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铁建设中的民用通信系统
浅谈地铁通信系统构成与相关移动通信的应用

铁建设 中尤为重要 , 稳 定的通信 系统才能保障地铁 的正 常通信与班 次运行 ,才能更好 的提升地铁 系 统 的安全性 能。
子世界, 2 0 1 3 ( 1 3 ) .
[ 2 J 白浩. 论地铁通信 系统 的预防性养护维修Ⅱ ] . 科技视界 , 2
及 时操作通信 网络, 保 证网络数 据的有效传输 , 具体到地铁系 0 1 3 ( 0 6 ) . 【 3 ] 王永 清. 自动折返 电气设 备的改造 Ⅱ ] . 铁道 通信 信号, 2 0 1 统 的网络 比如:警 示、短数据 业务控制 等。 ( 三) 地 铁系统调 度功能:要能够 对正在行驶的地铁车辆 3 ( 0 7 ) . ’ 【 4 l 王 书龙 . 浅谈地铁 车辆段 与正线接 口Ⅱ 】 . 铁道通信信 号, 2 发送呼 叫、 发送文字信 息, 对列车的 时间 、 速 度等信息进行实 时 更新 ,并能和 同地位的系统调度进行通信 。
语音对话 , 还要利用无线设备构成 的无线通信系统来 为地铁车 统有序稳定高效的运行 , 通信系统必不可少。要了解地铁通信 系统的功能 , 熟悉通信系统 的基本架构和常见设备设施。 才 能 载系统和地面指挥系统之 间传输相 关数据 。
及时更新工作信息 , 在 地铁 通信 系 ( 一 )具体功 能表现 有:实现 I P呼叫,一对 一呼叫或 者 合理 的运用地铁通信系统 , 组播呼 叫的功能都要 具备 。在呼叫同时进 行时 , 要 实现 回叫和 统 出现故障时及时发现处理 ,降低地铁事故的发生概率 。
重庆轨道交通民用通信系统建设模式浅析

( 1 ) 重庆轨道集 团在投 资建设 民用通信系统过程 中, 统一协
设、 使用, 可 以降 低 建 设 成本 。
( 2 ) 三 家通 信运营商实行大规模集 中采购各 自适应 的设备,
调设计 、 建 设、 监理等各责任部 门, 统筹安排所有 的建 设项 目, 落 建成 的民用 通信系统 的价 格 比轨道 交通方投 资建设 的价格低 , 实责任人 , 准确 把握 各项工作的时间进程 , 从而确保 民用通 信系 因此, 在商务洽谈过程 中双方相对容易达成一致意 见。
备巡检安全隐患。
( 2 ) 在轨道交通 内安装 民用通 信系统设备 , 需要三家移动运
营 商协 调后再与轨道 交通 方协调 ,如有 关施 工位 置与其它专业
交 通 建 设
建材 发 展 导 向 2 0 1 4年 2月
重庆轨道交通 民用通信系统建设模式浅析
h , - 又 平 王 宁 宁
( 重庆 市轨道交通 ( 集团) 有限公司 重庆市 渝中区 4 0 0 2 0 0 )
摘
要: 随着我 国城市轨道交通的高速建设和大规 模投 入运营 , 其安全 、 准点 、 快捷 、 舒适的特 点吸 引着越 来越 多的乘
浅析地铁建设中的民用通信系统

四分路器
下行隧道 上行隧道
地铁车站
隧道区间
地铁车站
图 3 POI 设备 + 基站 + 光纤直放站方式组成图
方式三:采用 POI 设备 + 基站 +RRU 方式(主要是 TD 系统覆盖):
在各个车站,运营商提供信源设备(基站)及射频远端设备 RRU,地铁提
供 POI 设备,对站台、站厅、走廊、出入口等分布系统的覆盖,隧道区间
光纤引入
T2/R2 接天馈线系统 P (站台、站厅) O
I T1/R1
GSM CDMA 3G 光光光 纤纤纤 直直直 放放放 站 站站
T2/R2 接天馈线系统 (站台、站厅) P
O
I T1/R1
四分路器 下行隧道 上行隧道
下行隧道 上行隧道
区间合路单元
下行隧道 上行隧道
下行隧道 上行隧道
下行隧道 上行隧道
基于以上比较,西安地铁民用通信在招标阶段对区间覆盖按光纤 直放站方式要求,以降低建设成本、避免后期资产划分及维护责任界定 等问题。
3.公用固定电话引入 在车站公用区域、车站、车辆段、控制中心及主变电站等各办公区 的一些特殊部门安装的公用固定电话主要为乘客及有关人员直接通过 电信固定电话网络进行市内、国内及国际通信服务。 3.1 就近站外引入 在地铁建设时,各地下车站靠近出入口或风道处设置外部通信人 孔,以此作为与各电信运营商室外管线的分界点。在地铁车站的出人口 或风道的侧墙内预埋一定数量的防水钢套管,在室外接人外部通信人 孔,在室内接人电缆转线箱,为日后的施工创造条件。各处终端设备(包 括车站公用区域安装的 IC 卡、投币式等)应由电信运营商负责提供并 安装。对于地铁办公区一些特殊部门需要的公用固定电话,需由地铁公 司向电信运营商提出申请,由电信运营商负责安装及开通。 3.2 站内预留电信接入设备 在站内民用通信设备预留位置,用于安装电信运营商的各种接入 通信设备。从民用通信系统的设备用房至站内各种通信终端设备的沟
地铁通信系统简介

集群通信技术
数字集群通信
适用于地铁工作人员的调度指挥 ,具有高效、保密、抗干扰等特 点。
模拟集群通信
适用于较早的地铁系统,现已逐 渐被数字集群通信所取代。
地铁通信系统的技术要求与标准
01
02
03
04
可靠性
地铁通信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 ,能够保证在各种复杂环境下
稳定运行。
安全性
地铁通信系统应满足相关安全 标准,确保信息不被泄露或被
THANK YOU
要点二
多业务融合与协同
地铁通信系统需要支持多种业务,包 括语音、数据、视频等,同时还需要 实现不同业务之间的融合和协同。针 对这一问题,地铁通信系统需要采用 多媒体调度技术、资源共享技术等手 段来实现多业务融合和协同。
要点三
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
地铁通信系统需要适应不同场景的需 求,包括车站、隧道、停车场等。针 对这一问题,地铁通信系统需要采用 适应性强的设备和技术,以满足不同 场景的需求。
不同城市的地铁通信系统建设采用了 各自的技术和设备,但它们都共同致 力于提高地铁运营的效率和安全性。 这些通信系统通常都包括了传输、电 话、无线通信和视频监控等子系统。
经验总结
各个城市的地铁通信系统建设都取得 了一定的成功,为其他城市的地铁通 信系统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经验。 在建设过程中,各城市都注重技术创 新和设备选型,同时加强了工程管理 和质量控制,确保了通信系统的稳定 性和可靠性。
地铁通信系统简介
汇报人: 2023-11-29
目录
• 地铁通信系统概述 • 地铁通信系统技术 • 地铁通信系统应用场景 • 地铁通信系统发展趋势与挑战 • 地铁通信系统建设案例分析
01
地铁通信系统概述
民用无线通信系统在广州地铁的功能与应用

在 L X、射 频 同轴 电缆 ( X)和其 他无 源器 材支 C DC 持 下可 达到 24 0M HZ 0 。扩 展 后 系统提 供对 8 0~ 0 24 0MHz 0 频段 内多种移 动通 信制 式 的支持 。
22 传输 链路 .
系 统上 、下行 传 输 链 路 独立 分 开 设 置 ,提 供 两 个独立 的宽带传 输通道 ,对 应移动双 工通信 的上 行及 下 行信 号 , 以减 少相 互 之 间 的干 扰 。 岛式 站 台接 隧
着重讨 论 了有源 部 分 ,并 对现存 问题提 出改进 意 见。 关键 词 :基 站收 发信机 宽带合 路平 台 泄 漏 同轴 电缆 全球 移 动通 信 系统 码 分多址
Ab t a t s r c :The a tc ei to uc sa d a l z st e f c i n p lc to i lc ri l n r d e n nay e h un ton a d a p ia i n ofcvi omm u c to yse nia i n s t m i c o d n e wi e d sgn o i lwie e s c mmu c to y tm n Gua z u M er I g i h s n a c r a c t t e i fcvi hh r ls o nia i n s se i ng ho to. thihlg t t ea tvep r n a sf rh ri r v me to x si g p o l ms h ci a ta d m ke t e mp o e n n t e itn r b e . u he Ke wo ds y r :Ba e ta c i r s s e ,Po n ntr a e s r ns eve y t m i tofi e f c ,Le k o xi lc b e a y c a a a l ,GS ,a d Cod v so M n e di ii n
地铁中公众通信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存在多个运营商使用相同的无线通信制式 的情况。
PI O 由上行P I下行 P I宽 带双 工器 、 合 器及 O、 O、 耦
信号源经双工器分为上行 、 下行两 多网络整合成为必然 ,多个 电信运营商共用一个多 监控单元等组成。 路, 下行信号经合路单元汇合后形成宽带下行信号 , 系统 接人平 台成 为 了 目前最 通用 的整合 方法 。 隧道 分布 式天 馈 系统 ; 由站厅 、 台 、 站 公 众传 输 系统 :地铁 中的公众 传输 系 统在 各 车 送 至地 铁站 厅 、 站 以及 控制 中心设 置MS P 输节 点 , 成 一个 自愈 隧道 天馈 系统接 收 的上 行宽 带信 号 ,经 分 路单 元分 T传 组 环网。 从逻辑上为无线通信系统提供传输通道 , 为各 离为窄带的上行信号 ,再经各 自的双工器送至相应 所示 。 移动运营商地下通信业务与地面通信业务之间提供 的基站 。如 图3
种 是将 基站建 在 车站 内 , 移动 通信 系统 的B C 一点 S在
引入数字基带信号 ,利用地铁传输网将信号分送至
各 车站 的基 站 , 如果 车站 之 间距 离较 近 , 基站 容 量有
富余时 , 不必在每个车站放置基站, 以通过直放站 可 的方式 分担 临 近车 站 的话 务 量 , 也有 利 于减少 成 本 ;
。B C C 地铁公众通信 系统将P T 信号引入地下后 , SN 通 行 Ⅲ S 通过 传输 通道 与MS 和各 运 营商布 置 的基 B C连接 过 移动 交换 中心MS 处 理 , 入基 站控 制 器 , 隧道 站相 连 。基站 一侧 通过基 站控 制器 (S ) 至 移动 c 送 对 内覆盖和站 台的信号覆盖。考虑到电磁波的传播特 通信核心网,另一侧通过射频电缆连接天线或通过
民用通信系统及4G技术在地铁建设中的应用

民用通信系统及4G技术在地铁建设中的应用作者:张涛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24期摘要:地铁民用通信建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乘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其建设的内容也应该最大限度满足乘客的需求,满足乘客在地下封闭环境中的交流、娱乐等,为其提供多样化资讯。
关键词:建设;民用通信;地铁项目随着广州地铁跨越式的发展,广州地铁进入了大线网运营时代,客流快速增长,日均客流量超过600万人次,承担广州市约40%的公交客流运送任务。
由于屏蔽作用,地下站厅、台层、和隧道内将成为公共移动通信的盲区,因此需要将民用通信系统引入地铁车站和隧道,以实现无障碍通信,为地铁运营提供支持,在地铁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民用通信系统概述民用通信系统信号分布系统主要由施主信源、多系统接入平台、信号分布系统以及网管监控平台四大部分组成。
施主信源包括:各类移动通信制式的基站、无线或有线中继设备,统称基站系统。
信号分布系统包括:信号接入网路平台、隧道信号分布系统和站内信号分布系统组成。
除此以外,还有配合该系统正常工作供电系统和接地系统。
民用通信系统结构图二、民用通信系统各子系统构成各无线通信系统在地下车站的通信机房内设置信源设备作为施主信源,通过POI设备或多频合路设备将来自各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下行信号合成为宽频段、多系统的信号,分路送至站厅、站台、隧道进行信号分配,送至车站的各个区域进行信号覆盖。
同样各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信号经过天馈系统耦合传送到POI,经POI的滤波分路将信号分送到不同移动通信系统设备的接收端,实现上行信号的接收。
主要由几个子系统构成:1信源部分施主信源可以是宏蜂窝基站、微蜂窝基站、基站射频拉远系统。
对于地铁内部信源的引入是由地铁商用机房内的施主信源所提供,不易和室外基站共用。
2接入平台主要应用在需要多网络系统接入的地铁、大型建筑、市政设施内。
它可保障2G(GSM900、DCS1800、CDMA800)、以及3G(TD-SCDMA、CDMA2000、WCDMA)和数字电视等系统的同步引入。
浅析地铁建设中的民用通信系统

图1 无线覆盖区域及设备组成图 无 线 覆 盖 按 区域 可 分 为 车 站 和 区 间两 个 方 面 。 221 站 无 线覆 盖 方 式 . 车 .
目前 电信运 营商的楼 宇、盲 区覆盖类似应用较多 ,市场 化程度很 高, 车站无线覆盖技术 比较成熟。 目前 , 地铁建设中站厅 层多以天线布 设解决场强覆盖。 台层依据车站结构采用漏缆与天线相结合的方式 , 站 如 岛式多采用 漏缆 +天线 , 侧式采用天线 , 一岛一侧 , 双岛多采用漏缆 +天线 , 出入 口一般按 照不泄漏原则布设 天线 。
近年来 ,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 , 地铁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 成部分 , 成为民众出行的重要工具 , 地铁建成后 , 由于屏蔽作用 , 地下站 厅、 台层 、 和隧道 内将成为公共移动通信 的盲区 , 下午站也需安装 I 地 C 电话等终端设备 , 以便对旅客的通信提供方便 。 民用通信系统引入地 将 铁车 站和隧道 , 实现无障碍通信 , 利用地铁通信资源 , 并 为地铁运 营提 供支持 , 在地铁建设 中具有重要 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如何建好地铁 民用通信系统 ,是地铁公司在建设 和运 营中的重要 实际问题 有必要对民用通信系统建设 中的问题进行必要分析。 地铁民 用通信系统主要 由 4个部分构成 :
科技信息
计 算机 与 网络
浅析 地铁 建 设 巾硇 民用 通 信系统
西安地铁 公 司机 电设 备 处 兰 明
[ 摘 要] 本文结合 西安地铁招标, 交流、 营商沟通情 况, 运 分析地铁 民用通信 系统的组成 、 覆盖方式和工程 中的注意问题 。 [ 关键词 ] 民用通信 传输 系统 无线引入覆盖 系统 固定 电话引入
1传 输 系统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与网络
浅析地铁建设中的民用通信系统
西安地铁公司机电设备处 兰 明
[摘 要]本文结合西安地铁招标,交流、运营商沟通情况,分析地铁民用通信系统的组成、覆盖方式和工程中的注意问题。 [关键词]民用通信 传输系统 无线引入覆盖系统 固定电话引入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地铁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 成部分,成为民众出行的重要工具,地铁建成后,由于屏蔽作用,地下站 厅、台层、和隧道内将成为公共移动通信的盲区,地下车站也需安装 IC 电话等终端设备,以便对旅客的通信提供方便。将民用通信系统引入地 铁车站和隧道,实现无障碍通信,并利用地铁通信资源,为地铁运营提 供支持,在地铁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上接第 259 页) 进行添加和检索。其中信息发布功能如图 4 所示。
槽管线应预留预埋。电信运营商采用租用电路或光缆的方式,引入公用 固定电话信号。
由于固网越来越成为移动通信的补充,效益不高,采用站内预留电 信接入设备占用地铁通信机房、光缆、电路,费用大,责任大、维保麻烦 而受益少,故不建议采用。而就近站外引入这种方式,地铁公司建设压 力小,费用比高,在广州和深圳地铁建设中大量采用,也是目前广泛采 用的方式。
如何建好地铁民用通信系统,是地铁公司在建设和运营中的重要 实际问题。有必要对民用通信系统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必要分析。地铁民 用通信系统主要由 4 个部分构成:
1.传输系统 地铁民用传输系统是基于光纤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传输网络,为 各种业务提供多种宽带传输通道,构成传送语音、文字、数据和图像等 信息的综合业务传输网。传输系统由光缆、基于 SDH 的 MSTP 传输设 备、接入设备等组成。 传输系统主要为无线引入系统提供可靠的传输信道。同时也为运 营商在地铁内开展其他业务预留条件。传输系统可以为地铁提供光纤、 电路租赁等业务。地铁民用通信是地铁资源开发的核心业务。传输系统 的建设主要有两方面需要着重考虑: 1.1 系统容量 目前建成的北京、广州地铁传输系统多采用 2.5G SDH 构成 2 或 4 纤 MSTP 环。能够满足当时民用通信业务需要,但随着 3G 时代的到来, 移动业务带宽需求会有爆发性增加,会对地铁传输系统带宽有较大需 求,同时考虑到多家运营商和其他方面的传输需求,建议建设 2.5G 以 上的传输网,做好未来扩展通信带宽的储备工作,避免重复建设。目前 10G 传输系统设备已非常成熟,主流厂商 2 纤 10G 系统比 4 纤 2.5G 系 统在价格方面贵 18%左右,但可提供大一倍的容量。极大地扩展了地铁 租用业务的能力,此外 4G 系统也已提出,将来可能会投入商用。通信技 术的发展非常迅猛,对于无线通信的增长速度谁也难以准确预测,不定 因素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多做些预留也是明智的选择。 1.2 光缆敷设 地铁的管线路由,光缆都是宝贵的资源,具有整体性、安全性的特 点,特别是地铁线路多穿越繁华城区,联络郊区,拓扑与大多运营商本 地网重合,租用地铁的光缆,管道,是运营商的迫切需要。此外,随着 3G 的到来,分布式基站成为移动通信发展的潮流,利用地铁的光缆,而不是 传输电路,将基站 BBU 射频拉远 RRU ,成为全新的基站信号引入地铁 解决方案 ,光缆作为成熟产品,价格已不是瓶颈,鉴于其在今后的稀缺 性,不可替代性,利用地铁路由,敷设多纤数光缆,为今后地铁租用业务 的开展打好基础,是建设民用通信的关键。 2.无线引入覆盖系统 无线引入及覆盖系统将地面商用移动信号引入地下空间,组成分 为信号引入和覆盖两部分。 2.1 信号引入方式 根据地铁线路的具体情况,各城市话务量的大小不同,公共移动系 统引入地铁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2.1.1 在所有的地下车站设置传统基站方式 在地铁各个地下车站的民用通信设备室安装无线基站(BTS),通过 民用通信系统提供的光传输通道,将各个移动运营商在一点(或 2 点) 引入的基站信号经传输分配至地铁各个车站的无线基站。该方式投资 额大,规划合理,场强覆盖和通信效果最好,运营商租用地铁电路,是目 前很多地铁项目选用的方式。 2.1.2 BBU 射频拉远 RRU 方式 分布式基站是是我国大力发展的 3G 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分 布式基站把传统的宏基站设备按照功能划分为两个功能模块,射频单 元与基带单元之间通过光纤连接,形成全新的分布式基站解决方案该 方案工程造价较低,是运营商现在和将来主推的方式。但它不需要租用 地铁传输系统的电路,需要多条区间光缆 BBU 射频拉远 RRU 方式,有 一定不确定性。
光纤引入
T2/R2 接天馈线系统 P (站台、站厅) O
I T1/R1
GSM CDMA 3G 光光光 纤纤纤 直直直 放放放 站 站站
T2/R2 接天馈线系统 (站台、站厅) P
上行隧道
区间合路单元
下行隧道 上行隧道
下行隧道 上行隧道
下行隧道 上行隧道
下行隧道 上行隧道
区间合路单元
下行隧道 上行隧道
下行隧道 上行隧道
下行隧道 上行隧道
四分路器
下行隧道 上行隧道
地铁车站
隧道区间
地铁车站
图 4 POI 设备 + 基站 +RRU 方式组成图 方案分析:上述方案在地铁中均有应用,对于方式一主要是早期建
设的地铁,在 3G 引入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改造,覆盖方式没有发生变 化。方式二主要是近期建设及在建的地铁,对 3G 进行预留接入条件,接 口界面简单、清晰,被广泛应用。方式三为近期上海地区的主要方案,在 BBU+RRU 方式中,RRU 为基站的一部分,RRU 的监控网管需接入运 营商处,但 RRU 设备安装在隧道内,监控若放在运营商一方,后期资产 划分及维护界面划分比较麻烦,另外 RRU 设备采取的是私有协议,其 需与 BBU 配套使用,招标不好操作,而且 RRU 的故障率在使用前期还 是比较高的。上海地铁 RRU 设备由地铁代维,告警监控在运营商处,故 障后运营商通知地铁维护,实施期间问题较多,耗费地铁人力太多。可 以采用 BBU+RRU 做信号引入,但是覆盖还是不做建议。
采用漏缆方式进行覆盖。上海地铁 6、8、11、13 号线地铁采用此方式。
— 260 —
科技信息
计算机与网络
T2/R2
接天馈线系统 P (站台、站厅)
O
I T1/R1
光纤引入
GSM CDMA 3G 光光 纤纤 直 直 RRU 放放 站站
T2/R2 接天馈线系统 (站台、站厅) P
O I T1/R1
四分路器 下行隧道 上行隧道
图 2 岛式站台覆盖示意图 2.2.2 区间无线覆盖方式 区间无线覆盖方式一直是地铁民用通信的关键和难点,我国地铁 民用通信系统的引入方案,针对区间覆盖实施方案分以下几种: 方式一:采用 POI 设备 + 基站 + 干放覆盖方式:在各个车站,运营 商提供信源设备(基站),地铁提供 POI 设备,对站台、站厅、走廊、出入 口等分布系统的覆盖,隧道区间采用漏缆及干线放大器的方式进行覆 盖,地铁与运营商接口界面及维护界面以 POI 接入端为界,POI 及区间 的所有中继设备均由地铁监控及维护。深圳地铁 2 号线及北京地铁 1、 2、5、10 号线均是采用此方式。 方式二:采用 POI 设备 + 基站 + 光纤直放站方式:在各个车站,运 营商提供信源设备(基站),地铁提供 POI 设备及光纤近端机,对站台、 站厅、走廊、出入口等分布系统的覆盖,隧道区间采用漏缆及光纤直放 站的方式进行覆盖,地铁与运营商接口界面及维护以 POI 的输入端为 界面,POI 及区间的所有中继设备均由地铁监控及维护。北京 4 号线及 深圳 5 号线均是采用此方式。
对于这两种方式,认为要把握好一个原则,即信号引入以运营商为 主,地铁可以提供电路、光缆资源配合,但运营商的设备不能进入隧道, 区间覆盖实施方案必须由地铁业主独立完成。这个问题下面将会专门 阐述。
2.2 无线覆盖方式
车 站
信号
POI 系统
隧 道
信号分布系统
图 1 无线覆盖区域及设备组成图 无线覆盖按区域可分为车站和区间两个方面。 2.2.1 车站无线覆盖方式 目前电信运营商的楼宇、盲区覆盖类似应用较多,市场化程度很 高,车站无线覆盖技术比较成熟。目前,地铁建设中站厅层多以天线布 设解决场强覆盖。站台层依据车站结构采用漏缆与天线相结合的方式, 如岛式多采用漏缆 + 天线,侧式采用天线,一岛一侧,双岛多采用漏缆 + 天线,出入口一般按照不泄漏原则布设天线。
四分路器
下行隧道 上行隧道
地铁车站
隧道区间
地铁车站
图 3 POI 设备 + 基站 + 光纤直放站方式组成图
方式三:采用 POI 设备 + 基站 +RRU 方式(主要是 TD 系统覆盖):
在各个车站,运营商提供信源设备(基站)及射频远端设备 RRU,地铁提
供 POI 设备,对站台、站厅、走廊、出入口等分布系统的覆盖,隧道区间
4.集中监控及电源接地系统 通信机房一般为无人值守机房,需一套集中监控系统来管理设备 的日常工作。对于 POI、直放站、机房环境等系统故障,能够及时发出相 应的告警,提醒相关人员进行处理;能够储存设备的各种故障信息等。 电源系统为民用通信设备提供交、直流供电,要注意的是对电信运营商 设备的供电计费需全局考虑。 5.其他问题 5.1 与运营商的合作 在地铁民用通信建设中,与运营商的沟通是关键问题。运营商对民 用覆盖由地铁方统一建设还有一些其它想法,3G 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 均未验证。让运营商提出准确的覆盖要求和各项技术指标,确有难度, 地铁方应在横向比较其它城市在建地铁线路的技术指标,并结合各厂 家提供的运营商在地面 3G 覆盖指标,确认一个比较合适的覆盖指标, 既要考虑地铁方的建设成本和运营后的投资回报,又要在一定程度上 满足运营商的覆盖要求。另外,运营商需提供相关基础数据:包括引入 对象、占用设备机房,用电量,也可根据其他城市或一个运营商的情况, 作出预留,避免拖延。 5.2 切换控制问题 包括站厅和站台的切换,出入地下通道的切换,隧道区间内切换, 隧道口的切换,在此就不再探讨。 5.3 车辆问题 车辆的车窗玻璃对信号的屏蔽较大,根据漏缆的安装位置,车辆对 信号的屏蔽可达 10- 18dB,车辆一般使用普通钢化玻璃,在玻璃内不加 金属丝,在车辆制造阶段就应建议要求车窗对信号的屏蔽不大于 5dB。 总之,民用通信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工程实施的可行性 研究、设计和建设各个阶段都应予足够的重视,全局考虑,才有利于后 期工程的顺利实施,为旅客提供良好的服务,地铁、运营商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