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与酿造技术7、白酒发酵技术
实验室白酒发酵方法

实验室白酒发酵方法1.原材料准备选择适合酿造白酒的原料,如高粱、玉米等。
将原料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污垢,然后将其研磨成粉状或颗粒状的物质。
2.糖化过程将研磨好的原料加入适量的水中,构成糖化麦汁。
然后将淀粉酶加入麦汁中,使其起到催化淀粉分解的作用。
将麦汁维持在适宜的温度下(一般为50-60摄氏度)进行糖化反应,一般持续4-6小时,直到淀粉完全转化为可发酵的糖。
3.发酵过程将糖化完成的麦汁进行冷却,使其降至适宜的发酵温度(一般为25-30摄氏度)。
然后加入酵母,酵母会通过发酵过程将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发酵过程通常需要7-10天,期间需要对发酵液进行适时的搅拌以提高酵母的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
4.蒸馏过程将发酵液进行蒸馏分离,将液体部分和蒸馏液分开。
在白酒蒸馏时,通常需要使用专门的蒸馏设备,如蒸馏锅、蒸馏塔等。
蒸馏过程会分离酒精和其他有机物质,得到高度纯净的白酒。
5.储存和陈酿将蒸馏得到的白酒进行储存和陈酿。
正常情况下,白酒会在储存的过程中逐渐变得更加圆润和柔和,所以需要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储存和陈酿,以达到最佳的口感和香气。
除了上述基本的步骤,实验室白酒发酵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控制好温度和湿度酵母的工作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发酵的效果。
在发酵过程中,需要进行恰当的温度控制和湿度调节。
2.维护好酵母种源选用高质量的酵母,维护好酵母的种源是保证发酵效果的重要条件。
定期进行酵母的活化和培养,避免酵母的变异和退化。
3.良好的卫生条件在实验室白酒发酵过程中,需要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
酒桶、蒸馏设备等容器和器具要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避免细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污染。
总之,实验室白酒发酵需要严格的操作和控制条件,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才能得到高质量和纯净的白酒。
每个步骤的细节和条件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获得最好的效果。
同时,实验室白酒发酵过程中要遵守相关的规范和法律,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合法性。
白酒酿造技术

白酒酿造技术我国生产白酒方法有固态法、半固态法和液态法。
固态法是指固态醅发酵、固态蒸馏;半固态法是指固态醅发酵、液态蒸馏;液态法是指液态发酵、液态蒸馏。
一般情况下用传统工艺则要把粮食浸泡、初蒸、焖粮、复蒸、摊凉、加曲装箱培菌、配糟、装桶发酵、蒸馏、成品酒。
新工艺酿酒则直接用生粮食+水+酒曲发酵、蒸馏、成品酒。
新工艺比较简单,主要取决于酒曲(新工艺酒曲可以生料发酵,减少中间环节,节约时间、燃料费、人工费)新工艺第一步:按配比粮食+酒曲+水(标准配比:100:0.8:280;熟料配比:100:0.6:100-200;甜酒配比:100:0.6)第二步:发酵7-15天(前三天每天搅三次,后三天每天两次,第七天加胶袋密封,以后每隔一天搅一次。
发酵时室温应保持在21-26度之间,温度太底发酵慢不完全,温度高容易酸败。
发酵好的标准为:无气泡产生,无爆裂声;物料分层,液面青黄色透明;用火接近液面不熄灭,手抓物料不发粘,测物料的品温基本与室温相同。
用低度酒度计测量大米酒度达到8-12度,杂粮2-5度)第三步:蒸酒(注意控制火候的大小:大、中、大;蒸酒分三个阶段。
原料配方凡含有淀粉和糖类的原料均可酿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酿制出的白酒风味各不相同。
粮食类的高粱、玉米、大麦;薯类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废糖蜜等均可制酒。
此外,高粱糠、米糠、麸皮、淘米水、淀粉渣、甘薯拐子、甜菜头尾等,均可作为代用原料。
野生植物,如橡子、菊芋、杜梨、金樱子等,也可作为代用原料。
我国传统的白酒酿造工艺为固态发酵法,在发酵时需添加一些辅料,以调整淀粉浓度,保持酒醅的松软度,保持浆水。
常用的辅料有稻壳、谷糠、玉米芯、高粱壳、花生皮等。
酒曲、酒母除了原料和辅料之外,还需要有酒曲。
以淀粉原料生产白酒时,淀粉需要经过多种淀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进行发酵的糖,这样才能为酵母所利用,这一过程称之为糖化,所用的糖化剂称为曲(或酒曲、糖化曲)。
白酒发酵方法及标准

白酒发酵方法及标准
白酒发酵是酿造白酒的重要工序,是醇度、酒香、口感和醇味的形成和定档的关键环节,影响白酒酿造过程中的口感、气味、比重等参数,也是影响白酒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发酵的规范性和质量是酿造中的重中之重,下面就白酒发酵方法及相关标准做一介绍。
1、发酵材料制备:淘洗黍子,用凉水浸泡1-3小时或者直接用蒸馏水泡熟,压制成
面糊。
2、投放发酵剂:在面糊中加入正交发酵剂,如菌苗酵母,勤劳酵母,等等,把发酵
剂和原料混合均匀,使其充分接触,并在30分钟后把发酵料入发酵罐中。
3、发酵控制:将发酵罐的温度控制在20-25摄氏度,发酵通风,在发酵过程中要经
常搅动,让酒汁中的气体排出,防止生霉。
4、提取引香料:当酒汁达到理想的酒精度时,把酒汁提取,将酒汁再次加热排除部
分汽油,将温度控制在85-90摄氏度,把提取的引味料加入进去,保证发酵均匀。
1、酒汁酒精度:最终发酵出来的酒精度一般为12-19%,有效清除汽油污染物,使酒
汁保持清澈,呈现复杂的香气。
2、味微酸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控制在0.06-0.20之间,不能过酸或过甜。
3、醇度:一般在15度以上,是质量较高的白酒的一个重要特征。
4、气味:香味浓郁、复杂。
5、颜色:清澈明亮,有一定的色泽,符合当地气候生态,是高品质白酒的一个关键
指标。
6、贮存:最高温度到40度,在最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如13-18度,口感最好,酒质
最佳,也更利于白酒的贮存。
总之,白酒发酵的规范性和质量是酿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发酵的方法和标准十分重要,不仅可以保证酿酒品质,而且也有利于延长酒的保质期,提升品质。
白酒的酿酒的方法步骤

白酒的酿酒的方法步骤白酒是中国传统的酒类之一,其酿制方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白酒的制作过程需要精细的控制温度、时间、材料比例等因素,下面将详细介绍白酒的酿制方法步骤。
一、原料准备1.水:白酒的主要原料是水,需要使用清洁无污染的水源。
2.大米:选择优质糯性大米作为原料,经过脱壳、洗净后晾干备用。
3.小曲:小曲是用糯米和小麦等谷物发酵而成的发酵剂,可以促进淀粉转化成糖分和乙醇。
4.食盐:适量的食盐可以促进发酵过程中有益菌群生长。
二、蒸馏1.泡曲:将小曲用温水泡发至软化后捞出沥干备用。
2.淀粉化:将晾干后的大米加入适量清水中进行淀粉化处理。
将淀粉质转化为可溶性糖分和淀粉糊。
3.调配浆料:将泡发后的小曲和淀粉化后的大米浆料混合均匀,加入适量食盐进行调配。
4.蒸馏:将调配好的浆料放入蒸馏锅中进行蒸馏,将产生的酒精和水分离出来。
第一次蒸馏得到的液体称为“头香”,第二次蒸馏得到的液体称为“中香”,第三次蒸馏得到的液体称为“尾香”。
5.储存:将尾香和中香混合起来,放入陶罐或酿酒坛中储存。
三、陈化1.贮存:将储存好的白酒放置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贮存,让其慢慢陈化。
2.勾兑:根据不同品牌和口感要求,对不同批次、不同年份的白酒进行勾兑,使其口感更加柔和。
3.装瓶:经过陈化和勾兑后,白酒可以进行装瓶,并贴上标签等包装材料。
四、品尝1.选择适当温度:白酒需要在适当温度下品尝,一般为20℃左右。
2.选杯:白酒需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杯品尝,以便观察酒体颜色和清晰度。
3.闻香:将酒杯放到鼻子前方,轻轻嗅一下,感受其香气。
4.品尝:将白酒慢慢品尝,先品尝入口的感觉、口感和味道等因素。
5.回味:将白酒咽下后,在口中停留片刻,感受其余味和回味。
以上是白酒的基本酿制方法步骤。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工艺、不同品牌等因素进行微调和改进。
白酒发酵技术

白酒发酵技术白酒是中国的传统酒类,也是世界上自然发酵的美酒之一。
白酒的发酵过程经历了多年的技术创新和改进,从最初的简易发酵方法,到现代化的生产工艺,白酒已成为中国文化传承的珍贵财富之一。
本文将介绍白酒的发酵技术及其发展历程。
一、白酒的发酵技术历史白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其最早的发酵工艺距今已有千年之久。
始发于中国的白酒发酵技术不断发展完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传承。
在明清时代,白酒得以广泛推广和生产,成为当时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料。
同时,随着现代综合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白酒的生产也逐渐引入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等现代生产工艺。
二、白酒的发酵过程1. 原材料的选择:一般来说,白酒的原材料主要有高粱、大米和小麦等。
其中,高粱为目前最常用的原材料,具有口感好、香气浓郁、易于发酵等优点。
2. 酿造液的制备:白酒生产中的关键步骤是制备酿造液,其成分包括水、红曲酵母、小苏打和大麦麸等。
红曲酵母是白酒发酵的核心物质,可产生出丰富的香气。
3. 发酵过程:将原材料中的淀粉转化为糖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再经过一定的反应,将糖分解成乙醇,此为白酒发酵的过程。
发酵的过程越长,酿造出的白酒口感越浓郁。
4. 蒸馏过程:发酵后的酒液中含有多种成分,需要经过蒸馏过程进行分离。
白酒的蒸馏通常采用蒸锅或新型的蒸锅组合,将酿造液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蒸馏,提取出白酒中的精华成分。
5. 储存和贮藏:白酒经过蒸馏之后,需要依靠长期储存和贮藏来保持其品质。
在储存和贮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保证贮藏温度适宜,防止酒液污染,提高白酒的口感和香气。
三、白酒发酵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白酒的发酵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已经成为白酒行业的主流趋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生产工艺的变革:现代生产工艺中,采用电子自动控制技术和物流装备技术代替了传统的手工生产工艺,使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
2.提高质量品质:白酒产量的提高是指每年生产的白酒数量增加了,而是指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白酒数量中,合格白酒的比例增加的数量,其中关键是保证白酒的品质。
白酒的酿酒的方法步骤

白酒的酿酒的方法步骤
白酒是中国传统的发酵酒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它是以高粱、小麦、玉米等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制作而成。
下面就来看看白酒的酿酒方法步骤。
1. 原料加工:首先需要将原料进行加工处理。
一般来说,将高粱、小麦、玉米等经过脱粒、清洗、破碎等过程后,转化为酒曲,然后进行发酵。
2. 发酵:酒曲与水混合后,放入发酵池中进行发酵。
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酒精。
这个过程需要掌握好温度和湿度,通常需要在20-3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
发酵完全后,酒糟会沉淀于底部。
3. 蒸馏:将发酵好的液体进行蒸馏。
蒸馏是制作白酒的关键步骤。
通常采用间歇式蒸馏,也就是说将液体分成头、心、尾三部分,只保留心部分,去掉头和尾。
这个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保证酒的质量。
4. 存储:蒸馏完后的白酒需要进行存储。
通常存储时间会比较长,一般要存放数年。
存放的容器也很重要,常用的容器有陶罐、玻璃瓶、橡木桶等。
不同的容器会对酒的味道、气味产生不同的影响。
5. 混调:在存储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混调。
将不同的酒按照比例混合在一起,以达到不同口感的要求。
混调是一个需要丰富经验和技巧的过程,需要经过多次试验和尝试,才能达到理想的味道。
总的来说,白酒的酿酒方法步骤比较复杂,需要掌握好各个环节的技巧和要点。
只有在不断地尝试和实践中,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白酒酿酒师。
白酒的发酵工艺流程

白酒的发酵工艺流程白酒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酒类,其发酵工艺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完善。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白酒制作流程。
白酒的制作主要包括清酒、糟米酒和老酒三个步骤。
首先,清酒是由高粱等谷物经过糖化和发酵制成的。
具体步骤如下:1. 培养酒曲:首先将纯净的小麦面加入大麦、豌豆等谷物进行发酵,然后加入适量的麸皮和水,搅拌均匀,放置一段时间进行培养,并及时翻动。
2. 糖化:将经过培养的酒曲加入高粱等谷物中,加入适量的水,加热至80℃-85℃,保持一段时间,使谷物中的淀粉转化为糖。
3. 凉拌:将糖化后的糊状物加入凉水中,凉拌至温度降至60℃-65℃,再次加入酒曲,并搅拌均匀。
4. 发酵:将凉拌后的糊状物装入发酵罐中,放置于恒温环境中,发酵约3-4天。
发酵过程中,糊状物会逐渐转变为液体,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5. 蒸馏:将发酵液进行蒸馏,蒸馏分为初次蒸馏和重次蒸馏两个阶段。
初次蒸馏产生的液体称为"醪酒",重次蒸馏则得到白酒的精华部分。
6. 存储:将蒸馏后的白酒存储于陶瓷、玻璃或橡木桶中,经过一段时间的陈放,使其既含有浓烈的香味,又具有柔和的口感。
接下来,是制作糟米酒的步骤:1. 糯米处理:将糯米淘洗干净,加入适量的水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为1小时以上。
2. 蒸煮:将浸泡后的糯米放入蒸锅中蒸煮,一般需要蒸煮1小时以上。
3. 陈化:将蒸煮好的糯米放置在室温下进行陈化,时间一般为2-3天。
陈化后的糯米变得发黑。
4. 激发:将陈化后的糯米加入发酵罐中,加入适量的酒曲和水,搅拌均匀。
5. 发酵:将激发后的糯米放置于恒温环境中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一般为3-5天。
最后,是制作老酒的步骤:1. 选材加工:选用优质的白酒作为原材料,这些白酒需具有一定的醇香度和口感。
将原材料进行加工,去除杂质。
2. 混兑:将原材料进行匀称混兑,使其达到一定的均衡度。
3. 存储:将混兑后的白酒存放于橡木桶或陶瓷坛中,进行长时间的陈放。
陈放时间一般为3年以上,以便使白酒的口感更加醇厚。
白酒的酿造工艺流程

白酒的酿造工艺流程白酒是中国传统的酒类饮品,它的酿造工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积累。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白酒的酿造工艺流程。
1. 原料选择:白酒的主要原料是高粱、小麦、玉米等谷物。
这些谷物经过筛选和清洁处理后,用水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充分吸水。
2. 糖化:经过浸泡的谷物经过糖化的过程,将淀粉转化为糖类物质。
这一步骤通常需要添加一定的酶来加速反应。
3. 发酵:将糖化后的物质与酵母一起放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
发酵过程中,酵母分解糖类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为几天到几个月不等。
4. 蒸馏:发酵得到的液体称为“酒糟”,需要进行蒸馏。
蒸馏是将酒糟中的酒精和其他物质分离的过程。
通常采用的是传统的锅炉式蒸馏法,将酒糟加热,使其中的酒精蒸发,然后通过冷凝收集酒精蒸汽。
5. 储存:蒸馏得到的酒液需要储存一段时间,以使其口感更加醇厚。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数年到数十年不等。
酒液存放在陶罐或橡木桶中,经过时间的沉淀和氧化,酒液中的不良成分逐渐减少,口感逐渐改善。
6. 摊酒:经过储存的酒液需要进行摊酒。
这是将高度浓缩的酒液与适量的水混合,使酒液的酒精度适中。
摊酒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以确保酒液的质量。
7. 筛选和调配:经过摊酒后的酒液需要进行筛选和调配。
通过筛选,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悬浮物,以保证酒液的清澈透明。
调配是根据酒液的品质和口感特点,将不同批次的酒液进行混合,以达到理想的口感和香气。
8. 瓶装和封口:经过筛选和调配后的酒液需要进行瓶装和封口。
酒瓶需要经过清洗和消毒处理,酒液倒入酒瓶后,用软木塞或金属盖封口,以防止酒液受到氧化和污染。
9. 陈放:瓶装封口后的酒液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陈放。
陈放的时间长短取决于酒液的种类和品质要求。
陈放的过程中,酒液中的成分会进一步混合和沉淀,使酒液的口感更加细腻和丰富。
10. 售卖和品尝:经过陈放后的白酒可以投入市场进行售卖。
消费者可以购买到经过精心酿造的白酒,并通过品尝来感受酒液的香气和口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拓展---中国酒文化/起源
知识经济时代的消费将更呈现多样化、个 性化、艺术化等特点,酒业如何适应时代 的要求,把酒文化作为开路先锋,真正重 视起来,把几千年雄厚的酒文化资源挖掘 出来,用现代知识创新、传播开来,形成 强大的酒文化产业,中国的酒业必将在世 界占据制高点。
知识拓展---中国酒文化/起源
一、酿酒的起源 在古代,往往将酿酒的起源归于某某人的 发明,把这些人说成是酿酒的祖宗,由于 影响非常大,以至成了被人们普遍接受的 观点。对于这些观点,宋代《酒谱》曾提 出过质疑,认为‚皆不足以考据,而多其 赘说也‛。这虽然不足于考据,但作为一 种文化认同现象,不妨简介于下。主要有 以下几种传说。
知识拓展---中国酒文化/起源
这些传说尽管各不相同,大致说明酿酒早在夏朝 或者夏朝以前就存在了,这是可信的,而这一点 已被考古学家所证实。 夏朝距今约四干多年,而目前已经出土距今五干 多年的酿酒器具。(《新民晚报》1987年8月23日 ‚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在山东莒县发现,‛副标题 为‚同时发现五干年前的酿酒器具‛)。这一发现 表明: 我国酿酒起码在五千年前已经开始,而酿 酒之起源当然还在此之前。在远古时代,人们可 能先接触到某些天然发酵的酒,然后加以仿制。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酿酒的起 源应不晚于距今5000年。
项目七 白酒发酵技术
学习目标
查阅相关资料认知白酒分类、营养成分、 生产流程 能制定白酒制备方案 会制定白酒质量控制方案 能优化白酒制备成本控制方案 会实施白酒制备操作 整理、记录操作资料
学习内容
1、白酒知识(世界名酒介绍、白酒的分 类、酒精发酵机理、各型白酒工艺流程) 2、原料选择、检测 3、酒曲的制备 4、酿造 5、蒸馏 6、勾兑
五粮液总部大楼
思考题
1、白酒的定义? 2、白酒按香型分为哪几种?代表酒是哪些? 3、什么是大曲?白酒大曲有哪些种类?几种大曲主要有 什么区别? 4、制曲原辅料有哪些? 5、几种曲中微生物有哪些不同? 6、老五甑生产工艺? 7、汾酒酿造工艺有哪些? 8、固态法白酒生产特点是什么? 9、白酒降度后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10、白酒陈酿的原理? 11、白酒为什么要进行贮存和勾兑? 12、影响白酒品质的因素有哪些?发酵工艺过程怎样控制?
知识拓展---中国酒文化/起源
1、仪狄酿酒 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公 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 酒‛。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 步说明:‚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 之禹,禹饮而甘之,日:‘后世必有饮酒而 之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禹乃夏 朝帝王)‛。古书说过仪狄作酒,并未说 仪狄始作酒,但人们仍将其视为酿酒鼻祖。
知识拓展---中国酒文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起源
中国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三类:酒以治 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几千年来,酒 的作用并不限于此三条,起码还包括:酒 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酒也使人 沉湎,坠落,伤身败体。历史上还有不少 国君因沉湎于酒,引来亡国之祸。
知识拓展---中国酒文化/起源
就酒的自身特点来说,酒是一种感性物质,情感 色彩很浓厚,是物质和文化的统一体。从表面上 看,酒是一种食品饮料,但它却不是人类生存所 必须的食品饮料,人们饮酒绝不仅仅是生理上的 食物性需要,更本质的是一种文化上的需要,是 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的享受。 人们并不是一日三餐顿顿饮酒,喝酒并不是生存 的需要,喝酒是一种情感需要和社会需要,每逢 喜、忧、哀、怒等情感变化时,每遇节庆、联盟、 接风、送行、祝寿、婚丧等事态时,人们设宴饮 酒,主要是为了满足心理、情趣、美誉等方面的 需要,这是一种精神上高层次的需求。
我国古代文献中蒸馏酒的称谓主要有: 烧酒,烧春 ,阿剌吉酒,南番烧酒,轧赖 机,法酒,汗酒,气酒,火酒,酒露, 高梁酒,高梁滴烧,在清代和民国时期, 往往是蒸馏酒的统称。 白酒和老白干,这是现代才启用的名称。 糟烧或糟烧酒,是黄酒过滤后的酒糟经再 次发酵, 并经蒸馏得到的蒸馏酒。有的书 将糟烧酒称为‚酒汗‛。
知识拓展---定义
白酒是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 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 蒸馏、陈酿和勾兑酿制而成的蒸馏酒。 其它蒸馏酒是以谷物、薯类、葡萄及 其它水果为原料,经发酵、蒸馏酿制而成 的、高酒精度(含酒精18%~40%)的酒。按 所用的原料不同, 又有白兰地、威士忌、 俄得克和其它蒸馏酒。
知识拓展---中国酒文化/起源
2、杜康酿酒 另一则传说认为酿酒始于杜康(亦为 传说中的夏朝时代的人)。东汉许慎《说 文解字》 中解释‚酒‛字的条目中 有:‚杜康作秫酒。‛战国史官所作的《世 本》也有同样的说法。在河南汝阳现在为 纪念杜康而建造的酒祖殿。
知识拓展---中国酒文化/起源
3、酿酒始于黄帝时期 另一种传说则表明在黄帝时代人们就已开始 酿酒。汉代成书的《 黄帝内经〃 素问》中记载 了黄帝与歧伯讨论酿酒的情景,黄帝问道:‚为 五谷汤液及醴醪如何?‛歧伯答曰:‚必以稻米, 饮之稻薪,稻米则完,稻薪则坚。‛《黄帝内经》 中还提到一种古老的酒 ---醴酪,即用动物的乳 汁酿成的甜酒。 更带有神话色彩的说法是‚天有酒星,酒之 作也,其与天地并矣‛。
知识拓展---中国酒文化/起源
现代人们所熟悉的蒸馏酒分为‚白酒‛ (也称‚ 烧酒‛ ),‚白兰地‛,‚威士 忌‛,‚伏特加酒‛,‚兰姆酒‛,‚金 酒‛等。白酒是粮食发酵蒸馏而成的,白 兰地是葡萄酒蒸馏而成的,威士忌是大麦 等谷物发酵蒸馏而成的,兰姆酒则是甘蔗 酒蒸馏而成的。
知识拓展---中国酒文化/起源
知识拓展---中国酒文化/起源
二、蒸馏酒的起源 用特制的蒸馏器将酒液,酒醪或酒醅加热,由于 它们所含的各种物质的挥发性不同,在加热蒸馏 时,在蒸汽(相)中和酒液(相)中,各种物质 的相对含量就有所不同。酒精(乙醇)较易挥发, 则加热后产生的蒸汽(相)中含有的酒精浓度增 加,而酒液(相)或酒醪中酒精浓度就下降。收 集酒气并经过冷却,得到的酒液虽然无色,气味 却辛辣浓烈。其酒度比原酒液的酒度要高得多, 一般的酿造酒,酒度低于20%。 蒸馏酒则可高达 60%以上。我国的蒸馏酒主要是用谷物原料酿造 后经蒸馏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