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新课标)生物同步测试题(五)

合集下载

2005-2006学年度下学期

2005-2006学年度下学期

2005-2006学年度下学期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新课标高二生物同步测试(5)—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哪种变异不能传递到后代()A.南江黄羊的肉质B.猫叫综合征C.通过杂交重新组合在一起的小麦抗病高产优良性状组合D.给牛使用生长激素而长得体型较大2.若生物体的DNA分子增加了一个碱基对,这种变化属于()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D.基因自由组合3.细菌的可遗传变异来源于()①基因突变②基因重组③染色体变异A.①B.①②C.①③D.①②③4.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稻田中找到一株“野败”(雄性不育),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

这株“野败”的产生是由于()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环境改变D.杂交5.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原因不包括()A.能产生多种多样的基因型组合方式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可以产生适应环境的新的性状C.能产生新的基因D.突变率低,但是普遍存在的6.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子代和亲代的差异都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B.在没有诱变因素的条件下,基因不会自发发生基因突变C.人工诱导条件产生的基因突变大多是有害的D.由于细菌的数量多、繁殖周期短,因此其基因突变率很高7.某原核生物因一个碱基对突变而导致所编码蛋白质的一个脯氨酸(密码子有CCU、CCC、CCA、CCG)转变为组氨酸(密码子有CAU、CAC)。

基因中发生改变的是()A.G≡C变为T = A B.A = T变为C≡GC.鸟嘌呤变为胸腺嘧啶D.胸腺嘧啶变为腺嘌呤8.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一个区别不包括()A.基因突变在光镜下看不见,而大多数染色体变异光镜下是可见的B.染色体变异是定向的,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C.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而染色体变异不能D.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其遗传效应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较大的变异,其遗传效应大9.下列不属于基因重组的是()A.四分体中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而互换B.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组C.精子与卵细胞中染色体上基因的组合D.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10.由于杂交而产生的变异属于()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不遗传变异D.染色体变异11.原核生物某一基因中已经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如果在插入点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A.置换单个碱基对B.增加4个碱基对C.缺失3个碱基对D.缺失4个碱基对12.在动物精原细胞分裂间期不可能发生的是()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蛋白质合成D.转录和翻译13.下列四个细胞图中,属于二倍体生物精细胞的是()14.如右图若要对此果蝇进行染色体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的测定,那么需要测定的染色体是()A.Ⅱ、Ⅲ、Ⅳ、Y B.Ⅰ、Ⅲ、Ⅳ、XC.Ⅱ、Ⅲ、Ⅳ、X、Y D.Ⅱ、Ⅱ、Ⅲ、Ⅲ、Ⅳ、Ⅳ、X、Y1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单倍体的染色体数是该物种体细胞的1/2B.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C.六倍体小麦花粉离体培养成的个体是三倍体D.三倍体无籽西瓜是单倍体16.把普通小麦的花粉和芽尖细胞分别进行组织培养,培养成两种小麦植株分别是()A.单倍体、六倍体B.三倍体、六倍体C.单倍体、二倍体D.二倍体、单倍体17.某水稻基因型为AaBbCc(各对基因之间自由组合),利用它的花药离体培养,再用浓度适当的秋水仙素处理,经此种方法培育出的水稻植株,其表现型最多可有()A.1种B.4种C.8种D.16种18.下列有关多倍体和单倍体成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染色体已经分裂,但细胞分裂受阻B.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C.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D.花药离体培养的结果19.通过单倍体的途径培育小麦新品种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年限,培养单倍体苗所用的花药应取自于()A.某一优良品种B.被确定为父本的植株C.F1D.F220.用作观察“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最佳实验材料是()A.噬菌体B.小麦C.洋葱D.细菌21.分析人类的下列疾病,其中属于遗传病的是()①夜盲症②白化病③血友病④脚气病⑤肝炎⑥苯丙酮尿症A.①②③B.②③⑥C.①⑤⑥D.②③④22.下图为某一遗传病系谱图,该病不可能的遗传方式是()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X染色体显性遗传D.X染色体隐性遗传23.周期性偏头痛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引起的遗传病,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表现型正常的几率应是A.1/4 B.3/4 C.3/8 D.124.下列各疾病中,既是突变性状又属伴性遗传的是A.人类的血友病B.人类的白化病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D.冠心病25.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全色盲的女儿,她与一个家族没有全色盲遗传病史的男性结婚后,儿子患全色盲的概率是()A.100%B.50%C.25%D.0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26.(8分)1928年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直到1943年青霉素产量只有20单位/毫升。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微生物试题A卷参考答案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微生物试题A卷参考答案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通微生物学》期终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请解释下列名词(共30分,每小题3分):1. LPS位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层较厚(8-10nm)的类脂多糖类物质,有类脂A、核心多糖、O-特异侧链3部分组成。

2. 异形胞是存在于丝状生长的蓝细菌种类中的形大、壁厚、专司固氮功能的细胞,数目少而不定,位于细胞链的中间或末端。

3. 性导当Hfr菌株细胞内的F质粒因不正常切离而脱离染色体组时,可以重新形成游离的、但携带整合点附近的一小段染色体基因的F’质粒,当携带F’质粒的菌株和F-菌株结合时,可将供体菌的部分基因连同F质粒一起传递给受体菌,这种通过F’质粒传递供体基因的方式称为性导,又称为F质粒或F因子转导。

4. Hungate滚管技术利用除氧铜柱制备高纯氮,并用高纯氮驱除操作环境中的氧气,将用此法制备的预还原无氧灭菌培养基。

将菌液在无氧环境中稀释后用注射器接种到装有预还原无氧灭菌培养基的Hungate试管中,然后将试管平放在冰浴上滚动,使含菌培养基布满在管壁上,经培养后形成单菌落,此种厌氧菌分离培养技术称为Hungate滚管技术。

5. BOD即生化需氧量或称为生化耗氧量,是水中有机物含量的一个间接指标,一般是指在1L污水或待测水样中所含的一部分易氧化的物质,当微生物对其氧化和分解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毫克数。

(其单位是mg/L)6. 简单半抗原也称为阻抑半抗原,是指即无免疫原性又无免疫反应性,但能与抗体发生不可见的结合,其结果可阻止抗体再次和相应的完全抗原或复合半抗原相结合的可见反应。

7. cfu当单细胞微生物一一分散在平板上,培养后,每一个活细胞就可以形成一个单菌落,这就是菌落形成单位cfu。

8. 固氮酶还原的酶,它是一种复合蛋白,由固二固氮酶是存在于固氮微生物中催化N2氮酶和固二氮酶还原酶两个互相分离的两个蛋白构成。

固二氮酶是一种含铁和钼的蛋白,它是还原N的活性中心,固二氮酶还原酶是一种只含铁的蛋白。

作物病虫害防治试题答卷(3套)及参考答案

作物病虫害防治试题答卷(3套)及参考答案

2004—2005学年度上学期《作物病虫害防治》试卷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病原:2、转主寄主:3、孤雌生殖:4、羽化: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3分,共30分)1、全变态类昆虫具有不同虫期,它们分别是(1)、卵、幼虫、若虫和成虫期;(2)、卵、幼虫、稚虫和成虫期;(3)、卵、幼虫、蛹和成虫期;(4)、卵、幼虫、离蛹和围蛹期。

2、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是(1)、不适宜的环境条件;(2)、动物或人为的器械损伤;(3)、雹害、风害等;(4)、温、湿度不适宜。

3、植物病原真菌分为——个亚门。

(1)、三;(2)、五;(3)、六;(4)、二。

4、下列昆虫的口器是咀嚼式口器的是(1)、金龟子、蚜虫;(2)、金龟子、菜粉蝶;(3)、金龟子、蓟马;(4)、金龟子、叶蝉。

5、昆虫的龄期指的是(1)、一年中发生的代数;(2)、从卵发育至老熟幼虫所需的时间;(3)、一生中蜕皮的次数;(4)、在相邻的两次蜕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6、——对昆虫生命活动的影响较其它任何生态因子都显得更为重要。

(1)、温度;(2)、湿度;(3)、天敌;(4)、食物。

7、翅两对,鳞翅,常有鳞毛形成斑纹的昆虫属于(1)、膜翅目;(2)、鞘翅目;(3)、鳞翅目;(4)、同翅目。

8、夹竹桃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它常伴随发生是(1)、蝗虫;(2)、甲虫;(3)、蚜虫;(4)、螨类。

9、稻黄矮病防治的关键是(1)、防黑尾叶蝉;(2)、药防;(3)、种子消毒;(4)、轮作。

10、小麦白粉病是一种——引起的病害。

(1)、细菌;(2)、病毒;(3)、真菌;(4)线虫。

三、判断题(每小题3分,15分)1、蜘蛛是一种有害昆虫。

()2、油菜蚜防治的关键,在于点片发生时喷药防治。

()3、“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我国的植保方针,但不一定适用于指导每一种病虫害的防治法。

北京市第二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一调研模拟生物试卷

北京市第二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一调研模拟生物试卷

北京市第二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一调研模拟生物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说明:本卷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

1.在下列实验中,必须始终用活组织做实验材料的是()①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③观察细胞质的流动④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⑤DNA的粗提取与鉴定A.①②B.②③C.③⑤D.②④2.基因在特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是使细胞()A.表现出明显的全能性B.分化形成各种细胞和组织C.形成大量的愈伤组织D.形成单倍体植株3.为硝化细菌提供碳源、氮源、能源的分别是()A.CO2、N2、光B.CO2、NH3、NH3C.C6H12O6、N2、NH3D.C6H12O6、NH3、N24.用紫外线照射红色细菌的培养液一段时间后,出现了一个白色菌落,把这个菌落转移培养,长出的菌落全部是白色的,最可能的原因是()A.染色体变异B.基因重组C.自然突变D.人工诱变5.下列能够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及其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变化的图形是()6.夏夜一些昆虫会聚集在路灯下;刚孵化出的灰腿鹅会紧跟它所看到的第一个大的行动目标行走;幼年黑猩猩学习成年黑猩猩的动作从树洞中取食白蚁。

以上行为依次属于()A.本能、模仿、条件反射B.趋性、模仿、本能C.非条件反射、本能、印随D.趋性、印随、模仿7当细胞从阶段1过渡到阶段2时A.只吸收水分B.既吸收水分,又合成纤维素C.既吸收水分,又合成蛋白质D.既吸收水分,又合成纤维素和蛋白质8.右图为某种微生物体内合成氨基酸的途径。

在发酵工程中利用该种微生物来生产大量氨基酸甲,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增加酶①浓度B.在高温、高压下发酵C.对该种微生物进行诱变,选育出不能合成酶②的菌种D.对该种微生物进行诱变,选育出不能合成酶③的菌种9.将植物细胞置于含有3H标记的尿苷培养液中培育数小时后,对该细胞的相关结构进行检测,发现放射性物质主要集中于()A.核仁、质体和高尔基体B.细胞膜、核仁和核糖体C.细胞核、核糖体和液泡D.线粒体、核仁、核糖体和叶绿体10.水稻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48条染色体,则水稻种子贮存养料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条数为()A.12 B.24 C.36 D.4811.用红果番茄(RR)作父本,黄果番茄(rr)作母本进行杂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结番茄全为黄果,遗传方式为细胞质贵传B.杂交种子中胚的基因型是Rrr,含三个染色体组C.由杂交种子长成的植株上,结的全是黄果D.若形成75粒种子,则需要150个精子参与受精作用12.下列关于基因结构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水稻细胞基因的编码区中存在非编码序列B.大豆细胞基因结构中内含子存在于编码区,是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C.大肠杆菌基因中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编码区的下游D.乳酸菌与酵母菌基因结构中都存在外显子和内含子13.下列生物中,不具有核膜的生产者是()A.细菌和真菌B.绿藻和真菌C.硝化细菌和蓝藻D.衣藻和酵母菌14.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A.种群密度B.性别比例C.出生率D.年龄组成15.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取决于()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B.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C.细胞中ATP的含量D.组织液中的含氧量16.1970年,美国的玉米由于受到一种病菌的危害而严重减产。

牛津七年级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控考试

牛津七年级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控考试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控考试七年级英语试卷听力部分(20分)一、根据所听句子,选择相应的答语。

(读两遍,10分)( )1.A.No,it isn't. B.Yes,there is. C.No,I'm Millie. D.Yes,they are. ( )2.A.I'm at home. B.I'm fine,thank you.C.I'm here.D.I'm very strong.( )3.A.He is a student. B.He is eleven.C.He is my cousin. Nick.D.He is in his room.( )4.A.She is 40. B.She's tall and slim.C.She's OK.D.She is a maths teacher.( )5.A.They're yellow and white. B.They're very nice.C.They're Jill and Mary.D.They're Lily's.( )6.A.Yes, I am. B.No, I'm not. C.Yes, I do. D.No. I haven't. ( )7.A.Yes, it's mine. B.Yes, it's ours.C.No, they're mine.D.No, they aren't ours.( )8.A: Yes, you can B: No, you don’tC. Here you areD. Thank you very much( )9.A: It’s black B: It’s oldC: They’re new D: They are grey( )10.A: It means (意思是) you can’t ride here.B: It means you can’t take photos here.C: It means you can’t eat snacks here.D: It means you can’t park here.二、请听句子,选择与其意思相符的图画。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生物第三学月考试-初一生物试卷与试题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生物第三学月考试-初一生物试卷与试题

)[2分]-----正确答案(B)
22. 种庄稼需要施肥,肥料的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 A 有机物 B水 C 无机盐
)[2分]-----正确答案(C)
D 氧气
23. 一棵大树的枝条是由______发育成的( A茎 B根 C叶 D芽
)[2分]-----正确答案(D)
24. 植物生长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A 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B 含氮的、含磷的、含铁的无机盐 C 含硼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D 含氮的、含磷的、含锌的无机盐
3号瓶
4号瓶
10粒种子,加较 多的水,拧紧瓶 盖
10粒种子,加适量 水,拧紧瓶盖
室温
室温
室温
低温
(1)设置2号瓶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1,3,4号瓶探究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根据实验结果,你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9分] 参考答案: (1)设置2号瓶的意义是起对照的作用,原因是 与其他三个瓶的条件不同,只有2号能萌发 (2)1,3,4号瓶探究的外界条件是水分,空气和温度 (3)根据实验结果,你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分]-----正确答案(A)
二.我能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31. 上皮组织仅在人身体的表面分布…………………………………………( )[1分]-----正确答案(错)
对错 32. 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1分]-----正确答案(对)

荣成市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荣成市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荣成市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三英语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12页,第Ⅱ卷13至16页,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三部分共115分)注意事项: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3. 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划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re does this dialogue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a restaurant.B. In a museum.C. In a concert.2.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Tom is angry.B. Tom isn’t angry.C. Tom doesn’t know if she is angry.3.How much does the pair cost?A. 45 dollars.B. 80 dollars.C. 90 dollars.4.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A.She’s going to see a doctor.B.She’s going to do some shopping.C.She’s going to buy some medicine.5.What does the father want his son to do?A. To go into the family business.B. To be more interesting.C. To become a writer.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安庆四中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

安庆四中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

安庆四中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英语期中考试试卷命题教师:金钧校对教师:程伟第一部分听力(共五大题,满分30分)Ⅰ.关键词语(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这一大题共有5小题,在每小题内,你将听到1个句子,并看到供你选择的4单词或短语,每个句子念2遍。

请在每小题A、B、C、D4个选项中选出1个你听听到的单词或短评。

1. A. school board B. school library C. school lab D. school life2. A. abroad B. bought C. brought D. ball3. A. catch B. carry C. hurry D. caught4. A. what for B. watch it for C. wait for D. look for5. A. pen friend B. Peter‟s name C. friend‟s name D. pen nameⅡ.单句理解(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这一大题共有5小题,在每小题内,你将听到1个句子,并看到供你选择的4个句子,每个句子念2遍。

请在每小题A、B、C、D4个句子中选出1个与你所听到的句子的意义最接近的句子。

6. A. Tina started to work in the company at 22 o‟clock.B. When she was 22 years old , Tina started to work in the company.C. Tina has worked in the company for22 years.D. Tina began to work in the company 22 years ago.7. A. Ann went to the concert with her father.B. Ann‟s father didn‟t want her to go to the concert.C. Ann‟s father had no tickets for the concert.D. Ann went to the concert without her father.8. A. My grandma couldn‟t find the library book.B. My grandma returned the library book.C. My grandma borrowed a book from the library.D. My grandma forgot to return the library book.9. A. They found out the answer after a while .B. Soon they came to ask for the answer.C. The question was not easy for them to answer.D. The question was too easy to answer .10. A. The digital cameras can take good photos.B. They used to take photos by using digital cameras.C. Digital cameras are used for taking photos by them.D. It‟s better to take photos with digital cameras.Ⅲ.情景反应(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这一大题共有5小题,在每小题内,你将听到1个句子,并看到供你选择的4个句子,每个句子念2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新课标)生物同步测试题(五)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四、五、六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植物对水的需求,正确的描述是 ( )
A.不同植物在一生中消耗的水量相同
B.不同植物在一生中消耗的水量不同
C.同一植物在一生中消耗的水量相同
D.植物生活需要水,所以要多浇水才好
2.下列哪种植物不适于种植在山坡上 ( )
A.水稻 B.棉花 C.高粱 D.玉米
3.移栽植物的时候,适当剪除一些叶片有利于被移栽植物的成活,其主要原因是 ( )
A.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B.避免蒸腾作用过多失水
C.避免大风吹倒新栽的植物 D.使移栽更加方便
4.下列各项中能正确描述水分在无机环境中和生物界中的循环途径的是 ( )
A.大气→植物根系→植物叶片→大气
B.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
C.植物叶片→植物根系→大气
D.自然降水→植物茎叶→植物根系→大气
5.下面是观察叶片结构实验的几个方法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
①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②横向迅速切割叶片 ③右手捏紧并排的两个刀片
④选用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装片 ⑤把刀片夹缝中存在的薄片放入水中
A.⑤④③②① B.①⑤④③② C.①③②④⑤ D.①③②⑤④
6.在热带雨林中,有些树木茎干上往往长着许多毛茸茸的气生根,这些根没有下列哪种作
用 ( )
A.吸收空气里的水 B.茎的退化
C.呼吸空气中的氧 D.支撑植物体向上生长的作用
7.把细嫩的茎掐断,从断面上流出来的汁液主要来自 ( )
A.导管 B.筛管 C.形成层 D.细胞液
8.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
A.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消耗掉
B.使叶片内的淀粉储存在叶绿体中
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储存在叶肉细胞中
D.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
9.人类及动物的食物最终来自于 ( )
A.肉类 B.植物的有机物 C.光合作用 D.无机物
10.人们常在清晨和下午到草地或树林锻炼身体。你认为在哪一个环境中植物光合作用积累

的氧气更多 ( )
A.清晨的草地 B.下午的草地 C.清晨的树林 D.下午的树林
11.如果连续出现阴雨天气,会使大棚蔬菜的产量下降。主要原因是阴雨天气不利于大棚蔬
菜的 (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花的传粉
12.剪取一段带有叶的大叶黄杨的茎,插入到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用刀片把茎纵切开,
用放大镜观察,被染成红色的是 ( )
A.导管 B.筛管 C.形成层 D.表皮
13.有些植物如桃树、杏树在春天开花时,叶子尚未长出,开花时期植株需要的能量可能来
自 ( )
A.春天植株从土壤中吸收的无机盐 B.春天植株从土壤中吸收的有机物
C.花瓣利用太阳能进行的光合作用 D.上一年贮存在植株体内的营养物质
14.在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最初阶段,下列现象不会出现的是 ( )
A.细胞数量增加 B.胚的呼吸强度增大
C.子叶干重越来越大 D.幼叶鲜重大于种子干重
15.下图中甲是在有光照条件下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装置;乙和丙是另2个装
置,通常可作为甲的对照实验的装置是 ( )

A.只有乙 B.只有丙 C.乙和丙都是 D.乙和丙都不是
16.光合作用过程是一个 ( )
A.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的过程 B.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的过程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17.炎炎夏日,绿地中央比马路中央凉爽,其主要原因是 ( )
A.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温度 B.马路对太阳光的反射作用较弱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D.马路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18.石岩家住六楼,室内非常干燥,他的妈妈为了防止养的花干死,每天早晚都要给花浇水,
使花土总是含有大量的水分,结果不久后还是死了,请你找出其中的原因 ( )
A.水分过多,根毛无法吸收
B.水分过多,根毛无法呼吸,导致根烂掉
C.根吸收的水分过多而死亡
D.水分过多,使细菌能大量繁殖,导致根烂掉
19.下列哪些不利于环境保护 ( )
A.大力植树造林 B.退耕还林还草 C.使用电子贺卡 D.使用一次性筷子
20、我国的森林的覆盖率 ( )
A.16.55% B.68% C.33% D.27%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蝉(知了)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作为食物,为获得食物,蝉的口器必插 入茎的 ,原因是 。 2.由根部吸收的水分,主要是受 作用影响而送到叶的。 3.人们往往喜欢将许多观赏植物放在卧室内过夜,这是否科学? ,其理由 是 。写出呼吸作用反应式: 。 4.银边天竺葵的叶用光照射后,脱去叶绿素,滴上碘液,现象为 ,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5.如果我们把绿叶比喻为“绿色工厂”,那么它的“车间” 指的是 , “机器” 指的是 , “动力”是 , “原料”是 和 ,“产物” 是 、 。 6.在 和 之间有 。有些植物的茎之所以能逐年加粗就是因为这种 结构的组成细胞能够 ,形成新的 细胞和 细胞;而另一些植物 茎中没有 ,因而不能长得很粗。 7.植物和动物细胞在细胞结构上都有 ,它能把贮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 8.不同地域植物种类差别很大,我国主要的植被有: 、(至少列举三种,本小题3分) 9.要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方面,要 ;另一方面,要 。 10.科学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这个实验最先是由 发现的。 11.1991年,美国科学家建起了一个研究地球现象的巨大模型――生物圈2号,该模型与外 界完全隔离,有8名科学家生活在里面,并在其中引入了3800个物种,其中有相当数 量的绿色植物,引入绿色植物的主要目的是 。 三、识图分析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下图为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1] 中有 (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之一 就是由它运来 的)和 (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 就是由它走的)。
(2)[2] 和[5] 合称为 ,其作用是 。
(3)[3]称为 ,它的细胞内部都有 ,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
(4)影响图中[6] 开闭的物质是 ,当保卫细胞 时,[6]呈开放状
态,当保卫细胞 时,[6]呈闭合状态。
2.据下图回答问题:

(1)装置B内的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可进行 作用。
(2)把D处夹紧、E处打开,当光照一段时间后,绿色植物会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的
检验方法是
(3)若要加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在A装置中加入适量的______此时把D打开)。
(4)若用黑纸片将B装置罩上一(D处扎紧),绿色植物主要进行 作用,若向C
瓶中加入 ,可观察到 现象。
四、探究与创新(共10分)
1.(2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乙、丙瓶置于阳光充足的窗台上(室温不超过25℃),丁瓶
置于黑暗的纸箱中。假设五条金鱼的生命力相近,则 瓶中的金鱼生存时间最长。

2.(8分)实验题: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1)实验假设: (2分)
(2)实验器材:枝条(同种植物)、透明塑料袋、锥形瓶、剪刀、清水等。
(3)实验步骤:第一步: (2分)
第二步: (1分)
第三步: (1分)
(4)实验现象预测:① (1分)
② (1分)

2
3

1

4
5
6
七年级生物(上)单元测试题五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B 2、A 3、B 4、B 5、D 6、B 7、A 8、A 9、C 10、D
11、A 12、A 13、D 14、C 15、B 16、A 17、A 18、B 19、D 20、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筛管 有机物是在筛管中运输的 2、蒸腾作用
3、不科学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与人争夺氧

4、叶的边缘不变蓝,其他部分变蓝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5、“车间”指叶肉细胞 “机器”指叶绿体 “动力”是光 “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产
物”是有机物和氧
6、木质部 韧皮部 形成层 不断地分裂 木质部 韧皮部 形成层
7、线粒体
8、草原 荒漠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列举其中三种即可)
9、要寻求国际合作,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植树造林
10、普利斯特利 11、为生物圈2号中的人和动物提供食物和氧气
三、识图分析题(每空1分,共20分)
1、(1)叶脉 导管 水 筛管 有机物 (2)上表皮 下表皮 表皮 保护叶片内部结构
(3)叶肉 叶绿体 (4)气孔 水 吸水膨胀 失水收缩
2、(1)光合作用 (2)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插入C瓶中
(3)二氧化碳 (4)呼吸 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三、探究与创新(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丙
2、
(1)假设:在相同条件下,叶片越多,蒸腾作用越强,无叶片蒸腾作用微弱。
(3)第一步:选两枝粗细接近、叶繁茂的枝条,其中一枝将叶剪掉,定为甲,另一枝为乙
第二步:分别将枝条插入两个锥形瓶中(瓶中装有清水),枝条露出瓶外的部分用塑料袋套住,扎
紧。
第三步:将它们放在相同光照条件下,放置相同时间。
(4)现象预测:①甲塑料袋上的水珠较少 ②乙塑料袋上的水珠较多
(其他合理设计均可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