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法研究曲克芦丁和
曲克芦丁的药理作用和常见临床应用概述

2021年第42卷第1期综述评论•综述.曲克芦丁的药理作用和常见临床应用概述邱月',吴金伟2*(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药学部,四川成都610041; 2.四川迪菲特药业有限公司医学部,四川成都611930)摘要:曲克芦丁是一种半合成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有效的药理活性,在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痔及微循环回流障碍等血管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对曲克芦丁主要药理活性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探讨该药物的临床应用意义和前景。
关键词:曲克芦丁;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188(2021)01-0073-04DOI:10.13683/j.wph.2021.01.014Overview of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common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troxerutinQIU Yue1,WU Jinwei2*(/.Department of C linical Pharmacy,West China Hospital of S ichuan University,Chengdu610041,Sichuan Province,China;2.Medical Department of S ichuan Difeite Pharmaceutical L i mited Company,Chengdu611930,Sichuan Province,China)Abstract:Troxerutin is a semi-synthetic flavonoid with a variety of effective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It is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vascular diseases such as 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ischemic stroke,hemorrhoids,and microcirculatory reflux disorders.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main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and clinical research of troxeruti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prospect of the drug.Key words:troxerutin;pharmacological action;clinical application 2 0 2 1V o 一.42No •一曲克芦丁(troxerutin,名3',4',7-三轻乙基芦丁),是天然提取物芦丁经轻乙基化后形成的半合成黄酮类化合物,主要药理作用包括抑制红细胞、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曲克芦丁的制备及结构鉴定

曲克芦丁的制备及结构鉴定
唐精桥;袁佩瑾;刘炜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年(卷),期】1996(27)7
【摘要】用芦丁和环氧乙烷反应得到曲克芦丁,分离精制后经定性检查,熔点、紫外光谱及质谱等均与文献一致。
【总页数】2页(P291-292)
【关键词】曲克芦丁;合成;结构鉴定
【作者】唐精桥;袁佩瑾;刘炜
【作者单位】扬州制药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2.4;R914
【相关文献】
1.南极磷虾中不同形态虾青素的分离制备、结构鉴定及含量分析 [J], 丛心缘;孙伟红;张辉珍;冷凯良;邢丽红;苗钧魁;刘小芳
2.酶法制备阿拉斯加鳕鱼降压肽的工艺优化及其产物的结构鉴定 [J], 杨贵兰; 秦松; 王晓艳; 李文军
3.海参二肽基肽酶Ⅳ抑制肽的酶解制备及结构鉴定 [J], 刘志彤;郑淋;王晨阳;赵谋
明
4.葛氏鲈塘鳢鱼头多糖的制备、结构鉴定及体外生物活性分析 [J], 高阳杨;闫晓慧;朱畅;张佳霖;刘学军
5.犬博卡病毒结构蛋白VP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异性鉴定 [J], 穆乐;孙锦涵;张健;张淋然;丁彦琴;孙玉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荧光在药物中的应用

1.4荧光动力学分析
荧光动力学分析法始于20世纪50年代,它基于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的速度有关,在某些情况下还与催化剂(活化剂、阻化剂或解阻剂)的浓度有关,因而,可以通过荧光法来监测反应速率,从而对待测物进行检测,催化动力学法测量对象并非待测物本身,而是经“化学放大”了的其它物质,因而灵敏度很高,检测限可达ng或pg级。如在酸性介质中氨苄青霉素能阻抑钒(V)催化过硫酸钾氧化罗丹明B的荧光猝灭反应,借此建立了阻抑动力学荧光法测定氨苄青霉素含量的新方法。结果令人满意【38】。很久以来动力学分析法一直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青睐,已有多篇相关综述【38删。本课题组也利用此法在环境和药物检测进行了大量的工作【41431。
光化学反应荧光衍生
光化学反应荧光衍生不引入杂质,也不会稀释试样,扩展了荧光分析法的应用范围。黄朝表【24】将光化学衍生与流动注射相结合,将叶酸在线衍生为强荧光产物进而对叶酸进行测定。酪氨酸经光照发生光化学反应,荧光强度明显增大。据此蔡维平【25】等建立了现场光化学荧光法测定酪氨酸的新方法。
表1.1固相攀取荧光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第一章荧光分析在药物检测中酶疲雳
3展望
综上所述,荧光分析法是一种重要且有效的光谱手段。荧光分析法以其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的优点,目前已被广泛用于药物的测定,随着药物分析的进展,尤其是体内药物分析的开展以及药物代谢动力学、临床药理研究的需要,对分析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但要求分析结果准确可靠,而且要求方法篱便灵敏度高。多数情况下,观察到的药物含量或所提供的样品含量都非常少。所以这就要求荧光分析法不断朝着高效、痕量、微观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利用金属配合的反应进行衍生
由于大多数无机盐类的金属离子与溶剂之间相互作用很强,使得激发态的分子或离子的能量去活化,因而无机盐在紫外或可见光激发下能发荧光的很少,但有些有机配体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能发射荧光。这些配体绝大多数为芳香族化合物,通常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官能团,其中一类官能团能与金属离子形成。键,例如。OH,州2,.SH,.COOH;另一类官能团含有未配对电子(n.电子)的原子,例如.OR,.O,-NR3等,这些官能团能与金属离子形成五元或六元环的配合物。杜黎明发现Zn2+,SDS与司帕沙星形成三元体系使荧光强度增强,利用同步一阶导数荧光法测定尿样中的司帕沙星【2引。
胶束体系中曲克芦丁的荧光特性及其分析应用

的表面活性 剂 S B - 后 ,由于胶束体 系的形 成 , 系微 环 D S6 体 境发生改变 , 使荧光 发射波长略有紫移 ( 由 4 1 9 46 3 7. — 5 .
9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 ( 海第三分 析仪器 厂) 7 上 ;曲克 芦
收 稿 日期 :2 0—32 。 订 日期 :2 0—81 0 60 —0 修 0 60 —3
中曲克芦丁 的测定 ,回收率为 9 . ~1 04 , 85 0 . 结果令人满 意。 关键词 曲克芦 丁;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一 (DB -) 胶束增敏 ;荧光光谱法 6S S6 ;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 —5 3 20 结果 与讨 论
2 1 荧 光 激 发 光 谱 与 发 射 光 谱 .
曲克芦丁的荧光 激发光 谱 和发射 光谱 如 图 1和 图 2所
1 实验部分
1 1 仪 器 与 试 剂 .
示 ,由图可知 ,曲克芦 丁分子 具有 内源 性荧 光 , 其荧 光发 射
波 长为 4 1 9nn 但其 自身发射 的荧光强度较弱 ; 入适 量 7. l , 加
荧光性 质进 行了考察 , 结果 发现 ,在 Na - AcHAc 质中 ,十 介 二烷基 苯磺 酸钠一 (DB -) 6 S S6 对曲克芦丁荧光强度有显著增 敏 作用 , 据此提出 了胶束增敏荧光光谱法测定微 量曲克芦 丁的 新方法 。该 方法操 作简便 ,灵 敏度高 ,选择性好 , 于片 剂 用 和注射液 中曲克 芦丁含量的测 定 , 结果满意 。
谱法是一种快捷 、 灵敏 、选择性 强 的分 析方法 ,胶束 体系 的
存在对有些物质 的荧 光强 度有 显著 的增敏 作用[-] 11 。我们在 os 实验 中 , 首次发现曲克芦丁 自身具有 内源性 荧光 。 研究 曲 在
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 - 国家药典委员会

0.6mg 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适量,加流动相稀释制成每 1ml 中含 曲克芦丁 0.12mg 的溶液,作为预试溶液。照曲克芦丁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试验,取预试溶 液 10µ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高为满量程的 40%~60%;再 取供试品溶液 10µ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 2 倍。按面积归 一化法计算,其他物质峰面积之和不得大于总峰面积的 15%。 异常毒性 取本品,依法检查(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二部附录 XI C) ,按静脉注射法给 药,应符合规定。 热原 取本品,依法检查(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二部附录 XI D) ,剂量按家兔体重每 1 ㎏缓慢注射 1ml,应符合规定。 过敏反应 取本品,依法检查(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二部附录 XI K) ,应符合规定。 降压物质 取本品,依法检查(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二部附录 XI G) ,剂量按猫体重每 1kg 注射 0.2ml,应符合规定。 无菌 取本品,经薄膜过滤法处理,不需冲洗,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阳性对照菌,依法 检查(中国药典 2010 年版附录Ⅺ H) ,应符合规定。 其他 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二部附录 I B) 。 【含量测定】 曲克芦丁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二部附录 V D)测 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以 0.1%枸橼酸溶液乙腈-四氢呋喃(85:9: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 254nm。理论板数按曲克芦丁峰计算应不低 于 2000。曲克芦丁峰与其他物质峰之间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测定法 取本品适量,用流动相定量稀释成每 1ml 中含曲克芦丁 0.20mg 的溶液,作为 供试品溶液,取 10μl 注入液相色谱议,记录色谱图;另精密称取曲克芦丁对照品适量,同 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总氮 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照氮测定法(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二部附录Ⅶ D 第二法)测 定,即得。 多肽 精密量取本品 2ml,置试管中,精密加入双缩脲试液(取硫酸铜 1.50g 和酒石酸 钾钠 6.0g,加水 500ml 使溶解,边搅边加入 10%氢氧化钠溶液 300ml,用水稀释至 1000ml, 混匀)4ml,混匀,放置 30 分钟,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二部附录 IV A) ,在 540nm 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另精密称取酪蛋白对照品适量,加 0.05mol/L 氢氧化 钠试液溶解并稀释制成每 1ml 中约含 7mg 的溶液,精密量取 2.0ml,自“置试管中……”起, 同法操作,测定吸光度,计算出结果 C1;精密称取曲克芦丁对照品适量,加水溶解并定量 稀释制成每 1ml 中含曲克芦丁(C33H42O19)40mg 的溶液,同法测定,计算出结果 C2;用结 果 C1 减去结果 C2,即得本品中多肽的含量。计算公式如下: A 样品× C 酪蛋白对照品 C1 = A 酪蛋白对照品 A 曲克芦丁对照品× C 酪蛋白对照品× 曲克芦丁实际含量 C2 = A 酪蛋白对照品× 曲克芦丁标示含量
曲克芦丁药典标准

曲克芦丁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其药典标准详细描述如下:曲克芦丁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抗氧化等。
在药典标准中,曲克芦丁的含量要求不得少于80.0%(供口服用)或88.0%(供注射用),以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曲克芦丁的外观应为黄色或黄绿色粉末,无臭,有引湿性。
在水中易溶,在甲醇中微溶,在乙醇中极微溶解,在三氯甲烷中不溶。
这些性质有助于药物的溶解和吸收,从而更好地发挥药效。
此外,曲克芦丁的鉴别方法包括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等,可以准确地确定药物的成分和结构。
同时,曲克芦丁的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也经过严格的验证和确认,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总之,曲克芦丁的药典标准详细描述了药物的成分、性质、鉴别方法、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要求,为药物的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曲克芦丁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1)
式中,Kq 为双分子猝灭过程的速率常数,Ksv 为动态猝灭常数;
τ0 为猝灭剂不存在时荧光分子的平均寿命,生物大分子荧光寿命约 为 10-8s;[Q]为猝灭剂的浓度,即曲克芦丁的浓度;F0 和 F 分别为未
462 2020·4 《华东科技》
学术论坛
加入和加入曲克芦丁时 BSA 的荧光强度。pH 和温度对曲克芦丁与 BSA 相互作用的影响:
根据在不同温度下所得的荧光实验数据,作 F0/F-[Q]图,如图 3 所示。并由 Stern-Volmer 方程求得猝灭常数 Ksv 和相关系数(见表 1)。根据动态猝灭常数 Ksv 随温度的变化可以对猝灭的机理进行判 断。温度升高将有利于荧光体和荧光猝灭剂分子的有效碰撞,增大扩 散系数,使 Ksv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单纯的静态猝灭或动态猝灭 F0/F 与[Q]均有线性关系,而从图 3 可见,F0/F 与[Q]为一曲线且随着 温度升高, Ksv 增大,表明曲克芦丁对 BSA 的荧光猝灭机理并非单一 的静态猝灭,而可能是一种以静态猝灭为主的复合猝灭机理[3]。
关键词:曲克芦丁;牛血清蛋白;荧光光谱法;相互作用
1 研究课题意义 曲克芦丁(troxerutin)是芦丁在碱性条件下与环氧乙烷进行醚
化反应得到的羟乙基芦丁的有效成分,曲克芦丁的分子式:C33H42O19, 分子量:742.68。
血清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重要载体蛋白,药物进入血 浆后,首先与血清白蛋白结合,然后再被运送到身体的各部位发挥 药效[1],所以研究药效小分子和蛋白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 药物与大分子作用与研究进展
Academic Forum
曲克芦丁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秦金涛,张 抗,张高鹏,徐 琳,郭辉辉
探针曲克芦丁测定蛋白质的实验研究

量 提 供 了一 种 新 的 测 试 手 段 。
关键 词 :曲克 芦丁 ;牛血 清 白蛋 白 ;同步荧光光 谱 ;荧光猝 灭 中图分 类 号 :06 73 5 .9 文献 标 志码 :A 文 章编 号 : 1 7 — 3 62 1 ) 2 0 4 - 4 6 4 3 2 (0 0 0 - 0 4 0
BS h sa g o i e rr lto . n t ep i o d to , h y c r n u u r s e c n e st ft e s se i i A a o d l a e a i n I h rme c n ii n t e s n h o o sf o e c n e i t n i o y t m s n n l y h p o o to o t e c n e ta i n o r t i n t e r n e o . 0 。 r p ri n t h o c n r t fp o en i h a g f 0 5x _。 . 0 mo L~ .wh c r s n s a n w o 1 ~7 5x 1 l‘ ih p e e t e
Ap . 0 0 r2 1
探针 曲克芦丁测定蛋 白质 的实验研 究
王 田虎 ,赵 志敏 ,王 田龙
(. 1南京航 空航天 大 学 理 学院 ,江 苏 南京 2 0 1 ;2重庆 师范 大学 外国语 学院 ,重 庆 4 0 4 106 . 0 0 7)
摘
要 : 曲克芦 丁是 临床 上 治疗 闭塞性脑血 管病的 常用 药物 , 够与 牛血清 白蛋 白( S  ̄ 互作 用生 成复合 能 B A)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研究曲克芦丁(Troxerutin)与人血清白蛋白 (HSA)的相互结合作用。 方法:以HSA为荧光剂,Trox-erutin为荧光猝灭剂,在 激发波长为220 nm,发射波长为345 nm下测定两者结 合后的荧光强度,推测其猝灭机理;分别测定相同浓度的 HSA的荧光发射光谱图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来推断 两者结合的作用力类型。 结果:Troxerutin与HSA的相互作用为静态猝灭过程, 平衡常数K0(25℃)=6· 18×105L/mol、K0(37℃)= 3· 76×105L/mol,供体(HSA)与受体(Troxerutin)间的 作用距离r=4· 66 nm。Troxerutin和HSA的作用力类 型为疏水作用力。 结论:通过两种分析方法清楚的研究了曲克芦丁与血 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曲克芦丁(Troxerutin)是一种重要的黄酮类化合 物,它是羟基芦丁中最重要的有效成分,医药上用 于治疗静脉障碍血栓症及脑血管疾病。最近几 年国外把曲克芦丁应用于防治长途飞行引起的 微血管病,使曲克芦丁临床研究拓展到新的领 域。药物进入体内一般都需要通过血浆的储存 和运输来到达受体部位,发生药理作用。血清白 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载体蛋白,可与许多 内源及外源性化合物结合。因此,研究药物与白 蛋白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营养知识 水平逐步提高,天然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营 养饮食等已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但是,目前大学 生的营养知识还是相当贫乏,营养知识的宣传工作开展 得较少,有待加强。本次调查结果,某医学院学生营养知 识较缺乏,营养调查总分女生高于男生;营养知识评分不 及格率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高于护理专业学生,护理和临 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营养态度得分和饮食行为得分基本相 同;营养知识来源主要是报刊和书籍,这与有关报道相似。 护理专业学生的营养调查总评分与营养知识得分高于临 床医学专业学生,可能是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 护理工作,接触和护理病人时将向病人宣传营养知识及 营养与疾病、营养与治疗疗效等,因此特别注意学习营 养知识。医学院校应加强营养教育,开设营养学或临床 营养学课程,为医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向病人宣传、指 导营养知识及对病人进行营养治疗打下基础。
结果:
曲克芦丁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结合反应
蛋白质中由于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 存在使其具有内源荧光(λex/λem=225 nm /345 nm),随着曲克芦丁浓度的增加,HSA的 内源荧光强度有规律地降低,且激发峰与发射 峰的峰位与峰形均不变,如图1,说明曲克芦丁 对HSA的荧光有猝灭作用。
求算曲克芦丁与HSA的结合数n、平衡常数K0
对于静态猝灭过程,荧光强度与猝灭剂的关系可 由荧光 分子与猝灭剂分子之间的平衡常数表达 式推导求出lg((F0-F)/F)=lgK0+nlg[Q] (2)式中F0 为猝灭剂不存在时的荧光强度,F为加入猝灭剂 后的荧光强度, K0为结合平衡常数,[Q]为猝灭剂 浓度。由图1统一读取225 nm/345 nm处的荧 光强度,按(2)式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拟合的曲线 方程,平衡常数及结合数,曲克芦丁与人血清白蛋 白结合数n约等于1,说明每一个HSA分子与一个 药物分子结合形成配合物。结果见表2。
曲克芦丁和HSA作用距离计算
药物分子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形成配合物, 根据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即 F0rster理论,可以求出结合位置与蛋白 质分子中发荧光基团之间的距离r,距离越 小,药物分子越有利于被蛋白质存储与转 运,越能发挥其药理作用。
将曲克芦丁的吸收光谱和人血清白 蛋白的荧光光谱重叠部分见图2,参 照文献[2]方法求得光谱的重叠积 分J,进一步求得能量转移效率E,药 物距色氨酸残基最短距离r,r均小于 7 nm,说明药物容易被蛋白质携带, 发挥其药力作用,药物与HSA作用 过程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两者 形成了复合物。也进一步证明了药 物对HSA的荧光猝灭属静态猝灭。 见表3
HSA与曲克芦丁作用力的推测
药物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包括氢键、Van der Waal力、 静电引力、疏水作用力等,药物不同,与蛋白质作用力类型也不同。 根据热力学公式可以得到结合反应的△G、△H、△S等热力学 函数的变化值,Ross等根据大量的实验结果,总结了判断生物大分 子与小分子结合作用力类型及生物大分子自身作用力类型的热力 学规律。由此,药物与HSA结合过程的△G<0、△S>0,表明其作 用过程是一个熵增加,自由能降低的自发分子作用过程。由于ΔH、 ΔS均大于零,推测其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结果见表4。
荧光猝灭机理可分为动态猝灭和静态猝灭,动态 猝灭是一种能量转移或电子转移过程,不影响蛋 白质的结构和生理活性。静态猝灭则是由于发 生了配合作用,通常是产生了不发荧光的配合物, 对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可产生影响,并可影响其生 理活性。若猝灭过程为动态猝灭,则应符合 Stern-Volmer方程:F0/F = 1 + Ksv[Q] (1) 式中:F0为未加猝灭剂时的荧光强度,F为加入猝 灭剂后的荧光强度,[Q]为猝灭剂浓度,Ksv为 Stern-Volmer动态猝灭常数,实验测定了HSA 的荧光强度F0/F随曲克芦丁浓度的变化。由于 生物大分子的最大的动态猝灭过程的速率常数 Ksv<100,因此猝灭速率常数大于100 L/mol的 荧光猝灭过程为静态猝灭过程。结果见表1。
本文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法和 紫外吸收光谱法,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曲克 芦丁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并计 算了其平衡常数及结合点位。根据能量转 移机制计算了两者结合时的作用距离,推测 了二者之间的主要作用力。
实验部分
原理:
蛋白质具有内源荧光,可作为能量予体与某些药物受体 发生反应形成络合物,从而猝灭内源荧光。研究这种猝 灭行为可以为研究荧光能量予体与药物受体之间的作用 提供一系列理论依据。同时荧光能量给予体与受体分子 间可发生非辐射能量转移,而这种能量转移过程效率决 定于供体的发射光谱与受体的吸收光谱两者重叠的程度。 重叠的程度越大,能量转移的效率越高。因此,能量转移 的几率是供体的发射光谱与受体的吸收光谱两者重叠程 度的函数。基于荧光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两种分析方法 , 本文研究曲克芦丁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结合作用。
实验方法
加入1×10-5mol/L的HSA 1.0ml,一定量4× 10-4mol/L的曲克芦丁溶液,1.0 mol/L的NaCl溶 液1.0 ml(用以维持体系中的离子强度)及pH = 7.40的Tris-HCl缓冲溶液1.0 ml于10 ml比色管 中,以蒸馏水定容至刻度,25℃恒温2 h。以1 cm 石英比色皿保持25℃恒温,在激发和发射狭缝宽 度均为5 nm,λex为225 nm,测定荧光强度。按 上述操作,37℃恒温2 h同样测定。 移取1.0ml4×104mol/L的曲克芦丁溶液于 10ml比色管中,加入pH=7.4的Tris-HCl缓冲溶 液定容至刻度,以Tris-HCl缓冲溶液做参比,测定 紫外吸收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