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兴化市城东初级中学许朋俊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小学2,学科:英语2,课时:13,课前预习,学生上网搜集资料。
(2)有道词典:/youdaodict(3)/73uoqbd教学课题:牛津英语8B Unit5 International Charities Integrated Skills教材分析:This is the Integrated skills of unit5 Book 8B, It starts the topic with a charity: UNICEF. This lesson can help them to know moreabout UNICEF, and to understand the spirit of charity. Throughsearching on the Internet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abilities ofgathering information.Teaching aims :1.To help the students to know more about the charitableorganization: UNICEF and understand the spirit of charity.2.To respond to information from listening by completing a report.3. To let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at if we give the poor children ahand, the world will be a better one by discussing.Teaching points:1. To train students to have the ability to get , analyze and dealwith information.2. To grasp the usage of these words and phrases:International, make a donation ,do voluntary work , insteadof ,pocket money ,be used to doing sth, further, interviewer,blindness, affect, medical, medicine, treatment, volunteer,voluntary教学方法:Task-based Learning, Search Engine Assisted Teaching教学过程:Ⅰ.Lead in:、First ask students to talk about UNICEF. (Ask them to search someinformation about UNICEF before the class.)What do you know about UNICEF?(1) /view/164279.htm(2) /view/f5e2d0136c175f0e7cd13774.htmlThen show some pictures about the work that UNICEF does around the world to make children’s lives better.T: She is Tracy, a volunteer editor from a magazine called Charities Around the World. Do you want to know how an editorworks? Are you willing to do something for charity?S: YesT: Good! We will listen to a short passage about UNICEF and finish these tasks below.Task 1:Tell the international charitiesTask 2:Have good listening skillsTask 3:Have good reading skillsTask 4:Finish the report about UNICEFⅡ.Task 1 about international charitiesThe teacher show some pictures, words and phrases to checkwhether the students have mastered it or not. The teacher may givethem proper encouragement。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第一章:互联网搜索概述1.1 互联网搜索的定义与作用1.2 搜索引擎的种类与特点1.3 互联网搜索的基本技巧第二章: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2.1 关键词搜索策略2.2 高级搜索技巧2.3 利用搜索引擎进行学术研究第三章:互联网信息的评估与筛选3.1 评估互联网信息的价值3.2 判断信息真实性的方法3.3 筛选与整合相关信息第四章:互联网搜索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4.1 搜索技巧在课堂讲授中的应用4.2 互联网搜索与学生自主学习4.3 互联网搜索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第五章:互联网搜索的安全与伦理5.1 网络安全意识教育5.2 保护个人隐私与版权5.3 网络伦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第六章:教育主题的互联网搜索项目设计6.1 项目设计的教学目标与原则6.2 确定项目主题与内容6.3 制定搜索策略与步骤第七章:搜索技巧的实践操作与训练7.1 搜索技巧的实践操作指导7.2 搜索策略的模拟训练7.3 学生搜索技能的评价与反馈第八章:互联网搜索与课堂教学融合策略8.1 搜索技能的课堂教学设计8.2 搜索结果的课堂讨论与分析8.3 互联网搜索与传统教学的结合第九章:互联网搜索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9.1 教学资源的分类与筛选9.2 搜索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创新9.3 网络教学资源的版权与伦理问题第十章:互联网搜索教学的评估与反思10.1 搜索教学效果的评估方法10.2 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10.3 教学反思与教学改进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互联网搜索概述补充说明: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互联网搜索的基本技巧,包括如二、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补充说明: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利用搜索引擎进行学术研究,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如何使用高级搜索功能以及如何评估和引用搜索结果。
三、互联网信息的评估与筛选补充说明: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评估互联网信息的价值,包括如何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相关性,以及如何筛选和整合相关信息。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互联网搜索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搜索进行高效学习的习惯。
3.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搜索,提高信息筛选和辨别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互联网搜索的概念与分类。
2. 互联网搜索的优势与注意事项。
3. 常用互联网搜索技巧与策略。
4. 信息安全与网络素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互联网搜索的基本概念、分类、优势及注意事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互联网搜索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互联网搜索的经验和技巧。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实际操作互联网搜索,掌握搜索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互联网搜索的基本概念、分类、优势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2. 案例素材:挑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网络环境:确保教学场所具备稳定的网络连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互联网搜索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互联网搜索的定义、分类及其作用。
3. 分析优势与注意事项:分析互联网搜索的优势,并提出使用互联网搜索时应注意的问题。
4. 案例分析:分享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互联网搜索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
5. 互动环节: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使用互联网搜索的经验和技巧。
6. 实践操作:让学生实际操作互联网搜索,掌握搜索技巧。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9. 教学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10. 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搜索工具和搜索引擎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2. 探讨互联网搜索在未来教育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挑战。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互联网搜索应用于创新和实践项目中。
七、教学评估:1. 设计课后练习题,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题,以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
冀明华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_教案设计.doc

1、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在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
2、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基本方法;形成英语学习的自觉性。
4、教材分析
说明教材版本、选取的教学章节、以及教师个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需要清晰的阐明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准备。
Module4 Unit1 It’s red.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一年级起点第一册第四模块第一单元的内容。这节课在学生已掌握基本的英语问好、询问对方姓名及回答的基础上,再来学习各种颜色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识别、询问、回答不同颜色的能力。根据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询问和回答颜色,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意识。
说明师将会说出某种颜色,让学生指出来。举例:
老师:It’s green.学生:(指绿色的气球)
③让学生两人一组做练习,当其中一人提到所有的颜色后交换角色。
活动3:游戏:Color Game.
请六位同学站到台前,老师发给他们不同颜色的卡纸蹲在地上,同在座的同学说颜色,持有这种颜色卡纸的同学站起来喊:“I’m…”例如:“Stand up, red!”持有红色卡纸的同学站起来并说:“I’m red.”反应快,发音准的同学,要以掌声鼓励。
2、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学科:英语
3、课时:2
4、学生课前准备:
①准备彩色的Biblioteka 纸和彩笔②预习课文,找出其中表示颜色的单词。
③标出不认识的单词。
3、教学课题
知识与能力方面:
1、掌握所学的表示颜色的英语单词。
2、能用所学句型询问、回答常见颜色。
3、能听懂简单的指令并做出适当的反应,会唱=%B2%CA%C9%AB%C6%F8%C7%F2&in=25151&cl=2&lm=-1&pn=0&rn=1&di=10788412845&ln=2000&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取讨论法与讲授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并借助网络中教学资源优势来突破重点、 难点, 让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努力构建学生充分参与和自主学习的环境等现代教育思想。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游戏揭题——你猜,你猜,你猜猜
师提供四张词语卡片,请一名学生看完之后将卡片上词语的意思生动形象地表演出来,台下的学生 猜词语。每个时间不超过 30 秒。 词语:咬牙切齿、垂头丧气、提心吊胆、手舞足蹈 同学们,上课的一开始我们通过一个小游戏进行了热身,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观察我们刚才猜的四 个词语,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 生 1.它们都挺形象生动的。 生 2.它们都是描述的=%C7%E9%D0%F7%B1%ED %C7%E9&in=30177&cl=2&lm=-1&st=&pn=77&rn=1&di=105860702340&ln=1998&fr=&fm=rs5&fmq=133 2162891359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77&-1&di10586070 2340&objURLhttp%3A%2F%%2Fforum%2F201110%2F27%2F104529n8njio7zngn8o7au.j pg&fromURLhttp%3A%2F%%2Fforum.php%3Fmod%3Dviewthread%26tid%3D128066%2 6highlight%3D&W1151&H1193&T8924&S118&TPjpg 师:同学能不能再列举出生活中你们出现过的情绪的词语。 (高兴、悲伤、忧愁、纠结、愤怒、郁 闷、兴高采烈、忧心忡忡、心惊胆战、悲摧、愤愤不平、郁郁寡欢……)
第三届“教学中互联网搜索”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案设计

环节二: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
师:刚才我们学习过情绪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复杂多变的。那么,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独立思考课本P27漫画问题:面对同样的天气,两人的情绪反应为何不同?
学生观察回答,教师及时引导,主要从人的需要上进行提醒:图中男孩和女孩的需要不同,一个需要晴朗天气去踢球,一个需要下雨天气浇花草。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我们就表现出积极情绪,反之亦然。可见,人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是情绪产生和变化的重要原因。
师:同学们,“你的心情现在好吗?你的脸上还有微笑吗?人生自古就有许多愁和苦,请你多一些开心,少一些烦恼。”每个人的一生都始终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中,而且情绪是不断变化的。有的人会因一些事情而满怀喜悦,有的人也会因一些事情而忧伤苦恼,那么你自己的情绪变化是怎样的?同学们了解自己的情绪吗?
板书:你了解自己的:
主要采用多媒体演示法、创设情境法、学生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渲染氛围【MP3搜索】/m?word=mp3,,,[%D7%A3%C4%E3%C6%BD%B0%B2]&gate=1&D%B0%B2&si=%D7%A3%C4%E3%C6%BD%B0%B2;;%CB%EF%D4%C3;;0;;0&lm=-1&attr=0,0&rf=zb&size=3984588&mtype=1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教案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小学语文3.课题《搭石》4.课时:25.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教师课前准备:教学之前用百度搜索引擎[]在网上搜索《搭石》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根据课堂教学需要,通过百度搜索引擎[]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搭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和音像资料,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便于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文本,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二、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成以下的目标:1、认识7 个生字,会写11 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山洪暴发、溪水猛涨、脱鞋挽裤、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人们纯朴、尊老爱幼、一心为他人的可贵品质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三、教材分析《搭石》是人教版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用质朴的笔触描绘了作者生活的乡村几个如画的场景,体现了人们纯朴、尊老爱幼、舍己为人的可贵品质。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按照一定的顺序展现了摆搭石、走搭石、互让、背老人过搭石等画面,不得不赞叹家乡的景美、人美、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这种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再由课文内容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我想正是这篇课文的意义所在。
教学重点:1、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乡亲们纯朴、善良的可贵品质。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四、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本课的教学,主要以多种形式的朗读为主,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家乡人纯朴、善良的品质。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生物3、课时:第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学生自由分组,每组2—3人,小组自由选择教师的一个茶叶问题进行调查。
二、教学课题:1、镇江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实验课题《利用校园物候条件开展“学生茶叶种植”的研究》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利用校园物候条件开展“学生茶叶种植”的研究》第一阶段的第一课时内容分析:学生通过百度搜索、查阅书本、请教家人、访问专家、实地考察等途径调查茶叶的基本特征和种植条件、过程,以及镇江茶叶种植的基本情况,并且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学情分析:参与本课题的学生有11人,都是高一新生,且自愿加入,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很高。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茶叶,能说出茶叶的基本特征和种植的基本条件、过程。
了解镇江茶叶的种植情况。
2、能力目标:学会用百度搜索茶叶资料和撰写调查报告,并且学会其他调查方法和与人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小组合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调查茶叶的过程中感受植物对人类的贡献。
教学重点:能说出茶叶种植的基本条件和过程。
教学难点:调查镇江茶叶种植的情况。
教学准备:1、百度搜索茶叶的基本特征和种植条件、过程;实地调查镇江茶叶的种植情况,对其进行选择、整理、制成课件。
2、采摘茶的叶、花和种子标本。
3、提供撰写调查报告的网址。
4、明确重难点,确定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
教学方法:调查法、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学生自由分组,每组2—3人,小组自由选择教师的一个茶叶问题进行调查。
(二)创设情境,导入课堂1、多媒体展示茶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百度图片】/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2%E8 %D2%B6&in=8608&cl=2&lm=-1&st=-1&pn=0&rn=1&di=66585943350&ln=1999 &fr=&fm=result&fmq=1329986102078_R&ic=0&s=0&se=1&sme=0&tab=&width= &height=&face=0&is=&istype=2#pn2&-1&di88581269925&objURLhttp%3A%2F %%2F2007-12-22%2F20071222223221281_2.jpg&fromURLhttp% 3A%2F%%2Fshow%2F1%2F65%2F8c79cb745ba055a7.html&W1 024&H768&T6810&S264&TPjpg/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2%E8 %D2%B6&in=8608&cl=2&lm=-1&st=-1&pn=0&rn=1&di=66585943350&ln=1999 &fr=&fm=result&fmq=1329986102078_R&ic=0&s=0&se=1&sme=0&tab=&width= &height=&face=0&is=&istype=2#pn10&-1&di125123365335&objURLhttp%3A%2 F%%2F20100531%2F1653459_102325052015_2.jpg&fromURLhtt p%3A%2F%%2Fshow%2F1%2F8%2F0d979c57ae49e7cc.html& W1024&H576&T6881&S416&TPjpg/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2%E8 %D2%B6&in=8608&cl=2&lm=-1&st=-1&pn=0&rn=1&di=66585943350&ln=1999 &fr=&fm=result&fmq=1329986102078_R&ic=0&s=0&se=1&sme=0&tab=&width= &height=&face=0&is=&istype=2#pn14&-1&di43164624615&objURLhttp%3A%2F %%2F20100702%2F5197836_151434032751_2.jpg&fromURLhttp %3A%2F%%2Fshow%2F1%2F63%2F6c91bc0104213de3.html& W1024&H768&T6902&S282&TPjpg/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2%E8 %D2%B6&in=8608&cl=2&lm=-1&st=-1&pn=0&rn=1&di=66585943350&ln=1999 &fr=&fm=result&fmq=1329986102078_R&ic=0&s=0&se=1&sme=0&tab=&width= &height=&face=0&is=&istype=2#pn15&-1&di43553502135&objURLhttp%3A%2F %%2F20100415%2F4509286_212213008715_2.jpg&fromURLhttp %3A%2F%%2Fshow%2F1%2F59%2F293108d4b70cf3cd.html& W1024&H683&T6888&S228&TPjpg2、教师:看完图片后,大家想不想认识茶,了解茶叶的基本特征和种植情况?(三)学生展示调查内容,教师点评1、多媒体出示问题,学生展示调查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中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
丹凤县铁峪铺中学周宁
一: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英语
3:课时:一课时
4:课前准备:a:教师准备:西方国家庆祝父亲节和母亲节情景的相关图片。
b:学生准备:预习本节课的生词、短语、句型、课文。
上网查阅西方国家的孩子在父亲节、母情节如何向自己的孩子表达爱与感激之情。
二:教学课题:冀教版八年级英语下unit6:connect 《lesson46 Mothers and Fathers Are special》
三:教材分析:本套教材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展现中西方国家的不同背景。
本单元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要求学生用英语在父亲节母亲节会用本节课的生词,向自己的父母表达爱和感激之情。
在学习西方国家庆祝父亲节,母亲节会用本节课的生词﹑短语﹑句型。
如:alive ﹑whatever ﹑since ﹑care ﹑candy﹑take care of等。
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激父母之心。
1 :教学目标
A.学习西方的文化.
B.找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2:教学重点: a:会用英语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b:掌握新词alive living whatever since 的用法。
3:教学难点: 会用英语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4: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分别用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及个别展示等再结合利用PPT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Step1. Let the students talk about the following question:
1. Remind the festivals in China. What are their meanings?
2. Talk about the festivals in western countries. What are their meanings?
Step2. Talk about Mother’s Day and Father’s Day.
1. What do the students know about them?
2. What do people do on that day?
3. Do people in China celebrate Mother’s Day and Father’s Day?
Step3. Listen to the tape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What day is Mother’s Day?
2. How do people celebrate it?
3. When was the first Mother’s Day?
4. Do other countries have Mother’s Day?
5. Is there Father’s Day?
6. How did Father’s D ay start?
Step4. Read the text and check the answers. Then read it loudly in class.
Step5. Play the tape for several times. Let the students imitate after it until they can read it fluently and correctly.
Step6. Talk about the details of the text. Such as questions like this:
1. Where did Mother’s Day start?
2. Who started Mother’s Day?
3. What’s its meaning?
4. Where did Father’s Day start?
5. W hat people do on Father’s Day?
Step7Talk about the following quesous in groups
.
初中英语学习报
1. How do you feel Mother’s Day and Father’s Day?
2. If tomor row is Mother’s Day, what will you
do?
3. Which one do you like to have, Mother’s Day
or Father’s Day? Why?
语言点
1. alive / living 活着的,活的
区别:
alive只用作表语(只放在be动词后);
living既可用作表语也可用作前置定语。
eg.
The caught fish is alive/living.
被抓到的鱼还是活的。
2. whatever 关系代词
无论什么,不管什么
eg. Whatever I do, I do it for you.
无论我做什么,都是为了你。
注意:whatever = no matter what
3. hero heroes (特殊复数形式)
以o结尾的单词只有hero, negro(黑人), tomato,
potato这4个名词复数要加es, 别的都加s. (2人2
菜原则)
4. since “自……以来/以后”
注意:有since的句中,主句用完成时,从句用一般
过去时态。
eg.
I have been there many times since I was young.
从我小时候起已经去过那里很多次了。
5:take care of = look after
“照顾,照看”
take good care of 好好照顾,好好照看
eg.
The parents should take good care of their children.
父母们应该好好照顾他们的孩子。
Step8:Summary:
We must teach the students to sa y “thank you” to their parents in their daily life. They should
do what they can do in their life. Except this, they
should learn to take care of others. The teacher
should creative students’ duty sense. So when they
meet difficulties, they will not be afraid.
Step9:Exercise
根据汉语提示完成句子。
1. People give _____ (礼物)to their mothers.
2. In England people ________ (庆祝) “Mothering
Sunday”.
3. In North America, people do _______ (特别) things for their parents.
4. They also try _______ (帮助) mothers all day.
5. Their mothers are still _____ (活着的).
6. In the ______ (17世纪)they began to use machines.
7. I think they are _______ (英雄).
8. Children like _______(糖果).
Step10:Homework
Write a letter to your mother or father, show your thanks to them.
Dear …
I want to say something to yo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Son/ Daughte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要求学生会用英语在父亲节﹑母亲节向自己的父母表达爱和感激之情。
在学习西方国家庆祝父亲节,母亲节的同时会运用本节课的生词﹑短语﹑句型。
如:alive ﹑whatever ﹑since ﹑care ﹑candy ﹑take care of等的用法。
并说出中西方庆祝方式的不同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激父母之心。
通过教学发现,学生不能脱离课本完成练习任务且口语表达不好,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培养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和口语的表达能力,力争人人参与课堂,设置不同层次的话题,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
为生今后的写作打下牢固基础。
同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在日常生活中感恩父母,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