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防控要点(2015)

合集下载

学校传染病防控重点

学校传染病防控重点

提供消毒用品
加强校园清洁和常规消毒工作,保障学生健康。 为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充足的洗手液和消毒用 品。
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机制
1
监测
实时监测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情况。
2
报告
及时报告和处理传染病疫情。
3
追踪
跟进病例,进行追踪调查和隔离处理。
隔离措施与处理流程
设置隔离区
为患病学生提供隔离房间。
配备医护人员
学校传染病防控重点
掌握学校传染病防控紧迫性,重视学生健康与安全。通过宣传、保障体系、 监测报告、隔离措施、健康教育和家校合作,全面推进防控工作。
防疫常识宣传
保持手卫生
频繁洗手,使用洗手液或免洗手消毒液。
佩戴口罩
正确佩戴口罩,遵守防疫规定。
勤通风
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校园卫生保障体系建设
清洁消毒
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护理和监测病情。
中小学生个人卫生与健康教育
1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教育学生正确刷牙、洗手和打喷嚏,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 健康饮食指导
提供健康饮食建议,增强免疫力。
3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
家校合作推进传染病防控
定期家访
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健 康状况。
家庭卫生指导
提供家庭卫生保健建议, 共同防控传染病。
紧急联系பைடு நூலகம்式
建立紧急联系渠道,保证 学生安全。

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与措施(7篇)

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与措施(7篇)

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与措施(7篇)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与措施(精选7篇)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与措施(篇1)一、学校建立卫生室,确定专人管理,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动用医疗器材和药品。

二、加强药品管理。

各类药物应按规定贮存在玻璃瓶或塑料瓶内,贴上标签,注明药名。

三、定期检查药品,凡过期失效或因保管不当引起药物变质的,应及时处理,并补充新药。

四、做好学生的传染病管理及特异体质学生的登记、统计工作。

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对学生按时完成各种预防接种、预防性服药。

五、做好对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宣传教育活动,如遇学生中发生传染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早消毒处理,并严格执行患传染病学生复课前的诊检制度,以控制传染病源。

六、管理好学校的卫生保健资料,健全学生的健康档案,做到一人一卡。

七、学校对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况的学生,应当予以必要的关心和照顾。

对生理、心理状况异常,不宜在校学习的学生,应当劝其休学。

及时与其监护人联系,安排治疗、修养。

八、学校重视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及时发现和努力化解学生的心理危机。

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与措施(篇2)1、宿舍成立疫情管理小组,建立疫情报告体系。

设置专人监督,检查宿舍的疫情管理及消毒情况,积极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2、每天对住宿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发现有体温高于37.3℃时,及时通知项目部疫情领导小组,进行隔离观察或住院治疗。

3、宿舍实行日报制度,每天不少于两次,上报体温及人员出行情况。

4、宿舍住宿人员不得私自将无关人员带进宿舍住宿。

5、进出生活区必须佩戴口罩,并每天进行更换,防止细菌感染。

6、宿舍公共区域有专人进行每天不少于2次的消毒,重点部位如宿舍门把手、餐桌、碗柜、卫生间等,应重点消毒,增加消毒频率。

7、宿舍住宿人员必须注意个人卫生,各宿舍住宿人员严格执行宿舍管理制度。

8、宿舍内注意通风及用电、用水、用火安全,做到人走灯关、水关、火灭。

9、保证饭前及便后洗手,碗筷、水杯、毛巾不混用。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方案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方案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方案一、教育宣传1.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的教育宣传活动,包括课堂教育、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形式,提高学生对传染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2.配备专业医护人员、校医、保健员等,定期开展有关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讲座和问答活动。

二、卫生环境1.定期对校园卫生环境进行检查和清理,保持教室、宿舍、食堂、卫生间等公共场所的清洁和整洁。

2.加强校园环境的消毒工作,特别是对容易积水的地方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蚊蝇滋生和传播疾病。

3.使用环保、杀菌效果好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对公共场所、师生用品、食具等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

三、个人防护1.提倡学生勤洗手、勤通风、文明咳嗽等个人卫生习惯,并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醒学生和教职员工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配发口罩、消毒液等个人防护用品,并鼓励学生佩戴口罩。

3.鼓励学生和教职员工定期进行体检,发现身体状况异常及时就医。

四、封控措施1.出现传染病疫情或疑似病例时,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相关场所、人员进行封控,避免疫情扩散。

2.对疫情严重的区域或学生,可以适时实施网络教学,以减少传播风险。

五、紧急处理1.学校应建立健全的传染病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

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2.配备急救设备和药品,开展急救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六、跨部门合作1.学校应与相关卫生、医疗机构和社区建立合作机制,及时互通信息并协同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

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方案时,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同时,定期对方案进行评估和改进,以保证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安全。

学校传染病预防措施

学校传染病预防措施

学校传染病预防措施引言概述:传染病是学校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之一,为了保护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学校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传染病预防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详细阐述学校传染病预防措施。

正文内容:1. 学校环境卫生管理1.1 定期清洁和消毒学校应定期清洁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并进行彻底的消毒。

特别是经常接触的物品,如桌椅、门把手等,需要经常进行消毒以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1.2 垃圾分类处理学校应设立垃圾分类桶,并定期清理垃圾,确保学校环境清洁卫生,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2. 学生健康监测和教育2.1 学生健康档案管理学校应建立学生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健康状况,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患病学生,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2 传染病教育学校应定期组织传染病预防教育活动,向学生普及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教导学生正确的洗手、咳嗽礼仪等卫生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3 学生健康监测学校应建立健康监测机制,定期检查学生的体温和健康状况。

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以防止疾病传播。

3. 食品安全管理3.1 食堂卫生管理学校食堂应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

食堂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接受食品安全培训,确保食品的加工、储存和供应符合卫生标准。

3.2 食品来源监管学校应严格控制食品的来源,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对供应商进行食品安全的监督和检查,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

4. 疫苗接种和健康证明4.1 疫苗接种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疫苗接种,确保学生免疫力的提高,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4.2 健康证明学校应要求学生提供健康证明,确保学生身体健康。

对于有传染病的学生,应及时隔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其他学生的健康安全。

5. 传染病应急预案5.1 应急预案制定学校应制定完善的传染病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应对措施。

预案中应包括传染病的预防、检测、隔离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以应对突发传染病事件。

校园传染病防控

校园传染病防控
复课要求
➢ 停课期限届满后,经评估来确定是否复课 ➢ 仍有流感样症状的学生,需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或根据治愈
证明复课
09:57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原发 感染,是以全身出疱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 性疾病。
09:57
临床表现
起病急,可有轻、中度发热且出现皮疹, 皮疹先发于躯干、四肢近端,躯干最多, 其次为头面部,呈向心性分布。
09:57
复课证明查验
各班班主任收集并查验被医疗机构诊断为传染病的学生,返校复课时需携 带的就诊医疗机构出具的治愈证明或复课证明(非诊断证明)。定期汇总上 报至分管校长。
09:57
校园卫生健康检查和管理
加强校内重点场所的管理和消毒,如食堂、宿舍、卫生间等,同时储备足够的防 护物资。
➢ 食堂:加强对食品以及食品加工环节和从业人员的管理,从业人员需持健康证上岗,患病后必须 调离岗位,康复后予以复岗。加强对食堂餐具的消毒(高温/煮沸/擦拭消毒)。
➢ 建议学校取得家长配合,在家时由家长检查一次,返校时再检查一次。 ➢ 检查完成后,班主任需填写晨午检登记表、晨午检患病学生登记表以及汇总表,定期
将检查情况汇报至组长或副组长。传染病流行期间,检查和汇总报告频次可增加。 ➢ 如果发现多名学生短时间内出现相似症状时,应立即上报,联络员了解具体情况后,
向校长以及辖区卫生院汇报,校长同时向教委报告。
➢ 制定晨午(晚)检工作制度:班主任负责,主要检查学生是否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皮肤出疹、咳嗽等症状。 ➢ 制定因病追踪和随访登记工作制度:班主任负责,每日(包括双休日和节假日)采用电话或微信的方式对因病缺
课的学生开展随访工作,随访内容包括学生目前的症状、医院就诊情况以及转归情况等,定期将随访情况上报至 分管校长。发生疫情时需进行日报告和零报告。 ➢ 复课证明查验制度:班主任负责,被医疗机构诊断为传染病的学生,返校复课时需查验就诊医疗机构出具的治愈 证明或复课证明(非诊断证明)方能予以复课,同时班主任负责收集和管理复课证明。 ➢ 校园卫生健康检查和管理制度:组长和副组长负责,指定专人负责校园卫生清洁和消毒,对食堂、宿舍等重点场 所以及相关人员加强健康管理,重点加强食品、饮用水、食堂从业人员的管理。 ➢ 健康宣教制度:副组长负责,在开学初或者传染病流行期间,利用全校集体会议或者学生家长会,以及班级板报、 广播、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开展宣教,宣教内容包括个人防护、家庭健康管理、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学校传染病的防控方案

学校传染病的防控方案

学校传染病的防控方案传染病是指一些微生物、病毒等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从感染源传播给易感人群而引起的疾病。

传染病的防控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学校这样人口较为密集的场所。

为了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有效地防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学校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防控方案。

一、加强健康教育1.加强师生健康教育,普及传染病的知识,包括传染途径、预防方法等,提高师生的防范意识和科学知识水平。

2.定期组织健康教育活动,包括讲座、宣传海报等形式,向师生宣传正确的洗手、咳嗽礼仪等卫生习惯,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意识。

二、健全晨检制度1.实行每日晨检制度,通过体温测量、问询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

2.做好晨检记录工作,及时发现、隔离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师生,并及时告知其家长,引导他们就医。

三、加强环境卫生管理1.健全校园清洁管理制度,加大对公共场所的清洁和消毒力度,特别是教室、图书馆、餐厅等。

2.提供充足的肥皂、洗手液等卫生设施,鼓励学生正确洗手并形成习惯。

3.加强餐厅卫生管理,做好食品安全检测,定期对食堂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四、加强学校监测与预警1.定期开展学校传染病监测工作,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掌握传染病发病情况。

2.建立一套学校传染病预警机制,对传染病发生的预警指标进行监测,一旦预警指标达到,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隔离和治疗。

3.做好疫情上报工作,及时向卫生和疾控部门报告学校传染病疫情,保持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

五、及时处理传染病疫情1.对于发生传染病疫情的学生,应立即隔离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确保疫情不扩散。

2.同时要加强与患者密切接触者的观察,并推行医学观察制度,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

六、建立学校卫生与疫情应急预案1.建立学校卫生与疫情应急预案,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和行动方案,在传染病发生时能够快速、科学地进行处置。

2.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确保传染病患者能够及时得到合理的治疗,并做好信息共享,提高防控的协同效能。

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

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

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随着传染病的频繁爆发和传播,学校成为了一个需要密切关注和重视传染病防控的场所。

为了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本文将介绍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的相关内容。

一、加强传染病宣传教育为了增强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传染病意识,学校定期组织传染病宣传教育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举办讲座、展览和培训班,内容涵盖了各种传染病的预防、传播途径以及常见症状等方面。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和教职员工能够更好地了解传染病的危害性,学会正确的防护措施。

二、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学校加强了对校内环境的卫生管理,提高了清洁和消毒频率。

特别是对公共区域,如教室、食堂、图书馆等,进行定期清洁和彻底消毒。

同时,学校也加大了对卫生设施的维护力度,保证洗手间、饮水机等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卫生。

三、强化个人防护意识学校提倡学生和教职员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等。

此外,学校还向每位学生和教职员工发放口罩,并要求在有传染病暴发的情况下佩戴口罩。

四、严格排查和隔离措施学校建立了传染病排查制度,对学生和教职员工进行健康监测和排查。

一旦发现有传染病疑似病例,学校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同时,学校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向家长通报相关情况,并指导家长正确处置可能的传染风险。

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学校对食堂的食品安全进行了严格监管。

食堂采取了严格的食品采购制度,确保供应的食品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同时,学校还组织了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六、加强学生健康管理学校建立了学生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学生体检,并对常见传染病进行筛查,确保学生的体检结果达到卫生要求。

对于高风险的学生群体,学校加大了健康监测和随访的力度,及时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结语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的实施是保证学生和教职员工健康安全的重要举措。

学校将继续加强对传染病的宣传教育,改善学校环境卫生,指导个人防护意识,严格排查和隔离措施,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以及学生健康管理。

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一、传染病在学校的危害传染病是一种在人群中迅速蔓延的疾病,对学校来说,传染病的爆发可能导致大量学生感染,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传染病的高发性和传播性要求学校采取一系列预防控制措施,以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安全。

二、加强学生卫生教育学生卫生教育是预防传染病的基础和关键。

学校应当通过开展卫生教育课程,向学生宣传疾病防控知识,讲解正确的洗手、咳嗽和打喷嚏等卫生习惯。

此外,教师应当起到榜样作用,提高学生对个人卫生的重视度。

三、建立健全儿童健康档案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的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身体状况和疫苗接种情况。

这样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并随时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另一方面也便于学校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及时排查患病学生并进行针对性的措施。

四、定期体检和疫苗接种学校应当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并推动学生按时接种相关疫苗。

定期体检可以发现和诊断患病学生,避免病情扩散。

而疫苗接种可以增强学生的免疫力,减少传染病发生的可能性。

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学校的食堂是学生们膳食的主要场所,因此食品安全管理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

学校应当严格控制食品采购和加工流程,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标准。

此外,学生也应当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乱丢弃食物和餐具,避免传播细菌和病毒。

六、增加空气流通和环境清洁学校应当保持教室、宿舍和公共区域的清洁,定期消毒并增加室内空气流通。

开窗通风和净化空气有助于减少空气中病菌的滋生,保障学生的健康。

七、密切关注传染病情报学校应当建立起与卫生部门的信息交流渠道,及时获取传染病的情报和预警信息。

在疫情暴发时,学校应当立即采取措施,组织学生迅速隔离,并进行疫情跟踪和排查。

八、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学校和家庭应当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共同关注学生的健康问题。

家长要及时告知学校有关孩子的身体状况、近期旅行史等信息,以便学校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学校也应当定期向家长反馈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和学生健康情况。

九、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演练学校应当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控演练,提高师生的应急反应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