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作业(张泳利)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柏拉图的代表作是________,其中包含了他的教育思想。
2.卢梭在_______对古典主义教育模式和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提出了________教育思想3.《教育漫话》的作者是________,此书以________为主题。
4.赫尔巴特将教学分为“明了”、“联想”、“________”、“方法”四个步骤,后来进一步发展为“五段教学法”。
5.杜威的教育学代表作是________,在书中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6. ________被看作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其作者是________二、选择题1.世界上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著作是()A、《论语》B、《学记》C、《理想国》D、《论演说家的教育》2.“产婆术”是()倡导的教学方法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昆体良3.“现代教育学之父”是指()A、夸美纽斯B、培根C、康德D、赫尔巴特4.提出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教育原理的是()A、赞科夫B、巴班斯基C、布鲁姆D、布鲁纳5.掌握学习理论是由()提出来的A、赞科夫B、巴班斯基C、布鲁姆D、布鲁纳6.强调发现法教学的是()A、赞科夫B、巴班斯基C、布鲁姆D、布鲁纳三、名词解释1.教育文献法2.教育行动研究法四、简答题1.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代表性人物和著作有哪些?2.简述孔子的教育主张3.简述教育调查的几个步骤五、论述题1. 很多人认为当老师的时间长了自然就知道应该怎样教学生,很多优秀教师根本没有上过师范院校,也没有系统地学过教育科学方面的课程,但同样能教好学生。
所以根本没有必要系统地学习教育理论,应该把时间花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上。
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谈一谈你对以上看法的理解。
2.请你联系生长经历,结合书本书阐述的,谈谈学习教育学原理这门课程的意义。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理想国》;2.《爱弥儿》,自然教育;3.洛克,“绅士教育”;4.系统;5.《民主主义与教育》;6.《大教学论》,夸美纽斯二、选择题1.B;2.C;3.D;4.B;5.C;6.D三、名词解释1.教育文献法就是对于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探索教育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学原理作业

教育学原理作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作业封面姓名: ________________单位:汝南高中____________专业: _______ 化学_________作业科目:教育学原理作业作业分数:年月日简答题:1. 如何认识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关系?(1)生活与教育的重建首先,对教育目标的反思。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把态度、情感、价值观等也纳入了改革的视野,要求改革要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可以说,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开始改变我们的“主知主义”倾向,改变工业化的教育模式。
其次,对课程设计的反思。
课程的设计应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的内容应该观照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可能的生活世界,在学习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在探索中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增长能力,养成良好的价值观。
同时,也应该密切各类学科之间的关系,设计和实施综合课程,并处理好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关系。
同时,注重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展开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把师生关系变成“我”与“你” 的关系,真正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再次,形成生活德育的观点。
长期以来,学校一直把德育当成一项工作来抓,忽视了德育的生活性,把德育从生活中剥离出来,形成了制度化的德育体系,造成德育实效性较差。
然而,学生的道德成长是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例如,空洞得像学生灌输爱国主义的口号是不会让学生形成爱国主义的情感的。
因此,德育必须走向生活,形成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关注来引导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在生活中,通过各种各样的生活小事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进行渗透和养成,也许比轰轰烈烈的大型活动更有教育意义。
公共教育学学原理(练习题)

公共教育学学原理(练习题)教育学原理(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单选题1.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是 D 。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人文科学D.兼具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性质2.教育规律是指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及自身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教育的基本规律包括C 。
A.教育外部关系规律B.教育内部关系规律C.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和教育内部关系规律D.教育自身规律3. A 一生主要从事私人讲学,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之称,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古代典籍,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之大成。
A. 孔子B. 孟子C. 墨子D.韩非子4.“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B 有关教育的论述,对后世影响极大。
A.《学记》B.《论语》C.《大学》D.《孟子》5. 世界上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著作是 A 。
A.《学记》B.《论语》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6.“产婆术”是 C 倡导的教学方法。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昆体良7.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与其他科学并列的是B 。
A、夸美纽斯B、培根C、康德D、赫尔巴特8.1632年出版的 D 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探讨了“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A.《学记》B.《论语》C.《教育漫话》D.《大教学论》9.首次提出普及教育思想,并对班级授课制进行详细论证和探讨的教育家是 C 。
A.孔子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亚里士多德10.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 C 。
A.赫尔巴特B.洛克C.康德D.斯宾塞11.“现代教育学之父”是指 D 。
A、夸美纽斯B、培根C、康德D、赫尔巴特12.1806年出版的A 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学科的标志。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育漫话》D.《民主主义与教育》13. 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是 C 。
A.培根B.格斯纳C.洛克D.克伯屈14. 19世纪德国教育家B 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誉为“幼教之父”、“现代学前教育的鼻祖”。
教育学原理专题二作业

教育学原理专题二作业1.社会生产力在哪些方面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教育又在哪些方面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答: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制约着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质量规格;产力发展的水平对培养人的规格,提出一定的要求,要求受教育者必须具有某种程度的文化水平和生产上所需的知识技术,生产力的发展也必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
设立什么样的学校、专业,各级各类学校间的比例如何,各种专业间比例如何……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所制约(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教育与要一定的人力、物力等物质条件作保证。
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并要求教育有相应的发展,为物质生产提供所需的人才。
如果教育跟不上生产力发展要求,则经济发展将因人才欠缺受到影响;反之,如果教育发展超过了生产力的承受能力,占用过多的人力、财力也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教育不仅为社会生产力所决定,而且也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结构。
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引起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革,与此相适应,教育结构也将随之出现新变化。
如大、中、小学的比例关系,普通中学与职业中学的关系,全日制学校与社会教育的关系,高等学校中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类之间的比例关系,都要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否则,就会出现教育结构比例失调的问题、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经济要求的问题,或者出现人才过剩现象(4)生产力的发展也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化。
从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内容的角度来看,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知识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促进人们的认识能力、思维水平的不断进步,进而促进学校的课程结构与内容不断改进与更新。
教育学原理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教育学原理试题库《教育学原理》试卷(第一套)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1、教育学是以研究________为对象的一门___科学。
2、原始形态教育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__、____、__、____。
4、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____、____、____。
6、1922年通过的“___”学制、基本参照__国的学制,通常又称“____”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7、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为___、___、___、____。
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____,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_______。
9、我国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
10、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在横线上,共10分)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____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2、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是_______。
A当前形势的需要B德育的任务C青少年学生思想实际D学生年龄特征3、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_______。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_______。
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法D实习法5、作为班主任,要使工作取得满意结果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而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指了解________。
A学生思想B学生品德C学生现有知识水平D学生身体素质6、班主任的工作任务体现为________。
A教书B育人C指导学生课外活动D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7、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
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6套汇编

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6套汇编《教育学原理》试卷(第1套)一、单选题。
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干括号内。
不选、错选、多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20分)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A.《学记》B.《论语》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答案:A2.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A.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促进生产发展,服务经济建设C.对政治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作用D.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答案:D3.高等学校的双重任务是()A.教学和教育B.升学和就业C.教学和科研D.生活和生产答案:C4.“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在党的()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答案:B5.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A.主导因素B.决定因素C.物质前提D.内部动力答案:C6.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B.杜威C.华生D.霍尔答案:C7.我国现在实行的义务教育的年限是()A.6年B.5年C.8年D.9年答案:D8.20世纪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D.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答案:B9.马克思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最严重的时期是()A.原始社会初期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初期D.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答案:C10.50年代末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A.学科课程理论B.结构主义课程论C.实用主义课程论D.综合课程论答案:B11.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A.课程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年编制答案:A12.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A.认识活动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答案:A13.原始社会末期,担负教育年轻一代主要任务的是()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区教育D.社会教育答案:B1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A.《学记》B.《师说》C.《论语》D.《春秋》答案:B15.教师职业开始出现始于()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初期C.封建社会初期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答案:B16.“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B.夸美纽斯C.华生D.赫尔巴特答案:D17.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家是()A.柏拉图B.昆体良C.皮亚杰D.亚里士多德答案:D18.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A,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B.认知结构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答案:A19.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A.四书五经B.六艺C.自然科学D.生产技能答案:B20.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A.孔子B.孟子C.许慎D.朱熹答案:B二、多选题。
[0405]《教育学》作业及参考答案
![[0405]《教育学》作业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75c0636c85ec3a87c2c5b6.png)
1、教育的发生包括( )与出现两个阶段。
.结果.未来.发生.起源2、从教育学的意义上讲,人的发展通常指( ) 、心理与社会发展三个方面。
.植物的发展.人的身体.学生的发展.动物的身体3、()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
.五经.四书.学记.礼记4、衡量教育测量的质量,可以采用信度、()、难度、区分度4个指标。
.效度.纬度.经度.长度5、()是根据国家性质和法律建立起来的教育机构系统和教育规范系统的总称。
.学校制度.教育制度.教育法规.学生手册6、1.近现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 )、学校教育的系统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发展目标的全面性。
.教育的普及性.教学的限制性.教育的社会性.学生的差异性7、道家,先秦时期的重要思想派别,以()、庄子、杨朱为主要代表。
.孟子.荀子.老子.孔子8、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非独立性、同一性。
.间接性.统一性.直接性.独立性9、最早提出终身教育理论的是法国成人教育专家()。
.巴班斯基.杜威.保罗·郎格郎.布鲁纳10、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1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说教育具有( )。
.无限性.一般性.短期性.长期性12、()是最早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国家。
.德国.美国.中国.法国13、在学校的正式课程中,主要有两种课程类型即学科课程和()。
.活动课程.劳动课程.课外课程.学习课程14、()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出发点。
.为人民服务.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一切为为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材15、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表演法..演示法或参观法.感知法16、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发现法.演示法..参观法17、中国近代以来教育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学制是(),也称六三三学制。
.癸卯学制.壬戌学制.学制.新学制18、古代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专制性、保守性、非生产性。
2023西南大学[0405]《教育学》作业及答案
![2023西南大学[0405]《教育学》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72f953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1.png)
单项选择题1、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者与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
1教育2教师3学生家长2、当代社会,教育日益成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核心力量,()职业在这一过程中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领导5教师6商人学生3、()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
7五经8四书9学记礼记4、《学记》提出“未发先预”、及时施教、循序渐进、相观而善、启发诱导、()、藏息相辅、教学相长10长善救失11互为依赖.12相互补救因人而异5、衡量教育测量的质量,可以采用信度、()、难度、区分度4个指标。
13效度14纬度15经度长度6、1.近现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学校教育的系统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发展目标的全面性。
16教育的普及性17教学的限制性18教育的社会性学生的差异性7、董仲舒的“三纲”即()、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19人为物纲20君为臣纲21天为地纲天地统一8、道家,先秦时期的重要思想派别,以()、庄子、杨朱为主要代表。
22孟子23荀子24老子孔子9、教育内容具有目的性与()性。
25不确定26预想27预定确定10、()是最早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国家。
28德国29美国30中国法国11、从性质划分,教育活动可分为教授活动、()活动和管理活动。
31教师32学生33学校学习12、教育内容概括为自然环境资源、社会环境资源、()资源及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等人力资源四大种34精神35物质36知识文化13、夏代设置了“序”“校”学校, “校”的()与夏政权的性质有直接关系,教以习射等军体技能,以37教学方法38教育内容39教育手段教学对象14、古代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专制性、保守性、非生产性。
40相同性41等级性42差别性原始性15、个体社会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个体思想意识的()、个体行为的社会化、个体职业角色和身份的43社会化44个体化45观点化集体化16、在美国最有代表性的是实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作业封面
姓 名: 张 泳 利
单 位: 许昌县张潘镇中心学校
专 业: 英 语
作业科目: 教育学原理
作业分数:
2010年 4 月 16 日
简答题:
1. 如何认识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关系?
答: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从教育起源的角度来分析,
教育乃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产物, 教育就是为了生活而产生的。
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中有教育。教育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际,又
指 导 人们的生活与生产。生产与生活的发展促进教育的发展,
教育的发展促进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教育方针中也明确
提出,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也
就是教育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
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1)生活与教育的重建
首先, 使学生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强调课程内容与
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经验;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
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其
次,对课程设计的反思。课程的设计应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内
在需要,课程的内容应该观照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学习活动中
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也应该密切各类学科之间的关系,设计
和实施综合课程,并处理好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关系。同时,
注重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真正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再次,形
成生活德育的观点。长期以来,学校一直把德育当成一项工作来
抓,忽视了德育的生活性,造成德育实效性较差。然而,学生的
道德成长是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德育必须走向生
活,形成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
(2)反对盲目的“教育要回归生活”
盲目的主张“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 是不明智的。 首先,“生活
世界”这个概念有着特殊所指。胡塞尔提出“回归生活世界” 在
于他看到了西方发达工业文明下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支离破
碎,让人找不到“在家”在家的感觉,实在针对科学世界的意义
上使用生活世界这个概念的。而在哈贝马斯和海德格尔那里,
有关生活的概念基本上是在理论表征的意义上使用的,“意味着
超越理论哲学里路,走向真正的实践哲学,意味着超越体系哲
学而走向一种建立在诸主体对话关系基础之上的开放的、有限
的体系,意味着一种基于理论与现实的对话关系对现实生活的
历史批判”。在教育领域内,盲目使用“生活世界”这个概念是不
明智的,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把“生活世界”当通于日常生活
也是不正确的。其次,生活与日常生活的概念容易混淆。生活
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反思学校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突现了学校教育与生活的不同才能更好的发展学校教育,
才能更好的解决教育与生活世界的断裂问题。因此,教育要回
顾生活世界,但是绝对不能回归到那种没有反思、没有批判的
日常生活世界里。
2.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我国已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而且实现了农村学杂费全
免,对住校学生还有生活补贴;城市也减免了杂费,只交书作费。
普九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东西部经济差距太大资金保障差压
大,会造成地区发展不均衡,西部地区资金保障有困难。重点是各级
财政统筹,而且重点还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经费保障。难点是
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农民工入城所带来的新的问题,就是农民工子女
在城市受教育问题,这个主要还是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题,要健全财
政统筹,确保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也能享受优质的义务教育,还有一个
难题是地区内部,地区之间,区域之间教育水平差距较大,很难满足
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择校热很难在短时期内得到解决,同时
择校又会加重学校之间的不平衡,形成恶性循环,使受教育者很难享
受到公平的教育。所以要加快教育的发展,优先发展。
3.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教育工作者必须在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工
作?必须遵循什么样的方法论原则?
答:在社会转型期,我国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
就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要与时具进,注重现代人新的品质培养;注重学生个体的独立性和个
性培养;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教育目的,此外,我们还
应在终生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理念,发展性教育理念,尊重教育理念,
自我教育理念等的指导下工作。
必须遵循的方法论原则是:(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
平理论为指导。首先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教育原理研究的科学世
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要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具体分析和解决
教育中的问题。其三还要求我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教育思
想和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邓小平的教育思想。(二)
实行古今中外法,做到古为今永用,洋为中用,要博采众长,为我所
用。(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加强教育研究,教育理论的真正
源泉在教育实践,教育理论的生命力也在教育实践。
4. 当今德育应关注的重点在哪些方面?
答:(1)、责任感的教育
德育要引导学生要有责任感。首先为自己的学业负责,为自己的成
长负责,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不能让自己的青春年华毫无意义 。其
次,要让学生明白地别人负责就是对自己的信誉和尊严负责,这也
是一个人事业成功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最后,当学生把责任感看作
是与自己的生命和尊严一样重要的时候,就会自觉的对周围与自己
有关的一切有一种天经地义的责任感,包括国家的发展和全人类的
前途和命运。我们所倡导的责任感也就真正的实现了。
(2)、创业进取精神的教育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 曾经说过:“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
望。”一个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是他克服现实只遇到的困难的动力
所在,只要有希望,个体就不会抛弃自己的追求,忘记自己从童年
时就有的梦想。一个人的堕落往往是他丧失希望的开始。成大事,
立大业是一个人的理想,也是一个人的追求,它是人生价值的一个
重要侧面,是人的精神内核之一。 要实现心中的梦想,光是畅想只
能沦为空想,必须有创业进取精神和实现它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德
育引导就是要引导受教育者明了实现自己的价值所需要做的付出,
同时,也把这种通过自己的创业得到的成功感与快乐感作为自己最
大的幸福。
(3)、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教育
现代的生活方式的变革首先是人们价值取向的转变。“求实”、
“求新”是现代青年的价值追求。 他们更注重高尚的精神生活,注
重价值体系的重建,他们将会有更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力图使自己
的生活更加丰富和充实,眼界更加开阔,生命更有意义。这就是我
们所说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当然,这些并不能完全的道尽了现
代的生活中的一切,但是,却能激发我们去思考究竟应当如何真正
使自己的生活方式“现代化”。
(4)、健康心理品质的教育
心理健康对于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来说,其重要性是显而
易见的。德育引导关注此重点是十分必要的,竞争的社会使人们的
生存要素中必然要包括对挫折的适应能力和百折不挠的执着精神,
耐寂寞能力,人际关系的调节能力,自我认识的能力等等。
当代青少年的健康心理品质教育大致也应当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德
育引导要使青少年的心理成熟与生理成熟同步,以良好的心理素质
迎接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
(5)、遵纪守法的教育
遵纪守法的教育首先就要使学生明白作为社会上的一个公民,遵守
法纪是必然的,学校的纪律是学校正常工作和生活的保证, 不能因
为自己的不满而随意的弃法纪于不顾,自行设立一套适合自己价值
观和行为方式的原则,这样必然会受到法纪的制裁。学校德育就应
当从要求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开始,在学校环境中纪律教育实际上是
未来民主和法制生活的必要基础。不仅使学生在表面上遵守纪律,
而且还要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意识与观念。
(6)、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教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目前世界各国教育中最能体现现代性和最具普遍
性的教育重点。它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与人类的利用,资源的有效
开发与利用,人的可持续发展等等。 因此,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的
关系已经成为全社会或全球性的人对人的关系,关系到整个人类的
生存与发展。这样一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涉及到道德与伦理,因
此,它就与价值观念挂钩,成为一种价值的判断与选择。德育引导
应当更重视非物质财富和团结互助精神,人类对环境更加负责的态
度和采取更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