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国各省份玉米面积和产量情况

合集下载

1984-2008中国玉米进出口数据

1984-2008中国玉米进出口数据

1984-2008中国玉米进出口数据单位:万吨我国出口玉米历史较短,基本从80年代才开始。

1981年仅出口玉米14万吨,占世界玉米出口总量的0.2%,1984年增至634万吨,占世界出口总量的9.1%。

90年代初期,我国玉米出口数量一直逐年增加,1993年已达到1150万吨,比1990年增长近4倍,4年中净出口玉米2986万吨,国内玉米除正常周转库存和储备库存外,已没有多少节余了。

而1994年,在国内供需基本平衡的情况下,又净出口了1000万吨玉米,玉米供给开始紧张,并动用了库存。

1995年新粮上市前,国内玉米库存降到90年代以来最低点。

当年净进口玉米507万吨,这是自1984年以来我国首次由玉米净出口转为玉米净进口。

1996年以后,由于国内玉米供大于求,自1997年起,我国又开始净出口玉米,到1999年底,三年累计净出口玉米1483万吨。

我国玉米出口的主要市场在日本、韩国、欧洲、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特区;80年代对前苏联的出口量较大,一度曾占到出口量的30%,而近年来已基本没有了。

从出口玉米粮源来看,我国玉米出口地区非常集中,即主要位于我国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等省(区),此外地处华北地区的河北省也有一定数量的玉米出口,而其他地区玉米出口数量极少。

东北地区玉米出口量占全国玉米总出口的90%以上,而其中又以吉林省出口规模为最大,90年代以来吉林省玉米出口占全国份额基本保持在三分之一以上,而且东北地区绝大多数玉米是经过大连海关出口。

最近几年中国玉米出口地区有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省,尤其吉林,作为一个主要的玉米产区,在国内国际贸易中都是一个重要的角色。

吉林省最近四年实际玉米出口率分别是33.6%9(2001年),68.55%(2002),63.9%(2003),72.8%(2004)。

东北地区玉米出口要占全国玉米总出口的90%以上,而其中又以吉林省出口规模为最大,90年代以来吉林省玉米出口占全国份额基本保持在三分之一以上,而且东北地区绝大多数玉米是经过大连海关出口。

2008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主要指标和变化

2008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主要指标和变化
19. 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略为缩小,收入差距比由2007年的3.33∶1缩小到3.31∶1。
20. 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61元,比2007年增加437元,实际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消费支出1599元,增长15.1%,恩格尔系数为43.7%,比2007年提高0.6个百分点;衣着支出212元,增长9.5%;居住支出679元,增长18.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174元,增长16.7%;交通及通讯支出360元,增长9.7%;文教娱乐支出315元,增长2.9%;医疗保健支出246元,增长17%。
21. 2008年,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4546.4元、3436.7元和2776.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15.2%和14.6%。
17. 2008年,东、中、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6223.4元、4530元和3381.7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13.1%、16.2%和16.3%。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农民收入差距缩小。
18. 2008年,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略为扩大,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776。
2. 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中,农村部门贡献了3.76个百分点,贡献份额为41.8%,比2007年提高3.7个百分点。在农村部门中,第一产业贡献了0.53个百分点,贡献份额为5.9%,比2007年提高3个百分点;农村第二产业贡献了2.47个百分点,贡献份额为27.5%,比2007年下降1.4个百分点;农村第三产业贡献了0.76个百分点,贡献份额为8.4%,比20量7269万吨,比2007年增长5.9%,其中猪肉增长7.6%,牛、羊肉分别下降0.5%和1.8%。2008年水产品产量4895万吨,增长3.1%。

我国玉米种植分布及产量情况

我国玉米种植分布及产量情况

我国玉米种植分布及产量情况玉米在中国布局广泛,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狭长玉米种植带,这一带状区域集中了中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85%和产量的90%。

吉林、河北、山东、河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四川、云南、陕西是玉米播种面积最大的十个省份,其中吉林、河北、山东的种植面积均占全国的10%以上。

我国玉米种植地区分布图2、我国玉米产量情况中国玉米产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玉米种子的优化史。

改革开放以来,玉米品种经历了六代更替,玉米产量增长亦经历了两个阶段:(1)70-90年代单产增幅较大,涨幅超过50%,但面积增加较小,总产量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单产增加所致,而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成为推动单产增加的第一要素;根据各地调查春季玉米螟基数情况,今年东北大部百秆活虫数偏高,春玉米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长势良好,6月份东北南部、内蒙古中部偏东地区、西北东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偏多,预计一代玉米螟总体偏重发生,程度与上年相当。

其中,黑龙江、吉林大发生,辽宁、内蒙古偏重发生,新疆、黄淮和华北大部中等发生,江淮、西北其他地区、西南大部偏轻发生。

预计全国一代玉米螟发生约1.6亿亩。

全国大部地区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较常年接近或偏晚1-3天(具体数据见表1)。

预计6月中下旬至7月末,江淮、黄淮、华北、西北、东北将陆续进入一代幼虫为害盛期。

一、东北春玉米主产区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偏高据春季各地剥秆调查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以东北3省和内蒙古虫量较高。

与常年平均值比,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东、江苏、重庆偏高10%以上,山西和河南偏高近7%,黑龙江和河北等10省(区、市)偏低;与上年相比,内蒙古、山西、河北和陕西等10省(区、市)偏高,其余9省(区、市)偏低(具体数据见表2)。

各地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统计表二、玉米种植和生长情况对玉米螟发生有利今年全国春玉米种植面积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4省(区)累计种植面积超过2.3亿亩。

2008年全国粮食价格走势及对CPI的影响

2008年全国粮食价格走势及对CPI的影响

2008年全国粮食价格走势及对CPI的影响作者:覃兆勇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08年第09期一、2008年全国粮食生产和需求分析2008年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种植结构有所调整,其中大豆增加,谷物减少。

据国家统计局农户种植意向调查,2008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5.84亿亩,与上年基本持平。

夏粮面积较上年减少200多万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减少240万亩左右;早稻和秋粮面积分别增加135万亩和160多万亩。

秋粮播种面积增加主要是大豆面积增加1000多万亩,而玉米面积则减少750多万亩。

(一)夏收基本情况及全年粮食产量预测据初步统计,2008年全国夏粮产量达到2408.2亿斤,比上年增产60.8亿斤,增长2.6%,连续第五年增产。

夏粮亩产达到299.5公斤,比上年提高7.2公斤,增长2.5%。

总体来说,尽管前期遭遇各种极端灾害天气,但今年夏粮丰收基本已成定局。

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将稳定在1万亿斤左右,连续五年增产可能性较大。

(二)粮食需求基本情况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粮食消费平稳增长,但需求结构有所变化。

一是消费结构有变化,城乡居民口粮消费以及种子用粮基本平稳,约为5300亿斤和230亿斤左右,但受肉蛋奶等动物食品需求拉动以及能源价格上涨影响,饲料和工业用粮增长较快,其中饲料用粮大约为3300亿斤,占国内粮食总需求的1/3,工业用粮呈现加速增长态势,目前约为1400亿斤,预计2008年这两者需求将继续增长;二是品种结构有变化,稻谷和小麦作为主要口粮品种,消费相对稳定,而玉米作为饲料和工业主要用粮,消费需求增长较快,大豆在食用油需求增长的拉动下也快速增长;三是城乡消费结构有变化,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粮食需求快速增长,农村粮食需求总量减少。

(三)产需缺口及进出口情况我国粮食已连续4年(2003-2007年)增产,粮食产需缺口由2003年的1000多亿斤缩小至2007年的220亿斤,预计2008年粮食产需缺口将继续维持在300亿斤以内。

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08年3季度)

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08年3季度)

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08年3季度)作者:来源:《财经界》2009年第01期去年以来,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十分复杂困难的形势下,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经受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党中央、国务院沉着应对、果断决策,采取一系列更加有力的调控措施,进一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

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大力支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为抑制通货膨胀和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出了重大贡献。

主要表现为:(1)粮食总产有望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实现连续五年增产。

(2)生猪生产持续增长,禽蛋、水产发展势头良好。

(3)主要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农产品质量总体安全。

(4)农产品出口增速放缓,进口大幅增加。

(5)农机农垦行业快速发展,乡镇企业平稳增长。

(6)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经营收入贡献提高。

去年二季度我国部分农产品价格先后上涨。

去年9月份小麦、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粳稻、玉米、大豆的市场价格分别同比上涨9.4%、10.7%、14.9%、15.4%、7.0%、15.6%、50.0%;生猪、仔猪市场价同比分别上升7.80%、28.7%;鸡蛋和鸡肉价格分别上涨8.2%和0.7%,牛肉、羊肉价格分别上涨36.7%和32.6%。

2008年1~8月,农产品进出口快速增长,贸易额达667.5亿美元,同比增长36.4%。

其中,进口额402.5亿美元,增长57.5%;出口额265.0亿美元,增长13.3%。

进口同比增长率比出口高出44.2个百分点,贸易逆差达137.5亿美元,是上年同期贸易逆差的6.3倍,为历史新高。

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08年3季度)第一部分: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去年以来,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十分复杂困难的形势下,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经受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2008年吉林省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新变化

2008年吉林省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新变化

2008年吉林省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新变化中国统计信息网2008.02.29 10:49:21为及时了解今年吉林省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情况,安排好春耕生产,我们于近日对19个县、1980个农户开展了2008年农民种植意向专题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今年全省农作物种植结构基本稳定,大豆面积呈显著增加的趋势。

一、今年吉林省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趋向据抽样调查显示,2008年吉林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预计为7685.04万亩,比上年增加109.09万亩,增长1.44%。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6522.36万亩,比上年增加19.15万亩,增长0.3%;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中,粮食作物占84.87%。

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内部呈现“两增两减”的变化。

“两增”是:大豆播种面积预计为781.52万亩,比上年增长17.12%,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1.98%;玉米播种面积预计为4289.55万亩,比上年增长0.2%,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65.77%。

“两减”是:水稻播种面积预计为994.79万亩,比上年下降1%,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5.25%;薯类面积预计为149.11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29%。

2、在经济作物中,油料、蔬菜面积增加,瓜果类面积减少。

经济作物中,油料作物的播种面积继续稳步上升。

花生的面积增长43.4%;瓜果类面积下降0.69%,其中:西瓜面积下降3.39%、甜瓜面积增长63.75%。

蔬菜面积比去年增长13.92%。

二、农作物面积增减变化的主要原因农民主要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农产品价格变动来调整种植结构,也就是哪种农产品价格高、出手快,农民就种什么。

1、种植玉米依然是老百姓选择的主要品种。

玉米面积的持续增加,主要是种植玉米相对其它农作物比较好管理,玉米抗灾能力又相对较强。

而且玉米价格一直看好,到现在为止以达到每公斤1.21元左右,种玉米比较好卖,风险相对来说比较小。

所以比较容易调动广大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

2004_2008年全国及各省_市_区_粮食及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 (1)

2004_2008年全国及各省_市_区_粮食及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 (1)

260.3
88.3
3 864
795.6 310.9
5 872
1 496.0 902.2
2007
粮食
每公顷产量 播种面积 总产量
(千克) (千公顷) (万吨)
4 716 105 638.4 50 160.3
4 973
197.5 102.1
4 861
292.0 147.2
4 360
6 168.2 2 841.6
1.0 146.5
5.3
2006 稻谷 总产量 (万吨) 18 257.1
0.4 12.4 53.2 0.8 65.6 427.6 493.0 1 205.5 89.7 1 792.7 706.6 1 307.0 508.8 1 766.9 106.6 426.7 1 524.9 2 319.7 1 104.3 1 162.6 144.4 381.3 1 335.9 447.2 651.2 0.6 86.3 4.0
3 445
3 126.0 1 111.0
3 067
2 683.0 888.5
3 518
272.0 101.8
3 778
826.2 329.2
6 287
1 585.2 930.5
每公顷产量 (千克) 4 951 5 543 5 074 4 719 3 304 4 056 6 128 6 467 3 845 6 628 6 029 6 099 4 608 5 390 5 473 6 125 5 589 5 701 6 113 4 974 4 691 4 355 5 205 4 883 3 996 3 708 5 570 3 554 3 312 3 743 3 985 5 870

2008年上半年玉米市场回顾和下半年展望

2008年上半年玉米市场回顾和下半年展望
续 3年 增 加 . 国 内市 场保 持 充 足供 给 .价 格 波 动 上 涨 。 与之 相 反 ,全球 玉米 供求 趋 紧 .库 存 大 幅度 下
2 0 0 8 0
降 .库 存 消 费 比远 低 于 国 际粮 农 组 织 设 定 的安 全 水 平 . 国际玉 米 价格 快 速 上 涨 .屡 创 历 史 新 高 。 我 国 上 半 年玉 米 价格 没 有 受 国际 市 场 影 响 .保 持 相 对独
半 年 国 内玉 米 价 格 仍 将 摆 脱 国际 市 场 的 影 响稳 步 攀
升。
图 1 1 7 ~ 0 6年 我 国 玉 米 产 量 和 面 积 趋 势 9g20
从 气 候 条件 来 看 .2 0 0 8年 我 国北 方 春 播 期 气 候 条 件 较 为 有 利 .春 玉 米播 种 比往 年 提 前 3 7天 .春  ̄ 播 进 展 总 体顺 利 虽 然 2 0 0 8年异 常 天 气较 多 ,但在

播 种 面积 下 降 ; 国 内玉米 连 年 丰 收 ,市 场供 给充 足 ; 玉米 出 口 同比 大幅 下 降 ,边 贸进 口激 增 ; 国 内价 格 趋 势 总 体 较 弱
近两月有所回升。通过对上半年 国际玉米市场形势的分析 ,指 出,全球 玉米产 不足 需,供 求矛盾进 一步加 剧 ;国际价
立 .主要 得 益 于 国家 出 台一 系 列 宏 观 调 控 政 策 .如 控 制 玉米 出 口 、 限制 玉 米 深 加 工 盲 目建设 、加 大 国
蝈 - 产量 十 播 种 院
2 0 O 00
1 0 50 0
1 0 00 0
储 收 购 和北 粮 南 运 等 预 计 在 国家 政 策 干 预 下 ,下
里 J 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