须由行政首脑准备与提交;亚必须是全面的、有清晰分类的、统一的、准确的、严密的、有时效的、有约束力的;它必须经由代议机构批准与授权后方可实施,并公布于众。
5、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组织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在确定组织战略定位、战略选择以及战略实施过程中,所进行的决策、组织、协调、评价和控制等活动。
公共部门管理就是公共部门部门实行的战略管理。
6、政府过程:从政治体制角度研究政府和政治问题: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队等从政府过程角度研究政府:意见表达、意见综合、决策和决策的施行广义的政府过程就是政治的代名词,即政治共同体中获取和运用政府权力的全部活动。
626公共管理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公共管理学》科目大纲(科目代码:626 )学院名称(盖章):政法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编制时间: 2011年3 月30日《公共管理学》科目大纲(科目代码:626 )一、考核要求《公共管理学》是公共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考试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从而为国家培养从事公共部门管理、非公共部门管理、公共管理学教学、科研以及相关部门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考核评价目标要求考生系统了解和掌握公共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公共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现实公共领域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考核内容绪论第一节管理与管理论的演进一、管理的含义二、管理的职能三、管理的类型四、管理理论的演进第二节行政与行政学一、行政的含义二、行政的作用、特点三、行政学的研究对象、相关学科和特征第三节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一、公共管理的含义二、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三、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四、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公共组织第一节公共组织概述一、组织的概念二、公共组织的性质三、公共组织的作用四、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第二节公共组织的结构一、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二、公共组织的结构形式三、我国政府组织的结构四、行政体制的基本类型第三节公共组织的过程与行为一、组织冲突与协调二、个体行为、群体行为与组织行为第四节公共组织环境一、公共组织的生态环境二、公共组织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第二章公共管理职能第一节公共管理职能概述一、公共管理职能的内涵及其形成原因二、公共管理的程序性职能三、公共部门的任务性职能第二节公共管理职能的历史演变一、传统社会的公共管理职能二、西方国家公共管理职能及其变迁第三节市场经济中的公共管理职能一、市场机制的缺陷二、市场经济中公共管理职能的内容三、公共管理职能的限度第三章公共决策第一节决策概论一、决策的含义二、公共决策的含义三、公共决策的类型四、决策的价值前提与事实前提第二节行政决策体制一、行政决策的含义二、行政决策系统三、行政决策体制第三节行政决策程序一、问题界定二、目标确立三、方案设计四、结果预测五、方案抉择第四节公共决策中的群体决策一、群体决策及其利弊分析二、参与决策的特征三、群体决策的择案规则第四章公共组织中的领导第一节领导与领导者一、领导的含义二、领导权威三、公共组织的领导者四、领导者的基本技能五、领导与管理的区别第二节有效领导与领导理论一、人性假设理论二、领导理论的演变三、领导权变理论第三节我国行政领导制度一、民主集中制二、行政首长负责制三、日常行政领导制第五章公共管理绩效第一节公共组织的绩效管理一、绩效管理概述二、公共组织绩效评估指标的选择三、公共组织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四、公共管理绩效的改进第二节公共组织的目标管理一、目标管理的涵义二、目标管理的过程三、目标管理的实施四、目标管理的优缺点和在公共组织应用的局限第六章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第一节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一、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概念二、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三、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第二节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开发一、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含义二、、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三、加快我国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第三节公务员制度一、西方文官制度二、文官制度的内容三、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形成和内容第七章公共管理的责任与监控第一节公共权力与公共责任一、公共权力与公共责任二、公共责任的性质与落实第二节公共权力的监控一、对公共权力监控的含义二、公共权力监控的机制三、正确处理对公共权力监控中的问题第八章公共组织战略管理第一节战略管理与公共组织战略管理一、战略管理概述二、公共组织战略管理第二节公共组织战略管理的实施一、战略规划二、战略实施第三节公共组织战略管理的问题与改进一、公共组织战略管理的问题二、公共组织战略管理的改进第九章公共组织的文化与伦理第一节公共组织文化概述一、公共组织文化的含义二、公共组织文化的类型三、公共组织文化的特征四、公共组织文化的结构五、公共组织文化的功能第二节公共管理伦理一、公共管理伦理的含义二、公共管理伦理的特征三、公共管理人员的职业责任第三节公共组织文化建设一、公共组织文化建设的含义二、我国公共组织文化建设的意义与创新第十章公共管理中的政府角色第一节政府的性质与作用一、政府的含义与性质二、政府的职能与职权三、政府职能的有限性第二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政府与市场的区别二、政府与市场的联系三、政府与市场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四、规范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措施第三节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一、政府与企业的差别二、政府与企业的联系三、我国政府与企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四、改善我国政企关系的措施第四节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一、政府与社会的联系二、政府与社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三、改善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措施第五节政府再造一、政府再造的含义二、西方国家的政府再造模式三、西方国家“政府再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四、我国政府的再造模式第十一章公共管理中的非政府组织第一节非政府组织概述一、非政府组织的含义二、非政府组织产生发展的原因三、非政府组织的特点四、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组织的差异五、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组织的联系第二节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与局限一、非政府组织的基本社会作用二、非政府组织的基本政治作用三、非政府组织在中国转型时期所拥有的独特功能四、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局限性第三节非政府组织的组织与管理一、非政府组织的成立制度及其法律地位二、非政府组织的经费来源制度三、非政府组织的组织制度四、非政府组织的设计与分工制度五、非政府组织的绩效评价制度第四节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一、世界上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概况二、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状况三、促进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措施第五节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趋势一、非政府组织在西方国家的发展趋势二、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的发展展望第十二章政府治理工具第一节政府治理工具概述一、政府治理工具的含义二、政府治理工具的类型第二节主要的政府治理工具一、组织工具二、管制工具三、经济工具四、信息工具五、市场和志愿工具第三节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一、根据绩效特征而进行的政府治理工具选择二、根据公共问题的性质而进行的政府治理工具选择第十三章公共组织变革第一节公共组织变革理论一、公共组织变革的动力二、公共组织变革的阻力三、公共组织变革的内容四、公共组织变革的策略五、公共组织变革的趋势第二节国外公共部门改革的基本情况一、国外公共部门改革的基本情况二、国外公共部门改革的主要内容第二节我国的政府改革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回顾二、历次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成就、经验和教训三、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内容。
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公共管理学》复习大纲一、单选题1. 最早提出“行政学”概念的是:()A. 伍德罗?威尔逊B. 冯?史坦因C. 弗兰克?古德诺D. 马克斯?韦伯2. 标志着公共行政学诞生的著作是:()A. 《行政学》B. 《政治与行政》C. 《科学管理原理》D. 《行政学研究》3. 下列不是公共管理学诞生的背景的选项是:()A. 第三次浪潮B. 知识经济C. 信息社会D. 工业社会4. 关于政府职能的社会性下面不正确的说法是:()A. 政府职能的范围和内容当视社会需要而定B. 政府职能应当根据政治和社会的需求做出C. 政府不能自我独立地确定自己的行为D. 政府系统是闭关自守的5. 以下关于“市场失灵”不正确的说法是:()A. 市场活动可能导致“外部经济性”B. 市场经济导致收入分配不公C. 市场不能有效提供具有“外部经济性”的公共产品D. 市场经济运行的宏观不稳定6. 下列属于自然垄断企业的是:()A. 供电公司B. 烟草专卖公司C. 公交公司D. 保险公司7. 关于公共企业的性质下面不正确的论述是:()A. 其本身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B. 负有一定的公共政策义务C. 为资源在全社会达到优化配置创造必要的条件D. 是构成政府公共经济部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 以下关于国家对公共企业实施监管不正确的说法是()A. 对公共企业经营运做进行干预B. 对行政部门管理公共企业的具体行为进行监督C. 国会对行政部门和企业的监管D. 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9. 关于公共企业民营化的作用以下不正确的说法是()A. 民营化可提高公共企业的效率B. 民营化能够吸引私人资本参与C. 民营化可减轻政府财政负担D. 民营化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来源10. 下列不属于非营利组织筹集资金模式的是:()A. 私人付费主导型B. 营利组织主导型C. 公共部门主导型D. 民间慈善捐赠11. 下面不符合非营利组织特性的选项是:()A. 组织性B. 非民间性C. 非营利性D. 志愿性12. 与营利性组织相比,非营利组织在进行管理时面对的制约:()A. 只来自社会B. 更少C. 只来自政府D. 更多13. 在引入新战略之前,确定战略方案的前提是:()A. 必须确立战略议程B. 必须制定备选战略C. 必须对战略方案实施可行性评估D. 必须进行环境分析14. 在战略的制定实施过程中,公共部门不受以下哪个因素制约:()A. 资金制约B. 利润制约C. 法规制约D. 透明度制约15. 依据同一层次上的各部门所受上级指挥和控制的不同来划分的组织体制是:()A. 完整制与分离制B. 层级制与职能制C. 矩阵组织体制D. 首长制与委员会制16. 提出“社会人”理念的理论家是:()A. 古立克B. 厄威克C. 梅奥D. 巴拉德17. 下列不属于人本主义组织理论的是:()A. 系统权变理论B. 需求层次理论C. 双因素理论D. X—Y理论18. “公共组织决策和管理权力由两人以上组成的委员会共同行使,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集体决定、共同负责的组织体制”是()的组织特征。
mpa考试大纲 2024

1. 公共管理基础理论:包括公共管理的定义、特点、目标和功能等。
2. 公共政策分析:包括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估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政策分析的工具和技术。
3. 组织行为学:包括组织理论、领导理论、决策理论、激励理论等。
4.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评估和薪酬管理等。
5. 财务管理:包括预算编制、财务分析和投资决策等。
6. 项目管理:包括项目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等。
7. 公共关系和沟通:包括公共关系策略、媒体关系、危机管理和公众沟通等。
8. 伦理和社会责任:包括公共管理者的伦理责任、社会责任和企业社会责任等。
9. 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包括信息系统的设计和管理、电子政务和数据科学等。
10.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以及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管理学》考试大纲
第章导论
.公共管理的内涵、性质与特点
.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特征与基本原理
.公共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公共管理学的创立和完善
.公共管理面临的时代挑战
.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第章公共组织与第三部门
.公共组织的定义和性质
.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和类型
.公共组织环境
.公共组织的结构与体制
.公共组织体制改革
.第三部门的概念、特征与分类
.第三部门发展的原因与作用
.第三部门的运营管理
.中国第三部门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
第章公共管理职能
.公共管理职能体系和特征
.公共管理职能的发展
.市场功能与政府职能的配合
.政府失败的纠正与防范
.中国政府职能探讨
第章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概述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
.公共部门战略规划管理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改革进展与趋势
第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的特性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
.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与知能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作
.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和对策
.工作生活质量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策略
.国家公务员制度
.公务员的管理与改革趋势
第章社会保障管理
.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
.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与完善
第章电子政务管理
.电子政务概述
.电子政务的内容和作用
.电子政务的实施原则和关键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变革的影响
第章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
.公共部门的监督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
.标杆管理
第章公共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公共管理的基本方法概述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系统分析技术和方法
.控制方法和技术
.决策方法和技术
第章新公共管理与政府再造
.新公共管理概述
.新公共管理的模式
.政府再造的内涵与背景
.企业型政府的基本理念
.企业型政府的实施策略及其限制
.企业型政府与政府再造实践
参考书:①《公共管理学》,王德高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年版。
②《公共管理学》(修订版),张成福、党秀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