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网络教育《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东师《教育学原理秋在线作业

东师《教育学原理秋在线作业
正确答案:
6.国家课程是自下而上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7.学科课程依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8.培养人的“个性”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和基础。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9.教师只要具备科学文化素质就够了,其他素质无所谓。
正确答案:
10.教育这一永恒社会现象的根本属性是( )
A.社会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民族性
正确答案:
11.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
A.社会交往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 自我修养
正确答案:
12.人们的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血缘关系
B.亲戚关系
C.邻里关系
D.生产关系
正确答案:
13.社会主义教育唯一科学的教育指导思想是()
A.毛泽东思想
B.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C.邓小平思想
D.列宁主义
正确答案:
14.德育在通常意义上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的()。
A.思想素质
B.政治素质
C.道德素质
D.法律素质
正确答案:
15.学校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关系中发挥()
A.制约作用
B.支配作用
C. 初等教育形式多样化
D.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很大
正确答案:
3.人的发展的外因是()
A.环境
B. 主观能动性
C.实践活动
D.遗传素质
正确答案:
4.学校管理的功能是:()
A.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1. 我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有官学、私学、书院等三种类型,它们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一起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形态。

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学体制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

封建社会的中央官学产生于汉代,随后在各个朝代有所发展。

封建地方官学始于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守创办郡学,招收“下县子弟”入学。

自汉代到明清,都分别按地方行政单位设立地方官学,如府学、县(州)学。

明清还在乡村设立社学。

私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朝被禁绝,汉代得以复苏和发展。

汉代私学教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第一种类型,为蒙学教育性质,主要形式是书馆或家馆,主要学习内容是识字、习字;第二种类型,是初读一般经书的私学,通称为乡塾;第三种类型,是专经研习性质的私学,这种机构多称为“精舍”或“精庐”,讲学者都是精通一经或数经的名师巨儒,多以研讨学问和治术为办学目的。

魏晋南北朝以后,直至明清时期,私学在历朝历代都一直存在,并且在绝大部分时期都非常兴盛。

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诞生于唐末五代,宋代时期书院发展成为一种制度化的教学形式,并产生了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等六大书院,明清时期有著名的东林书院、漳南书院、诂经精舍、学海堂等。

我国封建政府不仅重视官学,并且对私学、书院等非官学教育给予支持,从而使官学、私学、书院等三种学校教育形式并存与相互配合,在社会动荡时期,每当官学衰微的情况下,私学、书院的发展与繁荣,很好地弥补了官学教育的缺失,并且促进了非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而为中华固有文化的绵延不绝提供了重要的教育基础。

2.当前各国学校结构发生变革体现出哪些共同特征答:1、促使学校由权威结构向专业结构转变学校的科层化与教师的日益专业化之间可能会有持续不断的冲突。

在科层取向与专业取向之间找到平衡,使学校走向专业科层制结构。

专业科层制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结构,也是当今学校结构变革的目标之一。

教育学在线练习答案

教育学在线练习答案

判断题 1 是正确0 是错误1.第1题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布鲁纳B.桑代克C.卢梭D.皮亚杰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2.第2题课程是按什么标准分划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A.课程的组织核心划分B.课程的存在方式C.课程设置形式D.课程实施方式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3.第3题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班级授课制B.个别教学C.分组教学D.道尔顿制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4.第21题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B.生产劳动C.社会实践D.教育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5.第22题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班级授课制B.个别教学C.道尔顿制D.分组教学制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6.第23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组织体系及其管理规则是A.教育目的B.教育手段C.教育制度D.教育目标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7.第24题古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A.班级授课制B.分组教学制C.道尔顿制D.个别教学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8.第41题一般而言,中等难度的题目应占:A.30%B.40%C.50%D.60%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9.第42题规定了学科的教育目的、任务、知识范围、深度、进度以及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的是A.课程标准B.教学计划C.课程计划D.教学标准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0.第49题学校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A.讲授法B.谈话法C.演示法D.练习法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1.第13题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A.引导学生明确教学目标B.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C.感知和理解教学材料D.巩固和运用知识经验E.教学效果的检查、测量与评价标准答案:A|B|C|D|E您的答案: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12.第14题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观的代表人物有:A.柏拉图B.约翰·洛克C.涂尔干D.杜威E.卢梭标准答案:A|B|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3.第15题教育制度包括哪些内容A.学校教育制度B.教育管理制度C.学校内部管理制度D.地方分权制E.中央与地方合作制标准答案:A|B|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4.第16题教学模式的特点A.是一定教育思想的反映B.是连接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和中介C.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D.具有整体性和灵活性E.具有开放性和稳定性标准答案:A|B|C|D|E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5.第17题我国中小学课程的基本表现形式是A.课程安排B.课程计划C.课程标准D.课程资源E.课程执行标准答案:B|C|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6.第18题影响考试的外部因素有A.教学课程B.政治因素C.人口因素D.传统文化因素E.教学目标标准答案:B|C|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7.第33题影响学习的因素有:A.学生B.教师C.学校D.家庭E.社会标准答案:A|B|C|D|E您的答案: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18.第34题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观的代表人物有:A.军国主义者B.卢梭C.福禄贝尔D.裴斯泰洛齐E.法西斯标准答案:B|C|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19.第35题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有A.指明了教育的主体和客体B.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C.明确了社会主义教育的质量标准D.指出可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根本途径E.突出了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标准答案:B|C|D|E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0.第36题教学模式的结构A.指导思想B.功能目标C.操作顺序D.实现条件E.教学评价标准答案:A|B|C|D|E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1.第37题考试的设计包括A.确定考试目的B.确定考试内容C.确定考试题型D.编制试题E.实施考试标准答案:A|B|C|D|E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2.第38题现代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解决A.“班”B.“课”C.“时”D.“级”E.“校”标准答案:A|B|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3.第39题“掌握学习”教学模式中的教学评价分为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事前评价E.事后评价标准答案:A|B|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4.第43题新形势下学习方式的变革主要有A.自主学习B.分组学习C.合作学习D.实验性学习E.探究式学习标准答案:A|C|E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5.第44题民国考试制度的特点A.题型单一B.内容固化C.守本开新D.立法行考E.党化军治,派系干扰标准答案:C|D|E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6.第56题马克思把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规定为:A.智育B.体育C.技术教育D.德育E.美育标准答案:A|B|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27.第57题影响考试制度的外部因素有:A.教学课程B.政治因素C.人口因素D.传统文化因素E.教学目标标准答案:B|C|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28.第58题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有A.教材编写B.教学科目的设置及开设顺序C.课时分配D.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E.学年考试安排标准答案:B|C|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9.第59题谈话法的基本要求A.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B.要善于提问和启发诱导C.创造良好的谈话氛围D.要善于倾听E.归纳、小结标准答案:A|B|C|D|E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30.第60题标准化考试的基本条件A.制定具体的考试大纲B.保证试题的信度和效度C.划分考试范围D.严格规范考试程序E.规范评分标准标准答案:A|B|D|E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31.第4题根据教育目的与教育过程的关系,可以将教育目的的划分为“国家教育目的”和“个体教育目的”标准答案:0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32.第5题单轨制最早出现于日本。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入学考试《教育学》试题库及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入学考试《教育学》试题库及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招生入学考试(专科起点升本科)《教育学》备考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小题)1.在科学分类中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人是:()A.培根B.苏格拉底C.柏拉图D.洛克2.以下哪个不是教师劳动的特点?()A.复杂性B.示范性C.长期性D.不稳定性3.1632年,______________写出了近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

()A.洛克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福禄倍尔4.我国现行学制属于:()A.分支型学制B.单轨学制C.双轨学制D.都不属于5.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是:()A.教学方案B.教学模式C.教学方法D.教学手段6.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现代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卢梭C.杜威D.乌申斯基7.教师的主要任务是:()A.教书育人B.搞好教学C.做学生的思想工作D.关心学生的生活8.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_________________。

()A.教学内容B.教育制度C.教育目的D.教育措施9.在影响人发展的四个因素中,_______________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A.个体的主观能动性B.环境C.遗传D.教育10.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实现的。

()A.间接经验B.生产活动C.直接经验D.生活经验11.一种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能够满足所有年龄受教育者接受教育需求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叫:()A.继续教育B.成人教育C.普通教育D.终身教育12.教育目的有两部分组成,即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______________和社会价值作出的规定。

()A.身心素质B.文化素质C.心理素质D.道德素质13.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教育学概论》第07章在线测试

《教育学概论》第07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下列不属于昆体良在《演说术原理》中提出的学习过程理论的是:A、模仿B、辩论C、理论D、练习2、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过程理论不包括:A、明了B、模仿C、系统D、方法3、关于教学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B、包括教师教的方法C、包括学生学的方法D、不包括学生学的方法4、关于教学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B、对教师的教缺乏具体指导作用求C、指导学生的学D、应贯彻于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5、下列不属于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的是:A、作业B、课堂讲授C、讲座D、辅导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下列属于教学的任务的是: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C、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D、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2、《中庸》中提出的学习过程理论包括:A、博学之B、审问之C、慎思之D、明辨之E、笃行之3、下列属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的是:A、引起求知欲B、感知教材C、理解教材D、巩固知识E、运用知识F、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4、下列属于实物直观的是:A、标本B、实验C、参观D、实物5、教学评价主要包括:A、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B、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C、课程评价D、家长评价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正确错误2、感知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正确错误、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被称为“产婆术”。

正确错误、班级上课制拙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正确错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成绩的总评,被称为总结性评价,也称终结性正确错误。

东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19春在线作业1-0003

东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19春在线作业1-0003

东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19春在线作业1-00031.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A.克伯屈B.杰克逊C.巴罗D.杜威第1题正确答案:A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课程论专家是A.泰勒B.博比特C.查特斯D.坦纳第2题正确答案:A3.教学艺术是一门:A.独立艺术B.综合艺术C.表现艺术D.特殊艺术第3题正确答案:A4.学校教育中,教师的身教是属于A.潜在课程B.空白课程C.活动课程D.经验课程第4题正确答案:A5.提出“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的教育家是A.皮特斯B.奥苏伯尔C.布鲁纳D.赞科夫第5题正确答案:C6.“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是A.决策B.审议C.建构D.协商第6题正确答案:B7.所谓潜在课程是指:A.正课之外学校所安排的许多学习活动B.学校预备而尚未实施的课程C.教师在课本之外自行补充的参考数据D.非课程设计者有意安排的学习经验第7题正确答案:D8.“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黑格尔第8题正确答案:A9.下列一项不是当前课程管理的特征与趋势A.民主化B.多元化C.规范化D.差异化第9题正确答案:D10.我国在建国之初,()的教学思想深深地影响我国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

A.赫尔巴特B.杜威C.布卢姆D.凯洛夫第10题正确答案:D11.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在本质上受()支配。

A.技术理性B.实践理性C.解放理性D.理论理性第11题正确答案:A12.()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A.课程计划B.教学计划C.教学大纲D.课程标准第12题正确答案:D13.活动课程是以杜威所提倡的课程,活动多、科目少,一切以()为中心。

A.教师B.学生C.教材D.-第13题正确答案:B14.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存在的A.先知者B.管理者C.促进者D.指导者第14题正确答案:C15.此次课程改革将儿童()的培养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强调儿童在其中反思、创造。

北师大教育学原理作业标准答案

北师大教育学原理作业标准答案

北师大《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及答案一、单选题1、从课程设计的活动阶段来看,包括两个基本阶段:确定课程目标和:(B)A、确定教学策略B、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C、选择教学媒体D、确定评价方法2、强调内部动机和有意义学习的学习理论是:(C)A、行为主义B、建构主义C、认知主义D、人本主义3、两种比较有影响的教育定位理论,分别把学生定位在教育活动的边缘和中心位置的是:BA、“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B、“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C、“家长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D、“学校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4、蔡元培最有价值和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想是关于:(D)A、小学教育思想B、初中教育思想C、高中教育思想D、大学教育思想5、学校的简单要素不包括:(A)A、组织结构B、组织目标C、参与者D、技术6、一种典型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理论(D)是:A、人本主义B、概念重建主义C、后现代主义D、结构主义7、欧洲大陆上最早开展中等教育综合化的国家是:(A)A、法国B、芬兰C、英国D、德国二、多选题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有哪些类型的学校:(B.C.D)A、修道院学校B、人文主义学校C、新教学校D、天主教学校2、从课程管理和开发主体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划分为:(A.C.D.)A、国家课程B、综合课程C、地方课程D、校本课程3、德国综合中学的形式包括:(A.D)A、合作式综合中学B、探究式综合中学C、协作式综合中学D、一体化综合中学4、课程评价按照评价进行的时间可分为:(B.D)A、目标本位评价B、形成性评价C、目标游离评价D、总结性评价5、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哪些问题:(A.B.C)A、学习障碍B、学习困难C、学业不良D、学业倦怠三、判断题1、学校的个体价值中的“个体”主要指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错误)2、学校体系的形成始于17世纪晚期的产业革命。

(错误)3、西周的学校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

(正确)4、契约学校是美国公办民营学校中的又一学校类型,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

北师大教育学原理考研题库(花钱买的__含答案)

北师大教育学原理考研题库(花钱买的__含答案)

北师⼤教育学原理考研题库(花钱买的__含答案)教育学原理题库第⼀章教育学概述(⼀)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标志着教育学科成为独⽴学科的教育著作是()。

A.《⼤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教育论》D.《教育论》2.被公认为第⼀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A.《康德论教育》B.《普通教育学》C.《教育漫画》D.《爱弥⼉》3.《⼤教学论》被看成是第⼀本教育学著作,它的作者是(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康德D.培根4.柏拉图的名著是()A.《理想国》B.《政治学》C.《伦理学》D.《爱弥⼉》5.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A.《⼤教学论》B.《论演说家的培养》C.《学记》D.《劝学》6.“洞⽳中的囚徒”隐喻来⾃()A.《法律篇》B.《爱弥⼉》C.《理想国》D.《教育漫话》7.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 )A.《教育漫话》B.《⼤教学论》C.《爱弥尔》D.《普通教育学》8.提出“建国军民,教学为先”主张的著作是()A.《⼤学》B.《论语》C.《学记》D.《中庸》9.“得天下英才⽽教育之”⼀句出⾃()A.《论语》B.《学记》C.《孟⼦·尽⼼上》D.《劝学篇》10.将“教育”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使作善也”的著作是()A.《孟⼦》B.《学记》C.《说⽂解字》D.《论语》11.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A.《论语》B.《学记》C.《孟⼦》D.《中庸》12.这句名⾔“出⾃造物主之⼿的东西都是好的,⽽⼀到了⼈的⼿⾥,就全变坏了”出⾃()A.夸美纽斯B.洛克C.裴斯泰洛齐D.卢梭13.“教育要先⾏”出⾃()A.《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势在必⾏》B.《学会⽣存》C.《⼤教学论》D.《民主主义与教育》A.陶⾏知B.胡适C.胡克勤D.蔡元培15.主张“原始教育形式和⽅法主要是⽇常⽣活中⼉童对成⼈的⽆意识的模仿”观点的是()A.⽣物起源说B.⼼理起源说C.劳动起源说D.关系起源说16.在我国,“教育”概念被正式⽤来⾔说教育之事⼤约是在()A.公元前B.18世纪C.19世纪中叶D.19世纪末20世纪初17.教育的⽣物学起源说的代表⼈物是()A.勒图尔诺B.孟禄C.⾼尔顿D.达尔⽂18.主张“天命”的教育起源学说是( )A.教育的⽣物起源说B.教育的⼼理起源说C.教育的神话起源说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19.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童对成⼈⾏为的“⽆意识的模仿”,主张这⼀观点的是教育的( )A.⼼理起源说B.劳动起源说C.神话起源说D.⽣物起源说20.⼈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观点是()A.教育的⽣物起源说B.教育的⼼理起源说C.教育的劳动起源说D.教育的神话起源说2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现象 B.教育事实C.教育规律 D.教育问题22.下列哪⼀种教育学仍然没有跳出思辨和形⽽上学的传统( )A.实验教育学 B.⽂化教育学C.实⽤主义教育学 D.制度教育学23.教育这⼀永恒社会现象的根本属性是( )A.社会性B.历史性C.阶级性 D.民族性24.后来的教育要以以往的教育为基础,与以往的教育有着渊源关系,说明教育的()A.永恒性B.⽣产性C.继承性D.阶级性25.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完全来⾃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A.⽣物起源说B.神话起源说C.⼼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26.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A.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B.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C.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D.教材和教法27.从形式上说,教育影响是指( )A.教育内容 B.教育对象C.教育⼿段D.教育原则28.后来的教育是以以往的教育为基础,是从以往的教育发展⽽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从课程设计的活动阶段来看,包括两个基本阶段:确定课程目标和:(B)
A、确定教学策略
B、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C、选择教学媒体
D、确定评价方法
2、强调内部动机和有意义学习的学习理论是:(C)
A、行为主义
B、建构主义
C、认知主义
D、人本主义
3、两种比较有影响的教育定位理论,分别把学生定位在教育活动的边缘和中心位置的是:
B
A、“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B、“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
C、“家长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
D、“学校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4、蔡元培最有价值和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想是关于:(D)
A、小学教育思想
B、初中教育思想
C、高中教育思想
D、大学教育思想
5、学校的简单要素不包括:( A ) A、组织结构 B、组织目标 C、参与者D、技术
6、一种典型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理论是:(D)
A、人本主义
B、概念重建主义
C、后现代主义
D、结构主义
7、欧洲大陆上最早开展中等教育综合化的国家是:(A)
A、法国
B、芬兰
C、英国
D、德国
二、多选题
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有哪些类型的学校:(B.C.D) A、修道院学校 B、人文主义学校 C、新教学校 D、天主教学校
2、从课程管理和开发主体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划分为:(A.C.D.)
A、国家课程
B、综合课程
C、地方课程
D、校本课程
3、德国综合中学的形式包括:(A.D) A、合作式综合中学 B、探究式综合中学 C、协作式综合中学 D、一体化综合中学
4、课程评价按照评价进行的时间可分为:(B.D) A、目标本位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目标游离评价D、总结性评价
5、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哪些问题:(A.B.C)
A、学习障碍
B、学习困难
C、学业不良
D、学业倦怠
三、判断题
1、学校的个体价值中的“个体”主要指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错误)
2、学校体系的形成始于17世纪晚期的产业革命。

(错误)
3、西周的学校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

(正确)
4、契约学校是美国公办民营学校中的又一学校类型,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

(正确)
5、家庭学校的兴起,就是公众对公立学校不信任而产生的一种学校类型。

(正确)
四、简答题
1、一所学校的文化氛围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文化氛围是指一所学校所追求和实践的学校精神、学校理念以及师生员工对知识价值的认识、态度及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一所学校的文化氛围体现在校长的领导和教师与管理者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酝酿。

具体体现在:1、校训。

校训是指经由学校领导提出的对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要求、行为习惯训练和进行人格、品格培养的戒训,是学校为了树立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而制定的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是一个学校以及学生的缩影。

它是学校观念文化的最高体现和概括,是对全校师生员工在建设和发展学校过程中形成的群体意识和精神境界的总结、概括与升华,也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和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

2、校风。

校风
是指一所学校的风气,是一所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校风是在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长期的教育管理和办学过程中,积淀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传统风格和思想行为风尚。

它包括明确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端正严谨的治学态度,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风貌,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3、教风。

教风是教师的情感、道德、能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面对教学、学生、学校、集体和社会各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行为倾向和心理倾向,即教师的职业修养在执教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精神风范和行为风尚。

它包括一个学校教师群体的职业观念、角色认同、专业能力、行为规范、人生品位、人际关系等内涵。

4、学风。

学风有二种含义:一是指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二是指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

有时也特指学校里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的态度、方法、学习风气、学术风气、文化氛围及所表现出的学习行为。

5、班风。

班风是指班级所有成员在长期交往中所形成的一种共同心理倾向。

它是依靠群体压力,通过情感压力、舆论压力、心理隔离压力等而形成并通过模仿、舆论、疏亲等对全班成员的行为产生作用,利用个体被爱、同情、理解、关怀、帮助等本能心理需要通过师生间、同学间的相互理解、信任、关心、友爱等方式形成积极的班级心理气氛,促使这个群体保持一种稳定的、融洽的秩序。

五、论述题
请谈谈校长个体专业发展的内涵。

答:校长个体专业发展的内涵是校长个体专业发展,主要是校长个体专业性不断提升的过程,即校长的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所谓内在专业结构主要是指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自我专业意识等方面。

校长个体专业发展也是这些方面分别提升的过程。

1、校长专业信念发展。

这些信念在校长那里并不是作为一种知识或能力而存在,而是作为根深蒂固、毫不怀疑的观念而存在。

2、校长专业知识发展。

校长专业知识是从事校长职业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如关于教育领导体制的知识、学校领导体制的知识、学校管理知识。

3、校长专业能力发展。

校长专业能力是校长从事学校领导所必须的能力,如提出愿景的能力、推广愿景的能力、管理的能力等。

校长的工作是一种实践性工作,这种工作性质特别要求校长具备较高的能力。

4、校长专业伦理发展。

校长专业伦理是校长从事学校领导工作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如平等、关爱、尊重、宽容等。

5、校长自我专业意识发展。

校长自我专业意识是指校长自身主动追求专业发展的意识,主要表现在积极参加专业发展活动、积极对自身工作进行反思以及经常评估自身的专业水平等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