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哺乳期仔猪腹泻的大肠杆菌病

合集下载

仔猪白痢的病因 仔猪白痢的临床症状与防控措施 - 养猪技术

仔猪白痢的病因 仔猪白痢的临床症状与防控措施 - 养猪技术

仔猪白痢的病因仔猪白痢的临床症状与防控措施-养猪技术仔猪白痢是仔猪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哺乳仔猪传染病,它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以10~30日龄仔猪的发病率最高,严重制约着养猪产业的发展。

该病的发病率较高,给养猪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仔猪白痢的病因仔猪白痢的临床症状与防控措施。

1、病因分析自身生理特点。

仔猪出生后胃腺还没有发育健全,只能够分泌较少的胃酸,具有很弱的抑制和杀死细菌的能力,导致食人的致病菌能够在胃肠道内大量繁殖,使消化道机能失调,从而能够引起该病。

饲养管理凶素。

母猪饲养管理不合理,主要是指哺乳母猪没有供给全面且均衡的营养,造成乳汁过稀或者过稠,或者饲喂品质低劣或者发霉变质的饲料,导致乳汁质量发生变化,加之仔猪具有较弱的消化能力,从而破坏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仔猪饲料搭配不合理,导致消化不良,或者由于饲料中某种矿物质不足以及维生素过多,都能够导致白痢的发生。

另外,猪舍温度过低、阴暗潮湿,水泥地面,母猪乳头不清洁,母猪或者仔猪缺乏运动,无法供给充足饮水等,也能够引发该病。

病原微生物感染。

环境中存在大量病原微生物,尤其是易感仔猪吮吸的母猪乳头污染有病原微生物时,就会导致其侵入仔猪消化道,加之其消化道没有发育健全,胃腺具有很弱的分泌胃酸的功能,只能够存在少量的游离盐酸,无法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并分解乳汁产生有害物质,冉加上细菌产生的毒素能够对肠道黏膜造成不良刺激,导致肠道卡他性炎症,并促使肠道内容物发酵、腐败,同时生成大量的气体,会进一步加重对肠道的刺激,促使肠蠕动明显加快而影响吸收功能,从而发生该病。

2、临床症状发病初期,患病仔猪体温基本正常,且精神、食欲等状况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排粪次数逐渐增加,排出淡黄色、灰白色、乳白色的稀薄粪便,并散发腥臭味。

随着症状的不断加重,病猪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被毛粗乱、失去光泽,反应淡漠,四肢软弱无力。

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 . 3 . 4 进 行 药物 预 防 。 常 用 的药物 和 用 法 主要 有 : 一是 在 仔 猪 5日龄 时可 在 饮水 中 加入 土霉 素 等药 物供 母 猪和 仔 猪 饮 用; 二 是仔 猪 1 0日龄 以 后 , 在仔 猪饲 料 中加 0 . 0 1 %的土霉 素 既可 防 止仔 猪下 痢 , 又能 促进 仔猪 生长 。 2 . 3 . 5 查 明病 因针 对 性 用药 。 一是 细 菌 。 通 过药 敏 试 验 选择 特效药 , 备选 药 物 有青 霉 素 、 链霉素、 替奥福 、 羟 氨 苄 青 霉
哺 乳仔 猪 腹 泻 病 属 常发 病 多 发 病 , 是 造 成 仔 猪死 亡和
形 成僵 猪 的主要 原 因 , 给 生猪 生产造 成很 大 的经 济损 失 。
1 哺 乳 仔 猪 腹 泻 的 原 因
2次 免疫 。 二 是病 毒性 腹 泻 。 每年 9月对 全 群 母猪 首 免 , 3 0 d 后 二免 , 间隔 3月加 强免 疫 1次 : 进入 1 1月所 有仔 猪 ( 母猪 没 有做 疫 苗 的 7 d左右 , 母猪 做 过疫 苗 的 2 8 d左右 ) 进 行普 免。 由轮 状 病毒 和 冠状 病毒 引起 的腹 泻 , 暂 且 无有效 疫 苗 预 防, 可 以加 强饲 养管 理 , 一 旦 发病 , 可 以 口服 抗 病毒 口服 液 ,
1 . 2 营 养性 腹泻
饮 水 中加 入 紫益 清 ( 齐 鲁 生产 ) 和 电解 多维 。 注 意加 强 消 毒 , 提 高 猪舍温 度 , 让猪舍 保持 干燥 。 三 是寄 生虫 引起腹 泻预 防 。 初生 乳猪 3日龄 口服 百 球清 ( 0 . 7mL / 头) , 只 需 口服 1 次。
1 . 1 饲管 性 引起腹 泻

小猪黄白痢怎么防范?

小猪黄白痢怎么防范?

小猪黄白痢怎么防范?小猪黄白痢怎么防范?仔猪黄痢、仔猪白痢是小猪常患病,很多养猪户都害怕遇到这样的猪病,一旦发生带来的影响将是很大的,那么如何做好一些日常的小猪黄白痢防范呢?1、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的简称,两种病都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新生仔猪腹泻疾病,是哺乳期的仔猪最常发生的肠道性传染病之一,无论是在中小型的猪场还是规模化的猪场都有发生,经常给猪场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

2、仔猪黄痢主要发生在刚出生几小时和一周龄以内的仔猪,以1-3日龄的仔猪最为多见,传染性很强,一只发病后全窝仔猪基本上都会受到感染,并且病死率非常高,有时甚至高达100%。

3、仔猪白痢主要发生在10-30日龄的仔猪,一月龄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病,该病的发病情况很常见,虽然致死率较低,但是会阻碍病猪的生长发育,有时甚至成为僵猪。

由于仔猪黄白痢对刚出生的仔猪危害很大,尤其是黄痢,可以导致仔猪的高死亡率,所以猪场要加强新生仔猪的管理,那么猪场该如何防治仔猪黄白痢呢?小猪黄白痢怎么预防:1、仔猪出生后保证所有仔猪及时的喝到初乳,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以帮助仔猪抵抗外界病原的侵入。

2、仔猪刚出生后肠移健(英国凯诺生物)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注射,每套肠移健治疗可用于100kg体重,一天注射一次、一个疗程三天。

预防200Kg体重。

病情严重的可酌情加量,可以有效预防由细菌病毒引起的仔猪腹泻。

3、猪舍要清洁、卫生、干燥、温暖,定期使用安全、高效、广谱的消毒剂进行带猪喷淋,防止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感染仔猪。

4、合理调节母猪营养,防止母猪乳汁粘稠,引起仔猪发病,可以消除母猪胃肠道内的有害微生物,防止母猪体内的致病菌通过奶水传给仔猪。

仔猪发生黄白痢后要立即进行仔猪黄白痢治疗,以免仔猪大面积死亡,引发不必要的损失。

小猪黄白痢治疗:1、一只仔猪发病后,最好是全窝的仔猪都一起进行治疗,以免仔猪反复出现腹泻。

肠移健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注射,每套肠移健治疗可用于100kg体重,一天注射一次、一个疗程三天。

仔猪断奶腹泻大肠杆菌鉴定及其血清型分析

仔猪断奶腹泻大肠杆菌鉴定及其血清型分析

而 导 致 腹 泻 的发 生 0 / 。
生产 力 , 养猪 业 者 期 望对 仔猪 实 行 早 期断 奶 , 国外 2 8日龄
断奶 应用 已较 广泛 , 在 国内 , 乳 期少 于 5周龄 的 早期 断 而 哺 奶 尚未 普及 。 实施 早期 断奶 , 是提 高母 猪生 产性 能 的关键 技
rp r db fr. e o t eoe e Ke o d p sw a i g da h a E E i e t e t n;eoy e yw r s o t e n n ; ir e ; T C; n i ai sr tp s d i f o
在 现 代 化养 猪 生产 中 , 了最 大 限 度 地 提 高母 猪 的 年 为
差异 。
关 键词 仔猪 断奶 ; 泻 ; 腹 大肠杆 菌 ( T C) 鉴 定 ; 清型 EE ; 血 中 图 分 类 号 ¥ 5 .8 8 8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 7 9 2 1 ) 1 0 4 — 3 0 7 5 3 (0 1 1- 3 8 0
I e t c t n o t o e i c l f o swe n n a r o a a d Is S r t p s d n f a o f Pa h g n c E. oi r m Po t a g Di r h e n tO a t e tn ad a t eu , epe o ia tsrt e ee0.、 O . mo n o5 .2 ( 7ioae)falte glt t et wt 1 ni nsa d r ni rmst rd m n n eoy sw r 90j s, u tt 15 % 1 slts o h n o s h g s h p a l i ltsie t e . 7 s an eeie t e sK8 s gfr naintsso af oe MR n s ae dni d 3 t isw r d ni da 8 ui mett t frfn s , HA a d MRH ( 8 , t is 2 .2 ) ters o i f r i f n e o e i I K8a 8 s an , 16 % , et b r h i lts eoy e o lnt eie t e h nu ig4sa dr ni r ( 8 K9 9 7 F 1 . h s eoy e r ieet rm ec mmo ns s a rtp s ud 'h ni dw e s tn ada tea K8 , 9,8 P,4 )T eesrtp s edf rn o t o o es c d f i n s a f f h no e

哺乳仔猪腹泻

哺乳仔猪腹泻

哺乳仔猪腹泻是造成仔猪死亡和形成僵猪的主要原因,常给养猪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该病的病因十分复杂,有病原性(细菌、病毒、寄生虫)、母源性、饲料性及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

一、发病原因:1.病原微生物感染:由于哺乳仔猪胃肠消化机能差、胃酸分泌有限不足以抑制入侵的病原微生物繁殖,常造成肠内乳糜被分解成有害物质引起炎症,从而造成消化障碍,其内容物异常发酵腐败产生毒素物质和气体刺激肠道蠕动加快导致吸收障碍,引起腹泻。

(1)致病性大肠杆菌:可引起产后2小时至断奶期间的仔猪腹泻,按发病日龄分三种:1-5日龄容易发生仔猪黄痢,表现为排黄绿色水样粪便;10日龄容易发生仔猪白痢,表现为排白色或灰白色粥状粪便死亡率不高;断奶时容易在发生水肿病的同时发生腹泻。

(2)轮状病毒:几乎所有的仔猪都有可能感染轮状病毒,但大多数呈现亚临床症状。

在猪场母猪因获得性免疫并通过乳汁(母源抗体)保护初生仔猪,其发病率降低。

如果仔猪缺少被动免疫则临床症状比较严重,仔猪发生率高,表现为下痢、粪色暗或黄白较腥臭,若无此感染,死亡率大约在5-6%之间。

(3)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这是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引起呕吐,严重腹泻脱水和10日龄仔猪死亡率高为特征。

(4)魏氏梭菌:病原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多种毒素及活性物质引起出血性坏死性肠炎,仔猪产后10小时即可发病,拉灰黄色稀便或混有多量血液的粪便(俗称:仔猪红痢),发病死亡率高达100%。

(5)猪球虫病:一般6-10日龄的仔猪多发,以肠绒毛萎缩、空回肠粘膜不同程度糜烂、腹泻消瘦及生长缓慢为特点,感染率的50-75%,病死率较低。

(6)猪瘟、伪狂犬、猪痢疾等也会引起仔猪腹泻。

2.饲养管理不良(1)仔猪产后护理不良:接产器具消毒不严,断脐处理不当等。

(2)防寒保温措施不到位:仔猪调节体温、适应环境、温度变化的能力较差,当气候寒冷,缺乏保温措施时容易引起腹泻。

(3)天气多变,阴雨绵绵:空气湿度大,仔猪腹泻率高。

一株致仔猪腹泻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一株致仔猪腹泻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2021第2期 113一 株 致 仔 猪 腹 泻 大 肠 杆 菌 的 分 离 鉴 定 及 药 敏 试 验于新友,李天芝(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滨州 256600)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957(2021)02-0113-03摘 要 从山东滨州某猪场采集腹泻仔猪病料样品,首先进行腹泻性病毒检测排查,后进行细菌分离与鉴定。

结果显示,常见猪群病毒性腹泻检测均为阴性。

病料镜检发现一种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中等大小的杆菌。

分离菌纯化后进行生化试验,发现本菌符合大肠杆菌生化特征,结果表明仔猪腹泻病原为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为O149型。

药敏试验表明分离菌对头孢噻呋、恩诺沙星、复方新诺明和阿莫西林高度敏感。

致病性显示分离菌对昆明系小白鼠均具有一定的致病性。

该菌的分离鉴定为自家灭活菌苗的制备提供了候选菌株。

关键词 猪;大肠杆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Drug Sensitivity Test of an Escherichia Coli Strain from PigletDiarrhea DiseaseYU Xinyou, LI Tianzhi(Shandong Lvdu Bio-technology Co., Ltd., Binzhou 256600, China)Abstract Samples of diarrhea piglets were collected from a pig farm in Binzhou, Shandong Province, and the diarrhea virus was detected and tested. Then bacterial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we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tection of common swine viral diarrhea was negative.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the diseased materials revealed a gram-negative, blunt round, medium-sized bacteriu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thogen of piglet diarrhea was Escherichia coli and the serotype was O149. Drug sensitivity tests showed that the isolated bacteria were highly sensitive to cephalosporine, enosa, compound neonomin and amoxicillin. The pathogenicity showed that the isolated bacteria were pathogenic to kunming mice. The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bacteria provide a candidate strai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inactivation vaccine.Key words pig; Escherichia coli ;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drug sensitivity test 收稿日期:2020-12-08基金项目: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产业创新团队项目(SDAIT-08-17)作者简介:于新友(1983-),男,山东菏泽人,执业兽医师,硕士,主要从事猪病诊断及防控技术研究工作.E-mail:*********************大肠杆菌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也是猪只肠道常在菌[1],血清型众多,致病性大肠杆菌能够产生毒素及黏附因子,可引起猪多种疾病[2]。

乳猪腹泻病因与治疗

乳猪腹泻病因与治疗

1 病因哺乳仔猪腹泻的发生,与猪场卫生防疫和饲养管理不健全,仔猪生理、免疫功能不完善,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和大量增殖紧密相关。

1.1 细菌性腹泻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白痢是一种急性的肠道传染病,黄痢多见于3日龄左右的仔猪,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排黄色稀粪,抓握腹部时从肛门冒出稀粪,脱水、消瘦、衰竭而死亡,病死率较高。

白痢多发于2~3周龄的仔猪,以拉乳白色或灰白色稀薄粪便,具有腥臭味为特征,几乎大部分猪场都存在,死亡率低。

另外,沙门氏菌、魏氏梭菌和密螺旋体等也可引起腹泻性病症的发生。

1.2 病毒性腹泻临床上常见的引起猪群腹泻的病毒有冠状病毒、轮状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等。

各种年龄阶段的猪均可以发生,由于哺乳仔猪的消化生理机能不健全,其易感性更高。

常以呕吐、水样腹泻、厌食、脱水等为显著症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高。

1.3 寄生虫性腹泻猪球虫、蛔虫是养猪业中引起哺乳仔猪腹泻的主要寄生虫,如猪球虫病主要危害1~3周龄的仔猪,临床上表现为腹泻,水样便和糊状便,呈白色或黄色不等。

它们常常与细菌或病毒混合感染,在临床上增加了诊断和治疗的难度。

1.4 环境源性腹泻哺乳仔猪由于体温调节中枢机能不健全,因此对环境中的冷暖反应比较敏感。

冬季产房长期存在大环境与小环境的温度协调矛盾、室内通风换气与保温冲突等问题。

产房内湿度控制不当,卫生消毒不严格,都是哺乳仔猪腹泻的积极诱因。

1.5 营养源性腹泻母猪在分娩后,由于采食量降低,如果此时的日粮营养组成不进行合理调整,则会间接性地造成营养的缺失,具体表现为母猪泌乳减少,乳汁成分质量下降,仔猪因维生素、矿物元素摄取不足和其他营养物质的缺乏,导致机体抵抗力低下而引发腹泻。

由于仔猪的消化生理机能不健全,胃内缺乏胃蛋白酶和游离盐酸,如果此时饲喂高蛋白日粮,则蛋白质得不到消化,进入大肠后在致病菌的作用下,腐败、分解,刺激肠壁,加之胃内PH值偏高,消化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引起消化机能紊乱从而导致哺乳仔猪腹泻。

现代化猪场断奶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控

现代化猪场断奶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控

中国动物保健2020.06疾病防治现代化猪场断奶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控秦艳1,李超1,张兴国2(1.龙口市畜牧兽医站山东烟台265700;2.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061)在现代化规模养猪场中,要实现高效率养猪生产,就要缩短各个生产环节的时间,对于仔猪哺乳期来说,将由传统的2个月缩减到21d 左右,虽然可以极大地提高母猪繁殖力,却肠杆菌病在养猪生产中较为常见,尤其对仔猪会造成严重感染,引发较多猪的死亡。

本文主要探讨了断奶仔猪阶段发生大肠杆菌性腹泻的病原、流行病学、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阐述了本病对断奶仔猪的危害,同时根据经验,提出了常见的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

奶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防治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0.06.013给仔猪生存带来了风险,断奶阶段容易出现感染大肠杆菌腹泻而死亡。

大肠杆菌是自然界最为常见的细菌之一,包括动物体内的正常杆菌和引起消化道内外感染的致病杆菌。

后者对动物生产影响较大,在养猪生产中,对仔猪会造成严重感染,尤其是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致病最为明显,称之为仔猪大肠杆菌腹泻,而断奶仔猪的发病率尤其高,而且死亡率高,严重者会出现全窝死亡,给养猪场造成的损失极大。

因此对本病要保持足够高的警惕,加强对发病及处理方面的认知,尽可能降低本病的发生几率。

1病原断奶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主要由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引起。

仔猪在哺乳阶段,以乳汁作为主食,虽然添加了部分饲料,肠道依然习惯乳汁消化,断奶之后,仔猪转变为采食饲料为主,受饮食变化的影响,肠道黏膜会发生一定的形态变化,导致短时间内消化能力下降,营养吸收与身体损耗不成正比,免疫机能随之降低,同时新采食的饲料中所含有的蛋白质无法大量顺利消化,剩余的蛋白质在肠道中腐坏,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借机大量繁殖,造成仔猪发病。

2流行病学仔猪断奶腹泻一般发生在断奶后的3~10d ,第7d 达到高峰。

感染猪群的发病率有很大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肠 致 病 型 大 肠 杆 菌
(P C EE )
肠 致 病 型 大 肠
素附 着 于肠道 内壁 ,但 它仍 可 表 达其 他 的黏 附素来 附着 ,并 且这 种 方式 更 容易使 其黏 附 于肠 道 内
壁 。 由此 , 了保 持免疫 效 果 , 为 疫
作 用 于肠 细胞 ,激 活腺 苷 酸环 化
Sa T 毒素及少量 的 S b毒素。这些 T
菌株 可 引起 不 足一 周龄 的仔 猪 腹 泻 , 产 F (8 ) 而 4 8的菌 株会 引发 任 K
其 所受 的选择压 力而进 化 。 例如 , 在 接 种 了抗 F (8)疫 苗 的猪体 4K 8
些毒 力 因子是不 重要 的 。 , 如 断奶 后 仔猪 发 生水 肿 ,志贺 毒素 是决 定 性 因素 。
根 据该 菌 的菌 体 抗 原 ( O抗
些黏附素具有免疫原性 ,是疫苗
中的重 要 成 分 。F 8只 与 断奶 仔 1 猪 的腹泻 有关 ,因此 在母 猪 用疫
原)荚膜抗原( 原) 毛抗原 、 K抗 、 纤
( 原)和鞭 毛 抗原 ( 原 ) F抗 H抗 分
类 ,大肠 杆 菌”包 括 大约 20种 “ 0
不 同的血清 型。
在导致哺乳仔猪腹泻的主要 毒力因子中 , 纤毛抗原以其黏附 素致使大肠杆菌固定于肠壁并大 现, 在一些国家轮状病毒疫苗已有 供应, 更简便的方法是让小母猪接 触哺乳仔猪或刚断奶仔猪的粪便。
— —
研 究 大肠 杆菌 的经 典 方法 正
这一方法对初产母猪特别适
用, 因为初产母 猪的抗轮状病 毒感 染的免疫力通常较 低。 这可 以通过
Rt is o v u( a r 英文)
原 作 者 : n a a l 和 A a Cr j va
Pe r bi sa d oRu o Nitl
1 病原学
大肠杆菌 c ) 1 o( ) h 图 是健康
动物 肠道正常菌群组 成 的一部 分 。 通常, 大肠杆菌是 动物体 内一种共 有 的菌株 , 它与肠道 生态环境 中的 病 原菌 株 通过几 种 方式 产生 竞 争
越 来 越被 分 子 流行 病 学 技 术 , 如 脉 冲场 凝 胶 电泳 (F E或 可变 数 PG ) 目串联 重 复 (N R分 析 所 替 代 , VT) 这些 技术 使 我们 更精 确地 了解 大 肠杆 菌病 的流行病 学 。 大肠 杆菌 最 重要 的特 性 之一
■重■▲
⑨目 技一 禽 学 轱占
“ 仔猪哺乳期的腹泻" 专栏二 :
引起哺乳期I猪腹泻的大肠秆茵病 于
陈 国营 译 自 : : Q
周 宗 清 校
中图分类号 :8 8 8 ¥5. 2
文献标识码 : C
文章编号 :0 1 7 92 1)40 1- 10 - 6 (0 20—0 14 0
是 它对 环境 状况 和试 验变 化 的 巨
量繁殖 , 产生肠 毒素 。
大肠杆菌可根据病 变型分类 。
其病变 型 表 明某些 菌株 具有 相 应 的某些毒力 因子 , 由此对它们所 引 起 疾病 的病原作 出了解释 。 在 这些病变型 中 , 与哺乳 仔猪 腹泻最 相 关 的是产 肠毒 素 大肠 杆
原 题 名 : i roa uig D a h e d r r n
第3 2卷第 4期 总 11 8捌 21 0 2年4月2 5日出版
苗中并非必需 ,而是 以初乳保护 哺乳仔猪 。另一方面 ,纤毛抗原
F 1经 常 在 含 有 抗 原 F(9) 4 5K 9的
o lc ain I f cin n p g d e t a tto n e t i is u o
内 ,大肠杆 菌一 刺 l a和 C ,离 、 子过量 分泌 , 致腹泻 。 而引发 导 继 脱 水 、酸 中毒 和一 系列 严 重 的问
题 ‘ 至导致 死 亡 。病 猪 的粪 便 ,甚 p H为碱性 f 3。 图 )
何周龄 出生到断奶肝 猪 的腹泻 。
大 肠杆 菌致 病菌 株产 生 大量 毒力 因子引发大肠杆 菌病 。 这些毒 力 因子 使得 致病 菌株 在肠 道 中定 植 , 在有利条件下与其 他细菌 或 并 大肠杆 菌有益菌株进 行竞争 。
图 1大 肠杆 菌 者 Dr lnf r ) 乍 A a am
产生影响, 但它们的作用较小。
菌(T C。 E E )虽然 肠道致病性大肠 杆
作用 , 从而有益于动物健康。
大适 应 性 ,这就 是它 为什 么 较其 他 细菌更 容 易对 抗生 素产 生抗 性
的原 因。
菌(P C和肠 管粘连性 、 EE ) 微绒 毛脱 落性 大肠 杆 菌(E C也 能对 腹 泻 A E)
2 致病机理
在妊娠期给小母猪注射疫苗来实
1 一 2
@司 技一 禽 学 蛄占
作 用 尚未完全 阐 明。 I J T是一 种 高分 子 毒 素 , 易 容 诱 导 形成 特异 性抗 体 ,因此 使 得 0 4等等) 6 分离株越来越 多 , 它们有 的含 有 全 部 或 某 些 的 纤 毛 抗 原 、
F (9 ) 6 8 P和 F 1主要产 生 5 9、 ( 7 ) 4 , K F9
大肠 杆菌 菌株 中被发现 。
除 了纤 毛黏 附素 ,另外一 些 菌 株 能 产生 一种 叫做 A D I A的黏 附素 , 它起 到扩散 黏附 的作 用 。
必需 明 的是 ,大 肠杆菌 因
L 成为疫苗的重要组分。 T T L 毒素
3 产 肠 毒 素 大 肠 杆 菌
(TE ) E C
黏 附素 是 E E T C菌株 的 主要
毒力 因子。主要的黏 附素是 F 、 4 F 、6F 1 F 8其 中前三种经 5 F 、4 和 1 ,
常分别 称为 K 8K 9和 97 。 8、9 8P 这
当哺乳仔猪发生腹泻 时 , 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